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知识点

合集下载

农田水力学1 灌溉用水量

农田水力学1 灌溉用水量

,有利于根系发育
7
吸着水
Pore Space
Water on soil particle surface
8
毛管水与重力水
毛管水
重力水
9
土壤水
2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无效水:低于土壤吸着水(最大分子持水率)的 水分。作物不能吸收利用。 过剩水: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失。 有效水:重力水和无效水之间的毛管水。
21
一、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
植株蒸腾( transpiration)
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面的气孔 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占根系吸入水分的99%以上。
株间蒸发(棵间蒸发)(evaporation)
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蒸腾与蒸发合称腾发(evapotranspiration),通常 也称为作物需水量(Water requirement of crops )
—— 需水系数或称蒸发系数。
a,b——经验常数。
•特点
–仅需水面蒸发量,易于获得
–常用于水稻地区
31
三、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K ”值法(以产量为基础,也称产量法) 基本公式:ET=KY 或 ET=KYn+c 式中:ET——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需水量,m3/亩
Y——作物单位面积产量,kg/亩; K——以产量为指标的需水系数,m3/kg;
水稻地区 适宜的淹没水层;适宜的渗漏强度;地下水位维
持适宜的深度。
17
三、不良农田水分状况
1.不良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原因 (1)土壤水分过多
原因:降雨、洪涝灾害、渍害、不合理灌溉 (2)农田水分不足
原因: 降雨不足(主要原因); 降雨径流损失(水土保持较差); 土壤保水性能差(有机质少) 过度蒸发(气象、地下水、土壤结构等

农田水系知识点总结

农田水系知识点总结

农田水系知识点总结农田水系是指农田中的水的分布、流向和利用状况。

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在农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田水系知识点是指农田水系相关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管理、保护等方面,对于农田的生产、生态环境等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农田水系知识点做一个总结,以便读者了解和学习。

首先,农田水系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分布:水资源的分布是指水在农田中的分布情况,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土地类型,水资源分布情况都有所不同。

2. 地表水管理:地表水是指地表的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

地表水管理包括地表水的利用、开发、保护等方面,其中包括水的蓄集、引水、排水、灌溉、排洪、防渍等。

3. 地下水管理:地下水是指地下的水体,主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

地下水管理包括地下水的开采、利用、保护等方面,其中包括井水和泉水的开挖、水位的管理、地下水污染的控制等。

4. 灌溉制度:灌溉是指为了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通过水的供给,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

灌溉制度包括灌溉方法、灌溉设备、灌溉水质等方面,它对于农田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指通过控制水的流动,使土壤保持稳定。

它包括防止水的侵蚀、促进土壤保肥等方面,对于维护农田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6. 农田排水:农田排水是指为了排除多余的地表水、地下水或降雨水,以保持农田的适宜湿度。

排水系统包括沟渠、管道、堤防等,在农田水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7.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指保护农田中的水资源,防止水质污染、水量的减少等现象的发生。

水资源保护包括水源地的保护、水体污染的控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

8. 农田水系统的调配:农田水系统的调配是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农田中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它涉及到水的供需平衡、调度、节水等方面,对于农田的生产、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农田水系知识点的一个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社会活动的科学,而农业则是人类的基本生产活动之一。

地理和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知识为我们了解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地理中与农业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水、气候和人力资源。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需要关注土地的肥沃程度、土壤的类型和土地的利用方式。

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水的供应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性。

人力资源包括农民的劳动力和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2. 农业区划农业区划是将农业生产空间划分为具有相似农业生产条件的区域。

常见的农业区划有农业区、农业区系、农耕区等。

农业区划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不同的农业区划有不同的农作物类型和适宜种植方式。

3. 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种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内容。

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种植的农作物有所不同。

常见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经济作物(如棉花、油菜、茶叶)、果树和蔬菜等。

种植方式也有多种,包括单季作物和多季作物、固定种植和轮作等。

4. 农田水利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合理的水利设施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农田水利包括灌溉和排水两个方面。

灌溉是指通过人工方式供给农作物所需的水分,可以采用引水灌溉、井灌、沟灌等方式。

排水是指排除过剩的水分,防止农作物受水浸泡而受灾,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排水泵等设施。

5. 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技术包括耕作技术、施肥技术、植保技术等。

耕作技术包括翻耕、松土、耙地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

施肥技术包括有机肥和化学肥的使用,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植保技术包括病虫害的防治和农药的使用,可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6. 农产品加工与贸易农产品加工和贸易是农业生产的延伸。

水利知识点总结

水利知识点总结

水利知识点总结一、水利的定义和意义水利是指人类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管理和保护的技术与工程体系。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于维护水资源安全、保障农田灌溉、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文学基础知识1. 降水量:指某个地区在特定时间内通过降水的形式沉积在地面上的水量。

