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
镶嵌数据集管理海量影像
• 镶嵌数据集数据模型: • 不改变原始影像:在空间数据库中 建立影像索引,通过目录视图编目 管理大规模影像,通过镶嵌视图进 行可视化和分析; • 大幅提升数据入库效率:能够从影 像中读取数据和元数据信息,自动 导入不同格式的影像。支持国内、 外主流卫星格式数据并允许定制特 殊数据类型; • 统一管理不同分辨率的数据:光谱 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和辐射分辨率
数据量
100个区县
6527幅 483幅 482幅 482幅 482幅 482幅 459幅 1054景 168幅 51幅 451幅 100个县 8个图层 483幅
数据建库成果
基本统计成果 10米DEM数据 2米DEM数据 DEM派生数据 地表覆盖与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普查文档数据 影像控制点数据 遥感解译样本点数据 分幅影像 整景影像 海岛影像数据 时点核准影像 原始影像 专题数据 地表覆盖栅格化数据
用于:数据库管理
要素更新-历史回溯
更新插件
ArcMap 更新插件
创新点
FeatID
StartID
EndID
2101050003670 20150630 -----
AreaCode UptFlag 210105 3
2101050005650 20150630 20160630 210105 2
国情普查成果库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工程管理 2)数据源管理 3)图层管理 4)专题图制作 5)地图整饰 6)模板管理 7)地图输出 8)系统管理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2、建设成果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指标管理 2)模型管理 3)方案配置 4)模型运行 5)成果展示
(技术规范标准)附地理数据普查及地理数据建库技术规范
地理数据普查及地理数据建库技术规范1.技术标准依据(1)CJJ8—99《城市测量规范》(简称《规范》)(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简称《规程》)(3)GB/T 7929-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简称《图式》)(4)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规定》(5)GB/T226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6)CJ/T 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7)CJ/T 215-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8)CJ/T 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9)CH/Z1002-2009《可量测实景影像》2.地理数据普查建库与实景三维影像采集3.坐标系统及测量基准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20°,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万米单元网格及责任网格划分原则单元网格是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所定义的基本管理单位.在基本地形图上,根据实际城市监管工作需要,划分的边界应清晰,并呈多边形的闭合图形.单元网格作用在于:作为城市监管的基本单位,将城管部件和事件划分在固定的区域内,便于管理;责任网格的基本组成部分(责任网格是由一个或多个单元网格组成的)是对街道、社区及城市监督员的责任鉴定的最小单位.其划分原则是:(1) 法定基础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应基于法定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
(2)属地管理原则: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的边界,不应跨越社区分割.(3)地理分布原则: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空地、河流、湖泊等地理自然布局进行划分.(4)现状管理原则: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超过10 km2,不应拆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位进行划分.(5)方便管理原则:按照院落出行习惯,考虑步行或骑车方式能方便到达.(6)管理对象原则:兼顾建筑物、市政管理对象的完整性,网格的边界不应穿越建筑物、市政管理对象,并使各单元网格内的市政管理对象的数量大致相等.(7)无缝拼接原则:任意一个下级区域(如社区对于街道)必须完全包含于上级区域内;与其他区县相邻的街道办事处边界必须和区县边界吻合;下级区域与所属上级区域如有接边,必须保证接边正确;同级区域必须正确接边,不能互相叠压或出现空隙;单位网格之间的边界应无缝连接,不得重叠.5.城管部件普查需求部件普查的范围为建湖县建成区公共区域范围的室外地面公共空间的城市管理公共设施.根据文献的有关规定,结合建湖县实际,按照城市管理功能体系设定为7大类(分别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及扩展部件)和88小类。
地理国情普查方案
地理国情普查方案引言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要的统计调查活动,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地理情况。
通过地理国情普查,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地理数据,为国家的规划、决策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档旨在介绍地理国情普查的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1. 调查内容地理国情普查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地理位置收集每个调查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地理分布特征,如区域地形起伏、海拔梯度、地理纬度特征等。
1.2 地貌与地质调查点的地貌和地质特征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分析地貌和地质数据,可以了解地表地壳的形态与构造,进而推测地质活动和地貌演化的历史。
1.3 气候与气象收集调查点的气候数据,如气温、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分析气候变化趋势,评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4 水文与水资源调查点的水文数据包括湖泊、河流、水库、河口等水体的分布和特征。
