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教学案例
《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教案(通用3篇)
《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教案《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教案(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教案(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教案1一、问题提出对于圆柱的侧面积,传统的教法是:在认识了圆柱的特征之后,教师提问: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呢?之后,引导学生分别沿着圆柱的高和一条斜线将圆柱的侧面展开,然后出示讨论题,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最后,便是一层层的巩固练习。
很显然,这样设计教学活动,是以让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利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为目标的。
应该说,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以接受知识为目的的教学已不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
为此,在设计此课教案时,我力求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二、教学案例【片断1】1、例1:一个圆柱形的茶叶桶,底面周长是28、3厘米,高是13厘米。
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生:独立分析2、练习: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1)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2厘米。
(2)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
生:任选一题独立计算。
师:结合上面我们做的三道题,谁能说一说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生:归纳小结。
(略)3、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分别围成圆柱体(重叠部分不计),各有几种围法?师:请同学们动脑子想一想,然后利用手中的学具检验想得对不对,最后上台来演示给大家看。
生:演示4、想象:绕着长方形的一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什么形体?这个形体的有关部分与长方形的长和宽关系怎样?5、这是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
单位:厘米请你给它配上合适的底面。
(图片略)三、课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主动积极。
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
片断1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来突破难点;片断2引导学生在应用中加深认识,形成能力。
圆柱体教学案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体体积》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使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因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使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圆柱体体积计算。
2、圆柱体体积的公式推导方法。
三、教学叙事:在“让小马自己过河”这个含义长远的童话里,小马要过一条河,因为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而犯难,只好去问妈妈。
于是老马告诫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一试,是不行的。
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确实自己试一试实践一下是十分重要的。
让学生去实践探索所获得的理解,其效果远远大于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只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个课时,我没有沿袭传统教法简单地把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告诉学生,不要学生套用公式去做练习。
也没让学生不停地读课本上的推导过程,然后想想“为什么”。
而是组织、指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去做“为什么”。
上课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两个问题:一是切黄瓜。
具体问题是“切黄瓜”时你怎样切?让学生回家切圆柱体的黄瓜、茄子、萝卜、土豆等。
到上课的时候提问:绝大部分学生都说:横着切。
也有学生说:斜着切。
突然有个学生说:从上往下竖着切,听到这话我真快乐。
看来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实践、动手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切开部分与圆柱体的联系。
二是联系学过知识。
具体问题是“怎样得到圆面积公式”绝大部分学生能回答。
让不会的学生与同桌、小组交流、讨论、学习。
然后在教学中,创设一个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动手、动脑、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1、创设了两个情境,第一是一个圆柱体柱子的体积,第二是圆柱体水桶的容积,体会圆柱的体积或容积的含义,提出“怎样求圆柱体的体积”的问题。
《认识圆柱体》大班教案_1
《认识圆柱体》大班教案《认识圆柱体》大班教案1一、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探索学习兴趣,有初步的立体概念。
2、认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二、活动准备:1、教具:球一个、圆柱体一个,可拆圆柱一个,图示一份,判断图一份,卡片若干。
2、学具:圆柱体、球体若干,可拆的圆柱体人手一份,圆柱体积塑、旺仔牛奶罐、作业纸、笔、橡皮泥、记录表等各若干。
三、活动过程:1、比一比:较圆柱体与球体,探索圆柱体的特性。
A、直接引入,出示球体、圆柱体引导滚一滚,叠一叠。
“请小朋友将球体和它的朋友放在地上滚一滚,叠一叠,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B、结合图示,引导幼儿说出圆柱体与球的差异。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结合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图示)C、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性。
“刚才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都发现球体和球体不能叠在一起,但它的朋友可叠在一起,可球体能到处滚动,而它的朋友只能侧面地来回滚动”。
2、动一动: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A、幼儿动手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特点。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一个穿衣服的球体朋友,等会儿请小朋友将它的衣服拆开,看看它的上面、下面和侧面是什么形状,大小一样吗?B、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认识圆柱体,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小朋友都发现了球体的朋友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形,两个圆一样大,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中间一样粗,我们就把这种形体叫做圆柱体。
C、结合图示正确判断圆柱体。
“我们一起来找找图上哪些是圆柱体”。