常用单位有毫米和立方米。

2. 蒸发量: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蒸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常用单位有毫米。

3. 地表径流:指降雨水在地面流动形成的河流、湖泊等。

4. 地下水:指地下沉积层中储存的水资源,是重要的水资源补给源。

三、水利工程1. 水库:是人工修建的蓄水工程,用于调节河流的径流、发电和灌溉等。

2. 水电站: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对发电起到重要作用。

3. 灌溉系统:包括引水渠道、水门、喷灌装置等,用于向农田输送水源进行农业灌溉。

4. 河道整治:通过改善河道的水流动力条件,防止洪水、冲淤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5. 水务管理:包括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质的监测和治理、水环境保护等。

四、水资源保护1. 水土保持: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方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

2. 水污染防治: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

3. 水资源节约利用:推广水-saving设备和技术,减少人们对水的过度利用。

五、水利问题与挑战1. 水资源短缺: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地区存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2. 水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受到各类污染物的威胁,需要加强治理工作。

3. 水灾害: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做好应对和减灾工作。

六、未来发展趋势1. 水资源综合管理:通过整合各类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2. 智慧水利: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水利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 生态水利: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等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课程报告

农田水利课程报告

农田水利课程报告农田水利课程是农业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土地和水资源的理解和利用能力。

在农业生产中,水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农田良好生长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田水利课程进行详细报告。

一、课程内容农田水利课程主要教授水资源的特性、地下水基本概念、农田水的管理、灌溉制度、制定灌溉计划、水文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除此之外,还包括井、塘、闸门、水电站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以及水文测量、水质分析等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水资源的特性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2、掌握灌溉设施的原理、实施方法和维护管理技巧;3、培养学生的水文测量和水质分析的实际操作技能;4、能够利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农田水利相关问题;5、培养学生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三、知识点整合作为农业专业的基础课程,农田水利理论知识与其他知识点比较贯通,如土、肥、水的关系,在农业生产中是相互关联的。

在实践中,农民应该了解土地、水质和肥料质量等因素如何相互影响,并及时进行合理的调节。

四、案例分析农田水利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以下举几个例子:1、某地区有一个村庄,水源十分缺乏,农田水利设施陈旧,灌溉效率极低。

通过农田水利课程的学习,当地村民深入了解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灌溉设施的实际操作技能,结合实际,他们创造性地采取了新型的、更节水、更高效的灌溉方式,并选择适合的灌水方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2、某农场负责人学习了农田水利课程后,借助课程中所学到的水文地质测量方法确保了其地下水资源的供给,并通过实地实践选择合理的测量工具,结合水文学知识保证农田的水利用率,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五、结语综上所述,农田水利课程在农业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够掌握灌溉设施的原理、实施方法和维护管理技巧,培养水利实践技能,能够独立解决农田水利相关问题,以及理解并保护自然资源。

高二农训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二农训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二农训必备知识点总结农训是高中生活中一项重要的体验活动,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农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农业、关心农民、感受农村。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训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高二年级的农训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结合,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农训活动,这里对高二农训必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备战。

一、农作物种植知识1. 果树种植:了解果树的生长特点、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2. 蔬菜种植:熟悉蔬菜的生长环境、播种、管理、病虫害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3. 粮食作物种植:了解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特点、优良品种选择、肥料施用等方面的知识。

4.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学习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方法等相关知识。

二、养殖知识1. 家禽养殖:学习家禽的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2. 猪、牛、羊等畜禽养殖:了解畜禽的育种选择、饲养技巧、疫病防治等相关知识。

三、农田水利与农机使用1. 农田水利:熟悉农田的水源供给、灌溉技术、排水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2. 农机使用与维护:学习农田管理中常用的农机操作和维护技能。

四、农村经济与农产品加工1. 农产品市场与销售:了解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销售渠道、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2.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熟悉农产品的初加工技术、贮藏保鲜方法等相关知识。

五、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1. 农业生态系统: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调控措施等相关知识。

2. 环境保护:学习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法,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上所列的知识点只是农训内容的一部分,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全面学习,提前做好准备。

农训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能够让同学们对农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加农训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这次农训,相信同学们会对农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珍惜粮食资源,关注农田生态环境,为农业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水利宏观知识点总结

水利宏观知识点总结

水利宏观知识点总结一、水利的基本概念水利,指的是利用水资源和水体,服务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维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需求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水利包括水资源利用、水文地理、水工建筑、水土保持、农田灌溉、水利环保等内容,是与水相关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水利工程是指为了合理利用和防治水的一切工程措施。

总的来说,水利就是利用水资源,维护水体,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

二、水利的分类根据水利的不同方面,可以将水利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如下所示:1. 水资源利用:这是水利的基础方面,主要包括水文地理、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等内容。

