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针灸学课件
《儿童脑性瘫痪》ppt课件PPT文档共78页
脑性瘫痪的康复
顺德职业技术学按瘫痪累及部位分类: ▪ 单侧瘫 ▪ 双侧瘫 ▪ 四肢瘫 ▪ 单肢瘫
脑瘫的类型
3.按运动障碍程度分类: (1)轻度:症状轻微,日后不需依赖 人照顾,可独立完成一切日常生活的活 动,也不需借助支架步行。
(2)中度:症状较重,治疗后仍需支 架和装具才能做日常活动。
(3)重度: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 常 伴有语言、智力障碍,治疗十分困 难,日后很难独立生活,必须终生照顾。
伴随症状和疾病
➢ 智力低下 ➢ 听力和语言发育障碍 ➢ 视力障碍 ➢ 知觉障碍 ➢ 学习障碍 ➢ 过度激惹 ➢ 小头畸形 ➢ 癫痫等
9个月小儿:
1. 不能独坐在地上 2. 只能向一侧翻身 3. 只能一侧手够物 4. 扶持下不能站立 5. 不能咿呀学语 6. 不会用手势如挥手 7. 不能指出物体
1岁小儿:
1. 用双手扶持不能站立 2. 总是坐在地上不知怎样移动和离 开坐位 3. 不会说单字如妈妈,爸爸等 4. 不会寻找看着被藏起来的玩具 手不会抓放
四、诊断标准
按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标准,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至出生后28天内发育时期非进 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 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符合以下几条,即可诊断: (一)婴儿期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二)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 感觉障 碍及其它异常。 (三)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 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6个月小儿:
1. 肌肉非常僵硬和紧张 2. 全身软弱无力 3. 在扶持坐位头垂向后 5. 扶持站立时不能负重 6. 拒绝搂抱,碰一碰他就不停地哭 7. 对照料他的人没感情 8. 一只或二只眼睛一致向上或向下转动 9. 不能跟踪放在脚边的物体 10. 对他周围的声音没反应 11. 不能转向声音方向
小儿脑性瘫痪介绍PPT培训课件
患儿肌张力可增高或降 低,表现为肢体僵硬或 松软无力。
由于肌张力异常和原始 反射持续存在,患儿可 出现多种运动障碍,如 痉挛型脑瘫患儿表现为 肢体异常痉挛,手足徐 动型脑瘫则表现为不自 主运动等。
脑瘫患儿常出现异常姿 势,如头后仰、屈髋、 屈膝、尖足等。
多种原始反射如握持反 射、拥抱反射等消退延 迟,可出现病理反射。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使用抗痉挛药物、抗癫痫药物等,以 减轻肌肉紧张、控制癫痫发作,改善 患儿症状。
如电刺激、水疗、按摩等,可帮助患 儿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 运动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严重病例,可通过手术矫正 畸形、减轻肌肉紧张,提高患儿生活 质量。
康复训练与指导
运动疗法
语言疗法
害。
护理要点与建议
心理护理
关注患儿的心理需求,增强其 自信心和自尊心,减轻焦虑和
恐惧情绪。
营养护理
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合 理安排饮食,避免营养不良和 消化问题。
康复训练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制定 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 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 练等。
家庭支持
鼓励家长参与患儿的康复训练 ,提供必要的家庭支持和情感 关怀,促进患儿的全面发展。
02 病因与病理
病因
01
02
03
产前因素
包括宫内感染、缺氧、中 毒、接触放射线、孕妇营 养不良、妊高症及遗传因 素等。
产时因素
如早产、分娩时窒息、产 伤等。
产后因素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低血糖、头部外伤、抽搐 等。
病理生理
脑部病变
肌张力异常
运动障碍
姿势异常
反射异常
《小儿脑性瘫痪》PPT课件
▪ 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1997年至1998年对江 苏等七省调查,1~6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92‰。
精选课件
9
▪ 从调查结果看,脑瘫发病率各国差别不大,城乡差别不 大,男性略高于女性。
精选课件
7
▪ 目前对于定义的讨论,主要围绕在如何表述脑发 育早期的损伤和发育缺陷时间界限上,即应界定 为新生儿期内或婴儿期内。
▪ 由于种族及个体差异,很难严格而统一界定脑发 育早期的时间界限,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脑瘫的发 生应界定于婴儿期内。
精选课件
8
三、发病率
▪ 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约为1.5‰~4‰,平均约为 2‰。
精选课件
12
▪ 2、遗传因素
▪ 近年来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对脑瘫的影响很重要,双胞 胎同时患脑瘫、家族中已经有脑瘫患儿再发生脑瘫的几 率偏高。
▪ 有报道单纯共济失调型脑瘫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 部分痉挛型双瘫、偏瘫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精选课件
13
(二)围产期因素
▪ 1、患脑瘫的危险性随着出生体重偏离同胎龄标 准体重的程度而增加,低出生体重儿或巨大儿患 脑瘫的几率可高于正常体重数十倍。
精选课件
31
▪ (10)视觉发育速度缓慢、视觉体验效应不足、视觉功能 发育不足,影响粗大和精细运动发育速度和质量。
▪ (11)可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胆小、畏缩、内向性格 等。
▪ (12)临床检查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 强,踝阵挛阳性,2岁后病理反射仍呈阳性。
▪ (13)低出生体重儿和窒息儿易患本型,本型约占脑瘫患 儿的60%~70%。
《儿童脑性瘫痪》ppt课件
肉毒毒素的应用 手术治疗
各种脑瘫康复方法
Bobath法 Vojta法 Temple
Fay 法
n
Peto法
Delacato 法
1. Bobath 法
治疗重点是阻止原始反射,促进正常的姿
势反射发育,发展正常的自动反应和运动 能力。 训练方法上强调:按正常婴幼儿运动发育 的各个阶段来进行训练,如:抬头、翻身、 坐、爬、跪、站、走。
1.倾斜反应: 6个月出现 2.坐位平衡反应: 6~9个月出现 3.立位平衡反应: (前方平衡) 12个月出现 (侧方平衡) 18个月出现 (后方平衡) 24个月出现 4.降落伞反应: 8~9个月出现 5.翻正反应: (颈翻正反应) 6个月消失 (躯干翻正反应) 5岁后消失
