校长必备的12个管理意识
校长要有“三心”“二意”和“一让”
校长要有“三心”“二意”和“一让”俗话说“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的素质极大地影响着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管理水平和能力至关重要。
一名好校长必须具备“三心”“二意”和“一让”。
一、三心1.事业心。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是校长带领教职员工顺利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
立志办名校、立志当知名校长是校长具有事业心的具体表现。
校长的事业心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是通过后天学习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产生的。
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立志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人生价值是增强校长事业心的关键。
2.责任心。
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校长带领教职员工顺利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
勇挑重担、走在前面,出现过失主动承担责任是校长具有责任心的具体表现。
若校长没有责任心,该校的领导班子必定是涣散无力的,遇事没人管,相互扯皮,出现问题推卸责任。
培养校长的主人翁精神,建立健全领导责任追查制是增强校长责任心的有效措施。
3.爱心。
具有真挚深厚的爱心是校长调动师生积极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力保证,也是挖掘师生潜力的有效措施。
关心师生生活,关注师生健康,相信师生能力,积极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是校长具有爱心的具体表现。
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校长培训等途径积极创设情境,培养校长的爱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用人观。
二、二意1.全局意识。
顾大局、识大体,事无大小,校长都必须从全局考虑。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要主动放弃个人利益,不能被狭隘的小集体利益所蛊惑,校长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
校长要放下狭隘的名利思想,不可急功近利,追求眼前的利益。
凡遇评优选模、职称晋升、人事变动等教职工关心的事,校长一定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的原则。
2.创新意识。
没有创新,校长就不能与时俱进,学校必将是一潭死水,不仅不能促使师生开拓进取,反而会阻碍师生积极性的发挥,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也难成特色。
强化事业心,学先进、赶先进是培植校长创新意识的有效措施。
优秀校长的十二条军规
1、校长很有必要认同这个观点——世界上最难的管理是以人为本,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是不断创新,世界上最高境界的管理是激励人。
2、要想超越别的学校,就必须使自己的学校变得与众不同。
也就是校长务必坚定这个信念:“能创第一创第一,不能创第一创唯一。
”3、校长要重视学校的战略计划,但也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道理很简单:学校的成绩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计划出来的。
4、校长一定要懂得这么一条规律,那就是对学校管理过程的关注要远远大于对学校取得成果的关注。
因为没有好的过程就没有好的结果。
5、校长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管理的理想境界是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的局面。
校长要努力创造这么一种环境——任何一位教师无须花心思通过搞人际关系而赢得自己的地位,只须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出实际贡献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6、校长重要的不是怎样去管教师,而是怎样去引导教师,怎样去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
换句话说,就是校长的工作成效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引领和鼓励教师去做什么,并成功地做了什么。
7、校长对教师要容过念功,因为干工作越多,出错的概率也越大,否则,校长就会犯下一个使自己永远后悔的大错误——校长正劈头盖脸严厉批评的正是任劳任怨、干劲十足且对学校忠心耿耿的教师。
8、听课是校长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但校长听课要注意——对迫切希望校长指导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帮他们“登高”;对盼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给他们“搭台”;对害怕校长听课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为他们“加油”。
9、校长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与其继续办好一所原本就是好的学校,不如改造一所薄弱的学校。
办好一所薄弱的学校,校长却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
10、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是搞好学校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校长又是关键因素中的关键因素。
因此,校长不仅要容忍副校长的缺点,更要容忍副校长的优点。
容忍副校长的缺点,可以显示校长的风度;容忍副校长的优点,可以显示校长的气度。
十二个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
十二个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一、学校领导班子的常规管理1、校长的管理校长有自己的办学思想,能够较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形势;校长能常驻学校专心抓教育教学工作,经常深入一线倾听教师、学生意见,坚持按规定要求听课、上课。
2、领导班子的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年龄、学科等方面结构合理,班子成员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团结、勤奋、务实、民主,较好地发挥引领指导作用,管理效能高。
3、党团工群团组织的建设党支部、团(委)支部、工会、妇联、少先队、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机构制度健全,作用发挥好。
二、教职工的常规管理1、狠抓师德建设形成常规。
2、科学制定教师业绩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教师交流、聘任、岗位聘用挂钩。
3、有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和教师培训培养激励措施并扎实推进,保证教师培训经费落实到位。
4、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班主任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并落实到位。
