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JF疗法概论

合集下载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

骨间膜
NJF PNF 关节松动术三者的关系
PNFபைடு நூலகம்
关节松动术
NJF
触 诊
①②
③④⑤
①② ③④⑤
①上後腸骨棘
②仙腸関節の間隙
③S1棘突起
④S2棘突起 ⑤S3棘突起
骶髂关节的运动
前方上提+S3固定 抗阻运动
前方上提+S3固定 抗阻运动
① ②
④ ③
?
右骶髂关节骶骨関節面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被动运动(凸的法则)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抗阻运动(凸的法则)
2.相反牵拉关节运动
在关节运动时,向一侧骨运动的相反方向 ,牵拉对侧骨。例如肩屈曲时,向下方回 旋方向牵拉肩胛,扩大关节活动度。包括 被动运动和抗阻运动。例如在肩屈曲-外展外旋时,肩胛做外展-上方回旋-后倾的组合 运动。在肱骨运动时在肩胛骨外侧缘,下 角,对肩胛向内收,下方回旋,和前倾方 向牵拉。
1946 - 1952
Kabat Kaiser Institute Chief of Service
Dr. Kabat & Patient
1945 The beginning of P.N.F.
Margaret Knott 1947
Vallejo, CA
伸展・内收・内旋
屈曲・内收・外旋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为了选择适当的模式,治疗者对要促进的肌和运 动,选择最有利于该肌肉做出最大活动的对角线 模式。为此,还要针对疾病考虑力学的要素・肌 张力因子・神经生理学因子等。
Gait analysis,Perry1992
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教学文案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教学文案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被动运动(凸的法则)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抗阻运动(凸的法则)
2.相反牵拉关节运动
在关节运动时,向一侧骨运动的相反方向 ,牵拉对侧骨。例如肩屈曲时,向下方回 旋方向牵拉肩胛,扩大关节活动度。包括 被动运动和抗阻运动。例如在肩屈曲-外展外旋时,肩胛做外展-上方回旋-后倾的组合 运动。在肱骨运动时在肩胛骨外侧缘,下 角,对肩胛向内收,下方回旋,和前倾方 向牵拉。
所期待的效果
PNF运动模式
→肌收缩力增大,提高反应速度
肌肉牵张
→肌收缩力增大,改善柔韧性
关节牵张和压缩 →肌收缩力增大
抵抗
→肌收缩力增大,改善柔韧性
放散
→肌收缩力增大
动作的正常时间顺序 →改善協調性
用手接触(皮肤刺激)→肌收缩力增大
口头命令(听觉刺激)→肌收缩力增大
视觉2
Kabat Kaiser Institute Chief of Service
Dr. Kabat & Patient
1945
The beginning of P.N.F.
Margaret Knott 1947 Vallejo, CA
伸展・内收・内旋 屈曲・内收・外旋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NJF
2009年
PNF概要
1940年代后半
Kabat博士建立了增强脊髓灰质炎患者肌收缩 的生理学依据,与Knott和Voss(PT)一同开 发的运动疗法PNF。
现在不仅应用于脊髓疾病,还应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末梢神经系统疾病・运动损伤等。
Ⅰ. PNF创建的历史
Dr. Herman Kabat
PNF法目的
① 增大肌力 ② 扩大关节活动度

NJF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NJF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NJF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作者:戴文晋张丽君李艳王科英吕红梅牟晓秋张子辉杨涛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jointfacilitation,NJ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将70例稳定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NJF训练。

对所有患者分别在入组时、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痉挛程度,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ADL。

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的MAS、FMA和BI的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所提高。

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FMA和BI评分与其前一次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神经发育疗法;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脑卒中;偏瘫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treatment,NDT)能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 能力,其典型方法有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和PNF技术[1]等。

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丸山教授、霍明博士等将PNF技术和关节松动术相结合、从运动学角度出发,创造出集肌肉运动、关节运动、关节囊内运动为一体的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jointfacilitation,NJF)技术。

为了探讨NJ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笔者选择亚急性期的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应用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间在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0例,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部CT和(或)MRI确诊。

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脑卒中发作,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1周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肢疼痛、肌张力增高。

NJF疗法概论 (2)