此外,还需收集水资源数据,如水量、水质、水价等,以评估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1.5 生态环境收集调查点的生态数据,包括植被类型、动植物种类和分布等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6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点的人口、民族、语言、文化特征等数据都属于人文地理范畴,可为国家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 调查方法地理国情普查采用多种调查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1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方法之一。
调查人员将前往各个调查点,收集现场数据。
调查人员要运用地理工具和仪器,如GPS定位仪、水文测流仪、气象观测仪等,以增加数据的准确性。
2.2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处理。
调查人员要利用统计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更为准确的地理特征和统计结论。
安徽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安徽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魏雪梅;马卫春;李宝【摘要】从总体设计、关键技术、数据库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安徽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情况。
该系统的建成,一方面有效地实现了对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的高效管理,另一方面为国家与省级国情普查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更新与共享预留了数据交换接口,为后期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期刊名称】《地理空间信息》【年(卷),期】2016(014)011【总页数】5页(P14-17,20)【关键词】国情普查;数据库;地理数据;数据更新【作者】魏雪梅;马卫春;李宝【作者单位】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 安徽省智慧城市与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省智慧城市与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 安徽省智慧城市与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根据国发[2013]9号《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及皖政[2013]5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掌握安徽省地理国情现状,满足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安徽省于2013~2015年在全省开展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2015年7月完成了安徽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工作,实现了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的集成化管理、展示和统计分析,同时为后期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建立了本底数据库。
本文结合实际建设工作,从总体设计、关键技术、数据库的构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进行论述[1]。
1.1 总体架构设计安徽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由支撑层、数据资源层、组件服务层和应用层构成[2],如图1所示。
1)支撑层: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支撑环境,由基础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及网络环境组成。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对普查成果数据的要求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对普查成果数据的要求(非正式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3年06月目录1. 环境要求 (1)1.1.硬件要求 (1)1.2.软件要求 (1)2. 普查成果数据库要求 (1)3. 普查成果数据质量要求 (3)3.1.拓扑问题 (3)3.1.1. 一个图层自身拓扑 (3)3.1.2. 两个图层之间拓扑 (3)3.1.3. 拓扑问题修复 (3)3.2.要素属性项检查 (3)3.2.1. 填写标准检查 (3)3.2.2. 完整性检查 (4)3.2.3. 填写格式检查 (4)4. 地理实体要求 (4)4.1.实体层内容 (4)4.2.操作 (4)4.2.1. 铁路 (4)4.2.2. 公路 (7)4.2.3. 河流(线实体) (8)4.2.4. 湖泊 (8)5. 交通网络要求 (9)6. 统计单元要求 (19)6.1.统计单元处理 (19)6.2.坡度带处理 (20)6.2.1. 坡度带提取 (20)6.2.2. 坡度带分层 (26)6.2.3. 坡度带融合 (27)7. 临时图层 (30)7.1.图层命名 (30)7.2.手工生成步骤 (32)8. 软件配置 (33)9. 统计策略 (33)10. 常见问题 (34)本文件非正式文件,编写本文件的目的是为了用户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基本统计工作。
本文件所述内容可参照执行,文中所述普查成果数据库格式和地理实体的处理等内容,在相关方案未正式下发前有效,下发后以下发方案为准。
本文件所述坡度带的处理过程为辅助内容,即可用软件提取,也可按照该部分所述步骤进行,其中,坡度带的融合建议在计算之前按照3.2.2将不大于1个像元的图斑融合。
本文件内容将会不定时更新。
1.环境要求1.1.硬件要求硬盘:建议500GB或1TB固态硬盘,1TBSATA硬盘CPU:建议一个及以上CPU,单个CPU8核及以上内存:16GB及以上1.2.软件要求操作系统:建议Win7 64位ArcEngine:10.1版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2.普查成果数据库要求基于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地形单元和规则地理格网单元的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计算要求数据源采用经纬度坐标系,在建库方案未正式下发前,所有数据源要求以File Geodatabase 格式分县存储。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1 引言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基础测绘的延伸和拓展,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深刻变革。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将实现从获取静态基础测绘成果数据转向获取和分析动态的地理国情监测信息,从被动地向社会经济建设部门提供基础测绘成果转向主动地提供生态环境、土地城建、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监测和预测成果。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基础测绘技术方法与监测技术的衔接、现有基础测绘成果的合理化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新时期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实践和重大任务,也是服务国家宏观管理和规划决策的重要性工作,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和原则2.1 调绘与核查目标(1)对内业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内容进行外业实地抽样核查和结果统计,发现和更正判读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检验内业判读解译的正确率。
