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IC清洗技术
半导体制程RCA清洗IC
STEP8 Rinse DI water (18MΩ.cm)
STEP9 DRY
Spin Rinse
Process Stop
DI Water
18.2MΩ.cm
H2O2
30 %
H2SO4
96 %
RCA工艺 ——— 化学溶剂
化学溶剂
SPM DHF APM HPM
HCl
37 %
NH3 ——— 微粒去除机制
氧化去除
电离去除
微粒在氧化剂中被氧化 溶于酸碱去除
离子电性排斥去除
RCA工艺 ——— 微粒去除机制
超声波去除
改进的RCA 清洗
1. 水中超声清洗:灰尘、残余物去除 2. 浓硫酸、浓硫酸+双氧水:表面污染(有机物、重金属、微粒)
STEP3 DHF
HF (0.5% - 2%) (30 sec)
STEP6 Rinse DI water (18MΩ.cm)
STEP5 SC1
(1:1:5) NH4OH + H2O2
+H2O (70C0 10min)
STEP4 Rinse DI water (18MΩ.cm)
STEP7 SC2
(1:1:5) HCL + H2O2
泄露紧急按钮
废弃物 丢弃箱
急救药品布置
聚氯乙烯 防护服
防酸手套
聚氯乙烯 围裙
天然橡胶 高筒靴
1. 感性认识 —— 常规化学清洗台的操作
样机图片
1. 感性认识 —— 常规化学清洗台的操作
1. 感性认识 —— 常规化学清洗台的操作
1. 感性认识 —— 常规化学清洗台的操作
机台启动
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IC清洗技术
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IC清洗技术目录1.引言 (1)2.半导体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2)3.污染物杂质的分类 (6)3.1.颗粒 (6)3.2.有机物 (6)3.3.金属污染物 (7)3. 4.原生氧化物及化学氧化物 (7)4.清洗方法分类 (7)4.1.湿法清洗 (7)4. 2. RCA清洗法 (7)4. 3.稀释化学法 (9)4. 4. IMEC清洗法 (9)4. 5.单晶片清洗 (11)4. 6.干法清洗 (11)5.总结 (12)1.引言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中,由于需要去除被称为硅晶片的硅衬底上纳米级的异物(颗粒),1/3的制造过程被称为清洗过程。
在半导体器件中,通常进行RCA清洁,其中半导体器件以一批25个环(盒)为单位,依次浸入氨水,过氧化氢溶液,盐酸等加热的化学品中。
然而,最近,为了降低环境负荷的目的和半导体器件的多品种化,需要片叶式的清洗方法,喷射纯水的清洗工序正在增加。
在单片式清洗中,超声波振动体型清洗装置是一种有效的清洗方法,目前已被许多工艺所使用。
通过超声波振动器的清洁是通过从超声波振动器向纯水施加超声波振动来加速水分子的清洁方法。
本方法的目的是利用频率在5MHz-10MHz的超声波振动体技术,达到下一代半导体器件清洗技术的目标。
我们使用样品基板,在硅晶片上涂覆直径为1μm的聚苯乙烯胶乳(PS1)颗粒,对超声波振动型清洗装置的清洗能力进行了验证。
半导体IC制程主要以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明的四项基础工艺(离子注入、扩散、外延生长及光刻)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由于集成电路内各元件及连线相当微细,因此制造过程中,如果遭到尘粒、金属的污染,很容易造成晶片内电路功能的损坏,形成短路或断路等,导致集成电路的失效以及影响几何特征的形成。
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除了要排除外界的污染源外,集成电路制造步骤如高温扩散、离子植入前等均需要进行湿法清洗或干法清洗工作。
干、湿法清洗工作是在不破坏晶圆表面特性及电特性的前提下,有效地使用化学溶液或气体清除残留在晶圆上之微尘、金属离子及有机物之杂质。
一种半导体部件清洗方法
一种半导体部件清洗方法半导体部件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电子设备的工作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半导体部件在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粉尘和油污等,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种半导体部件清洗的方法。
首先,半导体部件清洗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好清洗液体,可以选择乙醇、去离子水或特殊的清洗剂。
其次,准备好清洁器具,如刷子、海绵和棉签等。
最后,准备好清洗设备,如超声波清洗器或真空清洗器等。
清洗过程中,首先将需要清洗的半导体部件放入清洗设备中。
如果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将清洗液体加入清洗器中,并根据清洗器的说明将半导体部件放入清洗槽中。
如果使用真空清洗器,将清洗液体加入清洗槽中,并将半导体部件放入清洗槽中,然后启动真空泵进行清洗。
清洗液体的温度应根据半导体部件的耐受温度确定,一般建议控制在室温至50摄氏度之间。
启动清洗设备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清洗时间。
清洗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半导体部件受损,过短则可能不能完全清洗干净。
一般情况下,清洗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间。
在清洗过程中可以适时调整半导体部件的位置,使其表面都能被均匀清洗到。
清洗完毕后,将半导体部件从清洗设备中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以去除清洗液留下的残留物。
然后使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干半导体部件的表面,但要注意不要使其受到过度摩擦和压力。
最后,将清洗好的半导体部件晾干。
可以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也可以使用干燥箱进行干燥。
干燥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
待半导体部件完全干燥后,可以进行后续的包装和测试等工序。
总结起来,一种半导体部件清洗方法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清洗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清洗液体的选择、清洗时间的控制、冲洗和干燥等步骤。
清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清洗液体的温度和清洗时间,避免对半导体部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只有正确和妥善地进行清洗,才能保证半导体部件的性能和功能不受影响,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半导体器件制造中的清洗技术研究
半导体器件制造中的清洗技术研究近年来,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工业自动化,嵌入式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
在这些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中,清洗技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本文将以半导体器件制造中的清洗技术研究为主题,对清洗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步骤:晶圆制备、芯片制作和封装封装。