2. 农田水利:这是水利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灌溉、排灌、水土保持等内容。

3. 水工建筑:这是水利的基础设施方面,主要包括各种水利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4. 河道治理:这是水利的防洪和航运方面,主要包括河道治理、防洪工程和航运工程等内容。

5. 水环境保护:这是水利的生态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水质保护、水体净化、湿地保护等内容。

三、水利的发展历程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就非常发达,如大禹治水、灵渠等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的典范。

在古代,水利工程主要用于灌溉农田、防治洪水和供水,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逐渐向着综合性、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到了现代,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四、水利的重要性水利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田灌溉:水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农田灌溉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2. 工业用水:现代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水利工程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保障。

3. 城市供水: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供水量和水质要求越来越高,水利工程保障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

4. 河道治理:水利工程对于河道的整治和保护能够防止洪水、改善航运条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水利涉及哪些知识点总结

水利涉及哪些知识点总结

水利涉及哪些知识点总结一、水文学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等水文要素的观测、分析和预测。

水文学是水利工程的基础,决定了水利工程的设计、运行和管理。

水文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水文观测方法、水文资料分析、水文观测仪器和设备等。

二、水资源水资源是指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可利用水的总量和水质。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的知识点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保护利用等。

三、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是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排水、防洪、供水、发电等工程的总称。

水利水电工程的知识点包括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电站设计建设等。

四、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保护土壤、水和植被的自然资源保护工程,是防治土壤侵蚀,保持水土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

水土保持的知识点包括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技术、水土保持管理等。

五、灌溉排水灌溉排水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将水导入农田进行农作物灌溉,以及将农田排出的多余水导入排水沟渠的工程。

灌溉排水的知识点包括灌溉排水技术、灌溉排水设施、农田水利建设等。

六、河湖治理河湖治理是针对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整治和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工作。

河湖治理的知识点包括河湖环境保护、河湖整治工程设计、水生态系统恢复等。

七、水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是保护水环境、净化水体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水环境保护的知识点包括水污染控制、水质监测、水环境修复等。

总之,水利工程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涵盖了水文学、水资源、水利水电、水土保持、灌溉排水、河湖治理、水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

对于从事水利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水利工程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和人才的培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水利工程将会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灌溉排水知识点总结

灌溉排水知识点总结

灌溉排水知识点总结一、灌溉的基本概念1. 灌溉是指在自然降水不足或不适时,通过人工手段将水引入农田,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量。

灌溉分为表面灌溉、滴灌、喷灌和地下灌溉等方式。

根据灌溉水的来源,又可分为地表水灌溉和地下水灌溉。

2. 灌溉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田的持续利用,保障农业生产。

3. 灌溉的原则有合理用水、科学施水、节约用水和提高效率等。

二、灌溉的方式和方法1. 表面灌溉:是指将水直接从渠道或河湖等地表入渗到土壤中,包括沟灌、田间灌溉、冲洗灌、滩田灌溉等。

2. 滴灌:是指通过输水管道和滴灌带,将精确计量的水滴直接滴到植物根部进行灌溉,适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的灌溉。

3. 喷灌:是通过喷头将水以一定速度和压力喷洒到作物上,适用于大田作物、果园等的灌溉。

4. 地下灌溉:是通过地下管道将水引入土壤根带进行灌溉,适用于土壤墒情要求较高的作物。

5. 梯田灌溉:是指将水引入梯田,通过水流层层滑下进行灌溉,适用于山区农田。

6. 溉水方式:包括定量灌溉、固定时间灌溉、自由排灌、压力灌溉等。

三、灌溉水质要求1. 灌溉水的化学性质:灌溉水的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到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和地下水的质量。

水中的含盐量、重金属、硫酸盐和氯化物等成分对土壤和植物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灌溉水源时需要进行水质分析,保证灌溉水质量符合植物的需求并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不良影响。

2. 灌溉水的适用性:灌溉水的适用性包括含盐量、PH值、含矿物质种类和浓度、微量元素含量等,一般土壤较强的耐盐碱,对水质有很高的要求,而土壤较低的耐盐碱,对水质要求就较低。

四、灌溉技术1. 灌溉设施:包括水源设施、引水渠、输水管道、滴灌带、喷灌设备等。

2. 灌溉管理:包括定量施水、测土定水、节水灌溉等。

3. 灌溉制度:包括定时灌溉、间歇灌溉、地膜灌溉等。

4. 灌溉调度:包括施水时机、施水量、施水频率、施水方法等。

五、排水技术1. 排水系统:包括土垄排水、基槽排水、排渣渠、排水沟等。

水利调水知识点归纳总结

水利调水知识点归纳总结

水利调水是指依据水资源的分布、需求和利用的需要,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设施,对水资源进行调控和调配,以满足各种生产、生活和生态需求的一种水资源管理手段。

