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十七 氮及其化合物
2015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I单元 有机化合物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I单元有机化合物I1 甲烷、乙烯、乙炔、苯10.I1、I4[2015·北京卷] 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C.CHCH2CHCH2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D.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10.D[解析] 合成PPV时生成了小分子,是缩聚反应,A错误;PPV的重复结构单元是CHCH,聚苯乙烯的重复结构单元是CHCH2,二者结构单元不同,B错误;两者不饱和度不相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C错误;由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其结构单元的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D正确。
9.I1、I2[2015·山东卷] 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9.B[解析] 分枝酸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羟基和醚键四种官能团,A项错误;分枝酸分子中有羧基和醇羟基,可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1 mol分枝酸中含有2 mol羧基,只能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项错误;分枝酸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两溶液均能褪色但原理不同,D项错误。
I2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9.I2、I3[2015·海南卷]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B .石油裂解制丙烯C .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D .油脂与浓NaOH 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9.B [解析] 淀粉、油脂的水解反应是取代反应,A 、D 项错误;石油裂解制丙烯,是碳链的断裂,不是取代反应,B 项正确;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是“酸失羟基醇失氢”的取代反应,C 项错误。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不含K+SO B.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2-4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2-CO3D.向待测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待测液NH中一定有+4【答案】D【详解】A.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K+,A不正确;SO或Ag+ B.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2-4等,B不正确;CO C.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2-3 HCO 等,C不正确;或3D.向待测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气NH,D正确;体为NH3,从而证明待测液中一定有+4故选D。
2.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
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A.B.C.D.【答案】B【详解】NO不溶于水,对应D图像,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图像A,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对于图像B,Cl2+H2O =HCl+HClO,HClO2HCl+O2↑,对应图像C,所以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B,答案选B。
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CO2B.N2C.SO2D.NH3【答案】D【详解】A. 浓硫酸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可以干燥,A不符合题意,A不选;B. 浓硫酸不和氮气反应,因此可以干燥,B不符合题意,B不选;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可以干燥室温下能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碘化氢等,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能反应,故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C不选;D. 浓硫酸具有酸性,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D符合题意,D选;答案选D。
2015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十九 烃的衍生物基础营养物质
专题十九烃的衍生物基础营养物质高考试题考点一烃的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1.(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Ⅰ,8,6分)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图知:分子中含有“”,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含有“”、“—CH2OH”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C不正确。
分子中的“—CH3”、“—CH2OH”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卤素、羧酸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
答案:A2.(2013年山东理综,7,4分)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解析:聚乙烯塑料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且老化是由物质承受的内外多重因素造成的,A项错误;煤脱硫后才能转化为清洁燃料,且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B项错误;碳纤维是无机物,C项错误。
答案:D3.(2013年山东理综,10,4分)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右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解析:由图分析知其分子式为C7H10O5,A项错误;分子中含“—COOH”、“—OH”、“”三种官能团,B项错误,羟基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H+,D项错误。