其中,晶圆制备是制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需要对硅晶片进行加工,将其制成光刻图形的文件!,然后用掩模将光刻图形转移到晶圆上,形成芯片上的电路组件。
在以上两个步骤中,半导体芯片需要多次进行清洗,以去除杂质和处理涂覆的腐蚀剂。
这些清洗步骤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到芯片的品质和制造成本。
第二部分:清洗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半导体制造过程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清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清洗技术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杂质的去除、电路的尺寸缩小、热处理和低压制造等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节能和减排的问题。
目前,在半导体器件制造中,一些常用的清洗技术包括化学和物理清洗。
化学清洗主要是利用酸碱反应将杂质和污垢分解和溶解,而物理清洗则是采用气体、水或高能量的激光束等物理方式将表面杂质去除。
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型水射流、超声波和离子清洗等新型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到清洗半导体芯片的过程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清洗技术开始出现。
例如等离子体清洗技术,它是通过等离子体在处理腐蚀剂时形成的氧化和还原的过程来进行清洗。
这种技术不仅不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液,而且能够降低废品率,提高效率。
第三部分:清洗技术的未来趋势清洗技术是半导体器件制造中最关键的一环,其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到半导体器件的成本和生产效率。
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市场需求,清洗技术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
一些专家预测,未来的清洗技术将更加趋向于绿色环保和智能化。
常见芯片的清洁工艺
常见芯片的清洁工艺
常见芯片的清洁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液态清洗:芯片通常会经过液态清洗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这通常是通过将芯片浸泡在特定的清洗液中,并使用超声波或搅拌器来增加清洗效果。
2. 蒸发干燥:清洗后,芯片会经过蒸发干燥的过程来去除水分。
这通常是将芯片放置在加热板上,通过加热使水分蒸发。
3. 气体清洗:在完成液态清洗和蒸发干燥之后,芯片可能会进行气体清洗来去除残留的污垢和杂质。
常用的气体清洗方法包括氮气和氢气清洗。
4. 化学气相沉积:芯片可能会经过化学气相沉积(CVD)的过程,来在表面沉积一层保护薄膜。
CVD过程涉及将芯片暴露在特定化学气体中,使气体反应生成所需薄膜。
5. 离子注入:在一些特定的芯片制造过程中,离子注入也是一种常见的清洁工艺。
这个过程涉及使用离子束将离子注入芯片,以改变芯片的电学性质或修复损坏。
这些是常见芯片的清洁工艺步骤,具体的工艺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芯片类型和制造过程而有所差异。
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
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引言: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清洗工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半导体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湿法清洗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常见的清洗溶液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湿法清洗的原理湿法清洗是指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将半导体表面的杂质、氧化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去除的方法。
清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半导体表面的洁净度,减少杂质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在湿法清洗中,常用的化学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物理作用包括溶解、扩散、吸附等。
二、湿法清洗的工艺流程湿法清洗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清洗、主清洗和后清洗等步骤。
1. 预清洗:预清洗是将半导体器件浸泡在预清洗溶液中,去除大部分的杂质和有机物。
常用的预清洗溶液有去离子水、酸碱溶液等。
2. 主清洗:主清洗是采用一定的清洗溶液对半导体器件进行深度清洗。
常用的主清洗溶液有酸、碱、氧化剂等。
清洗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的清洗要求进行调整。
3. 后清洗:后清洗是将清洗后的半导体器件进行最后的处理,去除残留的清洗溶液和杂质。
常用的后清洗溶液有去离子水、纯净水等。
三、常见的清洗溶液在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中,常见的清洗溶液有硝酸、盐酸、氢氟酸、过氧化氢等。
1.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有机物和氧化物。
但是硝酸对一些金属有腐蚀作用,需要谨慎使用。
2. 盐酸:盐酸是一种常用的酸性清洗溶液,可以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但是盐酸也对一些金属有腐蚀作用,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浓度和清洗时间。
3. 氢氟酸:氢氟酸是一种强酸,可以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等。
但是氢氟酸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需要在严格的安全条件下使用。
4.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氧化性较强的清洗溶液,可以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有机物和氧化物。
过氧化氢对一些金属有腐蚀作用,需谨慎使用。
结论: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湿法清洗可以有效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提高半导体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详细介绍