3、玩一玩,通过游戏巩固对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A、游戏《对与错》,正确判断圆柱体。
(生活中圆柱体图片)“老师和小朋友玩个好玩的游戏——《对与错》,如果老师取出的图片是圆柱体,小朋友为它拍拍手,并大声说出对、对、对,如果老师取出的图片上物体不是圆柱体,那么小朋友就可以做手交叉的动作,并大声说出错、错、错”。
B、游戏《找一找》,找找活动室里圆柱体的相似物。
“刚才小朋友都很棒,一下子能判断出哪些是圆柱体,哪些不是圆柱体,现在请小朋友用眼睛瞄一瞄,看看我们活动室哪些东西也是圆柱体”。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精选14篇)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精选14篇)《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篇1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
老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预备投入烧杯中。
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状况?(老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
)请认真观看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觉?生:水面上升一些。
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
生:圆柱体占有肯定空间。
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
生:我发觉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发觉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
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
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
老师又拿出一个圆柱。
(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生:第一个比较大,由于它高一些。
生:其次个比较大,由于它粗一些。
生:他们都是猜的。
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其次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的高少了一些。
无法精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有什么方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争论)生:预备半杯水,将第一具圆柱浸没水中,作好标志,再把其次个圆柱浸没水中,作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的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
师:这个方法好。
假如要精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方法?(小组争论)生:要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后就好解决了。
三、大胆猜想,感知圆柱体积公式。
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
生: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
师:非常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争论)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
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们小组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由于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许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
生:我们小组也觉得的有道理,由于以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
圆柱体明暗—教案
圆柱体明暗—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柱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培养学生对圆柱体明暗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1.2 教学内容圆柱体的定义和特征圆柱体的明暗变化原因1.3 教学方法观察和讨论实践操作第二章:圆柱体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2 教学内容圆柱体的定义圆柱体的特征:底面、侧面、高2.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例学生自主探究第三章:圆柱体的明暗变化原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柱体明暗变化的原因。
3.2 教学内容光线与圆柱体的关系圆柱体明暗的变化规律3.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例学生实践观察第四章:观察和分析圆柱体的明暗变化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圆柱体明暗变化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观察不同角度下圆柱体的明暗变化分析光线与圆柱体明暗变化的关系4.3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观察和分析讨论和分享观察结果第五章:实践绘制圆柱体的明暗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践绘制圆柱体的明暗。
5.2 教学内容使用绘图工具和材料绘制不同角度下圆柱体的明暗效果5.3 教学方法学生实践绘制教师指导和反馈第六章:分析圆柱体明暗的视觉错觉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柱体明暗产生的视觉错觉。
培养学生分析视觉错觉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圆柱体明暗产生的视觉错觉现象分析视觉错觉的原因和特点6.3 教学方法观察和讨论实践操作第七章:圆柱体明暗的变化与距离的关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柱体明暗变化与距离的关系。
7.2 教学内容圆柱体明暗与观察距离的关系圆柱体明暗与距离的变化规律7.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例学生实践观察第八章:圆柱体明暗的变化与光照的角度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柱体明暗变化与光照角度的关系。
8.2 教学内容圆柱体明暗与光照角度的关系圆柱体明暗的变化规律8.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例学生实践观察第九章:圆柱体明暗的创作与实践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创作圆柱体明暗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设计及教案《认识圆柱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设计及教案《认识圆柱体》一、说课设计1.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圆柱体》,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幼儿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形状特点和基本性质,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观念。
2. 教学目标设定•知识目标:能认识和描述圆柱体的形状特点,了解圆柱体的应用场景。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幼儿对空间结构的感知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形状和特点。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圆柱体的三维空间特征,从二维图形过渡到三维空间。
4. 教学准备与资源•准备圆柱体的实物模型和图片资料。
