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合集下载

美术课程的性质与特征

美术课程的性质与特征

美术课程的性质与特征一、本文概述在探讨美术课程的性质与特征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美术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美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不仅承载着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美术课程的本质属性,揭示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功能,以期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发挥美术课程的作用。

我们将从美术课程的定义入手,探讨其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接着,通过分析美术课程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历史演进的轨迹和趋势。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美术课程的核心要素,包括其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

我们将总结美术课程的独特特征和价值取向,为未来的美术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美术课程的视角,推动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二、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其独特的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它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

它不仅仅是教授绘画、雕塑等技能,更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和语言,传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文化。

通过学习美术,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

美术课程具有创造性。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美术课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这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美术课程还具有实践性。

艺术是需要动手实践的,美术课程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艺术技巧,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美术课程还具有审美性。

艺术是一种审美活动,美术课程通过让学生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这种审美性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和文化素养。

2020普通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标准

2020普通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标准

2020普通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标准2020年普通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性质:美术课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力,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基本理念: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充分利用美术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3. 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以下课程目标:了解美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和方法。

培养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培养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

4. 课程结构:高中美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

必修课程包括“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包含若干模块。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美术专业方向”和“美术社团”两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课程。

选修课程则包括“美术史论”、“民间美术”、“艺术考察”等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丰富其学习经历。

5. 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高中美术课程,建议学校和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代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造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充分利用各种美术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丰富其学习经历。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

《美术概论》课程标准

《美术概论》课程标准

《美术概论》课程标准《美术概论》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性质:美术概论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2. 课程基本理念:强调美术概论课程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 课程设计思路: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 课程目标:通过美术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美术的概念,掌握美术评论、美术批评、美术欣赏等方法,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5.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坚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联系逻辑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当代文艺现象和艺术思潮进行讨论,做到正确认识和评价;本课程的课堂讲授部分,应做到知识讲得透彻,内容前后融合、贯通,欣赏和讲授相结合,辅助以组织参观美术展览,并定期开办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6. 课程实施: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要求是让学生理解认识美术概论中的关于美术的概念,通过理论的学习,并应用于实践,结合自己的绘画过程,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

难点是结合中外美术史中的知识学习,学会美术评论、美术批评、美术欣赏等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把握各个时期不同美术作品的特征。

并对部分章节进行自学。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安排。

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

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

1. 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一、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的文化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美术课程的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注重创新精神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教育应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因此,高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注意均衡性和多样性。

高中美术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均衡性和多样性课程理念的实际体现。

随着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结构图一、课程性质↓二、课程价值↓三、课程理念↓四、课程总目标↓五、课程内容↓模块A美术鉴赏1、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3、评价建议模块B绘画·雕塑1、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3、评价建议模块C设计·工艺1、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3、评价建议模块D书法·篆刻1、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3、评价建议模块E现代媒体艺术1、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3、评价建议↓六、教学建议↓七、课程资源↓八、教材编写建议↓附:名词解释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教育应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因此,高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注意均衡性和多样性。

高中美术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均衡性和多样性课程理念的实际体现。

随着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结构图一、课程性质↓二、课程价值↓三、课程理念↓四、课程总目标↓五、课程内容↓模块A美术鉴赏1、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3、评价建议模块B绘画·雕塑1、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3、评价建议模块C设计·工艺1、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3、评价建议模块D书法·篆刻1、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3、评价建议模块E现代媒体艺术1、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3、评价建议↓六、教学建议↓七、课程资源↓八、教材编写建议↓附:名词解释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1.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

1.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

1. 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答:(一)修订前的课程性质只是提到美术课程标准具有人文性质,而修订后的课程性质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并具体的展开它的内容,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凸显视觉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相对比较,修订后的性质更清晰明确的表述了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位臵和作用,明确怎么做才是更好。

在基本理念的描述中修订前提到五点,而修订后删除掉一点,而且每一点内容都言简意赅,清晰明了的阐述了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凸显视觉性是突出美术学的一个特征,美术课程的一个基本指向是视觉性。

