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朱子之经学
民国时期唐文治的朱子学研究
年, 编《 大学大义》 , 用郑玄 注 , 并 参 以朱子及 他 人所注 ; 又次年 , 编《 中庸 大义 》 , 以郑 玄注 与朱
子注相互参照 。 1 9 2 2 年, 唐文治编成 《 性 理学 大义》 , 分为:
子“ 议复 国仇 ” 、 “ 议复国土” 之 精 神 。该 文 于 1 9 4 1 年改定为《 朱子学术精神论》 n J l 卵 。 从唐文治 对 于朱子 学 的研 究 可 以看 出 , 他 推崇程朱理 学 , 以理学 为宗 。他 曾指 出 : “ 自古 圣 贤所 以修 己而 治人 者 , 日天德 、 日王道 ; 所 以 ‘ 终 日乾 乾 , 夕惕 若 厉 ’ 者, 日尽 性 、 日立 命 ; 而 其所 以贯 彻 终始 、 经 纬天 人 者 , 不 过 日理 而 已
【 民国史研究】
民 国时期 唐 文 治 的朱 子 学 研 究
乐爱 国
( 厦 门大学 哲学 系 , 福建 厦 门 3 6 1 0 0 5 )
[ 摘
要] 作为 民国时期著 名的教育家 , 唐 文治的安身立命之根本在于朱子学研究 。他 的《 紫阳学术发
微》 是 当时重 要的朱子学研究专 著 , 内容包括朱子学 术思想历程研究 , 朱子 心性学 与工夫论 研究 , 朱子经学研
, 对
程朱 以及 其他 宋 明儒 家 的“ 主一 ” 思 想作 了论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1 0
[ 作者简介] 乐爱国( 1 9 5 5 ~) , 男, 浙江宁波人,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宋明理学、 朱子学。
[ 基 金项 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 目 《 百年朱子学研究精华集成》 ( 批准号: 1 2 J Z D 0: 民 国时期唐 文治 的朱 子学 研究
朱熹与理学
朱熹与理学(转载)朱子是对朱熹的尊称,朱熹(公元1130~1200年)南宋大学者,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
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
江西婺源人。
1148年考中进士,曾任秘书修撰,定文阁待制等职。
死后谥赠大师,封徽国公。
仕途多坎坷,潜心治学。
研究领域甚广,在哲学、经学、教育、音韵、文学、地理、考古、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伟大贡献,其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著称。
与程颢、程颐等共创的理学史称“程朱理学”,为继孔子之后在中国思想界影响七、八百年之久的正统官方哲学,远涉海外,影响世界;重视教育,创办书院,所撰《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后代教育事业影响深远;著述巨丰,其中《四书集注》58卷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圣典”;常以“新安朱熹”署名著述,讲学于徽州,从其弟子者众,“朱子之学”也就构成了“新安理学”的开山之学,并进而构成徽州文化的理性内核。
一、朱子理学的形成世界上文化有东西两大系统,东西文化则以儒家和基督的思想为根源和基础。
儒家的起源和发展分两个时代,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
孔子以仁像人住的房子,义如人走的道路。
人是离不开仁义,“仁以爱人,义以正义”,如此则民治行矣。
孔子是生在公元前551年春秋时代,鲁国人。
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是全世界公认的儒学开山鼻祖。
春秋末期,王权衰弱,礼崩乐坏。
孔子一方面要维护王权及王道,另一方面又要谴责那些乱臣贼子,以期达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目的。
所以他的《春秋》大义是要作为统一国人思想的依据,认为“天命”是一种不可违抗的必然胜。
到了战国后期,荀子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否定有意志的“天”。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一场“焚书坑儒”将儒家学说打入了深渊。
至西汉董仲舒,为了适合西汉政治的需要,将儒家学说和阴阳五行结合起来,扩展成“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的“尊王攘夷”王权思想。
后来唐朝的柳宗元及刘禹锡对此加以批判,终于把“天”还原为自然。
朱子全书全文及译文
朱子全书全文及译文一、朱子全书简介1.1 朱子全书的背景朱子全书是中国南宋时期儒学家朱熹编纂的一套全面论述儒家经典的教材,也是中国传统儒学的经典之作。
朱子全书于集结朱熹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其内容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周易》等经典著作。
1.2 朱子全书全文编纂情况朱熹编纂朱子全书期间,他遵循了学术治学的原则和方法,力求呈现一个完整、准确的儒家经典文献集合。
朱子全书总共有44卷,分为经部和史部,经部包括经典和注释,史部则包括史、子、集、诗等文献。
1.3 朱子全书的译文因为朱子全书的内容庞杂,而且语言古板,难以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对朱子全书的翻译工作,其中一些译文试图以现代汉语解释朱熹的思想,使其更易理解。
二、朱子全书对中国传统儒学的影响2.1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朱子全书以其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特点,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子全书的编纂和推广使得儒学成为当时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重要教材。
2.2 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朱子全书在儒家哲学思想方面的突出表现,使得儒学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代表。
