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拓展训练(附解析)
高一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1824年英国《加利尼亚尼信使报》报道了旨在为伦敦人供应新鲜空气的联合股份公司成立的消息,并称新鲜空气来自英国及欧洲大陆。
这说明当时A. 政府注重培育新型的商品市场B. 媒体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督C. 工业化严重破坏伦敦人居环境D. 工业革命推动私企迅速发展【答案】C2.1796年,英国首相威廉·皮特称:“商业、工业和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地位,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所搞乱,这些措施一干扰它们的自然活动,就会阻止它们的良好作用。
”由材料可知,他主张A. 实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 重视工商业的发展C.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 重视经济活动方面的立法【答案】A3.恩格斯认为:“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百年。
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一“历史前提”是指A. 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B.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出现C.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D. 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答案】A4.“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 工厂制组织形式B. 工业城市生活方式C. 机器大工业生产D.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答案】D5.19世纪后期,各国相继通过《公司法》,该法的价值在于“允许人们自由地组建一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粉墨登场:它由特许变为自由的注册,由特权变为平等的权利竞争,由封闭到开放的市场的形成。
与此相适应的是A. 自由主义思潮兴盛B. 重商主义的再兴C.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D.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答案】A6.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
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题

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题今年的高考即将到来,在剩下的备考时间里提高历史科目的答题能力十分重要。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欢迎各位同学练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选择题1.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C.传播____思想D.输出机器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
“向下”是指挖煤,因为蒸汽机的改进提高了煤的用量;“向外”指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和财富。
答案 A2.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解析17世纪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使英国抢占了发展的“先机”;“在下两个世纪里”指18、19世纪,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得以“傲视全球”。
答案 C3.美国历史学者彭慕兰在分析英国工业化起源时指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如果不是这些地球物理的偶然条件,我们更难想象(英国)早期如何突破有机经济的限制。
”彭慕兰在此没有强调的是( )A.浅层煤矿是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条件B.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偶然C.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煤炭的使用D.煤矿的开采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突破作用解析材料强调了煤矿的天然储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行,强调的内容并不是工业革命怎样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开采。
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题与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题与答案浅析工业革命的影响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有:一、进步作用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机器的发明和蒸汽动力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显示了巨大的作用。
工业革命使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海运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并掌握了世界殖民地霸权,其他国家在十九世纪中叶又落后于英国,因而英国便成为“世界工厂”。
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主要表现为:英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商品供应者,其他各国则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
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有50%以上的工业品要靠在国外市场上销售,而国内消费的大部分原料又靠外国来供应。
英国不仅是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而且也是世界各国生产资料的主要供应者。
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它广泛地排挤了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从而引起了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即在土地贵族之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势力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而膨胀,逐渐战胜了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为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地位,开始斗争。
3.改变了社会生活,城市化兴起。
4.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也不断发展。
欧洲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发展。
5.工厂制度形成,自由主义经济盛行。
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断地积累资本,并扩充和改进机器设备,那些小工业制度过渡到工场手工业,以及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工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26第一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

第26讲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2019·云南大理模拟)“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
”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C )A.近代交通促进了人口迁移B.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了人口死亡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耕地的减少[解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故C项正确;近代交通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人口死亡,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耕地的减少并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故选C项。
2.(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1801~1831年间人口增加一倍以上的城市,大部分都是这一类新兴工业城镇,如博尔顿伊普斯威奇、普雷斯顿、斯托克波特……除这些新兴工业城镇外,人口增长迅速的就是利兹、曼彻斯特等工业大都会了。
这种变化表明( B )A.机器大工业改变英国城市分布B.工厂制推动了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C.英国此时已完成了城市化进程D.工业革命带来英国工业城市数量增长[解析]工厂制的出现使得工厂规模有所扩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增加,相应推动了工业城市、都会人口的增加,故B项正确;A项错在题目在于城市人口的变化而非城市分布的变化;C项错在题目仅提及人口增加,但是城乡人口比例并未说明,无法得到城市化进程完成的结论。
D项错在是城市人口而非城市数量,与材料描述对象不一致。
3.(2019·浙江台州质评)对下列图表的解读,正确的是1820~1870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 A )A.B.法德第一次和解推动了两国工业的迅速发展C.英国工业生产能力在工业革命之后急剧衰退D.美国新租借法案赢得了稳定的工业生产环境[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阔殖民地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市场、资金等,推动了英国工业发展,A项正确。
