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学习资料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 0 的计算①一个数和 0 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 0,结果还得这个数:a -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 0 相乘,结果得 0:a × 0 = 0 ; 0 × a = 0⑤0 除以一个非 0 的数,结果得 0:0 ÷ a = 0 ;⑥ 0 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5、租船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方程(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方程解法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方程(人教版)包括以下内容:
方程的意义:表示两个数之间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方程。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法:根据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得出答案。
方程的变形:通过改变方程的形式,使得方程更加简单明了,易于解决。
列方程解应用题: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通常需要把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找出等量关系,构建方程,最后解出答案。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将理解方程的意义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word版本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五单元《三角形》一、三角形的认识及特性1、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3、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例如: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如图所示:顶点顶点 边AB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7、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8、判断3条线段能否围城三角形,只要把较短的两条线段相加的和与最长的线段比较,大于最长的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
二、三角形的分类1、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①、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用集合图形表示为:2、直角三角形的特性:3、三角形按边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用集合图形表示为:直角边直角边4、认识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两腰与底边的两个夹角底温馨提示:等腰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相等,这个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分别是45°.5、认识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①、等边三角形的特点:3条边都相等,3个角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
②、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当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与底边相等时,这个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
一、四则运算1、加、减、乘、除法的意义。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运算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
③ 0不能做除数。
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④ 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5、混合运算中有中括号的,一定要把中括号里面的算式全部算完,才能去掉中括号。
6、列综合算式时,代换前后,算式的运算顺序要相同,如果运算顺序不同,要用加括号的方法来调整。
7、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最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船,如果这种船没有坐满,再进行调整,考虑租另一种船。
8、探究最省钱的租船策略,一是要租单价低的,二是要保证空位最少。
二、观察物体(二)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易错笔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含答案)卷
第五单元三角形-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三角形的高和底是对应关系。
2.为三角形所作的高必须与所对的底边相交成直角。
3.只有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等于或者小于第三边都不能围成三角形。
4. 当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不会改变。
5. 判断3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要全面比较,只有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
6. 两点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不是两点间的线段。
7.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因此,根据最大的角就能直接判断出三角形的类型。
8. 等腰三角形是按边分类的结果,锐角三角形是按角分类的结果,二者没有必然关联。
9.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0.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
11.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12.不管把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总是360°。
(完成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下面每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3厘米、4厘米、5厘米B.3厘米、3厘米、7厘米C.3厘米、3厘米、3厘米2.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6厘米和9厘米,它的周长不可能是()。
A.19厘米B.21厘米C.27厘米D.30厘米3.如图,图形中共有()个三角形。
A.7个B.4个C.8个D.10个4.下面图()中的虚线是三角形给定底边上的高。
A.B.C.5.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平均度数是45度,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6.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个锐角。
A.1 B.2 C.37.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其中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第三个角的度数,这是一个()。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8.下图中的三角形被纸遮住了一部分,它可能是()三角形。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我们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学好的科目之一。
在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重点也逐渐从计算中走向了思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知识点。
一、数的认识1. 数的读法和写法2. 数的分类3. 数的比较4. 数的连数和连数的规律二、加减法1. 加法的概念2. 减法的概念3. 加减法的口诀4. 加减法的计算5. 实际问题的加减法解决三、乘法1. 乘法的概念2. 乘法口诀3. 乘法的计算4. 实际问题的乘法解决5. 质数和倍数的概念6. 质数和倍数的计算四、分数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表达和写法3. 分数的大小比较4. 分数的简化和约分5. 分数的加减乘除6. 实际问题的分数解决7. 分数的小数转换五、长度、质量和容量的度量1. 长度的度量2. 质量的度量3. 容量的度量4. 常用的度量单位5. 单位之间的换算6. 实际问题的应用六、数据的整理与图形的绘制1. 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制作2. 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直方图和条形图3. 读懂和分析图表,并解答问题4. 在坐标系中绘制点和线七、三角形1. 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2. 三角形的性质3. 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4. 三角形的周长计算5.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6. 实际问题的解决总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练习与思考相统一,才能得到更好的收获。
通过反复练习、总结知识点,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在数学学习中,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就要掌握数字的读写和比较,了解数的分类和连数的规律,明确加减法和乘法的概念,以及分数和长度、质量、容量等的度量标准和单位等。
另外,在学习加减乘除方面,要熟练掌握口诀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学习数据的整理与图形的绘制,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图形技巧。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
第一单元:四那么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那么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那么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4-6单元新人教版)
2017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4-6单元新人教版)2017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4-6单元新人教版)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如:0表示(十分之五),00表示(百分之五),02表示(百分之二十五),000表示(千分之五),002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如:2037,十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表示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001 ,10个001是1个01, 10个01是整数1……、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如:31031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写作:1200098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如:02= 020 = 0200 =02000 =……10=100 =0000 =0000=……1080=108100800=1008100080000= 100088、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9、小数点的移动:(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的1/10;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的1/100;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的1/1000……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当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换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
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X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①、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除数②、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三、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还得原数②、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0③、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④、任何数乘0都得0⑤、0不能作除数四、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方法: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四年级下册数学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五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三角形的特性。
1. 定义。
- 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各部分名称。
- 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3. 特性。
-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例如生活中的自行车车架、篮球架等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4.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例如:有三条线段,长度分别为3cm、4cm、5cm,因为3 + 4>5,3+5>4,4 + 5>3,所以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时,只要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大于最长的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类。
-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
-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 按边分类。
-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
- 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 等边三角形。
- 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 特点: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有3条对称轴。
三、三角形的内角和。
1.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 可以通过剪拼、折拼等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例如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
2.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问题。
- 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中,∠1 = 40°,∠2 = 60°,那么∠3=180° - 40° - 60° = 8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重点知识归纳与练习
第五单元《三角形》要点知识概括与练习总结【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极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极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只有 3 条高。
要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征: 1、物理特征:稳固性。
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4、边的特征: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极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6、三角形的分类:依据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依据边长短来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其余两个角必然是锐角)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其余两个角比定是锐角)10、每个三角形都起码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 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 个钝角。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特色: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 )13、等边三角形是特别的等腰三角形1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15、图形的拼组:用随意 2 个完整同样的三角形必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6、用 2 个同样的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用 2 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大等腰三角形。
18、用 2 个同样的等腰直角的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19、密铺:能够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
讲堂稳固练习一、专心选一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全套课件
一、复习旧知
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有3条边,3个顶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二、探究新知
给三角形分类。
有的三角形3个 角都是锐角。
有的三角形有一个钝 角,两个……
二、探究新知 1.按角进行分类
1个直角 2个锐角: 1个钝角 2个锐角: 3个锐角:
二、探究新知 1.按角进行分类
90°
45 ° + 45 °+ 90 °= 180 °
二、探究新知
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 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二、探究新知
方法一:剪一剪,拼一拼。
1 平角是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探究新知
方法二:折一折。
平角是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巩固练习
二、探究新知
(1)
√
6 67 7
88
(3)
×
3
6
130
6
10
(×2)
4
5
94
5
9
(4)
√8
8 11
11
1111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练习
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cm)。
(1)
(2)
(3)
(√)
(√)
(4)
()
(√)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6题、第8题。
第五单元 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呢?