其中对于人性、仁爱、礼仪等思想观念的阐述,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3 对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朱子全书中强调了人们应该具备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倡导了忠诚、尊敬、孝道等社会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古代中国社会的行为准则,对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与维护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朱子全书在当代的意义3.1 对儒学研究的重要性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经典之作,朱子全书的研究对于理解儒家思想、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朱子全书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3.2 对教育的启示虽然现代教育体系已有很大改变,但朱子全书中关于教育的思想观念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通过研读朱子全书,可以理解传统中国教育的精神内核,从而对现代教育的改进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二十五)朱子论读书
(二十五)朱子论读书以上略述朱子论学。
主博文,主格物穷理,主多方以求,自然要教人读书。
但在理学家中,正式明白主张教人读书,却只有朱子一人。
后人汇集其语,名为朱子读书法者,不止一家。
本章当再摘要撮述为朱子论读书。
当时理学家风气,务于创新说,各欲自成一家言。
朱子教人读书,多属针对此项流弊而发。
初视若大愚大拙,而实启大巧大智之键。
若至钝至缓,而实蕴至捷至利之机。
问易如何读?曰:只要虚心以求其义,不要执己见。
读他书亦然。
又曰:看书不可将己见硬参入去。
随他本文正意看,依本子识得文义分明。
自此反复不厌,日久月深,自然心与理会,有得力处。
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执著。
且放一边,且更读,以来新见。
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
牵率古人言语,入做自家意中来,终无进益。
须是胸次放开,磊落明快,恁地去。
或问读书未知统要。
曰:统要如何便会知得?近来学者,有一种则舍去册子,却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见道理。
又一种则一向泛滥,不知归著处。
此皆非知学者。
须要熟看熟思,久久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而所谓统要者自在其中。
看文字,少看熟读,一也。
不要钻研立说,但要反复体翫,二也。
埋头理会,不要求效,三也。
此可谓朱子教人读书三纲领。
朱子又曰:读书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
须从一路正路直去,四面虽有可观,不妨一看,然非紧要。
东坡教人读书,每一书当作数次读之。
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
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他皆如此。
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黄山谷与人帖有云:学者喜博而常不精。
泛滥百书,不如精于一。
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亦得其精。
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
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先生深喜之,以为有补于学者。
东坡山谷,皆文章之士,不为理学家重视,而朱子独有取其言。
真能读书,则可不问理学经学史学文学,读书则总该如此读。
朱子又曰:读书不可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要将理会得处反复又看。
朱子全书原文翻译
朱子全书原文翻译1. 什么是朱子全书?朱子全书是中国宋代儒学家朱熹所著的一部巨著,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这部书由24卷组成,包括了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包括经学、史学、文学、理学等内容。
朱子全书是朱熹对传统儒家学说的总结和阐发,被誉为中国儒学的代表作之一。
2. 朱子全书的历史背景2.1 宋代儒学的兴盛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儒学兴盛的时期,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宋朝以中央官学为中心,培养了大批的儒学学者,推动了儒家学说的发展。
2.2 朱熹的地位和影响朱熹是宋代最重要的儒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后世儒家学者有着深远的影响。
朱熹对朱子全书的编纂和整理,使得儒家学说更加系统化和成熟化。
3. 朱子全书的内容3.1 经学经学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子全书对经学有着详细的阐述和解读。
其中包括对《五经》的注释和解释,指导读者理解和学习经书的要义。
3.2 史学朱子全书还包括了对史学的论述,包括史家学说和史学方法论等。
朱熹认为通过研究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从中吸取智慧和教训。
3.3 文学文学在朱子全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朱熹强调文学的修养对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素养至关重要。
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赏析和评论使得文学研究在儒家学术体系中得到了合理的位置。
3.4 理学理学是朱子全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朱熹的核心思想所在。
他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心性之学、理气辩证法、天人合一等理学思想,对后世儒家学者的思考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朱子全书的价值与意义朱子全书是儒家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儒家思想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4.1 继承和创新朱子全书既是对传统儒家学说的继承,也是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的总结。
