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欧洲西部 第1节 自然环境 第1课时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欧洲西部 第1节 自然环境 第1课时新人教版

欧洲西部第1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记住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地在图上识别本区主要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

2、记住欧洲西部主要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

3、理解本区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初步学会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说明欧洲西部气候自西向东的变化特点。

4、记住本区主要河流,理解其主要特征和航运价值。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阅读地图、从地图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2、根据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欧洲西部气候自西向东变化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对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1、欣赏西欧优美洁净的自然风光,使学生深刻体会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2、欣赏挪威美丽迷人的峡湾风光和阿尔卑斯山山脚静谧的湖光山色等冰川遗迹,产生江山如此多娇,生活更加美好的情怀。

二、学法指导运用多角度分析法总结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并与地中海气候进行比较巩固。

采用口诀法归纳西欧地理特征。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本区位置;海岸线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以及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2、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难点1、气温、降水自西向东的变化情况。

2、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3、冰川作用对海岸线、地形、湖泊的影响。

4、欧洲西部与西欧的区别。

{三)解决办法1、投影仪显示“欧洲西部的地形”图,指导学生在图上边找边记主要的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

2、用复合投影片,师生共同从多角度分析本区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3、简要讲解冰川作用对海岸线、地形、湖泊的影响。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1、“欧洲西部地形”图投影片。

2、“欧洲西部气候”图复合投影片(底图是“欧洲西部气候”图,盖片是风向,以便动态演示西风移动。

)3、欧洲西部四地(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华沙)“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投影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欧洲西部第一课时(共20页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欧洲西部第一课时(共20页PPT)


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 更高的 阶段也 同样是 要走向 衰落和 灭亡的 。时史 前史的 研究就 是要揭 示史前 时代消 亡的原 因,由 于史料 的匮乏 ,史前 史的研 究还显 得很年 轻。

判断诗的好坏,跟学连在一起。有学 问的诗 跟无学 之诗, 是完全 不同的 。有学 问的诗 ,味道 深远, 有学问 衬底, 故深。 所以陆 游讲, 功夫在 诗外, 主要是 学问。 学问的 累积如 何,决 定了诗 的基本 面貌。

不要以为考古的工作对象是实物资料 ,只要 加以客 观报道 ,自然 而然的 就是唯 物主义 的,就 能从中 阐发历 史规律 。自然 规律、 社会历 史规律 是客观 存在, 无时无 刻不在 运转并 制约着 人们的 活动。 但规律 又是抽 象的, 看不见 ,摸不 着,认 识规律 不那么 容易。

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只 是人类 社会由 低级到 高级的 无穷发 展过程 中的一 些暂时 阶段。 每一个 阶段都 是必然 的,因 此,对 它所发 生的时 代和条 件来说 ,都有 它存在 的理由 ;但是 对它自 己内部 逐渐发 展起来 的新的 、更高 的条件 来说, 它就变 成过时 的和没 有存在 的理由 了;
欧洲西部地区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 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这里人口 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它是当今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由于进行工业革命较早,该区的国家大多为发达 的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本区为了进一步加强区 域内经济联系,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由
于历史上的资本积累以及本区的特有技术优势和 自然环境,该区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世界上发 达的工业区,并发展了占农业产值较高的畜牧业 生产,又利用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居民.文化.风 土人情等优势发展了旅游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8.2 欧洲西部 第一课时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8.2 欧洲西部 第一课时 课件(共35张PPT)

知识拓展 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跨国旅游过境方便。
经济
发达国家集中 (经济发达)
农业
现代化畜牧业
工业
制造业发达
服务业
旅游业发达
知识拓展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
1.1% 28.7%
1.4% 31.8%
70.2%
66.8%
10%
43.3% 46.3%
英国
日本
中国
第一产业(农业)
经济越第二发产达业国(家工第业一)产业(农业)比重越小,
16
经济
发达国家集中 (经济发达)
农业
畜牧业为主
工业
服务业
现代化的畜牧业
农业从业人数约45万,不到总就业人数的2%,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
农业人口人均拥有70公顷土地,是其他国家的4倍。
机械化、自动化化水平高
农业耗用劳动力少
农业:比重小,生产水平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
发达的工业
8.2 1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 = 西欧?
欧洲西部地区 包括人们习惯所 称的南欧、西欧、 北欧和中欧。
地理位置与范围
20°W 0° 20°E
据图描述欧洲西部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非洲
欧洲西部
北极圈