(2)补充完善内业判读工作中无法确定的、存在疑问的或信息内容不完整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内容。
(3)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物类型,实地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
(4)外业调查与核查形成的资料和记录,为使用成果用户提供判断数据质量情况的客观依据,为相关专题分析、多媒体制作提供素材。
2.2 调绘与核查原则(1)外业调查应严格遵循走到、看到、记到的原则,客观真实反映出可到达工作区域内各种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
(2)调查应把握一般规律性地物,注意典型性地物,做到调查结果全面可信。
(3)外业调查应做到问题全覆盖,对内业判读工作中存在疑问和无法确定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进行全面调查。
(4)实地覆盖类型与影像上所反映的覆盖类型相比,发生非季节性根本变化时,以外业调查结果为准。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三调”的数据分类与共享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国土三调”的数据分类与共享摘要:地理国情普查不仅在国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的基本依据。
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细化现有调查结果及相关信息,提升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最大效益,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为创建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奠定基础。
为保证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的质量,需对各级成果进行汇总整理,并按照国家和省级统一编制的数据库标准及建库规范,进行汇总数据成果和调查数据库,最终形成全面的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各项成果,为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手段。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国土三调”;数据分类与共享引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里属于基础性调查,是在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的基础上对全国国土成果数据进行完善与细化,对全国国土资源现状及变化情况有一个详细了解和准确掌握,对国土监测、统计以及调查完善,促使成果共享与成果信息化管理能得到实现,以满足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对自然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做宏观调控,建设自然资源生态文明,以及土地确权和对空间用途的管制等各项工作要求。
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成果数据的覆盖广泛,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参考。
1质量检查检查方式。
质量检查采取程序自动检查、人机交互检查、地图输出打印检查等方式。
其中,地图输出打印是检查综合后图面总体视觉效果以及各要素区域基本特征的继承性、协调性、道路和水系的连通性等。
检查内容包括成果完整性、数据质量和缩编精度。
问题修改。
根据缩编质量检查要求和内容,对过程和成果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修改。
修改情况可概括为:对检查发现的耕地、沿海滩涂、河流水面、房屋建筑区等地类图斑需修整的区域进行适当修改,以突出合理的分布特征;对缩编成果中不满足指标的水系面进行核查删除,个别不合理的自动弯曲化简的面需人工修整;当图上间距小于0.4mm时,同类图斑应适当合并,不同类的可共线表示,未处理的0.5~0.6mm小弯曲应概括;对缩编后的空间关系进行拓扑关系维护,确保图形数据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检查图层数据属性,保证缩编后各图层属性信息完整;查看省域内各设区市之间缩编后图斑的接边情况,接边后行政界线两侧相同要素的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应满足出图要求。
地理数据网址
1. 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2. 中国湖泊数据库/3. 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4. 中国土壤数据库/5. 东北黑土农业生态数据库/6. 亚热带区域农业生态数据库/sdb/database/7. 中国山地环境与灾害数据库8.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数据库/9. 中国寒区旱区特色数据库/10. 新疆资源生态环境数据库11. 中国岩矿地球化学数据库/12. 中国大地构造数据库/13. 大气科学与环境数据库14. 全国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库http://159.226.117.112/rsdata/15. 遥感卫星图像检索数据库16. 动力大地测量与资源环境数据库/17. 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18.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19. 气象科研数据库20.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数据库21. 青藏高原科学数据库/qzdc/index.htm22. 青藏高原数据库/23. 高原气象数据库/htdocs/xxgx.htm24. 中国水电统计资料25. 中国水利年鉴26. 电力统计数据27. 水利统计数据库28. 水利统计公报29. 中国水资源公报30. 中国水情年报31. 海洋资源数据库32. 中国环境保护数据库33. 长江流域自然灾害数据库34. 国家资源环境数据中心35. 海洋空间数据库36. 森林资源共享数据库/37. 中国主要城市标准气候值38. 地球环境与气候变化数据库/39. 大气环境数据库40. 中国西部沙尘暴数据库41. 中国冰雹数据库42. 中国西部气候资源数据库43. 中国灾害性天气数据库44. 中国气候标准值数据库45. 中国极地考察数据库46.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47.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海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分类代码表
