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基础教学大纲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24版《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概述与目标•植物细胞与组织结构•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植物遗传变异与进化目录•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性质课程地位植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农学、林学、园艺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植物细胞与组织结构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位于细胞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包裹在细胞质外的一层薄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位于细胞膜内,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内液。
控制细胞生长、分裂和遗传的中心。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组织类型与功能01020304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植物器官形态与解剖茎花支持植物体,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储存营养物质。
繁殖器官,吸引传粉昆虫,完成受精作用。
根叶果实和种子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定植物体。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保护种子,传播种子。
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植物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等阶段。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和空气等。
植物生长的生理基础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等。
1 2 3植物发育的主要阶段植物发育的调控机制植物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发育阶段及调控机制植物激素作用及信号转导途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01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途径02植物激素在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03植物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物质基础及遗传规律遗传物质遗传规律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类型及来源变异类型变异来源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进化理论与证据进化理论进化证据进化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分类学基础知识分类学的定义和目的研究生物分类、命名、鉴定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旨在认识和了解生物多样性。
分类等级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用于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
农大植物分子育种教学大纲
农大植物分子育种教学大纲
植物分子育种课程教学大纲
1 绪论1学时
2 细胞工程与作物育种3学时
2.1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基础知识
2.2 组织培养与作物育种
2.2.1 体细胞克隆编译及其育种利用
2.2.2 单倍体细胞培养及其育种应用
2.2.3 幼胚培养与远缘杂交育种
2.2.4 种质的长期保存
2.2.5 脱毒及繁殖重要品种或材料
2.2.6 人工种子的生产
2.3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2.3.1 原生质体的分离
2.3.2 原生质体培养
2.3.3 细胞融合
3 转基因育种技术10学时
3.1 植物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和载体系统
3.2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
3.3 其他植物转基因方法
3.4 转化体的鉴定和分析
3.5 转基因育种
3.6 转基因植物的商品化和生物安全性
4 分子标记技术与作物育种10学时
4.1 植物中常用的遗传标记
4.2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原理
4.3 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作图中的应用
4.4 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考核采用学生课程论文50%,提问口试30%,开卷作业20%,三
种形式。
教材及参考书目
作物生物技术育种陈佩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目:
1、现代应用生物技术刘仲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2、植物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王关林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了解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概念和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熟悉 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机制。
了解基因工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命科学中的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具有查阅和分析分子生物学相关文献的能力,能够跟踪学科前沿进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课程内容1、绪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化学组成和一级结构DNA 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RNA 的结构与分类核酸的理化性质和研究方法3、基因与基因组基因的概念和结构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基因家族和基因簇4、 DNA 的复制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参与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DNA 复制的调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5、转录转录的基本过程RNA 聚合酶和转录因子启动子和终止子转录后的加工和修饰6、翻译遗传密码和密码子的特点tRNA、rRNA 和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翻译后的加工和修饰7、基因表达调控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表观遗传学调控8、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工具酶和载体目的基因的获取和克隆基因工程的应用9、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基因组测序技术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10、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讲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植物生态学(Plant Ecology)课程代码:234010056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需预修课程:植物学、气象学、微生物学、土壤学、遗传学以及相关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适用生态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课程简介:植物生态学产生自人类利用植物和植被资源的实践活动之中,研究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和强度的深化,对自然的干扰和改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普遍发生并日益扩展,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植物生态学从整体论出发,以植物和植物群体为对象,提供一条人类认识自然的途径和方法,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系统整合、互动依存、协同发展,注重剖析自然生产力的维持条件和发挥生态功能的过程,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科学保护生态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指导。
