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

合集下载

概述地理国情普查调查措施

概述地理国情普查调查措施

概述地理国情普查调查措施一、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普查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P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结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资料,对自然地理要素、地表人工设施要素及其属性进行定量化、空间化的调查,统计分析其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量、变化频率、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及分析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为系统的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二、地理国情普查调查方法(一)普查调查前期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俗语有云,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就是事前准备的重要性。

只有将普查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必要支持事先预备好,就可以保障普查进程可以按计划顺利展开。

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首先应做好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资料的收集。

资料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要对与主题相关的、准确的数据进行甄别和筛选。

比如全色与多波段的正射影像和不同比的DLG数据以及一些相应的专题资料。

另外,也包括一些来自于互联网、出版社等其他途径的准确信息,诸如民政部于2012年出版的我国行政区划的简册等。

再如,以专题资料为例,我国的地理资料在国土部、水利部、旅游部、交通部、民政部、林业部和规划部等都应有保存,另外在一些医疗和教育部门也有相应的医院及小学的分布资料。

在获取资料时,应到以上的国家部门进行规范的采集,并将所获得的资料分门别类做好保存。

(二)做好基础地理数据和专业资料提取工作1、影像资料的分析与利用影像资料源较多,分辨率不一,清晰度不一,现势性不一。

应优先选用现势性好,有效信息量更大、更有利于信息提取的影像,如优先选择现势性好,优于1m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或优于0.5m分辨率的彩色数字航空摄影资料。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要素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要素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要素编辑
20140319
第一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理解
06-道路
� 指铁路、公路和其他道路。
� 包括:
� 铁路 � 公路 � 城市道路
� 乡村道路
� 要素采集指标要求:
� 采集:道路中心线,并赋要素属性 � 铁路属性包括:类型,线路编码,名称,起点,终点,单双线,建成
� 河道,即高水界范围,实地宽度大于20米的采集河道范围线构面赋属性,并同时 采集结构线,赋要素属性,结构线的GB码赋值为“999999”,河道面的GB码属 性应根据河流的具体类型赋值;河道实地宽度小于20米的采集中心线,并赋要素 属性,其GB码应根据河流的具体类型赋值,不应赋值为“999999”;
� 库塘:人工形成的面状水体。
� 采集指标要求:
� 河流:保证同一河流连通性,遇地下河等并入相应河流。
� 采集河道范围,实地长度大于500 米的所有时令河与常年河、实地长度大于1000 米的干涸河;起伏较大的 山地地区实地长度小于5000米、比降大于10%、平时无水的山洪沟不采集。
� 河道实地宽度大于20 米的采集河道范围线构面赋属性,需同时采集结构线,小于20 米的采集中心线,并赋要 素属性。遇连通河流的水库、坑塘和湖泊,河流结构性(中心线)保持连续通过;5000 平方米以下的水库、 湖泊和1000 平方米以下的坑塘如果连通的河流上下游河道宽度大于20 米的,应视为河流的组成部分进行采 集。
10
� 湖泊、库塘:采集:湖岸线构面(赋要素属性)
高水位和河流结构线
� 高水位的确定方法
� 河流的范围以河道范围为准,有堤防的河道,包括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 (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包括常年雨季形成的 高水位岸线,即高水界之间的范围。即河流以堤防和高水界为界。

什么是地理国情普查?

什么是地理国情普查?
如果说“外业”是“接地气”的工作,那“内业” 就是“高大上”的高科技工作。用最简单的话来说,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卫星或航拍影像图的 基础上,先“内业”利用技术手段预判,再交由“外业” 反复核查,最后经验收合格后提交成果报告。
2015/08 19
地理国情普查就是用各种科技手段解析影像图。 如果你简单地以为普查员们干的是体力活、吃的是经 验饭,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的工作严谨而枯燥,一项 项内容、一个个指标,大于 200 平方米的房屋、1600 平方米以上的山林、400 平方米以上的平地……都要 标记出来,出不得一点差错。
用脚步丈量山河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行话叫 作“外业”。所谓“外业”,就是外出作业,拿着内 业初判出的影像图,通过实地核查、改正;而“内业”, 就是通过卫星或航拍获得基础影像图后,用专业知识 和技术判读、描绘出所属区块。
科普讲堂
什么是地理国情普查?
听过人口普查、土地普查、林业普查……可你知
. 道A地ll理国Ri情g普ht查s是什Re么s吗er?v通ed俗.地说,地理国情普查
就是要掌握地表上的自然、生态和人类活动情况的基 础性工作。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已于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年开始, 到 2015 年结束,将历时 3 年。

