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应急管理中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应急管理体系分析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应急管理体系分析摘要: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个别部门间协作不足、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面临碎片化困境。
因此,如何协调各部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模式,整合应急管理资源,实现整体性治理,提升我国应急管理能力,成为当前优化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任务。
基于此,本文对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视角;应急管理体系1整体性治理理论上个世纪末,为回应新公共管理运动,英国等西方国家自1990年起进行了以“整合、参与、协同、服务”为核心的政府改革运动,开启了“寻求各部门整合与协调”的治理模式探索。
新一轮改革探索主要内容是畅通合作渠道、强化部门间配合,构建整体性政府并提供整体性公共服务?。
在这一背景下,整体性治理理论应运而生,主要强调在治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基础上建立具备协调整合性的联动机制,来应对公共事务日趋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从根源上破除公共管理过程中的部门碎片化、政府空心化问题。
总体而言,整体性治理的主张包括以下方面:1)突出整合观点。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一方面使得政府部门运行过程中分工更明确,专门化的治理特征更强,行政效率也有所提升,但与此同时管理碎片化和分散化的情况也在组织结构不同程度存在,随着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提出,确定了整体性政府特征,从政策目标和政策机制、服务目标和服务机制、组织目标和组织机制、机构目标和机构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整合化的设计。
“如果传统官僚制提出的整合是权威性整合,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的整合是竞争性整合,那么整体性治理中的整合就是合作性整合”。
“通过流程的整合再造提供无缝衔接的公共服务是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整体性治理理论所倡导的是对治理主体、相关资源的多层次、全方位整合,整合内容涉及机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政策规则、服务方式、监督管理等多方面。
2)强调协调联动。
整体性治理过程中突出强调协调作用的发挥,通过营造合作氛围,搭建沟通协调渠道,尽量减少部门间冲突的产生,进而提高治理效率和水平。
浅析应急管理过程中政府,媒体,公众的角色扮演
非典侵 袭 ,甲型 H I N I 流感 ,拉萨 3 .1 4事件 等公 共危 机事件 ,使 得我 国公共 危机事件的发生 白炽化 ,严重威胁 了社会 秩序 、社会稳 定和 社会公共安全 ,对 我国政府 ,乃至媒体 、公众在危机处理 中的角色 扮演 提 出了新 的要求。 ( 一 )政府 :应 急管理 的领导者 政府是 统领应急管理的元帅 ,运筹惟幄 ,克敌制胜 。政府在应 急管 理过程 中中存 在的首要意义就是要确保社会公众的人身 和财产安全 。突 发事件应急 管理提供的公共产品是社会公共安全 ,具有效 用的不可 分割 性和受益 的非 排他 性 ,这就意味着政府在应急管理 中发挥着 不可替代 的 作用 。危机爆 发前 ,政府要建立预警机制 ,起草应急草 案 ,做好应 对突 如其来 的危机 事件 的准备 ,“ 生 于忧 患” 是政 府必 须具 备的思 想觉 悟。 危机爆 发时 ,政府 要协调好人力 ,物力 ,财力 ,做好危机 处理和化 解工 作 ,保 障公众 的生命财产安全 ,及时有效的 向媒体提供相 关 的信 息,遏 止和妥善处 理谣 言的传播 ,以正视听 ,避免带来社会恐慌 ,影响社会 稳 定 ,危机过后 ,也要做好总结反思工作 ,制定相关 的政 策 ,法律来保 障 公 民的知情权 ,优 化与媒 体的合作 ,普及应急处理知识 。政府的应 急管 理贯穿危机事 件的整个过程 ,是危机处 理的 “ 中流砥柱 ” 。政 府处理 危 机的能力是 建设 “ 服务 型政 府 ”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对 于提 高政 府 的公 信力起着重要 的作 用。S A R S结束后 ,国务 院制定 和颁布 了 《 突发公 共 卫生事件应 急条例 》,明确规定任何 单位和个人对灾情不得隐瞒 、缓 报 、 谎报或 者授 意他人 隐瞒 、缓报 、谎报 ,要 向民众及 时、准确 、全 面的发 布相关信息 。从 2 0 0 3年非 典 疫情 的处 理到 2 0 0 5年禽 流感 的控 制再 到 2 0 0 8 年的南方冰雪 冻灾 、汶川 大地震 的抢 险救援 ,我 国政 府在 面对 这 些危机 时, 虽然也有需要改进 的方面 ,但整体 上处理 的坚决果断 ,树 立 了较好 的政府 形象。 ( 二 )媒体 :应 急管理 的信息传 播者 如果把 政府和公众 比作市场里的企业和消费者 ,那 么媒体就好 像是 广告 ,或者说 是公 关部门 ,它负责信息 的传播 ,一头 连着政府 ,是 政府 信息发 布的重要渠道 ,另一头连着公众 ,满足公众对 信息的需求 ,起到 舆论监督 的作 用 ,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是信息传 播的媒介 。著名 报人一 约瑟 夫 ・ 普 利策对传媒的这一特性曾作 出了形象 的描述 “ :如果 将 国家视 为一艘大海上行驶 的航母 ,新闻记 者就是 甲板上 隙望 的哨兵 , 在茫茫大海 中搜 寻可能的险境 ,及时发 现并迅速 报告 。 ”从 中我们 可 以 看 出 ,相较 于政府 ,媒体在危机预警等方面存在着先 天的优 势。 危机 发生前 ,大众传媒在教育公众采取预 防和准 备措施 ,警告 公众 致灾 因子正在逼近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危机发生后 ,媒 体可 以及 时向公 众发布最新 的危机 信息 ,提供疏散和避难场所信息 ,公示 正在提供 救助 的组织 名单 ,说明如何 才 能得 到救助 ,这一 方 面弥补 了政 府信 息 的闭 塞 ,另一方 面引导了公众舆论方 向。面对公共危机 ,大众 传媒针对 各色 各样 的相关 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 、运用和过滤 ,对 于引导公众 的正确理 解 ,以及 问题 的合 理解决都能起到关键 的作用 。 在此 ,我们必须强调的一个重要 问题是新 闻媒体有 正面效应 和负面
公安机关新媒体管理制度
公安机关新媒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提高公安机关新媒体传播效果和管理水平,促进公安形象的树立和维护,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安机关新媒体管理应坚持依法治理、科学管理、服务为本、宣传为主的原则,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好新媒体工作。
第三条公安机关新媒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安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等在线信息发布平台。
第四条公安机关新媒体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国公安机关内所有相关新媒体活动。
第二章新媒体管理机构第五条公安机关应设立专门的新媒体管理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管理运作、监督检查和评估考核等工作。
第六条新媒体管理机构应当有专门的编辑团队,负责新闻信息的采编发布、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第七条新媒体管理机构负责向公安机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社会舆论、提出新媒体发展意见和建议,做好应对新媒体风险的工作。
第八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机构的工作制度、实行分工负责、规范运作。
第三章内容管理第九条公安机关新媒体的发布内容应当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严禁发布不实信息、谣言、攻击性言论等违法违规内容。
第十条公安机关新媒体的发布内容应当注重宣传普法、防范犯罪等社会治安信息,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第十一条公安机关新媒体应当做好用户的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新媒体应当定期开展内容审核、清理不良信息、更新发布内容,保持信息的新鲜和及时。
第四章管理措施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新媒体管理平台,对所有信息进行统一审核审批和发布管理。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应当设立新媒体发布内容监管机制,对新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定期抽验和审核。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现新媒体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不良影响。
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新媒体管理工作进行年度评估和考核,对工作不积极、不合格的给予处罚或调整。
