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SOL在金属氢化物贮氢罐传热传质模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COMSOL帮助阿拉贡国家实验室制氢技术突破

COMSOL帮助阿拉贡国家实验室制氢技术突破

COMSOL帮助阿拉贡国家实验室制氢技术突破世界各国都在找寻使氢成为主要运输燃料的方法,并最大程度上代替化石燃料。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是要找到最经济、最节约生产氢的方法,而且过程中不产生温室气体。

电解和热化学循环方法是当今生产氢的主要方法之一。

阿尔贡国家实验室正在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研究溴化钙水解方法是否可以应用于电解和热化学循环过程。

氢经济带来的挑战氢虽然不是目前主流的能源,却是一个新的能量载体。

然而建立以氢能源为主体的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

对氢燃料来说,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存储、运输及其使用的基础设施。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美国能源部建立了核氢计划(Nuclear Hydrogen Initiative)来研究核能源在氢生产中的应用。

这项计划旨在研究利用热化学循环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高温(750o C~1000o C)化学反应来实现氢的制备,而这个温度要远远高于水的热解温度。

热化学循环技术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尽管许多可能的循环已经确定,但是只有极少数有工业应用的可能。

热能相对于电能的使用更有吸引力。

溴化钙循环产生的高温不仅在下一代核电站的范围内,还可以省去使用昂贵高温材料制造辅助加热设备。

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小组正在研究溴化钙(Ca-Br)水裂解循环,与水发生吸热反应生成氧化钙(CaO)和溴化氢(HBr)。

生成的溴化氢通过电解或者等离子体分解过程形成氢气和溴。

这个循环过程对于NHI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尽管这个过程是非常耗费热量,但是接近一半的水裂解需要的热动力学能量都由核热提供。

CaBr2水解方法现在有两种方法将CaBr2(带着反应需要的热量)和水蒸气在连续过程中混合,一种是在蒸汽环境中喷洒熔融的CaBr2,另一种方式就是在盛放熔融CaBr2的容器中喷射蒸汽泡。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就可以轻松的研究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对于每一种方法的模拟都是为了深入的了解气液固三相之间的质量、动量以及热传输等内在物理机制,进而研究过程的控制机制实现对生产效率和热效率的优化。

COMSOL Multiphysics 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应用案例集

COMSOL Multiphysics 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应用案例集

案例1、电化学专题电化学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转化过程中有关规律的科学,包含电泳,电渗、电化学反应等。

COMSOL Multiphysics提供专业的应用模式来分析带电料子在溶液中的迁移、对流和扩散,电化学反应等,广泛应用于HPLC、电解工业、电化学工业等。

剃须刀刀罩的电化学加工(Philips公司)高档电动剃须刀的刀罩要求很精密,常采用电化学方法加工。

其中包含可控电化学分解的阳极(刀罩)、预成型的阴极(模具)和电解液。

电解液中不仅含有金属离子,还含有副产物气体,后者会增加表面电解质的库仑力,必须通过调整电势来即时地进行补偿;由于反应热和电阻热,电解液的温度应该得到控制;由温升引起的热应力会影响刀罩的强度;求解域会随着电解过程而发生变化。

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个非常复杂的多物理场问题。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的电磁、化工、结构力学模块中各种应用模式的直接耦合,可以得到很好的描述。

电渗泵中的流场分布(COMSOL模型库)当一种极性流体(例如水)和一种固体(例如玻璃)接触时,固体表面将产生电荷,并影响流体中的电荷分布,形成一种双电层。

靠近流道壁的电荷被强拉至表面,如果加入电场则可以改变流体内部的电荷分布,驱动流体流动。

这个电渗流泵就是利用了这种现象(A. Brask 等人和Y. Takamura 等人),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提供的电渗流模型,完美地分析了其中的Stokes流和传导介质之间的耦合关系。

模型库>MEMS模块>Microfluidics Models>electroosmotic micropump 2d燃料电池专题燃料电池具有清洁、高效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汽车等运输交通工具,住宅供电,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供电系统。

COMSOL Multiphysics是燃料电池数值模拟研究领域中最为成熟的商业软件之一,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单位必备研究工具。

金属氢化物放氢过程数值分析

金属氢化物放氢过程数值分析

金属氢化物放氢过程数值分析
汪琼华;汤建华;胡国新
【期刊名称】《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卷),期】2006(27)6
【摘要】通过分析外壁处有恒温热源条件下贮氢合金放氢过程的传热现象,建立多孔介质的传热模型,研究分析了真空烧结的多孔贮氢复合材料放氢过程中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反应焓变小于外界传入的热量时,温度逐渐上升.由于从内壁到外壁热阻很大,导致靠近内壁处温度难以上升,氢气也就难以释放,故为提高合金利用率,须减小传热间隔,并适当提高初始温度。

氢气流速刚开始时大,很快趋于平稳.孔隙率对温度分布和流速影响很大,孔隙率越大,则气流速度更平缓易于控制,但使合金含氢量减小.选取合适的贮氢合金孔隙率对金属氢化物放氢过程较为关键.
【总页数】3页(P1023-1025)
【关键词】贮氢合金;传热;数值模拟;多孔介质
【作者】汪琼华;汤建华;胡国新
【作者单位】上海航天动力机械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124
【相关文献】
1.内螺旋管金属氢化物反应器吸氢过程数值分析及优化 [J], 鲍泽威;刘亮;袁晟毅
2.梯度填充膨胀石墨的金属氢化物反应器吸氢过程数值分析 [J], 闫栋;鲍泽威;赵文丽;黄卫星
3.梯度填充膨胀石墨的金属氢化物反应器吸氢过程数值分析 [J], 闫栋;鲍泽威;赵文丽;黄卫星;
4.金属氢化物储氢反应器放氢特性的数值模拟 [J], 鲍泽威;朱泽志;牟晓锋;闫栋
5.金属氢化物储氢反应器放氢特性的数值模拟 [J], 鲍泽威;朱泽志;牟晓锋;闫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化工大学——Comsol多物理场模拟基础

北京化工大学——Comsol多物理场模拟基础
• 对实际过程的合理简化是衡量数值模拟水平高低 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研究方法
• 用实验方法得到上述信息
– 测量组分质量分数沿管长的分布,需密集取样,分析 需要时间、成本。取样点少,得到错误的规律,实验 失败。
– 测量两个反应速率,几乎不可能。速率是一个微分量, 即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
– 用实验方法得到优化的冷却液温度,几乎不可能。需 要大量的实验和高精度的测量,时间、人力、物力的 消耗难以估量。
对过程的操作参数、 边界条件的描述
ΔH,反应热
rΔH,反应放 出的热量
优化过程
冷却液进口温度为334K
温度分布
反应速率
模型中的不完善之处
• 不考虑反应器内径向的温度、浓度差异,使上述 结果仅在特定情况下是一个较好的估算值。
• 模型维数增加,可以使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但 代价是计算量增加一个数量级。
温度分布
反应速率
• 如何提高产物(组分B)的出口浓度?
– 缩短反应器长度(停留时间)? – 改变管内物料的温度(温差,传热、反应)?
• 升温 • 降温
– 改变管外冷却液温度(温差,传热、反应)
• 升温 • 降温
– 改变管外冷却液的流量(ReNu)
• 加大流量 • 减小流量
对计算区域的描述 物性、源项、初始值
• 直到选择所有物理场,再按Study按钮。
下面还有子类
下面还有子类
完成向导后的界面
设置模型的顺序, 能够设置的内容 在快捷菜单中
尽量不用菜单和工具条上的 按钮,快捷菜单的内容才是 与当前任务最相关的
Global Definition
• Parameter
– 几何尺寸(尺寸、位置) – 各种常数

COMSOL Multiphysics 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案例集

COMSOL Multiphysics 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案例集

案例铁矿床的磁勘探磁性探测是用于特定铁矿石脉的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对于是由磁铁矿和赤铁矿组成的矿脉。

估算富铁层的质心位置和空间区域有助于减少开发的成本。

被动磁性探测依赖于对局部地磁分布异常的精确绘图——即该区域的自然静磁场对基于地球磁偶极子模型的预测值的偏离大小。

本案例研究了表面和空中探矿的地磁异常的估算结果。

地壳的磁场异常可能来源于富铁矿石被感应后或者残余磁化的磁场。

上图颜色图显示了相对于地壳表面铁矿石深度,而流线则为磁通量。

案例来源:模型库AC/DC_Module>General_Industrial_Applications>Magnetic Prospecting of Iron Ore Deposits冷坩埚冷坩埚是通过电磁场熔炼高纯度材料的有力工具,应用领域包括航空工业和医学假体中的钛合金加工、光电工业的硅净化等。

