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成效、问题及协同创新

合集下载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才培养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现实中这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产学研融合的条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在产业界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而产学研联合培养正是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然而,目前在一些高校和企业合作中,产学研融合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无法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难以实现课程的深度整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需要对课程进行深度整合,使学习内容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然而,由于课程制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往往难以更改已有的教学计划,导致产学研联合培养中的课程整合难度较大,影响了培养效果的发挥。

3. 学术研究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通常是基于实践需求而设定的,旨在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一些产学研联合培养中,学术研究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导致研究成果无法直接应用到实际中,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效果打了折扣。

二、对策研究:1. 加强产学研联合的基础建设:学校与企业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打造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基础平台。

同时,政府需要加大对该培养模式的支持力度,在政策上进行明确规定,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资源保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加强课程整合和更新: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基于实际需求重新设计课程,针对性地调整和整合课程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实际。

同时,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变化,随时更新课程内容,以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农科院的合作为例

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农科院的合作为例

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农科院的合作为例作者:董维春,刘晓光,宋力沁,詹群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董维春,刘晓光,宋力沁,詹群(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5)摘要: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发挥双方资源优势,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的有效举措。

本文根据对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中心的调查,分析其建设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组织和制度借鉴。

关健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生教育中心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2013-07-05作者简介:董维春(1964—),男,江苏兴化人,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助理,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刘晓光(1980—),男,河南项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宋力沁(1975—),女,江西南昌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詹群(1989—),女,湖北黄冈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基金项目: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研究”(编号:2011ZDIXM030)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近年来逐步扩大,学位结构日趋多样,全日制专业学位等应用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也迅速发展。

以高校为主体的传统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面临教育资源短缺、培养目标不适应社会需求、课程与教学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各省市各行业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经过多轮体制改革调整,资源优化程度逐步提高,在内外部环境的综合作用下,建立在科学研究基本职能基础上的人才培养工作日渐增多。

通过组织和管理创新有效发挥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优势,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任务日趋紧迫。

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管理办法

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管理办法

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管理办法研究生联合培养是指在一个或多个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旨在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和指导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确保其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研究生联合培养目标、管理机构和责任、培养计划、导师指导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目标二、管理机构和责任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由各参与高校的研究生院负责管理,成立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委员会或者类似机构,负责联合培养的协调与管理。

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由各参与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干部、导师和研究生代表组成,其中应有一定比例的专业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

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相关政策和制度,并进行监督和评估。

三、培养计划四、导师指导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导师由参与高校的导师和指导教师共同担任,导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育经验。

导师的指导要求应明确,包括导师的数量、职称和指导经验等。

导师应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对研究生进行科研和学术指导,并积极组织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学位评定研究生联合培养结束后,研究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学位评定。

学位评定应由参与高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评审委员包括来自各参与高校的专家和导师。

学位评定应按照国家和各高校的学位授予条件和程序进行,确保评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六、监督和评估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研究生的培养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估。

评估内容应包括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培养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导师的指导情况等。

评估结果应作为改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的重要参考,对于表现不佳的研究生和导师应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

总之,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管理办法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非常重要。

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规范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定培养计划、加强导师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研究生的成长和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和进步。

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初步探索

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初步探索

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初步探索1. 引言1.1 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意义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意义在于促进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加强科研与教育的融合,为研究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培养环境。

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在两个不同领域的专家指导下进行研究,拓宽研究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联合培养也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行业资源,有利于研究生在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就业。

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还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不仅有利于研究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发展和合作。

1.2 国内外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在当前的科研环境下,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国内外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意识到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更好地结合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培养出更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这种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还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

在国外,许多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项目。

这些项目通常由学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指导,研究生在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资源。

研究生也可以在不同的学术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探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

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搭建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桥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1.3 研究课题选择与导师指导研究课题选择是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研究生在选择课题时应该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同时考虑课题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双方可以联合确定研究课题,确保课题的质量和符合实际需求。

导师指导是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科研院所和高校可以通过双导师制度,即科研院所和高校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联合培养研究生案例

联合培养研究生案例

联合培养研究生案例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联合培养研究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许多高校和企业纷纷开展此项合作。