浅谈如何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公安机关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浅谈如何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公安机关应急处置能力水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社会矛盾进一步突出,造成各种突发和非法聚集群体性事件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
如何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积极应对和有效防范各类非法聚集活动和群体性事件,已显得尤为突出重要。
一、当前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势的不断变化,应急救援处置与处理各种突发群体性事件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加以重视,认真对待。
单就公安机关来说,在应急处置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通讯手段以及情报来源途径需要深化。
尽管目前我们有移动通讯、手机短信、350兆台等多种通信方式。
但在大型集会或者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信号中断。
此外公安机关对情报信息仅限于社区干部、村干部等少数人群,而且对事件掌握的程度不深,掌控不到位,容易形成研判和处置误区,延误前期处置的最佳时机。
(二)指挥调度和民警合成作战有待加强。
通常情况下,由指挥中心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根据情况向值班局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然后再按照领导指挥调动应急处置力量。
由于接警后层层请示,层层下达,警力、装备组织困难,浪费了时间,容易贻误了战机。
此外部分民警的实战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不强,业务素质不精,在参与应急处置中不能很快进入状态,抱着“凑人数、看热闹”的心态,难以形成队伍整体合力。
特别是到达现场后,缺乏组织纪律性,分工不明确,导致处置效率较低。
(三)部门之间协作配合不够。
突发性事件常常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也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事,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处理。
由于政府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高,对一些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协作配合才能完成的处置工作,往往缺乏及时配合与协助。
(四)应急物资与设备缺乏。
应急物质和设备是成功应对应急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
现如今公安机关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极度缺乏,多数情况下,都是遇见紧急情形,紧急购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处置效率和处置黄金时期。
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心得体会
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心得体会篇1本月二十日,根据县教委的安排,我报名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公需科目”培训,听取了进修学校石邦君老师主讲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一课,石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旁征博引,富有哲理。
深感收获匪浅,使我深深体会到处置好工作中的突发事件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以及不断提高自身依法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近年的突发事件的发生看,无论是何种公共事件,大多是因为个别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严重、漠视群众利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违法行政(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生活无着落、政策不配套、标准不统一、情报滞后信息不灵)、干部执政为民思想缺失、宗旨意识淡漠、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难以化解不稳定因素、对农村黑恶势力未能及时打击处理而致使事件升级。
尤其是在当前改革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增多,各类群众利益诉求增多,行政侵权、司法侵权个案的发生,很容易升级为涉政公共事件。
所以要求我们每个干部:一、要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坚决防止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发生。
二、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切实增强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要把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公共事件的发生。
四、要正确把握处置突发事件的原则,完善处置机制,真正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坚持正确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一旦发生突发事件:1、要把着力点准确放在判断事件的性质、及时解决群众的诉求、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靠法律、靠政策、靠政治优势解决问题。
公安局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公安局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公安局作为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重要机构,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公安局应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准备工作,并及时、高效地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公安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公安局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快速响应、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划分,加强内部协调与合作,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配合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
二、加强应急演练与培训公安局应定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培训,以提高公安干警的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应突出实际操作,提高处置方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同时,要加强对公安干警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三、完善应急预案公安局应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各类突发事件的具体处置流程、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危机应对策略等内容。
预案应基于多种突发情况进行设计,确保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类型的事件。
四、建立信息快速传递机制公安局应建立起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和决策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
这包括建立信息传递的网络系统、明确信息发布渠道和责任人,并进行定期的信息传递演练。
五、加强社会宣传与舆情引导公安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加强对社会的宣传与舆情引导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及时发布准确信息,防止谣言的传播,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公安局应加强技术装备的更新和升级,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提高突发事件的监控、预警和处置能力。
同时,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警员运用技术装备的技能水平。
七、加强协同联动公安局应与其他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与协作,加强协同联动能力,形成科学、高效的联合应对机制。
与消防、医疗、交通等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效能。
关于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于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灾害和挑战。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
