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还君明珠双泪垂——张籍《节妇吟》鉴赏

合集下载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来自“庄灿煌的博客”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译文】我把你送我的明珠还给你,忍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只遗憾我们未能相逢在我没有出的时候。

【出典】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注:1、《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2、注释: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缠绵:情意深厚。

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

襦:短衣、短袄。

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

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

起:矗立着。

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

执戟:指守卫宫殿的门户。

戟:一种古代的兵器。

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用心:动机目的。

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

事:服事、侍奉。

拟:打算。

何不:一作“恨不”。

3、译文1: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译文2:你明知我已成亲,还是送我两颗珍珠。

我感谢你的情意,将它们系在红裙之上。

可是我家高楼连苑,我的丈夫是皇宫的侍卫。

我知道你行事光明磊落,但我已和丈夫发誓同生共死,决定将珍珠还给你的时候,我不禁落泪——为什么未嫁之时,没能与你相遇呢?译文3:你明明知道我有丈夫,还给我双明珠示情。

感谢你的绵绵情意,把珠系在红外衣上。

我家高楼连着花园,丈夫是宫中的侍卫官。

知道你是真心对我好,但我服侍丈夫共生死。

眼落热泪把明珠还给你,只恨没在婚前认识你。

【情诗】情诗——《节妇吟》

【情诗】情诗——《节妇吟》

【关键字】情诗情诗——《节妇吟》《节妇吟》原文君知妾有夫⑵,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⑶,系在红罗襦⑷。

妾家高楼连苑起⑸,良人执戟明光里⑹。

知君用心如日月⑺,事夫誓拟同生死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注释⑴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⑵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⑶缠绵:情意深厚。

⑷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

襦:短衣、短袄。

⑸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

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

起:矗立着。

⑹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

戟:一种古代的兵器。

明光:汉代有明光殿,此指唐皇宫。

⑺用心:动机目的。

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

⑻事:服事、侍奉。

拟:打算。

《节妇吟》译文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节妇吟》赏析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

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古典诗词鉴赏——第二课节妇吟

古典诗词鉴赏——第二课节妇吟

思考:
• 1.“妾”守节意志坚定,为何她不直接拒绝对方, 反而采取如此委婉含蓄的谢绝呢?作用何在?
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 以体谅我; 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 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思考:
• 2.“妾”和“君”到底有无感情?(文中对“君” 的表白似乎比“良人”更重要)她到底是一个怎样 的形象?
《诗筏》: 此诗情词婉恋,可泣可歌。然既垂泪以还珠矣,而又恨不相逄于未 嫁之时,柔情相牵,展转不绝,节妇之节危矣哉!文昌此诗,从 《陌上桑》来,“恨不相逢未嫁时”,即《陌上桑》“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意。“自有”二语甚斩绝,非既有夫而又恨不嫁此夫 也。“良人执戟明光里”,既《陌上桑》“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 头”意。然《陌上桑》妙在既拒使君之后,忽插此段,一连十六句, 絮絮聒聒,不过盛夸夫婿以深绝使君,非既有“良人执戟明光里”, 而又感他人“用心如日月”也。忠臣节妇,铁石心肠,用许多折转 不得,吾恐诗与题不称也。或曰文昌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古又以 重币辟之,不敢峻拒,故作此诗以谢。然文昌之婉恋,良有以也。
表面内容: 节妇对第三者的拒绝和对丈夫的忠贞! 实质目的: 拒绝李师道的邀请,同时表露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贞!
赋比兴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 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 。 “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词也。”比是比喻,兴是起兴,“比兴”二字常联用, 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 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 渝的女子形象。

【诗歌鉴赏】“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译文】我把你送我的明珠还给你,忍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只遗憾我们未能相逢在我没有出嫁的时候。

【出自】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张籍《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题解这是一首具有双层面内涵的唐诗精品。

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参考译文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著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著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我侍奉丈夫发誓要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只恨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时。

赏析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

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全诗翻译赏析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全诗翻译赏析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全诗翻译赏析“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的意思: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出自唐代诗人张籍自创的乐府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

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作者简介: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着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注释:⑴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⑵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⑶缠绵:情意深厚。

