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考点总结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1. 三国时期的背景- 东汉末年政权腐败,民不聊生,导致天下大乱。
- 黄巾起义爆发,标志着末年社会动荡的开始。
- 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逐渐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2. 重要的战役和战略- 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联军成功击败曹操的大军。
- 美人计:诸葛亮在博望坡上放风筝,利用风向预测曹操的进军方向。
- 诸葛亮火烧新野:通过火烧新野,消除了对手的后顾之忧。
- 长坂坡单骑救主:赵云以一当十,成功救出刘备。
- 五丈原会战:刘备病重,将自己的军队交给了诸葛亮,为蜀国的未来奠定基础。
3.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刘备:汉室宗亲,人称刘皇叔,仁德之君,建立了蜀汉政权。
- 关羽:刘备的义兄,武艺高强,被誉为武圣。
- 张飞:刘备的义弟,勇猛无比,擅长单挑。
- 赵云:身世神秘,威武之师,常常为刘备出生入死。
- 曹操:权谋高手,一度统一北方,为魏国奠定基础。
- 孙权:东吴的创立者,睿智果断,成为魏、蜀一方的重要对手。
4. 著名的典故和故事情节-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
- 卧龙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智囊,为蜀国立下赫赫战功。
- 千里走单骑:赵云救援刘备的壮举。
- 七星坛造船:孙权帮助刘备造船,用以击败曹操的计策。
- 十面埋伏:诸葛亮在定军山设下十面埋伏,成功击败了曹军。
5. 主题和价值观- 忠诚与仁义:三国演义中许多英雄都以忠诚、仁义和大义为依归。
- 计谋与智慧:各方人物都运用了多种计谋、智慧来战胜对手。
- 英雄主义与牺牲:英雄们常常抱着不怕牺牲、为国家和家族着想的精神。
6. 影响与传承-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经久不衰,被广大读者喜爱。
- 三国演义的题材也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
《三国演义》所有考点知识汇总
《三国演义》所有考点知识汇总
1. 三国时期的背景
- 东汉末年政治动荡,黄巾起义爆发
- 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局势形成
2. 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
- 作者罗贯中
- 描写了战争与英雄的故事
- 塑造了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人物形象
3. 主要人物
- 曹操:智勇双全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刘备:仁义之君,诸葛亮的主公
- 孙权:以江东为基地,崛起于东吴
4. 重要场景和事件
- 美髯公案:刘备得诸葛亮为谋臣的故事
- 苦肉计:蜀军对付曹军的计策
-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成功击败曹操
5. 主要思想和价值观
- 忠诚: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忠诚和信义
- 智谋:人物之间斗智斗勇的策略和计谋
- 英雄:三国英雄人物的形象塑造
6. 《三国演义》的影响
- 深入人心的故事和角色形象
- 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以上是关于《三国演义》的考点知识汇总。
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同时,《三国演义》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全考点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关张与朱傍、孙坚进攻黄巾,大胜。朱傍、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朝廷降旨,要清除因立战功而当官的人。刘备自然也在此列。此时,朝廷派来的督邮来到安喜县巡视考察政绩。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高高地坐在上面,刘备谦恭地站在台阶下。过了许久,督邮才问:“刘县尉是什么出身?”刘备说:“我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在涿州作战有功,所以被封为县尉。”督邮大声说:“你竟敢诈称皇亲,还虚报战绩,现在朝廷正是要淘汰你们这些滥竽充数者。”刘备回到县衙,与县吏商量此事。县吏告诉他,督邮的目的是向他索要贿赂。第二天,督邮先将县吏捉到馆驿,逼他诬陷刘备害民。刘备儿次到馆驿求见,均被挡在门外。张飞喝了几杯闷酒,骑马从馆驿前路过,见一群老人围在门前痛哭,便上前询问,才知道督邮欲加害刘备,老人们来说明实情,反被督邮的手下追打。张飞大怒,闯进门去,将督邮揪出门来,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儿根柳条。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这时,关羽在旁边说:“兄长你立下这么多功劳,才仅仅得到县尉之职,现在还被督邮侮辱。我想这官场也不是我们的栖身之所。不如杀死督邮,弃官归乡,另谋出路。”刘备不忍,放走了督邮。督邮回去后,差人来捉拿刘备。刘关张三人连夜往代州投了刘恢。不久,参加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被任为平原令。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病危,召大将军何进进宫商议后事。不出儿日,汉灵帝驾崩。 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鸩杀董后,袁绍劝何迸诛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师诛灭宦官,曹操不以为然。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三国演义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政治斗争而脍炙人口,成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
知识点整理及归纳如下:1. 历史背景: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乱,以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
主要历史事件包括董卓之乱、黄巾起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
2. 人物形象:- 诸葛亮:又称孔明,是刘备的谋士,被誉为“千古奇才”,以智谋过人、善于用兵而闻名。
- 刘备:东汉末年的名将,曾建立蜀汉政权,被封为汉中王。
他以仁义待人,得到了许多忠诚的臣子和民众的支持。
- 关羽:字云长,刘备的义兄,被封为汉寿亭侯。
他个性刚烈、忠诚勇猛,被尊为“武圣”。
- 张飞:字益德,刘备的义弟,被封为当阳侯。
他勇猛无比,擅长使用方天画戟,但个性粗犷,经常无礼于人。
- 曹操:东汉末年的名将,曾建立魏国政权,被封为魏王。
他以威武霸道,反复无常著称,但也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
- 孙权:孙策的弟弟,继承了孙策的江东地盘,建立吴国政权。
他以明智稳重、善于团结人心而受到部下和民众的尊敬。
3. 政治斗争:- 董卓之乱:描述了董卓篡逆、掌握朝政等系列事件。
- 三顾茅庐:描写了刘备出使诸葛亮三次,希望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和诸葛亮的才华。
- 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联合对抗曹操的战争,以火攻曹军为高潮,达到了震慑曹操、保护江东地盘的目的。
4. 士人风范:- 卧龙诸葛亮:诸葛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和治国方略,以及他对人民的关怀、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和士人风范。
- 长坂坡张飞:张飞在长坂坡单骑救主的故事,展现了他对义勇的精神追求。
