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铝企业2024工作计划

铝企业2024工作计划

铝企业2024工作计划1.引言1.1 概述铝企业是一家以铝材生产和加工为主的公司,致力于生产高品质的铝制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2024年,铝企业将继续秉持创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全新的工作计划。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铝行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和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铝作为一种轻质、可回收和可塑性强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铝企业将积极拓展市场,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更多绿色环保型铝制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生产方面,铝企业将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不断完善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另外,铝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深入研究铝材制造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推陈出新。

同时,与客户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和反馈,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铝制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铝企业2024工作计划的概述是以创新为驱动力,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时俱进地适应市场变化。

铝企业将积极应对行业挑战,抓住市场机遇,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铝制品和服务。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章节安排,如下所示:文章结构:本文将采用以下结构来论述铝企业2024工作计划。

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本文的主题——铝企业2024工作计划,明确本文要传达的信息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背景介绍。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包括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将详细阐述铝企业2024工作计划的第一个重点,包括具体的计划内容、目标和措施等。

这部分将提供详尽的分析和解释,为读者提供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河南省氧化铝工业“十二五”发展对策(上)

河南省氧化铝工业“十二五”发展对策(上)

幅下 滑 , 当多 的企业 在前 两年 出现 严重 亏损 , 相 被迫
减产 或停产 。 目前 , 化铝 市场 虽有好 转 , 氧 但产 能过 剩 不仅没 有得到 扼制 , 而在继 续扩 张 , 土矿供 应 反 铝
全球 性 经济危 机 的影 响 ,09年 河南 氧 化 铝产 量下 20 降到 72 6万 吨 , 4. 占全 国 总 产 量 27 . 39 2万 吨 的
业 之一 ,十 一 五 ” 间 , 电解 铝 快 速 发 展 和市 场 “ 期 在
对 氧化 铝需求急 剧 增加 的拉 动下 , 南 省 氧 化 铝工 河 业 发展迅 猛 。氧化 铝产 量 的迅 速 增 长 , 土 矿需 求 铝 量 剧增 , 导致矿 石 品位 急 剧下 降及供 应量严 重 短缺 。 与此 同 时 , 氧化 铝产能 出现 严重 过剩 , 氧化 铝价格 大
3. % , 12 占全 球 氧化 铝 总 产 量 7 8 2 1万 吨 的 1 . % 02 ( 表 1表 2 。 见 、 )
危机 日趋严 重 , 土 矿 资 源 已成 为 制 约 我 省 和我 国 铝
氧化铝工业 发展 的瓶 颈 。
1 “ 一 五 ” 间 的 河 南 省 氧 化 铝 工 十 期
au n n u tyi e1 Fv lmiaid sr t 2 ie—Ye rPa P r n h m a ln( a t A)
ZHANG u — h L n e
( ea rnho h C , hnzo 50 1 C ia H n nB a c C a oZ egh u4 0 4 , hn ) f
“ 十一 五 ” 的 20 前 0 5年 , 南 省 在 产 的 氧 化 铝 河 企 业基 本 只有 中铝河南 分公 司和 中铝 中州 分公 司两

铝厂2024年度工作计划

铝厂2024年度工作计划

铝厂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综述2023年是铝业发展的金融改革之年。

据统计,我们铝业最终产品产量较去年增长了10%,利润增长了15%以上。

在这个国家政策不断调整,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铝厂的发展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在新的一年,为了更好的稳定发展,为了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我们应该更加认真的制定好2024年度的工作计划,以期望在新的一年中再创佳绩。

二、总体目标1.产量提升:2024年,我们的铝生产总量计划提升5%,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铝业的行业占有率。

2.质量提升:2024年,我们的铝产品质量指标计划提升10%,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环保减排:2024年,我们将持续深化环保减排工作,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发展和低碳排放,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4.技术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5.经济效益:实现销售收入15%以上增长,利润增幅提高20%以上。

三、具体工作计划1.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加大生产资料投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提高生产能力,确保完成生产任务。

同时,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和能耗指标改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减少资源的浪费。

2. 市场开发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市场开发计划。

加大对铝产品的推广力度,开发新的市场渠道,扩大销售范围。

同时,加强客户关系维护和细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3.技术创新计划加大科研投入,培养技术人才,对铝生产中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优化升级。