为了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安全,我们必须积极寻求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的路径。
这不仅是对城市管理者的呼唤,更是每个市民的共同责任。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有望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可持续的城市环境,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提升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以及在建设韧性城市过程中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和挑战,其次强调了应急管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最后,提出了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推动城市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应急管理能力;韧性城市;灾害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前言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城市面临着来自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以及全球性挑战的威胁。
这些威胁不仅对城市的居民和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造成深远影响。
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各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无疑揭示了城市面临的脆弱性。
城市的急剧扩张、不合理规划、环境破坏等问题,使得城市更容易受到各种灾害的侵袭。
而与此同时,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应对挑战的手段和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如何提升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城市的韧性,已经成为学术界、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城市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以及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展开讨论。
一、当前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1.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当前城市面临的重要灾害风险之一,其种类多样,包括地震、洪水、风暴、林火等。
这些自然灾害可能对城市的人口、基础设施和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并带来了巨大威胁。
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例如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能够迅速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和人员伤亡。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政府信息公开_卢雪艳
2011年第15期(总第230期)世纪桥Shi Ji Qiao No.15,2011(General No.230)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卢雪艳(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广西桂林541001)摘要:在新形势下,及时权威的政府信息发布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有利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和预防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同时,能在“维稳”中掌握舆论的主动权,进而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效率。
因此,转变观念,树立信息公开意识,健全完善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立独立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管理平台及充分发挥媒体功能的有效机制,对应对新情况并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管理创新收稿日期:2011-07-12作者简介:卢雪艳(1976-),女,广西桂林人,中共桂林市委党校科学文化教研室讲师,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三街镇挂职副书记,研究方向:社会管理创新。
突发公共事件又称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对政府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来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理论价值。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特殊作用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信息的公开具有不同于常态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突发公共事件预测与预防公共危机事件的预测是危机管理的首要环节。
任何一种突发公共事件,都有着突发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大规模地影响公众利益,危害公众健康和生命,带来社会灾难,造成巨大的社会破坏力。
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公安机关的责任日益重要,由此而产生的涉警舆论报道也日益增多。
无论是案件的追逐报道、还是对公安队伍的舆论监督报道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而公安机关也日益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推到及舆论监督作用,本文从新闻媒体舆论报道、舆论监督的角度出发,旨在通过分析新闻媒体和公安执法在互动过程中既相辅又抵触的关系现状,提出公安执法应充分尊重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又应在不妨碍公安执法公正前提下实现合理自由的理念,进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相辅共融。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安执法和谐共融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加强监督。
对此,十五大、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执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
公安机关作为我国的一个行政执法机关,同样需要监督,而监督的方式除了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之外,另外拥有强大监督力量的监督方式就是舆论监督,而舆论监督就离不开新闻媒体报道。
公安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强制力机关,它维护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在管理国家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执法的优与劣、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认知程度,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作为一个国家,不管哪朝哪代都对行政执法十分重视,尤其是监督机制也都下了很大的精力进行健全和完善。
公安行政执法机关是行政执法单位最大的一个队伍,人员多,工作量大,它的职责只是公安执法当中的一部分,但它所涉及的方面已经非常广,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
它的行政执法职责主要包括:公共秩序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户口管理、治安信息管理、治安案件的查处治安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查处。
而这些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之一,广大群众也正是通过新闻媒体对公安机关的相关报道来了解公安机关的。
这就更加凸现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性,更显现出新闻媒体与公安执法的互动性。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应对和引导涉警舆情的思考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应对和引导涉警舆情的思考[摘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稳定和群众情绪的影响越来越大。