答案:C4.(2013年上海化学,1,2分)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解析:地沟油与矿物油都能燃烧,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都不溶于水,密度都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因此A、B、C项不能区别两者;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水解生成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盐和甘油,因而不分层,而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的混合物,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溶于水,因此与NaOH溶液共热后分层,D项可区分两者。
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十七 氮及
专题十七氮及其化合物高考试题考点一氮及其氧化物1.(双选题)(2013年上海化学,21,4分)一定条件下,将0.1 L CO、0.2 L CO2、0.1 L NO、0.2 L NO2和0.2 L 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
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A.可能是单一气体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C.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D.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解析:洗气瓶排列顺序有6种,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氢氧化钠溶液,则发生反应:CO2+2NaOH Na2CO3+H2O,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 NaNO2+H2O+NaNO3,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NH3,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水,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CO2、NO,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NO;若第一个洗气瓶装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CO2、NO,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NO。
综上所述,A、C项正确,B、D项错误。
答案:AC2.(2010年上海化学,13,3分)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解析:A项,NO2通入FeSO4溶液中生成HNO3会把Fe2+氧化为Fe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B 项,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无现象;C项,NH3通入AlCl3溶液中生成 Al(OH)3白色沉淀;D 项,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会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选B。
答案:B3.(2009年宁夏理综,7,6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B.N2O2C.N2OD.N2O4解析:可以假定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 x O y,根据2N x O 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可知: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槽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
则m与n的比值为()A.3∶2 B.2∶3 C.8∶3 D.3∶8【答案】C【详解】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内,充分反应, NO和O2全部溶于水时按照下列反应进行,化学方程式为:4NO + 3O2+ 2H2O = 4HNO3,由于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所以容器内残留气体为NO,那么与O2反应的NO气体为m-m2=m2,NO和O2按照4:3混合溶于水恰好全部溶解所以mn2: =4 :3,所以m:n=8:3;故选C。
2.有关铵盐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晶体,都能溶于水B.受热时分解,都有NH3产生C.与碱共热时不一定产生氨气D.都能与酸反应【答案】A【详解】A.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A项正确;B.铵盐不稳定都能加热分解,但不一定有氨气产生,如:NH4NO3N2O↑+2H2O,B项错误;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C项错误;D.铵盐不都能与酸反应,例如硝酸铵不能与酸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A。
3.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
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A.B.C.D.【答案】B【详解】NO不溶于水,对应D图像,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图像A,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对于图像B,Cl 2+H2O =HCl+HClO,HClO2HCl+O2↑,对应图像C,所以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B,答案选B。
4.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答案】D【详解】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故选:D。
201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4)标况下NO和O2以4:3混合,充满一试管倒扣在 水中求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5)一定条件下,16mlNO和O2混合充满试管倒扣 水中余气为2ml求NO占原气体的多少。
(4) NO、NO2、 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1 )求出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 体中的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3)方法进行 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 4NO2+O2和4NO+3 O2从组成上均相当 与2N2O5的组成。即(2)、(3)两种情况中的总反应 式都与N2O5+ H2O 2HNO3等效。这不仅是记忆(2 )(3)二式的方法,也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 思路。即利用混合气体中N、O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 断: <2︰5 O2剩余
体,易被O2氧化成NO2。
(3)NO2是一种 红棕 色的 易溶于 水且与水反 应的气体, 氧化性 强,能氧化SO2,能使湿 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例:将盛有12mL NO2和O2 的混合气体的量 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 2mL 无 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 ) A.1.2mL C.3.6mL B.2.4mL D.4mL