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出新的铝产品类型,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4.质量提升计划严格遵守国家质量标准,加强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产品的质量指标,降低次品率。

并配合相关部门对产品进行质量抽检,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5.成本控制计划从源头抓起,优化采购工作,减少生产成本。

加强设备维护,增强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品产业布局 亟待优化。 电
解铝 、镁冶炼等产 能严重过剩 ,2 1 0 0年开工率分别只有
济 的重要基 础产业,但考虑 国内资源 、能源短 缺,其发
展 要 立 足 支 撑 国 内下 游 市 场 发 展 需求 ;考 虑 我 国 资 源 分
布 不均、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 的国情 ,要 立足 支撑区域 经济 发展:同时 , 考虑无论是大力发 展精深加工产 品、 还 是节能减排 ,都 要立足技术进步 的支撑 。 三是坚持 “ 一个主题 ”。 《 规划 》明确了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是 “ 十二五 ”期 间有色 金属工业 的主要发展方
嘲 《 》 导 来 年 金 业 规划 是引 未 五 有色 属工 持
圈 “一 ” 间 我 有 金 工 在 化 十 五 期 , 国色 属 业 优 产
瞳 规 》求 发 改 委 财 部科 部 国 《划 征 了 展 革 、 政 、 技 、
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 、环境保 护部、商务部、人 民银 行、国资委 、海关 总署 、税务总局 、统计局、银监会 、证 监会、 电监会 、工程 院、国家能源局、各地方政府工业 主管部门、 行业协会 、 五矿集 团、 中铝公司、 中色集 团、 中 咨公 司共 5 6家单位意见 。共接 到 4 9家单位 的回复,其 中,2 家无 不 同意见,其它 2 5 3家的反馈 材料汇总整 合 为3 3条意见 ,经过认真研 究,1 5条完全采纳 ,1 8条部
金属工业加快转变 发展方 式,加速 实现转型升级 。
金 属品种 ,包括 稀 土稀有 金 属 、稀 散金 属等 。其 原 因
是 这 十 种 金 属 在 有 色 金 属 产 业 中 占主 导 地 位 , 合 计 产 量 占 有 色 金 属 总 产 量 的 比 重 超 过 9 % , 销 售 收 入 比重 5

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

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

其 他 功 能合 金 : 快 高 磁 感 取 向 硅 钢 和 铁 基 非 晶 合 金 带 材 推 广 应 用 。 积极 开 发 高 导 热 铜 合 金 引 线 框 架 、 合 丝 、 贵 金 加 键 稀 属 钎 焊 材 料 、 锡 氧 化 物 (T( 靶 材 、 铟 1 ) ) 电磁 屏 蔽 材 料 , 足 信 息 产 业 需 要 。促 进 高 强 高 导 、 色 无 铅 新 型 铜 合 金 接 触 导 线 规 模 满 绿
处 理 ,0 7 2 ( ) 6 — 6 . 2 0 , 7 6 : 6 8
a测 得 吉 林 油 田 含 油 污 水 含 油 质 量 浓 度 20 ) 0 mg L, 浮物质 量浓 度 5 / p 值 7 7 , 浮 / 悬 4mg L, H . 2悬
范 以辉 , 焕 强 . 谈分 光 光 度 法 和 分 光 光 度 计 的原 理 惠 浅

0 1 0 2 0 3 0 4 0 5 0 0 7 0 0 0 0 0 O 6 0 0
S / 5 2 - 9 . 屑 岩 油 藏 注 水 水 质 推 荐 指 标 及 分 析 Y T 39 4碎
方法.
粒径/i g n
图 6 复 配 试 验 后 含 油 污 水 粒 径 分 布 曲 线


1 ・ O
8 6 4 2 O 8 6 4 2 O
化 学 工 业 与 工 程 技 术
21 0 2年第 3 3卷 第 1期
后 的污水 中颗粒 粒径分 布见 图 6 。

个 最佳值 , 过此 值 , 超 絮凝效 果下 降 。 d 筛 选 出来 复 配 絮 凝 剂 的 实 验 条 件 为 : . ) 05
石 油 化 工 应用 ,0 7 1 ) 1 ~l . 2 0 ( 2 : 5 8