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详细介绍引言半导体湿法清洗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将芯片和器件在特定溶液中进行浸泡,以去除可能残留在表面的杂质、氧化物和有机物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半导体湿法清洗的工艺流程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在开始清洗工艺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这些包括:•溶液:选择合适的溶液用于清洗,比如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有机溶液等。
不同的材料和污染物需要不同的溶液来进行清洗。
•清洗槽:清洗槽可以是玻璃或塑料容器,容器的大小要根据需要清洗的芯片或器件的尺寸来选择。
•温度控制设备:有些清洗工艺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因此需要使用温度控制设备来控制清洗槽内的温度。
•离心机或超声波清洗仪:这些设备可用于提高清洗效果,可以在清洗过程中加入物理力量来加速清洗液的流动。
2.前处理在将芯片或器件放入清洗槽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处理步骤,以确保清洗的效果和安全。
这些步骤包括以下内容:•去除灰尘:使用气体吹枪或压缩空气清除芯片或器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去除固体颗粒:通过浸泡在溶液中或使用离心机去除固体颗粒。
•去除有机物:有机物质可能会附着在芯片或器件表面,可以使用有机溶液或超声波清洗仪将其去除。
3.清洗处理在开始清洗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和溶液。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清洗方法:•酸洗:酸洗适用于去除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和硝酸。
酸洗前需要检查材料是否可以与酸发生反应,以避免污染和损坏。
•碱洗:碱洗适用于去除有机物和金属离子。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铵和碳酸氢钠。
•有机溶剂洗:有机溶剂洗适用于去除油污和有机物。
常见的有机溶剂有醇类、酮类和醚类。
•微电子级超纯水清洗:最后一步清洗需要使用微电子级超纯水。
这种水不含有机物、离子和微粒,可以确保芯片或器件表面干净。
4.后处理在清洗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步骤来确保清洗的效果和安全。
这些步骤包括以下内容:•去除余液:使用离心机或吹风机将余液从芯片或器件表面去除。
半导体设备制造中的清洗技术总结
半导体设备制造中的清洗技术总结在半导体设备制造过程中,清洗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
清洗技术的目的是去除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确保设备的表面洁净,以保证半导体器件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半导体设备制造中的清洗技术进行总结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清洗技术在半导体设备制造中的重要性。
清洗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如油脂、金属屑、灰尘等。
这些污染物如果不及时清洗,将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清洗技术还可以提高设备的表面纯洁度,减少器件制造过程中的缺陷率,提高设备的寿命和稳定性。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半导体设备制造中常见的清洗技术。
目前,常用的清洗技术包括机械清洗、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
机械清洗是利用机械力和磨擦来去除表面污染物,常见的机械清洗方法包括超声波清洗和喷淋清洗。
物理清洗是利用物理原理去除表面污染物,常见的物理清洗方法包括离子束清洗和等离子体清洗。
化学清洗是利用化学药剂来去除污染物,常见的化学清洗方法包括酸洗、溶剂清洗和氧化清洗。
不同的清洗技术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选择合适的清洗技术是确保设备清洗效果的关键。
然后,我们将讨论清洗技术在半导体设备制造中的应用。
清洗技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各个环节,包括晶圆切割、芯片制造和封装过程。
在晶圆切割过程中,清洗技术可以去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和切割液,确保晶圆的纯洁度。
在芯片制造过程中,清洗技术可以去除光刻胶、蚀刻剂等化学物质,净化芯片表面,提高后续工艺的可靠性。
在封装过程中,清洗技术可以去除封装材料和焊接剂残留,确保芯片与封装材料之间的良好接触。
此外,我们还将分析清洗技术在半导体设备制造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随着半导体器件尺寸的不断缩小和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清洗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新一代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对清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清洗效率、更低的损伤率等。
其次,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实现清洗过程的绿色化和回收利用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
半导体化学清洗原理及应用
半导体化学清洗原理及应用半导体化学清洗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以保证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化学清洗主要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来溶解和去除表面附着的污染物,能够高效、精确地清洗半导体表面。
半导体化学清洗的原理主要包括表面吸附和化学反应两个方面。
表面吸附是指待处理半导体表面上的杂质和污染物与清洗溶液中的活性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一层吸附膜;而化学反应是指清洗溶液中的化学物质与吸附膜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其溶解和去除。
半导体化学清洗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去除有机物污染: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由于设备、环境等复杂因素,表面往往会附着一些有机物污染物,如油脂、胺类、树脂等。
这些有机物会严重影响器件的电性能和绝缘性能,因此需要进行化学清洗来去除它们。