本案例首先总结了冷坩埚3D电磁模型的计算结果,然后计算了2D瞬态电磁-流体力学耦合模型。

该模型包含移动网格(ALE)技术,用以显示悬浮状态的液体形状(考虑电磁搅拌的影响)。

最后根据2D模型推断了3D模型的初步结果。

上图表示磁悬浮的应用——非接触式熔炼,同时考虑导电电流、电磁感应、热传导与磁悬浮等效应,用于制备钛合金、硅或纯玻璃等高纯度材料。

案例来源:Numerical Modeling of a Levitated Liquid in a Cold Crucible,COMSOL 2007年会微波烧结本案例数值模拟了在单独的电场和磁场的TE102空腔中铜粉末金属盒的微波加热,用于补充实验结果。

一般来说,盒子的热耗散可能是由于电阻加热、介电损耗或磁损失。

这些耗散机制分别耦合于盒子的有效导电率、有效复合介电常数、有效复合渗透系数。

通过在COMSOL中使用单独的电磁场测量值来联合各种损耗,模拟腔体中的物理场和加热趋势。

仿真结果表明与实验吻合得很好,并有助于提供粉末金属中微波场相互作用的自洽结果。

基于 Comsol Multiphysics 的金属储罐阴极保护方案的优化

基于 Comsol Multiphysics 的金属储罐阴极保护方案的优化

第 2 9卷第4期2016年8月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JOURNAL OF PETROCHEMICAL UNIVERSITIESV ol. 2 9 No • 4八ug. 2016文章编号:1006-396X(2016)04-0092-05 投稿网址:h ttp://j 基于Comsol M u ltip h y s ic s的金属储罐阴极保护方案的优化辛艳萍,梁月(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油气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00)摘要:利用Comsol M 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金属储罐底板外加电流法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仿真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阴极汇流点数量、汇流点布置情况、辅助阳极埋设深度、土壤电阻率以及电极的极化特性等因素对保护电位分布规律和阴极保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罐底中心设置汇流点和多点汇流的方式,罐底板的阴极保护效果更好,但由于罐底板整体电位降差别不大,考虑到经济可行性因素,建议采用边缘处单点汇流的方式;此外,土壤电阻率越小,阳极埋深越深,罐底板越不容易受到腐蚀,罐底板越易于极化,储罐底板的阴极保护效果越好。

关键词:金属储罐;阴极保护;外加电流;Comsol M ultiphysics; 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K988 文献标志码:八doi:10.3969/j.issn.l006-396X.2016.04.019O ptim ization of C athodic P ro tectio n P lan for M etal StorageT an k w ith C om sol M ultiphysicsXin Yanping,Liang Yue(College o f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Shengli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 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257000, China) Abstract: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cathodic protection potential distribution with impressed current on the exterior of metal storage tank bottom is established and calculated by using Comsol multiphysics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the num bers and layout of cathodic confluence points depth of auxiliary anode,soil resistivity,and the influence of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 on protection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tank botto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 at, with other conditions unchanged»the way of setting confluence points on the center of tank bottom and more points confluence would produce better results of cathodic protection. But due to potential drop of tank bottom with little difference»and considering economic feasibility factors. Single-point confluence at the edges was proposed. M oreover, the sm aller the soil resistivity w as,the deeper the depth of auxiliary anode was. T he tank bottom is not easy to be corroded and polarized. It is better for cathodic protection effect of tank bottom.Keywords:Metal storage ta n k;Cathodic protection;Impressed cu rren t;Comsol m ultiphysics; Numerical simulation阴极保护是金属储罐罐底板防腐的重要措施之 一 •萁中保护电位的分布情况是决定阴极保护效果 的主要因:素。

COMSOL Multiphysics 传热及化工专题介绍

COMSOL Multiphysics 传热及化工专题介绍

info@
CAPE-OPEN接口

化工模拟软件中的交互式标准接口

CO-LAN () 建模环境 模型的单位 热力学和物理属性的计算

在两种不同的软件之间进行选择



CAPE-OPEN 接口可以作为套接、接口或同时存在 化学反应工程模块中的CAPE-OPEN套接计算物理和热力学属性 计算是由外部的软件实现 Aspen, Simulis, PPDS (TUV/NEL), VNG , Multiflash, COCO/TEA (/) 利用
info@
稀物质传递

稀混合体系


溶剂占多数 (>90%) 溶质对溶液的物理属性影响 可忽略 溶质只与溶剂发生作用 常用于低浓度水或空气体系


可随时添加对流项及电动力 学方程 可根据需要修改因变量数量 可很方便地设定各种参数
声学
ACOUSTICS MODULE
电池与燃料电池
BATTERIES & FUEL CELLS MODULE
LIVELINK™ FOR AUTODESK® INVENTOR®
微机电
MEMS MODULE
传热
HEAT TRANSFER MODULE
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MODULE
LIVELINK™ FOR PRO/ENGINEER ®
info@
流体
• 流动状态
–层流 –湍流
• 流体属性(本构关系)
–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
• 剪切变稀、剪切增稠、 触变、…
–粘弹性流体 –可压缩性流体 –其他
• 电流体、磁流体、…
中仿科技---专业信息化软件及技术咨询公司 CnTech Co.,Ltd--- Leading Engineering Virtual Prototyping Solutions Provider info@

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近年来,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一直是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具有高热传导性、耐腐蚀、高强度和体积轻等优点,可大大提高热换的效率。

目前,关于金属泡沫换热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实验和理论分析上,但是,在非稳态下,实验数据是有偏差的,而且这种试验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真正的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复杂。

因此,数值模拟和分析对于研究金属泡沫换热器性能十分重要。

在数值模拟中,建立一个计算模型,用以分析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的性能,是本文的主要任务。

根据实验,换热器的性能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热传导、流体流动、温度场和换热效率。

在模拟建模方面,采用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结构模型,对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的热传导和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和分析,以获得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的性能指标。

首先,在Comso Multiphysics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的模型,并按照实际情况绘制结构图;其次,使用有限元方法,对换热器的热学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获得一系列的性能参数,包括换热器的整体热传导系数、传热向量和换热效率等;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结果,建立温度场模型,并根据模拟结果分析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的性能。

实验表明,随着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的尺寸和结构参数的变化,换热器的性能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换热效率会非常显著地变化。

从实验结果来看,在金属泡沫换热器的结构参数设计中,需要考虑孔隙尺寸、热流凝结比率和管径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换热效率。

综上所述,数值模拟和分析对研究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的性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多方面分析换热器结构和热特性。

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正确掌握金属泡沫换热器参数设计,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类似研究领域提供参考,也为相关热换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总之,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分析,分析了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的性能,结果表明金属泡沫换热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及其对换热效率的影响,为金属泡沫换热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COMSOL的LNG储罐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基于COMSOL的LNG储罐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第60卷 第2期2024年3月石 油 化 工 自 动 化AUTOMATIONINPETRO CHEMICALINDUSTRYVol.60,No.2Mar,2024稿件收到日期:20231123,修改稿收到日期:20231215。

作者简介:冯志强(1982—),2008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就职于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任高级工程师。

通讯作者简介:谈怡君(1975—),199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高电压及绝缘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就职于南京工业大学,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任工程师。

基于COMSOL的LNG储罐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冯志强1,谈怡君2(1.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200;2.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1816)摘要:LNG储罐内的温度场分布对储罐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以国内某大型LNG储罐为研究对象,结合LNG储罐结构与材料成分,运用COMSOL多物理场软件建立了LNG储罐的罐顶、罐壁、罐底三个部位温度场模型并对三个部位的温度场模型开展了仿真模拟;在该基础上研究了环境温度对LNG储罐各个部位温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罐底的保冷性能最差,罐壁对环境温度最敏感。