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其管理活动和执法行为,已经成为各类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甚至成为互联网负面炒作的焦点。
本文就公安机关涉警舆情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涉警舆情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D631[1 引言随着我国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网络信息的应对、处置和引导已成为当前党和政府亟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舆情引导”作为一种可以影响大众思维,推动公安事业和公安工作前进的巨大社会力量,越来越为各级公安机关所重视。
面对涉警事件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加强涉警舆情引导的规律性、策略性研究,使公安机关更加重视网络舆情,加强网络舆论的应对、管控和引导,不断提高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和应对“涉警舆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公正、文明、廉洁执法水平,这对于提升公安机关应对和化解舆情危机能力,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切实服务保障法治化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2 当前涉警舆情的特点涉警舆情是指与警察或警务活动有关的社会舆论的情况,既包括街头巷尾老百姓的议论,也包括网络中网民们的舆论动向。
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的力量不容小觑,网络涉警舆情更加受到公安机关的关注。
随着转型期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在通信传媒日益现代化、网络化的今天,涉警舆情呈现出新变化。
新时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事权划分和权责关系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事权划分和权责关系的几点思考摘要:长期以来,消防救援队伍实行垂直管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军警民混同的体制。
消防执法存在审批难、执法随意、消防中介行业垄断和权力寻租等问题。
在全灾种、大应急背景下,亟需通过优化明确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事权划分和权责关系,确保地方各级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快速响应、科学指挥,构建强有力的地方应急体系。
关键词:事权、权责、整合、融入、体制近期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了将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整合为一支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完善应急管理部门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充分说明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整合是党中央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有效解决了消防救援队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灭火救援战斗孤立无援、消防监督检查脱离实际、反腐倡廉斗争手段疲软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吸取了改革转隶三年过渡期的成功经验,在理顺消防救援队伍性质地位、密切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关系、优化中央地方双重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确保消防改革与其他改革紧密结合、协同推进、良性互动、形成合力。
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党委应坚决支持和拥护队伍整合,切实发挥带头表率作用,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和过硬的使命担当,一以贯之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现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就如何明确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事权划分和权责关系谈几点认识体会。
一、回顾武警序列和现行消防救援体制的弊端(一)各级政府防灾减灾作用难以发挥。
一是消防专项规划内容落实困难。
长期以来消防救援队伍一直属于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人事变动较快,地方政府部门与消防救援机构联系比较松散,沟通渠道不畅,造成在城市规划中忽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即使出台了消防专项规划,由于不能有效监督,最终也难以落实。
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往往视消防规划而不见,随意更改规划、变更安全布局和防火间距,加上消防救援机构也很少能全程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和修改,难以及时纠正规划中的不合理因素。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公安舆论引导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公安舆论引导工作宜宾县政府副县长郭真明做好新时期的舆论引导工作,是有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客观要求,是切实担负起今年繁重艰巨的维稳任务的现实需要,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
结合基层公安工作实际,笔者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公安舆论引导工作进行了调查思考。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新时期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舆论引导”是指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人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传播的行为。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前,我国正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治安刑事犯罪高发期、对敌斗争形势复杂期,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被媒体炒作和网络恶意攻击的舆情危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和形象,损害了警民关系,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如被媒体炒作的“上海匣北事件”和“贵州市瓮安事件”等,对公安机关和队伍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些舆情危机的发生暴露出一些地方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舆论引导工作重视不够,应对和处置能力不强等问题。
如何提高和改进公安舆论引导工作,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已是当前公安工作中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内容。
县级公安机关是“三大建设”的实践者,是公安机关的根基,民警数超过全国民警总数的三分之二,也是与社会各界接触最广泛、最密切,与媒体打交道机会最多的部门之一。
如何加强和改进县级公安机关舆论引导工作,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特殊作用,认真研究把握公安舆论引导的规律,牢牢掌握公安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切实提高把握、引导舆论的能力,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新媒体环境下应急管理的舆论引导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应急管理的舆论引导研究发布时间:2021-04-09T11:25:03.9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作者:李阳[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突发事件频发期,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更多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来,公众对于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更高的期待。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河南 453500摘要:当前我国正处突发事件频发期,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更多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来,公众对于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更高的期待。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新媒体管理制度建设,强化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新媒体在应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应急管理;舆论引导1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我国人口分布情况来看,2018年末农村常住人口占比仍然有40.4%,人口数达5.64亿人。