⑷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

襦:短衣、短袄。

⑸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

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

起:矗立着。

⑹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

执戟:指守卫宫殿的门户。

戟:一种古代的兵器。

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⑺用心:动机目的。

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

⑻事:服事、侍奉。

拟:打算。

⑼何不:一作“恨不”。

翻译: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中国诗词大会诗文赏析 - 节妇吟

中国诗词大会诗文赏析 -  节妇吟

节妇吟[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作者简介]张籍,唐朝诗人。

字文昌,汉族,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后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疑难注解]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

缠绵:情意深厚。

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

襦:短衣、短袄。

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

良人:丈夫。

戟:一种古代的兵器。

明光:明光殿,此指皇宫。

事:服事、侍奉。

拟:打算。

[古文今译]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我侍奉丈夫发誓要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在我未嫁之前遇到你。

[诗文赏析]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

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赏读

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赏读

元十五年 ( 9 )登进士第,中唐著名诗人。他 的诗很有成 三者的介入,是再 明白不过的。后两句转而说到 自己,这位 69
就 , 尤 擅 乐 府 歌 行 , 与 当时 另一 著 名 诗 人 王建 齐 名 ,世 称 少 妇 有何 反 应 呢 ?是 坚拒 ,还 是犹 豫 ? 都 不是 。 且听她 当着 “ 王 乐 府 ” 。 张 籍 的 乐 府 诗 , 无 论 是 沿 用 旧 题 或 自创 新 那 男 子面 的剖 白:我 感 受到 了您 的馈 赠 所表 示 的 缠绵 情 意 , 张 题 ,都 写 得 很好 。在 思想 内容 上 ,注 重 反 映 民生 疾苦 ,揭 露 就 把 这 一对 明珠 系在 了我 的红 罗 短袄 里 。少女 为 对 方 的至诚
先看前四句: “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 在 爱情 与 婚姻 不 可 兼得 时 ,尽 管 选 择 了婚 姻 ,但 她 并不 认 为
D,
这 是合 乎 理 想 的 。 从 恨不 相逢 未 嫁 时 ” 的感 叹 声 中 ,不 难 德 的樊 笼 中去 。
体察到她所 向往的7是 以爱情为基础 的婚姻。 ,
步 从 道 德 领域 中把 那求 爱 的男 子驱 逐 了出 去 。 结 尾两 句 的精 彩 处在 于 :少 妇 在 “ 还君 明珠 ”时 动情 地 “ 泪 垂 ”,并 为 限不 相逢 末 嫁 时 ”而 深 感遗 憾 。少妇 最 双
面对着 社会 ,正视着道德;结尾两句是前面两部分的矛盾统

“ 家 高楼 连 苑起 , 良人执 戟 明光里 ” ,说 的是 自 己所 处 的 妾
现实环境。丈夫既富且贵,家有连着苑囿的高楼,丈夫身份
地位 也 不 一般 ,是在 宫廷 里执 戟 的 侍卫 官 。这 两 句 等 于在 告 诉 对 方 , 自己是 已有 归 宿 的人 ,不再 有 权 主 宰 自 己的命 运 。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节妇吟》.doc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节妇吟》.doc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节妇吟》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赏析】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因此不为所动。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载于《全唐诗》卷三八二。

下面是国学大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钱仲联先生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徐永端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

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古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翻译赏析

古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翻译赏析

古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翻译赏析《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

其全文如下: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前言】《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是唐代诗人张籍自创的乐府诗。

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

【注释】⑴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⑵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⑶缠绵:情意深厚。

⑷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

襦:短衣、短袄。

⑸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

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

起:矗立着。

⑹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

执戟:指守卫宫殿的门户。

戟:一种古代的兵器。

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⑺用心:动机目的。

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

⑻事:服事、侍奉。

拟:打算。

⑼何不:一作“恨不”。

【翻译】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鉴赏】《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载于《全唐诗》卷三八二。

下面是国学大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钱仲联先生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徐永端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作者:朱晓燕来源:《神州》2011年第32期摘要: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节妇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