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50KT铅基、锌基合金项目
建设50KT铅基合金生产线;30KT锌合金生产线。
28000
6
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15万吨阴极铜(一期)项目
建设冶炼厂一座,年产15万吨阴极铜
301056
7
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西部资源深部开拓扩能提质改造项目
箕斗主提升井建设、地表溜井系统建设、运输平巷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机电设备购置等。
9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钻具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年产矿用钻具36万支,油田用钻具2万支,工程钻具103.5万支
27956
10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钨资源再生及利用项目
建设年再生处理硬质合金2000吨、再生料硬质合金1500吨的生产能力
12000
三、湘潭
3个430001源自湖南有色湘乡氟化学有限公司
硫渣制硫酸项目
10691
8
湖南美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
建设年产高品质钴酸锂1000吨、高密度球形四氧化三钴1000吨、锂锰钴镍氧化三元材料500吨的生产能力
40081
9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复杂含铋物料的清洁提取与增值冶金新工艺研究与产业化
建设年产铋系列产品2000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示范生产线;研究从含铋物料中清洁提取铋的工艺,开发并生产出铋的多元化系列产品。
6
湖南彬彬新材料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
建设年产1000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年产500吨的钛酸锂负极材料生产线。高电压正极材料300t/a生产能力和三元系复合正极材料1000t/a生产能力。
12000
7

《铝行业规范条件》解读

《铝行业规范条件》解读

《铝行业规范条件》解读一、修定并颁布《规范条件》背景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为落实《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适应近年来铝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应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金融、行业协会、设计研究单位和广大生产企业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开展行业规范管理的呼声和诉求,我部在广泛听取行业协会、地方工业主管部门、重点企业、设计研究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安全监督总局等部门,对《铝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以下简称《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并将名称修改为《铝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

我国是世界铝生产大国,氧化铝和电解铝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资源保障程度低、电解铝和再生铝产能过剩、氧化铝和电解铝大多数企业未经国家核准、产业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2012年铝冶炼行业实现利润仅9.3亿元,2013年1到5月,亏损3.5亿元,众多企业亏损严重。

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品种产能过剩矛盾作为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要通过严格执行准入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因此,亟需对《铝行业准入条件(2007)》进行修订,提高准入标准,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对行业发展进行引导和规范。

近年来我国铝行业在技术进步、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自主开发的异型阴极槽等铝电解节电技术居世界领先,500千安大型预焙槽等已经得到应用,低温低电压铝电解节能技术取得了突破,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已基本实现产业化。

根据国家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的要求,铝土矿山已经下放地方核准。

总之,国内铝行业在产业政策、产业规模、工艺技术和装备、资源和能源消耗、环保等指标方面,与2007年相比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为适应铝工业发展的实际,引导铝行业技术进步,修订原《准入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辽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市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为建设特大型城市,推进工业“五项工程”,壮大产业集群,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主要成就“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是工业总量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攀升。

“十一五”以来,围绕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优化管理以及市场、资金、人才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到“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30户,销售收入超十亿元企业12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2户),是“十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2.5%;资产总额1104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8%;从业人员14.5万人,是“十五”末的1.2倍,年均增长5.6%;实现销售收入1607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6.1%;实现工业增加值442.2亿元,是“十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18.9%;实现利税139.7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2.9%。

化工化纤塑料业、冶金及金属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产建材业五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

化工化纤塑料业实现销售收入529.2亿元,占全市的32.9%,年均增长18.2%;冶金及金属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9亿元,占全市的28.7%,年均增长27.7%;矿产建材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84亿元,占全市的23.9%,年均增长58.4%;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占全市的8.8%,年均增长32.8%;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9.5亿元,占全市的4.9%,年均增长8.7%。

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

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

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一、资源保护与开发铝工业产业的发展需要重视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铝土矿和水的利用效率,提倡开发绿色矿山,推广节约用水技术,以及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政策上可以给予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二、能源效率提升提升能源效率对于铝工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措施包括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如高压铝电解、低温快速凝固等,鼓励企业进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对标活动,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政策上可以制定严格的能源消耗标准和污染物排放限制,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惩罚。

三、环保与废弃物管理铝工业产业的发展需要重视环保和废弃物管理。

措施包括加强污染预防,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管理制度,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政策上可以建立环保基金,对环保投入较大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四、技术创新与研发技术创新与研发是推动铝工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措施包括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政策上可以设立国家铝工业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对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