面对这样庞大的农村人口数量,如果当地乡镇政府缺乏科学、有力的应急管理能力,那么就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显得手足无措。
且乡镇所在地区一般存在着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群众防灾减灾知识欠缺等普遍性问题。
通过网络调查2000年以来的乡镇地区重大事故灾难事件发现,发生在乡镇地区的应急事件主要以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灾害、冰冻灾害、泥石流、地陷地震等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等)、事故灾难(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等)、社会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等)等四类为主。
如2000年3月,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东源乡的石岭花炮厂突然发生特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一共死亡33人,其中包括在校的中小学生13人;2010年8月发生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的“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事件,遇难1435人;2011年广东“9•21乌坎村事件”,400多名群众因土地问题和选举问题上访;2019年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
论公安机关在突发事件处理中与媒体的沟通
灾 难 损 失 . 至 平 稳 化 解 危 机 。 此 , 强 公 安 机 关 的 直 因 增
舆 论 引 导 能 力 . 证 及 时 、 观 、 正 地 向 公 众 通 报 有 保 客 公 关 情 况 .已 成 为 公 安 机 关 贯 彻 全 心 全 意 为 人 民 服 务 宗 旨 的 又 一 时 代 要 求 .其 重 要 意 义 主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个
工 作 方 式 在 普 通 公 众 心 中 具 有 一 定 的 神 秘 色 彩 . 容 易
吸 引 公 众 的 注 意 力 因此 . 体 为 实 现 自身 经 济 利 益 的 媒
最 大 化 . 方 面 . 力 搜 寻 突 发 事 件 中 的 “ 秘 ” 闻 而 一 极 隐 新 忽 视 案 件 本 身 的 保 密 性 、涉 案 人 员 的 隐 私 和 对 案 件 处 理 的 影 响 . 而 会 与 公 安 机 关 的 工 作 相 冲 突 :j 一 方 因 [另 2
报 道 因仓 促 而 失 真 .在 公 众 中 引 起 不 必 要 的 争 论 与 恐 慌 , 是 为 了 产 生 轰 动 效 应 。 于 正 在 侦 查 、 诉 或 审 或 对 起 理 的 案 件 . 越 司 法 程 序 抢 先 做 出定 性 报 道 . 监 督 中 超 在 发 表 带 有 明 显 倾 向 性 的评 论 .干 扰 了侦 查 活 动 的正 常
的舆论 监督 功能 . 而在 一定程 度上 实现公 众 监督 。 进 我 国 《 法 》 确 规 定 赋 予 公 民 言 论 自 由 的 权 利 , 公 民 宪 明 而
一
l 与 钾盘 硅
g 糍 瓣 -… £ 精 滞 。
公 共 管 理 理 论
媒 体 . 成 了 真 正 的 “ 冕 之 王 ” 对 各 行 各 业 都 产 生 了 则 无 . 不 同 程 度 的 影 响 在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体 作 为 “ 济 媒 经
公 安舆情应对的应急方案
公安舆情应对的应急方案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公安工作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舆情环境。
公安舆情的有效应对,对于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公安舆情,特制定以下应急方案。
一、基本原则1、及时性原则在舆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获取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发布权威消息,避免谣言传播和舆情扩散。
2、准确性原则发布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实事求是,以真相回应公众关切,避免因信息不准确导致舆情进一步恶化。
3、公开透明原则秉持公开透明的态度,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的进展和处理结果,不隐瞒、不回避,增强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
4、针对性原则根据舆情的特点和公众的关注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应和解释,解决公众的疑虑和问题。
5、合法性原则在舆情应对过程中,所有的措施和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处置舆情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成立公安舆情应对应急领导小组,由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的职责包括:1、全面负责公安舆情应对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制定和审核舆情应对策略和方案。
3、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舆情情况,争取支持和指导。
设立舆情监测组、信息发布组、事件调查组、舆论引导组等工作小组。
舆情监测组负责实时监测舆情动态,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分析舆情发展趋势。
信息发布组负责起草和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公众关切。
事件调查组负责对舆情涉及的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查明事实真相。
舆论引导组负责组织网评员队伍,引导舆论走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舆情监测与预警1、建立舆情监测平台利用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和工具,对互联网、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渠道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与公安工作相关的舆情信息。
2、设定监测关键词根据公安机关的工作特点和常见舆情热点,设定相关的监测关键词,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3、舆情分析与评估对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舆情的热度、敏感性和可能的影响,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公安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公安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简介公安应急管理协调机制是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维护社会稳定而建立的一套协调机制。
它是公安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协调作用的重要手段,旨在提高公安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响应效率。
目标公安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快捷、灵活的协调机制,确保公安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响应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它致力于加强公安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推动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重要组成部分1. 协调委员会:由各相关部门的领导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负责制定协调机制的具体规定和工作方案,统筹协调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2. 指挥中心:设立应急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指挥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及时做出决策和指示,协调各部门配合行动。
3. 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公安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提高反应速度和决策效果。