NJF疗法概论 (2)
神经肌关节促进法 培训班in中国长春
理学疗法科学学会
神经肌关节促进法 培训班in中国长春
神经肌关节促进法 培训班in小田原
NJF
理学療法科学学会主催 2010.9.1
中国 人民軍医出版 2009.7
日本 アイペック出版 2010.2
1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通过对神经,肌肉,关节的同时治疗的 新型运动疗法。
牵引
① 使关节更容易运动 ② 提高肌肉収缩力量
注意点 在整个活动范围均牵引 与运动方向保持90°垂直方向 牵引 ≠ 游到
牵引方向 运动方向
最适抗阻
抗阻时NJF中最重要要素。 抗阻分近端抗阻和远端抗阻。 近端抗阻主要是对关节囊的构成运动、远端抗 阻针对骨运动。 最适抗阻为、患者可以反复完成4-5次该动作抗 阻量。 对构成运动的抗阻要点为在接近运动最位置时 增加所施阻力。
① 避免给患者带来疼痛 ② 不会影响肌肉收缩 ③ 便于操作 ④ 指引正确的运动方向
正常节律
协调运动、时间的 空间的姿勢変化时按一定先后順序 肌肉収缩、完成高效率运动。 NJF的对角線螺旋运动从远端开始运动、从始置终保持回 旋运动。 对于神经 肌肉疾患、协调性低下时正常节律具有运动 学习效果。
NJF治疗时通过适宜的口令、引导正确的运动方向、 通过适当的抗阻运动和牵引促进运动的协调性。
肌牵张
通过牵张肌肉促发牵张刺激和牵张反射。 通过牵张刺激提高本体感受器兴奋。 牵张反射是指在出现运动前和口令同时实施、对 肌肉快速牵张,诱发牵张反射。牵张并非单纯对末 端关节实施,而是对整体主动肌群实施,通过治 疗师的重心移动完成。 避免过渡牵张刺激诱发疼痛、无法完成运动。
凹凸法则
凹的法则
凸的法则
8

神经促进技术(培训班06)

神经促进技术(培训班06)

利用个体发育的8个运动模式
颈肌协同收缩模式 俯卧位能抗重力抬头,促进头部控制
俯卧屈肘模式 俯卧位,肩前屈,屈肘负重,这是伸 展脊柱的模式。
手膝位支撑模式 促进发展下肢与躯干的协同收缩 站立 先双下肢站立不动,然后,单腿站立, 再重心转移
行走 站立的技巧阶段
支撑、抬腿、摆动、足跟着地等
Engert & Banhoeffer(1999)年报告在诱发LTP同时,发 现海马CAI锥体细胞树突处长出了新棘突 电刺激CAI锥体细胞后30分钟时,EPSP增大(兴奋性突触 后电位)60分后可肉眼见到出现了新的棘突
神经解剖学重建
神经再生包括芽变、新生, 只有具备以
下4 个条件才具备功能联系
Rood技术-本体感觉刺激
(2)抑制手法 ① 轻柔挤压关节;② 持续加压肌腱附着点; ③ 缓慢推摩与轻微挤压背侧脊神经区;④ 缓 慢转动体位;⑤ 中等温度,但不能高于体温。 ⑥ 肌肉持续牵伸;⑦ 远端固定、近端运动, 即患者取手膝位保持手膝不动,做躯干前、 后、左、右和对角线运动,适用于手足徐动 症。

强调手法治疗

强调患者主动配合
一对一治疗 以人体本身存在的反射和反应为基础 以人体发育规律为基础


皮肤感觉促进技术( Rood )
中枢性促进技术(Brunnstrom )
神经发育促进技术( Bobath ) 运动再学习 强制运动
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PNF )
Rood技术 —皮肤感觉易化技术:
温度刺激—强冷、热刺激
应用冰块擦刷或轻触皮肤3~5 s,可促进肌收缩。而 在皮肤持续给予冷刺激则起抑制肌肉收缩的作用。

NJF配合中频治疗ITBS的临床观察

NJF配合中频治疗ITBS的临床观察

NJF配合中频治疗ITBS的临床观察作者:翟珂新石岩殊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14期摘要目的:探究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配合中频疗法治疗髂胫束综合征(ITBS)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治ITBS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