它细腻地抒写了女主人公在情感与道德、爱情与婚姻之间的矛盾情感纠葛。

而作者张籍又在表现这一复杂情感的同时,借这首诗歌巧妙地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

离开了当时特定的环境,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歌时,又赋予了它新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张籍思想内容情感体现艺术感染力张籍:(约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中唐着名诗人。

他的诗很有成就,尤擅乐府歌行,与当时另一着名诗人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与张籍同时代而稍后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赞赏他说:“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读张籍古乐府》);宋代文学家王安石也称赞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明代学者胡震亨更是直接指出他的乐府诗“祖国风,宗汉乐府”。

现就他的《节妇吟》浅作品读。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前两句说对方:您明明知道我是有丈夫的,却偏要送给我一对光闪闪的珍珠。

这里表现的是一位第三者的介入,是再明白不过的。

后两句转而说到自己,这位少妇有何反应呢?是坚拒,还是犹豫?都不是。

且听她当着那男子面的剖白:我感受到了您的馈赠所表示的缠绵情意,就把这一对明珠系在了我的红罗短袄里。

少女为对方的至诚所感动,一时间,忘记了社会与家庭,也顾不上传统道德与礼法,坦然地接受了对方赤诚的求爱表示,演出了在封建社会里够得上是触目惊心的婚外恋的一幕。

接着“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说的是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

丈夫既富且贵,家有连着苑囿的高楼,丈夫身份地位也不一般,是在宫廷里执戟的侍卫官。

恨不相逢未嫁时一一张籍《节妇吟》赏读

恨不相逢未嫁时一一张籍《节妇吟》赏读

恨不相逢未嫁时一一张籍《节妇吟》赏读?户才鸿林虹摘要:张籍《节妇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

它细腻地抒写了女主人公依违于情感与道德、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复杂情感。

诗歌语言既通俗又精警。

本文主要试从情感内容方面对此诗进行解读。

关键词:张籍诗歌赏读情感内容艺术表现张籍(约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6 9 9)登进士第,中唐著名诗人。

他的诗很有成就,尤擅乐府歌行,与当时另一著名诗人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张籍的乐府诗,无论是沿用旧题或自创新题,都写得很好。

在思想内容上,注重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时弊,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也有表现妇女情思和与友人唱和的诗篇。

张籍诗作表面看来非常平易、本色,无丝毫雕琢痕迹,但其中又确确实实融入了作者在布局造语上的大量心血,只是所有这些功夫,在诗成之后都已浑化无迹了。

与张籍同时代而稍后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赞赏他说:“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读张籍古乐府》);宋代文学家王安石也称赞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明代学者胡震亨更是直接指出他的乐府诗“祖国风,宗汉乐府”[1]。

现就他的《节妇吟》试作赏读。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细腻地抒发了女主人公依违于情感与道德、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复杂感情,最后以驱逐自我、流放情感完成了作品颂扬贞节的主题。

全诗十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写少女的外遇,这时的她正浸沉在爱情之中,她是属于她自己的;接着的四句,写少女从情感的汪洋中登上了理智的堤岸,这时的她正面对着社会,正视着道德;结尾两句是前面两部分的矛盾统一,是自我与感情的挣扎并向社会与道德的屈从。

她同时也驱逐了自我,流放了情感。

先看前四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节妇吟》赏析

《节妇吟》赏析

《节妇吟》赏析文/ 凝文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全诗的译文是: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著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著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我侍奉丈夫发誓要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只恨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今日偶读这首《节妇吟》忽然感慨良多。

这首《节妇吟》让一个机智勇敢、敢爱敢恨、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绝代佳人跃然纸上,令人嗟叹不已。

在人性与礼仪的描述上先是“发乎情”,暴露了女人的得之自然的人性,接着是“止乎礼义”,没有违反人为的礼教。

道出了礼义之外的感情波澜,曲折微妙,入情入理,既委婉缠绵、韵味无穷,又坚定决绝,但是在决绝之余,又似乎有着太多的不忍、不舍、不绝缕缕。

细细读来,好像发现这首诗里似乎充满了太多的隐词隐意,查资料才知道张籍写作这首《节妇吟》时有着无法直言的真实政治意图。

在这里我不问政治,只解诗意。

时下有这么一句很流行的话:“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幸福,错误的时间遇见了正确的人是一种无奈。