4. 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突发事件的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公安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水平。
5. 事后总结与评估:每次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事后总结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
主要职责1. 指挥协调:统一协调指挥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确保各部门协同配合,迅速做出决策并实施。
2. 信息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和共享事件信息,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决策效果。
3. 应急资源调配: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应急资源,确保资源的合理调配和高效使用。
4. 指导支持:提供相关领导指导和专业支持,协助各部门解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问题。
5. 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及时评估和预警,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事后总结:及时总结和评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结论公安应急管理协调机制是公安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和支撑,通过建立高效协调的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响应效率。
通过不断完善和培训,可以进一步提升协调机制的效能,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警情联动机制和日常制度
警情联动机制和日常制度警情联动机制和日常制度是指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旨在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处置能力,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维护。
一、警情联动机制警情联动机制是指公安机关在接到警情后,通过联动各个部门和单位,协同处置警情的工作机制。
这种机制可以提高警情处置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因信息不畅通或处置不当而导致的损失。
警情联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警情快速反应机制。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警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响应警情,迅速展开处置工作。
2.警情信息共享机制。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警情信息及时分享给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同处置警情。
3.警情处置协调机制。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警情处置协调机制,协调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确保警情得到妥善处置。
4.警情处置评估机制。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警情处置评估机制,对警情处置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二、日常制度日常制度是指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纪律等。
这些制度可以规范公安机关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日常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流程制度。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工作流程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标准,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工作标准制度。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工作标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确保工作质量。
3.工作纪律制度。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工作纪律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确保工作纪律。
4.工作考核制度。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激励优秀人员,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
总之,警情联动机制和日常制度是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它们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处置能力,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维护。
公安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公安舆情处置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其中之一就是舆情事件的处理。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舆情事件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公安舆情处置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舆情事件,公安机关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处置工作的迅速、准确和有效。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便捷准确地处理公安舆情事件,控制潜在危害并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安全和社会秩序。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快速响应:及时察觉并对舆情事件做出快速反应,确保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事件情况。
2.科学决策:通过合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做出明智、科学的决策,并采取相应措施。
3.协同配合:各部门之间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形成合力。
4.公开透明: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发布相关信息,保持信息公开透明,避免谣言传播导致恐慌情绪。
5.持续改进:根据处置经验和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和更新应急预案,提高处置效率和质量。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步骤1.事件监测和预警建立有效的网络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和分析大数据,主动发现潜在的舆情事件,并通过预警系统向相关部门发送预警信息。
2.信息收集和核实舆情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信息收集,并在经过初步核实后进行分类和评估,明确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3.信息分析和研判基于收集到的大量信息,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准确把握事件的背景、起因和发展趋势,制定应对策略。
4.舆情引导和干预根据事件性质和目标群体,制定相应的舆情引导和干预策略,积极引导公众舆论,防止谣言扩散和恶意煽动。
5.危机处置和事件终结在舆情事件处于危机状态时,公安机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并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全面评估处置结果。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与评估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公安机关需要进行定期演练和训练,提高处置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技巧。
同时,公安机关还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制度,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检查和修订,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的匹配度。