•准备教具,如建构材料,幼儿绘画工具等。
•制作教学PPT,辅助幼儿理解。
二、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出示圆柱体的图片,引出问题:“你们见过这种形状吗?”2. 学习活动(15分钟)•展示实物:让幼儿看触摸真实的圆柱体,感受其形状。
•操纵建构材料:让幼儿用建构材料拼搭出圆柱形状。
•游戏活动:设计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圆柱体的特点。
3. 拓展活动(10分钟)利用幼儿绘画工具,让幼儿自由绘制圆柱体,展示他们对圆柱体的理解。
4. 总结与评价(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幼儿对圆柱体的理解,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幼儿对圆柱体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互动游戏和绘画活动中表现活跃。
但在理解三维空间方面,部分幼儿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综上所述,通过设计本节《认识圆柱体》的数学说课,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认知水平,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调整课堂设计,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通过这堂课,幼儿对圆柱体有了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幼儿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积极、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大班教案《圆柱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圆柱体》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体,了解其形状和特点。
2.掌握使用圆柱体的方法,如滚动、搭建等。
3.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简单的故事、游戏和图片引入圆柱体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圆柱体的形状和特点。
2.认识圆柱体:通过展示圆柱体的实物、图片和模型,让幼儿能够观察、比较、辨别出圆柱体的外形和特征。
3.使用圆柱体:让幼儿通过手工活动,如用圆柱体搭建房子、用圆柱体滚球等,练习掌握圆柱体的使用方法。
4.反思:通过简单的练习和游戏,让幼儿再次回顾和巩固圆柱体的知识,同时引导幼儿反思今天的学习成果和感受。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入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圆柱体的概念。
可以讲一个关于爬山的小故事或者通过读《三只小熊找妈妈》的情节来引导幼儿了解圆柱体。
第二步:认识圆柱体1.展示圆柱体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比较,辨认出圆柱体的特点。
2.请幼儿亲自触摸、感受圆柱体的形状和表面特征。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对圆柱体的认知和感受。
第三步:使用圆柱体1.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木制的圆柱体,让他们自由组合、搭建房子、桥梁等模型。
2.设计一些圆柱体相关的游戏,如用圆柱体滚球、在圆柱体上画画等,让幼儿通过游戏掌握圆柱体的使用方法。
第四步:反思1.请每个幼儿回顾今天的教学过程,说出自己学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探讨和讨论圆柱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3.小结本次课程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使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更好地了解圆柱体的形状、特点和使用方法。
通过手工活动、游戏和讨论等教学形式,让幼儿参与进来,主动探索和实践,加深了对圆柱体的理解和记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一是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充实,需要进一步拓展圆柱体的应用场景;二是活动形式和教学资源需要更加多样化和实用化,以满足幼儿的多元化需求。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幼儿的探究和应用能力。
认识圆柱体的教案
认识圆柱体的教案认识圆柱体的教案1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圆柱体目标:1、帮助幼儿巩固走线,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圆柱体。
准备:CD,圆柱体积木过程:1、走线1)幼儿倾听音乐,请男女小朋友分批走线。
2)教师从旁提醒幼儿注意重点,双手张开,脚尖顶脚跟,目视前方。
2、摸一摸1)幼儿人手一个圆柱体积木,问:这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2)幼儿左手拿圆柱体积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
问:积木有几个底?是什么形状的?3)幼儿回答教师总结积木的底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3、找一找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的?固体胶,灯管小鼓…4、总结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5、延伸请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里有什么东西是像圆柱体的,第二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
反思:让小朋友认识圆柱体,先要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立体图形的,与平面的圆形是有区别的。
然后通过摸让幼儿知道圆柱体的的组成,初步了解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来的,让小朋友只是看着这个积木,小朋友会感觉枯燥,让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像圆柱体,很好的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对圆柱体的认识。
认识圆柱体的教案2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活动过程:一、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1、它们与球有什么不同?2、把圆柱体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3、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发现了什么?4、小结:上下两面都是圆形,这两个圆形是一样大的,侧面没有棱角,而且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细,叫做圆柱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圆柱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圆柱体》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体并掌握其基本结构特征;2.学会观察和描述圆柱体的各个部分;3.通过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体验和理解圆柱体的形状和属性。
教学内容圆柱体的定义及属性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熟悉圆柱体的外形形状并介绍其定义,特别强调圆柱体的底面为圆形且圆柱体两个底面平行。
圆柱体结构的探究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圆柱体的各个部分,特别是侧面、底部和顶部,并详细讲解各个部分的名称和特点。
圆柱体的手工制作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工材料及步骤,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体验圆柱体的形状和属性。
具体操作如下:制作材料和工具•彩纸;•剪刀;•胶水。