五、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铝工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措施包括推进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拓展新兴领域和市场,推动铝工业产业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政策上可以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发展,限制落后企业盲目扩张。

六、拓展应用领域拓展应用领域是推动铝工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措施包括扩大铝产品的应用范围,如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包装等领域,同时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如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

政策上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铝产业实施方案

铝产业实施方案

铝产业实施方案1. 项目背景近年来,铝作为轻金属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建筑到交通运输再到电子电器等诸多行业,铝制品都有重要地位。

目前,世界各国加大了铝材料产业的扶持,通过钢铁、水泥的影响力扩大,铝产业已成为热点领域。

国家也在此背景下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铝产业的政策,以提高自主可控能力。

基于此,制定铝产业实施方案,可加大铝产业的生产规模以及市场份额,增强中国铝材料产业的竞争力,对于推进我国铝材料行业迎头赶上、走向世界市场,拓展铝材料行业的国内外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实施目标我国铝材料行业需要通过实施方案,推动铝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及市场份额,实现以下目标:•按照十三五规划,提高铝产业组织结构水平,实现铝产业供给侧改革;•提高铝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降低铝材料生产成本,提升质量和效益;•建立铝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安全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3. 实施措施3.1 加强投资我国铝材料行业需要加大对铝产业的投资,不断加强新材料的研发,同时加速企业的集中重组,以提高铝产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扩大产能规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2 改革管理模式加强和改善铝产业的管理,优化化铝产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体系,促进铝材料行业全面发展。

在政策引导方面,鼓励企业成立协作社、联合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

3.3 增强技术创新加大对铝材料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技术创新,开展技术攻关,提高铝产业的技术竞争力和科技实力。

加强与高校和相关技术研究单位的合作,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4 增强国内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市场,加强市场调研和市场开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规格和品质,并积极与市场部门主动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形成相应营销策略,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5 拓宽海外市场加强铝产业海外营销,提高铝材料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国外市场逐渐开放,铝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需要拓宽海外市场来增加出口量,提高铝材料的国际竞争力。

《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解读

《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解读
是 铝 市 场 前 景 广 阔 ,但 国 内产 能 严 重 过 剩 。铝 因 《 色金 属工业 “ 有 十二五 ”发展规 划》 已 包含铝 工业 的 内容 ,为什 么还要 单独 编制 《 工 具有质轻 、可再 生的特 点, 已成为 国民经济建 设、战略 铝 性新兴产 业和 国防科技工业 不可缺少 的基础 原材料 同 业 “ 十二五 ”发展 专项规 划》 ?
豳 《 》 怎 行 发 景和 势 规划 基于 样的 业 展背 形
编制 的?
从 20 0 4年 开始 ,国家不 断推 出加 强 电解 铝等 高能耗产 业宏观调控政策 ,但 电解铝 产能盲 目扩张 的势头有增无 减 ,如何将宏观调控政 策落到实处 ,是 “ 十二 五”期间
豳 规 》 制 基 对 色 属 业 展 “ 面临 的主要任务。 《划 编 是 于 有 金 行 发 的 五
不 断 增 长 ,2 1 0 0年 国 内 出 口铝 材 2 8万 吨 , 与 2 0 1 0 5年
的产 品永远达 不到跨 国铝业公司 的水平 ,即使在 个别时 期某个 品种 可能达到先进水平 ,但研发 能力 的不足无疑
将 限制 我 国铝 深 加 工 产 品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因此 大 力 发 展
相 比,年均增长率达到 2 %。但是 ,铝材 出口价格低于 5 进 口价格 ,产 品附加值较低 。 同时,铝材是 电解铝 的深 加工产品 ,大量 出口铝材 相当于 间接 出口能源 。不 考虑再生铝生产 的铝材 ,如 果
高档铝深加 工产 品,不能单靠引进 国外 设备 增加产量, 更重要 的是强大铝加工产 品技术研发力 量,积极开发和 掌握 高档铝 深加工产 品的工艺技术 、工 艺控制技术、高 档 生产装备 ,提高铝加工工业 的核心竞争力 。 发 展高、精、尖深加工产 品,要求 铝工业必须走集 约化道路,加大技术和新产 品开发,既体现经济增长方 式 的转变 ,也符合可持续 发展的要求 现 ,因此 ,其发展 的基本 面没