NH4++H2O
NH3· H2O+H+
NH3↑+H2O
与碱反应: NH4++OH- 受热分解:
【思考3】下列事实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A.氧化性 B.酸性 C.不稳定性 D.挥发性 (1)硝酸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2)浓硝酸可以和铜反应 (3)木炭和浓硝酸反应 (4)锌和硝酸不产生H2 (5)氧化铜溶于硝酸 (6)不用硝酸制SO2气体 (7)用铁槽存放浓硝酸 (8)检验SO42-时不能先用硝酸酸化 ( CD) ( AB ) ( A ) ( A ) ( B ) ( A ) (A ) (A )
【五年高考真题】专题: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13 氮及其化合物(满分60分时间25分钟)姓名:班级:得分:1.【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历史背景下的化学知识,核心考点为元素化合物知识。
难度为容易等级2.【2015北京理综化学】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人工固氮中氮气转化为氨气,是N2转化为NH3的过程,N化合价由0→-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错误; B.工业合成氨是典型的人工固氮方法,故B正确;C.根据自然界中氮循环图知,通过生物体可以将铵盐和蛋白质相互转化,实现了含氮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转化,故C正确;D.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也有碳、氢、氧元素的参与,故D选项正确。
考点:非金属元素氮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涉及氮的固定、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3.【2015上海化学】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A.HClO B.NH4Cl C.HNO3D.AgNO3【答案】B考点:考查物质的稳定性与反应条件的关系的知识。
4.【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正确。
B项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但却与氢氟酸反应,而且是唯一的一种酸,石英器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不能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项生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会与氯气反应,所以不能干燥氯气。
D项电解铝应该用氧化铝而不是氯化铝。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如图中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X:___;F__。
(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
(3)写出实验室制备C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NH4HCO3或(NH4)2CO3 NO2 2CO2+2Na2O2=2Na2CO3+O22NH4Cl+Ca(OH)2CaCl2+2NH3↑+2H2【解析】【分析】根据框图,X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分别生成气体A和C,则X应为弱酸的铵盐,气体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故A为CO2,则D为碳酸钠或氧气;C能够发生催化剂作用下能够与D反应,则C为NH3,D为O2,则X应为NH4HCO3或(NH4)2CO3,B为H2O,结合转化关系可知,E为NO,F为NO2,G为HNO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NH4HCO3或 (NH4)2CO3,F为NO2,故答案为:NH4HCO3或(NH4)2CO3;NO2;(2)Na2O2和CO2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 =2Na2CO3+O2,故答案为:2CO2+2Na2O2=2Na2CO3+O2;(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A、B、C、D、E、F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物质A由1~2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问题:(1)若常温下A为有色气体。
①当F是一种金属单质时,请写出一定浓度的B溶液和适量F反应生成C与气体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当C为直线形分子时,E具有漂白性,物质F焰色反应呈黄色,则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D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化学汇编专题:专题十七 氮及其化合物(A组 三年高考真题)(含解析)
A 组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1.(2015·北京理综,8,6分)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氮元素均被氧化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2.(2015·安徽理综,12,6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 4Cl 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3.(2015·课标全国卷Ⅰ,7,6分)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硝酸C .醋D .卤水4.(2014·山东理综,9,5分)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 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Fe2O3C.FeSO4D.Fe3O45.(2014·福建理综,9,6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6.(2014·课标全国卷Ⅰ,8,6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7.(2016·新课标全国Ⅰ,26,14分)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氮的氧化物既是可导致酸雨的物质,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物质,加大对氮的氧化物的治理是环境保护重要举措。
(1)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现有V 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 mol NO2和m 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_ mol·L-1。
②若所得溶液中c(NO3-)∶c(NO2-)=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 =_________。
③用含n和m的代数式表示所得溶液中NO3-和NO2-浓度的比值c(NO3-)∶c(NO2-)=_________。