水利调水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水资源供需平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水利调水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水利调水的基本概念1. 水利调水的概念:水利调水是指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调控和调配,以适应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生态环境保护等需要的一种水资源管理手段。

2. 水利调水的意义:水利调水可以有序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用水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调水的主要内容1. 水资源调配:通过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调配,满足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用水需求,保障用水安全。

2. 水资源调控:通过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调控,保障水质、水量稳定,防止水灾、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3. 灌溉排水:通过水利工程,对农田进行灌溉,排除积水,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

4. 城市供水:通过水利工程,提供城市居民用水,保障城市水源供应。

5. 工业用水:通过水利工程,提供工业生产用水,支持工业生产发展。

6. 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水利工程,保护湿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保障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

三、水利调水的技术手段1. 水库调水:利用水库蓄水、调水,实现对下游水资源的调配和调控。

2. 输水工程:通过输水管道、渠道等输水工程设施,将水资源从水源地输送到用水地区。

3. 灌溉工程:通过灌溉渠道、水泵等灌溉设施,对农田进行灌溉,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

4. 河道治理:通过河道清淤、护岸工程等河道治理措施,保障河道的通畅和安全。

5. 污水处理: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对城市和工业生产的污水进行处理,保护水体水质。

6. 生态恢复:通过湿地保护、水生态修复等手段,保护和恢复水体生态环境。

农业用水相关知识点总结

农业用水相关知识点总结

农业用水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农业用水的重要性1. 农业用水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农业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它直接影响着粮食的生产。

充足的灌溉水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它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农业用水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合理利用农业用水资源可以维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农业用水对农民生计的重要性农业用水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计和生活水平。

充足的农业用水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农业用水面临的问题1. 农业用水资源短缺由于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原因,一些地区的农业用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到限制,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2. 农业用水效率低下目前一些地区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低下,存在浪费现象。

传统的灌溉方式和管理方式存在不足,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会浪费水资源,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3. 农业用水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一些地区的农业用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计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有效利用农业用水资源的措施1. 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政府应该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推广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采取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发展节水型农业要鼓励农民采用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覆盖率,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增加农田灌溉的有效面积。

3. 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农业用水监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用水权制度,平衡农业用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推动农业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4. 治理农业用水污染要加强对农业用水污染的治理,严格控制农业用水的污染排放,推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水利建设工程知识点总结

水利建设工程知识点总结

水利建设工程知识点总结一、水利建设工程概述水利建设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并开发水利设施以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类建设工程。

水利建设工程包括水库、水闸、排水工程、渠道工程、水文观测、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二、水利建设工程的分类1. 水库工程水库工程是利用河流水流,蓄集和调节水量,供应用水,发电和洪水调控,并为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水资源。

2. 水闸工程水闸工程是通过建设水闸构筑物,调节河流水位,控制水流,保障下游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用水,保障防洪等目的。

3.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利用渠道,排水管道和泵站等设施来排除农田或城市内的积水或排除江河湖泊的过剩水量。

4. 渠道工程渠道工程是指为了排水和灌溉等目的,通过开挖或建设,规划和维护灌溉渠道或排水渠道的过程。

5. 水文观测水文观测是根据相关的观测数据对水文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为水利建设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

6. 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是指将水资源用于生产和生活,包括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和发电等方面。

三、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要性1. 保障人民生活用水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保障人民生活用水方面,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

水利建设工程可以通过新建水库、引江济黄等工程,解决农村地区缺水问题,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

2. 保障农田灌溉水利建设工程可以通过修建灌溉系统和渠道,解决农田缺水问题,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从而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农田产量。

3. 防洪减灾水利建设工程可以通过修建水库、堤坝、水闸等设施,实现洪水调控和防洪减灾,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

4.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利建设工程可以通过水资源调试和水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5. 促进经济发展水利建设工程对于提高农田产量、发展工业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水利建设工程的关键技术1. 水文观测技术水文观测技术是水利建设工程的基础,是实现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

抗旱防涝知识点总结

抗旱防涝知识点总结

抗旱防涝知识点总结一、抗旱知识点1. 农田水利建设抗旱的首要任务是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加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土壤墒情和调节气候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修建水库、塘坝、渠系和水利设施,提高土地的灌溉率,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还可以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浪费,提高灌溉效益。

2. 发展旱作物在抗旱时期,选择适宜的作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旱作物的抗旱能力较强,适应性广,对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干旱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对减轻旱灾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在抗旱时期可适量发展旱作物。

3.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增强植物抗旱能力的有效手段。

适量施用硝酸铵、硝酸钾等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可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此外,适当施用钾肥也有助于作物的抗旱能力提高。

因此,在抗旱时期可适量进行科学施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4. 加强技术指导抗旱时期,农民要加强技术指导,及时对农作物进行田间管理,合理浇水、施肥,及时做好农田防渗排水工作,全力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也要加强技术指导,向农民普及抗旱防灾知识,提高农民抗旱的科学认识和技术水平。

