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十二五规划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31•【字号】川办发[2011]94号•【施行日期】201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9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城镇化发展成就和问题第二节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优化城镇发展格局第一节强化“一核”第二节壮大“四群”第三节打造“五带”第四节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五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第六节努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第四章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第一节提升城镇经济承载能力第二节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保障能力第三节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第四节提高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第五节加大城镇住房保障力度第五章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第一节加强城镇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第二节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第三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风貌塑造第四节推动城镇综合管理机制创新第六章建立健全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第一节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集聚第二节完善城镇户籍和社会保障政策第三节提高和完善土地保障能力第四节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第五节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第七章实施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健全协调机制第三节加强评估监督附件:名词解释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城镇化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扩大内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26•【字号】成府发[2012]16号•【施行日期】2012.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16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成都市工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为推动“十二五”时期全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工业在我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团结拼搏,有效应对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实现了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重要时期。
1.工业经济规模快速壮大。
2010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062.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37.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8%,分别比“十五”末提高5.5和4.6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0.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为24.2%,比“十五”时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
2.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2010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0%;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5%;汽车、石化、冶金建材等现代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3.2亿元,是2005年的2.4倍。
“十一五”时期,食品饮料、鞋业、家具三大传统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20%,培育打造了“中国女鞋之都”等区域品牌。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25•【字号】成府发[2011]42号•【施行日期】2011.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1〕42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成都市旅游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成都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加快旅游业发展,对于优化成都市产业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指导,以《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为重要编制依据,是成都市“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是指导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导向性文件,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十一五”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成都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全行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带动发展战略,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维统领旅游发展全局,建设旅游景区(点),拓展旅游市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旅游业呈现出市场重点向国际国内并重、行业管理向产业促进、发展格局向城乡一体转变的态势。
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挑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使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并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荣誉称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 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7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前言循环经济是破解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重要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破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出路。
本规划作为《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我市“十二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规划重点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展望期为2016—2020年。
二、成都市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
1.区域位置。
成都市地处四川省的中部,四川盆地的西部,东北与德阳市相接,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接壤,西北与阿坝州相邻,南与眉山市相连,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是富饶的成都平原的主体。
2.地理特点。
成都市位于长江流域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米至5364米,平均海拔500米,东临龙泉山脉,西临龙门山脉。
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
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
3.气候条件。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日照较少,多云雾,属典型的盆地气候。
(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发展情况。
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极核、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51.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5.9%,年均增长14.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4个百分点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6.9亿元,年均增长30.1%。