铝行业规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铝行业规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附件:铝行业规范条件为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抑制铝冶炼产能无序扩张,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依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和《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制订铝行业规范条件。

一、企业布局、规模和外部条件(一)企业布局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和再生铝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铝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根据资源、能源、环境条件,合理布局建设铝冶炼企业。

现有生产要素缺乏竞争力地区的电解铝企业要逐步转移退出,在规划引导和总量控制下,有序向竞争力强的地区转移,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矛盾。

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军事设施等重点保护地区,城镇中心区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等敏感区域附近建设氧化铝、电解铝及再生铝企业,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厂址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

(二)生产规模及主要外部条件铝土矿:开采铝土矿资源,必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遵守矿产资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产资源规划及相关政策。

采矿权人应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严禁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

氧化铝:氧化铝项目建设,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同时落实铝土矿(包括高铝粉煤灰)资源、水资源和交通运输等外部建设条件。

氧化铝项目建设规模必须在80万吨/年及以上,利用国内铝土矿的氧化铝项目,配套建设的铝土矿矿山比例应达到85%以上,资源保障年限应在30年以上;利用进口铝土矿的氧化铝项目,必须有长期可靠的境外铝土矿资源作为原料保障,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取得5年以上铝土矿长期合同的原料必须达到总需求的60%以上。

贵州省“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

贵州省“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

贵州省“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人民日常生活及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结合我省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概述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部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全国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发展,有色金属已成为我省重要的优势产业,是全省工业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十二五”期间,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将以项目建设和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规划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占全省工业总投资的6.7%。

2011年,重点抓好全省有色金属产业53个项目的建设,项目总投资748亿元(银行贷款433亿元,企业自筹302亿元,其他13亿元),预计当年完成投资69亿元以上。

2015年,有色金属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培育2至3个百亿元企业。

——产品结构调整达到新层次。

主要矿种矿产品加工转化率显著提高,改变我省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的状况。

2015年,全省铝加工产品能力达到150万吨/年,电解铝转化加工比例达到58%,钛深加工1万吨以上。

——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到2015年,有色金属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初步建成三大基地:一是贵阳铝及铝加工基地,新增氧化铝生产能力18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80万吨、铝加工生产能力45万吨。

二是遵义铝、钛生产加工基地,新增氧化铝生产能力26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80万吨、铝加工生产能力75万吨,海绵钛、高钛铁和钛材深加工生产能力各1万吨,电子级高纯钛生产能力1000吨。

新版铝行业规范条件.pdf

新版铝行业规范条件.pdf

附件:铝行业规范条件为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抑制铝冶炼产能无序扩张,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依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和《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制订铝行业规范条件。

一、企业布局、规模和外部条件(一)企业布局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和再生铝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铝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根据资源、能源、环境条件,合理布局建设铝冶炼企业。

现有生产要素缺乏竞争力地区的电解铝企业要逐步转移退出,在规划引导和总量控制下,有序向竞争力强的地区转移,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矛盾。

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军事设施等重点保护地区,城镇中心区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等敏感区域附近建设氧化铝、电解铝及再生铝企业,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厂址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

(二)生产规模及主要外部条件铝土矿:开采铝土矿资源,必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遵守矿产资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产资源规划及相关政策。

采矿权人应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严禁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

氧化铝:氧化铝项目建设,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同时落实铝土矿(包括高铝粉煤灰)资源、水资源和交通运输等外部建设条件。

氧化铝项目建设规模必须在80万吨/年及以上,利用国内铝土矿的氧化铝项目,配套建设的铝土矿矿山比例应达到85%以上,资源保障年限应在30年以上;利用进口铝土矿的氧化铝项目,必须有长期可靠的境外铝土矿资源作为原料保障,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取得5年以上铝土矿长期合同的原料必须达到总需求的60%以上。

铝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铝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铝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扮演着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角色。

然而,当前我国铝产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将围绕铝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一、困难和问题1. 原材料供给不足目前我国铝产业面临着原材料供给不足的问题。

随着国内铝土矿资源的逐渐枯竭,依赖进口铝土矿的情况日益严重,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使得产业链条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2. 高耗能、高排放传统的铝冶炼工艺存在着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不仅增加了能源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这也与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相悖,需要寻求新的技术途径进行调整和改进。