5. 多种防旱栽培在抗旱时期,可以采用多种防旱栽培技术,如旋耕法、梯田法、提高灌溉效率等,来提高微墒条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增加土壤含水量,从而增强土壤的抗旱能力。

6. 调整种植结构在抗旱时期,可以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少需水的作物比例,减少耗水多的作物比例,以减轻农田的用水负担,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7. 加强监测预警农田同样需要及时获得气象预警信息,以科学的方式进行灌溉,并且适时收获,以避免作物遭受旱灾。

二、防涝知识点1. 加强排水工程建设在抗涝后,可以加强排水工程建设,对排水沟、设围,修建沟渠等工程进行加固,保障排水渠道的通畅,防止发生涝灾。

2.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可以帮助作物提高抗涝能力。

农田水利工程要求及建设

农田水利工程要求及建设

农田水利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农田水利工程
古代中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始于 春秋战国时期,以灌溉、排水、 防洪等为主要功能。
现代农田水利工程
现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注重科学 规划、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
发展趋势
未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更加注 重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配 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节水 灌溉、生态灌区建设等先进技术 和管理模式。
农田水利工程要求及建设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 农田水利工程要求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 农田水利工程案例分析
01
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通过兴建各种农田 水利设施,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 水利条件,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 性科学技术。
特点
涉及面广、规模大、投入多、建设周 期长、效益显著等。
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可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工程建设有利于 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们 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 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和管理水平。
02
农田水利工程要求

水利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水利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水利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水利工程基础知识1. 水资源概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的总和。

在自然界中,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但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地表水和地下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特性和使用是水利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2. 水文学原理水文学是指研究水文过程的科学,包括降雨、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水等水文要素的观测、分析和预测。

水文学的知识对于水文循环研究、水资源调查和水利工程设计至关重要。

3. 水力学原理水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流体静力学的学科,是水利工程中的基础理论。

水力学主要包括流体力学、水流动力学、水力机械和流量测量等内容。

水利工程师需要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尤其是在水体的波动、水流动的理论和公式计算方面。

4. 水质污染与治理水质污染是指水体被污染物质所污染,导致水体变得不能被正常利用的现象。

水利工程师需要了解水质污染的成因、种类和治理方法,以保护和恢复水体的良好水质。

5. 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地方的水资源总体规划和使用要求,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规划,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水利工程师需要了解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知识。

二、水利工程设计知识1. 水利工程勘测水利工程勘测是指对水工程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质、水文、水力学等方面进行详细勘测和测量的工作。

水利工程勘测需要掌握地形测量、地质勘察、水文测量和水力学测量等方法和技术。

2. 水利建筑设计水利建筑设计是指对水利工程各种建筑物的设计和选材方案的编制。

水利工程师需要了解水利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抗震、抗风等工程设计标准要求。

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能进行发电和水资源的利用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需要掌握水力发电技术、水能资源的调查评价和水电站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4. 渠道与灌溉设计渠道与灌溉设计是指设计渠道和灌溉系统,以实现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工程。

高考三农知识点归纳

高考三农知识点归纳

高考三农知识点归纳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高考中,三农知识点是考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高考涉及的三农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农业生产1. 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土壤分类、农田利用率、耕地保护等。

2. 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作物的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农药使用安全、农产品标志等。

二、农村经济建设1. 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战略等。

2. 农村金融与扶贫: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扶贫政策等。

3. 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等。

三、农民问题1. 农民工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

2. 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分配、农民工工资支付等。

3. 乡村治理与农民自治:乡村治理体系、村民自治等。

四、农村土地问题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等。

2.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征收等。

3. 农村土地利益相关方:农民、政府、发展商等。

五、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1. 农业支持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

2. 农业法律法规:农业土地管理法、农药管理法等。

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 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等。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环境保护、农药污染防治等。

3. 农业生态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农田生态系统保护等。

七、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素质提升1. 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民文化活动等。

2. 农民教育和人才培养:农民职业教育、乡村学校发展等。

以上是高考三农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考生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备考。

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提高高考成绩,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关注三农问题,为农业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各位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建设美好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水利工程知识点

水利工程知识点

水利工程知识点水利工程是关于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的工程学科。

它涵盖了各种涉及水的工程项目,如灌溉系统、水库、水泵站、排水系统、防洪工程等。

水利工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提高粮食产量、满足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保护环境、防止自然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水利工程的知识点。

1. 水资源管理:a.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是有限的,合理的水资源管理非常重要。

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等措施。

b. 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从大气到地表和地下,再返回大气的过程。

了解水文循环对于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c. 水权制度:水权制度是指将水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的法律、政策和管理机制。