崇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目录第一部分文本 (4)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 (4)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4)第四章市域城镇发展规划 (5)第五章市域文物古迹和风景体系规划 (5)第六章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5)第七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6)第八章城市布局 (6)第九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7)第十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第十一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8)第十二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9)第十三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9)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10)第十五章城市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 (11)第十六章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11)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11)第十八章城市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12)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12)第二十章附则 (12)第二部分附件 (13)附件一说明书 (13)第一章概况 (13)一、市域概况 (13)二、城市概况 (13)第二章规划背景 (14)一、编制过程 (14)二、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 (14)三、城市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 (14)四、原规划评价 (14)五、《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对崇州市的要求 (16)六、规划重点 (16)第三章规划依据和期限 (16)一、规划依据 (16)二、规划期限 (17)第四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7)一、规划目标 (17)二、规划指导思想 (17)三、规划原则 (17)第五章市域社会经济发展 (17)一、区域战略地位和作用 (17)二、发展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 (17)三、经济社会发展 (18)第六章城镇体系规划 (19)一、城镇现状及存在问题 (19)二、区域空间管制规划 (20)三、建制镇的设置 (20)四、等级结构 (21)五、城镇规模 (21)六、职能结构 (21)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1)八、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21)九、市域文物古迹和风景体系规划 (21)第七章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22)一、市域道路交通规划 (22)二、市域给水工程规划 (23)三、市域排水工程规划 (24)四、市域电力工程规划 (24)五、市域通信工程规划 (24)六、市域燃气工程规划 (24)第八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24)一、消防规划 (24)二、防洪规划 (25)三、防震规划 (25)第九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5)一、城市性质 (25)二、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25)第十章城市远景轮廓构想 (26)一、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26)二、城市远景轮廓构想 (26)第十一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26)一、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 (26)二、用地布局规划 (26)第十二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8)一、现状 (28)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28)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8)第十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9)一、绿地现状概况 (29)二、规划目标 (29)三、绿地结构 (29)四、绿地布局规划 (29)第十四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29)一、景观风貌特征分区 (29)二、空间轮廓线规划 (30)三、轴线及特色街道 (30)四、城市重要节点 (30)五、城市入口形象节点 (30)六、开敞空间规划 (30)七、视线走廊控制 (30)第十五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30)一、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 (30)二、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30)三、保护框架及保护重点 (31)四、崇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规划 (31)五、规划实施建议 (32)第十六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32)一、给水工程规划 (32)二、排水工程规划 (32)三、电力工程规划 (33)五、燃气工程规划 (33)第十七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34)一、消防规划 (34)二、防洪规划 (34)三、抗震规划 (34)第十八章城市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 (34)一、现状 (34)二、环境目标 (34)三、环境保护功能区的划分 (34)四、规划 (35)第十九章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35)一、城市规划区范围 (35)二、规划区综合规划 (35)第二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35)二十、附表 (42)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35)二、发展规模 (36)三、近期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36)四、近期重点建设内容 (36)第二十一章城市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36)一、城市用地分类控制 (36)二、分区标准 (36)三、分区划分 (37)第二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37)附件二基础资料汇编 (38)一、区域位置及区域人口 (38)二、历史区位及沿革 (38)三、城市概况 (38)四、自然条件 (38)五、植被 (39)六、第一产业概况 (39)七、第二产业概况 (39)八、第三产业概况 (40)九、科教卫生概况 (40)十、城市建设 (40)十一、固定资产投资 (40)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40)十三、旅游资源 (40)十四、现状土地利用 (41)十五、道路交通设施 (41)十六、市政设施 (41)十七、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设施 (42)十八、防灾 (42)十九、水土保持 (42)第一部分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对城市重新定性,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概论 (1)一、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产品说明 (15)第三章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一、建设内容 (20)(一)土建工程 (20)(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1)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1)(二)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1)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8)5、施工建议及要求 (40)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3)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4)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5)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6)(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估算 (72)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3)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4)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5)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5)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7)(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8)(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9)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80)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2)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4)五、不确定性分析 (85)盈亏平衡分析表 (85)六、敏感性分析 (86)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7)第十三章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综合评价 (88)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崇州市“十二五”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解析崇州“十二五”发展
解析崇州“十二五”发展!都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座城市不仅浪漫舒适、气候宜人,而且活力四射。
成都得以留下越来越多外地人、甚至外国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当前中国很多大城市进入发展定位迷茫期的同时,成都却有着极其鲜明的城市发展方向——打造世界级田园宜居城市,并且成都正沿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崇州,作为成都市域的重要次中心城市和成都市城市发展走廊上的重要节点,有着厚重的千年蜀州历史文化和纯美的蜀山绿水自然风光,在全域成都打造田园城市目标中,一座生机勃勃的“西部轻工名城、田园宜居之都、山地旅游高地”正款款走来。
历史文化的内外拓展蜀州,古蜀国发源地,曾备受盛唐王朝眷顾,由武则天亲自命名的蜀州,作为“扬一益二”中益州蜀郡,气候温润、土壤肥沃、风景优美,知名度非常广大,武则天、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张柬之等众多名人也与蜀州的历史息息相关。
陆游诗中“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可见千年前古人对蜀州就已经非常向往,虽然千年的辉煌过去,蜀州的很多古迹已消失在动荡的时局之中,但是庆幸的是在今天的崇州城市中心,最能代表蜀州的遗迹——罨画池却完整地保存下来,它的精美程度难以用文字描述,但是完全可以想象如此浪漫唯美的亭池轩榭出现在蜀州大地上,这个城市曾经是多么的繁荣。
值得高兴的是,蜀州灿烂的历史文化正在被挖掘出来。
如果说2004年崇州首届陆游文化节只是一次再现蜀州文化的尝试,而酝酿6年后的2010年第二届中国陆游文化节上,海内外诗人云集崇州公祭陆游,无疑使蜀州文化的全国战略拉开了序幕。
而崇州紫竹古城、双河古城遗址的发掘又将蜀州的历史推向了4300前年后的成都平原史前宝墩文化时期,崇州州开始定义为古蜀国的发源地,加之近年来鸡冠山乡沙陀古国的发现,使得崇州神秘色彩愈加厚重。