武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建立警消联动机制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建立警消联动机制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3.15•【字号】武政〔2019〕11号•【施行日期】2019.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防管理正文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建立警消联动机制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武政〔2019〕1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建立警消联动机制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2019年3月15日关于建立警消联动机制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国发〔2018〕17号)等法律、法规规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消防部队转隶后工作衔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理顺指挥体系、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警消联动组织架构(一)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公安机关、消防救援部门各司其职,市公安局负责警消联动统筹推进,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全市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
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定期召开警消联动工作会议,会商研判、协调推进全市消防安全工作。
(二)市公安局由分管治安工作的负责同志联系市消防救援支队,具体组织协调警消联动工作。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明确1名副支队长、1个所属内设大队具体负责公安机关消防安全工作;市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内保支队根据职责负责各自行业领域消防安全工作;督察支队负责对各级公安机关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情况实施督察。
(三)各区公安分局由分管治安工作的负责同志负责消防安全工作,联系区消防救援大队。
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明确1名领导、1个中队具体负责区公安分局消防安全工作。
(四)各公安派出所由分管户政工作的副所长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社区民警具体组织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构建应急管理中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摘要: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信息扩散速度奇快的今天,各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
新闻媒体既是警察与公众沟通的重要中介,又是警察公共关系的客体。
新闻媒体对于公安工作来说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消极的作用。
民警一次普通的执法活动很有可能经过网络媒体的放大成为万人关注的新闻事件。
因此,公安工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相当重要。
基于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背景,警方与媒体,应当互信、互助、互动、互惠,应当为建立起良性互动、和谐双赢的良好局面,本文试图对建立警界和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探讨如何进一步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以推动新时期“警媒关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安工作新闻媒体良性机制引言:由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保障和实现公众知情权,特别是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特点和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媒体必然介入公安机关应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中。
公安机关为及时有效地应对、管理、处置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能力和水平,履行好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责,必须与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一、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性质与媒体作用的双重性新闻媒体对整个国家、社会、个人产生作用和影响,当然也对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产生作用和影响。
公安工作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是由人民警察以国家的名义按照国家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社会行政管理、执行国家意志、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
这项工作的执行主体是人民警察,包括个体警察和作为特定群体的警察组织。
因此,我们在分析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时,主要从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主体的作用以及从对这项专门活动的作用展开,而作用的角度又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把握。
(一)主要概念界定1.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任何事件,只要危及到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公众生命财产严重损失,导致社会运行失序、公众心理失衡、紧张、恐慌,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立即作出联合反应的事件,均属公共安全危机事件。
广义的公共安全危机事件范围不仅包括人为灾难、自然灾害,也包括社会安全事件与公共卫生事件。
(危机事件、灾难性事件、紧急事件、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概念都可以表示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危机事件)。
2. 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3.媒体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
(二)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是由于人为的、社会的或管理的因素引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社会稳定,严重威胁多数人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由公安机关承担应对、管理、处置职责的公共危机。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包括重特大刑事犯罪、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经济安全事件、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自身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如下特点:1、突发性。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是由一连串小事件发展而来,但由于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相当的不可预见性,原有的发展格局突然被打乱,使人们既得利益丧失或可能丧失,而且超出了正常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心理惯性的运行,具有相当程度的突发性。
2、危害性。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对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根本利益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对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破坏,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产生严重恐慌、恐惧,导致资金、资产严重流失乃至人员的伤亡,严重损坏组织形象及个人信誉。
3、紧迫性。
由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突然发生并对社会产生严重危害,为减少危害和损失,要求组织管理者缓解、解决、消除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认识上必须具有紧迫感,在时间上必须具有紧迫性,必须将大量、真实、准确的信息尽快公布于众,实现管理者与公众的有效沟通,以现实公众的知情权。