代码
0750 0760 0761 0762 0763 0769 0770 0780 0790 0800 0810 0811 0812 0813 0814 0815 0819 0820 0821 0822 0829 0830 0831 0832 0833 0839 0890 0900 0910 0920 0930 0940 0950 1000 1001 1012 1050 1051 1052 水域
行政村
三级
乡、镇行政区 城市中心城区 其他特殊行政管理区
社会经济区域单元 主体功能区 开发区、保税区 国有农、林、牧场 自然、文化保护区 自然、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区、旅游区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行、蓄、滞洪区 自然地理单元 流域 地形分区 地貌类型单元 湿地保护区 沼泽区 城镇综合功能单元 居住小区 工矿企业 单位院落 休闲娱乐、景区 体育活动场所 名胜古迹 宗教场所
表2 代码
0600 0610 0620 0630 0640 0700 0720 0721 0722 0723 0729 0730 0731 0732 0733 0734 0735 0736 0800 0820 0821 1000 1010 1011 1012 1020 1030 1031 1032 1040 1050 1051 1052 1100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地理单元 水域 人工堆掘地 构筑物 道路
一级
三级
代码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课件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编码、 格式转换等处理,使其符合数据 库标准。
数据存储与备份
数据存 储
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体系,确保数据 的安全、可靠和稳定。
数据备份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 丢失或损坏。
数据更新与维护
数据更新
根据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定期或不定 期更新数据库内容。
数据维护
对数据库进行定期检查、修复和优化, 确保其正常运行。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课件
$number {01}
目
•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构建与维 •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应用 •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未来发展 •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案例分析
01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是指为满足土地调查、规划和管理的需要,按照统一的标 准和规范,对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基础地理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 处理、存储、分析和管理的数据库。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应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与其他系统的整合与共享
数据接口标准化
实现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整合,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 标准,以规范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 率和资源整合水平。
土地利用监管
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土地利用规划得到有效 执行。
土地监测与评估
土地质量监测
通过数据库中的数据,监测土地质量变化,为土地评估提供依据。
土地价值评估
根据土地质量、地理位置等因素,评估土地价值,为土地交易提供参考。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重要内容
尽可能真实反映客观世 界
较少考虑
需要多重属性,以满足 多样化的统计分析需求
对属性准确性要求更迫 切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的需要,需制定新的分类体系标准,与其 他行业的信息分类适当融合
2021/3/7
4
精品课件
一、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 1.2地理国情普查内容的提出 ➢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思路
2021/3/7
16
精普品查报课告件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2 园地
➢ 0220 茶园:被人工种植的茶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2021/3/7
17
精普品查报课告件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2 园地
➢ 0230 桑园:被人工种植的桑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2021/3/7
18
精普品查报课告件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2 园地
➢ 0240 橡胶园:被人工种植的橡胶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2021/3/7
19
精普品查报课告件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2 园地
➢ 0250 苗圃:被人工繁殖、培育的苗木连片覆盖的地表。 ➢ 0260 花圃:以生产草本花卉为目的,由人工繁殖、培育
➢ 包括
– 阔叶林 – 针叶林 – 针阔混交林
2021/3/7
22
精普品查报课告件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3 林地
➢ 0320 灌木林:由生长低矮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 占65%以上)构成植被,林木覆盖度大于30%,高度一般低于5m。
➢ 包括
– 阔叶灌木林 – 针叶灌木林 – 针阔混交灌木林
宁夏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物理 存储 设计
、
2
.