每一视觉形象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美术课堂活动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物象来,这是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

所以说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具有独特性。

实践性意味着美术学科不是一个理论思维的课程,它是需要动手实践。

人文性是对美术学习的一个拓展,这个拓展大大地丰富了美术的内涵。

美术学习应该是个愉悦的学习,如果美术课上得跟物理、化学课一样,美术课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美术课程如果想跟其他课程拉开距离,就需要强调它的感性、愉悦性,让学生真正地发挥个性,大胆想象,大胆创造。

(三)美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是义务教育性质所决定的,义务教育不是针对专业人士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画家的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

所以美术课程,不能只向少数有天赋的、有兴趣的、有条件的孩子开放,应该向所有孩子开放。

要想美术课上得丰富多彩,只有让学生对美术学习感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没有更多的外在诱引和压力可以导致学生学习美术。

所以美术课程要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带来一种快乐。

关注文化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国际趋势。

美术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体现为通过整体文化的特征来了解不同群体的美术,通过不同群体的美术,来了解整体的文化特征。

在注重创新精神方面,我们知道美术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本身就是鼓励创新的。

艺术家都是在不断创新中成就辉煌。

美术学科能够培养一种创造的技能或者方法,美术课程它跟其他课程不一样,其他课程可以用用正确和错误来判断的,美术课程极少有这样的判断,难以说哪个是错的,哪个是对的,比如一个产业每一次创新都会有新的希望,这是它们的生存法则。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美术课程的人文特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定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二)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五)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也体现了美术学科在理论方面的新动向,例如强调美术的人文性质,重视美术与生活。

美术与文化的联系等。

高中美术课程还关注了美术创作活动中观念。

材料、力“法和技术力”面的新发展,例如在“绘画·雕塑”中增设了综合材料造型的内容,导入了现代艺术观念和环保的意识;增设了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媒体艺术”。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第一,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来考虑,它提升了美术学科的内涵,使美术学习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学习。

作为人文性质的美术学科,承担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的教育任务,而作为文化学习的美术学科,它又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扬的教育任务。

因此,要使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才能使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各种信仰、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了解美术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学生学会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考虑,它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尊重并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就应该使学生知道,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是我们祖先从昨天走向明天的进程中所留下的印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之一;使学生知道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美术课程的性质与特征

美术课程的性质与特征

美术课程的性质与特征美术课程是一门兼具学科性、实践性和审美性的课程。

它以美术学科为基础,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美术课程的学科性表现在其内容和方法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它以美术学科为中心,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美术课程的知识体系包括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技法等,这些知识体系通过规范的教学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实践性是美术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美术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审美性是美术课程的核心特征。

美术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力,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美术课程的专业性、深度性和创造性是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重要特征。

美术课程的专业性表现在其内容和方法的专门性和规范性。

它以美术学科为基础,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具有专业性,它注重实践和体验,倡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美术课程的深度性表现在其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和实践,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同时,美术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上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美术课程的创造性表现在其教学和实践的创意性和创新性。

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实践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同时,美术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

美术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

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

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美术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课程,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美术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一、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在美术课程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感受、思考和实践等方式,探索艺术的本质,培养对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1.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程通过学习艺术作品的鉴赏与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美的价值和美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

2.创造力的培养美术课程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能力的培养。

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创新思维。

3.表现力的培养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绘画、造型和摄影等表现形式,学生可以用图像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体验,使观众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

艺术作品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形式,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用图像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传递。

二、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指对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指导思想。

以下是美术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1.活动性原则美术课程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注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艺术。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艺术体验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2.人本原则美术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发展需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审美偏好和表现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3.综合性原则美术课程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协调。

艺术是综合性的学科,它与科学、历史、文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新课标】2020年《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Word版共80页)