以下是一些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案例,以展示其优势和应用。

1. 美中合作:中国某大学与美国某高校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学生将在两所学校分别完成学习和实践环节,同时获得双方学位,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

2. 跨学科合作:一所医学院与一所工程学院合作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培养医学与工程领域的交叉人才。

学生将在两个学院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将医学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推动医疗科技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 学术与工业结合:一家知名科研机构与一家跨国公司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

学生将在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研究,并在公司进行实践应用,以解决真实的工业问题。

这种联合培养模式有助于加强学术与产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4. 国际交流:某大学与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研究生。

学生将在不同国家的学校进行学习和实践,体验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奠定基础。

5. 跨区域合作:一所城市的多所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项目,共同培养城市发展和管理专业人才。

学生将在不同高校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6. 跨行业合作:一家电信公司与一所大学合作,共同培养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将在公司进行实践,了解电信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在学校进行学术研究,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

7. 社会服务:一所大学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将在学校进行学术研究,同时在社会组织进行实践,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专业支持,提高社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8. 跨国合作:一所大学与多个国家的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将在不同国家的学校进行学习和实践,了解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能力,为国际事务的解决和发展做出贡献。

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

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

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与产业界之间的紧密联系变得日益重要。

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应运而生。

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是指学术机构与企业、机构等各方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一项合作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的意义、目的、操作流程以及预期效果。

二、意义和目的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的实施对于学生、学校和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学生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实际项目,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学生还可以借助企业资源和导师指导,进行创新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

2. 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有助于学校提高培养质量和学术声誉。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了解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支持和经济资源,提升科研实力,推动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企业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企业可以招聘到具备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毕业生,满足企业技术研发、创新等方面的需求。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参与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操作流程实施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需要学校、企业等各方共同合作,以下为一般的操作流程:1. 意向达成和合作协议签订学校与企业之间首先需要达成合作意向,并就合作目的、方式、内容等进行初步协商。

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生源选拔和培养计划制定学校根据合作协议约定的条件和要求,选拔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学生作为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学习、实践和科研的内容和要求。

3. 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由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

学术导师负责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科研指导,企业导师则负责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指导和工作安排。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及成效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及成效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及成效
近年来,我校成立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制定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根据规划要求,学校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生教育创新实验,初见成效。

一是探索培养模式创新。

我们在部分学科尝试采用“定制化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了研究方向和个性化课程,为研究生提供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机会。

此举受到广大研究生的认同和支持。

二是推进教学方法变革。

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协作学习法等新教学模式,着力塑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和交叉应用能力。

同时,我们开展线上微课程建设,帮助研究生自主学习。

初步调研显示,新教学法能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是强化科研能力建设。

我们组织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与论坛,增设科研培训课程。

一年来,研究生的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个别学生在重大竞赛中也获得不错的成绩。

四是完善研究生管理工作。

我们优化了研究生选题与论文指导流程,加强学习成绩与论文进度管理。

初步表明,这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专注度与毕业质量。

以上措施得到初步成效,但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举措,为研究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培养环。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建议与创新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建议与创新

[摘要]在“双一流”和协同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越来越困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当务之急。

针对地方高校和重点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差异,提出了优化整合资源、互惠互利的联合培养模式。

针对现有联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顶层设计,强化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监督,优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监督机制,完善研究生招生和管理制度,创新合作模式,提高联合培养的内部驱动力,实现地方高校与重点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的战略合作,解决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难题,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联合培养;地方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优化整合[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11-0224-0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建议与创新①余荣台,成岳(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2012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施行,联合培养在协同创新时代中跃升为各主体整合配置优质资源、提升人才创新水平与实践能力、促进科技转化与企业进步的主流途径。

联合培养是指双方或多方一起培养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可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多元化视角,同时可增加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校际文化的交流,是高校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合作方式。

目前,全国部分大学与中科院、工程院等其他机构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然而,当前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无论是培养人员数量还是整体规模都处于较低水平。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和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的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经常出现培养指标充足与录取生源不足的矛盾。