地理国情普查方案

地理国情普查方案

地理国情普查方案引言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要的统计调查活动,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地理情况。

通过地理国情普查,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地理数据,为国家的规划、决策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档旨在介绍地理国情普查的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1. 调查内容地理国情普查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地理位置收集每个调查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地理分布特征,如区域地形起伏、海拔梯度、地理纬度特征等。

1.2 地貌与地质调查点的地貌和地质特征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分析地貌和地质数据,可以了解地表地壳的形态与构造,进而推测地质活动和地貌演化的历史。

1.3 气候与气象收集调查点的气候数据,如气温、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分析气候变化趋势,评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4 水文与水资源调查点的水文数据包括湖泊、河流、水库、河口等水体的分布和特征。

此外,还需收集水资源数据,如水量、水质、水价等,以评估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1.5 生态环境收集调查点的生态数据,包括植被类型、动植物种类和分布等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6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点的人口、民族、语言、文化特征等数据都属于人文地理范畴,可为国家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 调查方法地理国情普查采用多种调查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1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方法之一。

调查人员将前往各个调查点,收集现场数据。

调查人员要运用地理工具和仪器,如GPS定位仪、水文测流仪、气象观测仪等,以增加数据的准确性。

2.2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处理。

调查人员要利用统计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更为准确的地理特征和统计结论。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总结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总结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地理状况以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首先,在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中,我们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是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地理状况,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本数据支持。

任务是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对国家自然资源、土地利用、经济结构、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全面调查。

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取得良好的成果。

其次,我们注重组织和协调工作。

地理国情普查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部门,需要统一规划、统筹协调。

在思想工作中,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了合力。

同时,我们也注重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第三,我们注重科学准确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在地理国情普查中,数据是核心和基础。

我们重视相关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对于数据的收集,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同时,我们注重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通过专业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为政府决策和国家发展提供参考。

第四,我们注重宣传和推广工作。

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需要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在思想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各方面人员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地理国情普查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借助各种渠道和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性和成果,提高公众对地理国情普查的关注和参与度。

最后,我们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影响到整体的质量和效果。

在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

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

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地理国情普查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的工作。

作为国家级的重大调查项目,地理国情普查对于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确保普查工作的高效进行,为国家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施目标1. 全面掌握国土资源分布情况,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地貌特征等;2. 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等;3. 调查人口分布状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等;4. 了解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速度等;5. 掌握城乡发展差异情况,包括城市化水平、农村发展状况等;6. 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包括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三、实施步骤1. 制定普查工作计划。

明确普查范围、内容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 组建普查工作团队。

成立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负责普查的具体实施工作。

3. 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编制普查调查表、确定普查的抽样方式和样本规模、制定数据采集流程等。

4. 进行实地调查。

根据普查范围和内容,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调查,采集相关数据和样本。

5. 数据整理和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统计报告和数据图表。

6. 报告编制和发布。

编制普查报告,将普查结果向社会公布,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7. 结果应用和推广。

通过普查结果,指导制定规划和政策,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2.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普查工作的依据和规范。

3.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和普查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普查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4. 加强技术支持。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5. 加强人员培训。

地理国情普查方案

地理国情普查方案

地理国情普查方案一、背景以及目标: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调查活动,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地理等情况。

通过这项普查,国家可以获取具有重要决策意义的地理数据,为国家规划、资源调配和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以及调查方法和实施步骤。

二、目标:1.深入了解国家地理环境:通过地理国情普查,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类型、水文状况、气候特点等。

这些数据对于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控等方面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掌握人文地理信息:地理国情普查还将调查和统计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人口流动情况以及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等。

这些数据对于城市规划、社会政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了解经济地理情况:地理国情普查将调查和统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等。

这些数据对于制定经济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合理规划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向各地区的居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发放问卷,收集各级主体对于地理国情的认知和了解。