试验组进行NJF配合中频治疗,对照组进行中频治疗。

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下肢功能量表(LEFS)以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的评分变化。

结果:试验组10例全部治愈,在持续一段时间的正常范围内活动时未出现ITBS相关症状,可恢复日常活动;对照组10例状况有所好转,但在持续一段时间的长时间活动中出现了髂胫束麻木、痉挛,膝关节疼痛的症状。

结论:NJF配合中频治疗ITBS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中频;髂胫束综合征;下肢功能量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中频疗法治疗髂胫束综合征(ITBS)归因于反复的活动导致软组织受到刺激。

髂胫束是一个较厚的纤维组织束,走行于大腿外侧,止于胫骨近端前外侧的Gerdy结节[1]。

当膝关节从完全伸展到屈曲,髂胫束位置从股骨外侧髁的前方移到后方。

转换点在膝关节屈曲30°。

跑步时反复地屈伸膝关节,导致髂胫束在股骨外侧髁上反复摩擦。

ITBS在运动员中较为常见,其中以跑跳、篮球、排球等跑跳性或半蹲位发力项目中多见[2]。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是一种新型运动疗法[3],通过对神经、肌肉、关节功能促进的同时,直接刺激关节囊内运动,通过改善关节囊内对位对线改善关节囊内运动,从根本上改善关节运动功能,可在改善关节活动度的同时强化关节周围深层小肌群运动,具有提高关节稳定性和活动性的效果[4]。

而中频疗法可穿过皮肤,使肌肉皮下组织产生热效应。

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消散,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起到按摩效果,同时还能够加速结缔组织再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对于缓解由ITBS引起的疼痛起到很大的作用[5]。

本文通过对NJF配合中频治疗ITBS 的2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为ITBS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NJF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NJF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NJF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法(NJF)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各20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试验组增加NJF治疗,对照A组增加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治疗,对照B组增加Maitland治疗。

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次20~30 min,每周6 d,连续3周。

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55%,对照A组为25%,对照B组为30%。

试验组与对照A组和B组的治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JF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标签:肩周炎;NJF;冻结肩肩周炎又称粘连性关节囊或冻结肩(frozen shoulder),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1],是康复医学科常见病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是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可同时进行神经、肌肉、关节进行康复训练。

本研究旨在探讨NJF应用于肩周炎患者,通过观察患侧肩关节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ROM)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前后变化情况,探讨NJF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09年5月—2012年3月本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三组,各20例。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5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2]:(1)疼痛:肩部疼痛多呈弥散性,夜间或活动时疼痛加剧,肱骨大结节、结节间沟、肱二头肌肌腱附着处、大小圆肌及肩胛骨外侧缘等压痛;(2)活动受限:以上臂外展、上举、内旋最为明显;(3)肌肉痉挛:可触及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等的痉挛及压痛;(4)肌肉萎缩:在后期,可有肩周肌肉萎缩,以肱二头肌、三角肌为著;(5)X线检查多为阴性,部分患者可有肌腱钙化、骨质稀疏或肱骨头上移及骨质增生。

NJF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ADL的影响

NJF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ADL的影响

NJF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ADL的影响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疗效。

方法:将67例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训练,对照组给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训练。

所有入选患者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0 d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FMA和MBI的评分均有所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FMA和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NJF能有效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神经发育疗法;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脑梗死;偏瘫NJF(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技术系神经发育疗法的之一,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骨科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及疼痛的康复治疗,由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霍明博士等创造。

该技术将PNF(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技术和关节松动术2种技术融合起来,集肌肉运动、关节运动、关节囊内运动为一体,故又称之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为了探讨NJF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笔者选择急性期的脑梗死伴有偏瘫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 年12月间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7例,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并且经头颅CT和(或)头颅MRI检查确诊。