该研究结果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了指导,为LNG储存和运输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数值模拟;温度场;LNG储罐;工艺参数中图分类号:TE8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7324(2024)02002505犖狌犿犲狉犻犮犪犾犛犻犿狌犾犪狋犻狅狀犛狋狌犱狔狅犳犔犖犌犛狋狅狉犪犵犲犜犪狀犽犜犲犿狆犲狉犪狋狌狉犲犉犻犲犾犱犞犪犾狌犲犅犪狊犲犱狅狀犆犗犕犛犗犔FengZhiqiang1,TanYijun2(1.CaofeidianXintianLiquefiedNaturalGasCo.Ltd.,Tangshan,063200,China;2.Nan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211816,China)犃犫狊狋狉犪犮狋狊:ThetemperaturefieldlayoutinsideLNGstoragetankhasasignificantimpactonthestructureandperformanceofthetank.TakingalargeLNGstoragetankinChinaastheresearchobject,combinedwiththestructureandmaterialcompositionofLNGstoragetanks,atemperaturefieldmodelforthetop,wall,andbottomofLNGstoragetankisestablishedusingCOMSOLmultiphysicsfieldsoftware,andsimulationisfollowed.Onthebasis,theinfluenceofenvironmentaltemperatureonthetemperatureofvariouspartsofLNGstoragetanksisstudied.Theresearchresultsindicatethatthecoldinsulationperformanceofthetankbottomistheworst,thetankwallismostsensitivetoenvironmentaltemperature.TheresearchresultsprovideguidanceforrelevantengineeringpracticesandtechnicalsupportforLNGstorageandtransportation.犓犲狔狑狅狉犱狊:numericalsimulation;temperaturefield;LNGstoragetank;processparameter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石油、煤炭等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加,给人们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逐渐对清洁能源产生重视,天然气以其效率高、污染小、储量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生产中[1]。

COMSOL—感应加热炉数值模拟

COMSOL—感应加热炉数值模拟

COMSOL—感应加热炉数值模拟感应加热背后的原理控制感应加热过程的物理原理非常简单:交流电会流过螺母管(线圈),进而产生瞬态磁场。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该磁场会在附近的导电材料中感应出电流(涡电流)。

在炉体类的应用中,会因为焦耳效应而产生热,从而使导电对象(金属)达到熔点。

通过调整电流参数,可以将熔融金属维持在液态或精确地控制其凝固。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 进行模拟创建模型时,我们首先会描述几何及相关材料。

和这类工业应用中较常见的做法保持一致,可以采用轴对称假设。

选定的几何(如下图所示)由感应炉的经典组件构成:包含导电对象(金属)的坩埚,控制热辐射的绝热屏障,以及施加了电流的水冷线圈。

模型几何。

通过使用感应加热多物理场接口,磁场和固体传热物理场接口自动增加到组件中。

多物理场耦合将电磁功率耗散增加为一个热源,而电磁材料属性则依赖于温度。

通过应用预选择的研究步骤可以确保实现强耦合,它可以是频率-稳态或频率-瞬态研究。

在这些情况中,将求解给定频率下每个时间步长的安培定律,随后求解瞬态或稳态的传热问题。

电磁问题采用轴对称假设后,仅有垂直于几何平面的磁矢势分量() 非零。

为施加边界条件,我们可以假定与炉体距离较“远”处明显为磁绝缘状态。

务必要保证这一绝缘状态足够远,以免其影响到求解。

一种较有效的做法是使用组件定义项中的无限元域。

本方法支持您通过增加对一层虚拟域(环绕感兴趣的物理区域)的坐标缩放来控制问题尺寸。

一个无限元域。

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增加电磁源。

选择方法时可基于几何类型和电学属性的已知情况。

在我们的示例中,线圈几何(四匝)真实表征,因此在这些铜表面增加了单匝线圈条件。

根据我们有关线圈激励的知识,我们将考虑线圈功率已知的情况。

为了在整个线圈中应用该量,应激活线圈组模式来保证用于计算全局线圈功率的电压为所有匝的电压之和。

通过使用这类激励,问题变为非线性,COMSOL Multiphysics 会自动添加相关方程来计算正确的功率(参见此处)。

COMSOL软件在流体、结构、传热等多物理场耦合领域的应用

COMSOL软件在流体、结构、传热等多物理场耦合领域的应用

Subsurface Flow Module基于地下水流动分析地球物理现象在建的核废料储存库,用于在接下来的10 万年内储存乏燃料棒。

该模型模拟的情形是:燃料束套筒发生破裂,导致核废料通过周围的岩石裂隙发生渗漏,并回充到上方的隧道中。

饱和与变饱和渗流地下水流动模块面向需要仿真地下或其他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并且还可以将这种流动过程与其他现象建立联系,例如多孔弹性、传热、化学反应和电磁场等。

它可以用于模拟地下水流动、废料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扩散、油与气体的流动,以及由于地下水开采而引发的土地沉陷等现象。

地下水流动模块可以模拟管道流、饱和与变饱和多孔介质或裂隙中的地下水,并可与传质、传热、地球化学反应和多孔弹性等模型相耦合。

许多不同的行业需要面对岩土物理和水力领域的挑战。

民事、采矿、石油、农业、化工、核能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师经常需要考虑这些现象,因为他们从事的行业会直接或间接(通过环境因素)影响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

地下水渗流影响许多地球物理属性地下水流动模块内包含了许多专用的接口,用于模拟地下环境中的流动及其他现象。

作为物理接口,它们可以与地下水流动模块内的其他任意物理接口组合并直接耦合,或与COMSOL 模块套件中任何其他模块的物理接口组合并直接耦合。

例如,地下水流动模块的多孔弹性模型与岩土力学模块中的描述土壤和岩石的非线性固体力学模型相耦合。

融合地球化学反应速率和动力场COMSOL 使您可以在地下水流动模块物理接口中的编辑区域内灵活地输入任意公式,这对于在质量传递接口中定义地球化学反应速率和动力场非常有用。

但是,将这些物理接口与化学反应工程模块耦合将意味着,您可以通过该模块易用的物理接口定义化学反应,模拟多个多物质反应。

对于模拟核废料数千年间在其储存库中的扩散及多步反应过程,这两种模块的组合会很有用。

更多图片地下水流动的仿真物理接口地下水流动模块用于仿真多孔介质流动及其相关过程:多孔介质流动地下水流动模块的核心功能是模拟变饱和与完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流动。

COMSOL在金属氢化物贮氢罐传热

COMSOL在金属氢化物贮氢罐传热

缩写
• Ea • Peq • k0
活化能 下标 平衡压 • eq 速率常数 • max
平衡 最大
9
模型建立
材料的热物性参数
参数 密度ρ(kg m-3)
比热容Cp (J kg-1 K-1)
热导率λ (W m-1 K-1)
吸氢焓变ΔH (kJ mol-1) 吸氢活化能Ea (kJ mol-1)
标准速率常数k0 (s-1) 颗粒体积比β
14
结论
总结
• 构建了ZrCo贮氢罐吸氢传热、传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来描述贮氢 罐的吸氢过程。
• 通过COMSOL软件对构建的方程进行求解,模拟得到不同贮氢罐直径 d、高度L和孔隙率ε值下的吸氢容量和吸氢速率值。
• 对比贮氢罐的吸氢速率指标,筛选优化出符合要求的贮氢罐结构。
• 对比了不同直径和高度范围内,吸氢速率随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发现 吸氢压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在d较大,L较小的时候,温度的作用 也会突显。
COMSOL在金属氢化物贮氢罐传热 传质模拟中的应用
林羲1,朱琦2,李谦1, 3, *
1. 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上海,中国 2.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中国 3.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
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国
1
目录 1、研究背景 2、模型建立 3、模拟结果 4、结论
模型建立
动力学方程
• H/Mmax为T和P下热力学 最大吸氢量,其通过热 力学方程逆函数进行计 算得到
JMAK模型假设-形核长大
• JMAK模型
ZrCo动力学拟合曲线
• ZrCo(基于JMAK方程 n=1的形式)
• 假设网格内的温度、压力均 匀,因此对于某一个网格, 所有合金颗粒的吸氢过程符 合材料动力学方程。