问卷调查可以让参与者更直接地表达自己对于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地理国情。

2.实地调查:在重点地区,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采样和测量等手段,收集相关的地理数据。

实地调查可以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地理信息,为地理国情普查提供有力支撑。

3.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工具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展示。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地理国情中的规律和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实施步骤:1.方案制定:根据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等。

方案制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调查资源的利用和合理分配。

2.组织实施:依据方案,建立普查工作组织机构,确定工作职责和分工。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草地 0411高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一般水分条件好,草被生长茂盛。
草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0412中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20%~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茂盛。
01
往往处于人类扰动较大的林区,在乔木林被破坏(砍伐、火灾)后,处于演替过程中,逐步向乔木林过渡的阶段。
02
林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1
0340 竹林:全部由各类竹子组成的纯林或仅混生少量针阔叶树种的植被类型。
2
由于竹子特有的形态和 竹叶色调较浅,在影像上表现出颜色不阔叶林浅,成片的竹林呈整齐的毛絮状特征。
林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0310 乔木林:由具有高大明显主干的非攀缘性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65%以上)构成的片林或林带,高度一般大于5米。其中林带的行数在两行以上,且行间距小于等于4m或者林冠冠幅垂直投影宽度在10m以上,树木郁闭度大于0.2。
包括 阔叶林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Hale Waihona Puke 要内容*普查报告*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01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02
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3
国情要素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4
地形地貌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5
二、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
普查报告
*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分类概况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计划方案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计划方案

一、背景及意义地理国情普查是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的重要手段,对于制定国家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方案。

二、工作目标1. 全面、准确地掌握本地区地理国情现状;2.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 提高地理信息数据质量,完善地理信息数据库;4. 推动地理国情监测体系建设。

三、工作内容1. 组织筹备(1)成立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2)制定普查工作方案,明确普查范围、时间节点、工作流程等;(3)组织开展普查培训,提高普查人员业务水平。

2. 数据采集(1)利用遥感影像、卫星导航等技术手段,获取地表覆盖、地形地貌、地理国情要素等数据;(2)开展实地调查,核实遥感数据,补充完善地理国情要素;(3)收集整理各类专题数据,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1)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处理和整合;(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3)编制各类专题图、统计分析报告等。

4. 数据共享与应用(1)建立地理国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2)推动地理国情数据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应用;(3)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地理信息。

四、工作步骤1. 准备阶段(2023年1月-3月)(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2)开展普查培训,提高普查人员业务水平;(3)开展宣传动员,提高社会公众对地理国情普查的认识。

2. 采集阶段(2023年4月-12月)(1)利用遥感影像、卫星导航等技术手段,获取地表覆盖、地形地貌、地理国情要素等数据;(2)开展实地调查,核实遥感数据,补充完善地理国情要素;(3)收集整理各类专题数据。

3. 处理与分析阶段(2024年1月-6月)(1)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处理和整合;(2)利用GIS等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3)编制各类专题图、统计分析报告等。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了解国家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对国家的地理国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未来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作用。

在进行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时,我们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这个团队需要包括地理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等多个领域的专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对国家的地理国情进行全面的了解,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需要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时,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准确、可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对国家的地理国情有一个真实的了解。

因此,在进行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时,我们需要严格把关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最后,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需要注重应用价值。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国家的地理国情,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我们在进行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时,需要注重数据的应用价值,将地理国情普查的结果运用到国家的发展规划中,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作用,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注重数据的应用价值,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基础工程,是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的重要
依据。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在整个普查过程中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通过
对普查工作的规划和组织,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普查的方向和目标,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还能够激发普查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普查任务。

其次,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在普查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普查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支持。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为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最后,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还能够促进普查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宣传普
查成果,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国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从而增强全社会的发展信心和合作意识。

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宣传策略,确保普查成果得到更好地传播和应用。

总的来说,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强地理国情普查思想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2024年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

2024年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

2024年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理国情普查成为了了解国家地理特征、资源分布和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

而外业调查技术作为地理国情普查的关键环节,其实地数据采集、现场核实与校验等步骤直接影响着普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从外业调查技术的概述、实地数据采集技术、现场核实与校验、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以及总结与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业调查技术概述外业调查技术,又称为野外调查技术,是指在野外环境下,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手段,对地理实体、自然现象和人文景观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和数据采集的过程。