NJF用霍明

NJF用霍明

伸展・内收・内旋 屈曲・内收・外旋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主要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进行刺激,改善 神经肌肉反应的运动疗法
治疗原理
因运动发育滞后,外伤,神经疾病引发的神经 肌肉障碍会造成肌力低下・协调性差・挛缩・ 关节活动度受限・痉挛等障碍。为改善这些异 常运动机能,通过牵张肌肉,抗阻运动,对关 节牵引・挤压,从而获得正常的反应。
被动运动 肩胛前方上提 +下位胸椎棘突固定
起始位置
终止位置
抗阻运动 肩胛前方上提 +下位胸椎棘突固定
胸椎棘突特徴
T1 棘突起
T1
は水平
棘突起は 下向き
胸椎は全体とし て后彎
T12 棘突起
T12
は水平
肩胛上角・下角高度和胸椎棘突水平
T2棘突
T7棘突
左右肩胛上角水平
左右肩胛下角水平
安静时
被动运动时
为诱发出更好的运动反应 NJF的窍门
操作部位尽可能接近和治疗师重心位置。 边观察患者表情边治疗。 对关节囊刺激(辅助或抗阻)方向应迎合 骨运动的对角线方向。 动作开始时、通过治疗师的重心移动完成 肌肉牵张。
Ⅰ. PNF历史
Dr. Herman Kabat
1946 - 1952
Kabat Kaiser Institute Chief of Service
Dr. Kabat & Patient
1945
The beginning of P.N.F.
Margaret Knott 1947 Vallejo, CA
运动:远端→近端 旋转:均匀移动 通过重新组建正常节律,改善运动协调性。

NJF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NJF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非药物治疗
疗效显著
njf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避免了药物治 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更加安全可靠。
njf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许多患者通过njf治疗得到了康复。
适用范围广
舒适度高
njf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肩周炎,无论病 程长短、病情轻重,都有可能通过njf治疗 得到缓解和康复。
njf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 和不适,治疗过程舒适,易于接受。
njf的作用机制
01
02
03
经络调节
njf技术通过刺激人体的经 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 达到缓解疼痛、调整脏腑 功能的作用。
神经调节
经络刺激能够影响神经系 统的活动,从而改善肩周 炎引起的疼痛、肌肉紧张 等症状。
内分泌调节
经络刺激能够影响内分泌 系统的活动,调整激素水 平,促进肩周炎的康复。
njf的治疗优势
效性。
安全性
NJF治疗肩周炎的安全性较高,未 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便捷性
NJF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操作简便,易于在临床实践中推 广应用。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所纳入的样本量较小,且未进行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可 能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NJF治疗肩周炎的具体机制,以及如何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处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整理和分析,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 和分析。
数据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分布
患者年龄分布在35-78岁之间,平均年龄 为56.5±11.4岁。
治疗有效率
经过njf治疗后,90例患者治愈,20例患 者显效,10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 100%。

P N F 手 法 治 疗

P N F 手 法 治 疗
与以上治疗手法结合使用。
整理课件
手法的组合使用
如: 慢逆转-控制(SRH) 慢逆转-控制-松弛(SRHR)听刺激
整理课件
本体感觉因素
牵张 阻力 振颤 压缩 牵引 滚动 线和角加速
整理课件
外感受器因素
轻触 刷拂 温度 缓慢地抚摸脊神经后基支支配区的皮肤面
受控的活动(controlled mobility): 可用节律性稳定(RS)和反复收缩(RC)和时间顺序的强 调(TE)
技巧(skill): 可用节律性稳定(RS)和反复收缩(RC)和时间顺序的强 调(TE)
整理课件
主要要领
用手刺激:以手掌直接接触肌肉、肌腱和关节处, 对其感受器随时给与适当刺激。
抑制: 本体、皮肤、视听刺激:
整理课件
节律性发动(RI)
先给与数次被动运动,再进行数次辅助运动,最后 试行主动运动。
可改善发起运动的能力 适用于较重痉挛等难以发起运动的
整理课件
节律性稳定(RS)
交替地使拮抗肌做等长收缩。给与阻力2-3秒后即 刻刺激其拮抗肌。
发展稳定性;刺激协同肌的活动,松弛拮抗肌,改 善协调性。
时间顺序的强调(TE)
整理课件
治疗的选择-运动控制四阶段
活动度(mobility): 可用节律性发动(RI)和反复收缩(RC)帮助发动运动, 可用节律性发动(RI)和控制-松弛(HR) 和收缩-松弛 (CR) ;节律性稳定(RS)增大ROM。
稳定性(stability): 可用节律性稳定(RS)
整理课件
合并本体和外感受器因素
手法接触 对长的肌腱施加压力
整理课件
PNF的作用
最精确地应用了真正的本体感觉刺激 能加快肌肉的反应 能提高脊髓的兴奋性 压缩关节可一过性地提高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可以同时增加双侧肌力 可以有选择地提高运动功能