储氢合金氢气释放过程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分析

储氢合金氢气释放过程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分析

储氢合金氢气释放过程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分析袁小野【摘要】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 5.0的达西定律模块、对流扩散PDE方程和多孔介质热传递模块建立了储氢合金氢气释放反应中描述多物理场强耦合作用的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并对比了2种建模方式的收敛性和求解效率.模型通过瞬态求解器仿真了固态/气态氢气浓度、压强、温度、流场等参数在不同时刻的分布曲线并根据对称性原理生成了二维和三维云图用于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模型参数下储氢罐中物理状态的空间波动性远远小于时间波动性,因此可以使用收敛性和求解效率相对较高的一维模型分析储氢合金的释放效率和存储安全等问题.%Study of hydrogen releasing efficien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ydrogen cell development .A serials of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simplified to model the mass balance ,momentum balance and energy balance principles engaged in hydrogen releasing action process .2D‐symetric and 1D models are built to describe variable nonlinear coupling during the reaction based on Darcy ’s Law , Mass Convection and Diffusion and Heat Transfer in Porous Media modules in COMSOL Multi‐phys‐ics 5 .0 .Comparison of convergence and s olving efficiency between 2D‐symetric and 1D models are made .T he models analyze the solid hydrogen density ,gas hydrogen density ,Darcy pressure ,Darcy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as function of time and their 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Results show s that s uch variable’s dimensional fluctuation is far less than their time dependent fluctuation ,w hich indi‐cates that a 1D model is a much efficient and convergent method toanalyze the releasing efficiency and safety hydrogen storage technique based on hydride metal .【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876-879)【关键词】金属储氢;多物理场耦合;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COMSOL【作者】袁小野【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湖北省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91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强的条件下,固态氢、气态氢气、储氢多孔介质合金进行质量交换、动量交换、并伴随着有反应热的能量交换的综合多物理场耦合过程[1].2002以前,针对上述过程的研究主要以代数计算方式进行研究[2-4].2002年以来,Delahaye,Hardy等人在 COMSOL Multiphysics 3.0-4.0的平台上进行了二维、二维轴对称的仿真结果,对于金属储氢反映过程的理论研究逐步向可视化、形象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对金属储氢反映过程的偏微分方程的形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5-6].然而,考虑到金属储氢吸收和释放反映过程中氢气密度,固态氢密度,容器温度以及压强等参数在容器内部的变化趋势主要受时间因素影响.即,对于某一时刻,物理量空间分布的波动性远小于时间波动性[7].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二维模型和一维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一维有限元模型在氢气存储效率模型分析中的更广泛的参数分析范围.1 基本原理储氢容器的反应过程概括为气态氢气,固态氢气和能量3种物质及其相关物理属性的相互转换过程.其中气态氢气在视为多孔介质的金属储氢容器中满足气态渗流条件和动量守恒定律,其状态满足Darcy方程.式中:ε为金属氢化物的孔隙率;vg为氢气的达西速度,m/s;ρg 为气态氢的空间密度,kg/m3.氢气的渗透过程可以通过方程(2)来描述动量守恒定律,方程(2)中k(m2)为达西渗透率;p为达西压强,Pa;μ(Pa·s)为粘度;物理速度u=εvg.同时气体在空隙中满足理想气体状态量方程(3)中Mg为气体摩尔质量,kg/mol;Rg为标准气体状态量常数,J/(mol·K);T 为温度,K.释放反应过程中,质量源m与金属氢化物的颗粒密度ρs(kg/m3)、相变激发能量Ed(J/mol)、转化率Cd(1/s)、平衡状态压强peq(Pa)、温度场T (K)有关,具体函数关系可以写为固态氢与气态氢气的转换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可以通过方程(5)与方程(1)联立描述反映过程中的能量传递过程符合多孔介质中气体热传递规律.式中:ρ为混合状态等效密度,kg/m3;Cp 为等效热容,J/(kg·K);keff为等效热导率,W/(m·K);ΔH 为相变潜热,J/kg.式(6)中左边第二项为对流传导,右边第一项为热传递.从方程(1)~(6)的联立过程,可以总结出如图1所示的变量耦合关系图.图1 释放反应过程变量耦合关系图从图1中不难看出,氢气存储反应过程可以由独立变量描述.从系数项,质量源项对独立变量的函数关系中(式(2)~(4))也可以看出,描述储氢反应过程的偏微分方程组是具有高度非线性程度的.这也对储氢反应过程的高维仿真的收敛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 数值仿真模型金属储氢释放反应过程根据上述基本原理,采用 COMSOL Multi-physics 5.0 中的Darcy′s Law模块,Mass diffusion模块和heat transfer in porous media模块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和一维仿真模型.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讨论了收敛性和模型的适用范围.2.1 几何模型仿真对空心圆柱形储氢元件进行了二维轴对称和一维建模,分别如图2,图3所示.其中,二维几何模型中,r和z分别表示圆柱坐标系的径向坐标和轴向坐标,L1=0.75mm为氢气释放边界,L2=0.57mm,L3,L4 和D1 分别为元件顶部,外壁,底部和储氢介质反应区域.忽略物理量在反应区域纵向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可取反应区任意水平截线得出一维几何模型如图3所示.图3中p1,p2和L0分别对应储氢元件的氢气释放边界,储氢元件外壁和反应区域.图2 储氢元件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图3 储氢元件一维几何模型2.2 模型参数图1 中所示释放反应过程中的变量耦合关系的系数见表1.表1 释放反应过程模拟参数列表?2.3 边界条件容器上部和侧部边界设置为零通量,同时在求解域中设置质量源m.设置出口边界为V0用于模仿恒定抽气速度的工作状态.在扩散对流PDE模块中,使用初始条件ρs=ρs0模拟容器满载固态氢时的初始状态.同时,由于固体在容器中只会通过相变方式转换为气体,因此设置所有边界通量为零且对全部求解域设置为负数质量源.能量传递方程中,初始温度为T0,假设储氢设备保温良好,因此设置全部边界热绝缘,且在全部求解域中设置热源项模拟反映放热和加热过程.3 结果与讨论根据第三部分的参数设置和边界条件设置,采用自由三角形对二维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得到模型空间自由度为29 703的网络模型.对一维模型采用单元数量为500的固定分布网格剖分,得到自由度为2 503的网络模型.采用基于BDF算法的时变求解器求解释放反应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0~30s的稳定状态的物理场分布,得到如图4~图6所示的结果.3.1 达西压强对比二维轴对称和一维仿真模型的达西压强空间分布规律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储氢元件的最大压强位置在出口处,最小压强在储氢元件的外壁处.这种分布规律是由于设定恒定抽气速度的边界条件所引起.同时,不难看出,达西压强的空间分布波动情况小于10-6.因此,可以近似认为,储氢元件中压强在空间中呈均匀分布. 图4 氢气释放过程达西压强空间分布由二维轴对称模型和一维模型对比分析可知,二者的最大压强在同一数量级,微小的差别可以归因于一维模型缺失了一个空间维度所致.进一步地,对氢气释放过程中压强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图5的计算结果展现了释放反应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0~30s的稳定状态的达西压强时变规律.从图5中可以看出,反应过程开始后,达西压强从反应初始状态的5MPa初始压强,在极短的时间内骤降至稳定状态(约为114kPa).达到稳定反应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储氢元件中的固态氢不断转化为气态氢.从图5的对数之间坐标图中可以看出,达西压强与随着时间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3.2 收敛性讨论从图4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二维模型和一维模型的计算结论具有极高的吻合程度.由于物理量的空间分布波动性远远小于时间波动性且在金属储氢元件释放反应过程中工程上更为关注不同时刻的储氢元件的整体性能,因此一维模型具有更高的参数适应度和收敛情况.图6中对比了相同参数设置情况下,二维模型和一维模型在0~50min时间内的收敛情况.从图6中不难看出,对于相同的参数设置,二维的模型的时间步长倒数波动极大,当模拟反应过程时间超过800s后,模型的时间步长倒数快速上升,最终会导致模型容差溢出无法解算.相反,一维模型的收敛图在55s后,时间步长逐渐收敛于恒定值,解算效率是二维模型的数百倍.一维模型的参数适应性更高,更广泛地适用于金属储氢释放反应过程中储氢元件物理场分析. 图5 达西压强-时间曲线图6 二维模型与一维模型的收敛性对比4 结束语金属储氢的存储反应过程是一个伴随吸热过程的气态氢气到固态氢的物理相变过程.反应过程的效率与初始条件以及热源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物理状态的剧烈变化发生在初始阶段,后续过程反应相对平和.需要在容器设计过程中采取特殊措施确保反应过程初始时的安全性.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计算结果的时间分布具有一致趋势.以为模型维的收敛性和求解效率远远由于二维模型,适用于更宽松的参数范围.同时由于物理量空间分布的波动性较小,对于储氢反应过程关注物理量时变特性的研究,一维模型具有更高的价值和适用性.参考文献[1]ROSI N L,ECKERT J,EDDAOUDI M,et al.Hydrogen storage in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J].Science,2003,300:1127-1129.[2]DARKRIM F L,MALBRUNOT P,TARTAGLIA G P.Review of hydrogen storage by adsorption in carbon nanotubes.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2,27(2),193-202.[3]MAT M D,KAPLAN Y.Numerical study of hydrogen absorption in an Lm-Ni 5hydride reac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1,26(9):957-963.[4]LEVESQUE D,GICQUEL A,DARKRIM F L,et al.Monte carlo simulations of hydrogen storage in carbon nanotubes[J].Journal of Physics:Condensed Matter,2002,14(40):9285.[5]HARDY B J,& ANTON D L.Hierarchical methodology for modeling hydrogen storage systems[J].Part II(2009):Detailed mode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9,34(7):2992-3004. [6]DELAHAYE A,AOUFI A,GICQUEL A,PENTCHEV I.Improvement of hydrogen storage by adsorption using 2-D modeling of heat effects [J].AIChE Journal,2002,48(9):2061-2073.[7]MUTHUKUMAR P,RAMANA S V.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upled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metal hydride-based hydrogen storage reactor [J].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09,472(1):466-472.。