同时,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985”“211”学校的偏爱,导致学生报考更偏爱“985”“211”高校;企业、事业单位更愿意和“985”“211”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更加剧了地方性普通高校的区位劣势。

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 All完成Ri"能gh取t得s预期Re的s效e果rv*二e是d.双方有合作意向"但是缺少 相应的制度"招生规模也不稳定"在生源充足的年份"学校 会给予科研院所部分联培研究生指标"生源差的年份就限 制数量甚至中断合作"在研究生的培养上缺乏延续性*三 是院校双方并无官方合作"部分导师凭借私人关系在高校 进行招生"甚至将学生. 租借/ 到单位协助工作"主要培养 环节还需返回学校完成# 据了解"后两种现象也比较普 遍"对学生的培养缺少制度"双方权责不明确"日常也疏于 管理"培养质量无法保障# ( 二) 联培研究生与校方容易分割!缺乏归属感 很多高校与 科 研 院 所 往 往 是 分 属 不 同 城 市" 距 离 较 远"有些学生 自 从 到 联 培 单 位 以 来" 从 文 献 综 述$ 开 题 报 告$中期考核到 毕 业 答 辩 都 可 以 在 联 培 单 位 完 成" 在 联 培 单位的时间远远超出在校时间"甚至中途从不用回校"工 作与人际圈子也逐渐与学校脱钩"很多同学毕业后直接定 居在联培单位所在城市# 受限于地理条件"学校对联培研 究生的关心关注也少"学校组织的活动联培生无法参加" 彼此间的互动交流不断减少"学校甚至在奖学金评选等方 面对联培研究生区别对待"导致部分联培研究生对学校缺 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 三) 知识产权归属 近些年"知识产 权 也 是 一 项 容 易 产 生 分 歧 的 内 容" 对 于联培研究生来说"分属不同单位"双方单位立场不一样" 无形中也会对科研成果的署名产生分歧"科研院所作为项 目和资金的资助方"往往会要求作为第一署名单位"有时

研究生联合培养2篇

研究生联合培养2篇

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培养是指不同高校或科研机构之间通过协议合作,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共同参与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出现旨在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研究生联合培养具有许多优点,其中包括促进学术交流、开拓科研领域、提供广阔的合作平台等。

下面将分两篇文章详细介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意义、模式和策略。

第一篇: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意义研究生联合培养是当今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型培养模式,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研究生联合培养可以促进学科交流与合作。

不同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着各自的学科特长和研究方向,通过联合培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研究生,还有助于加强学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学科的发展。

其次,研究生联合培养可以拓宽学生的科研视野。

通过在不同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拓宽自己的科研视野,增强对学科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提高其在学术研究中的水平和能力。

同时,研究生联合培养还可以为研究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不同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都有着各自的科研项目和资源,通过联合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这些资源,从而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竞争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篇: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模式和策略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模式和策略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模式和策略。

一是双导师制。

这种模式下,研究生同时有两位导师,一位来自自己所在学校,一位来自联合培养单位。

这样可以确保研究生拥有更丰富的指导资源和学术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联合开设课程。

学术交流是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联合开设课程可以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这种模式下,可以邀请不同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进行课程讲解,学生可以在其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

协同创新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协同创新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二、 专 业学位 研究生联 合培 养基地 现状
西 安 电 子科 技 大学 ( 以下 简 称 “ 西电” )于 2 0 0 2年 开始 招 收 软 件工 程硕 士研 究生 , 开届 全 日制专业 学位 硕士 研究 生教育 试点 工 作 。2 0 0 4年 起招收集 成 电路设计 方 向 ( 工程 类 )硕 士 , 扩 大 了全日 制 工程硕 士试 点 范围和 招生 规模 。至 2 0 1 0 年, 西电在 I 3 个相 关 领 域 全面开 展全 日制 工程 硕士 教育 , 其中 “ 电 子与 通信 工程 ”和 “ 集 成 电路 工程 ”为 工程硕 士试 点领 域 , 并于今 年 5月赴京 参加 “ 工程 硕 士专业学 位研 究生教 育综合 改革试 点项 目验收汇报 会 ” 。 专业学 位研 究 生教学 实践 环节 的企 业实 习 , 是 其 区别于 传统 学 术 型研 究 生 培养 的重 要 环节 , 也 是专 业学 位 研究 生 接触 社 会行 业 、 熟悉企业需求的核心步骤之一。由于西电是 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
政策支撑不应只靠教育部的明文规定应有多方如工商局税务局等的配套措施明确制度建设和法律保障真正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出人力及资金进行监控尤其注意帮助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让学生接触企业核心内容从而在技术方面得到真正的提升
协同创新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现 状、问 题和对策
西部 教 育
协 同创新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 的现状 、 问题 和对策
— —
以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为例
苏 楠 马 莉 7 1 0 0 7 1 )
( 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研 究 生院 陕 西西安

