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完美版课件】共40页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鲁科版必修1

【解析】 原子—分子论的问世,标志着人们对化学的研究终于接近了化 学反应的实质,从而使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取得较快的发展。
【答案】 C
第二十八页,共44页。
2.进入 20 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创新的新时代,取得了若干项 重大化学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
第九页,共44页。
2.化学是实用性的科学 (1)合成氨工业→制造出大量氮肥→粮食增产; (2)药物研制→疾病治疗; (3)垃圾的妥善利用和处理→环境保护; (4)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光导纤维→材料的利用; (5)电池的研制、汽车燃料的清洁化→能源的充分利用。
第十页,共44页。
[题组·冲关]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有新的原子生成 B.一定有新的元素生成 C.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 D.一定有颜色、沉淀、气体等现象发生
第六页,共44页。
第七页,共44页。
[探究问题] (1)如上述构想成立,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CO2+2H2O太―阳―→能CH4+2O2;2CO2+4H2O太―阳―→能2CH3OH+3O2; 2N2+6H2O太―阳―→能4NH3+3O2 (2)实现上述构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提示】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燃烧产物吸收太阳能,故需要研制新型高 效吸收太阳能的材料(如人工叶绿素)。
A.出售给工厂做工业原料 B.就地焚烧成草木灰做植物的钾肥 C.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甲烷作燃料 D.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优质的牲畜饲料
第十五页,共44页。
【解析】 在农田里大量焚烧植物的秸秆,主要危害有污染空气、引发火 灾和浪费资源等。与此相比,产生的微量钾肥是微不足道的。应用化学科学的 原理和方法将植物的秸秆深加工,效益很好。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优秀课件

2、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
A、使用火 B、制陶瓷 C、酿酒 D、炼丹
3、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4、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认识,其中错误的 是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 显身手
验证或探究 预测的性质
分析现象 并解释
分类、比较、归纳、 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
练习:
1、展望21世纪,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新材料是高新技术
的突破口,只有更好地开发和应用具有特殊性能的
新材料,才能拥有更强大的经济优势和技术潜力。
对于新材料的开发和研制,最具有独特优势的学科
是
A、物理 B、化学 C、地理 D、生物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5、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
(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
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
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研究,都离不开实验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
[问题和思考] 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 化? [实验探究] 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 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 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结论: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时有 碳酸钙沉淀生成;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时,碳酸钙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 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有浓度 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
一、 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内容
鲁科版化学必修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基础实验技能
实验器材使用
学会正确使用常见化学实验器材,如 烧杯、量筒、滴定管等,了解其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技巧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如溶液的 配制、沉淀的洗涤、气体的收集等, 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记录与整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按照要求整理成表格或图表,以 便后续分析。
理论与实践结合
课件不仅注重化学理论知识的传授, 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验和实例,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注重能力培养
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和实验,培养学 生的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未来化学的发展趋势
1 2 3
绿色化学的兴起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将成为未来化学 发展的主流,致力于减少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对 环境的污染。
化学在固废处理中的应用
固废处理中,化学方法如焚烧、热解、湿式氧化等被用于处理固体 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化学与健康生活
01
化学与药物制造
药物制造过程中,化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化学合成和提取等方法,
可以制造出各种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疾病和维护人类健康。
02 03
化学与日用品制造
日用品如洗涤剂、化妆品、香料等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这些 日用品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选择安全可靠的品 种,以保障人体健康。
学键的类型和强度。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
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和重组的过程,反应 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包括热能、光 能、电能等,能量转化的效率取决于反应 的机理和条件。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资 料在 线
研究领域与化学相关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得者
2007年,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2008年,徐光宪,量子化学、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稀土化学及化学教育专家 2010年,师昌绪,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 2013年,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研究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2016年,屠呦呦,首先从中药青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成分并成功提取的药学家;赵忠 贤,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2017年,王泽山,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
化 波义耳提出化学元
素的概念标志着近
学 代化学的诞生
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分子学说系 统地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原子 量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2 近代化学
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 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
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现
代
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
3
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 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人面鱼纹彩陶盆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元青花瓷
1661 年,英国科学家波义 尔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1803 年,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1869 年,俄国科学家门 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化学科学体系的形成
1777 年,法国科学家 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
资 料在 线
我国化学对世界的贡献
➢约50万年前 “北京猿人”已会用火 ➢公元前8~6千年 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制陶器 ➢约公元前2千年 中国已会铸铜 ➢公元前140~87年 中国发明了造纸术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中国《本草经》成书,书中记载动物、植物、矿物、药物 达365种 ➢十世纪 中国(宋代)把火药用于制造火药箭、火球等武器 ➢1942年 中国的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1965年 中国科学家合成出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由硅原子排列的两个汉字——中国,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齿轮和分子马达,神州五号、六 号飞船的发射回收。
高二化学课件:《走进化学科学》