三、学生的常规管理1、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和学籍管理规定,保证服务区内适龄人口按时入学;保学控辍措施得力,辍学率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2、初中学校积极配合县职业教育中心做好职教招生工作。
3、认真落实班风、学风、校风建设。
4、合理控制班额。
5、规范学生在校和到校时间。
非毕业班不得违反规定补课。
6、构建家校育人网络,做实“大家访”活动。
四、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1、学校建立分工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机制,德育工作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职责明确。
2、学校有中长期德育工作规划,目标任务清楚,有可操作性;每学期有德育工作计划、总结。
3、德育工作制度健全并运用于工作实际。
4、按照教育要求及学生实际制定有学生一日常规教育细则,在日常工作中有效落实。
5、加强学科德育,学科教学中准确设定情感态度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教学目标,并认真落实。
6、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活动,研究成果能有效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校长的意识与能力(1)
校长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校长,是学校全面工作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而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以及管理者、师生员工的服务者、学校生计发展的经营者、学校与社会的协调者、现代学校教育的研究者,是学校内部和外部协作群体中的首席执行官。
(一)、校长必须具备的意识:全局意识,质量意识,权威意识,终身教育的意识,责任意识,生命意识,服务意识,经营意识,程序意识,风格意识,环境意识等。
1、全局意识:(1)、宏观性:校长具备宏观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广阔性、超前性,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学校发展的方向。
(2)责任性:为发展负责、为未来负责(3)人文性:A.全心全意地热爱自已的学校,十分珍惜自己学校的名声,是成为一个好校长的精神基础。
B.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很大的包容性。
C.校长必须“无私公正”。
D.校长应该是学生心目中最受敬重和最值得仿效的人。
(4)学校工作“一盘棋”思想。
2、服务意识:学校要提供以下服务:一是学校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意识,要让教师树立对学生的服务是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的服务理念。
二是服务于学校的每一个教师的发展。
学校还应服务于所在的社区。
3、经营意识:首先,学校文化的经营。
一是要树立学校的理想,争创品牌学校。
二是要树立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
三是创新管理。
其次,人才的经营。
最后,资源的经营。
4、程序意识:一是人际程序。
二是工作程序。
5.风格意识(威信意识):6、环境意识—文化意识:静态环境讲的是,学校的校园、校舍、设备、设施、树木、花草、标语警句、名人画像、知识橱窗、报栏报架等等,都必须具有教育性和知识性,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书香式的育人园地。
同时,学校必须绿化、美化、香化,给人才成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动态环境讲的是,有利于规范师生行为的行为环境,有利于心情舒畅的人际环境,有利于产生凝聚力的工作环境等三个方面。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环境或组织氛围,对内能够影响师生的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外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学校的魅力、个性即办学特色之存在。
新时期校长应强化九种意识
新时期校长应强化九种意识新时期校长应强化九种意识摘要:校长队伍建设是一项战略任务,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中小学校长队伍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因为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系到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关系到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
关键词:人本与法制;研究与质量;特色与求实;榜样与奉献;改革近年来,基础教育事业在得到了较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要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的矛盾,必然对教育部门,特别是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校长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校长们要与时俱进,提高素质,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具备先进的意识。
笔者认为:新时期校长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意识,才能推进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要有"人本"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做"人文"校长作为一校之长,必须要有亲师意识。
校长的威望来自对教师的尊重和关爱,始终与教师心连心。
视教师为朋友,能够耐心倾听教师的心声,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监督的校长才是教师所需要的。
校本管理的关键是倡导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能和开发潜能的机会,尽一切办法解决教师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的困难,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乐园,使教师自觉地追求专业发展。
如果校长能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就能够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要有"法制"意识,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做"法治型"校长实行人性化管理,并不是不要"法治","法治"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
依法治校的"法"包括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国家关于教育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方针、政策,也包括学校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校长的管理智慧
校长的管理智慧