3. 产品附加值不高我国铝产业主要集中在铝材和铝合金制品,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激烈。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铝产品依然处于劣势地位,急需提高产品品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水平。

4. 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目前我国铝产业结构仍然集中在初级加工环节,中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有待提高。

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1. 加大原材料资源勘探力度针对原材料供给不足的问题,应加大对于铝土矿等资源的勘探力度,寻找新的资源储备点,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在铝冶炼工艺方面,应加快推进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降低能耗,减少排放。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完善治理措施,共同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3. 加强产品品质和技术研发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提高我国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实现产业链的向高端延伸。

4.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铝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产业由量变到质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高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铝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虽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但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核心提示:铝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交通运输、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铝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交通运输、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原材料。

为加快转变铝工业发展方式,引导铝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铝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了向铝工业强国转变的产业基础。

(一)产量显著增长据初步统计,2010年我国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铝加工材产量分别为2894万吨、1577万吨、400万吨和2026万吨,分别占全球的35.9%、39.9%、18%和30. 4%,“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7.5%、15%、18%和25.6%,除再生铝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外,均居全球第一位。

(二)技术创新取得突破自主开发的串联法生产氧化铝及利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技术、500千安大型预焙槽装备等已经应用和投产,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节能技术居世界领先。

低温低电压铝电解节能技术取得了突破。

目前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90%以上。

铝加工行业基本掌握了高精铝板带箔及大型工业型材生产等先进工艺,高速列车铝材基本实现国产化。

从赤泥中回收铁及电解槽废内衬等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取得初步成果。

骨干企业技术装备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三)产品结构有所改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改变了“十一五”初期高精尖铝材以进口为主的局面,2 010年出口各类铝加工材217万吨。

铝板带箔、大型工业型材、高压阳极箔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端铝合金材初步满足了国家重点工程的需要。

(四)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电解铝能力84万吨。

2010年氧化铝综合能耗下降到50 8千克标煤/吨,比2005年下降41.6%,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013千瓦时/吨,比20 05年下降620千瓦时,居世界领先水平。

(五)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到2010年底,国内氧化铝、电解铝企业平均规模分别为115万吨/年和22.5万吨/年,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比2005年分别提高45万吨/年、12万吨/年。

产能在200万吨/年以上的7家氧化铝企业占全国产能的72%,前10家电解铝企业产量已占全国的67%。

(六)布局调整和资源开发稳步推进西部地区电解铝产能占全国的比重51%,比2005年上升5个百分点。

华东、华南地区铝材产量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铝加工材产量不断增长。

煤电铝一体化的电解铝产能有所提高。

“十一五”期间国内铝土矿勘查新增查明资源储量6.5亿吨。

低铝硅比的铝土资源得到广泛应用,境外氧化铝项目稳步推进。

同时,铝工业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电解铝产能过剩,2010年国内电解铝开工率只有70%。

二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赤泥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三是高精尖铝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要。

四是布局不合理,煤(水)电铝一体化比较低,竞争能力弱。

发展环境(一)环境分析“十二五”时期,铝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持续推进,为铝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市场空间。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工具轻量化,需要铝工业提供重要支撑。

企业重组步伐加快,煤电铝加工产业一体化,为铝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形势,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国内铝材出口不断提出反倾销,迫切要求铝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

(二)需求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发展,铝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随着再生铝产量的增加,电解铝需求增速将会逐步放缓。

综合应用弹性系数法、消费强度法、专家经验法以及线性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预测分析,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解铝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4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约8.6%,电解铝产量24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8.8%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铝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电解铝总量,着力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优化布局,加快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引导电解铝产能有序转移,努力扩大再生铝规模,提高赤泥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实现铝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总量控制。

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继续严格控制电解铝产能扩张,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在有资源保障地区适度发展氧化铝。

坚持协调发展。

围绕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布局调整,鼓励企业重组,促进煤(水)电铝加工产业融合,实现产业规模与资源、能源、环境相协调,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创新发展。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开发新型铝合金及加工工艺装备,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节能减排需求。

坚持绿色发展。

全面推广低电压铝电解、氧化铝节能降耗等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两化融合。

充分发挥计算机模拟仿真、智能控制等信息化技术在铝电解、深加工、节能减排等领域技术进步的关键作用,提高铝工业生产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铝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全部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