【答案】6NO2+8NH37N2+12H2O NO2 NH3 2NO+2CO N2+2CO2 (m+n)/V 3∶2 (n-m)/(3m+n)【解析】【分析】(1)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3)①根据气体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计算;②根据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③同一溶液中,c(NO3-):c(NO2-)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同学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 转化规律,绘制出如下转化关系图,图中A 、B 、C 、D 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
请回答:(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
则组成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C 的电子式为__。
(2)若A 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为红棕色气体。
①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过量的A 的水溶液与AlCl 3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
②A 与C 反应生成E 和水,E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当生成19.6gE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mol 。
(3)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B 与KMnO 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
【答案】第三周期第IA 族 4NH 3+5O 2=4NO+6H 2OAl 3++3NH 3·H 2O=Al(OH)3↓+3NH 4+ 2.4 2SO 2+O 2−−−→←−−−催化剂=2SO 3 5SO 2+2MnO 42-+2H 2O=5SO 42-+2Mn 2++4H +【解析】【分析】(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为Na ,B 为Na 2O ,C 为Na 2O 2,D 为NaOH ;(2)若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3) 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以此解答。
【详解】(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为Na ,B 为Na 2O ,C 为Na 2O 2,D 为NaOH ,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 族,Na 2O 2的电子式为:;(2)若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①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 3+5O 2=4NO+6H 2O ;过量的NH 3的水溶液与AlCl 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 3++3NH 3·H 2O=Al(OH)3↓+3NH 4+; ②A 与C 反应生成E 和水,E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 2,化学方程式为:8NH 3+6NO 2一定条件=7N 2+12H 2O ,19.6g N 2的物质的量为19.6g 28g/mol=0.7mol ,则消耗NH 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NH 3中N 的化合价从-3价上升到0价转移3个电子,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 ⨯3=2.4mol ;(3) 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 2+O 2−−−→←−−−催化剂2SO 3;SO 2与KMnO 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离子方程式为:5SO 2+2MnO 42-+2H 2O=5SO 42-+2Mn 2++4H +。
【大高考】高考化学:五年高考真题 专题17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考点一氮气和氮的氧化物1.(2015·北京理综,8,6分)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解析A项,合成氨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错误;B项,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正确;C项,硝酸盐转化为蛋白质及经动物消化使蛋白质转化为氨气和铵盐,实现了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并且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的循环,C正确,D正确。
答案 A2.(2014·福建理综,9,6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解析①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和强酸、强碱均能反应;②中SiO2与浓盐酸不反应;③中N2与H2常温下不反应,N2与O2需要在放电条件下反应;④Cu与Fe3+反应生成Cu2+和Fe2+,Cu与浓硝酸生成Cu(NO3)2、NO2和H2O。
只有①④符合。
答案 B3.(2012·天津理综,2,6分)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解析NaHSO4电离显酸性,A项错误;SiO2是酸性氧化物,与碱能发生反应,SiO2能与HF发生反应,B项错误;N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其中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Fe在氯气中燃烧与氯气过量与否没有关系,只能生成FeCl3,D项错误。
答案 C考点二氨和铵盐1.(2015·安徽理综,12,6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解析A项,由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为碱性气体,说明有NH3产生,正确;B项,点燃收集的气体,火焰呈淡蓝色,为氢气的燃烧现象,说明反应中产生了H2,正确;C项,根据反应现象说明镁在pH为8.6的弱碱性条件下也可被氧化成Mg2+,正确;D项,在pH为8.6弱碱性的NaHCO3溶液中,Mg是被H2O电离出的H+氧化的,错误。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氨气。
①请在图中烧瓶内绘出导管所缺部分______________。
②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吸收多余的氨气,烧杯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氨有很多重要性质。