(五)姿势的评定
1.肌张力减低的脑瘫患儿的异常姿势: 俯卧位呈W型姿势; 仰卧位呈蛙位姿势; 坐在椅子上呈折刀状坐姿; 用双手从患儿腋下抱起患儿表现为翼状 肩姿势。
2. Vojta 法
主要通过刺激脑瘫儿童身上的某些特定
的激发点,使患儿产生翻身和匍伏爬行 二种反射运动模式(人体所有协调运动 的先导)。最后,反射运动变成主动运 动。
3. Temple Fay 法
强调鳄鱼式的运动模式和两栖类动物
对侧交替的运动模式。
4. Doman Delacato 法
在治疗上主张促进脑瘫儿童的全面发育:
一、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发育早期
阶段(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各 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 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 障碍和姿势异常。
二、病因
产前期:感染、出血、缺氧、妊娠毒 血症、母体外伤 围产期:产伤、出血、缺氧 产后期:核黄疸、感染、外伤、缺氧
2024年《儿童脑性瘫痪》课件
2024年《儿童脑性瘫痪》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2024年《儿童脑性瘫痪》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要详细讲解脑性瘫痪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脑性瘫痪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脑性瘫痪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诊断脑性瘫痪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脑性瘫痪患者的关爱意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脑性瘫痪的分类、病因及诊断方法。
教学重点:脑性瘫痪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位脑性瘫痪患者的康复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脑性瘫痪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具体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4. 例题讲解:针对脑性瘫痪的治疗方法,讲解典型病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具体病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六、板书设计1. 定义2. 分类3. 病因4. 临床表现5. 诊断方法6. 治疗方法七、作业设计病例1:患儿,男,2岁,出生时因缺氧窒息,现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不能独立行走。
病例2:患儿,女,3岁,出生后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现表现为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语言发育迟缓。
答案:病例1:诊断:脑性瘫痪(痉挛型)。
治疗方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病例2:诊断:脑性瘫痪(运动障碍型)。
治疗方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教育干预。
2. 作业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认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脑性瘫痪的相关知识。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脑性瘫痪的最新研究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演示课件
积极控制孕期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避免 因母体疾病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新生儿筛查
早期发现
通过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脑瘫高危因素,如先天性遗传病、宫 内感染等。
及时干预
对于筛查出的脑瘫高危患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早期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等,以减轻脑损伤程度。
跟踪随访
定期对脑瘫患儿进行随访,评估康复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康 复效果。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脑瘫治疗的重要 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改善功能。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抗痉 挛药、营养脑细胞药物等,应根 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些严重的小儿 脑瘫病例,手术治疗 可能是一种必要的治 疗手段。
家庭护理与教育
家庭康复训练
01
在专业指导下,家长可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等,促进患儿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
02
关注患儿心理健康,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儿建立自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教育支持
03
针对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注重潜能开发,
提高患儿认知和学习能力。
05
病例分享
病例三: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总结词
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相辅相成
详细描述
家庭护理对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需学习护理技巧,如正确抱姿、 饮食调理、日常照顾等。同时,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 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家庭与医院合作,共同促进患儿的康复进程。
06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小儿脑性瘫痪能否治愈?