单位产品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降低。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铝材品种和质量基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需求。

产业布局及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再生铝规模继续扩大,赤泥、电解槽废内衬等资源综合利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技术实现产业化。

国际合作取得明显进展。

主要任务(一)严格控制铝冶炼产能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控制电解铝产能盲目扩张,按期淘汰100千安及以下预焙槽电解铝和落后再生铝产能。

限制氧化铝产能无序扩张。

(二)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为产品发展方向,发展高性能铝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和工艺。

加快开展航空用高抗损伤容限合金、高强度铝合金品种开发,以及铝合金薄板、厚板、型材和锻件的工程化技术开发,满足航空及国防科技工业对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要求。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用大型型材用铝合金新材料、具有较好成形性能的汽车车身用6016类及6022类合金,以及液化天然气船(LNG)用合金板材生产技术。

鼓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向铝部件制造方向发展,为下游制造业提供加工部件及服务。

(三)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满足内需为主,严格控制能源及资源不具备条件地区的氧化铝和电解铝产能。

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能源短缺地区电解铝产能向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依托内蒙古地区高铝煤炭资源,有序推进高铝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

选择条件合适的区域,充分利用国内外废杂铝资源建设若干规模化再生铝基地。

鼓励加快在境外建设氧化铝及电解铝产业园区。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建设若干资源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铝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支持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东(中)西铝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

(四)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按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结合优化布局,支持优势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

支持区域内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鼓励煤(水)电铝加工一体化,提高产业竞争力。

充分发挥中铝公司、中电投集团等大型企业带动作用,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五)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围绕铝工业发展重点难点,在拜耳法高浓度溶出浆液高效分离等氧化铝节能减排技术,赤泥综合利用,高阳极电流密度大型铝电解、低温低电压铝电解及其它新法铝冶炼技术,新型铝合金及性能的研究,高强、高损伤容限铝合金材料开发,关键铝加工装备国产化,再生铝高效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大力支持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创新等战略联盟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组建交通用铝、赤泥综合利用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铝工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铝工业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六)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铝工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以质量品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对现有企业生产工艺及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重点推广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高效节能技术、氧化铝生产过程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等低电压高效铝电解技术,电解铝液直接制备合金锭坯等短流程加工制造技术等。

(七)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国内重点成矿地带的普查与勘探,增加资源储量。

在广西、贵州、山西适度发展具有资源保障的氧化铝产能。

积极推动境外资源勘探,形成一批境外矿产资源基地。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有条件的地区,增加再生铝产量。

依托内蒙古等地区高铝煤炭资源,加快建设高铝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基地。

重大工程(一)节能减排工程目标: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到2015年力争完成1500万吨及以上电解铝技术改造,电解铝直流电耗降到12500千瓦时/吨及以下,年节约电力100亿千瓦时,氧化铝综合能耗降到500千克标煤/吨。

电解铝电耗等主要技术指标居世界领先。

主要内容:采用先进适用的新型阴极结构铝电技术、先进适用的氧化铝节能技术以及铝加工先进技术,对现有电解铝、氧化铝以及铝加工生产能力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降低物耗和能耗,增加品种,改善质量。

(二)高精产品工程目标:掌握高端铝材核心关键技术,加速高端铝材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家重大工程需求。

主要内容: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统一部署要求,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积极推进新技术产业化及规模化制造。

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用铝合金中厚板、高性能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及零件,涡轮发动机压叶轮材料,6系汽车铝合金板,2系铝合金,7系列铝合金,铝锂合金,深冷设备用铝合金板材,高速列车和货运列车用大型铝材,可焊铝合金薄板,超高纯铝,高压阳极铝箔及深加工等项目。

依托铝加工企业,发展铝精深加工部件,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在消费集中地,有序发展特色鲜明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为下游装备及制造业提供部件;积极发展新型建筑节能铝合金门窗等产品。

(三)资源开发工程目标:通过国内外资源勘探、开发,有效增加国内资源储量及境外权益资源量。

到20 15年,新增铝土矿生产氧化铝能力800万吨/年。

主要内容:依托具有实力的骨干企业,在资源丰富的贵州、山西、广西等省区以及境外建设原料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