植物生态学以群落和种群为基础与核心,着眼于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植根于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目标:掌握植物生态学的基本知识。
重点掌握植物个体生态学、植物种群生态学和植物群落生态学以及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为专业课打下扎实的植物生态学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植物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植物生产、植物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学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其它生态学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生态学的学科范畴;2.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3.植物生态学的内容体系及研究特点;4.植物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生态学的科学范畴、植物生态学的定义、植物生态学的内容体系和研究特点。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规律,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指导生物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性地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子生物学思维方式,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置1.第一章:绪论- 介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解释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术语和概念2.第二章:DNA结构和功能- 讲解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探讨DNA复制和修复的机制3.第三章:RNA结构和功能- 介绍RNA的类型和功能- 讨论转录和翻译的原理及过程4.第四章:基因调控- 解释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探讨基因调控与细胞分化的关系5.第五章: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介绍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 分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6.第六章:基因工程技术- 介绍基因克隆、DNA测序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 探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7.第七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介绍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训练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理解DNA、RNA、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3. 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操作方法4. 熟悉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5. 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分子生物学知识。
五、教学要求1. 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2. 学生需完成规定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3. 学生需按时参加考试,考核其对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奠定坚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愿学生在本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提升自己对于生物科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0163课程负责人:刘青珍课程中文名称: 分子生物学课程英文名称:Molecular Biology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3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生科院国际班、弘毅班、生物学基地班、生物学技术基地班、化学生物学基地班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一、教学目的本课程在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生物大分子水平阐述基因组的保持、基因组的表达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基本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本课程授课内容是学生将来从事生物学研究所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
因此,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会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知识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一定基础。
本课程是英文或双语授课, 以提高学生在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方面的英语听力、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为学生适应研究生学习阶段阅读英文文献的要求和顺利进入日趋国际化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二、教学任务重点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保持和表达遗传信息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掌握: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
熟悉:在基因组保持、表达和基因调控中主要酶和蛋白质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鉴定、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相互认识及课程简介1.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 并据此初步确定授课语言比例及英语语速。
2.课程介绍:介绍教学目标和方法及教学内容和安排。
3.促使学生开始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4.完成学习小组分组。
第二章基因组保持1-核酸与染色体的结构(教材第6至第7章)第一节DNA的结构与拓扑异构酶重点:DNA的双螺旋结构与DNA的功能和复制之间的关系,以及DNA拓扑异构酶在解决细胞中DNA拓扑结构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RNA的结构与核酶重点:RNA可以折叠成高级结构的机制,不同核酶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植物营养学》教学⼤纲《植物营养学》教学⼤纲课程名称:植物营养学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学时:32学时,2学分。
适⽤对象: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及有机化学;植物学;⽣物化学;植物⽣理学;⼟壤学⼀、课程的性质、⽬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的要求营养物质是植物⽣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是与⽣物、农学、资源、环境等学科有关的⼀门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养分管理⼿段为植物提供充⾜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植物营养效率,从⽽达到明显提⾼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的。