①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出现白烟,说明有氯气泄露,同时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氨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水(或稀盐酸、硫酸等) 氨水显碱性 8NH3+3Cl2===N2+6NH4Cl 作制冷剂、制化肥等【解析】【分析】(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据此写出该反应方程式;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也极易溶于酸,据此分析氨气的吸收方法;(2) ①氨水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大于氢离子浓度,据此进行分析;②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规律,推断出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详解】(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即导气管应该“短进长出”,如图所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近3年真题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二 钠、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专题十二 钠、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考试题 考点一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双选题)(2013年广东理综,23,6分)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Al与浓硝酸不反应C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解析: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使蔗糖固体脱水炭化变黑,A项正确;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HNO3中会发生钝化,钝化也是一种化学反应,B项错误;Na与无水乙醇反应得到H2,Na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C项正确;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得到的应是黑色的Fe3O4,D项错误。
答案:AC 2.(2012年北京理综,7,6分)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 2Na+O2Na2O2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Ca2++2OH-CaCO3↓+C+2H2O 解析: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生成Na2O,A错;Ag2S较AgCl更难溶,故沉淀转化为Ag2S,B正确;Na2O2在潮湿空气中放置会先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C错;NaHCO3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a2+CaCO3↓+H2O,D错。
答案:B 3.(2011年重庆理综,7,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解析:Fe与氯气、稀盐酸分别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为FeCl3、FeCl2,A错误;过量的钾与水反应生成KOH,溶液显碱性,Zn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ZnSO4溶液中因Zn2+的水解显酸性,B错误;K的密度小于Na的密度,C错误;C、P、S、Cl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D正确。
2015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C单元 金属及其化合物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C1 钠及其化合物10.C1、C2、C3、D1[2015·山东卷] 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AlCl3B.Na2OC.FeCl2D.SiO210.A[解析] 由于Al3+与HCO-3水解相互促进彻底而不能大量共存:Al3++3HCO-3 ===Al(OH)3↓+3CO2↑,并且AlCl3可由Al和Cl2反应得到,A项正确;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Ba(HCO3)2反应只能生成沉淀,B项错误;尽管在Ba(HCO3)2溶液中加入FeCl2也有沉淀和气体生成,但Fe与Cl2反应生成的是FeCl3,不能生成FeCl2,C项错误;SiO2与Ba(HCO3)2不反应,D项错误。
7.C1、J1、J3[2015·山东卷] 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7.D[解析] 金属钠着火生成Na2O2,Na与水反应生成易燃的氢气,Na2O2与泡沫灭火器中的CO2和H2O反应生成助燃的氧气,因而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干沙盖灭,A 项错误;加热NaHCO3固体时生成H2O,为了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倒流使试管炸裂,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B项错误;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干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水冲洗,涂上NaHCO3溶液,C项错误;制备乙烯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D项正确。
22.C1、B3、L3[2015·广东卷] (双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22.BC[解析] 加热NaHCO3固体会生成Na2CO3、CO2和H2O,试管内壁有水珠,固体Na2CO3受热不分解,A项错误;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苯酚与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三溴苯酚白色沉淀,B项正确;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2I-===2Cl-+I2,淀粉遇碘变蓝,说明氧化性Cl2>I2,C项正确;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H2O2溶液将Fe2+氧化为Fe3+,溶液变为血红色,体现Fe2+的还原性,D项错误。
2015最新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17有机化学结构与性质
1.【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来源:]A.C14H18O5B.C14H16O4C.C14H22O5D.C14H10O52.【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来源学#科#网]A.3种B.4种C.5种D.6种3.【2015浙江理综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CH2—]n)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D.聚合物(—[CH2—CH2—CH—|CH34.【2015重庆理综化学】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B.X和Z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C.Y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D.Y可作加聚反应单体,X可作缩聚反应单体5.【2015山东理综化学】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