这种文化的战略正影响着崇州城市的建设,再现蜀州成了今天城市建设的主题之一,“东阁红梅”、“东湖夜月”已经在唐人街上出现,而唐人街只是作为中国城建国家级生态新城“中国城”项目的一部分,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庞大的蜀州古城将被还原,以3700亩的姿态在城市东部拔地而起;而涉及西江、集贤、济协三镇的滨水新城,也将融入蜀州元素,“亿柳河”、“悠然湖”、“天目湖”、“东湖”无不和蜀州相关。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24•【字号】成府发[2012]41号•【施行日期】2012.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41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2012年10月24日成都市服务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成都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成都市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等编制本规划,规划期2011-2015年。
本规划是成都市“十二五”时期重要专项规划,是指导成都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回顾(一)发展成效。
1.产业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成都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长态势较为稳定,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
2006-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2.9%,到2010年,成都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785.3亿元;2010年,成都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就业和税收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2.7%、69.4%和 69.1%,成为全市经济、就业和税收增长的主体。
成都十二五规划
成都十二五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发展目标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第一章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第二节构建田园城市生态体系第二章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一节推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建设第二节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第三节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第三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节加强农村发展环境建设第二节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第三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第四章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构建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二节加强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节推进城乡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第五章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第一节改善灾区发展条件第二节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节加强灾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章推进战略功能区建设第一节推进市域战略功能区建设第二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第二章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一节加快发展先导服务业第二节加快提升支柱服务业第三节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第三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一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第二节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第三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第四节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第五节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第六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第四章提升发展现代制造业第一节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第二节推动石化产业高端化第三节推动食品产业高端化第四节推动制鞋、纺织服装及箱包皮具产业高端化第五节推动家具产业高端化第六节推动冶金建材产业高端化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第二节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第三节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第四篇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第一章建设国际性区域枢纽第一节建设国际性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第二节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第二章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第一节加强“三中心”建设第二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第三章加快成都经济区建设第一节推进区域市场共融第二节推进基础设施共建第三节推进公共服务共享第四节推进生态环境共保第四章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第一节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第二节强化与中西部地区合作第三节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第五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第一节加快成都企业全球化产业布局进程第二节全面提升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水平第三节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载体建设第六章扩大对外贸易第一节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第二节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三节营造对外贸易环境第七章优化对外开放环境第一节提升国际投资吸引力第二节提升国际投资开放度第三节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第五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一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第二节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第三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四节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第二章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第一节壮大创新主体第二节夯实创新基础第三节优化创新环境第三章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第一节加快重点人才队伍建设第二节统筹各类人才开发第三节创新人才开发机制第六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一章提升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第一节积极扩大就业第二节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章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一节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二节积极发展福利和老年事业第三节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第三章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第一节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第二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第四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一节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第二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第三节提高公共安全水平第五章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第一节健全民主制度第二节加强法制建设第七篇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第一章强化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一节强化能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二节强化土地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三节强化水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四节创新资源节约利用机制第二章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第一节加强水环境保护第二节加强大气环境保护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第四节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第五节完善污染治理机制第三章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第一节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第二节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第三节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四节加大循环经济技术推广力度第八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章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第一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节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第二章全面繁荣文化事业第一节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