朱熹对儒家学术的系统化整理,使得儒家思想更加清晰和完整。
4.2 影响后世朱子全书不仅在当时的宋代儒家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于后世的儒学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学术思想被传承和发展了几个世纪,并且对于近现代的儒学复兴有着重要作用。
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朱子家训全文翻译(注:本文为朱熹所著的《朱子家训》的全文翻译。
)第一篇:《经世致用》《朱子家训》所以立名者,教人怎样守身之道,并以此宜乎一身则宜乎百姓、百官、天下、今古者,以及支持君主,助益社稷之事。
世人之心义虽不同,家训之学,却至亲至附。
圣人所以立学立训,使之成为朝廷之器者,为了满足各个时期之所须。
凡此种种,概括而论,又都是谨言慎行之说。
近世之流俗,则更盛心好胜之道,讲究章奏之文,揣度听之位。
多宠锦绣之衣、骏马良缰,工巧智巧,避实就虚。
当内行是守身之道,则无所偏废。
故此一理,朱子家训所载以为大纲者,乃是字正、行直、纲纪、致用。
然则家训之书,当从容慢写,非是角力之论。
故曰:居处宜剪发、剃首,干净雅致也;丘墙室屋,心身有分界也;亲戚友人,既相亲之则莫私之,既各有所为,则合之以理。
父母兄弟,以礼待之;父母兄弟之外,则以友之而已。
尊一而任其事,则与之偕行,其余则远之而已。
加之大人可为害于百姓,又可为益于百姓。
为害之事,则在密言防人之心、断而不可骄、公而不可奢;为益于百姓之心,则在言事放心、设心致力。
用心之法,则世间肯称其是世间智者之用心乎?是否55百姓所欢喜、所称赞乎?防人之法,世间能久持其硬者乎?是否随时随地任人攻击我乎?若此者则夫人所乐行者皆失本心,不可不深慎终而起。
第二篇:《敬上》《敬上》之道,既是为了个人之需,亦为了国家之需。
其在个人者,从君之所不能办之事,亲之有礼、有敬;在国家处之者,恭行忠臣之勤、有礼上、有法制之心。
以此辅佐国君而无欺。
如此,至尊者即使表示好意,我也不应向其谄媚,告诉一堆花言巧语去取悦其心。
我案烟雨之期待多矣,敢不勉力举贤孝勇强知庸识,藏于心中者,若枯木润之雨露,则知庸庄贤不贤者,俱有其请。
朝廷之上,以臣之道恭行,望上不祗俗词曰:臣以领一体,位尽忠,生命报如许之主,已死不移。
第三篇:《修身》人为了角逐名利、求安闲富贵之心,甚是难以安宁。
今之官人、学者,目的不过是己造之名誉之果实而已。
朱子读书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朱子读书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朱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和经学大师。
朱子的著作中,他提出了很多关于读书的观点和方法,被称为“朱子读书法”。
这些观点和方法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朱子的读书方法主张“三善”:“读书三百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三千卷,下笔如自然;读书三万卷,下笔如流水。
”这就是说,读书的过程中要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知识和修养,使自己在写作时能够游刃有余,写出优美的文字。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需要让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文章,以便在写作时能够更好地借鉴和运用。
朱子的读书方法还主张“通变达权”,即通过阅读,能够理解事物的变化和权衡问题的重要性。
在阅读中要注重发现文本中的反转、矛盾、格局等因素,并加以分析和运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也非常重要,学生需要经常进行文本分析和解读,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朱子还强调了“集思广益”的重要性。
他认为,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借鉴他人的思想和见解,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独特的观点和风格。
语文阅读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探讨讨论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借鉴和吸收多种观点和经验,提升其阅读和写作能力。
最后,朱子强调了“修身立命”的重要性。
他认为,阅读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陶冶情操,提升人的修养和境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感体验,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和价值,进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更高的追求和要求。
综上所述,朱子读书法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注重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借鉴能力,以及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感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朱子为集儒学之大成者
(六)朱子为集儒学之大成者首当先述朱子之集理学之大成。
理学在北宋,惟伊洛程门有其传。
及至南宋,所谓理学传宗,同时亦即是伊洛传宗。
朱子亦从此传统来。
但至朱子,乃始推尊濂溪,奉为理学开山,确认濂溪之学乃二程所自出。
吕希哲原明尝谓二程初从濂溪游,后青出于蓝。
原明亲受业于伊川之门下。
其孙本中居仁亦曰:二程始从茂叔,后更自光大。
居仁又曾从游于杨时龟山游酢定夫尹焞和靖之门,三人皆程门弟子。
然则谓二程学不从濂溪出,必乃程氏之门自言之。
二程既只称濂溪为茂叔,未有先生之呼,而游定夫乃称周茂叔穷禅客,此五字并见于《程氏遗书》卷六。
濂溪《太极图》,二程生平绝未提及。
在南宋之世,正式主张濂溪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者,为湖湘学者胡宏五峰。
朱子继起,亦谓二程于濂溪,非若孔子之于老聃郯子苌弘。
然同时汪应辰即贻书争辩。
故朱子又曰:大抵近世诸公,知濂溪甚浅。
即濂溪二子,亦失其家学之传。
朱子始为《太极图说》与《通书》作解,濂溪著作,一一加以整理发明。
又为稽考其生平,虽小节不遗,使后世重知濂溪其人之始末,与其学之蕴奥者,惟朱子之功。