联合培养年度总结报告(3篇)

联合培养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导向,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联合培养项目。

本报告旨在全面总结2023年度联合培养工作的成果与经验,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联合培养项目概述2023年度,我校联合培养项目共涵盖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六个专业,涉及企业合作伙伴12家。

项目采用“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旨在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工作及成果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本年度,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了“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企业实习一年。

通过这种模式,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提前接触企业需求,提高实践能力。

2. 课程体系改革针对联合培养项目,我们与企业共同开发了一系列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

这些课程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 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本年度,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企业实习、实训、竞赛等活动,共计300余人次。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4. 科研成果丰硕本年度,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共发表学术论文20篇,申请专利3项。

其中,1篇论文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专利成功授权。

5. 校企合作深入本年度,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举办了3场产学研对接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我们还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了企业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企业对联合培养项目的认知度不足,导致项目参与度不高。

(2)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安全意识不强、技能水平不高的问题。

(3)项目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项目的发展。

2. 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提高企业对联合培养项目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加大项目经费投入。

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概述•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该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背景及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优化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同时运用理论分析法,对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和方法VS02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概述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是指政府、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参与研究生培养的过程。

这种培养模式旨在加强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其强调政府、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局面。

这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各自为政的局面,促进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跨界合作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跨越了政府、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不同领域之间的深度合作。

这种跨界合作可以带来不同领域的优势和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和创新。

协同创新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强调各方之间的协同创新,通过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这种协同创新可以促进知识转移和技术转化,提高创新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资源共享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实现了不同领域之间的资源共享,包括政府政策、产业资源、学术研究成果和研究机构设施等。

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研究生机制和策略的研究

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研究生机制和策略的研究

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研究生机制和策略的研究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教育界和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推动教育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的素质和数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与产业界深度融合,实现共赢发展。

本文将从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机制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1 优化培养计划,强化实践环节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对研究生的培养计划进行优化,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学术界,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而在实际工作中,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样重要。

学校应根据产业需求和市场趋势,调整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加强实践环节,提供更多的实习和项目实践机会,让研究生能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1.2 构建导师团队,促进交叉合作产教融合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其中导师的作用尤为关键。

学校可以建立产学研合作导师团队,邀请来自产业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术界的教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这样的导师团队可以将最新的产业信息和前沿技术带入学校,同时也可以让研究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不同领域的交叉合作和创新。

1.3 建立产学研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了更好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学校可以建立产学研实验室,将教育、科研和产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实验室可以成为学生和教师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平台,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通过实验室的建设和运作,可以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1.4 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双向反馈为了确保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效果,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评价体系应包括学术成绩、实践能力、科研成果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学校也可以邀请来自产业界的专业人士参与评价,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反馈,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精准协同创新,共谋校企双赢

精准协同创新,共谋校企双赢

组织行为文/叶兰精准协同创新,共谋校企双赢中联西北院有限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特大型央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历经55载创新创业,综合竞争力跻身行业咨询设计骨干企业和区域全案式工程公司第一梯队。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瞄准“民用建筑做精做强、工业工程提振增量、规划市政引领延伸、能源环境拓展孵化、工程总包突破转型”的市场定位,致力于打造行业强院升级版,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

近年来,公司依托西安得天独厚的高校集聚优势,持续探索和实践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与校企协同转化科研成果的新模式。