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导者,校长需要拥有一定的管理智慧,以确保学校的发展和运营。
以下是一些校长的管理智慧:
1.带领团队:校长需要带领教师团队一起努力,确保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成果。
同时,校长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支持教师的发展和满足他们的需求。
2.设立目标:校长需要制定学校的目标和计划,以确保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这需要他们对学校的需求和未来做出适当的预测,并与教师团队合作制定实际可行的计划。
3.管理预算:校长需要有一定的预算管理能力,了解如何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资金,确保学校的运营和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4.知识管理和信息共享:校长需要系统化的方法来管理学校的教学资源,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以便更好地支持教师的工作。
5.推动变革:校长需要通过创新思维和变革力量来推动学校的进步,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以让学校更符合当下的教育环境。
校长管理学校必须具备的意识
校长管理学校必须具备的意识校长管理学校必须具备的意识导语: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领导地位和决策地位,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师生员工的教育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学校运转的组织者。
校长仅仅依靠自己的职能发挥作用很难实现学校的创新发展。
将职能转化为艺术才是带领广大教师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稳健发展的有效途径。
校长管理学校必须具备的意识(一)校长必须树立学生至上意识外面做营销和服务行业的主张顾客至上的原则,学校搞教育的则应该树立学生至上的意识。
学校是为学生办的,学校老师是为学生教学的,这本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一种形式。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学校进行管理的对象,他们是构成学校教育的主体,如果学校离开了学生将会不复存在。
对校长来说,这本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然而我国初中教育却出现比较忧心的局势。
有些学校的校长,开始把创收作为主体,他们追求的目标开始从教书育人转向盈利。
我认为,作为一名学校领导,就应在其位,谋其政,在心里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如果不把学生放在首位,便意味着背离了校长的基本职责。
学校校长的学生至上的意识应该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校长在做重大管理决策之前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要符合教学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管理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努力建设学生喜欢的优雅、整洁、协调的视听环境。
学校的各种制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各种制度的功能。
总之,学校校长应该把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各种要素中的中心,把学生作为最根本的服务对象,让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教育和培养学生服务。
(二)校长必须树立教学中心意识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只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国家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途径,在学校各种工作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不管人们是否对教育有这种认识,但教育的这种中心位置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地位是不会改变的。
提高校长的管理意识
提高校长的管理意识齐家务中学袁世桥校长的管理意识,是校长对学校管理活动自觉能动反映所形成的逐步稳定化了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的总和。
校长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受管理意识的支配。
正确而稳定的管理意识,是促成校长正确决策、规范校长管理行为、优化学校管理过程、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
一、树立学生至上的意识学校为学生而办,教师为学生而教,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对象,是构成学校教育的主体。
离开了学生,作为社会现象的学校教育便不复存在。
对校长来说,这本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作为一名校长,既然身在校长之位,就必须谋育人之政,心头就应该时刻装着自己的学生。
淡忘了自己的学生,不谋育人之政,便意味着背离了校长的根本职责。
校长的学生至上意识应该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做重大管理决策时首先要想到自己的学生,千万不可偏离育人这个主导目标;各种教育教学改革要落脚于学生,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管理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创设广大学生留恋的整洁、优美、幽雅、协调的视听环境;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力求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教育功能。
总之,校长应该把学生作为学校管理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把学生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教育和培养学生服务,为育人服务。
二、树立教学中心的意识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育人活动,是学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径,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这一点,教学的这种中心地位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不会也不能任意改变。
学校的根本职能是育人,而这种职能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
舍去了教学活动,便是舍去了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的育人形式。
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学工作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因素。
校长的“十二个一”
校长的“一二三四五六”近二十年来,我一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饱尝了作为一名基层学校校长的酸甜苦辣。