60°N西

北冰洋 地中海
40°N
纬度位置:北极圈穿过欧洲西部的北部,绝 大部分地区在35°N~70°N,主要属于中 纬度、北温带。
工业发达:工业技艺精、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在技术和价值的高端地位, 工业中心多,工业秘籍地带。
知识拓展
采矿
采掘工业
采油 伐木
工业
……
机器制造

8.2欧洲西部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

8.2欧洲西部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
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学习目标
齐读学习目标
带着目标进入今天的学习。
互教一
(8min)
互教二
(7min)
互教三(10min)
复盘
(3min)
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
阅读课本P5253页,结合图8.16,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半球、纬度、海陆)
2.找出欧洲西部的面积和范围。
教师点拨:欧洲西部不等于西欧,给学生强调平时书写时不要写错。
重点
欧洲西部地理位置;三大产业发展特点
难点
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优势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惊喜
(3min)
展示欧洲西部的工业产品,提问;你知道这些产品是哪个国家的吗?他们位于哪个地区呢?导入新课——欧洲西部。
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学习目标
(2min)
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特点;
提交:
工业工艺精,
技术水平高
生产效率高
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处于技术和价值的高端位置
拓展:通过两则材料,概括欧洲西部工业发达的原因
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特点;
提交:农业在国民经济由所占比重较小但生产水平高,多用机械,自动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工业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等工具
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特点。
观看视频:欧洲西部旅游短片,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ppt材料和课本图文资料,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教师总结: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梳理
讲述
梳理本节课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第1课时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导入
欧洲西部风景名胜照片
讲授新知
1、读图观察:从大洲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个方面总结位置特点。
2、读该地区国家分布图,找出本区主要国家。
3、比较分析本区人口和面积
(1)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
(2)与我国面积对比
4、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1)自主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2)合作探究:分析“2010年欧洲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
在地图是找出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了解欧洲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
技能目标:
运用地图分析归纳地理特点。
情感目标:
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理解加强国际合作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经济特点。
解决措施:通过材料分析、比较归纳,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由表及里,从不同角度逐步分析。
年级、学科
七年级地理
课目名称
欧洲西部(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本节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第二课时“现代化的畜牧业”;第三课时“繁荣的旅游业”。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在前面的章节知道了大致学习的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可以大致自主学习该地区的位置范围等。
教学内容分析
“欧洲西部”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目前也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众多的地区,同时,本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过去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当前也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之一;另外和我国往来比较频繁的地区。以该地区为案例学习是进一步掌握学习地区的位置与范围,认识积极特点及其与当地自然环节、人文条件的关系。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第一课时自然环境)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第一课时自然环境)

教材版本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整合课标本节是对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环境(位置、地形和地势、河流、半岛和岛屿、气候及成因)的归纳性学习,是本节知识的重点和基础。

教材内容以欧洲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为主,突出了欧洲的几个显著的地理特征。

为下面的人文地理打基础。

学情分析本校属于农村中学平衡班,基础知识悬殊大。

一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小组互助和下课前进行本节课内容归纳。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欧洲的位置,欧洲的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的分布;了解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及分布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部分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这对学习本节打下了一定基础。

但欧洲西部的学习依然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识图能力,通过地图获取信息,并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七年级学生却正缺乏此能力。

但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进行趣味性的学习。

通过活动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教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欧洲的位置和轮廓特征,欧洲的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的分布;知道主要河流、半岛和岛屿,了解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及分布和原因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欧洲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难点:欧洲气候特点的成因分析。

教学方法:读图法、对比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入手,以“认位—认形—辨气候”为方向,层层引导学生调动已有地理知识和技能,并恰当的点拨,从而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解答问题。

增加了补充资料,同时通过读课本、读图,提高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读图能力和整合知识的能力等。

