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墙肢配筋

合集下载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2013.12.11|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 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详细分析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详细分析

面外长度修正系数β对 配筋的影响
随着剪力墙高度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 剪力墙配筋出现减小的趋势。钢筋混凝土构件 的稳定系数 值对配筋的影响会逐渐减小,按照 公式(1),剪力墙配筋面积 为负值时,表示 此时混凝土部分可以承担全部的轴向压力,而 不需要钢筋参与受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 系数 已经不起作用,此时墙体的面外效应已经 不是其轴心受压承载力影响因素,面外修正系 数 符合了这个规律。
35
36
“混凝土规范”、“抗 规”、“高规”关于 构造边缘构件尺寸的 规定略有不同,程序 允许用户依据不同的 规范确定。
38
1607(只考虑相当于墙平面内的配筋1607,不考虑另外一侧的配筋, 且分布筋配筋率取为0)
短肢墙全截面配筋:1100*300*0.01%=3300,除以2=1650
• 实例5:带端柱剪力墙的边缘构件
竖向墙:8900+(400-200)*350*0.6%=9320 水平墙:10881+(400-200)*350*0.6%=11301 柱(9602+9629)*2-4*490=36502 叠加得:36502+9320+11301=57123
14000 400 3000
7000 400 3000
7000 400 3000
端柱长(mm) 200
200
200
轴力N(KN) 混凝土强度
fc(Mpa) 钢筋抗压强 度fy(Mpa) 竖向分布筋
配筋率%
8642000 11.9 300 0.3
8642000 11.9 300 0.3
8642000 16.7 300 0.3
轴压比
边缘构件属性
• 执行规范较高要求

剪力墙配筋统一做法

剪力墙配筋统一做法

关于剪力墙稳定性
验算墙体稳定 时将与墙连接 的无楼板拉梁
删除
翼缘很短,应注意 整体稳定计算,这 类墙应手算复核, 还有直接按层高
1/20控制
关于剪力墙稳定性
这段墙的稳
定性需重视, 因为是在洞 口边,计算 高度为整个 墙高(外校
城的)
墙两侧均 无楼板, 无支长度 很高,存 在隐患
墙两侧均 有翼墙, 高度不受
• 高层建筑结构一字形墙的最小厚度
一、二级的一字形剪力墙最小厚度220mm。
应事先通知建筑。
[《高规》第7.2.1-2]
不需特
别加密
• 剪力墙拉筋的设置
最小Φ6@600@600(双向),底部加强区不再特别加密。
一般情况下,采用双向布置(经济,易懂)。有特殊要求,采用“梅花双 向”。
[《高规》第7 第7.2.3,8.2.1 1;《抗规》6 》6.4.4-2;11G101-1]
关于剪力墙的墙厚
[抗规6.4.1] 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 小于层 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 小于层高或无
支长度的1/25;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 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
关于剪力墙的布置及稳定性
墙体布置要求:对于住宅建筑中经常出现的底层架空或局部出现穿层 墙,应特别注意墙体的稳定计算, 墙体的厚度应从抗震概念上进行适 当加强,一般厚度可以按抗规的要求进行初选,即:一、二级不宜小 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 /20;电梯井隔墙两端应设置翼墙,形成I、Z、[形截面。 墙体稳定性:验算墙体稳定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翼墙的长度,翼墙长度小于截面厚度的2倍和800时,应按高 规附录D.0.4 条验算整体稳定(实际就是验算单片墙等效厚度截面 的稳定),此时翼墙长度按附录D,自墙内侧开始计算。 2.穿层长墙墙尽量不采用开洞模型。 3. 对与墙垂直的梁有可能对墙形成支撑时,将梁删除,计算稳定。 4.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刚性地坪做法减小墙的高度以满足墙体稳定。 5.不能过分依赖于程序整体分析的结果中有无墙体失稳,对于存在疑 问的穿层墙、翼缘很小的墙都应手算复核或采用程序的稳定验算程序 进行稳定性复核。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完整版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完整版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mm,计算结果是,那就用*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再除以2就是200mm2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配筋率=2*(200*200)=%,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或者%)。

如果填了%,实际配了%,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 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x200x1000=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构造要求

剪力墙构造要求

剪力墙构造要求1. 剪力墙的水平、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剪力墙的水平、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2. 墙肢轴压比限值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一、二、三级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不宜超过表2.5-2的限值。

注:剪力墙轴压比指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一、二、三级剪力墙底层墙肢底截面轴压比大于表2.5-3规定时,以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2.5-5条的规定;除上面所列部位外,剪力墙应按表2-5-4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剪力墙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3. 暗柱纵筋最小配筋量暗柱纵筋最小配筋量注:1 对其他部位,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转角处宜设置箍筋;2 当端柱受集中荷载时,应满足框架柱的配筋要求。

注意:程序中按照暗柱的普通部位处理。

4. 约束边缘构件配箍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对图2.5-1所示暗柱、端柱、翼墙与转角墙分别不应小于图阴影部分面积的1.2%、1.0%和1.0%。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及其配箍特征值λv注:1. 两侧翼墙长度小于其厚度3倍时,视为无翼墙剪力墙;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剪力墙;2.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除满足2.5-5的要求外,且不宜小于墙厚和400mm;当有墙柱、翼墙和转角墙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mm;3. hw为剪力墙的墙肢截面高度。