现就怎样当校长,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谈一些浮浅的认识。
一、校长的《一日常规》(“十二个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
基层校长就是这根针,校长的日常工作是繁杂的,怎样过好每一天,做到杂而有序、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
《一日常规》恐怕对你有些帮助。
1. 走一走,转一转。
教师到校情况怎样?各个班级的管理情况怎样?卫生状况如何?等等。
都是校长每天该全面了解和掌握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走一走,转一转。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其纠正。
要求老师们每天什么时候到校,校长应提前到校,到各班教室、教师办公室走一走,了解老师和学生到校情况,向师生问个好,交谈几句。
这样做与师生距离拉近了,时间一长,关系自然会融洽。
同时,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
2、听一听、讲一讲。
当你了解到老师们上课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很投入?哪些老师是不是更扎实一些?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思想状况怎样?教学和生活上有哪些问题?对领导有哪些意见和要求?还有,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怎样?家长对学校、对老师有什么意见和要求等等。
你都必须深入课堂和教师、学生和家长中去听一听,当他们对学校某些工作不理解时,就要讲一讲,使他们明白、理解,然后支持和配合;当他们在某些问题上有思想顾虑时,也必须讲一讲,做一做工作,使其消除顾虑。
对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还必须带回来,加以归纳整理、分析研究,然后指导改进。
3、看一看,查一查。
学校对职工的要求,校长对职工的号召,要想百分之百的认同并自觉去做是很难的,总是有差距的,总有一些落后份子,这就必须靠学校领导去不断地检查督促,才能使其完成任务。
再者从工作的常规上来讲,也必须是有布置,就应该有检查,如果只有布置,而没有检查,那么久而久之,布置就会落空。
因此,校长还必须经常到师生中去查一查,看一看教师的备课、学生的作业、班级工作记录等,了解布置的工作教师们执行得怎样?哪些老师做得对?哪些老师还有差距?好的及时表扬,予以鼓励;帮助有差距的老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加以改正。
校长的意识与能力(1)
校长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校长,是学校全面工作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而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以及管理者、师生员工的服务者、学校生计发展的经营者、学校与社会的协调者、现代学校教育的研究者,是学校内部和外部协作群体中的首席执行官。
(一)、校长必须具备的意识:全局意识,质量意识,权威意识,终身教育的意识,责任意识,生命意识,服务意识,经营意识,程序意识,风格意识,环境意识等。
1、全局意识:(1)、宏观性:校长具备宏观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广阔性、超前性,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学校发展的方向。
(2)责任性:为发展负责、为未来负责(3)人文性:A.全心全意地热爱自已的学校,十分珍惜自己学校的名声,是成为一个好校长的精神基础。
B.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很大的包容性。
C.校长必须“无私公正”。
D.校长应该是学生心目中最受敬重和最值得仿效的人。
(4)学校工作“一盘棋”思想。
2、服务意识:学校要提供以下服务:一是学校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意识,要让教师树立对学生的服务是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的服务理念。
二是服务于学校的每一个教师的发展。
学校还应服务于所在的社区。
3、经营意识:首先,学校文化的经营。
一是要树立学校的理想,争创品牌学校。
二是要树立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
三是创新管理。
其次,人才的经营。
最后,资源的经营。
4、程序意识:一是人际程序。
二是工作程序。
5.风格意识(威信意识):6、环境意识—文化意识:静态环境讲的是,学校的校园、校舍、设备、设施、树木、花草、标语警句、名人画像、知识橱窗、报栏报架等等,都必须具有教育性和知识性,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书香式的育人园地。
同时,学校必须绿化、美化、香化,给人才成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动态环境讲的是,有利于规范师生行为的行为环境,有利于心情舒畅的人际环境,有利于产生凝聚力的工作环境等三个方面。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环境或组织氛围,对内能够影响师生的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外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学校的魅力、个性即办学特色之存在。
浅谈校长的管理意识
浅谈校长的管理意识作者:林应钊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09年第05期校长的管理意识,是校长对学校管理活动自觉能动反映所形成的逐步稳定化了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的总和。
校长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受管理意识的支配。
许多校长的实践证明,正确而稳定的管理意识,是促成校长正确决策、规范校长管理行为、优化学校管理过程、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其管理意识与一般的共性的管理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其特定的内涵。
作为校长。
其管理意识一般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这六个要素是:学生至上意识、教学中心意识、全面质量意识、教师为本意识、科学治教意识和目标管理意识。
一、校长应树立学生至上意识搞物质产品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主张顾客至上、用户至上,我们搞学校教育的则应该树立学生至上的意识。
学校为学生而办,教师为学生而教,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对象,是构成学校教育的主体。
离开了学生,作为社会现象的学校教育便不复存在。
对校长来说,这本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然而近些年来却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有少数校长的工作对象开始从学生转移到了创收或别的方面,他们追求的目标也开始从育人效益转向了经济效益或别的什么效益。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领导文化学府的校长,既然身在校长之位,就必须谋育人之政,心头就应该时刻装着自己的学生。
淡忘了自己的学生,不谋育人之政。
便意味着背离了校长的根本职责。