合理的水权制度可以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2. 水利工程项目:a. 灌溉系统:灌溉系统是通过人工方式将水引入农田,提供植物的生长需要。

合理的灌溉系统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b. 水库工程:水库是人工蓄水的水体,用于供水、发电、灌溉等目的。

水库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地质、水文、环境等多个因素。

c.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用于排除地下水、降雨水和农田灌溉排水等,防止地下水位过高和洪水灾害。

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对于城市和农田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d. 防洪工程:防洪工程是为了防止洪水灾害对人类和财产的危害而建设的设施和措施。

防洪工程包括堤防、水闸、泵站等。

e. 黄河治理工程:黄河是中国最大的黄土河流,因其泥沙负荷大、水位变化大等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治理工程。

黄河治理工程旨在保护黄河流域的环境和减少洪涝灾害。

3. 水力学基础:a.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在静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下的力学性质。

在水利工程中,流体力学是研究水流和流体对构筑物的作用的基础。

b. 水文学:水文学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起源、分布、变化和运动规律。

水文学是水利工程设计和管理的基础。

初中地理农田水利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农田水利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农田水利知识点汇总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农田的灌溉、排水、防洪等方面。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农田水利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农田水利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农田水利的概念和作用农田水利是指人为调节农田水分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

农田水利的主要作用有:1. 灌溉作用:通过引水灌溉,提供农田所需的水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2. 排水作用:排除因降雨或灌溉引起的积水,防止土壤过湿和水患。

3. 防洪作用:通过合理利用水利设施,减少洪水对农田的损害。

4. 调节气候作用:水能吸收和释放热量,通过水的调节,能够缓和气温的变化,调节农田气候。

5. 调节土壤作用:水分能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二、农田水利的主要方式和工程农田水利的主要方式包括人力灌溉、重力流灌溉和机械化灌溉。

1. 人力灌溉:利用人力将水分引到农田,采用的方式有提桶灌溉、牵水灌溉等。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面积、坡度大的农田。

2. 重力流灌溉:利用自然水势,通过渠道将水引入农田。

包括的方法有引水渠、坡灌和梯田灌溉等,适用于地势较为平缓的农田。

3. 机械化灌溉: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灌溉,能够节约人力、提高效率。

包括的方式有喷灌、滴灌和喷雾灌溉等,适用于大面积、平坦的农田。

农田水利的工程包括了各种人工建设的水利设施,如水库、水闸、引水渠、排水渠等。

这些工程设施能够有效地调节农田水分,提高灌溉效率和农田防洪能力。

三、农田水利的影响因素农田水利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土壤、作物类型和经济条件等。

1. 气候:气温、降雨量和蒸发量等气候因素会直接影响农田水利的需求和供应。

2. 地形:地形的高度、坡度和地势起伏等会影响灌溉的方式和效果。

3. 土壤:土壤的质地、排水性和持水能力等会影响农田的水分保持和排水情况。

4. 作物类型: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不同,农田水利需要根据作物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1954至1964年农业发展知识点

1954至1964年农业发展知识点

1954至1964年农业发展知识点1954年至1964年间的中国农业发展,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这十年来,农业生产总量和农产品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给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助力。

一、农业技术发展知识点1、科学耕作。

十年来,土壤肥力和农田水利都保持着极快的发展势头,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的耕作技术模式。

以耕作机械化率极高的“三角示范区”、“八套表”和“森林区”为代表,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得更加紧密。

特别是全国推广抗旱小麦、抗旱水稻以及双季稻等抗旱育种技术,大大改善了中国农田的水利设施、耕作技术、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基础条件,使得中国农业更加高效和现代化。

2、农业机械化。

十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改变了农业生产。

首先,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推出了大型马扎机、拖拉机等先进机械,使大面积耕作、翻地、播种、收割及运送农产品等得以迅速完成。

其次,农机制造业也突飞猛进,无论是研发技术还是农机生产都得到了持续的改进,使农机具有更多的应用功能,实现了机械化的跃迁。

三、农田水利知识点1、农田水利改革大动作。

十年来,农田水利的发展处于史无前例的高潮。

重视地下水开发、改善浅水区设施、拓展水库、修订水利法规等,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农田水利体系,大大改善了中国农田的灌溉情况。

2、改进水土保持制度。

十年来,改进了水土保持制度,不仅推行了梯次灌溉和滴灌等技术,而且兴办了大量森林、建立了大量的水土保持林等。

这既保护了土壤,增加了土地的肥力,又保障了水源的永续稳定,更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情况。

四、农业生产经营知识点1、实施农业总体规划。

十年来,中国实施了农业总体规划,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强化农业资源调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了以农业总体规划为指导、农民实施标准计划为基础的“供给双轨制”,进一步发挥了农业的积极作用。