(三)媒体在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管理中的双重作用1.媒体在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管理中的积极作用①媒体宣传是树立警察队伍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处置突发事件和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等工作中,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如河南的任长霞,江西的周俊军等。
他们心系群众,牢记宗旨,忠实履行职责,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奉献自己短暂的一生。
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公安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人崇尚先进、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先进光荣"警察理念,有利于树立警察队伍的良好形象,弘扬人民公仆的凛然正气,强化警民之间的了解互动,增进警民之间的血肉联系,营造警民一家的良好氛围。
树立他们为人民警察的典型,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基层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作好本职工作的热情。
做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做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
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加大了对警察队伍的了解,对警察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安队伍的壮大。
②、媒体的监督是推进警务公开的有效措施。
警务公开是指依法公开警务活动的依据、过程和结果,把各项警务活动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以促进和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办事、严格公正执法。
按照警务公开的要求,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都要予以公开,如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执法、管理、服务的纪律规范、要求以及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的途径、方法等。
通过警务信息的公开,可以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强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减少群众与公安机关合作的盲目性,提高警察办案质量和宗旨意识,方便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实施监督,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媒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准确及时资讯,全面真实地反映涉警新闻事件及各方面的声音,能有效改变以往"关门办案"的状态。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凡不涉及到党和国家机密及个人隐私的案件都可以在新闻媒体的监督下进行警务公开。
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
③、新闻媒体的监督是规范民警行为的有效手段。
在理论上和事实上,对政府的监督最后需凭借人民的舆论与公意,但人民的监督力量是相当分散的,要整合人民的力量并非易事。
在此情况下,围绕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公安机关自身公关宣传的需要,媒体已成为影响警务活动的重要社会力量。
2.媒体在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管理中的消极作用①、媒体对警界个别害群之马无限放大的报道,致使部分群众对警察认识存在偏差。
毋庸置疑,公安队伍十分庞大,警察素质良莠不齐。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警察要经常与社会的阴暗面打交道,思想极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冲击腐蚀,致使少数民警经不住诱惑而心理失衡、行为失范,作出违法违纪的行为。
少数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对正面宣传报道毫无兴趣,一味以猎奇心理挖掘警界的"丑事",以此作为吸引公众眼球、提高报刊发行效益的手段。
甚至把这些负面新闻通过网络、报纸等途径无限制的放大,将个别害群之马的所作所为扭曲为群体行为,以偏概全,误导、煽动社会不满情绪,使部分群众只看到少数民警的违法违纪行为,却忽视了绝大多数民警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甚至付出生命的现实,造成部分群众对警察的认识存在偏差,甚至出现"一丑遮百俊"的不正常现象。
②、媒体对警务工作戏剧性、神秘性、选择性的报导,致使群众心中的理想警察与现实警察存在差距。
公安机关警务活动和警察生活的特殊性,这让社会各界群众所好奇,所以一直以来成为各类媒体吸引公众的良好题材,是媒体吸引公众的"卖点"。
一些电影、电视剧把公安民警戏剧化、模式化,如《绝地逢生》、《雷霆出击》、《重案六组》等,致使群众心中警察万能与现实警察有一定的偏离。
加上不少基层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之间缺乏广泛、正确的沟通,在一些问题上公安机关对新闻媒体提出的问题采取粗暴的、不配合的态度,使警察的形象受到了媒体及群众的质疑。
③、媒体对警察办理案件的超前报道。
致使公安机关正常执法办案受到影响。
有些新闻记者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刚刚发生或在侦办过程中尚不宜公开报道的案(事)件,未经公安机关允许就进行大肆报道,暴露了公安机关的侦查意图,让犯罪分子了解了公安机关掌握的证据以及侦查的方向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犯罪分子逃避惩罚,加大了公安机关的破案难度。
另外,新闻媒体对案件侦查过程的详细报道也可能造成秘密侦查手段的暴露,提高犯罪分子的反侦查伎俩,增加公安机关的破案难度,严重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办案执法,甚至使某些受害人承受二次伤害。
二、媒体与警察的关系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肩负着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使命。
媒体是由专业人员对新闻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和发布,具有公信力,能够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和引导社会舆论的社会力量。
警察与媒体的关系不明确,既不利于舆论监督,也不利于警察权力的正常行使,下面就从工作、法律、政治和利益需求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界定。
(一)工作的角度:警察机关与新闻媒体是互相支持和合作的伙伴关系从公安机关来说,为了与社会公众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力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就必须依靠媒体及时传递公安工作的最新信息、公布有关的犯罪线索和治安情况、与群众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没有媒体的有效配合和支持,公安机关就难以完成自身所担负的使命和职责。
而从媒体来说,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扩大媒体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也同样需要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因为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重任,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公安机关是媒体最为重要的新闻消息源之一,犯罪的动向、侦破犯罪过程的紧张和刺激、社会治安方面的重大事件均是媒体感兴趣的话题。
为了各自的发展,双方都需要对方给予通力的支持和合作,离开了彼此的配合,双方的工作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二)法律的角度:新闻媒体和警察是互有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警察机关与新闻媒体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在性质、职能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在舆论监督方面,双方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主体,是互有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关系。
因此,警察机关必须明确自身在舆论监督方面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在警务活动中,既要尊重新闻媒体应有的权利,依法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也要在权益受侵害时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