二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第三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第一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第二节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第四章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一节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第二节塑造国际性文化品牌第九篇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第一章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第一节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二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第三节深入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第四节加快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第二章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第一节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第二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第三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四节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三章创新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第一节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第二节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第三节加快社会建设体制改革第四节创新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第十篇推进规划纲要实施第一章加强政策引导第一节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第二节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第三节优化产业政策导向第四节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第二章强化实施保障名词解释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0.28•【字号】成办发[2009]55号•【施行日期】2009.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办发〔2009〕55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发改委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发改委)“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现“新三最”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对于指导未来五年全市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成都试验区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全面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为切实做好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现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域成都”和“六个一体化”理念,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围绕成都试验区和“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任务,全面分析“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深入研究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广泛缜密地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体系、发展重点和重大举措,使“十二五”规划成为指导我市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主要任务(一)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为保证“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可行性,要对关系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要全面分析和研究“十二五”时期我市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和应对措施;要坚持“全域成都”理念,深入研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全市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依托成都高新区南区,建设数字新媒体产业载体,聚集国内外数字新媒体企业,构建和完善产业链,建立扶持文化科技企业的投融资服务机制,搭建创业者交流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新媒体产业集群。
数字娱乐软件园
依托数字娱乐软件园,扩展产业载体规模,增加企业办公场地面积,引进国内外数字娱乐企业,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
宽窄巷子拓展区
青羊区
将实业街水表厂及成都军区38分部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拆迁建设,扩大宽窄巷子空间规模。建设宽窄巷子精品文化酒店、1-3家精品特色小型客栈、巧克力博物馆等特色项目,形成以宽窄巷子为核心的特色商业街区。
国际非物质文化
遗产博览园
按照国际化的建设标准、文化展示、传承理念和运作模式,打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载体,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永久平台,建成集非遗文化保护传承、非遗产品生产性开发、科普教育、会议会展、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力争申报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大慈寺历史文化
街区
锦江区
依托大慈寺片区宗教历史文化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打造集商业、酒店、服务式公寓为一体的文化商业综合体项目,引入现代商业消费业态,培育都市休闲旅游功能,带动周边街道业态转型升级,形成集观光、体验、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聚集区。
民办博物馆聚集区
成都东村
以民办博物馆和艺术原创为重点,以文博艺术与旅游业互动发展为导向,以博物馆岛、当代艺术谷地为载体,建设国内最具特色的民办博物馆聚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创作、展示、交易和学术研究中心。
四川文化产业园
温江区
四川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拟打造集文化创意、文化主题旅游、现代娱乐、青少年体验式教育、文化会展及商业配套于一体的复合型的文化产业园区,构建多业态、复合型、互动式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和文化主题旅游区,建设全省第一、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方案纲要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标准体系
第三篇加快构建当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构造调节,抢占高品位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重点产业高品位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建立起以当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当代制造业和当代农业为基本市域当代产业体系。
到,三次产业构造优化为3:45:52,哺育一批产值上100亿元大公司和上500亿元、1000亿元产业集群,建成5个以上产值上千亿元产业园区,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园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一章推动战略功能区建设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为目的,以市级和区(市)县级战略功能区作为成都市战略性产业功能空间载体,推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推动机制,推动高品位产业集聚发展。
第一节推动市域战略功能区建设加快推动天府新城、金融总部商务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当代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新城当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交通枢纽和当代物流功能区、“198”生态及当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建设,精心打造“成都服务”品牌,建设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当代服务业基地。
积极推动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等建设,精心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旅游知名品牌,建设国际旅游都市。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石化产业功能区建设,努力建设全国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
按照区(市)县错位发展规定,拟定区(市)县级战略功能区,以区(市)县为主体,自主配备资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第二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充分发挥和依托成都核心影响力,创新机制、拓展空间、汇集资源,高起点规划建设天府新区。
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大力发展高品位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当代制造业,完善金融、商贸、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宜业宜商宜居国际当代化新城,力求再造一种“产业成都”。
四川十二五规划纲要