地理名词较多,学生较难以记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第1课时:地理位置和工业)精品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第1课时:地理位置和工业)精品课件

合作探究 欧洲西部经济发达的原因 (贸易水平)
布置作业
材料 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 额的5%以上,商品和劳务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英国主要出口机械、汽车、 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石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
进口:原料、燃料、粮食
廉价
经济发达
欧洲西部:总面 积约500万km2,分布 着30多个国家。
课程引入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二 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1. 人口与国家
小组活动 分组找出欧洲西部的下列国家,并说说其首都。 ( 限时3分钟)
北欧组
瑞典 斯德哥尔摩
芬兰 赫尔辛基
西欧组
英国 伦敦
法国 巴黎
欧洲西部分区图
中欧组
瑞士 伯尔尼
工业密集,发 达国家集中
人口稠密 国家众多且密集,但面积小
主要国家及首都 发达国家集中
发达的工业 农业生产水平高
服务业产值大
再见
为国家创造价值550亿英镑的食品。

生产水平
材料二 据统计,荷兰玻璃温室面积达1.1万公顷,约占世界玻璃温室总面积
的1/4。荷兰的玻璃温室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
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使农业具有
工业化的生产特点。 自动化程度 高
耗用劳动力 少
工业分布呈“十”字形
工业中心多,是世界 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课程引入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合作探究 欧洲西部经济发达的原因 (生产力水平)
欧洲西部的工业
材料一 德国制造的机床和汽车以档次高和质地佳而著称于世,其中 机床工业产值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机床总值的1/4,销往世界各地。

人教七下8.2欧洲西部 第一课时共16张PPT

人教七下8.2欧洲西部 第一课时共16张PPT

欧 洲 西 部
课堂小结
位置与范围
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人口与国家
人口 主要国家
主要地形
地势特征 主要地形名称
气候及影响因素
气候类型及特征 影响因素
河流
主要河流及流向 内河航运发达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发达
莱茵河全长1300多公里,近一半在德国境内。它流经欧洲主要工业区德国鲁尔 区,航运便利,是一条重要的内河航道。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世界航运最繁 忙。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莱茵河也曾遭受严重污染,被冠以“欧洲下水道”的恶名。
多瑙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世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经(9个)国家 最多的一条河流。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黑林山东麓海拔679米 的地方,在罗马尼亚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多瑙河全长2860公 里,是欧洲第二大河(伏尔加河第一)。
66°34′
60°
大 地中海
西

40°
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在世界的位置
海陆位置 位于欧洲西半部、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半球位置 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被北极圈穿过
2.人口与国家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欧洲西
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部分国家及其首都如下表:
国家 瑞典 芬兰 法国 挪威 英国 葡萄牙
②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以莱茵河界,以东是波德平原(因
位波兰和德国境内而得名,又称中欧平 原),以西是西欧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是位于意、法 边境上的勃朗峰,海拔4807米,是欧洲 最高峰。
波德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及勃朗峰(法国和意大 利的交界处4807)
(2)主要地理事物:半岛、岛屿、海峡、海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西部》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一.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1.位置和范围
⑴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35°N~70°N
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⑵范围:
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2.工业: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中心多,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服务业体系完善,服务质量优,产值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3.国家:国家众多,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 ... ...
二.现代化的畜牧业
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他们的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的半岛上,中部平原广阔,有利
于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内地。

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
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多云雾、阴湿天气,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大部分草场可常年开放,对发展畜牧业有利。

发达的畜牧业:
⑴概况: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多数国家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

⑵特点: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同时种植谷类作物和牧草,主要生产肉类、鲜奶机奶制品、羊毛等畜产品。

这里劳动力短缺,农业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⑶简述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

答: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部分草场可常年开放,适合发展畜牧业。

... ... ...
三.繁荣的旅游业
1.自然条件多种多样
南部地中海沿岸,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风景优美;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阿尔比斯山雪峰高耸,是人们登山和滑雪的好地方。

2.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欧洲西部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名人辈出,知名度高。

现代文化事业发达,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等在世界上享誉盛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3.其他条件
欧洲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游憩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货
币——欧元,跨国旅游方便,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