校长的学生至上意识应该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做重大管理决策时首先要想到自己的学生,千万不可偏离育人这个主导目标;各种教育教学改革要落脚于学生,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管理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创设广大学生留恋的整洁、优美、幽雅、协调的环境;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力求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教育功能。
总之,校长应该把学生作为学校管理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把学生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教育和培养学生服务,为育人服务。
小学校长应当具有的关键“意识
小学校长应当具有的关键“意识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对学校的重大问题具有决策指挥权,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行政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
校长对外代表学校,对内统一指挥学校工作。
学校能否办出自己的特色,校长能否有效地发挥领导效能。
与校长个人的素质、修养、经验、能力有关。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
先要评价校长。
”可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因此,在当前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形势下,笔者认为小学校长应当具有以下关键“意识”:一、安全意识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他们正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好动、自控能力弱。
行为具有很大不可预见性。
而就学校和教师来讲,也不可能时时处处盯在学生的身后。
这样一来。
就面临着安全隐患问题。
各种媒体报道的事实,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
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这就要求校长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安全工作、预防为主。
学校要以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指导,制定积极防范措施。
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最大限度减少伤害事故的最好办法。
二、信息化意识作为校长,一定要有管理信息和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管理信息是指那些进入管理系统,能对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信息,它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沟通和协调的介质。
在教育管理系统中,管理者都必须借助于教育信息来实施管理。
教育管理信息对现代教育管理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领导者,每时每刻都会接收到和生产出大量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其中一些信息是对管理有重要意义的,但也有许多信息,对管理的意义不大。
这样一来,就要求校长对信息实施管理,从大量的信息中及时发现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并运用到学校管理活动中。
对无用的信息。
应当尽早加以清除,以免造成对有用信息的干扰。
只有通过对信息反复的整理、筛选、加工,才能从中发现对自己的管理有用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达到管理的目的。
如果你是一位中学校长你知道这些管理之道吗
如果你是一位中学校长,你知道如何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你知道如何做到办学经费充裕财源滚滚?你知道如何做到优质生源争相报考踏破学校门槛?你知道如何做到市领导、教育局领导对你敬畏三分?你知道如何做到2014年高考(中考)轻松锁定市(县)第一名?你知道如何做到让老师从“死猪不怕开水烫”变成“不待扬鞭自奋蹄”?成为一名优秀校长的十大管理艺术一、素养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二、统御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
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校长作为课程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角色意识
校长作为课程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角色意识?答:我认为做一名合格校长,应具备以下素质:政治上,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较高的理论与政策水平,有自觉的法制观念;思想上,有艰苦有奋斗的作风,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民主意识,有与时俱进的观念;道德上,要大公无私,忠于职守,守纪律,顾全大局,平等待人,严以律己;知识上,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本专业的知识;能力上,要有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多谋善断、应变和创新、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关、组织协调等能力;身体上,要有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心理上,要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合格校长所应具备的素质中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校长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是奠定国民创新素质和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因此,未来的教育必须是创新性教育。
校长也必须是创新型校长。
校长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不要默守陈规,要敢于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
敢于标新立异,开拓创新,另辟蹊径,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理论,启动思维的创造力,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创造一套适合本学校发展、高效运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第二、校长要成为出色的管理者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学校不断提出新要求和期望,学校既要“德育为首”又要以“教学为中心”;既要“科研兴校”又要进行“课程改革”;既要搞“素质教育”又要提高“教学质量”;既要参加“学科竞赛”又要进行“等级评价”;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创办特色”。
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管理机制来保证。
先进的管理机制,要靠先进的管理理念作指导。