四川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1月24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形势,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预计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0年达到1.69万亿元。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充分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民族地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是当年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川办发[2010]86号【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发布日期】2010.10.14【实施日期】2010.10.14【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川办发[2010]86号 2010年10月14日)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已经省委、省政府原则同意,现予印发,用以各地、各部门编制“十二五”规划参考。
待《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形成后,将送各市(州)征求意见。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十二五”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极为关键的时期。
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四川,能否在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步伐,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更高阶段跨越,关系四川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关系全川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奋力跨越,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预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将全面完成。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 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年均增速预计达到13.6%,全省生产总值(GDP)2007年在西部率先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9年达到1415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总量目标。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10•【字号】成府发[2011]35号•【施行日期】2011.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成府发〔2011〕35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将我市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相关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请认真落实。
一、分工原则实现《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应主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分工安排的主要原则是:(一)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
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的不同功能,对涉及需要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落实责任主体。
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
其中,耕地保有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约束性指标,有关责任部门要提出分解到各区(市)县的方案,报市政府审核后下发,各区(市)县政府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要确保完成。
(三)突出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要紧扣《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明确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并从政策、改革、规划、指标、项目等方面进行落实,切实保障《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篇 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努力建设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现综合竞争力中西部领先。
第一章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坚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九化”导则,深化完善全域成都规划,规范空间开发,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推进繁华城镇和优美田园有机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以市域生态本底及现实条件为依据,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将市域划分为提升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四大总体功能区。
第二节构建田园城市生态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节地节能、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重点镇为节点,以城乡一体的交通、通信、公共服务和生态绿道等体系为依托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和多层次、多功能“显山、亮水、露田”生态体系。
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
结合城乡统筹综合示范、土地综合整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略功能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建设、场镇改造等,努力将北新干道示范线、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等11条示范线,温江区、都江堰市、郫县、新津县4个整县推进示范县和龙泉驿区同安镇、青白江区城厢镇等24个整镇推进示范镇(乡、街道),打造成产业及形态上体现差异化、多样性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现实样板。
专栏7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规划线路1.北新干道示范线,建成北部现代商贸及现代农业综合示范线。
2.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建成国际物流及现代制造业示范线。
3.成龙路-东二路-成洛路示范线,建成现代汽车产业及休闲旅游综合示范线。
成都十二五规划(完整版)
成都十二五规划(2011年4月2日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目录序言 (8)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8)第一章规划背景 (8)第二章指导思想 (12)第三章发展目标 (13)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17)第一章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17)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17)第二节构建田园城市生态体系 (18)第二章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20)第一节推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建设 (21)第二节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 (22)第三节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22)第三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3)第一节加强农村发展环境建设 (24)第二节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24)第三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25)第四章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27)第一节构建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7)第二节加强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9)第三节推进城乡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 (29)第四节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30)第五章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 (31)第一节改善灾区发展条件 (31)第二节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31)第三节加强灾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32)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32)第一章推进战略功能区建设 (32)第二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 (34)第二章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35)第一节加快发展先导服务业 (35)第二节加快提升支柱服务业 (37)第三节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 (37)第三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9)第一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39)第二节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39)第三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40)第四节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40)第五节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 (40)第六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41)第四章提升发展现代制造业 (42)第一节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 (42)第二节推动石化产业高端化 (42)第三节推动食品产业高端化 (42)第四节推动制鞋、纺织服装及箱包皮具产业高端化 (42)第五节推动家具产业高端化 (43)第六节推动冶金建材产业高端化 (43)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44)第一节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44)第二节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 (44)第三节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45)第四篇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47)第一章建设国际性区域枢纽 (47)第一节建设国际性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47)第二节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 (49)第二章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49)第一节加强“三中心”建设 (49)第三章加快成都经济区建设 (50)第一节推进区域市场共融 (51)第二节推进基础设施共建 (51)第三节推进公共服务共享 (52)第四节推进生态环境共保 (52)第四章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 (52)第一节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 (53)第二节强化与中西部地区合作 (54)第三节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 (54)第五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55)第一节加快成都企业全球化产业布局进程 (55)第二节全面提升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水平 (55)第三节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载体建设 (55)第六章扩大对外贸易 (55)第一节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56)第二节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56)第三节营造对外贸易环境 (57)第七章优化对外开放环境 (57)第一节提升国际投资吸引力 (57)第二节提升国际投资开放度 (57)第三节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 (58)第五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58)第一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58)第一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58)第二节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 (59)第三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59)第四节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 (60)第二章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60)第一节壮大创新主体 (60)第三节优化创新环境 (61)第三章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62)第一节加快重点人才队伍建设 (62)第二节统筹各类人才开发 (62)第三节创新人才开发机制 (63)第六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64)第一章提升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64)第一节积极扩大就业 (64)第二节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65)第三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5)第二章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66)第一节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67)第二节积极发展福利和老年事业 (67)第三节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 (67)第三章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68)第一节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68)第二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69)第四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69)第一节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 (69)第二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70)第三节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70)第五章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70)第一节健全民主制度 (70)第二节加强法制建设 (71)第七篇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71)第一章强化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 (71)第一节强化能源保障和节约利用 (71)第二节强化土地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 (72)第三节强化水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 (72)第二章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73)第一节加强水环境保护 (73)第二节加强大气环境保护 (74)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 (74)第四节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75)第五节完善污染治理机制 (75)第三章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75)第一节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75)第二节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76)第三节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76)第四节加大循环经济技术推广力度 (76)第八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77)第一章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 (78)第一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78)第二节加强精神文明创建 (78)第二章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78)第一节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9)第二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79)第三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80)第一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80)第二节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80)第四章提升文化软实力 (81)第一节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81)第二节塑造国际性文化品牌 (81)第九篇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81)第一章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 (82)第一节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82)第二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82)第三节深入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 (82)第二章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 (83)第一节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83)第二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84)第三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84)第四节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84)第三章创新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 (85)第一节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85)第二节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85)第三节加快社会建设体制改革 (85)第四节创新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 (86)第十篇推进规划纲要实施 (86)第一章加强政策引导 (86)第一节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86)第二节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86)第三节优化产业政策导向 (87)第四节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 (87)第二章强化实施保障 (87)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崇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崇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崇州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三年五月崇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编制单位:崇州市人民政府规划组织编制单位:崇州市国土资源局规划技术编制单位:四川旭普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参与规划编制人员:陈虎刚郑月华李影朱晓军提交时间: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前言 (1)第一节规划目的 (1)第二节规划任务 (1)第三节规划定位 (2)第四节规划范围 (2)第五节规划期限 (2)第六节规划依据 (2)第七节规划编制原则 (5)第一章规划背景 (7)第一节市域概况 (7)第二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11)第三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15)第四节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9)第二章规划目标 (24)第一节指导思想 (24)第二节指导原则 (24)第三节规划目标确定的依据 (26)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28)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32)第一节调整原则和次序 (32)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32)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37)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41)第一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41)第二节基本农田数量保护、质量建设和管护 (43)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和安排 (46)第一节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46)第二节优化配臵城乡建设用地 (47)第三节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49)第四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调控 (50)第五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用地调控 (51)第六节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用地调控 (51)第七节建设用地管制区 (53)第六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57)第一节基础性生态环境保护用地规模和布局 (57)第二节生态功能区划分与生态建设 (59)第七章土地整治安排 (65)第一节土地整治目标 (65)第二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及重点区域 (65)第三节保障措施 (70)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72)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72)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72)第三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73)第四节独立工矿区 (74)第五节风景旅游用地区 (74)第六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75)第七节林业用地区 (75)第九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77)第一节乡(镇)耕地及基本农田规模调控 (77)第二节乡(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控 (78)第三节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方向和重点 (79)第四节重点乡镇建设用地规模调控 (79)第五节土地利用管制要求 (81)第十章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83)第一节各项用地规划目标 (83)第二节灾后恢复重建用地安排与布局(2008-2010年) (83)第三节灾后重建重点项目 (84)第四节本轮规划与灾后重建规划的衔接 (85)第十一章近期规划 (86)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 (89)第一节将规划的实施纳入法制轨道 (89)第二节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89)第三节强化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90)第四节加强不同规划间的衔接协调 (91)第五节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92)附表 (93)前言第一节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市域内各区域、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崇州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崇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样本
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抢占高端产业发展制高点, 推动重点产业高端化,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
到 ,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45:52, 培育一批产值上100亿元的大企业和上500亿元、 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建成5个以上产值上千亿元的产业园区, 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园区,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一章推进战略功能区建设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为目标, 以市级和区( 市) 县级战略功能区作为成都市战略性产业功能的空间载体, 推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 创新开发建设模式,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 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第一节推进市域战略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天府新城、金融总部商务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功能区、”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建设, 精心打造”成都服务”品牌, 建设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积极推进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等建设, 精心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旅游知名品牌,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石化产业功能区建设, 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
按照区( 市) 县错位发展的要求, 确定区( 市) 县级战略功能区, 以区( 市) 县为主体, 自主配置资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第二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充分发挥和依托成都的核心影响力, 创新机制、拓展空间、聚集资源, 高起点规划建设天府新区。
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 完善金融、商贸、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 优化人居环境, 建设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化新城, 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崇州:“十二五”30亿“治水”
崇州:“十二五”30亿“治水”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招标》
【年(卷),期】2011(000)015
【摘要】四川省崇州市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农发行将授信崇州30亿元信贷资金,帮助该市建设“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水利灌溉体系。
【总页数】1页(P4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
【相关文献】
1.安徽“十二五”投千余亿治水 [J],
2.卢龙县“十二五”期间治水方略探讨 [J], 杨建飞
3.合肥蚌埠“十二五”将投90多亿用于治水 [J],
4.安徽“十二五”投资1210亿元治水 [J],
5.“十二五”安徽将投资逾千亿元治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是崇州基本建成“西部轻工名城,田园宜居之都,山地旅游高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011年初,《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崇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纲要》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发展战略意图,是“十二五”期间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编制和实施各类专项规划、乡镇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一城一都一高地”现代中等城市,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的行动纲领。
一、崇州“十二五”的规划背景(一)“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崇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紧紧抓住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应对“5.12”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实现了城乡统筹和灾后重建的有机结合,加快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
“十一五”以来,崇州市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综合目标考核进入成都市三圈层先进行列。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5.5亿元,是2005年的1.97倍;地方财政收入46.5亿元,是2005年的26.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0亿元,是2005年的4.78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是2005年的2.1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46元,分别是2005年的1.80倍和1.70倍;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18亿元,是2005年的3.6倍。
灾后重建开创新局面。
灾区面貌焕然一新,率先在成都市实现了“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建设速度和水平列四个重灾市(县)第一。
完成了以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为主的589个灾后重建项目,实现投资101.7亿元。
全面完成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农村永久性安置房完工11917户,灾后居民安置率达到100%,公共服务设施超前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高水平完成实物总量为17亿元的重庆对口援建项目111个。
统筹城乡进入新阶段。
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完善,“三个集中”顺利推进。
已建成以桤泉、羊马、怀远为代表的66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含灾后安置点25个),农民居住条件极大改善。
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全面实施。