1870年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取得胜利,实现统一,为德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排除B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34)第一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考点精炼(34)第一次工业革命1.18世纪以来,奢侈消费经济在英国兴起。
有人提出了“私人恶德即为公众利益”的惊人论断,认为奢侈消费促进经济繁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讨论”。
这场大讨论( )A.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C.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2.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强盗一—殖民经济”引发了工业革命。
这样说是强调了工业革命产生的重要条件是( )“铁路狂热”年代的顶峰,这一年有272个关于铁路公司的议案在英国国会被讨论。
当时,英国大规模修建铁路最主要的原因是( )5.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历程,也即是人解放的历程:先是摆脱神权枷锁,再是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进而解除王权的压迫,并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实现了“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是( )年,英国举办伦敦世界博览会,当时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十多个国家参展。
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前来参展,最终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清政府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C.西方机器产品未被世人接受D.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明显优势8.下图是1699-1856年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图。
图中信息说明( )9.在手工工场阶段,工人大都同农村保持一定的联系,在劳动之余从事耕种。
机器大工业完全切断了他们同农村的联系,他们除了出卖劳动力,再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这表明机器大工业( )10.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11.“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核心考点对点练——练落实知识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2014·湖南浏阳一中第三次月考)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市场的需求解析:选D。
A、B、C、D项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但市场的需求才是根源所在,D 项正确。
A、B、C项不符合题意。
2.(2014·北京海淀高三期末)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
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工厂―→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B.工场―→蒸汽机―→产业工人阶级C.圈地运动―→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D.工厂―→飞梭―→中小资产阶级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史实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蒸汽动力和机器生产是主要的技术变革,产业工人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所以A正确。
工场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模式,所以B 不正确。
同时圈地运动也是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C不正确。
工业革命的开始是以1765年珍妮纺车的发明,而飞梭是在1733年发明,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D不正确。
故选A。
3.(2014·广东潮州高三期末)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继畜牧和农耕之后,人类物质生产史上的又一次意义深远的飞跃始于( )A.中国汉代的造纸术发明B.15、16世纪商业革命的出现C.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D.20世纪兴起的生物工程技术解析:选C。
把握材料的“物质生产史”,人类文明在物质生产上可分为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故选择C项。
4.(2014·九江一中月考)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针对训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针对训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家庭作坊B.手工工场C.工厂制度D.垄断组织2、亚当•斯密说:“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据此,亚当•斯密主张( )A.公正平等下的经济自由B.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C.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D.随货币量变动调整政策3、1893年,《哥伦比亚博览会指南》写道:“科学发现,工业应用,人类遵从。
科学发现,天才发明,工业应用。
人类则适应新事物或被其塑造。
”该宣传说明( )A.科研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B.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C.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D.科技促进近代城市兴起4、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
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
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5、某历史若作中主要有“汽船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
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
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知识针对练 第34练 第一次工业革命(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34练第一次工业革命1.(2018·某某永州三模,33)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
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70年代为642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2.(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33)下图是1375~1825年之间的世界主要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B.亚洲地区经济停滞不前逐渐走向了没落C.从16世纪开始西方消费水平已高于东方D.工资上涨会引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3.(2018·某某长郡中学四模,33)“劳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从户外转向室内,从家庭小作坊转向工厂和矿场,从相对健康的环境转向不那么健康的环境,……”这说明( )A.家庭手工业已经不复存在B.工业经济完全取代了农业经济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生产领域开始出现革命性变化4.据学者德·弗雷斯记载,“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000~3000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
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B.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C.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D.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5.(2018·某某乌鲁木齐三诊,34)学者对1851年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对比发现,英国总人口约1800万人,农村人口占48%,城市人口占52%。
法国人口约3600万,农村人口占75%,城市人口占25%。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一第一次工业革命(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郑州模拟)某学者指出:“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
”该学者强调的是,工业革命( )A.与技术进步无关B.孕育于特定的历史条件C.只能发生于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欧洲D.是偶然发生的文化现象【解析】选B。
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技术的进步,故A错误;“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即工业革命是在欧洲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故B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向外传播,工业革命也可以在落后地区发生,故C错误;“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并非偶然发生的,故D错误。
2.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 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 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
这表明( )A.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B.专利保护推动了工业革命C.政府领导工业革命的开展D.工业革命完善了专利制度【解析】选B。