至其确定周程传统,虽发于五峰,亦成于朱子。
朱子又极盛推横渠。
二程于横渠,固甚重其《西铭》,然明道尝谓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谓《西铭》则仅是造道之言。
伊川《答横渠书》,谓吾叔之见,以大概气象言之,则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和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
故意屡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时有之。
此则尤指其《正蒙》言。
朱子则谓横渠心统性情之说,二程无一语似此切。
又云:伊川说神化等,不似横渠较说得分明。
又曰:横渠说工夫处,更精切似二程。
此亦皆指《正蒙》言。
朱子又为横渠《西铭》与濂溪《太极图》同作义解,并谓近见儒者多议此两书之失,或乃未尝通其文义而妄肆诋诃。
当知此等诋诃,亦出理学门中。
当时理学界,知重二程,不知重周张。
陆九渊象山之兄九韶梭山,亦与朱子辨《西铭》,象山继之,后与朱子辨《太极》。
即朱子至友吕祖谦东莱,亦于朱子之言《太极》《西铭》者不能无疑。
《大学》朱子 原文 注释 译文
《大学》- 朱子本前言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两千多年来,关于儒学的文献真是汗牛充栋,关于儒学的见解更是说不尽,道不完。
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体验后,关于儒学的认识也会大不相同。
久而久之,它成为了人们约束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的铸造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
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其间虽也屡遭批判,但儒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
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来重新读儒说儒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
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
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的。
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年—1320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
《朱子语类》三则(知识讲解)
《朱子语类》三则(知识讲解)谓的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这四个著作之所以能够并列在一起,就是朱熹的挑选。
他不但挑选,而且用了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据说直至去世前还在修改。
朱熹在《四书集注》当中,不重训诂,把对文字的解释放在次要的位置,而重在义理,朱熹以精炼的文字,阐述了他的理学思想,把《四书》纳入了程朱理学的轨道,如他的门徒所说,这是一部“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之作。
可能有人认为,朱熹的弟子是吹捧自己的老师吧,实际不是。
即使以今天眼光来看,《四书章句集注》仍然是读四书的最重要参考书。
朱熹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门客弟子众多。
朱熹的门客九十多人仿照孔门弟子编纂《论语》的先例,记录、编纂了朱熹讲学时的一些问答,这就是《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由于《朱子语类》的记录方式是口语化的,加上南宋距离现代并不久远,所以,今天我们看这部书并不觉得言辞古奥,相对而言是比较浅近的。
注意,这里说的是言辞上的浅近,而不是意思、道理上的肤浅。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是朱熹长期讲学的记录稿。
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的讲学问答。
《朱子语类》由黎靖德在南宋度宗成淳六年(1270)编辑出版,是一部较为完备的记录稿。
记录稿采用了语录体的分类汇编形式,全书共140卷,分为“理气”、“性理”、“自学”、“治道”、“训门人”等26门,约200万字左右。
《朱子语类》内容涉及哲学、宗教、伦理、经学、教育、自然科学、治学态度等方面,是研究朱熹思想与朱子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字词汇总数(shù)过:几次略晓:大略通晓厌:通“餍”,满足得趣:明白其中旨趣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芜秽(wúhuì):杂草丛生交战之机:交战的关键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仁:实现仁德自家:自己大段:仔细以为:以……为切己:切身说话:说教睹:察看剖(pōu)判:辨别,分析喻:明白不肖:不才,不正派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意课文精要理解主旨第一则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朱子讲读书方法。
国学经典 钱穆先生《朱子学提纲》论朱子学精神
国学经典钱穆先生《朱子学提纲》论朱子学精神1970年钱穆先生因撰写了《朱子新学案》,“分篇逾五十,全书超百万言,恐读者畏其繁猥”,特作《朱子学提纲》,“冠于书端,庶使进窥全书,易于寻究”1。
在《朱子学提纲》中,钱穆先生就朱子学诸多问题做了简析。
关于朱子学精神问题可以说是钱穆先生探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朱子之学指导性学术思想。
总概之,钱穆先生认为“朱子精神气魄宏大,故能立大规模而兼斯两者。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到中庸,四通六辟,成此一家”。
简言之,“惟朱子,一面固最能创新义,一面又最能守传统”,而为集儒学之大成者。
现分述钱穆先生之论朱子精神如下。
一、明得前人本意,发挥自己新意朱子之学对前人的思想学说备加理会,正尤钱穆先生所指出的,朱子“其为注解,无论古今人书,皆务为句句而解,字字而求,此正是汉儒传经章句训诂工夫,只求发明书中之本义与真相,不容丝毫臆见测说之参杂。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学注重对前人思想本意的推敲与阐发,发挥自己新的见解,旧义新解,以自己新的思想替代前人旧有概念与观念。