【新课标】2020年《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Word版共80页)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确定主题、观察感受、搜集素材、学习借鉴、构思创意、选择材料和技法、探索表现方法、创作作品、 展示交流以及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等美术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 信息化环境下,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意和见解,学会用美术及跨学科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 问题。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图像的形式特征,分析图像的风格 特征和发展脉络,理解图像蕴含的信息;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美术 语言创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及其他表达意图的视觉 形象;依据形式美原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的美,形成 健康审美观念;具有创新意识,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意,并用美术 的方法和材料予以呈现和完成;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认 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4.运用质性评价,着眼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运用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展示交流等适应美术学科教学特 征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检验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成果,逐
渐养成不断自我反思和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
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评价过程中不仅重视评价学生美术知识与技 能的掌握程度,而且重视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和评价 自己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发展水平。
素养5: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 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 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独特艺术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 文化自信;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
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尊重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
者及其创造的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高中美术课标解读

高中美术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第一部分前言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

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五)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设反映美术学科发展成果的现代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注重对美术语言以及美术的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为个性发展拓展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二)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让学生较广泛地接触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内涵,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

(三)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

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四)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解读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美术课程性质

解读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美术课程性质

解读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美术课程性质作者:刘小艳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7期作者简介:刘小艳(1988-)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美术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并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一门重要课程。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美术的课程性质,即视觉性、人文性、实践性和愉悦性等四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的人格。

”本文就以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美术;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是对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宏观规定,它是理解课程标准的关键所在,美术课程性质也是如此。

2011年版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最大的一个变化之一是开宗明义的提到: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

与此相比旧课程标准则将美术课程定义为具有人文性。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的课程性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的人格”。

2023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2023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2023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2023年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性质: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2. 课程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高中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美术教育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课程目标:通过美术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 课程内容: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多个方面,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体验,注重美术学科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课程实施: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结合,注重评价与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6. 课程评价:强调评价的多元性和过程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2023年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旨在通过系统的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术课程的性质

美术课程的性质

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的价值:(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华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一)使学生行程基本的美术素养(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三)在广泛的情境中认识美术(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进行评价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美术学习的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美术课程的性质

美术课程的性质

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的价值:(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华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一)使学生行程基本的美术素养(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三)在广泛的情境中认识美术(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进行评价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美术学习的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美术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性质
●人文性
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它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像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

艺术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

艺术课程用艺术的感人形式、丰富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

●综合性
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它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
●创造性
艺术课程涉及的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达自我和发挥想像力的空间,艺术课程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美术课程
的人文特征?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定性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五)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也体现了美术学科在理论方面的新动向,例如强调美术的人文性质,重视美术与生活。

美术与文化的联系等。

高中美术课程还关注了美术创作活动中观念。

材料、力“法和技术力”面的新发展,例如在“绘画·雕塑”中增设了综合材料造型的内容,导入了现代艺术观念和环保的意识;增设了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媒体艺术”。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第一,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来考虑,它提升了美术学科的内涵,使美术学习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学习。

作为人文性质的美术学科,承担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的教育任务,而作为文化学习的美术学科,它又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扬的教育任务。

因此,要使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才能使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各种信仰、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了解美术与政治、经济、
历史、文化等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学生学会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考虑,它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尊重并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就应该使学生知道,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是我们祖先从昨天走向明天的进程中所留下的印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之一;使学生知道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与此同时,世界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所创造出的文化和艺术,也是多元的。

因此,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还应使学生能够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及思维方式;增进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和艺术的了解,开阔视野,培养对其他国家文化的接纳与尊重。

第三,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角度来考虑,它可以促进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取得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

对美术的学习与理解不能单纯地局限在本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层面上,而应与美术有关的文学、戏剧、音乐、地理、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联系与融合。

只有通过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才能使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形成横向联系,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自觉主动地融会不同学科的内容,形成跨越学科的横向性、综合性学习。

第四,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角度来考虑,它可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一些问题。

美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体现。

只有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来认识美术,才能更好地把握和深入地研究美术的性质和特殊的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因此,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使学生学会分析各种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内在的联系,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从而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探究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