在地理国情普查中,外业调查技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遥感影像解译的结果与实地情况相结合,为后续的地理国情信息提取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实地数据采集技术实地数据采集是外业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包括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高精度定位,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表影像,以及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此外,还包括使用各类传感器、测量仪器和调查工具,如激光雷达、无人机等,以获取地表形态、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状况等详细信息。

三、现场核实与校验现场核实与校验是确保外业调查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实地数据采集完成后,调查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现场核实,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利用已知数据和资料对数据进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智能化的校验工具和方法也逐渐应用到外业调查中来,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质量。

四、外业调查技术应用外业调查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保护领域,通过外业调查可以了解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在城乡规划领域,外业调查技术能够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基础数据。

在资源管理方面,外业调查可以掌握资源的分布和状况,为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此外,在灾害预警、农业生产、旅游业等领域,外业调查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理国情普查简介.

地理国情普查简介.

地理学学科前言报告地理国情普查简介年级:2015级1.地理国情普查意义与定义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对于权威、客观、系统、准确地掌握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及相关行业调查统计等工作,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及资源合理配置,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是空间化和可视化的国情信息。

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2.地理国情普查对象与总体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主要包括以下:1)资料收集与整合。

收集基础测绘成果及其他行业(国土、交通、水利、林业、土地利用、矿产、医疗、教育、宗教等)现势性好、规范程度高的各种专题资料,分析数据可用情况,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属性内容,可为普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地理国情普查是一个重要的统计工作,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人口分布等方面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普查工作中,我们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手段,提高了普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对地理国情普查技术的总结和经济普查工作的总结。

1.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数据,可以获得大范围的地理信息,包括土地利用、城市建设、水资源等情况。

遥感技术具有获取数据面广、操作简便、尺度适宜等优点,可以为普查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

2.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利用GPS技术可以对普查人员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准确采集。

GPS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以提高普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3.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实现对普查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空间分析。

GIS技术具有数据集成、分析处理、决策支持等功能,可以为普查工作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地理信息。

4.大数据技术:结合地理国情普查的大规模、复杂性和多样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实现对普查数据的全面和深入挖掘。

大数据技术具有处理海量数据、快速计算、智能分析等特点,可以提高普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二、经济普查工作总结:1.加强组织和领导:经济普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充分组织和领导普查人员,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好工作的协调、配合和推进。

要加强对普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素质和能力,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根据普查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确保普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工作计划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合理安排工作量和工作进度。

3.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是经济普查工作的关键,要严格控制数据采集、录入和处理的过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于数据异常和错误,要及时发现和纠正,确保普查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地理国情普查简介.

地理国情普查简介.

地理学学科前言报告地理国情普查简介年级:2015级1.地理国情普查意义与定义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对于权威、客观、系统、准确地掌握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及相关行业调查统计等工作,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及资源合理配置,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是空间化和可视化的国情信息。

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2.地理国情普查对象与总体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主要包括以下:1)资料收集与整合。

收集基础测绘成果及其他行业(国土、交通、水利、林业、土地利用、矿产、医疗、教育、宗教等)现势性好、规范程度高的各种专题资料,分析数据可用情况,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属性内容,可为普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地理国情普查是对国家各项基础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调查和统计,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经济普查工作中,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笔者对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进行总结。

一、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地理国情普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遥感卫星,可以获得地表覆盖、气象、水文、地貌、岩土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是非常有助于指导经济普查工作的。

同时,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处理、分析,提取出各种地理信息和分布特征的空间数据,形成地图、统计表格和专题分析报告等。

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技术主要是通过卫星定位、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分析等环节,为地理国情普查提供卓越的帮助。

在经济普查工作中,GPS技术可以对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高度等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定位和收集。

三、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是一种适用于地理国情普查的技术。

在经济普查工作中,无人机可以进行地形、地貌、环境、农作物等方面的航空摄影和遥感监测,同时还可以进行飞行探测、数据采集等工作,这些数据可以为地理国情普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数据。