植物营养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在学习了化学、植物学、⽣物化学、植物⽣理学、⼟壤学等课程之后所开设的⼀门⾻⼲专业课。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各种营养元素的⽣理功能,营养元素的⼟壤营养规律。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向,培养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教学重点:植物⽣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及其⽣理作⽤;根系吸收养分及养分在体内的转移与运输等机理;环境条件对根系吸收养分的影响;根际概念及其在植物营养上的意义;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制及其利⽤。
教学难点: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机理;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制;植物的营养特性及其遗传;作物缺乏各种营养元素的外观诊断;⼟壤养分的⽣物有效性。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植物营养学是理论性⽐较强的⼀门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农学、果树、蔬菜、植保、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讲授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为学⽣能进⼀步学好肥料学、养分资源管理与利⽤、植物营养研究法、作物栽培学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范本模板】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分子生物学课程英文名称:Molecular Biology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编号: 0901100003课程归属单位:农学院修定时间:2007年7月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 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分子生物学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有活力和生气的领域,也将是21世纪的带头学科。
它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农学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核心课程,因此它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培养造就农学类高层次专门人才所需基本素质的重要课程。
2。
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理解生命现象及其过程,培养学生思考与探索生命奥秘的能力.为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强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 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农学、植保、园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专业大学本科生。
总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理论部分36个学时,实验部分18个学时。
4. 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较为密切,以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基础课为理论支撑,故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以上课程的基础知识。
5。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卢向阳主编,《分子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
参考书:(1)、阎隆飞、张玉麟主编,《分子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2)、朱玉贤等编著,《现代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张玉静主编,《分子遗传学》,科学出版社,2000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室内实验.课堂讲授主要采用板书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研究内容、范畴,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基本知识点:分子生物学的含义、研究内容,分子生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营养学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32学时,2学分适用对象: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后续课程:肥料学;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方法;养分资源管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的要求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是与生物、农学、资源、环境等学科有关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养分管理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植物营养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在学习了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一门骨干专业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各种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营养元素的土壤营养规律。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及其生理作用;根系吸收养分及养分在体内的转移与运输等机理;环境条件对根系吸收养分的影响;根际概念及其在植物营养上的意义;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制及其利用。
教学难点: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机理;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制;植物的营养特性及其遗传;作物缺乏各种营养元素的外观诊断;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植物营养学是理论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农学、果树、蔬菜、植保、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讲授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为学生能进一步学好肥料学、养分资源管理与利用、植物营养研究法、作物栽培学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基础
课程编
号
ARGE4208
英文名称
Molecular biology for plant
nutrition 课程类
型
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36
其中:理论学
时36
实验学
时
实践学
时
学分 2
预修课
程生物化学,植物营养学
适用对
象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
课程简介(200字左
右)
《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内容(1)讲解植物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讲解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其中包括植物转基因所需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介绍植物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植物养分吸收利用机理研究的应用,包括其必要性、研究现状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深入研究植物养分吸收利用机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手段,为学生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深入研究植物养分吸收利用机理打下坚实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绪论一、引言