”很佩服古人千年以前就能说尽了今人之事,很钦佩作者的犀思锐笔早在千年以前就用质实明快、简朴清醇的诗歌解读了今人婚外恋情的无奈。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痴男怨女在重复在感受这种“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无奈啊!其实,无论古今女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心灵敏锐和情感丰富的女人,而多愁善感与聪慧敏锐又赋予了女人太多不可抗拒的魅力,我绝对相信这位赢得双明珠的女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不是不曾心动,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份,情深缘浅,爱在不对的时间,错过正确的相逢时机,所以才有“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慨。

当今芸芸众生中自有那清澈明净如兰花的女人,今夕何夕得遇良人,彼此深得人心,相互倾慕、钦佩彼此的人品,于是放松了所有的戒备,卸下了所有的枷锁,于是就偷偷的喜欢了爱了。

张籍《节妇吟》简析

张籍《节妇吟》简析

张籍《节妇吟》简析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①。

妾家高楼连苑起②,良人执戟明光里③。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④。

【注解】
①襦:短袄。

②高楼连苑起:形容宅第之伟丽。

苑:园囿。

③良人:指丈夫。

执戟明光:指供职朝廷,侍卫皇帝。

明光:汉代殿名,在未央宫之西。

④恨:一作“何”。

【赏析】
从表面看,这是一首男女恋情诗,实际上是一首政治诗。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首领,试图拉拢张籍依附于他,张籍是反对藩镇分
裂的,这首诗便是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作。

诗中运用比兴手法,假托男女爱情关系,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委婉地谢绝了李师道。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人物描写细腻生动,行文转折,跌宕起伏。

节妇吟赏析简短的

节妇吟赏析简短的

节妇吟赏析简短的1.如何鉴赏《节妇吟》《节妇吟》是张籍流传很广的一首名作。

这首诗从根本上说是一首描写政治的诗。

诗中借用节妇之口,婉拒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拉拢、勾引,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

但是仅从表面上看,这又是一首描写爱情凄美的情诗,其中的名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现在也常被人引用,表示对他人的深情厚谊,含有因为不能配合这时与事,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这首诗简单明了。

起首两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你明知道我有丈夫,为什么还送给我双明珠呢?含有责备的意味。

接下来语气一转“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感谢你对我的情意,忍不住收下了你所赠送的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接下来又一转“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我家连苑都矗立着高楼,我丈夫是持戟明光殿的卫士,侍卫的是皇帝。

意指我很满意目前的状态。

紧接两句#矛盾呈现出来:“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我知道你的用心光明磊落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我也非常理解你,但是我嫁给我丈夫时,就发誓要与他生死与共。

看似矛盾的思想,然而却早有答案。

最后两句以深情作结,写出了其中的精髓:“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我双眼含泪把明珠还给你,只能说相见恨晚,为什么不能在我未嫁的时候遇到你呢?前一句安慰,后一句拒绝,虽有留恋,但言辞决绝。

不是不曾心动,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分,情深缘浅,我们相逢在错误的时间。

此诗曲折委婉,一波三折,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心理变化,极易引起共鸣。

2.《节妇吟》的文学评论节妇吟年代:【唐】作者:【张籍】体裁:【】类别:【】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1]。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2]。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释】[1]:接受爱情的表示[2]:良人指丈夫。

明光本位汉代宫殿名,这里指宫殿。

词句言其丈夫地位高贵。

全诗跌宕起伏,节妇之节,跃然纸上。

尤其是最后一句,缱绻细腻,令人把玩嗟叹不已。

【精编范文】张籍《节妇吟》诗词赏析-word范文模板 (2页)

【精编范文】张籍《节妇吟》诗词赏析-word范文模板 (2页)

【精编范文】张籍《节妇吟》诗词赏析-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张籍《节妇吟》诗词赏析《节妇吟》唐代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赏析据此诗另一版本,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