COMSOL之二十大使用技巧

COMSOL之二十大使用技巧

COMSOL Multiphysics 之二十大使用技巧一、 全局约束对于多物理仿真,添加全局约束是COMSOL 非常有用的功能之一;例如,对于一个涉及传热的仿真,希望能够调整热源Q_0的大小,从而使得某一位置处的温度T_probe 恒定在指定值T_max,我们可以直接将这个全局约束添加进来即可; 有些情况下,全局约束可能包含有对时间的微分项,也就是常说的常微分方程ODE,COMSOL 同样也支持自定义ODE 作为全局约束;例如,在一个管道内流体+物质扩散问题的仿真中,利用PID 算法控制管道入口的流速u_in_ctrl,从而使得某一位置处的浓度conc 恒定在指定值c_set;基本模块模型库 > Multidisciplinary > PID control;需要添加的PID 算法约束如下式:要添加上述约束,除变上限积分项外,另外两项都可以很容易的在边界条件中的“入口流速”设置中直接定义;因此,这个变上限积分需要转化成一个ODE,作为全局约束加入;令⎰-=tdt set c conc 0)_(int ,方程两边同对时间t 求导,得到set c conc dtd _int -=;在COMSOL 中,变量u 对时间的导数,用ut 表示;因此变量int 的时间导数即为intt;利用COMSOL 的“ODE 设定”,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将intt-conc-c_set=0这个ODE 全局约束添加入模型之中;二、 积分耦合变量COMSOL 的语法中,变量u 对空间的微分,分别默认为用ut,ux,uy,uz 等来表示,这为仿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么对变量u 的空间积分呢COMSOL 提供了积分耦合变量来实现这一功能;积分耦合变量分为四种:点point积分耦合变量、边edge积分耦合变量、边界boundary 积分耦合变量、求解域subdomain积分耦合变量;根据模型的维度,会有相应积分耦合变量;用户还可以指定得到结果后的作用域,例如全局,或指定某些点、边、边界或求解域;从而可以将对积分耦合变量结果的访问限制在指定的对象上;求解域积分耦合变量,就是对指定变量或表达式在指定的某个或者某些求解域上做积分,积分的结果赋给自定义的这个积分耦合变量;对于三维仿真,这个积分是体积分;对于二维则是面积分;最典型的应用当属对数值1进行积分,可以得到体积或面积;边界积分耦合变量,就是对指定变量或表示在指定的某个或者某些边界上做积分,积分的结果付给自定义的这个积分耦合变量;对于三维仿真,这个积分是面积分;对于二维则是线积分;对1积分可以得到面积或边长;边积分耦合变量,就是对指定变量或表达式在指定的某个或者某些边上做积分,积分的结果付给自定义的这个积分耦合变量;仅存在于三维仿真中,这个积分是线积分;对1积分得到边长;点积分耦合变量,就是对指定变量或表达式在指定的某个或者某些点上给出它的值;它的最主要用法是将某个点上的结果映射到指定的对象上;在上面PID控制的例子中,指定位置处的浓度conc就是一个点积分耦合变量,用来提取点PT1处的浓度值;同时,浓度c的时间变化率ct在PT1点的取值,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提取出来,付给变量ctime;积分耦合变量除了用于添加约束,也常常用于后处理;COMSOL允许用户将任意表达式在任意求解域或者边界上的积分定义为一个变量,然后直接在后处理中对该自定义的积分耦合变量做数据可视化操作;例如,在二维扩散问题的仿真中,为了观测流出边界上总的流出的物质量,可以在出口边界利用边界耦合积分变量,然后可以直接得到数据曲线;基本模块模型库 > Chemical engineering > absorption三、时间积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在COMSOL中方便的定义任意一个变量u及其表达式的时间微分ut、空间微分ux,uy,uz、空间积分积分耦合变量;那么对于时间的积分如何处理呢COMSOL当然也提供了这项功能;对于时间的积分项的处理,COMSOL也是通过ODE的设定来实现的;例如前例中,我们已经可以利用一个边界积分耦合变量来描述某个时刻流出的物质量;现在我们进一步,需要知道一段时间内总的物质流出量Tot mass:⎰=dtFlow Totoutmass ==>outmass FlowdtdTot=将方程两边同对时间t求导后就变成了一个ODE方程,类似于定义一个全局约束那样,我们使用COMSOL的“ODE设定”功能便可以定义这个新的变量Tot_mass;采用ODE进行时间积分,仅仅只能对标量进行积分,如果是想对求解域内的某个值进行积分通常具有维度,则需要采用耦合一个PDE应用模式的方法,通过修改PDE方程,使其满足对时间的常微分方程形式,然后在求解中可以得到对时间的积分结果;四、停止条件在进行稳态求解时,COMSOL迭代求解当然是以收敛条件满足作为计算的停止条件;但是在瞬态分析的情况下,计算何时停止就可由用户自行选择了;与其他仿真软件类似,COMSOL 默认的瞬态分析停止条件就是遍历用户使定的时间范围后,计算停止;但是除此之外,COMSOL还可以提供一种更为灵活而且强大的功能,就是允许用户选择让软件自动检测计算结果中的某一变量或表达式,当该变量或表达式满足一定条件时,计算停止;例如上例中,我们可以让流出物质的总量达到指定值时,计算自动停止;布尔表达式COMSOL的停止条件使用的是布尔表达式;布尔表达式运算的结果大于零,则表示有效,此时停止条件满足,计算停止;当布尔运算结果小于或者等于零,则表示无效,停止条件不满足,计算继续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表达式,通常是对某个标量进行求解的结果;五、非线性特征值问题求解方程的特征值是仿真中经常碰到的一类问题;问题线性度比较好的时候,方程的系数与方程的解变量u不存在函数关系,这样的方程很容易解;反过来,方程特征值也很容易求;但是有时候我们会碰到非线性比较强的问题,方程的系数本身就是解变量u的函数;对于正问题,COMSOL很容易“求解域设定”中,定义方程的某些系数是解变量的函数,然后利用COMSOL提供的非线性求解器完成求解;但是对于非线性很强的逆问题又该如何定义呢这里有一个很好用的技巧,就是使用全局约束对特征值先进行一下归一化,在这里定义特征值与解变量相关;例如PDE方程1∇uλ,其中即为特征值下图中的Lambda;我们可以先添加全局⋅-u=-∇约束,定义E=1,而E其实是一个积分耦合变量,对应于解变量u2在求解域上的积分;通过这样操作,我们就把Lambda和解变量u建立的联系,然后使用COMSOL提供的非线性求解器完成求解;六、利用耦合变量对结果进行扫掠COMSOL支持多维度的耦合计算仿真,这是COMSOL独有的强大功能之一;COMSOL允许用户对一个物理问题做多维度的建模分析;也就是说,同一个仿真过程里可以包含多个几何结构,这些几何结构通常都是不同维度的,最常见的是包含一个三维的完整几何,还有一个或者多个二维的截面,再加一个或多个一维的线;在不同的几何上,用户都可以建立物理方程并同时求解,这些几何之间是如何传递参数的呢,就是通过COMSOL的耦合变量;COMSOL提供两种耦合两边实现这个功能:拉伸耦合变量、投影耦合变量;拉伸耦合变量的功能是把一个几何中的变量或者表达式,按照预定义或者用户自定义的坐标变换,直接传递到另一个几何中;例如一个建立在二维轴对称情况下的传热仿真,灯泡;经过计算后已经获得的其温度场T的分布;此时的变量T仅存在与二维轴对称这个几何中Geom1;现在我们在同一模型下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几何Geom2,这个三维的几何就是由二维轴对称的几何直接绕对称轴旋转而来;在模型树里可以清楚看到,在Geom2下面没有任何的方程,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变量;我们可以利用拉伸耦合变量,将Geom1中的变量T传递过来,然后在三维的Geom2中看这个结果;投影耦合变量是积分耦合变量与拉伸耦合变量的合体;它的用法与拉伸耦合变量非常类似,只不过在跨几何传递参数的时候,拉伸耦合变量传递的就是变量或者表达式本身,而投影耦合变量传递的是变量或者表达式的积分;七、在非线性设置中调整瞬态求解器当求解瞬态非线性问题时,为了提高收敛性和求解器的效率,用户可以手动调整求解器的一些