二、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营养分
子生物学简史
三、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
内容及特点
四、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展望
2 2
第一章基础分子生物学知识
第一节植物基因组的特点及多
样性 (2学时)
2 2
第二节 DNA的复制、转录、修复
和重组(6学时)
一、染色体与DNA的结构
二、DNA的复制
三、DNA的重组
四、RNA的转录
五、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六、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
特征比较
七、终止与终止子
八、内含子的剪接、编辑及化学
修饰
6 6
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学
时)
一、mRNA及遗传密码---三联子
二、tRNA
三、核糖体
四、蛋白质的合成
五、蛋白质的运转
4 4
第四节基因表达的调控(4学
时)
一、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三、顺式作用元件与基因调控
四、反式作用因子对转录调控
五、其他水平的基因调控
4 4
第二章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第一节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上的
重大事件
第二节 DNA操作技术
第三节基因克隆的主要载体系统
第四节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第五节植物组培及转基因技术。
8 8
第三章植物离子运输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与策略第一节植物根系对离子的吸收:
从生理水平到分子水平的研究
第二节研究植物运输蛋白的策略
2 2
第四章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第一节硝酸盐离子运输蛋白
第二节铵盐离子运输蛋白
第三节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分子生
物学研究进展
2 2
第五章作物磷酸盐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第一节作物根系发育对植物缺磷
逆境的响应机制
第二节磷酸盐运输蛋白
第三节作物磷酸盐吸收利用分子
生物学研究进展
第四节作物与菌根菌共生体---
菌根
4 4
第六章作物钾及其它离子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第一节钾离子运输蛋白
第二节其它离子运输蛋白
第三节钾及其它离子吸收利用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 2
合计36 36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2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及研究现状。
第一章基础分子生物学知识 (16学时)
第一节植物基因组的特点及多样性 (2学时)
习题要点:常见模式植物基因组的大小,基因组大小与植物遗传背景复杂性的
关系。
第二节DNA的复制、转录、修复和重组(6学时)
习题要点:DNA复制、转录的过程和机制,DNA 修复和重组的生物学意义。
本节重点、难点:
阐明DNA及染色体结构,核小体和组蛋白的调控,转录过程中RNA的种类及小RNA的发现及生物学意义。
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学时)
习题要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蛋白质加工与运输及其生物学意义。
本节重点、难点:
蛋白质一级序列的单个氨基酸突变以及在植物营养生物学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蛋白质二级结构及蛋白互作机制以及在在植物营养生物学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蛋白质三级结构及蛋白晶体结构以及在在植物营养生物学中的相关发现。
第四节基因表达的调控(4学时)
习题要点: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区别。
本节重点、难点:
以植物IAA合成,代谢,共价修饰,降解为例阐明基因表达的正负调控,及基因调控的网络关系。
本章重点、难点:DNA复制、转录的过程,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基因组概念、理解DNA重组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第二章植物分子生物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8学时)
第一节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1学时)
第二节生物信息学知识简介 (1学时)
习题要点: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第三节目的基因的分离,克隆及检验 (1学时)
习题要点:基因克隆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第四节基因表达和功能研究的一般方法 (3学时)
习题要点:基因表达研究的方法,包括正向遗传学、反向遗传学研究的原理以及蛋白功能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植物组培及转基因技术(2学时)
习题要点:了解植物组培及转基因技术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为基因克隆即表达研究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难点是生物信息学的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三章植物离子运输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与策略(2学时)
第一节植物根系对离子的吸收:从生理水平到分子水平的研究;高亲和运输蛋白与低亲和运输蛋白
习题要点:高亲和及低亲和运输蛋白的区别。
第二节研究植物运输蛋白的策略
习题要点:研究植物运输蛋白的方法。
本章重点:研究植物运输蛋白的方法。
本章难点:高亲和及低亲和运输蛋白的区别。
第四章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2学时)
第一节硝酸盐离子运输蛋白
习题要点:硝酸盐运输蛋白的种类及特点。
第二节铵盐离子运输蛋白
习题要点:铵盐运输蛋白的种类及特点。
第三节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习题要点:了解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本章重点:硝酸盐,铵盐离子运输蛋白的种类和特点。
本章难点:硝酸盐,铵盐离子运输蛋白对氮缺乏的响应机制及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作物氮运输蛋白的种类及特性。
第五章作物磷酸盐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4学时)
第一节作物根系发育对作物缺磷逆境的响应机制
习题要点:作物根系发育对植物缺磷逆境的响应机制。
第二节磷酸盐运输蛋白
习题要点:了解磷酸盐运输蛋白的种类;掌握高亲和磷酸盐转运蛋白的特性。
第三节作物磷酸盐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习题要点:了解作物磷酸盐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第四节作物与菌根菌共生体---菌根
习题要点:作物菌根对磷酸盐吸收的作用及菌根增加植物磷酸盐吸收的机理。
本章重点:作物磷酸盐运输蛋白的种类及特点。
本章难点:作物磷运输蛋白对磷缺乏的响应机制及植物磷酸盐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作物磷酸盐运输蛋白的种类及特性。
第六章作物钾及其它离子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2学时)
第一节钾离子运输蛋白
习题要点:钾离子运输蛋白的种类及特点
第二节其它离子运输蛋白
习题要点:其它盐类运输蛋白的种类及特点。
第三节钾及其它离子吸收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本章重点:作物钾运输蛋白的种类及特点。
本章难点:作物钾运输蛋白对钾缺乏的响应机制。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作物细胞膜上钾离子运输蛋白的种类及特性。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参考书: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4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及信号转导》印莉萍//黄勤妮//吴平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6年,标准书号:ISBN 7-03-016695-7。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Bruce Alberts et al 5th edition 2008 ISBN9 78-0-8153-4105
大纲修订人:范晓荣,孙淑斌
大纲审定人:李荣
修订日期:201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