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NJF)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

对照组进行单一NJF治疗,研究组进行冲击波结合NJF治疗。

不间断治疗3周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的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同时,还能减轻疼痛,值得持续应用或推广。

关键词:冲击波;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治疗观察;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前言由于骨质增生、软骨病变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容易诱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慢性疾病。

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在发病初期,患者只能通过活动感觉疼痛症状,后逐渐会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活动受限、肢体功能丧失等征象[1]。

基于此,为了探讨冲击波、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择了2018年5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实验,并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8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实验。

经检查,所选患者均满足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

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男19例,女21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7岁,平均(56.24±9.28)岁;最长病程184个月,最短病程8个月,平均(12.42±6.27)个月;患病部位:双膝7例,右膝20例,左膝13例。

四大经典技术PNF疗法讲座

四大经典技术PNF疗法讲座
可强化其他肢体或颈、躯干肌的收缩。 - 固定肌:强肌 - 运动的对象:弱肌 - 操作点:调节运动的部位
6. 时序(pattern of movement)
运动发生的先后关系; 正常运动具有精确的活动顺序与协调性; 人的神经生长与运动发育顺序; 强调的时序: 增强某组肌群在某个关节活动范围收缩的能力; 促进身体的某个部位的运动; 由身体较强的部位,易化肌力较弱的部位。
口令的对象是给患者,不是身体的某一部位。 治疗师在适当的时候发出口令,可刺激患者的主
动运动,提高动作完成的质量。 合理应用口令的语音与语速 - 预备口令:必须清楚、明白; - 动作中的口令:短、准确、时间正确; - 纠正的口令:及时、准确、达到目的。
基本理论—关于运动模式的理论
姿势和运动的发展顺序: 双侧对称
内容
概述 治疗技术 肢体基本运动模式与手法操作 临床应用
概念
利用运动觉、姿势感觉等刺激,增强有关神 经肌肉反应,促进相应肌肉收缩;
利用牵张、关节压缩、牵引和施加阻力等本 体感觉刺激,促进功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原理
(Dr. 后Ch续arl效es应Sherrington, 1947)
刺激的效应在刺激停止后仍然继续存在; 随着刺激强度和时间的增加,刺激的后续效应
伤口和手术刚缝合部位、皮肤感觉缺乏部位、 听力障碍的患者、对命令不能准确反应的婴幼儿患者、 无意识的患者、骨质疏松患者、血压非常不稳定患者、 关节不稳定、本体感觉障碍的部位。
感谢大家
基本理论—关于运动模式的理论
螺旋或对角线运动时正常动作发育的最后 阶段,这是应为所有的对角线模式中总有 旋转的成分,而旋转式肢体发挥正常功能 所不可缺少的,例如,洗脸,梳头,吃饭, 行走。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正常人体运动学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正常人体运动学

中脑水平反射 之一
相对于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射
(lablyrinthine righting reaction acting on the head)
重力是刺激、感受器是前庭器官的平衡斑和 半规管,半规管感受旋转和加速度的刺激, 平衡斑感受身体的位置变化,根据变化决定 肌肉收缩范围,形成倾斜的头部保持水平的 反应。
C2棘突较大且隆起,容易摸到 C3-6仅能摸到棘突 C7(隆椎)棘突最长,较粗大,不分叉
故最明显
寰椎横突
定位下颌骨的下颌支(1)和胸锁乳突肌(2)以后, 检查者的食指指示的两个结构之间的间隙即为寰椎的 以侧横突所在,此椎骨突起明显者可被触摸到。
枢椎棘突
检查者手指位于寰椎后结 节的下方,他所触摸到的 骨性结构即为枢椎棘突。 如果检查者借助置于被检 查者额部的手掌使被检查 者的头部做轻微的屈伸运 动,则枢椎棘突在检查者 的手指下更明显。
横突棘肌
连接横突和棘突之间,包括回旋肌、多 裂肌和半棘肌。
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在横突棘肌中位于 最浅表,它们起于上6位胸椎的横突,向 上止于枕骨下项线上方(头半棘肌)和 第2~6颈椎的棘突(颈半棘肌)。
竖脊肌
是众多椎后肌的总称,其联合功能是伸 脊柱或阻止脊柱前屈,从内到外分别是 棘肌、最长肌、髂肋肌
相对于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射
中脑水平反射 之二
相对于头部的躯干性翻正反射 (body righting reaction)
刺激是加于躯干一侧的压力,感受器是躯干 的皮肤感受器,反应是头部保持直立
相 对 于 头 部 的 躯 干 性 翻
正 反 射
中脑水平反射 之三
相对于躯干的颈翻正反射
(neck righting reaction acting on the head) 刺激在颈肌、感受器是颈肌的肌梭,反应先