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6.【2015福建理综化学】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7.【2015北京理综化学】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C.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D.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8.【2015广东理综化学】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9.【2015海南化学】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10.【2015海南化学】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B.石油裂解制丙烯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11.【2015江苏化学】己烷雌酚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化合物X可发生消去反应B.在一定条件,化合物Y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C.用FeCl3溶液可鉴别化合物X和YD.化合物Y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12.【2015上海化学】已知咖啡酸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七氮及其化合物模拟创新题
氮及其化合物根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重点关注第1、3、5、7、12及创新导向题。
模拟精选题1.(2021·东北师大附中质检)关于氮变化关系图如下: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主要途径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主要途径C.上述所有反响都是氧化复原反响D.上述反响中只有③属于氮固定答案D2.(2021·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13)以下关于置换反响A+X―→B+Y(其中A、B为单质,X与Y为化合物,反响条件已略去)描述中,正确是( )A.假设X是氧化物,那么Y也一定是氧化物B.假设X为不含有金属元素化合物,那么B一定是一种非金属单质C.假设A为金属单质,那么B一定为一种非金属单质D.假设X为含有金属元素化合物,那么Y一定是一种含有金属元素化合物答案B3.(2021·安徽淮南一模,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展了有关Cu、硝酸、硫酸化学性质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是( ) A.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稀硝酸被Cu复原为NO2B.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氧化性比稀硝酸强C.实验③发生反响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以与稀硝酸反响,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响解析A项,①中发生3Cu+8HNO3===3Cu(NO3)2+2NO↑+4H2O,生成硝酸铜溶液为蓝色,试管口NO被氧化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但硝酸被复原生成NO,错误;B项,③中加稀硫酸,Cu与稀硫酸不反响,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响,而硝酸氧化性强,错误;C项,实验③发生反响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正确;D项,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可以与稀硝酸反响,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七氮及其化合物高考试题考点一氮及其氧化物1.(双选题)(2013年上海化学,21,4分)一定条件下,将0.1 L CO、0.2 L CO2、0.1 L NO、0.2 L NO2和0.2 L 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
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A.可能是单一气体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C.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D.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解析:洗气瓶排列顺序有6种,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氢氧化钠溶液,则发生反应:CO 2+2NaOH Na2CO3+H2O,NO 2+NO+2NaOH2NaNO2+H2O,2NO 2+2NaOH NaNO2+H2O+NaNO3,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NH3,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水,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CO2、NO,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NO;若第一个洗气瓶装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CO2、NO,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NO。
综上所述,A、C项正确,B、D项错误。
答案:AC2.(2010年上海化学,13,3分)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解析:A项,NO2通入FeSO4溶液中生成HNO3会把Fe2+氧化为Fe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B 项,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无现象;C项,NH3通入AlCl3溶液中生成 Al(OH)3白色沉淀;D 项,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会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选B。
答案:B3.(2009年宁夏理综,7,6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B.N2O2C.N2OD.N2O4解析:可以假定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 x O y,根据2N x O 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可知: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4.(2013年北京理综,26,14分)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 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
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②写出式:O2HNO-(g)平衡常数增大。