这就需要校长在不断研究各种教育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以及富有成效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学校的管理工作作出理性的思考,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并认真付诸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长必备的12个管理意识校长应该坚持终身学习,要根据工作需要,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怎样学”,从始终如一地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老师学、向外界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语)。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发展。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牢固树立管理意识,是办好一所学校、促人发展的关键。
校长的管理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要有“发展”意识发展意识的本质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它要求校长应当有自己清晰的办学思路,要对学校的未来进行长远思考,对学校的发展特色进行深入思考。
校长要用发展的思路来规划学校,制订学校发展目标,让一切都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校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和学生,鼓励教师发展,让每位教师在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每一位教师有成功感;鼓励学生发展,让每一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感受成长的快乐,培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品质。
校长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解决校内外的一些复杂问题,创设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挖掘促进学校发展的内部潜力,营造有利于学校整体发展和师生全面发展的氛围。
二、要有“法制”意识坚持依法治校,这是新时期对校长提出的要求。
依法治校的“法”包括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国家关于教育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方针、政策,也包括学校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对前一种“法”,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解、遵守执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抓好落实;对后一种“法”,首先是建立健全,然后是严格执行。
学校建立的规章制度要通过教代会等教职工会议审议,让制度顺应各项法规的要求,切近师生的生活。
学校的规章制度要落实在全程管理上,只有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规范性管理,才会把学校越办越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推行学校规章制度,校长应注意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表率与严格相结合。
三、要有“质量”意识同优质高效是企业的命脉一样,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校长只有强化了质量意识,才能发挥领导力效能,带领自己的团队真抓实干,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校长要树立对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的全面质量意识,并将之转化为教师、家长、学生的意识,并使之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校长要构建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明确部门与个体老师的质量责任与权力,并动员和组织学生家长及社区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网络系统,努力促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结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校长要把各项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
同时,校长还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学生需要,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选修课和社团活动课,让学生真正全面、和谐、自主地发展。
四、要有“研究”意识校本研究是用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是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有效动力。
通过扎实的校本研究,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校长要有校本研究的意识,建立相关研究制度,营造研究氛围,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的机制,带头开展校本研究,引导教师置身其中。
如提倡教师写教学反思、读书读报,开展青蓝结对活动,创造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的氛围,引进专家专题讲座,开展小课题研究等等。
通过教研工作,帮助教师改变“教不需研”“教就是研”等错误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为搞好教书育人,必须开展教育科研,以自觉形成“抓教学必抓教研,抓教研必促教学”的认识。
五、要有“特色”意识学校以特色谋发展,个性化的办学特色,是衡量学校品牌的重要标志。
要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关键是建设具有鲜明个性化的校园文化。
它从本质上说是全校师生在学习生活中共同体现出来的一种校园精神和文化力量,它的核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它是学校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本校办学理念,通过长期的规范办学、科学管理、良性运行,日积月累沉淀形成的丰厚内涵和外在气质。
所以,校长要引领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最优化,从而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塑造彰显出个性化的学校魅力,形成特色,培育品牌,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吸引力。
六、要有“垂范”意识所谓垂范,就是要求校长在学校管理及教学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学校是一个团队,校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和灵魂,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
校长的权威来自于自律,而不是来自于权力。