GDNF外源性神经介入体系治疗脑瘫风靡全球标本兼治

GDNF外源性神经介入体系治疗脑瘫风靡全球标本兼治

标本兼治,GDNF外源性神经介入体系治疗脑瘫风靡全球阅读提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每年大约发生60多万例脑瘫,而我国每年大约发生6万余例,位居世界前列。

脑瘫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因此脑瘫治疗已经刻不容缓。

日前,在xx医院脑科专家组成员与国际脑研究组织的合作下,一项风靡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国际前沿脑瘫技术“GDNF外源性神经介入体系”在xx医院成功开展,为众多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福音。

传统方法治疗脑瘫弊端重重GDNF外源性神经介入体系应运而生在临床上,由于脑瘫是伤及脑神经系统的疾病,不仅需要长久的治疗、高额的治疗费用,同时脑瘫的致残率也很高,因此,这让很多的患者家长痛苦不已。

“脑瘫之所以一度被视为不治之症,主要的原因在于,以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尤其是药物、物理以及手术治疗脑瘫弊端丛生,不能突破单一治疗。

”xx 医院的脑瘫专家说。

面对脑瘫的困扰,医学界从来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肉毒素、针灸、理疗、SPR、干细胞移植等等,在不同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但是2011年,脑瘫医学界又迎来了一大盛事——“GDNF外源性神经介入体系”成功应用于临床。

据悉,该技术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新型脑瘫前沿治疗技术,由全球最大的脑瘫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脑瘫医学研究中心科研的一项革命性科技成果,并很快风靡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

同年,xx医院在卫生部门的批准下率先将此项技术引进到国内,其高效的康复率获得了患者家属的一致认可。

康复案例GDNF外源性神经介入体系让7岁患儿恢复语言、行走能力小悦,男,6岁,来自河北三河。

小悦在7个月时因为脑出血,引起的后遗症痉挛型右偏瘫,现在右手无功能,右膝关节屈曲,右足尖着地,会走路但不稳。

智力正常,有语言交际能力。

抱着一丝希望,小悦的妈妈曾陪伴着他去过全国很多各大医院进行传统的康复训练、手术治疗、中医中药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新型运动疗法(NJF)徒手技术综和高级培训班招生