• 答案: 小儿脑性瘫痪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合理的 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小儿脑性瘫痪》PPT课件
02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
运动发育落后
小儿脑瘫患儿在抬头、坐、爬、站、走等粗大运动 方面发育落后,以及精细运动如抓握和放手等动作 发育落后。
肌张力异常
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紧张度过高或 过低,影响关节的屈伸和活动的灵活性。
姿势异常
脑瘫患儿的姿势异常,表现为姿势稳定性差,容易 摔倒或无法保持平衡。
感知和认知障碍
感知觉障碍
脑瘫患儿的感知觉障碍,表现 为对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 刺激不敏感或过度敏感。
认知发展延迟
脑瘫患儿的认知发展延迟,表 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 、思维迟缓等。
学习困难
脑瘫患儿的学习困难,表现为 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不足等 。
情绪和行为问题
02
01
03
情绪不稳定
脑瘫患儿的情绪不稳定,表现为易怒、焦虑、抑郁等 。
语言和交流障碍
80%
语言发育迟缓
脑瘫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表现 为说话晚、发音不清、语言表达 能力差。
100%
交流障碍
脑瘫患儿的交流障碍,表现为对 周围环境不感兴趣、缺乏表情、 不理解他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信号 等。
80%
口面部肌肉障碍
脑瘫患儿的口面部肌肉障碍,表 现为咀嚼和吞咽困难、流口水、 发音不清等。
言语疗法主要针对语言 障碍的康复,通过语言 训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表 达能力。
家庭康复和护理
家庭康复和护理是小儿脑性瘫 痪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 长需积极参与患儿的康复过程 。
家庭康复包括家庭运动训练、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家长需 根据医生指导进行训练。
家庭护理包括饮食护理、日常 卫生护理等,家长需关注患儿 的生活质量,提供良好的生活 环境。
四小儿脑性瘫痪PPT课件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1.姿势与运动发育评定
• 小儿脑瘫的姿势运动发育评定应在俯卧位、 仰卧位、坐位、立位时进行,也应根据患 儿的年龄及临床特点,对体位转换、翻身、 四爬、高爬、跪立位、立位以及行走等不 同体位时进行评定。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2.反射发育评定 • 小儿反射发育十分准确地反映中枢神经系
第二节 康复评定
6.混合型 脑瘫某两种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的 症状同时存在于一个患儿的身上时称为混合 型,以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症状同时存在 为多见。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同时存在时, 可能以一种类型的表现为主,也可以大致相 同。
第二节 康复评定
(三)辅助检查 • 诊断脑瘫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
影像学及电生理学为主,必要时还可选择 评定原则 ①强调身心全面评定的重要性,以正常儿童 生理、心理、社会发育标准为对照,进行身 心全面评定。 ②重视脑瘫患儿异常发育特点即脑的未成熟 性和异常性的同时,重视患儿的能力及潜在 功能。 ③正确判断原发损伤和继发障碍。
二、功能评定
④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的同时,判定是否存 在癫痫,是否伴有智力、视觉、听觉、言语 语言障碍。 ⑤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重视量化指标及客 观依据。 ⑥以评定为前提,将评定贯穿于康复治疗全 程的不同阶段。
第二节 康复评定
4.共济失调型 本型不多见,多与其他型混 合,约占脑瘫的5%左右。 • 主要损伤部位为小脑,平衡障碍,肌张力
低下,无不自主运动。本体感觉及平衡感 觉丧失,不能保持稳定姿势。
第二节 康复评定
5.肌张力低下型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肌力降低。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少,仰 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 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本型易与肌病所致的 肌弛缓相混,但可引出腱反射。
《小儿脑瘫》课件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和 量表,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
神经学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医生根据初步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检查方 法,进一步了解患儿情况。
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
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对患儿进行诊断,并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3 小儿脑瘫的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脑瘫治疗的重要手段 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 质量。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全面性脑瘫和部分性脑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脑瘫。