建 设 地理 国情 普查 数据 库分 析
设计 理念
,
、
2 1
地 理 国情 普 查 数 据 库 管理 包 括 以 下 7 类 数 据 其 中 涵 盖 地 形 地 貌 数据 与遥 感 影像 数据 地 理 国 情 要素 数据 与专题 数 据 遥感 影像 解 译 样 本 数 据与 地表 覆 盖 分 类 数 据 以 及地 理 国 情 统计分 析成 果 数 据 多尺 度 D E M数据 和 D E M 数 据 能够 产 生 地 形 地 貌数据 其 中包 括 地 形 地 貌 的坡 度 数据 与坡 向数 据 高度 数 据 与 坡 度 分带 数据 遥 感影 像 数据 包括 控制 点 数 据 原 始影 像 数据 正 射 影像 数据 等 地理 国 情要 素 数 据 主要 包括 道 路 数 据 与水 域 数 据 构 筑 物 数据 与地 理单 元 数据 以 及 派生 构建 的 路 网 数据 与水 网数 据 专 题 数 据 中涵 盖 社 会 经 济 数据 相 关 行业 的专 题 数 据 等 多 个方 面 遥感 影 像 解 译 样本 数 据 主 要 包 括 照 片 收 集 遥 感 样本 数 据 样 本 采 样 点 等 地 表 覆 盖 分类 数 据 主 要 由以 下 1 0 类数
,
。
:
..e.一..
,
,
,
,
,
据 构 成 包 括耕 地 与 林地 数据 园地 与 草 地 数 据 建筑 房屋 与道 路 数据 人 工 堆 掘 地 与 构筑 物 数 据 水 体与裸 露地 表 数 据 地 理 国 情 统计 分 析 成果 数据 主要 包 括两 类 数 据 即 基 本 统计 分 析 成 果 数 据 与综 合 统 计 分 析 成 果 数据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要求(20131108霍)
一、基本要求
属 性 精 度
属性 项定 义
2.精度要求
属性 项赋 值
属性 精度
属性 项顺 序
单位 取值
符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及采集要求》规定
一、基本要求
数 据 现 势 性
2.精度要求
整体现势性应达到普查时点(2015年6月30日)的要求。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统计 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并更新到普查时点时可 用的最新版本。
河流在编码无法判断的情况下,赋临 时代码。
4
三、属性定义与说明
1:50000 地形数据库 1:10000 地形数据库 无 河流:汇流关系、流域面 积、长度 湖泊:面积 水库:库容量
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属 性说明_水域
《全国河流名称代码》
有
等级(GRADE)
流域(BAS)
河流、湖泊、水库其等级应与实体编码的最末位一致,其 流域属性应与实体编码的前两位一致
层名
HYDA LRRL SFCP BOUA1
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社会经
济区域单元的地理国情信息代
码的第4位码
二、数据分层组织
共包括10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 、77个三级类。按照地表覆盖分类的 要求进行采集,存储在地表覆盖分类 数据层(LCA)中。
2、地表覆盖分类要素
01耕地
06道路 07构筑物 08人工堆掘地 09荒漠与裸露地表
构筑物
• SFCA 构筑物(面) • SFCL 构筑物(线) • SFCP 构筑物(点)
二、数据分层组织
地理单元
• BOUA1 国家级行政区 • BOUA2 省级行政区 • BOUA3 特别行政区 • BOUA4 地、市、州级行政区 • BOUA5 县级行政区 • BOUA6 乡、镇行政区 • BOUP7 行政村 • BOUA8 城市中心城区 • BOUA9 其他特殊行政管理区 • BOUL 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界 线 • BERA1 主体功能区 • BERA2 开发区、保税区 • BERP3 国有农、林、牧场
广东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 plem entation of 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 Census Dat a base System in n,TIAN Daiheng (Land and Resources Technology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75,China)
(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75) 摘 要 :面向地理 国情数据集成管理与分析应用的需求 ,本文建 立 了广 东省地理 国情普 查数 据库 系统 ,实现 了地 理 国情数据的集成管理 ,为地理 国情监测和应用分析打下基础 。 同时介绍 了地 理 国情数据 库 系统建设 中应用 的 云计算、数据无缝集成、数据 索引和数据更新与历 史数据管理技 术 。 关键 词 :地理 国情 ;数 据库 ;要 素级 更新 中图分 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672—5867(2018)O1—0142—03
O 引 言
地 理 国情是 基 本 国 情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自然 和 人 文地理要素在宏观层 面的综合表达 ,包 括面积、区域划 分 、地 形地 貌特 征 、江 河 湖 海 分 布 、植 被 覆 盖 、土 地 利 用 、 道路 交 通 网 络 、城 市 布 局 和 城 镇 化 水 平 等 方 方 面 面 … 。 地理国情普查是全面获取 、掌握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 人 类活 动基 本情 况等 地理 国情信 息 的重 要 手段 和基 础性 工作 。地 理 国情普 查数 据 库作 为 地 理 国情 监测 本 底 数据 库 ,为 开展 常态 化地理 国情 监测 奠定 了基础 j。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二)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二)引言概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二)是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数据库,旨在收集和整理全国范围内的地理国情数据。