人才培养的情况校企双方通过示范工作站的建设,为联合培养研究生打造了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着力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建设周期内共培养研究生63名,其中博士生5名、学术学位硕士生18名、专业学位硕士生40名。

研究生共参与企业课题研究10项,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1篇,参与授权专利7项,参加学科或科技竞赛获奖4项。

1.打造省级众创空间,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

校企双方通过梳理现有资质、科技、人才、品牌等资源,创新内部治理模式,成立了中联西北院筑梦空间,为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以及创新创业提供全流程发展环境。

中联西北院筑梦空间已获批为陕西省省级众创空间,为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全流程的技术辅导、全周期的职能服务、全要素的硬件配备。

2.建设新型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加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

校企联合研发平台的创建,为企业专家进高校、教授博导进企业打通了路径,为推行“双导师制”、柔性引进高校人才提供了捷径,为解决工程实践中的科研难题、推动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3.创新培训模式,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

围绕“如何培育人才,培育什么样的人才”问题,示范站创办了以“学新·知新·创新”为主题的“三新”大学堂、大师讲堂,有针对性的加大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进站研究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提高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增强培训和教育的实效性。

全国研究院所和高校15所联合培养研究生问题解答

全国研究院所和高校15所联合培养研究生问题解答

全国研究院所和高校15所联合培养研究生问题解答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下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校所、校企合作”。

2008年两家招生单位招收30名计划生,到2013年,已有15家联合单位招收194名硕士计划生。

研究院所和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能给学生带来哪些新发展呢?记者采访了首家获得硕士研究生校所联合培养计划的试点单位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简称电子六所)和校所联合培养项目最多的中国科学院大学。

“联合培养最早是针对在职研究生。

”电子六所研究生招生办主管郭阳春老师告诉记者。

所里培养的硕士方向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型硕士(即工程硕士),一种是学术型硕士(即工学硕士)。

工程硕士作为专业硕士,最早有一批人为了提高能力被送到高校培养。

同时,所里也有自己培养的工学学术型硕士招生名额,但专家多学生少,难以形成科研需求对人才需要相应的招生规模。

教育部校所联合培养的文件应运而生。

为了满足科研需求专业人才的缺口和紧迫性,同时有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先例,2007年,电子六所得到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开始实现工学学术硕士的联合培养,成为第一家校所联合培养工学硕士的试点。

“第一年教育部下达了10个指标,第二年下达了20个指标。

”电子六所研究生部主任蒋国印说这是教育改革历史的经验总结和发展结果。

“除了扩大招生,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在功能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科教结合,促进双方进行高起点、宽领域、多方位的科学技术研究合作与学科发展实践,这是校所联合培养的意义所在。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招办副主任冉盈志说。

从2009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联合培养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由教育部以专项计划形式下达,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有关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总规模中单列,专门用于联合培养试点工作。

2013年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下达博士招生数为300名,通过相关高校下达招生计划为172名,参与联合培养博士的研究所有32个,普通高校有24所。

研究生联合培养

研究生联合培养

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培养是指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建立起的合作关系,旨在为研究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术研究平台和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模式主要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不同学校之间可以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

例如,学校A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与学校B的电子工程专业可以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让学生拥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技能,并能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有更深入的研究。

这样的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更加注重的是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不同学校之间可以通过联合博士生培养项目建立起合作研究团队,共同开展前沿科研项目。

学生可以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科研难题,拓宽科研的视野和思路。

这种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学科合作机会,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发展。

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方面,也体现在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方面。

不同学校之间可以共享各自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同时,学校之间还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开展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

然而,研究生联合培养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一方面,学校之间的合作需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制定合作协议、建立联络机制等,以确保联合培养项目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学生在联合培养过程中需要适应不同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研究方式,需要具备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研究生联合培养是一种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

通过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合作与互动,可以促进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未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交流合作的加深,研究生联合培养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做出更多的贡献。

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企业的意义

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企业的意义

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企业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联合培养研究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指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

这种培养模式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为企业引入优秀的人才。

作为高校的优秀研究生,他们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研究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些优秀的研究生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企业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动态,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方法。