N、Ca、2-NOO2HNO(g)2NO(g)(3)①2CO+2NO N2+2CO2②Mg、Ca、Sr、Ba为第ⅡA族元素,按从上到下顺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4)①还原②NO+O2--2e-NO25.(2012年江苏化学,16,12分)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1)一定条件下,NO 与NO 2存在下列反应:NO(g)+NO 2(g)N 2O 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 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 和NO 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
若n(NO)∶n(NO 2)>1∶1,则会导致 ;若n(NO)∶n(NO 2)<1∶1,则会导致 。
,22++N 363mol/L=14.0 mol/L,B 正确;50 mL 这种硝酸物质的量为n(HNO 3)=50×10-3L ×14.0 mol/L=0.70 mol,Gu Mg1.52 g、Cu 2+、Mg 2+、H+()()22Gu OH Mg OH 2.54 g↓↓、沉淀Cu 2+、Mg 2+消耗的NaOH 为n(NaOH)=n(OH -)=()2.54 1.52 g 17 g/mol-=0.06 mol,则合金物质的量n(Cu)+n(Mg)=n[Cu(OH)2]+n[Mg(OH)2]=12n(OH -)=0.03 mol, 设合金中有x mol Cu 、y mol Mg,0.036424 1.52x y x y +=⎧⎨+=⎩⇒0.02,0.01x y =⎧⎨=⎩ x ∶y=2∶1,A 正确;设混合气体中有NO 2 a mol 、N 2O 4 b mol,则由气体体积和电子守恒有0.0520.032a b a b +=⎧⎨+=⨯⎩⇒0.040.01a b =⎧⎨=⎩)Fe(NO 4.(2011解析:过量Fe粉中加入稀HNO3,最终生成Fe2+,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A错;在相同条件下,AgI 比AgCl更难溶,不会出现B中现象,B错;稀HNO3不能使Al钝化,而是发生反应,有NO气体生成,C错。
答案:D5.(2009年全国理综Ⅱ,6,6分)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B.1∶5C.2∶3D.2∶5解析:设2 mol 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 mol Zn(NO3)2,显然含有4 mol NO ,3(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热后仍能保持红热(3)为保证在装置43,在4中观察到大量白烟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
(4)装置5应为“固+固气体”典型装置,再联想Na2O2参与的反应可产生O2,则可断定装置5应为提供O2和NH3混合气体的装置。
化合物X可选用NH4Cl,则装置5中发生的反应有:NH4Cl NH3↑+HCl↑,2Na 2O2+4HCl4NaCl+2H2O+O2↑。
答案:(1)4NH3+5O2 4NO+6H2O(2)放热(3)浓H2SO4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挥发出的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4)1 NH4Cl 与NH4Cl加热分解产物HCl反应生成氧气(答案合理即可)(注:①吸收HCl ②放出O2)7.(2009年北京理综,27,14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2NaOH NaNO成NO气体,装置③和装置④分别用稀HNO3或浓HNO3进行对比实验,对比装置⑤和装置⑥,知⑤是收集NO,则③内装稀HNO3,④装浓HNO3,⑥再结合题干所给NO2与NaOH溶液可反应的信息,⑥装NaOH溶液,用以吸收NO2气体。
那么装置①反应生成NO2,装置②则须把NO2转化为NO,则②中盛水。
(2)由于装置中空气中的O2极易氧化NO为NO2,故实验前须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用不与NO 和NO2气体反应的N2、CO2或惰性气体均可。
(5)NO通过稀HNO3后不会产生红棕色气体现象,则说明稀HNO3不氧化NO,NO通过浓HNO3后若产生红棕色气体现象,则说明浓HNO3能氧化NO成NO2。
(6)根据信息知,溶液显绿色的原因可能是:硝酸铜溶液浓度过大或溶液中溶解了NO2气体,所以该题的思路就是:赶走其中的NO2或在饱和Cu(NO3)2溶液中通入NO2[因为饱和Cu(NO3)2溶液显蓝色]看是否呈绿色。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用稀释的方法,如果采用加水,会导致Cu(NO3)2溶液浓度减小,NO2与水反应使NO2含量减少,所以根据现象无法确定是哪种因素造成。
答案:(1)3 mol·L-1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3)Cu+4HNO 3(浓)Cu(NO3)2+2NO2↑+2H2O(4)将NO 2转化为NO 3NO2 +H2O2HNO3 +NO3Cu22A.用图1所示装置(正放)可收集NO气体B.用图2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C.用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Cu+2H2O Cu(OH)2+H2↑D.用图4所示装置可分离乙醇(沸点78.4 ℃)与二甲醚(沸点24.9 ℃)的混合物解析:图1中NO气体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其密度小于CO2的密度,应该短管进入,长管排出CO2,A不能实现;图2中苯密度小,漂在上层不能达到防止倒吸的目的;图3中Cu做阳极,失电子溶解,变成2+Gu进入溶液,石墨电极是阴极,H+得电子析出H2,溶液中生成Cu(OH)2,C正确;图4是蒸馏装置,温度计应该放于支管口附近测定蒸气的温度。
答案:C考点二氨、硝酸4.(2013安徽黄山第一次联考)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解析:A项,Al(OH)经过两步SiO2→Na2SiO3→H2SiO3,H2SiO3→Si也必须经过两步H2SiO3→SiO2→Si;D项,NH3→NO2必须经过两步NH3→NO→NO2。
答案:B6.(2013四川凉山州一诊)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锌与稀硝酸混合,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此反应中硝酸体现强氧化性,全部被还原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金属铁,不再发生化学反应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4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5解析:根据锌与硝酸反应的产物,可写出化学方程式:4Zn+10HNO 3N2O↑+4Zn(NO3)2+5H2O,但该题所给比例n(Zn)∶n(HNO3)=1∶3,即4∶12,所以该方程式又可看成4Zn+12HNO 3N2O↑+4Zn(NO3)2+2HNO3+5H2O(即HNO3有剩余),所以A 错;由于有剩余HNO3存在,所以可与铁反应,B错;被还原的HNO3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2∶10=1∶5,故C错,D正确。
答案:D综合演练7.(2013浙江杭州教学质量检测)利用常温下氨与氯气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性质,氯碱工业生产中用来检查氯气是否泄漏,其模拟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气体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瓶中还发生了化合反应解析:由于氨气有还原性,氯气进入烧瓶后与挥发出的氨发生反应:2NH 3+3Cl2N2+6HCl, NH 3+HCl NH4Cl,A、C、D正确;NH3只被氧化为N2,没有NO2的生成,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