该数据库是地理信息领域的重要资源,为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等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从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和未来发展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二)的重要性和作用。
1. 数据收集:- 收集各级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提供的地理国情数据- 使用先进的遥感技术获取高分辨率的地理数据- 进行专业的地理调查与测量,获取准确的地理信息- 使用大数据技术获取互联网上的公开地理数据2. 数据管理:- 建立完善的数据标准和分类体系,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进行数据清洗、整理和标注,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使用GIS技术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和空间关系建模- 开发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和快速检索3. 数据分析:- 使用统计学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研究- 发现地理国情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关联性- 分析地理国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预测地理国情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4. 数据应用:- 支持政府决策,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提供依据- 为学术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地理领域的学科发展- 为企业决策提供市场调研和商业分析的数据支持- 为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查询和在线服务,丰富公众生活5. 未来发展:- 利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数据的智能化处理能力- 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拓展数据来源和数据共享渠道- 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总结: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二)作为一个基于GIS技术的数据库,为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等提供了丰富的地理国情数据支持。
通过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该数据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未来,还需加强数据的智能化处理能力,拓展数据来源和共享渠道,并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的自动化水平,以促进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的持续发展。
甘肃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设计
甘肃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设计雷瑛;鲍立尚【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年(卷),期】2016(039)002【摘要】Database of first national geographic condition survey data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rvey result storage,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 application, etc.It is also the original database for the geographic condition monitoring.In this paper, from concept de-sign, logic design, physical design, to interface design for first national geographic condition survey result database are proposed con-sider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Gansu.Also, th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national geographic condition display system are de-signed in detail.All these designs are integrated with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formationiz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mapworld Gansu in our geomatics center, which can build a solid base for geographic condition survey database construction.%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存储、管理和分发应用的基础,为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提供本底数据库。