- 孔明借箭: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攻打曹操,威胁南蛮彝族首领孟获,勾结外族对抗内地,通过借箭的计谋成功攻破曹操的防线。
考点整理及归纳如下:1. 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形象;2. 熟悉三国演义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如董卓之乱、赤壁之战等;3. 理解三国演义中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策略,如刘备和曹操的对峙、刘备和孙权的联盟等;4. 理解三国演义中的士人风范,如诸葛亮的智谋、关羽的忠诚等。
三国演义考点知识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汇总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有 : 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事诸葛亮了,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他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草船借箭。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是使用双股剑的是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是关羽,和使用丈八蛇矛枪的是张飞。
4、有关《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6、杜牧在《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东雀春深所二乔。
”的句子中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写的人物是周瑜和曹操。
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变而来的
8、在《三国演义》中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9、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的事。
10、《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一、作者与成书背景。
1. 作者。
-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2. 成书背景。
二、主要人物。
1. 刘备。
- 形象特点。
- 为人谦和、礼贤下士。
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宽以待人,志向远大。
例如“三顾茅庐”,他不辞辛劳,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 但有时过于仁慈,在一些军事决策上不够果断。
如在荆州问题上,没有及时采纳庞统的一些激进策略。
- 主要事迹。
- 桃园结义: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三人情同手足,共同起兵。
- 建立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等谋士的辅佐下,占据益州、汉中,建立蜀汉。
2. 诸葛亮。
- 形象特点。
- 智慧超群,被视为智慧的化身。
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如“草船借箭”,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十万支箭。
- 忠诚不二,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他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主要事迹。
- 隆中对: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刘备规划了战略蓝图。
- 六出祁山:为了北伐中原,多次出兵祁山,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汉室的忠诚。
3. 曹操。
- 形象特点。
- 奸诈多疑,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就体现了他的多疑性格。
他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出此话。
- 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他能招揽众多人才为其所用,如郭嘉、荀彧等谋士,张辽、徐晃等武将。
他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曹魏政权。
- 主要事迹。
- 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以此来号令诸侯,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
-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4. 关羽。
- 形象特点。
- 忠义双全,对刘备忠心耿耿,在曹操阵营时,曹操对他百般拉拢,但他始终心系刘备。
如“挂印封金”,他得知刘备下落后,毅然离开曹操。
- 武艺高强,被尊称为“武圣”。
他“过五关斩六将”,单枪匹马冲破曹操的重重关卡去寻找刘备。
- 主要事迹。
- 温酒斩华雄:在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主动请缨,在酒尚温的短时间内斩杀了董卓大将华雄,一战成名。
2023高考名著《三国演义》最全考点汇总
2023高考名著《三国演义》最全考点汇总一、主要人物与角色关系1. 诸葛亮:刘备的重要谋士,以智谋著称,与刘备形成了师徒关系。
2. 刘备:主要角色之一,他是蜀国的创始人,与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
3. 关羽:蜀国名将,与刘备和张飞结拜为兄弟,一直忠诚于刘备。
4. 张飞:蜀国名将,与刘备和关羽结拜为兄弟,勇猛而好战。
5. 曹操:魏国开国皇帝,以权谋见长,与刘备、孙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6. 孙权:吴国开国皇帝,与刘备、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二、重要战役与策略1. 赤壁之战: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吴,最终被周瑜火攻击退。
2.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决战,曹操采取埋伏战术击败袁绍。
3.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成功请到了他为自己出谋划策。
三、主要思想和价值观1. 忠诚: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周瑜对吴国的忠诚、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等都展现了忠诚的价值观。
2. 智谋:诸葛亮的智谋在《三国演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智谋被看作是正直而高尚的品质。
3. 君臣关系:《三国演义》中描述了各个国家的君臣关系,展现了忠诚、奸诈等不同的价值观。
四、文学技巧和艺术特点1. 描写与议论相结合:《三国演义》中既有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描写,也有对人物内心感受和思想的议论。
2. 比喻和象征: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丰富了作品的意义。
3. 人物形象塑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而丰满,个性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4. 叙事方式:《三国演义》采用了史诗般的叙事方式,使整个故事气势恢弘。
五、与现实的联系与启示1. 战争与和平:《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与现实中的战争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2. 人性的复杂性:《三国演义》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性相似。