高二化学课件:《走进化学科学》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完美自己。
人们完成研究任务。
例如,利用色谱仪可以把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而X射线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则可以帮助人们测定化学物质的结构。
计算机技术的起兴是为化学研究实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计算机化学。
在这个领域里进行化学研究的人们用计算机做实验。
利用速度快、储存两大的计算机和计算化学家们编制的新程序,可以计算出化学物质的结构,还可以预测未知化合物的性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有着更高的期望:教会计算机按照优秀的化学家的思考方式去思考;让计算机去评估浩如烟海的反应,确定哪一个反应最适合得到某种预期的目标化合物;开发一种计算机受控机器人系统,让它们在实验室里事实合成反应,等等。
【概括整合】(略)〖小结〗略〖作业〗1. 学完这一节内容,请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谈谈你的收获。
2.传统的练习(略)3.完成你的《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便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育才中学覃浩然【课程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领会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
(3)掌握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4)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4)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5)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走进化学科学(课堂PPT)

2021/3/29
10
2021/3/29
11
2021/3/29
12
1.化 学 模 块
必修 模块
化学 1(必修)
化学 2 (必修)
选修 模块
2021/3/29
化 化 化 有物 实
学 与 生 活
学 与 技 术
学 反 应 原 理
机 学 基 础
质 结 构 与 性
验 化 学
质
13
2021/3/29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济南一中化学组 燕校龙
2010年9月7日
2021/3/29
1
奇妙的物质及化学变化
2021/3/29
2
[小组交流]
•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及 你对新课程的预习,你对化学 科学有了哪些认识?你觉得高中 化学与初中化学有什么不同?
2021/3/29
3
•化学:
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科学 微观 定量
2021/3/29
9
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
它的潜在应用价值是非常之
大的。也许,将来利用该马
达所作成的潜艇就可进入人
类的血管之中,不必藉由传
统的开刀方式,即可清除脑
血管中的血块,清理血管壁
纳米科技-分子马达 上的沉积物质,以排除中风
的危机。这些如电影般的科
科学家合成与DN幻A情结节构也类许似将新一分一子实现!
14
2021/3/29
15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变化、制备和应用的
重要的自然科学。
2021/3/29
4
一、化学是具有创造性、实用的科学
2021/3/29
化学:1[1].1《走进化学科学》.ppt
![化学:1[1].1《走进化学科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68ee2ce518964bcf847ce9.png)
返回舱底 部是钛合 金、陶瓷 等复合材 料构成的 防热层, 能耐 8300℃的 高温达三 分钟之久。
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在化学领域,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 分子器件,分子机器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 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 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 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 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
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质子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主要贡献: 发现元素周期律 制定元素周期表
俄国化学家
(1834-1907)
门捷列夫告诉我们: 什么是天才? 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居里夫人告诉我们: 弱者坐待时机; 强者制造时机。
主要贡献: 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 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能源方面 — 化学科学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唯一出路
材料科学— 生产各种新型功能材料,丰富物质世界。
依靠化学可以找出治理环境的灵敏的检测
环境保护 —手段,提出防治措施,可以制造出对环境
无害的化学品与生活用品,减少环境污染。
疾病治疗—可 有效以的在分防子治水措平施上,了促解进疾人病类的 身病 心健理康,。寻求
5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
D 措施不属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烧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 应量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自 然科学。
[交流研讨1]
你周围环境中哪些与化学有关?你对化学 研究的哪些问题感兴趣?
衣 食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化学与能源 Energy
化学与医药
结晶牛胰岛素
据有关资料统计,新药 物、抗生素的创造使人类平 均寿命增加了25年。
化学与环境 Environment
食品平安
以下摘自某网友的微博:
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地沟油、 瘦肉精、假牛肉〔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河南南阳毒韭菜、青 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合肥染色蛋糕、北京多家影院 爆米花桶含荧光增白剂、台湾塑化剂有毒食品,到期面包回炉再造 热卖、面粉增白剂、下水道小龙虾、双氧水凤爪、激素染色草 莓……天哪,我们竟然还活着!
1.古代的实用技术
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勾践青铜剑
2.近代化学的诞生和开展
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 的概念,标志着近代 化学的诞生。
英国 波义耳
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 的氧化学说,使近代 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 进展。
法国 拉瓦锡
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 为近代化学的开展奠 定了坚实的根底。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2.注意衔接和变化。 3.重视化学实验。 4.理论联系实际。 5.学会阅读与化学有关的报刊杂志,培养自学能力。 6.学练结合,要做适量的练习〔在练习中“记忆〞,在练习中“理 解〞,在练习中“运用〞。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 2.认真听课、记笔记(眼、耳、脑、手、心到位〕 3.完成课堂内外作业〔谈作业要求〕 4.善于提出问题 5.及时复习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创造性〔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人们不但可以从自然界中认识、提取很多物质,或从已有物质出发 制造这些物质,而且能够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分子,创 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目前,在自然界中发现和由人工合成 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3000万种,而且新的有机化合物仍在不断地 被发现和合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