中唐以还,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

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

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唐代节妇吟诗意解说张

唐代节妇吟诗意解说张
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 他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认识,与白居易相近。与韩愈、白 居易、孟郊、王建交厚。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 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
酬增诗
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
•同情人民疾苦----《塞下曲》、《征妇怨》, •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采莲曲》、《江南曲》。 没蕃故人 张藉 前年戌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不为 明怀 的念 友一 人位 作生 的死 •没:陷身。 •蕃(bō):指吐蕃。 •月支:汉西域国名,借指吐蕃。 •废帐:指战败后遗留的营帐。 形象描写战场的情景 • 在这次战斗中,唐军全师覆灭,友人是生是死, 由于消息断绝,无法肯定。 • 深深想念这位朋友,料想其已死,想奠祭;但 又存一线希望,希望友人还活着。
相 关 拓 展 补 充
比兴手法
酬增诗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 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 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 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巧妙的双层面 的诗去回拒
酬增诗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比兴手法
◎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 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 求,守住了妇道; ◎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 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翻译、解析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翻译、解析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代: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恨不一作:何不)译文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注释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缠绵:情意深厚。

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

襦:短衣、短袄。

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

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

起:矗立着。

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

执戟:指守卫宫殿的门户。

戟:一种古代的兵器。

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用心:动机目的。

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

事:服事、侍奉。

拟:打算。

何不:一作“恨不”。

创作背景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赏析《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载于《全唐诗》卷三八二。

下面是国学大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钱仲联先生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徐永端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朱晓燕
【期刊名称】《神州(中旬刊)》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节妇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

它细腻地抒写了女主人公在情感与道德、爱情与婚姻之间的矛盾情感纠葛。

而作者张籍又在表现这一复杂情感的同时,借这首诗歌巧妙地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

离开了当时特定的环境,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歌时,又赋予了它新的情感内涵。

【总页数】1页(P9-9)
【作者】朱晓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还君明珠——探索历史图像中的广州行商园林 [J], 高伟;卢颖梅
2.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赏读 [J], 户才鸿;林虹
3.还君明珠 [J], 紫陌
4.还君明珠双泪垂——谈张籍《节妇吟》的心理原型 [J], 汤英苗
5.还君明珠——独家专访天映娱乐公司 [J], 一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还君明珠双泪垂——张籍《节妇吟》鉴赏
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赏析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简介:
张籍(约766年—
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注释:
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缠绵:情意深厚。

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

襦:短衣、短袄。

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

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

起:矗立着。

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

执戟:指守卫宫殿的门户。

戟:一种古代的兵器。

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用心:动机目的。

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

事:服事、侍奉。

拟:打算。

何不:一作恨不。

翻译: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赏析: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地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因此不为所动。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载于《全唐诗》卷三八二。

下面是国学大师、全国首批博
士生导师钱仲联先生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徐永端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

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

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此诗词浅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立场。

全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

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

据说由于这首诗情词恳切,连李师道本人也深受感动,不再勉强。

【赏析2】
现在,我把你送的明珠还给你了,一阵心酸,忍不住一颗颗眼泪直往下垂,啊!我多么恨!恨我们不是相逢在我还未出嫁的时候。

(恨不又做何不)
原诗是写节妇的忠贞守节,今人每喜用还君明珠双泪垂难舍难分的感情的辞谢,用恨不未嫁时来惋惜所思慕的异性的已婚-相逢恨晚也。

根据记载,唐宪宗时,藩镇割据,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拥兵跋扈,勾结朝廷的官吏文人,图谋不轨。

李师道也想收买张籍,张籍特写此诗,以节妇的坚贞不二自比,来表示对李师道的拒绝。

古人遇事不便明说,每多喜欢借写男女之情表示心意。

张籍的《节妇吟》和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是最有名的两首。

【赏析3】
据此诗另一版本,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地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

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
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

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真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

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

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此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全诗委婉曲折而动人。

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

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屈原以香草美人明志,此诗亦一语双关,借闺中女子之口言志,不可不为之精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此句现在流传较广,多用来讲纵是情深,奈何缘浅,相见相识时早已身不由己,相遇的太迟,彼此相知时,对方的身旁早已有了他人,令人觉得哀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