在《朱子学提纲》中钱穆先生多次指出了朱子的这一精神。
“明得前人本意,与发挥自己新意,事不相妨”,“朱子解经极审慎,务求解出原书本义。
但亦有时极大胆,极创辟,似与原书本义太不相干。
如《论语》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朱子注天即理也。
孔子只说祷于天,没有说祷于理,朱子注语岂非大背原义,此等处正见理学精神”。
朱子之学正为如是。
朱熹明前人圣贤之言本意,集为理学之大成。
儒家圣贤孔子、孟子及荀子提出了以“仁”、“礼”为核心、以恢复仁礼之治为目的的理论体系,以此指导思想体系的建立。
朱熹继承和发扬了孔孟荀董之学,吸收其思想之精华,将孔孟仁礼学说、道德观及天命论逐渐演化,形成了形而上学的天理,使孔孟仁义之学演化为理气天命思想,使儒家学说更加具有理性的色彩。
朱熹不仅深刻理会孔孟之言,而且更是有所发挥,将仁礼学说发展为理学。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朱熹的名⼈故事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更多⼉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朱熹的简介: 朱熹(1130—1202)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学家。
他19 岁进⼠及第,多次担任地⽅官职,但每次的时间都不长。
他为政期间,申明敕令,惩治*吏,清正有为,但多次遭到排挤,仕途坎坷,很不顺利。
朱熹不仅是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教育家、诗⼈、闽学派的代表⼈物,世⼈尊称其为朱⼦,赞他是孔孟以来弘扬儒学最杰出的⼤师。
在理学发展,朱熹是集⼤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主义的体系。
这⼀体系的核⼼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理”先于万物,并决定万物的存在,它是超越天地万物,是永恒的、不⽣不灭的客观⾃然的存在,⽆情意,⽆造作。
在理与⽓、理与物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理⽓统⼀,他认为理通过⽓产⽣了万事万物,是万物的根据和本质。
朱熹于宋⾼宗绍兴⼗⼋年(1148)中进⼠,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平⽣不喜为官,“仕于外者仅九考(共九年),⽴于朝者四⼗⽇” (《宋元学案·元晦学案》上),⼀⽣主要的时间(约四⼗年)在在福建讲学。
晚年卷⼊当时朝廷的政治⽃争,被夺职罢祠,其学被定为“伪学”,其⼈也被定为“伪学⾸魁”,直到去世之时“罪名”尚未解除。
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弛,朱熹的地位开始⽇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哲”之⼀,⽽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和孟⼦。
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化,⽽且还元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本,“朱⼦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化领域都拥有举⾜轻重的地位,产⽣相当⼤的影响。
朱熹幼承家学,其⽗朱松是杨时弟⼦罗从彦的门⼈,少时⼜师从属于“洛学”⼀派的胡宪、刘勉之、刘⼦。
朱子倡言絜矩之道的历史贡献
朱子倡言絜矩之道的历史贡献英文名为 Zhu Xi,中文名又译作朱熹,是南宋时期的思想家、学者、经学家和书法家,朱子被认为是中国经学(也就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主要代表,他一生的努力,使经学连接了历史学和儒家思想的两个部分,并为儒家思想在古典哲学中奠定了基础。
朱子被誉为"儒家八位家宗"中的第一位,他有着影响深远的思想贡献。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提倡“经纬终始”——一种以经储、纬布、终始三者协调结合的观念。
这一观念将六经常论据为凭,使经典与礼乐政治、文律哲学、古老思想所合一。
彼时的古典学术经院,依据孔子的“子路问政”的“六韬”体系,从文物出发,只重视儒家的古籍文献,不予重视《易经》的玄学思想,而“经纬终始”的思想正是佐证了“经纬终始”的思想,将六经与易经结合起来,使心性德行的学说也具有哲学的定位,并用以反衬儒家文化和思想观念,形成崇高的灵性。
晚明儒家学派、以“易学”为核心的玄学系列学派、宋明学派、现代新儒家学派、五四新学派的思想,都受到了朱熹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特别是20世纪末,随着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想革命,倡导开放与包容,朱子文化再次流行起来,使儒家八位家宗展现出新的活力,为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子的“经纬终始”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以及后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思想流派。
特别是汉学和哲学领域,因朱子此观点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可以说,朱子的“经纬终始”思想,对中国传统经学的发展,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朱子的著作《大学》中,朱子也提倡“维矩之道”,指的是“安历术,道条矩”的一种观念,表明他认为安历术是学习和思维的基础,矩则与条相当于现代的数学公理,是推理的基础和理性思考的道理。
而矩者,与条,乃智慧和普遍性,是经。
解书不通,只要解心: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
天人贯通:《周易》《春秋》交互诠释中的经义整合梁废疾》《发公羊墨守》这样与何休争辩的立场性著作,其注《诗经》《尚书》也选取古文经为底本①;但在注经过程中,郑玄却一方面融合今文、古文甚至谶纬,另一方面也尤为强调群经之间的交互诠释和经义整合,如以《礼》注《易》,以《易》笺《诗》,《诗》《礼》互证等②。
西汉时,《周易》与《春秋》为董仲舒、京房等兼具政治家身份的经学家尤为推重,这两部经典在郑玄经学中也居于重要地位。
郑玄创建“爻辰”说,一方面继承了京房以来的易学传统,另一方面又在经学史上被认为传承了费氏易与东汉经学大师马融的易学,这也是其今古文经学并用的一个代表例证。
而其《春秋》学则存在早年学习《公羊》、后来转治《左传》的变化,除了针对何休的三部著作外,还有拟注《左传》之说③。