3. 智谋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的智谋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反映了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阅读材料推荐1.《三国演义》全书2.《三国志》以上是对2023年高考名著《三国演义》的考点进行的汇总,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
《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1. 作者与背景《三国演义》是中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
该小说描绘了中国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其间发生的英雄故事和战争。
作品创作于14世纪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 内容梗概《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起点,以西晋统一中国为终点,通过描写董卓篡位、吕布、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战争和个人英雄的传奇故事。
作品以其丰富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塑造和扎实的历史背景而广为流传。
3. 主要人物- 刘备:东吴的建立者,受到众多忠义之士的支持和帮助。
- 曹操:代表着权力、政治以及统一中国,同时也有其复杂的人物形象。
- 孙权:吴国的建立者,与曹操和刘备展开了多次争斗。
- 关羽、张飞、赵云: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各自具有突出的武艺和忠诚。
4. 常见情节- 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下义兄弟之盟,立誓共闯天下。
- 千里走单骑:赵云以一人之力救出刘备的儿子。
- 白马将军:关羽因助曹操平定黄巾之乱而被封为白马将军。
5. 作品价值《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它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展示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
同时,作品中蕴含了许多智慧和道德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6. 影响和传播《三国演义》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传播。
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等形式,并且成为了许多游戏和动漫作品的背景。
全球各地的读者也通过翻译版的《三国演义》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7. 结语《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它通过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入的历史背景,展示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和政治斗争。
作品不仅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汇总
1、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骄兵必败”主题的一个故事。
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
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
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
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
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被俘不降,孙权杀之。
2、简要概括刘、曹、孙任一势力的兴亡过程。
①曹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不久在赤壁大败,形成鼎立之势。
曹丕在曹操死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
曹丕,曹睿继位,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击杀大将军曹爽。
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废曹芳,杀曹髦,后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曹魏亡国。
②蜀汉;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
不久关羽被孙仅杀死,刘备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
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
诸葛亮结好孙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
姜维九伐中原,无功而返。
不久,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
③孙吴: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
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曹操。
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
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继位,朝政动荡。
孙皓暴虐无道,于280年为西晋所灭3、官渡之战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4、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
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
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
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三国演义》考点总结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三国演义》考点总结2023年中考语文考点总结:名著《三国演义》
1. 《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
- 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作者罗贯中的生平和创作动机。
- 分析小说描写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
2. 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 归纳、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如黄巾起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
- 熟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如刘备、曹操、孙权、周瑜等。
3. 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代表作品
-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如直接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
- 归纳各个人物的代表作品,如刘备的仁义、曹操的谋略等。
4. 小说中的情节发展和冲突
- 分析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如主线、分支、转折等。
- 探究小说中的冲突类型,如人物之间的冲突、内外部冲突等。
5. 文学语言特点及名句欣赏