校长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以身作则首先做到;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为人要正直,胸襟要开阔,允许别人发表不同意见,善于求同存异,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己不正,焉能正人?”。
校长要成为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师生的楷模,而且也要做师生的服务者、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开拓者。
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取得大家的信任。
七、要有“学习”意识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
新的教育形势、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校长有先进的办学思想,校长只有坚持学习,才能把握时代的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立得对,教改之路走得正。
校长不学习就要落伍,就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校长的管理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学习、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出现“重复旧经验,照搬老办法”的现象。
校长应该坚持终身学习,要根据工作需要,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怎样学”,从始终如一地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老师学、向外界学。
校长要率先创造一种善于学习的氛围,并把这种氛围扩大化,使师生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在校园迅速形成。
八、要有“放权”意识忙碌,是每一位校长工作状态的真实缩影。
一个人的智慧、精力毕竟有限,长期处于紧张的事务管理中,不仅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把自己的心情不知不觉地带到日常工作中去,下属没有自主权,很细节琐碎的事情都要请示汇报过才可以动,做起事来缩手缩脚。
整个团队表面看起来稳定、服从、步调一致、齐心协力,而实质上如同一潭死水,机械、被动、盲从、不作为、不负责。
校长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就必须学会放权。
校长学会放权实际上是“有所不为有所为”。
有所不为,就要将管理重心下移,进行放权、分权,充分发挥学校各个部门、科组、活动负责人的能动作用,凡是他们能做的事情校长都不做,校长只发挥自己在学校整体运行中的支持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有所为,就是要求提升管理质量,倡导各个部门、科组、活动负责人用心做每一件事情,而且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只有这样在可以不管或少管的地方少花时间和精力,在应管的地方全力以赴,学校管理才会健康和谐、高效地运转。
九、要有“团队”意识注重大力培植团队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带领全体教师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保持校园的和谐发展。
这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校长首先要在学校行政队伍中培养团队意识,各部门间相互协作,分工不分家,相互补台不拆台,用自己的博大胸怀,包容他人的过失。
其次要促进行政班子成员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在各部门、各科组、各年级组的各项工作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团队精神的培养,不断增强学校工作环境的人文性,促进同事间的沟通,并进而促进教师同学校的沟通,让他们理解学校,使全体教职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思考,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学校健康发展。
十、要有“服务”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就是服务,校长只有树立服务意识,才能正确理解和教育师生。
一名好的校长首先必须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站起来能当伞,俯下去能做牛。
校长增强服务意识,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尊重师生,政治上代表师生,感情上贴近师生,行动上深入师生,工作上为了师生,这样才能赢得广大师生的信任,才能称得上合格的校长。
为教职工服务,就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尽最大努力满足教师精神上的需要,事业上成就上的需要,业务进修上的需要,文化生活上的需要。
一句话,就是要把教职工的冷暖装在心里,只有这样才能极大限度的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学生服务,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人教育,按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抓住学生的最佳教育周期,在德智体诸多方面对学生予以高度关注。
十一、要有“协调”意识协调是领导者协调组织之间、人员之间关系,化解矛盾和问题,使领导系统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活动。
校长的协调包括处理好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与学校行政成员的关系,与广大教职工的关系,与家长学生的关系,与社区的关系等。
校长应成为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高手。
对外,校长要经常性地与各相关部门、社会团体联络感情,让他们理解、关心与支持学校;对内,校长要经常性地深入部门工作、师生教育教学活动中,了解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以制度及人文关怀相结合,提出解决的办法,从生活上、思想上和学习上真正关怀备至,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十二、要有“安全”意识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安全是最基本的需要。
校长应该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安全工作提升到为师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未来负责的高度上,制定目标管理细则,强化内部管理,落实岗位责任,排除安全漏洞,建立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真正落实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例如认真做好各种值班工作,制定各种值班的制度与职责,严格值班纪律,各种值班均有记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学校的安全管理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
学校的管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而当好校长又是一门艺术。
校长只有在自己工作中积极探索管理学校的路子,提高管理艺术,才能把学校管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