02 小儿脑瘫的诊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评估
诊断方法
观察法
医生通过观察患儿的生 长发育、运动功能、语 言能力等方面,判断是
否存在异常。
神经学检查
通过检查患儿的肌力、 肌张力、反射、姿势等 ,了解神经系统是否存
在异常。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可 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 碍、语言和视觉障碍等。
病因与病理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窒 息、高胆红素血症等围生期高危因素 。
病理
脑瘫患儿的脑组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 水肿、软化、变性及坏死等病变,导 致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发育异常。
临床表现与分类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等类 型,其中痉挛型最为常见。
ABC Scale
Abilities of Basic Skills Scale ,用于评估患儿的基本技能水 平。
VABS
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用于评估患儿的适应行
为能力。
诊断与评估流程
初步观察与病史采集
小儿脑性瘫痪PPT演示课件
对于已经发生脑瘫的患 儿,应尽早进行干预和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 疗、语言治疗、心理治 疗等,以减轻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家长应积极参与患儿的 康复治疗和护理,提供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 支持,促进患儿的身心 发展。
社会应加强对脑瘫患儿 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 要的医疗、教育和社会 福利保障,帮助患儿及 其家庭度过难关。
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 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 患儿提高社交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
能力。
家庭心理支持
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家长 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家庭应对能力。
情绪管理与调节
教授患儿情绪管理和调节的方法,如 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提高其情绪稳 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产时因素
难产、窒息、产伤等导致 胎儿脑部受损。
获得性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炎、脑膜炎等,导致脑组织病变。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影响脑部供血。
头部外伤
意外事故或摔倒等造成的头部损伤。
危险因素分析
早产与低出生体重
多胎妊娠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出现脑部发 育不良。
多胎妊娠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增 加脑瘫风险。
姿势异常
患儿姿势异常,如头后仰、屈 髋、屈膝、尖足等。
反射异常
患儿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如握 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同时可
出现一些异常反射。
诊断方法与标准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出生史、生 长发育史、家族史等,了
解有无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 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 查、运动系统检查等。
小儿脑性瘫痪(针灸治疗学)
主症
肢体瘫痪,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语言不清。
分型
肝肾不足:兼见筋骨痿弱,发育迟缓,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 目无神采,面色不华,疲倦喜卧,智力迟钝,舌质淡嫩,脉细弱;
心脾两虚:筋肉痿软,头项无力,精神倦怠,智力不全,神情呆 滞,语言发育迟缓,流涎不禁,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痰瘀阻络:反应迟钝,失语,痴呆,手足软而不用,肢体麻木, 舌淡紫或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或涩。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主穴
➢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以督脉 ➢百会 四神聪 夹脊 悬钟 足三 及足少阳、足阳明经穴及夹脊 里 合谷 穴为主。
方义:
百会为督脉穴,督脉入络
脑,故能健脑调神。
01
夹脊穴通阳活络、强脊。
四神聪为经外奇穴,有 健脑益智之功。
合谷调理气血,化瘀通 络。
悬钟为髓会,可益髓补 脑,强壮筋骨。
10%葡萄糖注射液、 维生素B1、B12注射 液等,每次每穴注入
针刺,或用揿针埋藏或 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0.5~1毫升,隔日1次。
【附注】
针灸治疗本病 的轻型有一定 效果,可以改 善症状,并应 重视早期治疗。
针刺治疗的同 时要加强功能 训练和智力培 训。
Thanks.