图2.5-1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墙肢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剪力墙墙肢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剪力墙截面设计与构造中的一些问题1.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相比有何特点?在剪力墙内,各种钢筋的作用如何?需要进行哪些计算与验算?答:墙体承受轴力,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它应当符合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基本规律。

但与柱子相比,它的截面往往薄而长(受力方向截面高宽比远大于4),沿截面长方向要布置许多分布钢筋,同时,截面剪力大,抗剪问题较为突出。

这使剪力墙和柱截面的配筋计算和配筋构造都略有不同。

在剪力墙内,由竖向分布筋和受力纵筋抗弯、水平钢筋抗剪,需要进行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和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必要时,还要进行抗裂度或裂缝宽度的验算。

剪力墙必须依赖各层楼板作为支撑,保持平面外稳定。

在楼层之间也要保持局部稳定,必要时还应进行平面外的稳定验算。

2.如何判别剪力墙的大、小偏心受压?答:与偏心受压柱类似,在极限状态下,当剪力墙的相对受压区高度ξ(x /h w0)≤ξb 时,为大偏心受压破坏;ξ>ξb 时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3.剪力墙按大偏心受压进行强度计算时,应满足哪两个条件?答:剪力墙按大偏心受压进行强度计算时,应满足的两个条件:(1)必须验算是否满足ξ≤ξb 。

若不满足,则应按小偏压计算配筋。

(2)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均应符合'2a x ≥的条件,否则按'2a x =进行计算。

4.剪力墙大、小偏心受压破坏的特点与假定如何?答:大偏压破坏时,远离中和轴的受拉、受压钢筋都可以达到流限f y ,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α1f c ,但是靠近中和轴处的竖向分布筋不能达到流限。

按照平截面假定,未达流限的范围可以由计算确定。

但为了简化计算,在剪力墙正截面计算时,假定只在1.5x 范围(x 为受压区高度)以外的受拉竖向分布筋达到流限并参加受力。

在1.5x 范围内的钢筋未达流限或受压,均不参与受力计算。

与小偏压柱相同,剪力墙截面小偏压破坏时,截面上大部分受压或全部受压。

在压应力较大的一侧,混凝土达到极限抗压强度而丧失承载能力,端部钢筋及分布钢筋均达到抗压屈服强度,但计算中不考虑分布压筋的作用。

剪力墙配筋计算

剪力墙配筋计算

剪力墙配筋计算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其配筋计算至关重要。

剪力墙的配筋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风荷载等水平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剪力墙配筋计算的相关知识。

剪力墙的受力特点较为复杂,它不仅要承受水平荷载产生的剪力和弯矩,还要承受竖向荷载产生的压力。

在进行配筋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首先,我们要明确剪力墙的分类。

根据洞口的大小、位置和形状,剪力墙可分为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联肢墙、壁式框架等。

不同类型的剪力墙,其受力性能和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整体墙和小开口整体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

计算时,通常采用材料力学中的弯曲理论,通过计算墙体的弯矩和剪力,来确定所需的配筋量。

联肢墙则是通过连梁将两片墙肢连接在一起。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和连梁都会产生变形和内力。

计算联肢墙的配筋时,需要先确定连梁和墙肢的内力,然后分别进行配筋计算。

壁式框架的受力性能更接近于框架结构,其计算方法也相对复杂。

在剪力墙配筋计算中,需要考虑多种荷载组合。

一般来说,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根据不同的荷载组合,计算出墙体在各种情况下的内力,然后选取最不利的内力组合进行配筋设计。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确定剪力墙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参数。

包括墙厚、墙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等。

第二步,计算剪力墙所承受的水平和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主要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竖向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载。

第三步,根据剪力墙的类型和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墙体的内力。

例如,对于弯曲型剪力墙,可以采用等效连续化方法计算内力;对于联肢墙,可以采用连续连杆法计算内力。

第四步,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截面设计。

截面设计主要包括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在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需要确定受压区高度,计算所需的纵向钢筋面积。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则要确定剪力设计值,计算所需的箍筋和水平分布钢筋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 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 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As=2440,1440可能不正常,As=939,452正常)
第十五项:
当然还要满足规范要求,《高规》7.2.17和7.2.18条规定。

一般可采用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二项的配筋文件(但要复核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里的边缘构件计算面积),将构造配筋部分删除,剩下很少的计算配筋,对应墙体编号配筋即可。

H1.5-4.5:1.5是墙水平分布筋的面积cm2,4.5是地下室外墙或人防外墙竖向钢筋的面积cm2。

剪力墙配筋输出符号说明: *
* Dt,Dl --- 墙厚度、长度(m) *
* aa --- 墙一端钢筋合力点到边缘的距离(mm) *
* As --- 墙一端暗柱配筋面积(mm) *
* (Icn)M,N --- 暗柱配筋As的控制内力(kN,kN-m) *
* Ash --- 墙水平分布筋配筋面积(mm) *
* (Icn)V,N --- 水平筋Ash的控制内力(kN) *
* Uc --- 墙轴压比*
* (Icn)Nu --- 轴压比的控制轴力 *
* 如果墙肢长度小于3倍的墙厚,则该墙肢按柱配筋:*
* aa --- 理解为保护层厚度(mm) *
* As --- 理解为柱一边的配筋面积(mm) *
* Ash --- 理解为箍筋配筋面积(mm) *
* 注:墙水平筋是指间距Swh范围内的配筋面积
参考资料:PKPM 2010 SATWE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