四、数字化测绘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也是地理国情普查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进行多源数据的整合、处理、分析和综合,以形成全面、系统、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这对于经济普查工作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五、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将分析、处理等工作进行集中管理的技术,它可以将众多数据、地图、统计表格等整合到同一个应用程序中,以方便进行分析、查询和模拟。

在地理国情普查中,GIS技术可以为经济普查工作的实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支持。

总之,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系统,它可以为经济普查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理国情普查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它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成为各个领域的重点关注之一。

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普查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统计,以获取该地的各类地理数据并进行分析。

地理国情普查的目的是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为国家的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人口统计、经济指标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并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国情普查的方法主要分为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搜集两种。

实地调查是指直接前往被调查国家或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数据和样本,了解当地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

文献资料搜集则是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报纸、统计年鉴等资料,整理和分析已有的数据和信息。

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它可以为国家的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可以合理安排经济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其次,地理国情普查还可以为灾害防控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和程度,提前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同时,地理国情普查也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和政策措施。

地理国情普查还可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掌握各国的发展动态和经验做法,可以为双边合作和共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此外,地理国情普查还可以加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地理国情普查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高效的技术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工具的广泛应用,为地理国情普查提供了强大支持。

同时,还需要健全的统计制度和规范的数据采集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规划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情况,可以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国情普查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总结简介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针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行普查和总结的活动。

通过地理国情普查,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土壤灌溉、资源分布、人口分布等诸多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对地理国情普查的目的、方法以及根据普查结果所得出的总结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地理状况。

目的地理国情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而为国家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普查可以收集大量的地理数据和信息,对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分布、环境特点、人口状况等进行详细研究,为国家的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地理国情普查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数据:普查人员通过实地调研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集有关地理特征的数据。

例如,可以使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地表高程、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人地关系研究等方法获取人口、居民生活、经济发展等数据。

2.数据整理和分析:普查人员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图表的制作等手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展示普查结果。

3.结果总结与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普查人员对地理国情进行总结并撰写报告。

报告中通常包括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描述、主要问题分析、发展趋势预测等内容,为国家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总结通过地理国情普查,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诸多地理特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总结结果: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地理国情普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普查可以了解到国家或地区的山川河流、平原高原、海洋湖泊等地貌特征。

例如,中国的地貌特征多样,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长江流域、黄土高原等。

2. 气候气象普查结果还可以提供国家或地区的气候气象信息。

通过了解气候气象特征,可以为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提供参考。

例如,巴西的气候气象特征对其农业产业有重要影响,如干旱地区适合种植玉米,雨林地区适合种植咖啡。

地理国情普查-图文

地理国情普查-图文

地理国情普查-图文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国情是国情的一部分。

狭义来看,是指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总和;广义来看,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在内的各类国情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得出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的综合国情。

[1]2地理国情普查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22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2]3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4普查的时间安排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对象主要包括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监测要素三个方面,即从不同角度对基本地理国情、综合地理国情和分专题的地理国情进行比较全面的描述。

地表形态数据反映地表的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

数字高程模型是反映地表形态常用的计算机表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1地理国情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国情是国情的一部分。

狭义来看,是指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总和;广义来看,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在内的各类国情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得出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的综合国情。

[1]
2地理国情普查
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2]
3普查的对象和内容
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4普查的时间安排
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

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为普查工作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普查方案和技术规程制定,开展试点试验和技术培训,资料收集与获取等前期准备工作。

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为普查工作第一阶段,主要完成普查底图制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外业调查与核查、数据集建设等工作。

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为普查工作第二阶段,主要完成普查信息的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形成普查报告,发布普查结果。

5工作要求
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基础测绘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按时报送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完整、真实、可靠。

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

普查结果要逐级上报,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对外发布。

对在普查中所获得的涉密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保密。

6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对象
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对象主要包括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监测要素三个方面,即从不同角度对基本地理国情、综合地理国情和分专题的地理国情进行比较全面的描述。

地表形态数据反映地表的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

数字高程模型是反映地表形态常用的计算机表示方法。

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反映土地表面自然营造物和人工营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

地表覆盖不同于土地利用,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人类对土地自然属性的利用方式和目的意图)等。

地表覆盖通常采用规则格网形式的场模型(也称作域模型)进行描述。

重要地理国情监测要素信息(以下简称地理国情要素)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或可以明确标识、有独立监测和统计分析意义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