制作步骤1.准备一张彩纸,将其对称地折叠成两半;2.沿着折痕将纸剪成两半,在其中一半中间沿着竖向对称轴画一个圆形,成为圆柱体的底面;3.在另一半纸张中将其对角线相交的位置剪下一段,取一端沿着纸张的边缘向右依次折叠,成为圆柱体的侧面;4.将侧面和圆形底面用胶水粘合在一起。
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感受圆柱体的特点;2.通过观察和讲解,让幼儿掌握圆柱体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名称;3.通过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体验和理解圆柱体的形状和属性;4.通过游戏等互动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是否对圆柱体有初步认识;2.检验幼儿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圆柱体的基本结构;3.检验幼儿是否能够通过手工制作等形式理解和体验圆柱体的形状和属性;4.通过游戏等互动形式,了解幼儿对圆柱体学习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幼儿对圆柱体有了初步认识,并掌握了圆柱体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名称,通过手工制作等形式理解和体验了圆柱体的形状和属性,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圆柱的表面积》案例数学教案
《圆柱的表面积》案例数学教案
标题:《圆柱的表面积》案例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实物圆柱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引出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2. 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剪纸、折叠等方法,探索圆柱体的表面积构成,并尝试推导出计算公式。
(3)教师总结并板书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的表面积
=2πr²+2πrh。
3. 巩固练习:
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深化对圆柱体表面积的理解。
4.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关于圆柱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解答,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柱体》2篇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柱体》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柱体》精选2篇(一)教案:圆柱体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体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圆柱体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圆柱体的实物模型、投影幻灯片、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录音机。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计算器、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实物模型或幻灯片,引发学生对圆柱体的认识和好奇心。
2.教师与学生讨论,了解圆柱体的定义和性质,并引导学生描述圆柱体的特点。
第二步:讲授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1.教师出示投影幻灯片,介绍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的公式:S=2πr²+2πrh。
2.教师讲解公式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并请学生计算几个简单的例子。
3.教师出示投影幻灯片,介绍计算圆柱体体积的公式:V=πr²h。
4.教师讲解公式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并请学生计算几个简单的例子。
第三步:拓展应用1.教师出示投影幻灯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圆柱体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解答。
3.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解答结果呈现给全班。
第四步:归纳总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圆柱体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2.学生记录笔记,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圆柱体的特点和形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记忆效果。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解答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合作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柱体》精选2篇(二)教案:课题:《田字格游戏》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田字格的结构和基本形态;2.能够运用田字格进行字母和数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1.田字格练习纸;2.白板、白板笔;3.字母和数字卡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9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 1第一课时本册总课时:9课时【教学内容】: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1.圆柱体有()个面,分别是()、()、()。
2.圆柱体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有()条。
3.长方形面积=()×()圆的周长=() c=()圆的面积=() s=()二、新课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4.教学例4(1)出示例3。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圆柱体造型》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圆柱体造型》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圆柱体的认知和感知能力;2. 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 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辅助工具:涂料、画笔、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纸等;2. 实物:圆柱体的模型或图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圆柱体的概念:教师使用实物或图片,给幼儿展示圆柱体,并简单解释圆柱体的特点和形状。
引导幼儿观察,帮助他们认识圆柱体。
2. 感知与认知(10分钟)将多个不同大小的圆柱体放置在幼儿面前。
让幼儿先用手触摸,感受圆柱体的形状,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圆柱体的特点。
然后,让幼儿分组,按照大小进行分类,加深幼儿对圆柱体的认知。
3. 手工制作(20分钟)教师向幼儿解释制作圆柱体的步骤和方法,并给予示范。
然后,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使用纸板、剪刀和胶水制作圆柱体。
可以要求幼儿制作不同大小和颜色的圆柱体,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4. 装饰与涂色(10分钟)在制作完成的圆柱体上,让幼儿使用涂料和画笔进行装饰和涂色。
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进行涂饰。
5. 展示与交流(5分钟)让幼儿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圆柱体,并对彼此的作品进行真诚的评价和交流。