底
底
底 三角形的每条边都可以作为三角形的底。 每一个三角形都可以画3条高。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 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内角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四课时: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第85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一)认识三角形内角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师:请看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师: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对三角形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内角非常有必要,是对学生概念认识的培养。
](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师: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生:能。
师: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
(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师:有谁画出来啦?生1:不能画。
生2:只能画两个直角。
生3:只能画长方形。
师(课件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
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想不想知道?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设计意图:借助矛盾让学生明确三角形内角和的取值范围,为下面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师:请看屏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学习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五单元《三角形》一、三角形的认识及特性1、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3、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例如: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如图所示:顶点顶点 边AB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7、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8、判断3条线段能否围城三角形,只要把较短的两条线段相加的和与最长的线段比较,大于最长的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
二、三角形的分类1、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①、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用集合图形表示为:2、直角三角形的特性:3、三角形按边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用集合图形表示为:直角边直角边4、认识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两腰与底边的两个夹角底温馨提示:等腰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相等,这个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分别是45°.5、认识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①、等边三角形的特点:3条边都相等,3个角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
②、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当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与底边相等时,这个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重点知识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加法中,和=加数+ 加数,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乘法中,积= 因数×因数,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难点-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含义,尤其是在解决复杂问题中运用这种关系。
-正确处理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特别是多层括号的情况,容易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3. 考点-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填空或解决简单问题,如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常以脱式计算的形式考查,要求准确遵循运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 重点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
例如,通过观察一个由多个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描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
-根据视图还原物体: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想象和还原出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观念。
2. 难点-从斜方向观察物体的视图判断,以及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视图准确还原立体图形,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于复杂的组合几何体,准确分析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尤其是有遮挡情况的判断。
3. 考点-给出立体图形,选择从不同方向看到的视图,以选择题或判断题形式出现。
-根据给定的几个方向视图,画出或选择正确的立体图形,多为操作题或选择题。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 重点知识点-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和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b + c)),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如计算25 + 36 + 75,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得到(25 + 75)+ 36 = 136。
人教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梳理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4.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5.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 c = a× (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 (a-b)×c=a×c-b×c三、简便计算1.连加的简便计算: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2.连减的简便计算: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
纳整理
第五单元《三角形》
一、三角形の认识及特性
1、三角形の定义:由3条线段围成の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の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の特点: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3、三角形の底和高:从三角形の一个顶点到它の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の线段叫做三角形の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の底。
例如:从三角形の一个顶点到它の对边作一条垂线,如图所示:
顶点
顶点 边
A
B
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の三个顶点,上面の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三角形の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两点间の距离: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の长度叫做两点间の距离。
7、三角形三条边の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の和大于第三边。
8、判断3条线段能否围城三角形,只要把较短の两条线段相加の和与最长の线段比较,大于最长の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
二、三角形の分类
1、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①、三个角都是锐角の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直角の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是钝角の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用集合图形表示为:
2、直角三角形の特性:
3、三角形按边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
用集合图形表示为:
直角
边
直角边
4、认识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の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底;两腰の夹角叫做顶角,两腰与底边の两个夹角
底
温馨提示:
等腰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相等,这个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の两个底角分别是45°.
5、认识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の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①、等边三角形の特点:3条边都相等,3个角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
②、与等腰三角形の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の等腰三角形,当等腰三角形の两条腰与底边相等时,这个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
温馨提示:
①、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②、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の等腰三角形。
6、生活中常见の特殊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
等边三角形:三角铁、警示牌
三、三角形の内角和
1、三角形の内角:三角形の内角是指三角形里面の角,三角形の“内角和”就是这3个内角の度数之和。
2、三角形の内角和是180°。
3、在三角形の3个内角中,已知两个角の度数,求第三个角の度数,用内角和180°连续减去已知の两个角の度数或减去两个角の度数和。
4、用两个完全一样の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の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の直角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用三个完全一样の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5、四边形の内角和是360°
6、多边形の内角和=180°x(边数-2)
温馨提示:三角形の内角和与三角形の大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