材料强调工业革命高峰时期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而非强调发明数量的增加,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命,故A错误;工业革命高峰时期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体现出专利保护推动了工业革命高峰的到来,故B正确;材料反映出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没有涉及政府的领导,故C错误;材料反映出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没有涉及专利制度自身的完善,故D错误。
3.下面是19世纪中期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机器人的想象画。
此想象画客观上反映了( )A.西方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B.工业化导致了劳动力缺乏C.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D.人们对动力革命的探索与向往【解析】选D。
根据题目中“19世纪中期”可知,此时工业革命主要是在英国完成,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工业化下机械化不断实现,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故B错误;C表述与题目中“19世纪中期西方某刊物上”不相符,故C错误;D表述与题目中“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机器人的想象画”相符,D正确。
高考历史第一轮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基础训练题7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单项选择题1.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资本、国内市场的事件是A.圈地运动B.贩卖黑奴C.殖民掠夺D.英国内战2.导致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A.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圈地运动的扩大C.大量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D.市场的不断扩大3.工业革命期间,新发明不断,请说出下图中这项发明的名称(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A.珍妮纺纱机B.水力织布机C.骡机D.飞梭4.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A.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C.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的过程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5.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6.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7.火车出现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修建了近万公里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了。
这个现象说明A.人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修建铁路B.实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目标C.广阔的市场是交通发展的驱动力D.激烈的市场竞争驱使财阀投资8.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证明)了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D.科学与牛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9.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能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B.封建势力的衰退C.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D.工人运动的兴起10.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是A.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B.由赤裸裸的掠夺转为控制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不平等交换C.由扫除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转为在全世界确立资本主义统治地位D.由掠夺财富,积累资本转为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202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与练习-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与练习-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文出现】【考点解析】1、工业革命: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2、第一开始的国家:英国棉纺织业3、第一在英开始: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条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积存了丰厚资本并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4、重大发明: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能够同时纺出多根纱,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改进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美国人),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突破。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后来又发明更为先进的“火箭号”机车: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畴。
6、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7、阻碍:①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最重要的阻碍)○2产生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的过渡。
④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
⑤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截了当相关的名词是工厂【典型例题】1、[2020·雅安]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由此掀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珍妮机的动力是A.水力B.畜力C.蒸汽D.人力2、[2020·南京]18世纪60年代,英国领先开展工业革命,引发这场革命的发明是A.珍妮机B.火车机车C.发电机D.内燃机3、[2020·滨州]“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相伴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但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阻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这场革命是A.英国“光荣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英国宪章运动 D.英国工业革命4、[2020·成都]表1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要紧缘故是A.海外殖民活动的阻碍B.工业化及都市化进程加快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5、[2020·佛山]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点,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要紧特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0第一次工业革命含解析.doc

课时作业30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45分钟_■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广大(英国)普通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切实的权利。
但法律地位的平等为每一个社会下层的人提供了一种合法的渠道,使他们能获取更多的财富与更高的社会地位。
于是工业革命就从英国开始了。
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首发于英,是因为英国(A•通过海外扩张完成了资本积累B・社会公平的实现激发了人们的激情C・拥有比较有利的政治环境D・在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和经验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最先发生在英国f是因为当时英国的法律维护了每一个公民地位的平等,这为下层人民提供了获取更多财富与更高社会地位的可能f激发了他们进行创造的积极性,与此相符的只有C项。
答案:C2•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f工厂也增多了" O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工厂制度的诞生c ・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D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解析: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工厂大量出现,故答案为C 。
答案:Q3 •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f 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
该图说明当时英国() A ・大力加强资本输出B ・禁止粮食和原料出口C .推行贸易保护主义D ・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 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本题的时间背景为1854 ~ 1856年间f A 项错误。