2、发展农村合作社。

十年来,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建成了大量的农村合作社,使面积巨大的谷物种植组织克服了繁重的劳动强度、生产条件落后和经营不善等经济状况,使得农业生产更有效率、更节约成本,从而创造出众多的农业利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水分状况: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土壤水:通常将存在于非饱和带的水分称为土壤水,(土壤水是联系农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农田土壤水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的水,气,热,养分等状况,与作物生长关系密切,是作物生长环境的核心要素之一。

)地下水:储存于饱和带的水分称为地下水。

土壤含水率:(习惯上称为含水量)是指一定量的土壤中所含有水分数量的多少,又称土壤湿度。

毛管水:是受土壤毛管力作用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毛管水依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又可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

毛管悬着水:在地下水埋深较大时,降水或灌溉水等地面水进入土壤,借助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毛管上升水:借助毛管力的作用,由地下水上升进入上层土体的水。

凋萎系数:出现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点含水量,也称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在地下水埋藏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当充分降水或灌溉后,地表水完全入渗,并防止蒸发,经过几天时间,土壤剖面所保持的含水量,即为田间持水量。

(田间持水量包括吸湿水,薄膜水和毛管悬着水,其数量是三者数量的和)田间持水率:在生产实践中常将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叫做田间持水率。

SPAC系统的主要内容: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木质部,由植物的木质部到达叶片,再由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最后参与大气的湍流交换,形成一个统一、动态的互反馈连续系统,即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

在这一连续体中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土壤、植物和大气是SPAC系统的研究对象。

SPAC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水分在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的传输。

水分总是从水势高的地方向水势低的地方运动。

作物需水量: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能取得高产潜力条件下的作物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量,包括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

参照作物需水量(潜在腾发量):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地块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200m)矮草地(草高8~15cm)上的蒸发量。

作物系数:指不同发育期中需水量与可能蒸散量之比值。

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棵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又称株间蒸发。

深层渗漏:是指灌溉水或降水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作物根系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下渗到不能为作物利用的深层土壤现象。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指在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蒸发蒸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灌溉制度:是指某一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稳定高产,所制定的一整套向农田灌溉水的方案,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等四项内容。

灌溉设计保证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一般用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计算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

灌溉水利用系数:净灌溉用水量W净与毛灌溉用水量W毛之比称为灌溉水利用系数,用η水表示。

W毛=W净/η水(W毛:毛灌溉用水量,W净灌溉用水量)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为灌溉模数。

畦灌:畦灌是将田块用畦梗分隔成许多矩形条状地块,灌溉水以薄层水流形式输入田间并渗入土壤的灌水方法。

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像天然降雨一样进行喷灌。

沟灌: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垄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垄沟,在流动的过程中借助重力作用和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

滴灌:滴灌是利用喷头、滴灌管等设备,以滴水或细小水流的方式,湿润植物根区附近土壤的灌水方法。

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是灌溉渠道输配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亦即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

喷灌系统的设计喷灌强度不得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

喷灌均匀度: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它是衡量喷灌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

水滴打击强度:喷头喷洒出来的水滴对作物的影响,可用水滴打击强度来衡量。

水滴打击强度是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它与水滴的大小,降落速度及密集程度有关。

田间渠系指的是条田内部的灌溉网,包括毛渠、输水垄沟和灌水沟、畦等。

设计流量:是渠道的毛流量,它是设计渠道断面和渠系建筑物尺寸的主要依据。

自由渗流:渠道渗流不受地下水顶拖,在渗流过程中渠道中的水流与地下水不形成连续水流。

顶拖渗流:渠道渗流受地下水顶拖,在渗流过程中,渠道中的水流与地下水形成连续水流。

渠道的工作制度就是渠道的输水工作方式,分为续灌和轮灌两种。

续灌: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自始至终连续输水的渠道,称为续灌渠道。

这种输水工作方式称为续灌。

轮灌:同一级渠道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轮流输水的工作方式叫做轮灌。

实行轮灌的渠道称为轮灌渠道。

灌溉水源:是指天然水资源中可用于灌溉的水体,有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种形式,其中地面水是主要形式。

地面水包括河川,湖泊径流以及在汇流过程中拦蓄起来的地面径流。

地下水一般是指潜水和层间水,前者又称为浅层地下水,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雨,由于补给容易,埋藏较浅,便于开采,是灌溉水源之一。

管井:由于水井结构主要是由一系列井管组成,故称为管井。

当管井穿透整个含水层时称为完整井。

穿透部分含水层时称为非完整井。

农作物的设计排渍深度:是指控制农作物不受渍害的农田地下水排降深度农作物的耐渍深度:是指农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要求保持一定的地下水适宜埋藏深度。

即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状况适宜于农作物根系生长(有利于农作物增产)的地下水深度。