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四证”颁发率达到99.1%,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成农村产权流转5000宗;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实现了农村建设用地最大化,实现了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形成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大机制”,推进了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构建了“自主发展”体系;城镇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按照“重建与发展同步、城市与乡村互融”的思路,“十一五”期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完成46所市、乡(镇)、村(社区)文化站、室和敬老院建设,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高标准完成崇州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及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建设,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立起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参保率达95.9%,社会保障福利水平不断提升;综治维稳工作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管理全面加强,荣获了省级“平安先进市”称号。
基础设施上了新台阶。
“十一五”以来,崇州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向前迈进了“20年”,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
确定了“六纵六横三轨三站”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完成了重庆路、川西旅游新环线、崇怀路、光华大道(崇州段)等省、县级主干道的新改建工程,畅通的内外交通网络体系基本构成;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全面加强;电网基础设施改造加快,城镇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天然气基本实现主城区和乡镇管网建设满覆盖,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环境极大改善,为构建新型田园城乡形态迈出了坚实一步。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节能减排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截止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2%,关闭了全市所有水泥厂,工业废水、烟尘排放达标率为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大袋82.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成功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荣获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称号。
(二)“十二五”的发展基础及规划纲要编制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以科学发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崇州市立足当前实际,着眼发展,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十一五”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完成,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将更加注重内需主导、消费驱动,更加注重科学引领、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民生优先、社会公平。
崇州市作为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区域,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既面临诸如外部环境的有利变化、平台载体的高起点搭建、发展基础的全面夯实等难得机遇,也面临诸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压力、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区域间的竞争压力等重大挑战。
为此,《纲要》的编制和通过,对于指导崇州未来五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崇州“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发展战略崇州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把握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分析判断国内外发展大势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崇州市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崇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按照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崇州市“一城一都一高地”的总体发展战略。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全面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全面加强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以生态环境为本底,着力推进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
到2015年,力争基本建成“产业突出、城乡一体、田园宜居、社会和谐”的现代中等城市。
(二)发展目标《纲要》规划出了崇州“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清晰勾画出了崇州今后五年的城乡发展蓝图。
“十二五”期间,崇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实现“一城一都一高地”的战略目标,成为统筹城乡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样板区,基本建成“现代中等城市”。
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翻番达23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程阶段。
产业结构: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快速发展,农业稳步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4:50:36。
城乡统筹:“三个集中”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城镇化率达到50%,工业集中度达到80%。
农村“四大基础工程”深入实施,“六个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建成“省级文明城市”。
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更趋均衡化,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较大提升。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加率达98%以上,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4%。
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努力建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创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0年均下降16%,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全面完成四川省、成都市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46.5%。
对外开放:主动对准国际化,加强外向型经济发展,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投资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总体发展战略围绕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战略,崇州市提出了“一城一都一高地”发展定位、产业功能区和城镇发展布局的总体发展战略。
在总体功能分区上,将全市市域划分为城市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乡功能融合区、生态旅游综合区四个功能区,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各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功能空间布局。
在城镇发展布局上,将构建“1主1新6支点”为主的城镇体系。
在产业发展上,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崇州市产业功能区布局将力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构建全市“11346”,即:一区、一轴、三走廊、四园区、六节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1、崇州“一城一都一高地”发展定位一城,即西部轻工名城.“十二五”时期,崇州市工业以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着力实施“一园一心三基地”战略,建设“西部轻工名城”。
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走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道路,着力实施“一园、一心、三基地”战略,建设成都市消费类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建设中国现代家具研发、制造和营销中心,建成“中国女鞋基地”、“西部管材基地” 和“西部装饰装修材料基地”,催动玻璃、蓄电池、食品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集中集约发展,实现建设“西部轻工名城”的目标。
按照“一区一主业”和错位发展的要求,加快编制消费类电子产业发展规划,瞄准“千亿元”园区发展目标,突出“两个高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狠抓招商选资、高端提升、企业培育三个重点,强化规划、要素、金融、人才和软环境五个保障,强力推进工业园区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不断赶超跨越。
力争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5.6%;园区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家具产业达到500亿元,消费电子及配套产业达到200亿元,园区入库税金达到30亿元。
“一园”即电子信息产业园。
建设富士康重大项目配套产业,发挥塑料光纤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大力引进高端电子信息企业,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崇州工业高端产业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