从该统计图看,1854-1856年间,英国存在粮食和原料出口 , B 项错误。
第出口贸易口原材料口食品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外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项错误。
从该统计图看,1854-1856年间f英国出口大量工业制成品.进口大量原材料,加之这一时期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项正确。
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检)“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
”这本质上体现了()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D.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技术垄断2.(2015·湖北武汉市高三调研)阿瑟·扬写道:“当英国工业的特殊才能用在铁、棉、玻璃或瓷器上面时,就如此卓越地表现出冒险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而这正是你在毛纺工业中所不能看到的。
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这段话着重强调()A.工业革命主要在毛纺工业以外开展B.毛纺工业是英国最古老、保守的工业C.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天条件不足D.日益扩大的市场促进了工业发展3.(2015·江西师大附中模拟)“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
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
”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4.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
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5.(2015·衡水中学模拟)19世纪英国的学校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极其有限的课程,在于培养其未来做好妻子、好母亲而非职业培训;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电铸术、骨相学等利于未来就业的课程。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2.7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

考点集训(P223)一、选择题1.“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
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C)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解析)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英国价值观念与法律关系的变革,因此工业革命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的阻挠和法律上的障碍,故C项正确。
2.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A)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解析)材料中的“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即海外对廉价服装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据此可知,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海外市场的扩大是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故选A。
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棉纺织业,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不是题干强调的侧重点。
3.18世纪末英国有人记载:“在某个地方,一百所房屋和家庭已经减少到……八所或十所;往往还有这样的事情,四、五个富有的畜牧业主侵吞了不久前圈围的大片领土,这些土地以前是在二十至三十个租地农民或同样数目的较小的所有者以及其他居民的手里。
”持续不断的此类事件(D)A.消灭了英国的自耕农阶层B.阻碍了英国农业的发展C.标志着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D.加速了原始积累的过程(解析) A项消灭了自耕农阶层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故C项错误;材料中圈地运动的发展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练习(必修二)第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 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单项选择题1. 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供给大批劳动力、资本、国内市场的事件是A. 圈地运动B. 贩卖黑奴C.殖民打劫D.英国内战2.致使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由是A. 英国财产阶级统治确实立B.圈地运动的扩大C. 大批生产技术知识的累积D.市场的不停扩大3.工业革命时期,新发明不停,请说出以下图中这项发明的名称(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记)A. 珍妮纺纱机B. 水力织布机C. 骡机D. 飞梭4.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记是A. 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行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C.工场手工业取代简单协作的过程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5.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达成的主要依照是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B.改进蒸汽机的宽泛使用C.机器制造业的成立和发展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达成6.1851 年的伦敦展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就的嘉会,陈设的展品中包含A.铁路设施、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施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7.火车出现后,在不到 30 年的时间里,就修筑了近万公里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结起来了。
这个现象说明A.人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修筑铁路B.实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目标C.广阔的市场是交通发展的驱动力D.强烈的市场竞争驱遣财阀投资8.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快提升,从实质上说明(证明)了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踊跃性倍增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挡生产力的全部要素D.科学与牛产密切联合产生收效9.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可以形成的根来源因是A. 财产阶级革命的影响B. 封建权力的衰败C.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D.工人运动的盛行10.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充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是A.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B.由光秃秃的打劫转为控制国际市场价钱,进行不同等互换C.由打扫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阻碍转为在全世界确定资本主义统治地位D.由打劫财产,累积资本转为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二、非选择题11.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进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拓展训练(附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 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以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拓展训练,请大家仔细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0 分)
1.(2014 嘉兴高一检测)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更重要的是
18 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题干材料中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是指推动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海外市场的扩大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机器工厂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表现,而不是条件。
答案:A
2.(2014 太原高一检测)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这充分说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A.动力问题
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
D.劳动力问题
解析:蒸汽机问世之前,工厂的设置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如水力、风力等。
瓦特改良蒸汽机后,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
答案: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