- 理解小说的文学语言特点,如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
- 欣赏小说中的经典名句,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6. 影响与价值
- 探究《三国演义》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 分析《三国演义》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如人生哲理、智慧传承等。
这些都可能成为2023年中考语文考点中关于《三国演义》的内容。
但是具体的考题形式和要求,还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和命题方向来确定。
所以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多进行相关的练习和阅读,全方位提高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掌握。
三国演义知识点汇总
三国演义知识点汇总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从东汉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记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de)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de)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de)军事、政治、外交斗争,描摹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de)战争场面.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de)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de)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群众对政治集团(de)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de)愿望.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刘备:宽厚仁爱,求贤若渴,忠义两全关羽:武勇神威,忠贞守义,刚愎自用,骄傲自负张飞:勇猛刚直,粗中有细,正义凛然,嫉恶如仇诸葛亮:智者,智慧(de)象征,精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尽职.赵云:骁勇善战,忠义侍主,处事谨慎曹操:足智多谋,虚伪奸诈,富有韬略,自负多疑司马懿:用兵谨慎,长于谋略,阴险奸诈孙权:智勇兼备,知人善任周瑜:雄才大略,智勇双全,气量狭小1、三国演义中忠义(de)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de)他忠、义、勇、谋、傲(de)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2、三国演义中智者(de)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de)许多脍炙人口(de)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de)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de)刘备,使青龙偃月刀(de)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de)张飞.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着三国演义(de)开篇词.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de)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de)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de)两个故事(de)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6)(刘备)访贤——三顾茅庐(7)(关老爷)赴会——单刀直入(8)(关爷)走麦城——死到临头(9)(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10)(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11)(赵子龙)上阵——单枪匹马(12)(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1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14)(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15)(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1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de)句子写(de)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de)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de)故事演化而来(de).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de)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de)人物及故事.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10、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de)一场着名(de)以少胜多(de)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常考故事情节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足智多谋(de)诸葛亮处处比自己高出一筹,便心怀嫉妒,甚至一心想将诸葛亮置于死地而后快.他以军中缺箭为名,心生一计,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忌妒心强,而且又十分阴险狡猾.然而,独具慧眼(de)诸葛亮却满口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de)阴谋彻底失败.空城计: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三顾茅庐: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第三次拜访才见到诸葛亮.在这一过程中,刘备表现出极大(de)耐心和诚恳.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后来得到了刘备(de)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别.由于,没有得到曹操(de)手谕,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城市),立斩曹操六员大将.具体是指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单骑救主: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de)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de)追赶,护卫刘备家小(de)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观战(de)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水淹七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关羽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樊城(de)魏军守将曹仁赶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正在双方相持不下(de)时候,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平地(de)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于禁(de)军营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冲来,把七军(de)军营全淹没了.