同时,企业也可以向高校提供实际的工作场景和问题,促进学术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这种合作与交流,企业和高校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企业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与高校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这样可以确保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与企业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研究生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能力,逐渐形成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素养。

这样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也会接触到企业实际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研究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研究生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与合作,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和市场需求,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这样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为企业引入优秀的人才,促进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成效、问题及协同创新摘要:高校与企业、工程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径,是大幅度提高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文章旨在阶段性地总结中国高校实施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及培养研究生所取得的成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挑战,为今后如何更好推进协同创新与发展提出了参考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博士生;联合培养;协同创新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同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体现了科技、人才和教育三方面的发展与改革,推动双方的强强联合、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是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了及时了解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发展状况,“高校与冶金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研究”课题组在钢铁研究总院、有色金属研究院等42家研究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7份。

现将高校与企业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校与企业协调创新提出建议。

一、联合培养博士生的主要成效(一)我国当前博士生联合培养的背景及规模为推动工程研究院所和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中国工程院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的组织、推动下,2010年教育部开展了工程研究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发﹝2010﹞4号)。

2011年,教育部将“完善高等院校和工程研究院所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列为年度主要工作之一, 13家单位加入联合培养的试点范围,当年度专项招生计划为210名,是2010年的2.4倍。

2012年,专项招生指标达到412名,是2011年的将近两倍。

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参与联合培养试点工作的工程科院所和高校的数量在稳步增长,学科专业的范围随之逐步扩大,同一单位的合作方也实现适度增加,联合培养总体上体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二)联合培养博士生呈现出的特点对于理工科特别是工程科学领域的研究生而言,研究生培养包括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实践环节应贯穿于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之中,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其培养的核心,其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培养过程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方式,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研究生,以产学研结合形式牵头承担了大量国家课题和企业课题,这些课题往往涉及企业生产设计、流程优化改造、产品品种品质等诸多领域。

研究生论文选题基本来源于这些科研课题,论文内容往往就是科研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和实用价值;第二,所授专业知识与工作领域的对应性很强,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承担了大量国家课题和企业课题,经费充足。

这些课题往往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前沿性、战略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特点,用于解决行业关键性、共性的技术问题或企业生产工艺、产品品种质量等实际问题,科研成果直接面向市场,应用性较强,转化速度较快;第三,很多定量研究的内容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更高。

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和科技平台建设,大幅度地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装备水平和配套条件,建立了相当数量的、高水平的国家级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产业基地,引进了一批国际一流的科研仪器设备;高校与科研院所各自发挥其优势,对提高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整体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经过在科研院所的学习和工作,一方面拓宽了研究生的研究思路,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他们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层次都有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联合培养研究生在科研院所非常接近业界的科研环境下,增加了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

同时,联合培养能够很好地弥补高校在硬件设施上的不足,使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有了扩展与深化。

(三)联合培养博士生取得的初步成效联合培养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及其初步成效,也体现在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反馈中。

从工程院所与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具体形式而言,最主要的是联合招生67.74%、合作指导61.29%和导师互聘41.94%,居于前三位,其他还包括学科共建、成果共享和学籍共同管理等若干方面。

从对联合培养项目效果体现的认同情况来看,“扩大了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占31.37%、“提高了研究生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的占31.37%”、“促进了双方科研和教育工作的发展的占了29.41%”,这三项指标居于前三位。

从对联合培养项目的效果评价方面来说,认为效果好的比例达到了58.14%,基本得到了认可。

从双方导师在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合作与交流情况的统计来看,44.74%的导师与合作单位导师在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

“课题与项目合作”、“联合指导学生”、“定期就学生培养进行沟通交流”三种形式居于前三位,而联合开设课程的比例则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双方导师共同发挥指导作用的统计来看,居于前三位的形式依次是“指导科研和论文撰写工作”占59.21%、“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占48%、“确定联合培养的规划和方向”占 48%。

基于上述成效,指导教师对联合培养普遍持支持态度,比例达到了74.34%。

随着联合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初步效果也已基本得到显现,主要体现在:1. 品牌效应逐步形成,生源质量逐年提高联合培养发挥了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互补优势,增加了学生在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选择面,以及对企业发展亟需和前沿技术、理论应用的了解。