农作物的耐渍时间:指在作物生长期间,允许地下水有短期升至耐渍深度以上,其持续时间以不危害作物正常生长为限度,该持续时间称耐渍时间。

地下水临界深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排涝流量:排水沟道汛期需要排出因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量称为排涝流量。

排渍流量:是指非降雨期间为控制地下水位而经常排泄的地下水流量,即当地下水位达到一个控制要求时的地下水排水流量,又称日常流量。

排涝设计流量是指在发生除涝设计标准规定的设计暴雨时,排水沟中应通过的最大流量。

排涝模数:单位排涝面积上的最大排涝流量。

设计地下水排水模数或排渍模数:单位面积上的排渍流量。

灌水率图修正原则(填空):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准则。

(1)尽量保持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不动或稍有移动(前后移动不超过3天)(2)在允许范围内适当调整各次灌水时间,延长或缩短,要使修正后的灌水率图比较均匀连续(3)为了减少输水损失,应使渠道工作制度比较平稳,在调整时不应使流量相差过大,一般q(min)≥40%q(min)(4)灌水时间上要分出次数,留出时间间隔为工程维修留出时间,应避免短期停水,特别应避免小于5天的短期停水现象。

一般从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中取延续时间较长(例如达到20~30天)的最大灌水率值作为设计灌水率,而不是短暂的高峰值,这样不致使设计的渠道断面过大,而增加渠道工程量。

但短期的高峰值不应大于设计灌水率的120%。

在渠道运用过程中,对短暂的大流量(大于设计灌水率的120%),可由渠堤超高部分的断面去满足。

P102灌溉渠道的规划原则(1)在既定的水源和水位情况下,各级渠道应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以便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对面积很小的局部高地宜采用提水灌溉的方式。

(2)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

一般来说,渠线应尽可能短直,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

尽可能与道路和防护林带,排水渠系等统一考虑,以减少渠道深挖高填和交叉建筑物的数量,节约工程投资及管理费用。

(3)渠道的布置应尽量与用水单位相结合,尽可能使各用水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以利管理。

(4)斗、农渠的布置要满足机耕要求。

渠道线路要直,上、下级渠道尽可能垂直,斗、农渠的间距要有利于机械耕作(5)要考虑综合利用。

山区,丘陵区的渠道布置应集中落差,以便发电和进行农副业加工。

(6)灌溉渠系规划应和排水系统规划结合进行,在多数地区必须有灌有排,以便有效地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通常先以天然河沟作为骨干排水沟道,布置排水系统,在此基础上,布置灌溉渠系。

应避免沟、渠交叉,以减少交叉建筑物。

(7)灌溉渠系布置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如耕作区道路,林带,居民点等规划)相配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生产和生活。

田间工程规划原则1、必须在农业发展规划和水利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2、田间工程规划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既要充分考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要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当年增产。

3、田间工程规划必须因地制宜,注重调查研究。

4、田间工程规划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执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排水工程的规划布置原则(简答or论述)1、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尽量增加自流排水面积,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

2、系统分级合理,长短适当,排水与行政区划相结合,以利于机耕和统一管理。

3、尽量利用现有水利设施,特别注意不打乱自然排水流势,以保障排水流畅。

4、建筑物尽量集中。

尽量减少交叉。

5、系统线路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争取做到“一直、二短、三安全”。

线路尽量避免深挖高填、风化岩层、节理发育的破碎带和强透水地带。

6、灌排配套,有灌有排,保证及时灌溉与排水。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灌溉水的水量损失主要有:①渗水损失。

包括各级输水渠道通过渠底、边坡土壤空隙渗漏的水量和田间深层渗漏的水量。

②漏水损失。

包括由于地质条件、生物作用或施工不良而形成漏缝或裂隙损失的水量,或因管理不善引起的田面流失及泄水损失,工程失修引起的建筑物漏水等原因造成的水量损失,这是应该在施工、管理中加以避免的。

③蒸发损失。

沿渠道水面蒸发的水量,可根据水面蒸发资料及渠道总水面积近似求得,其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三种输水损失中,渗水损失最大,漏水损失次之,水面蒸发损失最小。

灌溉水的水量损失,直接影响着灌溉水的利用程度,因此,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从灌溉水量损失方面来考虑主要有防渗措施、土壤质地及地下水埋深、灌区类型、灌区地理位置、灌区规模、渠道级别及灌溉技术等。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提高方法:(1)配水:加强配水工作,提高配水质量,避免超过安全输水高度放水,在计划引水流量时,要尽可能与渠道设计输水能力相吻合。

(2)采取工程技术措施:①进行渠道衬砌,防止渠道渗漏②塑料防渗法③改进灌水技术(3)加强灌溉管理①加强计划用水管理②健全各项制度和巡渠组织③推进先进灌水技术④加强建筑物维修⑤整修渠道绪论农田水分的不足和过多的调节措施:灌溉和排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