新型运动疗法(NJF)徒手技术综和高级培训班招生

新型运动疗法(NJF)徒手技术综和高级培训班招生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9(15)5
【总页数】1页(P497-497)
【关键词】高级培训班;徒手技术;运动疗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招生;医疗中心;理学疗法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R682.3
【相关文献】
1.第十期全国轮胎结构设计技术高级培训班招生通知 [J], ;
2.第10期全国轮胎结构设计技术高级培训班招生通知 [J], ;
3.第10期全国轮胎结构设计技术高级培训班招生通知 [J],
4.第10期全国轮胎结构设计技术高级培训班招生通知 [J],
5.第10全国轮胎结构设计技术高级培训班招生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JF的治疗原则
遵循凹凸法则和连锁运动。 对关节面被动辅助或抗阻。 在运动过程中在全活动度范围牵引。 重视对回旋运动的辅助或抗阻。 强调运动最终位置时对关节面运动的辅助或 抗阻。 合理利用治疗师的重心移动。
为诱发出更好的运动反应 NJF的窍门(一)
操作部位尽可能接近和治疗师重心位置。 边观察患者表情边治疗。 对关节囊刺激(辅助或抗阻)方向应迎合 骨运动的对角线方向。 动作开始时、通过治疗师的重心移动完成 肌肉牵张。
① 避免给患者带来疼痛 ② 不会影响肌肉收缩 ③ 便于操作 ④ 指引正确的运动方向
正常节律
协调运动、时间的 空间的姿勢変化时按一定先后順序 肌肉収缩、完成高效率运动。 NJF的对角線螺旋运动从远端开始运动、从始置终保持回 旋运动。 对于神经 肌肉疾患、协调性低下时正常节律具有运动 学习效果。
NJF治疗时通过适宜的口令、引导正确的运动方向、 通过适当的抗阻运动和牵引促进运动的协调性。
7
视觉刺激
视觉刺激可以强化运动。 视觉反馈 ⇒ 运动制御和修正 ⇒ 引导正确运动方向 ⇒ 易完成动作 ⇒ 提高对运动的注意力
口令和指导
① 指导开始运动和肌肉收缩 ② 提高肌収缩力 ③ 调整患者动作
注意点 指导患者做动作的时机和方式。 实用简洁易懂的语言。 根据患者反应结合用手接触和抗阻,适时机发出口令。牵 张反射时口令的时机非常重要。
例如,肩屈曲-外展-外旋时,由于肩关节是球窝关 节,遵循凸的法则,所以关节面运动为肱骨头向伸 展-内收-内旋方向运动。即下后内侧方移动。 被动运动时辅助关节面向该方向运动。 抗阻运动时对该运动方向施加阻力。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被动运动(凸的法则)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抗阻运动(凸的法则)
牵引
① 使关节更容易运动 ② 提高肌肉収缩力量
注意点 在整个活动范围均牵引 与运动方向保持90°垂直方向 牵引 ≠ 游到
牵引方向 运动方向
最适抗阻
抗阻时NJF中最重要要素。 抗阻分近端抗阻和远端抗阻。 近端抗阻主要是对关节囊的构成运动、远端抗 阻针对骨运动。 最适抗阻为、患者可以反复完成4-5次该动作抗 阻量。 对构成运动的抗阻要点为在接近运动最位置时 增加所施阻力。
为诱发出更好的运动反应 NJF的窍门 (二)
在进行抗阻和牵引时,除利用中心移动外,还要合理运用 躯干回旋、侧弯。 不要用手指端抗阻。 快速牵张要求利用重心或躯干(肩胛)在所有运动方向 进行(快速、轻柔)。 重视关节回旋运动。 注意点:治疗时关节包内可能会出现响声、只要没有加 剧疼痛、可以继续进行治疗。
凹凸法则的应用 (被动运动)
a.被动运动 凸的法则
b.被动运动 凹的法则
a.被动运动 凸的法则 b.被动运动 凹的法则
凹凸法则的应用 (抗阻运动)
c.抗阻运动 凸的法则 d.抗阻运动 凹的法则
NJF PNF 关节松动术三者之间关系
PNF
关节松动术
NJF
抗阻运动
NJF关节近端抗阻运动的作用
调节关节囊内、周围的软組織 肌肉的平衡 作用 调节维持关节近端稳定的深层小肌群(local muscle system)机能 调节关节的对位对线
肌牵张
通过牵张肌肉促发牵张刺激和牵张反射。 通过牵张刺激提高本体感受器兴奋。 牵张反射是指在出现运动前和口令同时实施、对 肌肉快速牵张,诱发牵张反射。牵张并非单纯对末 端关节实施,而是对整体主动肌群实施,通过治 疗师的重心移动完成。 避免过渡牵张刺激诱发疼痛、无法完成运动。
凹凸法则
凹的法则
凸的法则
8
被动运动 肩胛前方上提 +下位胸椎棘突固定
抗阻运动 肩胛前方上提 +下位胸椎棘突固定

肩胛上角 下角高度和胸椎棘突水平
T1
T1
T2
T7
T12
T12
水平
水平
4

动 动时
动时
T1
T5
●安静时 ●被动运动时 ●抗阻运动时
T1
T5

动 动时和
动时 向 侧侧 制高点为T5水平
动时脊柱呈“S” 侧弯 大于被动运动
10
向侧
向侧
连锁运动 被动运动
骨盆后方下降+腰椎固定
C6/7-Th3/4在脊柱 侧 向头侧 上
Th5/6-Th9/10 在脊柱 侧 向 侧下