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杨昊霖;黄丽【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年(卷),期】2018(041)002【摘要】针对省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数据海量、种类多样、更新持续、应用广泛等特征,本文提出一种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库、更新与应用于一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研究在分析现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特点的基础上,从总体设计思想、系统架构、运行模式、接口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期望为各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借鉴.%The outcome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 census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like huge amounts, various types, update frequently and widely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construct and manage the database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 census, a design scheme is presented. This design scheme contain general design concept, system architecture, operation mode and interface design. The outcome could be used or referenc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n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 census.【总页数】3页(P37-39)【作者】杨昊霖;黄丽【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瞬联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相关文献】1.广东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刘雪俊;田代恒2.辽宁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J], 顾蕾3.武汉市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梁武卫;程琦4.宁夏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系统设计 [J], 李珊;陈丽5.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韩建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至2013年之间建筑用地与工业用地的扩张情况明显。目 前的供水原则是先生活、后工业生产,其次是水田和养殖用水,然 后才是供应湿地、保证芦苇生产。
3、示范应用---湿地变化监测
10年间盘锦湿地地表覆盖数据变化
3、示范应用---湿地变化监测
关键技术总结
关键技术保障
• 海量影像管理技术 • 基于要素更新数据 • 数据库驱动制图技术 • 灵活模型架构
5)解译样本数据质检
6)基本统计数据质检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2、建设成果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数据查询
2)数据处理 3) 数据入库 4) 数据更新 5)历史数据管理
6)数据提取
7)系统安全管理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2、建设成果
数据更新插件
系统成果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2、建设成果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浏览服务
2)定位服务
3)历史对比 4)查询服务 5)下载服务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BS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在线展示系统
2、建设成果
数据集成管理系统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普查成果展示 2)基本统计成果展示 3)文档资料展示 4)专题图展示
– 涵盖了地形地貌、遥感影像、遥感影像解译样本、 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专题数据、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成果
如何进行数据管理?如何应用?
1、项目概述 • 立足政府决策,服务三类用户:政府、企业、公众 • 统一规划:生产、管理、分析、使用,全流程整体设计 • 分步建设:
– 第一阶段:数据库管理、制图及展示系统 – 第二阶段:统计分析、在线监测和典型应用系统 – 第三阶段:共享服务平台
DEM数据
DOM数据
影像控制点数据 遥感解译样本点数据 格网数据 地表覆盖栅格化数据
6527幅 483幅 482幅 482幅 482幅 482幅 459幅 1054景 168幅 51幅 451幅 100个县 8个图层 483幅
数据建库成果
基本统计成果 10米DEM数据 2米DEM数据 DEM派生数据 地表覆盖与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普查文档数据
影像控制点数据 遥感解译样本点数据
15大类数据,数 据量达几十TB
分幅影像
整景影像 海岛影像数据 时点核准影像 原始影像 专题数据 地表覆盖栅格化数据
地表覆盖 10米 2米 影像控 遥感解 时点 数 基本统 DEM数 DEM数 DEM派 与地理国 普查文 制点数 译样本 分幅影 整景影 海岛影像 核准 原始 专题数据 生数据 情要素数 档数据 像 像 数据 影像 据 计成果 据 据 据 点数据 影像 据 类 型 9.93GB 9.65GB 175GB 73.56GB 6.24GB 1.6GB 7.24GB 372GB 2.3TB 3.24TB 119.6GB 1.4TB 6.9TB 17.87GB