足三里培补后天之本,化生
04
气血,滋养筋骨、脑髓。
2.其它疗法
(1)头针法
(2)穴位注射法
(3)耳针法
➢选额中线、顶颞前斜 线、顶旁1线、顶旁2 线、顶中线、颞后线、 枕下旁线。针2~4小 时,留针时可以自由活 动,隔日1次。
➢选大椎、足三里、阳 ➢选枕、皮质下、心、
陵泉、曲池、合谷。用 肾、肝、脾、神门。毫
位
《儿科脑性瘫痪》ppt课件
a
13
(三)失调型
失调型(ataxic type)的病因是小脑障碍,在极小的 未熟儿发生的脑出血,多引起痉挛型脑性瘫痪,而见不到 失调型。失调型多因为在先天形成时发生的障碍而引起, 此型在临床上少见。
智力发育迟滞。
a
14
临床检查可见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对距离的测定 障碍。共济运动障碍如闭目难立症阳性,指鼻试验无论睁 眼和闭眼都不能很好完成,轮替动作缓慢、不协调,跟膝 胫试验动作不稳或失败。深部腱反射正常,应注意的是由 于肌紧张降低深部腱反射容易被诱发,需与亢进相区别。 此型常合并椎体束症状。
a
4
三、脑性瘫痪的原因
脑的损伤和发育异常是脑性瘫痪的病因,将引起脑损伤
的病因区分为出生前、围生期及出生后三个不同时期。
(一)出生前因素
1.基因病:遗传性神经疾病;
2.胎芽病(1)接受X线照射(2)病毒感染(3)药物影
响:激素类、氨甲碟呤、他巴唑等;
3.胎儿期因素(1)感染:梅毒螺旋体、唾液腺病毒、李
染;(4)中耳炎等;
10.迁延性黄疸;
11.生后1W内重度营养不良、贫血;
12.生理性体重减低恢复过慢a。
7
四、脑性瘫痪各型的临床症状
(一)痉挛型 痉挛型(spastic type)为脑性瘫痪患儿中占比例最
多的一型,约为70% 。 多数是因早产、未熟儿、低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窒息
等原因而致,近年来随着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的上升, 痉挛型患儿逐渐增多。
临床特点是,精神运动发育延迟,独立步行的时间往
小儿脑性瘫痪演示ppt课件
谢谢聆听
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抱姿、卧姿 ,协助患儿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如洗漱、进食等。
功能锻炼
教授家长针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 行锻炼的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训 练、肌力训练等,以促进运动功
能的恢复。
语言与认知训练
指导家长进行语言训练和认知训 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
认知水平。
家长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心理疏导
为家长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
发病率和流行情况
小儿脑性瘫痪是全球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为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有23.5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因素。产前因素如宫内感染、缺氧、 母亲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产时因素如难产、早产 、窒息等;产后因素如新生儿感染、脑出血、黄疸等。
危险因素
早产、低出生体重、多胎妊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 氧性脑病、宫内发育迟缓、母亲孕期疾病和感染等都是小儿 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
社会公益活动参与
鼓励家长和患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治疗手段有限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 忽视或误诊,导致治疗延误。
目前针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手段相对有 限,且效果因人而异,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
康复训练不足
社会认知度低
运动模式异常
肌张力障碍
患儿的肌张力可能会增高或降低,导 致肌肉僵硬或松软,影响运动功能。
患儿的运动模式异常,表现为运动不 协调、笨拙,如手足徐动、共济失调 等。
伴随症状
智力障碍 癫痫 视力障碍 听力障碍 语言障碍
小儿脑瘫的中医疗法PPT参考幻灯片
2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Chengdu Hospital of Inted Tran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Chengdu Municip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一、概述
• (二)中医病机
• 脑瘫发生的病因多端,诸如先天不足、 外感六淫、痰饮、淤血、外伤等,这些 因素皆可使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 运行不畅,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瘫痪 症状。虽临床表现不一,但其病机基本 可概括为筋脉肌肉失养、阴阳失调、气 机升降失常等几个方面。
• 治法 涤痰开窍,活血通络
10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Chengdu Hospital of Inted Tran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Chengdu Municip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 (四)肝强脾弱
• 症状 多卧少动,颈强不柔,肢体强直 拘挛,强硬失用,或动作笨拙,肌肉瘦 削,烦躁易怒,与外界刺激加重,食少 纳呆,舌质胖大或瘦薄,舌苔少或白腻 ,脉沉弦或细弱,指纹沉滞。
• 推拿的基本作用: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调 和气血、理筋整复
15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Chengdu Hospital of Inted Tran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Chengdu Municip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 治法 柔肝健脾,益气养血
11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Chengdu Hospital of Inted Tran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1.基本治疗
•
• • •
•
治法 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以督脉及足少阳、 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四神聪 夹脊 悬钟 足三里 合谷 配穴 操作 主穴用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主穴可分 为二组,即夹脊穴为一组,其余穴为一组,隔日 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用速刺法, 不留针。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 小儿脑性瘫痪(infantile crerbral paralysis) 简称小儿脑瘫,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 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可伴有智 力低下、惊厥、听觉与视觉障碍及学习困 难等,是多种原因引起脑损伤而致的后遗 症。
• 本病属中医儿科的“五软”、“五迟”、 “胎弱”、“胎怯”等范畴。
【病因病机】
• 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 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 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 • 或感受热毒,损伤脑络,后期耗气伤阴, 脑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养,导致本病。
【辨证】
• 主症 肢体瘫痪,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 语言不清。 • 肝肾不足; • 心脾两虚; • 痰瘀阻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其他治疗
• • • (1)头针法 (2)穴位注射法 (3)耳针法
【按语】
• 1.针灸治疗本病的轻型有一定效果,可 以改善症状,并应重视早期治疗。 2.针刺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功能训练和智 力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