于禁和他(de)将士不得不泅水找个高地避水.关羽早就抓住于禁在平地上扎营这个弱点.他趁着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领水军向曹军进攻.他们先把主将于禁围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于禁被围在一个汉水中(de)小土堆上,逼得无路可退,就垂头丧气地投降了.庞德掉在水里,关羽水军赶上去,把他活捉了. 火烧连营: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de)木栅和周围(de)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de)成功,决定了猇亭之战蜀败吴胜(de)结果.七擒孟获:蜀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de)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其间诸葛亮采用马谡攻心(de)计策,七擒孟获,孔明都放了他.孟获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借东风:诸葛亮与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de)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de)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de)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为后来赤壁之战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白帝城托孤:荆州被吴国攻占,关羽兵败被俘,不降,被杀.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但被吴火烧联营,大败后兵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de)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de)料子,你就把他废黜了,你自己当皇帝吧."诸葛亮一听立刻跪下说:我一定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de),绝不敢有一点自己当皇帝(de)意思.一定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高考名著】三国演义考点大全
1。
请概括说明官渡之战答: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许攸投降曹操,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2。
请概括说明“赤壁之战”答:曹操夺取荆州后骄傲自大,初战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为减弱风流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下令将战船相连,埋下隐患;相信黄盖的诈降,放松了警惕;被周瑜火烧连船,又遭穷追猛打,大败。
3.《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飘流,塞江而下。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次战役?请概述此次战役的经过.答:夷陵之战,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
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
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
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
这次大战以蜀军彻底大败而告终。
4.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答: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
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为由,向袁术借雄兵数千。
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纮。
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
5.“斩华雄”这段不到六百字的情节,作者是怎样刻画关羽神勇的形象?答:层层烘托。
作者设置了一个难以收拾的战争场面,让关羽出场。
虚实结合。
虚写战场,实写会场,来表现其超群的武艺。
细节点染。
如“其酒尚温”,化抽象为具体,显示战斗速度之快,凸显了关羽的神勇。
6.简述赵云百万军中救幼主的故事。
答: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
赵子龙受命保护刘备的妻儿,但混乱中走散.赵子龙杀人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又杀人重围,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不到两个时辰,杀死曹营上将五十余人,得以杀出重围,救出幼主.7.鲁迅认为《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及考点归纳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一、背景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作者是罗贯中,创作年代为元末明初。
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全国的历史画卷。
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形象、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等,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二、重要人物1.曹操: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推行“屯田制”,壮大实力,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统一北方,是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2.刘备: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汉开国皇帝。
他以“仁德”著称,注重人才,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创立了蜀汉政权。
3.孙权:东汉末年名将,吴国开国皇帝。
他继承父兄基业,拥立汉献帝,与曹魏、蜀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4.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卧龙先生”。
他以智慧、谋略著称,提出许多精辟的战略,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
三、故事梗概《三国演义》以黄巾起义为开端,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故事。
主要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斗争,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其中,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七擒孟获、长坂坡之战等经典战役让人热血沸腾。
四、考点概览1.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2.各个势力的特点、优缺点以及背后的原因;3.重要人物的经历、性格和贡献;4.各个时期的文学、艺术和思想表现;5.《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和人物形象;6.作品所传达的主题和思想。