综合统计
专题制图
成果数据
预处理成果
质检结果
数据库成果
报告成果 图件成果 模型成果
成果服务 功能服务
数据成果 制图成果
数据处理成果
数据类型 分类 地表覆盖数据 地表覆盖与地理国情要素 道路 水域 构筑物 地理单元 交通与水域网络 2米DEM数据 10米DEM数据 10米格网坡度数据 10米格网坡向数据 高程分带数据 坡度分带数据 分幅影像数据 整景影像数据 时点核准数据 海岛影像数据 100个区县 数据量
5)行政区定位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CS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数据集成管理系统
2、建设成果
制图系统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工程管理 2)数据源管理 3)图层管理 4)专题图制作 5)地图整饰 6)模板管理 7)地图输出 8)系统管理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2、建设成果
普查数据制图系统
总体架构
成果浏览展示系统
数据 成果 浏览 数据 成果 查询 地理 国情 普查
应 用 系 统
专题图制作系统
地形 地貌 专题 地表 覆盖 专题
统计分析系统
社会 经济 数据 专题
基本 统计 分析 综合 统计 分析
综合 统计 分析 专题
数 据 生 产
数 据 检 查
数据库管理系统
入 库 更 新
查 询 浏 览
地表 覆盖 栅格 化数 据 1GB
2、建设成果
系统组成
系统成果
辽宁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
数据 预工 具
数据 质检 工具
数据 库更 新维 护系 统
数据 更新 插件
数据 集成 管理 系统
成果 在线 服务 系统
普查 数据 制图 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综合 统计 分析 系统
平台 安全 监控 系统
2、建设成果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工程管理 2)数据源管理 3)图层管理 4)专题图制作 5)地图整饰 6)模板管理 7)地图输出 8)系统管理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2、建设成果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指标管理
2)模型管理 3)方案配置 4)模型运行 5)成果展示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2、建设成果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系统登录及框架 5)平台监控配置 2)平台监控 6)系统异常报警 3)监控展现 7)系统安全管理 4)统计分析 8)第三方服务接入
示范应用
3、示范应用
盘锦市湿地变化监测
2003地表覆盖
2008地表覆盖
2013地表覆盖
3、示范应用---湿地变化监测
UptFlag 3 2
更新插件
国情普查成果库
数据更新ArcMap插件操作界面
模板驱动制图
统一数据模型
批量出图内容
输出参数设置
输出格式:mxd
图幅数
基于模板制图
响应时间 制 图 精 编
道路统计图
输出格式:PDF
输出分辨率: 300dpi
6
图式符号标准化 2min 制图流程标准化
生产中心 专题图制作
交通分布图
数据预处理工具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矢量数据处理
2)网络数据处理 3)合并不分区文件 4)DOM数据处理 5)DEM数据处理
6)解译样本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2、建设成果
数据质检工具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矢量数据质检 2)网络数据质检 3) DOM数据质检 4) DEM数据质检
殊数据类型; • 统一管理不同分辨率的数据:光谱
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和辐射分辨率
要素更新-历史回溯
更新插件
FeatID 2101050003670 ArcMap 2101050005650 StartID 20150630 20150630 EndID ----20160630
创新点
AreaCode 210105 210105
主要功能
1)导入更新包
2)数据分包
更新插件
3)符号化开关 4)变化要素显示 5)数据合包
6)增量包质检
7)导出增量包
数据处理
数据质检
数据管理
数据展示
快速制图
数据分析
2、建设成果
历史回溯
系统成果
主要功能
1)导入更新包
2)数据分包 3)符号化开关 4)变化要素显示 5)数据合包
6)增量包质检
7)导出增量包
地理国情数据建库与应用
--辽宁省地理国情数据库案例
主要内容
项目概述 建设成果
示范应用
关键技术
1、项目概述 1月,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工作结束
– 完成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普查数据采集。 – 查清了我国地表自然资源要素基本情况
– 为地理国情基本统计和长期监测提供本底数据
770T数据总量,相当于7亿册50万字的图书
镶嵌数据集管理海量影像 用于:数据库管理
• 镶嵌数据集数据模型: • 不改变原始影像:在空间数据库中 建立影像索引,通过目录视图编目 管理大规模影像,通过镶嵌视图进 行可视化和分析; • 大幅提升数据入库效率:能够从影 像中读取数据和元数据信息,自动 导入不同格式的影像。支持国内、
外主流卫星格式数据并允许定制特
输出格式:mxd 国情普查成果库 普查数据制图平台 快速制图平台 输出格式:PDF 制图工具自动化/半自动化 输出分辨率: 300dpi 6 5 min
图廓整饰
6 1 min
标准分幅图
输出格式:mxd
批量出图响应时间表
灵活统计分析框架
ModelBuilder
指标
指数
模型
Python
计指标库
模型库
• 地理国情数据预处理工具
采集 更新 入库
• 地理国情数据质检工具 • 地理国情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
分发 制图
• 地理国情数据更新插件
• 地理国情快速制图系统
• 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系统 • 地理国情在线展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