鼓励幼儿表现、发言,并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四、教学延伸:1.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表扬,鼓励幼儿继续发挥创造力,尝试更复杂的造型作品;2. 利用幼儿制作的圆柱体进行游戏,如堆叠、搭建等,锻炼幼儿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3. 给幼儿讲解一些与圆柱体相关的知识,如建筑物中常见的柱子、井盖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手工制作和涂色装饰,引导幼儿认识和感知圆柱体,并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给予幼儿充分的发挥空间。
在延伸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圆柱体的理解和认识。
大班数学圆柱体教案
大班数学圆柱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圆柱体的定义,并能够正确识别圆柱体的各个部分。
2. 能够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柱体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圆柱体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2.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
3. 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
三、教学难点:1. 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应用。
2. 圆柱体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黑板、粉笔、圆柱体模型、计算圆柱体体积和表面积的例题。
学生:教材、练习题册。
五、教学过程:1. 概念解释:首先,向学生解释圆柱体的定义:圆柱体是由两个平行同心圆和它们之间的曲面所围成的立体。
然后,向学生介绍圆柱体的各个部分,如上底面、下底面、侧面、侧面的高等,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2.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讲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πr²h,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
引导学生根据公式计算一些简单的圆柱体的体积,并进行解释说明。
3. 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讲解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A=2πrh+2πr²,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
引导学生根据公式计算一些简单的圆柱体的表面积,并进行解释说明。
4. 实例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并给出解答过程和答案。
例如:问题1:一个半径为5cm的圆柱体的高是8cm,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问题2: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500cm³,底面半径为10cm,求它的高和表面积。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计算柱形水罐的容量、圆柱形烟囱的表面积等。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与圆柱体相关的问题,并计算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圆柱体的定义、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圆柱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五星”引领 追求“三E”——《圆柱体的认识》教学案例
21: 5 00 3
数 学, 例 精 选 课
高 ? 与长 方 体 比较 有 什 么不 同?
两个 底 面
线 为 轴 旋 转 一 周 , 到 一个 圆柱 得
( 计 五 星教 学提 出 尝试 应 用新 设
知 识 技 能 本 课 内容在 一个 完整 任 务
题 : 节 到 了 . 们 的 城 市要 装 饰 一 春 我
新 . 新 粉 刷 这 些 柱 子 . 果 我 们 是 重 如 工程 队的 . 做 些 什 么呢 ?从 而 引 出 该 本 节 课 的 任 务 : 究 这 种 立 体 图 形 的 研
征 研 究有 一 定 的程 序 和 方 法 . 了让 为 学 生能 主 动 去获 取 新 知 . 与 旧 知建 并
项 原 理 的十 五 个操 作 要 素 构成 而五 星 优 质教 学认 为 首 中首 . 学应 该 以 教 问题 为 中心 ( 即聚 集 完 整任 务 ) 而其 .
( 星的 第 一 大原 理 .聚 集 完 整 五 任 务 原 理提 出 . 学应 该 聚 集 解 决 问 教
有 关 圆柱 的 哪 些知 识 呢 我们 以前 在
积
的 特征
( ) 论 : 柱 有 没 有 高 ? 在 哪 2讨 圆 里 ? 相说 一 说 。 老 师在 黑 板 上 画 圆 互 (
柱 、
பைடு நூலகம்
你 在 生 活 中 看 到过 圆柱 吗 ・ 你 请 举 例说 一 说 面我 们 共 同来 研 究 圆 下 柱 体 的 特 征 . 家 想 一 想 . 们 以 前 大 我 在研 究 长 方 体 和 正方 体 时 . 从哪 几 是 个部分通过什 么方法去研 究它们 的 特 征 的? ( : 生 通过 观 察 从 它 们 的 面 、
《教师必看:圆柱投影问题的教学案例》
教师必看:圆柱投影问题的教学案例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许多图像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投影。
投影是指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影像。
这个概念很难理解,因为它涉及到一些数学公式和几何角度,所以必须通过实际例子来学习。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圆柱体投影问题的教学案例,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导学生投影的概念和技巧。
案例描述圆柱体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物体,有时我们需要将它用平面图表示出来。
假设一个圆柱体被平行于一个平面的截面是一个圆,那么如何将该圆柱体的样子投影在该平面上?以下是一个步骤:画一个圆形,代表圆柱体在截面的投影。
这个圆形的直径等于圆柱体的直径。
将这个圆形画出它的边缘,代表圆柱体在截面处的切线。
接着,我们需要将圆柱体的侧面进行投影。
这个侧面是一个矩形,我们需要将它画出来,并将顶部和底部的线连接。
连接圆形和矩形的边缘线,就完成了圆柱体在该平面上的投影。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教学投影问题,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让学生画出圆柱体的各个投影。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投影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画出投影的图像,并比较不同视角下的图像,这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投影的概念和规律。
2.讲解投影的公式和几何角度。
投影的实际应用需要用到数学公式和几何角度。
通过讲解这些公式和角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投影的规律和技巧。
3.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数学思维很难发挥。
通过做一些例题或者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这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投影问题的深入理解。
案例评估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体的投影问题。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圆柱体的投影方法和规律,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