如城市、道路、设施和管理区域等人文要素实体,湖泊、河流、沼泽、沙漠等自然要素实体,以及高程带、平原、盆地等自然地理单元。

通常采用要素模型(也称作对象模型)来进行描述,按照其空间特征分为点、线、面、体四种基本对象。

综合考虑上述三类信息,提出本次地理国情普查使用的内容分类对象及采集指标。

本文件未涵盖完整的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和指标体系。

地理国情信息分为12 个一级类,58 个二级类,135个三级类。

[3]
★论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两者是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又有区别的概念)
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为社会获得了持续发展的经济、适宜的人口密度、良好的居住环垅、充足的水资源和适宜的生活氛围等,从而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可持续发展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土地的集约利用又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两者的关系在于:
(1)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上的。

(2)土地可持续利用比集约利用土地具有更深刻的涵义。

(3)土地的合理利用强调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的提高不能以牺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代价。

土地的可持续
利用必定是合理利用。

(4)可持续利用土地是比土地集约利用更为广泛的概念。

总之,城市土地利用的高效集约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最终取向。

★我国是基于什么背景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如何理解“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时代背景:
①人地矛盾尖锐需要注意耕地资源保护
②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压力迫使我们关注有限的耕地资源
③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造成对大量耕地资源的占用
理解:在我国未来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的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应不断提高,达到耕地的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动态平衡。

所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在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和质量需求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及其特点★
3S”技术即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土地资源调查中,RS和GPS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源,同时GPS可以进行精确的定位,GIS则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处理。

1、利用RS技术获取遥感影像资料、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提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

RS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趋成熟。

它能快速、动态地提供地球表层的信息。

通过RS获取现势性较强的遥感影像资料,能最直观的反映土地利用现状。

应用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纠正、色彩平衡等处理后,生成更新调查所需的正射影像图(DOM)。

特点:信息量丰富、全天候、信息获取周期短和多光谱特性
2、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和接收机价格的进一步降低,GPS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在内的资源调查各个领域。

现在GPS在实时状态下,精度已经能够达到厘米级,这种被称之为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已被新西兰规范权威机构确定为地籍测量的一种适合方法。

事实上,GPS作为一种成熟的数据采集技术,无论是在采集精度、作业速度适应性还是在数据质量等方面,都能够满足土地资源调查中数据采集的要求。

特点:(1)全天候;(2) 全球覆盖;(3)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4)快速省时高效率:(5)应用广泛多功能。

3、应用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建设。

GIS具有区域综合能力、动态预测能力,能用于自然过程的机理分析与建立预测模型。

土地资源调查是针对土地的各种资源、各种自然属性进行调查,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各种自然属性的空间和统计数据库,信息来源有土壤图、气候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自然灾害图等。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这些图的叠加建立起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库,存储大量的土地资源及其背景信息,为土地资源的自动化管理服务。

★空闲宅基地比例过大:
(3)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对空闲宅基地进行台理开发,可以下几方面入手:a开发改造旧宅基地。

b.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镇发展。

c.健全审批制度d.实行有偿使用。

★论述土地资源学研究中的专门化技术方法及新技术的应用★
专门化技术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对所研究事物的实际考察方法。

这是土地资源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2)分类法。

分类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按事物特性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事物的分级与归并。

(3)评价法。

评价方法是研究事物在一定用途条件下,对事物进行鉴定或分等定级的方法。

(4)规划法。

规划法是根据需要与可能及未来发展的目标要求,对事物利用的各种方案优化,以使对事物利用后可达到经济、社会、环效
益综合最优的结果。

(5)决策法。

决策法是对事物利用方向的选择,因而它是一种应用性极强的一种研究方法。

新技术在土地资源学研究中的应用:
(1)数学方法在土地资源学研究中的应用。

数学方法一方面能使土地资源研究趋于定量化,另一方面也可使最优化及预测能够得以实现。

(2)遥感遥测新技术在土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即利用航空相片和陆地资源卫星相片进行解译,以研究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编制不同
比例尺的土地资源图。

(3)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是一个根据一定的目的收集信息数据(资料),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分析解释,最后输出适用的,并满足一定目的的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