五、考试要点1.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如黄巾起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2.各个势力的特点和优缺点,如曹操的聪明才智和残忍,刘备的仁德和胆略等;3.重要人物的经历、性格和贡献,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4.各个时期的文学、艺术和思想表现,如建安文学、魏晋玄学等;5.《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和人物形象,如空城计、草船借箭等;6.作品所传达的主题和思想,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
(Word完整版)《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总),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总),推荐文档(Word完整版)《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总)1. 人物篇主要人物- 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创立了蜀汉政权,被尊称为“刘皇叔”。
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创立了蜀汉政权,被尊称为“刘皇叔”。
- 关羽:关羽是刘备的义弟,被誉为武圣,蜀汉时期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人称“关公”。
关羽:关羽是刘备的义弟,被誉为武圣,蜀汉时期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人称“关公”。
- 张飞:张飞是刘备的义兄,蜀汉时期的重要将领,性格粗犷、勇猛,人称“张翼德”。
张飞:张飞是刘备的义兄,蜀汉时期的重要将领,性格粗犷、勇猛,人称“张翼德”。
-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曾建立魏国,被尊称为“丞相”。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曾建立魏国,被尊称为“丞相”。
- 孙权:孙权是东吴的创始人和第一位吴国的皇帝,被尊称为“孙仲谋”。
孙权:孙权是东吴的创始人和第一位吴国的皇帝,被尊称为“孙仲谋”。
重要配角- 诸葛亮:诸葛亮是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称为“卧龙先生”,为刘备的忠实谋士。
诸葛亮:诸葛亮是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称为“卧龙先生”,为刘备的忠实谋士。
- 周瑜:周瑜是东吴的重要将领,曾协助孙权抵御曹操的进攻,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周瑜:周瑜是东吴的重要将领,曾协助孙权抵御曹操的进攻,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 司马懿:司马懿是曹魏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为邓艾所杀。
司马懿:司马懿是曹魏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为邓艾所杀。
2. 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末年,这个时期社会动荡,各地起义军纷纷兴起。
东汉末年: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末年,这个时期社会动荡,各地起义军纷纷兴起。
- 宦官专权: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专权,导致各地割据势力的兴起,为后来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宦官专权: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专权,导致各地割据势力的兴起,为后来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三国演义》高频考点
《三国演义》高频考点一经典故事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志趣相投,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2.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己高出一筹,便心怀嫉妒,甚至一心想将诸葛亮置于死地而后快。
他以军中缺箭为名,心生一计,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忌妒心强,而且又十分阴险狡猾。
然而,独具慧眼的诸葛亮却满口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彻底失败。
3.空城计: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4.三顾茅庐: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第三次拜访才见到诸葛亮。
在这一过程中,刘备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诚恳。
5.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别。
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城市),立斩曹操六员大将。
具体是指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
6.单骑救主: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考点知识点梳理归纳(主要人物简介、常识知识点及练习)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考点知识点梳理归纳主要人物简介及结局蜀国:1: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刘备的优点主要于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
而缺点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2: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3: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关羽留守荆州。
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4: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
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
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
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吴国:1: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三国演义知识点考点
三国演义知识点考点
1.三国历史背景: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如东汉末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三国人物:重点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等,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政治理念等。
3. 三国政治制度:介绍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如魏国的皇帝制度、蜀汉的相权制度、吴国的王权制度等。
4. 三国战争:介绍三国时期的战争,如赤壁之战、五丈原之战、官渡之战等,包括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等。
5. 三国文化:介绍三国时期的文化,如诗歌、曲艺、绘画、建筑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6. 三国地理环境:介绍三国时期的地理环境,如长江、黄河、峨眉山、太行山、巍山等,包括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