5
被动运动 骨盆后方下降+腰椎固定
连锁运动 抗阻运动
骨盆后方下降+腰椎固定


抗阻运动 骨盆后方下降+腰椎固定

T1
●起始位置
T1
L1●被动Βιβλιοθήκη 动● 抗阻运动L1
符合PNF的基本要素 符合关节松动术的基本原则
历史
PNF
1945年
关节松动术 1980年代 步入康复领域
NJF
2009年
对角线模式
四肢的对角线模式
肩胛 骨盆的对角线模式
NJF的对角線模式的运动轴
体轴
肩关节 髋关节 肩胛 骨盆
远端骨的长轴
肘关节 手关节 膝关节 足关节
蚓状肌握法
手内在肌优势手(intrinsic plus hand)
被动运动 屈曲-外展-外旋 +肩胛内收-下方回旋
抗阻运动 屈曲-外展-外旋 +肩胛内收-下方回旋
被动运动 伸展‐外展‐内旋 + 骨盆前倾

3
抗阻运动 伸展‐外展‐内旋 + 骨盆前倾

3.连锁运动
肢体运动时,大多数运动不单纯是一个关节 的单轴运动,往往会由于一个关节运动带动 相关部位的运动。 例如,侧卧位,肩胛前方上提时,下位胸椎 会出现上方隆起,而上位胸椎,颈椎向下方 侧弯。
ROM
Pain
深层小肌群的训练效果
NJF的作用
减轻疼痛 促进正常的关节、关节囊内运动 促进神经 肌肉功能 增强肌力 维持治疗效果
9
NJF适应症
骨科疾患引发的疼痛、运动障碍 中枢神经疾患引发疼痛、运动障碍 老年人的保健、预防疾病 提高体育竞技水平
掌握NJF必要的知识与技术
骨格、关节、肌肉的触診 理解正常的骨、关节运动方向 肌肉的起始、终止、作用和神经支配等 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关系 理解骨、关节运动时关节囊内运动方向、轨迹 对疾患、障碍评价 评价疼痛 理解和实施PNF技术 理解运动连锁

动 动和
动时腰
动时侧

侧侧
肩胛和胸廓相对运动
肩胛
后倾 前倾 上方回旋 下方回旋 外展 内收
胸椎(上部躯干)
屈曲 伸展 肩胛同侧侧屈 肩胛对侧侧屈 肩胛同侧回旋 肩胛对侧回旋
6
NJF的基本要素
对角线运动模式 刺激触觉感受器 正常节律 视觉刺激 口令和指导 牵引 最适合阻力 快速牵张反射 牵拉 关节面凹凸法则 连锁运动
神经肌关节促进法 培训班in中国长春
理学疗法科学学会
神经肌关节促进法 培训班in中国长春
神经肌关节促进法 培训班in小田原
NJF
理学療法科学学会主催 2010.9.1
中国 人民軍医出版 2009.7
日本 アイペック出版 2010.2
1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通过对神经,肌肉,关节的同时治疗的 新型运动疗法。
PNF
+
关节松动术
关节活动受限与NJF
皮肤
关节囊外原因
肌肉,腱,神经
关节囊,韧带 骨,关节软骨
关节囊内原因
NJF的技术分类
NJF按关节,关节面运动部位和形式分为 骨运动时关节面运动 相反牵拉关节运动 连锁运动
每个部分又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 运动。
1.骨运动时关节面运动
骨运动时关节面运动是指根据解剖,运动学特点, 关节分1轴,2轴和多轴关节,在做不同的关节运动 时,运动侧骨的关节面运动遵循凹凸法则。
2
NJF 股伸展-外展-内旋 被动运动(凸的法则)
NJF 股伸展-外展-内旋 抗阻运动(凸的法则)


2.相反牵拉关节运动
在关节运动时,向一侧骨运动的相反方向, 牵拉对侧骨。 例1.肩屈曲时,向下方回旋方向牵拉肩胛。 包括被动运动和抗阻运动。 例2.在肩屈曲-外展-外旋时,肩胛做外展-上 方回旋-后倾的组合运动。对肩胛向内收、下 方回旋、和前倾方向牵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