结论投影问题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教学案例的实际演示和具体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投影的概念和规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让孩子通过实践掌握圆柱体积计算的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让孩子通过实践掌握圆柱体积计算的技巧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老师,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点,也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应用技巧。
圆柱体积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基本知识点,它应用广泛,但是学生往往会感到困难和无从下手。
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让孩子掌握圆柱体积计算的技巧。
一、教学目的1、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计算圆柱体积的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圆柱体积的定义和公式2、实验探究圆柱体积的方式和方法3、团队合作设计和完成实验任务三、教学过程1、导入热身老师拿出一个圆柱形的容器问学生:“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呢?你们怎么去计算它的容积?”在学生的讨论中,老师引出圆柱体积的概念,并简单介绍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学习圆柱体积的定义和公式老师画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了解到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同时结合具体物品,让学生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
3、实践探究圆柱体积的方式和方法在课程中,老师和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究圆柱体积计算的方式和方法。
实验材料:塑料杯、毛笔水桶实验步骤:(1)拿出一个小塑料杯,放在课桌上,让学生估计一下它的容积是多少。
(2)让学生用标尺和卷尺量一下它的高度和底面积,计算出它的容积,互相比较结果。
让学生搞清楚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和公式。
(3)拿出一个毛笔水桶,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它的体积。
工具:标尺、卷尺、计算器。
4、团队合作设计实验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设计任务。
任务内容:(1)每组选出一个实物,按照圆柱的形状来计算它的容积。
(2)每组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每组必须列出具体计算公式和过程,同时互相检查,保证计算准确。
(4)每组向全班呈现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解释计算过程。
五、教学效果在实践探究中学习圆柱体积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基本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圆柱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
01
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让幼 儿直观感知圆柱体的形状特
点。
02
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圆 柱体的基本性质。
03
引导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共 同解决问题,提高其协作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 的兴趣和好奇心,培 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 。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引入新课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圆柱体, 激发幼儿兴趣。
02
01
提问幼儿对圆柱体的初步印象和 了解。
探究圆柱体基本特征
让幼儿观察圆柱体模型,了解 其形状和特点。
引导幼儿发现圆柱体的两个平 行圆形底面和侧面是曲面。
通过比较不同大小的圆柱体, 让幼儿感知圆柱体的高矮和粗 细。
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圆柱体
THANKS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实物或图片
01
02
准备不同大小、高矮、材质的圆柱体实物,如茶叶罐、水杯等,让幼 儿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展示圆柱体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指出圆柱体的特点,如两个平行 的圆形底面、侧面是曲面等。
操作法:让幼儿动手操作材料探究
01
提供各种圆柱体积木,让幼儿自 由拼搭、组合,感受圆柱体的稳 定性和滚动性。
。同时,可以组织亲子数学游戏和活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巩固幼儿
对圆柱体的认识。
06
圆柱体知识拓展与延伸
圆柱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建筑物
许多建筑物的支撑结构,如桥墩 、大厦的支柱等,都采用了圆柱 体的形状,因为它们能承受较大
的压力。
容器
许多容器,如水桶、油桶、饮料罐 等,都是圆柱体形状,因为这种形 状既节省材料又方便携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体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
让学生经历观察、
猜想、
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推理能力,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
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准点: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设想:
1、教学伊始我创设学具槽放圆柱学具这一情境,让学生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
2、动手实践是学生体验的主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
所以在教学中我为图形转化、猜想推理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三步曲:
第一步:选择转化的方法。
第二步:体验转化的过程、
第三步:验证转化的结果。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转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体验数学。
3、最后的思维训练是计算正方体中最大圆柱体的体积,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此题算法多样,富于启发地清晰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规律,使它和教学过程有机组合,把学习延伸到实际,让知识在体验中生成。
4、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情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知识的学习也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所以我让他们用今天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写成数学日记,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质疑问难
师:长方体水槽里放入一个圆柱,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水面上升。
生:圆柱占据了水槽内的水的空间。
生: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圆柱体的体积。
师:同学们真善于发现!