7. 三国文学:介绍三国时期的文学,如《三国演义》、《诸葛亮集》、《曹操集》等著作,包括其风格特点、影响等。
8. 三国艺术:介绍三国时期的艺术,如雕塑、陶瓷、玉器等,包括其艺术特点和成就。
- 1 -。
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
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一、作者与背景。
1. 作者。
2. 创作背景。
二、主要人物。
1. 刘备。
- 形象特点: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任。
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虽然早期四处奔波,寄人篱下,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 主要事迹:桃园三结义(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建立蜀汉政权等。
2. 诸葛亮。
- 形象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有经天纬地之才。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善于治国。
- 主要事迹:隆中对(为刘备规划战略蓝图)、火烧博望坡(初露军事才能)、赤壁之战(联吴抗曹,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叛乱)、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3. 曹操。
- 形象特点:奸诈多疑,雄才大略。
他善用人才,有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但同时也残忍好杀,自私自利。
- 主要事迹: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政治主动权)、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败袁绍)、赤壁之战(败于孙刘联军)。
4. 关羽。
- 形象特点:重义气,武艺高强,威震华夏。
他为人忠义,被尊称为“武圣”。
- 主要事迹:温酒斩华雄(初露锋芒)、过五关斩六将(为寻找刘备,一路过关斩将)、单刀赴会(展现英勇无畏)、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擒杀)。
5. 张飞。
- 形象特点:勇猛无比,嫉恶如仇,但脾气暴躁。
- 主要事迹:当阳桥喝退曹军(一声大喝吓退曹操追兵)、义释严颜(体现粗中有细)。
三、重要情节。
1. 桃园三结义。
- 内容: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涿郡张飞庄后的桃园中,祭告天地,结为兄弟。
他们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意义:这一情节奠定了刘关张三人的兄弟情义,是他们日后共同奋斗的情感基础,也是蜀汉政权建立的开端。
2. 官渡之战。
- 背景:东汉末年,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实力强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考点复习1、关桃园结义(第1回)①为镇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焉发榜招募义兵。
②备、飞、关羽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
③于是在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
④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翼德怒鞭督邮(第2回)①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
②他态度傲慢,呵斥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备害民。
③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
④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
⑤飞还劝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备便挂印离去。
3、吕奉先投奔董卓(第3回)①吕布原为丁原义子。
②董卓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肃带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③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首级。
④吕布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⑤董卓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4、谋董贼孟德献刀(第4回)①操佩着从司徒王允处借得的七星宝刀径入相府,见吕布在旁,无法下手。
②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给操,董卓因胖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
③操便要行刺,却董卓在衣镜中看见,急转身质问。
④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操忙跪下说献刀给董卓。
⑤并借口试马,上马加鞭而去,等董卓醒悟过来,操已出了。
5、“宁教我负天下人”(第4回)①操谋刺董卓未成而逃亡,路经中牟县被县令宫捉住。
②宫钦佩他的忠义,弃官与他同逃。
③在成皋,操夜宿于父亲的义兄吕伯奢家中,因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
④接着又为绝后患而杀吕伯奢,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⑤宫认为操大不义,但念及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便弃而他往。
6、关羽温酒斩华雄(第5回)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
②关羽高声请缨,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
③操倒了杯热酒给关羽。
④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⑤他提刀上马,没一会儿便砍下了华雄的脑袋,回到军营,那杯酒还温着。
7、关三英战吕布(第5回)①华雄被斩后,董卓令吕布出战,公瓒不敌吕布,吕布举画戟要刺。
②飞挺丈八蛇矛来攻③接着一旁的关羽舞青龙偃月刀来战,两人仍战不倒吕布。
④这时备掣双股剑来助战,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
⑤最后吕布招架不住,便退兵虎牢关,、关、紧追而至。
8、匿玉玺坚背约(第6回)①董卓战败,火烧,坚从皇宫废墟的井中捞出一枚玉玺。
②他相信这是自己将要当皇帝的预兆,便托病辞归江东,另谋大事。
③不想事情泄密,袁绍向他讨取。
④他离开,袁绍还写信给荆州表,教他拦截坚讨玉玺。
⑤坚为此发毒誓说,如果拿了玉玺,死于刀箭之下;后来毒誓应验。
9、王允巧使连环计(第8回)①王允利用吕布与董卓好色,先将义女歌伎貂蝉许给吕布为妾,待择日送出;②后又将貂蝉献与董卓,并送至董卓府中;③然后离间吕布,使之以为是董卓夺己所爱。
④貂蝉也以情迷惑吕布。
⑤令吕布对董卓心生嫌怨,最后杀死董卓。
10、董卓大闹凤仪亭(第8回)①吕布得知董卓纳貂蝉为姬妾,心怀不满。
②吕布乘董卓入朝议事,入董卓府中,与貂蝉在凤仪亭相会。
③貂蝉假意哭诉被董淫污、不能复事吕布。
④为吕布受他人之制而遗憾,吕布羞惭满面。
⑤董卓回府后撞见吕布,怒而抢过吕布的画戟,掷戟刺吕布,吕布大惊而逃。
11、报父仇操兴师(第10回)①操派人往琅琊郡接父亲嵩到兖州,家一行四十余人途经。
②太守谦欲结好操,遂设宴款待并派兵护送。
③不料所派之人竟是黄巾降将。
④他们杀死嵩一家,取了财物,逃窜他处。
⑤操大怒,于是发誓要向谦报杀父之仇,一路杀戮百姓,包围。
12、备救孔融(第11回)①谦求援孔融,黄巾军包围,孔融自顾不暇,派太史慈星夜求见备。
②备收到信件之后同关羽、飞点精兵三干,往郡进发。
③关羽斩黄巾军余党首领管亥于马下。
④太史慈、飞、备驱兵掩杀,城上孔融也驱兵出城。
⑤两下夹攻,余党溃散,解了之围。
13、恭祖三让(第12回)①操攻打,救完孔融的备也引兵相救。
②太守谦命糜竺取牌印,让与备,备推辞了。
③操因吕布攻击后方而退兵,谦及部属再次表达推让之意,备坚辞。
④后来谦病重,第三次让,备终是推托,谦以手指心而死。