只是郑玄的《周易注》和《春秋》类著作原已散佚,我们无缘得见其原貌,因此难以判断这两部经典间的经义整合在郑玄经学体系中的影响。
不过,郑玄开创的交互诠释的经学范式,自此对经学形态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典范作用。
总体来说,虽然经典之间的诠释不会像单经内部的家法区分那样带有天然的矛盾冲突,但在不同的经典之中,势必会存在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
这种矛盾该如何化解,也是经学中的重要问题。
因此,经学家们在整合经典思想体系的同时,先要回应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是从单一的“经”发展到作为文本和思想系统的“经学”,那就必须对不同的经典内容进行统合。
那么,如何让被整合进同一理论框架的群经,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思想系统?不同时代的经典整合有着不同的目的性,但这些目的也大多指向特定的现实问题。
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伴随着时代对经学的需求,经典体系的目录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
有的经书会被增入经典体系,比如东汉时期的《论语》和《孝经》;也有被剔出者,比如西汉时曾被列为博士学官的《孟子》,一直到唐宋之际才再一次成为经典。
作为共同体的群经,也要在核心问题中,通过交互诠释以及经义调和,得出一套相对统一的问题解释方法,才能满足经学体系构建的政治和理论需求。
(二十七)朱子之四书学
(二十七)朱子之四书学以上略述朱子之经学,以下当续述朱子之四书学。
在宋代理学家心中,四书学亦即是经学,而四书地位,尚尤较其他诸经为重要。
首先提出四书而赋以极崇高之地位者为二程,朱子毕生,于四书用功最勤最密,即谓四书学乃朱子全部学术之中心或其结穴,亦无不可。
《大学》是否当分经传,其所谓经,是否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其所谓传,是否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中庸》是否为子思所著以授孟子。
古代儒家传统,是否乃是孔曾思孟一线相承,如二程之所言,朱子之所定。
此皆大有论辨余地。
但四书结集于程朱,自朱子以来八百年,四书成为中国社会之人人必读书,其地位实已越出在五经之上。
而读四书,则必兼读朱子之《论》《孟》集注与《学》《庸》章句,已定为元明清三代朝廷之功令。
据此事实,朱子四书学所影响于后代之深且大,亦可想见。
本章则只略述朱子完成此四书集注与章句之经过。
朱子有言:语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
此一条,即已把宋以下之孔孟并重代替了汉以下之周孔并重,把四书地位来代替了五经地位。
换言之,乃是把当时之理学来代替了汉唐之经学。
所谓六经工夫多,得效少,据上述朱子经学一章,已可明得其大概。
至谓语孟工夫少,得效多,此语似更易明白,不用多讲。
但朱子一生所用于语孟之工夫实不少。
较其所用于五经者,实更多出百倍。
朱子乃是效法汉儒经学工夫而以之移用于语孟,逐字逐句,训诂考据,无所不用其极,而发挥义理则更为深至。
我所谓朱子乃给经学与理学而一之者,亦于此益见。
盖朱子之四书学,乃是其理学之结晶,同时亦是其经学之结晶。
朱子以前之理学家,其说语孟,多是以孔孟语作一起头,接着自发己意,缺乏了一种经学精神,其势将使理学与儒家传统脱节,亦如先秦诸子之自成一家而止。
朱子四书学,重在即就语孟本文,务求发得其正义,而力戒自立说。
而后孔孟儒家大传统,得以奠定。
此即是一种经学精神。
然在朱子语孟集注学庸章句中,终不免有许多自立说之处,此乃是一种理学精神。
故曰朱子之四书学,乃是给经学与理学而一之。
朱子学与经学研究的新突破
《朱子学与经学研究的新突破》
摘要:冯友兰曾把中国从董仲舒到康有为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经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以下皆简称为蔡著)的出现,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冯友兰曾把中国从董仲舒到康有为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
经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
朱熹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继孔子之后影响最为巨大的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实他首先是一个经学家,其著作也主要是经学著作,研究其理学或者其他思想本来都应该建立在对他经学研究的基础上。
然而,历来人们都主要把他作一个理学家来研究,集中研究朱熹的理学思想,而对朱熹经学思想的研究几乎留下大片空白。
与朱子学的其它分支相比,朱熹经学的研究显得相当滞后,一般在现代学者的专经通史、断代的经学史及较少的几部经学通史中有相关的章节对朱熹经学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这些研究固然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但是他们都没有能够对朱熹经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发掘:专经通史只是关注朱熹经学的某一个方面,其中研究较多的就是朱熹的《诗经》学;《尚书》的通史当然只着重蔡沈的《书集传》,至于朱熹的《易》学、《春秋》学和《礼》学则是少有论及。
此种情形下,蔡方鹿先生的《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人民出版
社2004年4月版,656页,49万字。
以下皆简称为蔡著)的出现,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朱熹的经学思想的专著,是对朱熹思想研究的新突破新开拓,填补了朱子学与经学(宋学)研究的空白。
.。
(二十九)朱子之文学
(二十九)朱子之文学以上略述朱子之史学,以下当续述朱子之文学。
理学家于文学,似乎最所忽视。
濂溪有文以载道之论,其意重道不重文。
惟朱子文道并重,并能自为载道之文。
尝曰:欧阳子知政事礼乐之不可不出于一,而未知道德文章之尤不可使出于二。
有是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
盖不必托于言语,著于简册,而后谓之文。
易之卦画,诗之咏歌,书之记言,春秋之述事,与夫礼之威仪,乐之节奏,皆已列为六经,而垂万世。
其文之盛,后世固莫能及。
此乃言广义之文学,以经学文学贯通合一言之,而理学精神亦自包孕在内。
朱子论学重博通,重一贯,故能言及于此。
又曰:韩愈氏慨然欲追诗书六艺之作,然略知不根无实之不足恃,而其论古人,则又以屈原孟轲司马迁相如扬雄为一等,而不及于贾董。