参数,例如非线性求解器中的迭代步数、公差因子、阻尼衰减参数、Jacobian修正方法等;通常情况下,如果在迭代步数范围内,收敛性较慢,未能在适当的迭代次数后得到结果,可以将迭代步数改大;但是这样做,有时候会产生较大的计算量;当非线性较强时,可以将公差因子调小,这样做可以控制迭代时的步长,较小的步长受非线性的影响较小,可能会快速得到结果,但也有可能会产生较大迭代次数,增加计算量;阻尼衰减参数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用户可以指定初始值、最小步长、以及最大步长;如果非线性很强,则应该将最小步长改小,反之可以将最大步长调大;Jacobian修正方法,也可以根据需要来修改,例如缺省是采用最小值方法,用户可以修改成每个迭代都要修改,或每个时间长只进行一次修改;修改次数越多,意味着非线性的影响越小,同样也意味着计算量的增加;八、求解时绘图边求解边绘图是COMSOL最强大的后处理工具之一,它允许用户在求解的过程中,实时观测到某个变量或者表达式的结果图;例如在求解相变析出的一类问题,使用边处理边绘图可以实时观察到相结构的演变;在COMSOL中要使用这个功能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求解器设定”勾选“求解时作图”的复选框就可以了;九、绘制探测图在求解的同时,COMSOL还以做一种图,即探测图;这个功能允许用户在任意的位置放置观测点,随着求解的进行实时的掌握观测点上的某些变量或者表达式的取值变化;十、保存探测图数据COMSOL也允许用户将这种实时的探测图加以保存,或者将数据导出也可以;十一、交互式网格剖分所有自由删除网剖分选中的剖分选中的扫描撤消剖分增加网格尺寸+ 剖分选中的扫描剖分剩下的自由网格剖分是有限元仿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好的网格可以有效小的提高计算的收敛性并减少计算时间;COMSOL内建了极为强大的网格剖分工具,包括自由网格生成器、映射网格生成器、扫描网格生成器、边界层网格生成器四种网格生成方法,同时还提供网格复制、网格删除、网格撤销、网格拉伸和旋转、网格导入等等功能;将这些工具联合使用,就是COMSOL 的交互式网格剖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完全自由控制网格的形状和分布;十二、 CAD导入COMSOL除了内建有强大的CAD工具之外,还提供了与其他CAD软件的接口,用户可以方便的直接导入其他CAD软件创建好的模型;COMSOL的CAD导入功能除了能够正确识别其他CAD文件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些修复的工具;就一般的CAD设计过程来说,零件在设计的后期往往会加入一些圆角、倒角之类的特征,另外零件上本身还有一些狭小的曲面,这些特征对于COMSOL仿真的物理结构并不重要,但是却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网格,COMSOL提供了CAD 修复的功能来自动移除这些圆角、倒角、狭小曲面;另外,导入的CAD 模型有可能存在组件未对齐、本该连接在一起的面没有连上等等,这些都会造生COMSOL 无法有效的识别物理求解域,因此COMSOL 提供的CAD 修复工具可以修补缺口,消除自相交或者不连续;将C4延长到C4 C3 C1 C2 C3C1 C2C4 移除C4 C4C3C1 C2 C3 C1 C2移除C4 C4 C3 C1 C2 C3C1 C2十三、 3D 模型中抑制对象“抑制”功能是COMSOL 常用的后处理技术之一;在三维仿真的后处理过程中,用户可能移除面,并扩展其他面填补缺切除C1和C3C1 C2 C3 C1 C2 切除C1和C3 C1 C2C3C1 C2 非末端相多个交移除C4 C4C3C1 C2 C3 C1 C2移除C5, C6 C4 C3C1 C2 C3 C1 C2C5C6C4常常需要看到内部的一些结构上的变量分布;这时就要用到COMSOL的抑制功能;例如前面灯泡的例子,后处理显示的是三维结构外缘的温度分布,而我们关心的实际上是内部的温度分布,因此可以选择抑制某些边界;十四、复杂模型绘图COMSOL的几何建模功能极其强大,其主要体现就在于工作平面的设定;与很多CAD软件类似,COMSOL在用户需要建立复杂三维几何模型时,推荐用户使用工作平面;COMSOL提供了灵活的建立工作平面的方式,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平面上绘制二维的曲线和实体,然后再拉伸或者旋转成三维;用户可以反复选取工作平面,然后将不同的几何旋转或者拉伸到同一三维几何结构中,从而完成复杂模型的绘图;十五、几何属性COMSOL中可以随时查看几何对象的属性,比如如果选中一个三维实体,点击“几何属性”按钮,COMSOL就会在信息窗内给出体积、表面积等信息;选中某两个点,COMSOL就会给出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经过这两点的边的长度等信息;十六、开始命令的命令行选项从操作系统的图形化界面启动COMSOL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但是对于有些特殊的情况,用户可能会需要从命令行启动COMSOL;这种启动方式其实更为灵活,因为COMSOL提供不少很实用的启动参数;Comsolbatch –input –output这是COMSOL的批处理命令,这种启动方式允许COMSOL在后台运行,将test1模型计算后保存成test2文件;在很多大型集群系统中,主节点的linux系统很可能就没有图形化界面,这时就可以利用这条命令,在文本界面下后台运行COMSOL;Comsol server –port 2233 –multi on在服务器上运行COMSOL作为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并至定端口;Comsol client在终端运行COMSOL;Comsol –np 8指定COMSOL可以使用的CPU的个数;Comsol matlab opens matlab with comsol path使用命令行启动COMSOL with Matlab十七、选择复杂几何体边界在复杂三维几何结构当中,选取边界,尤其是同时选取多个边界有时并不那么容易;COMSOL从用户的角度思考,提供了很贴心的解决方案;在COMSOL中,点击鼠标左键表示选取当前边界,边界被选中则显示为红色;此时如果左键单击另一边界,则原先的选取取消,新被选中的边界红色显示;如果我们要同时选取多个边界怎么做呢;点击左键选中一个边界,边界变为红色表示被选中;此时点击右键,边界变成蓝色,表示该边界已被加入选择;这时用户可以随意再用左键选取其他边界,这个蓝色的边界始终都保持不变,不会被取消选择;这样用户可以重复左键、右键,完成多个边界的选取;如果要取消一个已经加入选择的边界,则再用鼠标左键单击这个边界,这是该边界会由蓝色变为绿色,此时点击右键,则取消该边界的选择,其他已加入选择的边界不受影响;十八、开启结构符号为了让用户对于当前模型中的边界约束条件一目了然,可以开启结构符号,如下图开启结构符号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这个结构对象的约束类型,即在对称面上自由度限制为0等 ;用户可以直接在左侧的绘图工具条上点击“显示符号”按钮,或在菜单“选项”->“参数设定”对话框,点击“显示”标签,然后选中其中的“符号”复选框;十九、正确绘制变形变形图,可以帮助用户了解结构形变后的形状,然而,有时候,模拟得到的变形量很小,例如相对于结构而言,仅为实体的1E-3倍;如果以1:1的比例关系显示变形,很有可能看不到效果;这时,可以通过修改“绘图参数”对话框的“变形”标签中的“比例系数”,来增加变形图的效果;用户可以选择“自动”,或者清除“自动”复选框后,在后面的编辑框中填入自己希望的比例关系;二十、避免建立违反物理规律的模型当创建一个复杂的多物理模型时,COMSOL推荐用户采取从简入繁的建模思路顺序;先建立简单的单物理场的模型,然后完成计算看看结果是否合理;依次遍历所有涉及的物理场;经过这样的单物理仿真以后,就可以确保在每个物理场的仿真中,相关的设置都正确;然后再将这些物理场逐渐耦合起来,完成多物理场的仿真;如果直接建立复杂的多物理模型,则很难验证结果的有效性,甚至计算报错也很难快速的找到原因;。