⑤后军队和百姓拥立备,备乃领牧。
14、挟天子以令诸侯(第14回)①董卓死后,汉献帝回到,宣操入朝以辅王室。
②操兴师入朝,董昭建议操迁都许都。
③献帝和群臣惧操而不得不从。
④迁都许都后,操分封大臣,自命大将军、武平侯。
⑤自此大权皆归于操,朝廷大务,先禀操,然后方奏天子。
15、吕奉先射戟辕门(第16回)①袁术派纪灵攻打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备。
②备写信向吕布求助,吕布写信请来纪灵,设宴调解。
③吕布将画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并说如果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④如果射不中,则两家厮杀。
⑤结果辕门射戟应声而中,避免了一场厮杀。
16、孟德割发代首(第17回)①攻打绣期间,所过之处,麦熟将刈。
②为赢民心,操传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③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鸟而惊,闯进麦田,违犯了军令,理当斩首。
④于是便借郭嘉之语“法不加于尊”。
⑤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显示自己带头执法。
17、夏侯惇拨矢啖睛(第18回)①夏侯惇与吕布手下的高顺两军相遇。
②高顺战败,夏侯惇绕阵追之,性暗地里拈弓搭箭射中夏侯惇左目。
③夏侯惇用手拔箭,连眼珠也拔了出来,他大呼道:“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④便将眼珠纳于口啖之,仍复挺枪纵马而战。
⑤性被他一枪搠透面门而死。
18、白门楼吕布殒命(第19回)①下邳城失陷后,吕布被缚至白门楼。
②吕布恳请备在操面前说情,备点头示意。
③吕布对操表示降服,操问备的看法,④玄德以吕布认丁建阳、董卓为义父而又杀之为例,劝操杀掉吕布。
⑤吕布大骂备“大耳儿”,操令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
19、阿瞒许田打围(第20回)①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朝廷外的反应。
②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操讨天子弓箭射之,正中鹿背。
③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献帝高呼“万岁”。
④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
⑤众皆失色,云长欲斩操,被备及时制止。
20、操煮酒论英雄(第21回)①为防操谋害,备下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②一日,操忽请备饮酒,两人煮酒对饮,展开论天下英雄的对话。
③操在对备所指的英雄一一否决后,指称自己和备为英雄。
④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
⑤备忙借惧雷来掩饰失惊的情状,由此解除操的疑惑。
21、屯土山关公三约(第25回)①操攻下后,欲取下邳,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
②操派人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一,只降汉帝,不降操;③二,必须供奉备的两位夫人;④三,一旦有了备的消息,不管千里万里,马上辞去。
⑤操应允。
22、身在营心在汉(第26回)①操班师回许都,让关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欲陷之不义。
②关羽则秉烛于门外,通宵伫立,待二位夫人甚为恭敬。
③操厚待关羽,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④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接受赤兔马。
⑤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备下落,可以骑它速去相见,操后悔不已。
23、关云长挂印封金(第26回)①关羽得知备在袁绍处,到相府辞别操。
②操为了挽留关羽,假托有病,挂避客牌不见,辽也托病不出。
③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书信一封,辞别操。
④将操所赐金银,一一封在库中,分毫未动,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
⑤关羽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备。
24、关羽千里走单骑(第27回)①关羽得知备在袁绍处,于是带着甘、糜二夫人去寻备。
②但因为没有操的公文,各关守将均不放行。
③于是关羽就保护二位嫂嫂,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等五座关口。
④斩了孔秀、福、王植等六员守将。
⑤夺下渡船,过了黄河,一路追寻备。
25、战官渡袁绍败绩(第30回)①袁绍得知操封权为将军,结为外应,怒而起兵攻。
②两军对垒于官渡,操兵弱粮少,一度欲回守。
③谋士荀彧劝操与袁绍相持,使袁军轻敌,部不和生变,再出奇制胜。
④操纳其言,并依许攸计谋派兵袭烧了袁军之粮。
⑤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26、劫乌巢孟德烧粮(第30回)①谋士许攸劝袁绍夜袭,袁绍不听。
②许攸夜投操,操依许攸计谋,烧毁袁军乌巢粮屯,大胜。
③袁绍也去劫城,却中辽之计。
④操乘胜追击,袁军四处溃散,袁绍父子仓皇北逃。
⑤袁绍全面溃败,只带着八百单骑,回到冀州。
27、皇叔跃马檀溪(第34回)①蔡夫人与弟蔡瑁密谋,以表的名义大会众官于襄阳,请备赴会而杀之。
②幸有伊籍告密,教备起如厕,从西门逃脱。
③蔡瑁引军追赶至檀溪,备纵马下溪,不料所乘之的卢马失了前蹄。
④备加鞭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⑤那马从水中涌起,跃过檀溪,仓皇而逃。
28、操施计谋徐庶(第36回)①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派人取徐母至许都。
②程昱诈称与徐庶结为兄弟接来徐母,仿徐母笔迹去信召徐庶来许都。
③徐庶无奈,含泪向备辞行,并向备推荐诸亮。
④徐庶归后,徐母因徐庶弃明投暗而自缢。
⑤徐庶心怀备和好友诸亮,又经此变,虽在营,却终身不为之设一谋。
29、玄德三顾茅庐(第37回)①第一次,关来到隆中拜访卧龙,无缘谋面,遇见诸亮密友州平。
②第二次,关冒着大雪前往,遇见了诸亮的两位密友及诸亮的弟弟。
③归途中还遇见了诸亮的岳父,但与诸亮仍无缘谋面。
④第三次,诸亮昼寝未起,备吩咐关、在门前等着,自己拱立阶下,相候多时。
诸亮醒来,两人相见,备请其赐教。
诸亮论三分天下,愿出山效犬马之劳。
30、博望坡孔明初胜(第39回)①夏侯惇进攻新野,诸亮在博望坡初次用兵。
②他调度军队,准备火攻,命令云,只许输,不许赢。
③众将都未见诸亮用兵,心中怀疑,飞等人也不信任诸亮。
④幸有备信任,诸亮的命令才可执行。
⑤军死伤惨重,博望坡一战大捷,众将皆服。
31、诸亮火烧新野(第40回)①仁、洪引军十万杀奔新野。
②诸亮榜晓谕居民,随备往樊城暂避。
③仁领兵进驻空城新野,后夺房造饭安歇。
④初更后狂风大作,诸亮让云领兵往城里射火箭,西、南、北三门火起。
⑤军夺东门出逃,又连遭云、关羽和飞等截杀,军大败。
32、玄德携民渡江(第41回)①火烧新野后,军杀来,备抵挡不住,便弃樊城,取襄阳暂歇。
②新野、樊城百姓跟随备,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③到南岸的襄阳,蔡瑁、允不开城门。
④备又转而望江陵而走,襄阳百姓又相随。
⑤行进缓慢,备始终不忍相弃,最终被操赶上。
33、子龙单骑救主(第41回)①云不见了备夫人,单枪匹马去寻找,在逃难百姓中寻得甘夫人,送至长坂坡;②在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存子嗣,投井自杀,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
③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七进七出,左右冲杀,连斩了操五十多员大将。
④操在景山顶上望见,急问左右是谁,⑤当得知是云时,操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34、飞大闹长坂桥(第42回)①飞设疑兵,叫随从在马尾上拴树枝,往来奔跑。
②马匹冲起尘雾,使军莫知虚实不敢轻进。
③他立马于桥上,军众将都不敢近前。
④他大吼三声,吓得夏侯杰肝胆碎裂而亡,操及诸军众仓皇而逃。
⑤飞见军已退,便令拆断桥梁,操方知中了飞疑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