其论当世之弊,则但以词不己出,而遂有神徂圣伏之叹。
此见朱子论文,别有一标准。
司马相如扬雄辞赋家言,不得与屈原孟子并列。
贾谊董仲舒,则不当摈之在文外。
至于词必己出,不得悬为文章之能事。
朱子论文,推而通之既欲极其广,分而别之又必极其严。
凡朱子论学皆如此,论文亦其一端。
朱子既揭文道合一之论,以文学通之于经学。
又进一步以文学通之于史学。
谓:有治世之文,有衰世之文,有乱世之文。
六经,治世之文也。
如国语,委靡繁絮,真衰世之文耳。
至于乱世之文,则战国是也。
然有英伟气,非衰世国语之文之比。
楚汉间文字,真是奇伟,岂易及。
既曰文道一致,则文章自可通之于世运。
而朱子重视乱世之文尤过于衰世之文,谓战国乱世之文有英伟气,非《国语》衰世文可比,则又是一项高明特达之见,非深于文者不能知,尤非深于史者不能知,更非深于道者不能知。
又曰:大率文章盛则国家却衰,如唐贞观开元都无文章,及韩昌黎柳河东以文显,而唐之治已不如前。
国初文章,皆严重老成。
尝观嘉祐以前诰词等,言语有甚拙者,而其人才,皆是当世有名之士。
盖其文虽拙,而其辞谨重,有欲工而不能之意,所以风俗淳厚。
至欧公文字,好底便十分好,然犹有甚拙底,未散得他和气。
儒家[十三经]是怎么来的
儒家[十三经]是怎么来的?“经学”是中国文化之根柢、古代学术之冠冕,代表着我们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根本准则与最高智慧,“十三经”则是经学的文献载体。
那么,是不是一开始就有“十三经”?这一文献体系的确立经过了怎样的过程?下面试对这一问题略加解释。
儒家《十三经》是怎么来的?(资料图图源网络)“经”之名目起源甚早,《庄子·天运》云:“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
”后《乐》经早亡,只有五经传世。
东汉以前,经和传、记是不同的文献形式,“传”为经书的解释之作,“记”为经书的辅翼之作。
如《春秋》经有《公羊传》《榖梁传》,《尚书》经有《尚书大传》;而《礼记》《论语》《孝经》《尔雅》等皆属于“记”。
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立《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标志着由官方主导的、具有国家法典性质的“五经”正式确立。
东汉时,经与传记的界限开始模糊。
《后汉书?赵典传》李贤注引谢承曰:“(赵)典学孔子七经……受业者百有余人。
”“五经”扩充为“七经”,增入了本属于“记”的《孝经》和《论语》。
北京孔庙《十三经》碑林(资料图图源网络)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41年),孔颖达奉诏主持修纂《五经正义》,其中《礼》成了《礼记》,《春秋》则附以《左氏传》,经与传记的区分愈加消弭。
唐玄宗开元年间,更以《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和《易》《书》《诗》合称“九经”;至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又在“九经”基础上增益《论语》《孝经》《尔雅》,扩充为“十二经”,并诏令刻于石碑,开成二年(837年)刻成,史称“开成石经”。
由此,传、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孟子》本为子书,其升格为经书是在宋代实现的(蒋伯潜先生《十三经概论》以为五代蜀刻“广政石经”已有《孟子》,此说不确,蜀石经之《孟子》当系北宋宣和年间补刻)。
学界普遍认为,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刻成的“嘉佑石经”,已将《孟子》列入,这是《孟子》升入经部的开始(也有学者认为是元代补刻,聊备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六)朱子之经学以上略述朱子论读书。
其论为学,论读书,上两章之所言,皆在一般方法上,此下当略述朱子个人在学术上之实际成就,及其具体表现。
但亦仅能略述其分治某一项学问之议论为主。
至于对朱子每一项学问之内容落实处,则非此所欲详。
经学为儒学之主干,自汉迄于北宋无变。
理学创兴,二程自谓得孟子以来不传之秘,虽曰反求之六经,其实二程于汉儒以下之经学,殆亦不复重视。
此风直至南宋,不革益烈。
朱子说之曰:今学者不会看文字,多是先立私意,自主张己说,只借圣人言语做起头,便把己意接说将去,病痛专在这上。
说道理,只要撮那头一段尖底,末梢便到那大而化之极处。
中间许多,都把做渣滓,不要理会。
相似把个利刃截断,中间都不用了。
这个便是大病。
其实理学兴起,岂不即是要把秦汉以下中间一段全切断了都不用。
但在朱子自己,亦认为伊洛说理远胜过了汉儒之说经。
故曰: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
孔于后若无个孟子,也未有分晓。
孟子后数千载,乃始得程先生兄弟发明此理。
如此则岂不亦将中间一段截断都不用。
但朱子又曰:汉儒一向寻求训诂,更不看圣人意思,所以二程先生不得不发明道理开示学者,使激昂向上,求圣人用心处,故放得稍高。
不期今日学者,乃舍近求远,处下窥高,一向悬空说了,扛得两脚都不著地,其为害反甚于向者之未知寻求道理,依然只在大路上。
今之学者,却求捷径,遂至钻山入水。
今之学者,即指一辈承接二程之理学言,亦即是指程门流弊言。
求捷径,便大害事。
求钻山入水,更会大害事。
故朱子又曰:今之谈经者,往往有四者之病。
本卑也而抗之使高。
本浅也而凿之使深。
本近也而推之使远。
本明也而必使至于晦。
此今谈经之大患。
求高,求深,求远而至于晦,此为当时理学家谈经四大病。
其病来自不治经而谈经:说来说去,只说得他自己一片道理,经意却蹉过了。
尝见一僧云:今人解书,如一盏酒,本是好,被这人一来添些水,那一人来又添些水,次第添来添去,都淡了。
他禅家尽见得这样。
朱子明谓:今日理学家说经,其害已过于汉儒。
又谓他禅家尽见得,而今学者不知。
朱子对当时理家说经流弊之尽力剖击,实已远超于后人之攻击理学者之上。
后人攻击理学,亦岂能如朱子之笃切而深至。
朱子治经,一面遵依汉唐儒训诂注疏旧法,逐字逐句加以理会,力戒自立说笼罩。
一面则要就经书本文来解出圣贤所说道理,承守伊洛理学精神。
就今《语类》所集,朱子告其门弟子,于二程遗说违失经旨而加以诤议与驳正者,约略计之,当可得二百条以上之多。
其间有对某一条反复辨析达至三四次七八次者。
连合计之,则总数当在三四百条以上。
至于程门后学,乃及同时其他诸儒说经违失,朱子一一纠摘,语类中所见条数,不胜统计。
盖自有朱子,而后使理学重复回向于经学而得相给合。
古今儒学大传统,得以复全,而理学精旨,亦因此更得洗发光昌,此惟朱子一人之功。
但就朱子研穷经学之所得,不仅在当时理学中杜塞歧途,而对汉以下诸儒说经,却多开辟新趋。
循此以下,将使儒家经学,再不复是汉唐儒之经学,而确然会走上一条新道路。
朱子所谓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亦可于此窥见其一面。
以下当就朱子经学,分经叙述,首先略述朱子之易学。
《易经》一书,北宋诸儒,自胡安定范高平以来,皆所重视。
濂溪横渠康节,皆于《易》有深得。
伊川毕生,亦仅成《易传》一书。
但朱子于伊川《易传》颇不赞同。