Comsol软件介绍与应用PPT演示

Comsol软件介绍与应用PPT演示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报告
--------COMSOL 软件模拟
报告人:张晶 刘克涛 王惠 张扬 马常胜
1
COMSOLCMoumltsipohly软sic件s 是介一绍款与大应型用的高级数值仿
真软件,它是以有限元法为基础,通过求解偏微分 方程(单场)或偏微分方程组(多场)来实现真实 物理现象的仿真,被当今世界科学家称为“第一款
支持多种网格剖份,支持移动网格功能。 7.多国语言操作界面
易学易用,方便快捷的载荷条件,边界条件、求解参数设置界面。 4
Comsol软件介绍与应用
二维传热
问题描述:
考虑正方形中的热传导,这是一个经典问题:
2T x2
2T y 2
0
0x1,0y1
在x=0处T=1
在y=0处T=1
在y=1处T=0 在x=1处 T 0
材料属性、边界条件、载荷均支持参数控制。 4.专业的计算模型库
内置各种常用的物理模型,用户可轻松选择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5.内嵌丰富的CAD 建模工具和全面的第三方CAD 导入功能
用户可直接在软件中进行二维和三维建模;全面的第三方CAD 导入功 能,支持当前主流CAD 软件格式文件的导入 6.强大的网格剖分能力
应 用 领 域
3
Comsol软件介绍与应用
COMSOL特点: 1.求解多场问题 = 求解方程组
软件预先写好了对应各个领域的偏微分方程和方程组,并提供自定义 偏微分方程输入接口。 2.完全开放的架构
用户可在图形界面(GUI)中轻松自由定义所需的专业偏微分方程, 并提供MATLAB接口,与MATLAB 进行混合编程。 3.任意独立函数控制的求解参数
n
5
Comsol软件介绍与应用

金属无损检测技术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金属无损检测技术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金属无损检测技术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韩磊;门守强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金属无损检测技术仿真软件COMSOL当中的
AC/DC模块进行介绍,目的在于介绍软件的仿真方法,即利用软件对恒定磁场条件下金属物件的无损检测进行仿真,并取得了一定的图像结果.从仿真图像可知,被检测物件无缺陷条件下,内部的磁场分布在外界磁场的方向上呈现一个规则均匀分布;当检测物体具有一定缺陷时,其内部的磁场分布会随内部缺陷发生从新分布,并且可以证明,金属物件内部的磁场与其内部的结构情况有关.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韩磊;门守强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1;西安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 Comsol Multiphysics 的金属储罐阴极保护方案的优化 [J], 辛艳萍;梁月
2.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 [J], 刘哲军;苗月忠;沈功田;钱华
3.压力容器无损检测--非金属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 [J], 李光海;沈功田;李鹤年
4.基于COMSOL-MULTIPHYSICS的金属套管穿孔检测 [J], 严正国;高筱;赵明
5.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中的应用 [J], 姜群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OMSOL Multiphysics 传热及化工专题介绍

COMSOL Multiphysics 传热及化工专题介绍

多孔介质中的传质

类似于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稀物质传递 流体介质

气体或液体 对流与扩散 化学反应

固体相


反应同时发生于固体与流 动相 两相之间的传质可以通过 吸附/解析方程描

Langmuir Freundlich
info@
info@
稀物质传递

稀混合体系


溶剂占多数 (>90%) 溶质对溶液的物理属性影响 可忽略 溶质只与溶剂发生作用 常用于低浓度水或空气体系


可随时添加对流项及电动力 学方程 可根据需要修改因变量数量 可很方便地设定各种参数
info@
CAPE-OPEN接口

化工模拟软件中的交互式标准接口

CO-LAN () 建模环境 模型的单位 热力学和物理属性的计算

在两种不同的软件之间进行选择



CAPE-OPEN 接口可以作为套接、接口或同时存在 化学反应工程模块中的CAPE-OPEN套接计算物理和热力学属性 计算是由外部的软件实现 Aspen, Simulis, PPDS (TUV/NEL), VNG , Multiflash, COCO/TEA (/) 利用
info@
中仿科技---专业信息化软件及技术咨询公司 CnTech Co.,Ltd--- Leading Engineering Virtual Prototyping Solutions Provider
浓物质传递

浓物质混合物

没有任一组分 >90%
中仿科技---专业信息化软件及技术咨询公司 CnTech Co.,Ltd--- Leading Engineering Virtual Prototyping Solutions Provider

COMSOL在多孔介质中超临界流体流动与传热方面的应用

COMSOL在多孔介质中超临界流体流动与传热方面的应用
3模拟计算动量衡算方程momentumbalance能量衡算方程energybalance超临界流体状态方程scfeoststkpf??????ditspipcttkthnqcu?????????turratprtvbvvbbvb???31参数设置常数变量32区域设置动量方程能量方程33边界条件设置动量方程能量方程4计算结果压力分布等值线施加温度场压力分布等值线未施加温度场4计算结果速度分布等值线施加温度场速度分布等值线未施加温度场5结论采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进行计算可以方便有效地求解所建立复杂的耦合模型方程计算结果的后处理有助于直观理解物理过程
ur r δ ts ρ C p T t + ( k T + ∑ hi N D ,i ) = Q ρ C p u T
超临界流体状态方程(SCF EOS) 能量衡算方程(Energy Balance)
P = RT (V b) a (T ) (V (V + b) + b(V b))
3.1 参数设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研究意义
当超临界流体流过多孔介质时,内部的压力分布与多孔介 质的孔隙结构特性密切相关。 在多孔介质中,超临界流体流动时所表现出的物理和化学 性质(密度、黏度和溶解能力)也随孔隙结构空间分布特 性和流体的流动状况变化。
1.2 主要目标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在温度场作用下 多孔介质中超临界流体传热与流动耦合作用条件下流体非 稳态性质的变化特性。
王乐 刘永忠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系
主要内容
1. 2. 3. 4. 5.
引言 超临界流体计算模型 模拟计算 计算结果 结论
1 引言
以超临界流体为载体,在多孔介质孔隙表面沉积颗粒和形 成薄膜以及在孔隙中的浸渍等现象主要应用于复合多孔材 料的制备、多孔材料的改性、深床过滤、三次采油、高孔 隙率多孔聚合物支架的合成、污染土壤的修复、纺织物的 染色、木材中生物杀灭剂的浸渍和二氧化碳深埋等方面。 主要利用超临界流体热力学性质的“可调性”,特别是流体 的密度和溶解度对超临界流体体系的压力和温度的依赖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SOL在金属氢化物贮氢罐传热传质模拟中的应用林羲1,朱琦2,李谦1, 3, *1. 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上海,中国2.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中国3.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国* 通讯作者:李谦shuliqian@摘要:本文面对贮氢罐的实际指标(吸氢速率1.5 L min-1),采用COMSOL软件中的多孔介质传热、地下流动以及数学模块,构建吸氢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及反应动力学方程,并进行耦合求解。

贮氢罐中填充的合金为ZrCo合金,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参数化扫描的手段,得到贮氢罐不同直径d (4<d<20 cm)、高度L (4<L<20 cm)、粉末床孔隙率(0.4<ε<0.6)下,贮氢罐整体吸氢容量和吸氢速率分布。

通过模拟得到的吸氢速率分布,筛选出符合速率指标的贮氢罐直径和高度和孔隙率的组合。

关键词:金属氢化物;贮氢罐;数值模拟;1. 简介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高污染性等问题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快能源结构转型,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氢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众多清洁能源中,氢及其同位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燃烧值高且无污染的优点,是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品之一;另一方面,氢的同位素氚是热核聚变反应堆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在氢能应用过程中,目前的主要瓶颈是氢及同位素的高效存储、释放的问题。

在目前主要的氢存储方式中,金属氢化物因其安全性高,循环性能好的优点,得到广泛的研究。

但由于金属氢化物吸放氢反应的热效应、粉末床的传热和传质特性较差等问题,贮氢罐的吸放氢速率下降严重,成为限制应用的主要因素。

最近几十年,针对贮氢罐吸放氢速率的问题,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4]。

研究发现,贮氢罐吸放氢速率可以通过以下几类方法进行改进:(1)强化传热特性,如添加高热导率骨架、添加冷却管、粉末压块等方式;(2)强化传质特性,如添加滤管等;(3)贮氢罐外部形状和尺寸。