同时,联合培养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加双方各自组织的国内外学术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这些集成优势在2011年、2012年等后续年份的招生工作中初步显示出其特色和优势,有助于进一步吸引优秀生源。

同时,列入试点单位的高等学校和工程科研院所以对人才培养的负责态度,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从严把关,择优录取,同时积极探索招生机制改革,在目前生源数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对生源质量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 贯彻“实践育人”,构建多层次、高规格的实践平台科研院所多生产性课题,课题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成果转化也相对较快。

科研院所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通常可以更快地独立承担研究课题。

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基本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后,由双方导师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商定其科研实习单位,有接触一线课题的机会,并直接参与到合作院所及其附属单位的科研课题和项目中去。

3. 以联合培养博士生为纽带,有效带动科研合作和学科建设通过联合培养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并逐步向深度融合迈进。

联合培养博士生将双方的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合作更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在活跃学术氛围、共享优质资源的同时,加强了导师之间、课题组之间、实验室之间的人员往来和信息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研合作,如联合申报课题,从而带动学科建设和发展,这种“纽带效应”已初步显现。

4. 发挥互补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初步效果联合培养发挥了高校教育资源集中、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突显了多学科、跨专业交流合作多、管理程序规范的好处,也将工程科研院所实验条件、课题项目资源、国家经费投入上的优势加以有效的结合。

虽然开展时间不长,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培养质量得到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显示了初步成效。

与此同时,参与联合培养试点工作的工程科研院所多为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在行业内学术影响重大,自身对专业人才也有稳定需求,这些因素使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毕业就业渠道更广,并且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了解管理人员和研究生导师对当前联合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和评价,总体上可以印证上述几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

在工程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工作推动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两项因素为管理机制、国家政策,分别占到67.74%、61.29%。

在联合培养的相关规章制度方面,管理人员中认为制度完善的比例仅为17.39%,指导教师则相对比较乐观,认为制度完善的比例达到了47.37%,这种认可程度的差异表明具体在管理层面的规章制度更需要加强和完善。

根据课题组的统计,研究生指导教师对这些优势也表现出高度认可,82.89%的导师认可“科研优势明显,承担了国家大量的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课题”,80.92%的导师认可“产学研结合紧密,可以培养出更适合工程实践需要的复合型人才”,64.47%的导师认可“具有优良的科研条件和科研设施”。

调查问卷关于工程科研院所与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必要性的评价显示,有80.93%的指导教师认为有必要,在管理人员中的相应比例为76.60%。

管理人员对联合培养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的认同程度,比例达到了76.60%,指导教师对联合培养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的认同程度,比例达到了79.61%。

同时,指导教师的认同程度高于管理人员,也反映出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对培养质量的了解和把握更准确,因此也更认可联合培养的效果。

体而言,联合培养是高校与科研院所发挥各自优势的合作需要、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科研发展以及协同创新的需要,也符合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二、联合培养博士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010年至今,高校与科研院所按照“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双重管理,资源共享”的模式,合作双方在优秀生源选拔、导师互聘、合作指导、学科共建、成果共享、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总结成效的同时,课题组也认真梳理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管理难度大、衔接不顺畅高等学校与工程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不仅涉及高等学校内部的研究生院、科研、人事、后勤等多个管理部门,也涉及工程科研院所内部的相应部门,还涉及到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内部不同层级、不同职权的部门,以及中国工程院与教育部之间的协作,不同单位内部、不同单位、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是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条件。

联合培养工作包括从招生到培养的各个环节,涉及部门众多,层次复杂,事务繁多,需要各方不断沟通和协商,协调工作量很大。

尽管参与各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方面达成了共识,具备了良好的合作诚意和基础,但联合培养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运行机制在层次、深度、规范性等方面均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双重学籍、双导师管理等新现象、新机制。

由于受以往工作经验和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认识不一致,以及配套不到位等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

在试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在高等学校和工程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并运行,但目前在较大程度上仍存在因双方分开管理而带来的管理主体缺失问题,在管理服务的配套跟进方面,距离导师和学生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