谁能用你的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
生:圆柱的体积就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二、猜想推理
师:想一想,你有办法得到这个圆柱学具的体积吗?(圆柱课件再从槽中跳出。
)
生:求出刚才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这个圆柱的体积.
生:往圆柱里装满水再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中,量出长方体或正方体内水的长、宽、高,求出水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但是我要求大厅内圆柱的体积,或压路机前轮的体积,用刚才的方法还合适吗?(生摇头)
师:看来,我们刚才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要是能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那样,有一个
通用的公式多好啊!
师:下面我们来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圆柱的底面积和高。
底面积增大或高增大,圆柱体积都可能增大。
师:大家再来大胆猜测一个,圆柱的体积公式可能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生: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可能是底面积乘高。
三、图形转化,验证猜想:
师:你想怎样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呢?结合你们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举例说明。
生:大部分图形公式的推导都是把新学的转化为学过的。
例如:在求圆的面积时,把圆还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半径,长方形的面积是πr×r=πr2也就是圆的面积。
师:联系旧知识,采用转化法,确实不错。
师:那现在它是一个圆柱,你想怎么办?
生:像刚才一样进行平均分。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沿着圆柱的底面直径平均切分成16个小扇形。
生: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分,沿高切开,拼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师:都说实践出真知,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动手尝试着进行转化,并说说转化后的结果。
生:将圆柱沿底面直径平均分成16个小扇形,切分之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师:如果想让它更近似于长方体,你想分成多少份?(32)更近似一点。
(64)你呢?(128)……师:这是同学们刚才的转化过程。
师:打开书,自由读,用直线标记,找出关键词,依照关键词自由读读转化的过程。
师:我们已经把圆柱转化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离找它的体积只有一步之遥了。
下面我们要干什么?(课件动画演示推导过程)
生:找二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圆柱体的公式。
师:现在再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转化过程,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圆柱转化为长方体后什么变了,总结文字公式:圆柱体积=长方体体积
=长方体底面积×长方体高
=圆柱底面积×圆柱高。
师: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V=Sh
师:仔细观察你还能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长方体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的一半,宽是底面半径,高不变。
师:你能用这个发现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V=πr×r
h=πr2
h=Sh
师:太好了,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原来圆柱的侧面变成了长方体的前后面。
师:现在我把长方体由站立变为睡倒,你还能找出其它的计算圆柱体体积的方法吗?
生: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侧面积的一半×半径。
用公式写是V=c÷2 ×h×r
=πr×h×r=πr2×h
=Sh
师:(太棒了)刚才把长方体睡倒我们也能求出它的体积公式。
现在我把这个长方体侧面放在桌面上再立起来,你还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生:现在底面积是r×h,高是πr。
所以V=r×h×πr=πr2×h=Sh
师: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通过种种发现我们都有能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是V=Sh。
师:老师这有一些字母:d、s、r、C、h、v、π。
它们与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息息相关,请你们用字母表示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生:V=Sh V=πr2×hV=π(d÷2 )2×hV=(c÷2π)2π×h
师:对比这四个公式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彩色粉笔画线。
)
生:相同之处都是底面积乘以高,不同是底面积求法不同。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快来解决刚才的实际问题吧!
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圆柱的体积公式,请大家想办法求出这个圆柱的体积吧!
生:我需要量出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或者底面直径和高,运用公式就能求出它的体积。
师:找生量出数据,并写出公式正确计算。
师:看来,灵活运用公式,并选择合理的算法。
会使我们的学习更高效。
四、巧用公式,多重探究
师:同学们到现在为止,你都学到了哪些关于圆柱的知识?
生:表面积、体积、容积。
师:老师这里有一组习题。
请你们选择合适的问题。
师:读完之后,你认为求什么就可以大声地说出来。
学具厂有一个制作学具的圆柱形铁皮桶它的底面直径是22厘米,高是25厘米,_________?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 厘米______________底面积是380平方厘米。
侧面积是1727平方厘米_________________? 师:说说你选择问题的根据是什么?
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