谓:易传推说得无穷,然非易之本义。
先通得易本指后,道理尽无穷,推说不妨。
便以所推说者去解易,则失易之本指。
因此朱子乃作《易本义》一书。
《本义》中所阐发,则认《易》本为一卜筮书。
谓:易经本为卜筮而作,皆因吉凶以示训戒。
圣人要说理,何不就理上直剖判说,何故恁地回互假托,何故要假卜筮来说,又何故说许多吉凶悔吝。
若把作占看时,士农工商事事人用得。
若似而今说时,便只是秀才用得。
古时社会与后世不同,那时哪里有这许多秀才。
故:圣人便作易教人去占,占得怎地便吉,恁地便凶。
所谓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者,此只是说著龟。
今人说易,所以不将卜筮为主者,只是嫌怕少却这道理。
故凭虚失实,茫昧臆度。
后人硬要自把一番道理来说圣人经书。
朱子则就经书本文来求圣人意思。
故又说:易本是卜筮之书,卦辞爻辞,无所不包,看人如何用。
程先生只说得一理。
《易》中之卦辞爻辞,包括着许多事,随人问而指点其吉凶。
朱子主张就事明理,伊川《易传》则只悬空说得一理,要人把此理来应事,此是朱子说《易》与伊川《易传》意见相歧处。
换言之,伊川《易传》,乃是以理学来说《易》,朱子则以《易》说《易》,以经学来说《易》。
把《易》说通了,则自得为理学又平添出许多道理来。
朱子又说:易传须先读他书,理会得义理了,方有个入路,见其精密处。
非是易传不好,是不合使未当看者看。
须是已知义理者,得此便可磨砻入细。
此书于学者,非是启发工夫,乃磨砻工夫。
朱子意伊川《易传》,非不是一部好书,识得义理者读之,可资磨砻入细。
但不能由此启发人明《易》书本义,又不能启发人从《易》书来明得伊川此番义理。
朱子又说:伊川要立议论教人,可向别处说,不可硬配在易上说。
把己意说经,易使人汩没在此等经说上,而于义理无个入路。
伊川《易传》说得尽好,尚如此,则不论程门以下了。
朱子又说:易中详识物情,备极人事,都是实有此事。
今学者平日在灯窗下习读,不曾应接世变,一旦读此,皆看不得。
此条尤具深旨。
不仅伊川《易传》不合使未当看者看,即《易》之本经亦不合使未当看者看。
要之《易》经不当使未接世变未穷事理者来作入门书。
朱子又曰:易之为书,因阴阳之变,以形事物之理。
大小精粗,无所不备。
尤不可以是内非外,厌动求静之心读之。
朱子意,读《易》者,不可有是内非外厌动求静之心,尽在灯窗下读,则将于《易》终无所得。
若谓朱子教人只主博学,主多读书,读书又只主逐字逐句详读细读,而忽略了朱子此等意见,则终是失了朱子论学宗旨。
朱子又说:人自有合读底书,如大学语孟中庸等书,岂可不读?读此四书,便知人之所以不可不学底道理,与其为学之次序。
然后更看诗书礼乐。
某才见人说看易,便知他错了,未尝识那为学之序。
易自是别是一个道理,不是教人底书。
此处朱子为人开示为学门径,及其次序,而谓《易》非教人之书,见人说看《易》,便知他错了,此真是大儒卓见,从来学者未曾说及。
朱子又说:孔子之易,非文王之易。
文王之易,非伏羲之易。
伊川易传,又自是程氏之易。
学者且依古易次第,先读本爻,则自见本旨。
此处根据古《易》版本,分别次第,其果为伏羲《易》、文王《易》、孔子《易》与否,且不详论。
要之《易》之本书,有此三阶序。
朱子意,孔子已是根据了《易》之卜筮来说道理,伊川又别自说出一套道理,此当就其各自说的道理处来看,不必牵合《易》之本书来说。
朱子《易本义》,则求摆脱了孔子说《易》乃至伊川说《易》,而只本《易》书来求《易》义。
然则伊川《易传》所说道理,既不从《易》之本书来,又从何处来?朱子说:他说反求之六经而得,也是于濂溪处见得个大道理,占地位了。
后人见二程自言,反求之六经而得,又伊川毕生只成了一部《易传》,遂认为其学从六经来,从《易》来,朱子则说只是先从濂溪处见得个大道理占地位。
此等处,实可谓一针见血,说到了前人学术真血脉处。
在理学界中真是道人之所不能道。
伊川言《易》,伊川前濂溪康节横渠亦皆言《易》。
或谓濂溪康节言《易》,皆从陈抟来。
但陈抟前又有魏伯阳等言《易》。
此等也如孔子言《易》,各发义,既皆非《易》之本义,则只有就各人所言来分别衡论各人之是非。
如此等处,朱子意见,可谓极宏通,又极细密。
后人纷纷疑难辨诘,皆失朱子之渊旨。
朱子既主《易》为卜筮书,因而注重到《易》中之象数,反似更重过于《易》中之义理。
朱子说:经书难读,而易为尤难。
未开卷时,已有一重象数大概工夫。
言象数,乃是从卜筮,即文王《易》,更向上推,而到伏羲画卦,即伏羲《易》上去。
因此朱子言《易》,有许多处却接近汉儒。
朱子于作为《易本义》之后,又作《易启蒙》,竭力主张康节之先天图,此层更启后人纷争。
抑且朱子论《易》,除《易》之本义外,大而至于无极太极,先天后天,又下而至于如世俗所流行之火珠林灵棋课之类。
盖亦是分着三阶序来治《易》。
一是从象数方面,直从伏羲画卦到康节先天图为一路。
一是从卜筮方面,直从文王周公爻辞到后世火珠林灵棋课之类为第二路。
一是从孔子十翼到濂溪横渠康节论阴阳为第三路。
其他如《参同契》言养生之类又在外,朱子皆各别注意。
其分明而豁达,古今人乃鲜有知之者。
故其与人书有曰:易且看程先生传亦佳,某谬说不足观。
然欲观之,须破开肚肠,洗却五辛渣滓,乃能信得及。
其门人有云:先生于诗传,自以为无复遗恨,曰:后世若有扬子云,必好之矣。
而意不甚满于易本义。
盖先生之意,只欲作卜筮用,而为先儒说道理太多,终是翻这窠臼未尽,故不能不致遗恨云。
若伊川《易传》,则为以道理来说《易》之第三阶序,而说得太多之尤者。
观此两条,可以想像朱子论《易》之大概。
以上略述朱子论《易》学,以下当续述朱子论《诗》学。
朱子治经,成书两种,曰《易》与《诗》。
朱子谓:诗自齐鲁韩氏之说不传,学者尽宗毛氏。
推衍说者,独郑氏之笺。
唐初诸儒疏义,百千万言,不能有以出乎二氏之区域。
本朝刘欧阳王苏程张,始用己意有所发明,三百五篇之微词奥义,盖不待讲于齐鲁韩氏之传,而学者已知诗之不专于毛郑矣。
此论汉儒治《诗》,本不专于毛郑。
宋儒亦能于毛郑外用己意有所发明。
及其既久,求者益众,说者愈多,同异纷纭,争立门户,无复推让祖述之意。
学者无所适从,而或反以为病。
宋儒能自出己意,有所发明,是其长。
争立门户,使学者无所适从,是其短。
不仅《诗》学如此,其他经学亦然。
不仅治经学者如此,即理学亦复然。
朱子之所以教人,则必:兼综众说,融会通彻。
一字之训,一事之义,必谨其所自。
及其断以己意,虽或超出于前人,而必谦让退托,未尝敢有轻议前人之心。
此乃朱子称其老友东莱所为《家塾读诗记》之语。
而朱子之衡评汉宋,指导当前,其意灼然可见。
又谓东莱书中所引朱氏,实熹少时浅陋之说,其后自知其说未安,有所更定,而东莱反不能不置疑。
盖朱子治《诗》,先亦多宗毛郑,后乃翻然易辙者。
朱子又自道其解《诗》工夫,谓:当时解诗时,且读本文四五十遍,已得六七分,却看诸人说与我意如何。
大纲都得,又读三四十遍,则道理流通自得。
此项工夫,可分三层。
其先是熟诵《诗经》本文,每诗读至四五十遍。
待见到六七分,然后再参众说,是第二层。
其参众说,则必古今兼综,巨细不遗。
待大纲都得,又读本诗三四十遍,则到第三层。
而后诗中道理流通自得。
其治《诗》如此,其治他经亦然。
所以其学皆从传统来,莫不有原有本,而又能自出己见,有创有辟。
问学者诵诗,每篇诵得几遍?曰:也不曾记,只觉得熟便止。
曰:便是不得。
须是读熟了涵泳读取百来遍,那好处方出,方得见精怪。
读得这一篇,恨不得常熟读此篇,如无那第二篇,方好。
而今读第一篇了,便要读第二篇,恁地不成读书。
此便是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