而对贮氢罐吸放氢速率的研究一般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两种方法。

其中,由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报贮氢罐的吸放氢性能,同时节约实验成本和实验时间,从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了一维、二维和三维的数值模型[1,5,6]。

这些模型考虑了吸放氢的热效应、氢气在粉末床间的流动、温度的传递等物理化学过程。

通过有限元方法或格尔玻尔兹曼方法,对模型进行耦合求解,预报了贮氢罐的吸放氢速率、温度和压力等变化过程,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因此,数值模拟方法成为研究贮氢罐吸放氢过程的有效手段。

本文针对热核聚变堆中实际需求的贮氢罐吸氢速率指标1.5 L min-1,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ZrCo储氢合金在不同贮氢罐结构参数(如直径、高度和孔隙率)下的吸氢速率。

通过筛选得到符合速率指标的贮氢罐结构。

2. 数值模型图1给出了本文采用的贮氢罐结构示意图。

贮氢罐为圆柱形贮氢罐,直径为d,高度为L。

贮氢罐中填充着金属氢化物(MH),其孔隙率为ε。

氢气从顶部恒压流入贮氢罐,压力为P0。

贮氢罐底部和外表面均与恒定温度为T f 的换热流体接触并通过换热流体进行对流换热,有效换热系数为h e。

在本文的模拟过程中,采用以下假设:(1)氢气为理想气体;(2)粉末床合金颗粒均为球体且分布均匀;(3)局部热平衡假设,并忽略辐射散热;(4)合金和氢气的热物性质保持不变。

在采用假设的基础上,给出描述传热、传质、合金吸氢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及相关的参数方程。

图1 贮氢罐结构示意图2.1 传热方程传热方程考虑对流传热和热导的作用,其方程如下:()()Pg Pg e TC C uT T S tρρλ∂+∇=∇∇+∂ (1) 其中,ρC p 为有效密度和比热容乘积,ρg 为氢气密度,C pg 为氢气比热容,u 为氢气流速,λe 为粉末床有效热导率,S 为方程源项。

S 的值与吸氢动力学有关,其计算方程为:2(1)(H/M)s H H sM S H M M tρε−∂=∆∂(2)其中,M H2为氢气的相对摩尔质量,ΔH 为吸氢焓变值。

2.2 传质方程对于传质过程,我们将粉末床作为多孔介质处理,其动量方程符合达西定律:gKP u μ∇=− (3)其中,K 为粉末床渗透率,μg 为氢气粘度系数。

其连续性方程为:()g g u S tερρ∂+∇=−∂(4)其中连续性方程的源项S 为:0H/M(1)H s s M tM S ρε∂∂=−(5)其中,ε0为粉末床初始孔隙率,M H 为氢原子相对摩尔质量。

2.3 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对于合金的吸氢热力学方程,主要是通过合金的吸氢PCT (压力-成分-温度曲线)结合Van’t Hoff 方程得到。

合金的平衡压P eq 计算方程为:11(H/M)exp(())eq g refH P f R T T ∆=−− (6) 其中,R g 为气体状态常数,T ref 为参考温度,f (H/M)为参考温度下PCT 曲线的多项式拟合方程,代表参考温度下的平衡压和H/M 的关系。

对于ZrCo 合金,其在参考温度433 K 下的的f (H/M)为[7,8]:23456789(H/M)2423728H/M 16673H/M 41866H/M 65004H/M +65867H/M 44522H/M 19703H/M 5217H/M 627H/M f =−+−+−−+−+(7)合金的动力学过程,使用等温吸放氢动力学模型对吸氢方程的动力学进行描述。

对于ZrCo 合金,其吸氢动力学符合JMAK 模型n=1时的方程[9],相应的H/M 对时间t 的偏导为:max (H/M)(H/M H/M)k t∂=−∂ (8)其中,k 为速率常数,H/M max 为下的最大吸氢量。

k 的值和吸氢温度、压力有关:0exp()ln()a g eq E Pk k R T P −= (9)其中,k 0为标准速率常数,E a 为吸氢活化能。

2.4 参数方程及材料热物性参数ZrCo 合金的吸氢过程发生体积膨胀,体积膨胀比β为1.2[10],因此必须考虑吸氢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假设吸氢过程中,粉末床总体积保持不变,因此吸氢过程中孔隙率和颗粒半径的变化通过下述方程进行计算:0=1(1)[1(1)]εεβξ−−+− (10)1/30[1(1)]R R βξ=−−(11)其中,R 为合金颗粒半径,ξ为反应分数。

反应分数定义为t 时刻时的H/M 和最大吸氢量H/M max 的比。

粉末床中的有效热导率、有效密度和比热容乘积分别用下述方程进行计算:(1)e g s λελελ=+−(12)(1)g Pg s Ps C C C p ρεερρ=+−(13)其中,λg 和λs 分别是氢气和合金的热导率,C pg 和C ps 分别是氢气和合金的比热容。

氢气的粘度为[11]:50.689.0510()293g T μ−=⨯(14)粉末床的渗透率K 与颗粒尺寸和孔隙率有关:322150(1)p D K εε=− (15)其中,D p 为颗粒直径。

氢气密度通过标准气体状态方程进行计算,而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在表1中给出。

表1 ZrCo 和H 2的热物性参数参数 参数值 参考文献 密度ρ(kg m -3) ZrCo 7628 [12] 比热容C p (J kg -1 K -1)ZrCo 381 [13] H 2 14890 [14] 热导率λ (W m -1 K -1)ZrCo 3.140 [13] H 2 0.167 [14] 吸氢焓变ΔH (kJmol -1) ZrCo -74.66 [15] 吸氢活化能E a (kJmol -1)ZrCo 13.00 [9] 标准速率常数k 0(s -1) ZrCo 0.15 [9] 颗粒体积比β ZrCo1.20[10]2.5 初始和边界条件在本文的模拟工作中,贮氢罐的初始温度为T 0为333 K ,初始压力为P 0为5 kPa ,初始H/M 值为0。

根据图1的贮氢罐结构图,给出相应的边界条件为: (1)上部边界00, T P P n∂==∂(16)氢气压力恒定为P 0,温度自由。

(2)下部和左右圆面(),0ee f T P h T T nnλ∂∂−=−=∂∂ (17)其中,h e 为有效换热系数,T f 为换热流体温度。

换热流体温度恒定为T 0。

由于贮氢罐安置在恒温静止的水浴中,假设其换热系数为100 W m -1K -1。

3. 模拟结果本文上述的方程在COMSOLMultiphysics 5.3软件中进行二维轴对称建模、耦合求解。

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COMSOL 软件中的多孔介质传热、达西定律和域常微分和微分代数方程模块。

网格采用的是流体动力学下的较细化网格。

求解器采用全耦合下的自动高度非线性对模型进行求解。

3.1 模型验证本文将模拟结果与文献中贮氢罐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

结果发现,模拟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这说明了模型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图2 ZrCo 贮氢罐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16]的对比3.2 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吸氢性能 图3给出了不同d 、L 和ε值下的吸氢容量分布情况。

随着d 和L 从4增加20 cm ,孔隙率从0.6减小0.4,粉末床中合金的量增加,贮氢罐的最大吸氢容量也增加,从最小的1.12 mol ,增加到210.60 mol 。

图4给出了不同d 、L 和ε值下的吸氢速率分布情况。

d =L =20 cm ,ε=0.6时具有最大吸氢速率,其值为15.77 NL min -1,此时储氢量为140.34 mol 。

图4中,黑色区域是吸氢速率不满足1.5 NL min -1指标的贮氢罐结构参数。

其他范围的吸氢速率均满足指标要求。

显然ZrCo贮氢罐可以在较大d、L和ε范围内满足吸氢性能的指标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筛选出满足性能指标的参数,优化贮氢罐结构参数。

图3不同d、L和ε对贮氢罐吸氢容量的影响图4不同d、L和ε对贮氢罐吸氢速率的影响表2不同d和L取值范围内,吸氢速率随ε值的变化规律序号d取值范围L取值范围速率随ε值变化根据图4中的吸氢速率值,可以得到不同d和L取值范围内,吸氢速率随ε值的变化规律,如表2所示。

对比①和②,发现当L较小时,d取值对速率影响不同。

当d较小时,随着孔隙率增加,吸氢速率也增加,但是当d较大时,吸氢速率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先增后减。

我们知道,在d较大的时候,径向传热距离较大。

此时,由于孔隙率增加导致的热导率下降,传热的影响更加明显,导致吸氢速率出现孔隙率增加吸氢速率先增后减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