2. 去除无机盐和无机酸残留: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无机盐和无机酸来进行腐蚀、蚀刻和清洗等处理,但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残留在器件表面,导致器件性能不稳定或故障。
半导体化学清洗可以针对特定的无机盐和无机酸进行溶解和去除,确保器件表面干净。
3. 去除金属离子污染:金属离子污染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铁、铜、锌等金属离子会附着在半导体表面,严重影响器件的电学性能和可靠性。
半导体化学清洗可以运用络合剂、还原剂等化学物质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将其溶解和去除。
4. 去除表面氧化层:半导体在氧气和水蒸气的作用下,表面很容易形成氧化层,而氧化层会改变半导体的电学特性。
化学清洗可以使用一些还原剂来将氧化层还原为基底材料,恢复器件的性能。
5. 去除微粒污染:微粒污染是制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附着在器件表面,导致短路或故障。
化学清洗可以通过气泡和涡流等作用,将微粒从器件表面清除。
半导体化学清洗技术的发展为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和封装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同时,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对清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去除更低浓度的污染物、减小对环境的影响等。
半导体制造工艺清洗工艺
半导体制造工艺清洗工艺1. 引言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清洗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清洗工艺主要用于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杂质、沉积物和有机物,以保证半导体器件的质量和性能稳定。
本文将对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清洗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2. 清洗工艺的分类根据清洗介质的不同,清洗工艺可以分为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两种主要类型。
2.1 化学清洗化学清洗是通过使用化学溶液来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杂质和有机物。
常用的化学清洗溶液包括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氧化剂溶液。
其中,酸性溶液主要用于去除表面的金属污染物,碱性溶液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氧化剂溶液主要用于去除金属氧化物。
化学清洗工艺一般包括浸泡、喷洗和超声波三个步骤。
浸泡是将半导体器件放置在浸泡槽中,使其与化学溶液充分接触。
喷洗是使用喷嘴将化学溶液均匀地喷洒在器件表面,以增加清洗效果。
超声波则通过超声波振动来增加溶液与半导体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洗效率。
2.2 物理清洗物理清洗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杂质和有机物。
常用的物理清洗方法包括纯水冲洗、高压气体喷吹和离子束清洗。
纯水冲洗是将半导体器件放置在纯水中进行冲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
高压气体喷吹则使用高压气体将器件表面的杂质吹除。
离子束清洗是使用离子束轰击器件表面,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
3. 清洗工艺参数的选择在进行清洗工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半导体器件和污染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清洗工艺参数。
主要包括清洗介质的类型和浓度、清洗时间、清洗温度等。
3.1 清洗介质的选择根据半导体表面的污染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清洗介质。
一般情况下,酸性溶液适用于去除金属污染物,碱性溶液适用于去除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氧化剂溶液适用于去除金属氧化物。
3.2 清洗时间的选择清洗时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清洗效果。
一般情况下,清洗时间越长,清洗效果越好。
但是过长的清洗时间会增加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因此需要在清洗效果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3.3 温度的选择温度对清洗效果有显著影响。
半导体制造-清洗工艺介绍
半导体制造-清洗工艺介绍引言半导体制造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过程,其中清洗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清洗工艺旨在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杂质、污染物和残留物,以保证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制造中常见的清洗工艺,包括湿法清洗和干法清洗,并重点讨论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湿法清洗湿法清洗是半导体制造中常用的清洗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溶剂和化学溶液来去除表面污染物。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湿法清洗方法:酸洗酸洗是一种常见的湿法清洗方法,主要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铁锈和有机物。
酸洗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酸性溶液对金属表面进行腐蚀,将污染物溶解掉。
常用的酸洗溶液包括盐酸、硝酸和磷酸等。
酸洗的注意事项包括控制酸洗液的浓度和温度,防止过度腐蚀和金属表面的受损。
碱洗碱洗是另一种常见的湿法清洗方法,主要用于去除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和胶质物。
碱洗的原理是利用碱性溶液的腐蚀性,将污染物溶解掉。
一般常用的碱洗溶液包括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
碱洗的注意事项包括控制碱洗液的浓度和浸泡时间,以避免过度腐蚀和引起其它问题。
水洗水洗是清洗工艺中的基础步骤,主要用于去除酸洗或碱洗后残留的酸碱溶液和溶解的污染物。
清洗时使用去离子水或超纯水,以减少金属离子、离子和微粒对器件的损害。
水洗的重要性在于去除表面的离子和杂质,确保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干法清洗与湿法清洗相比,干法清洗更适用于对表面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干法清洗一般使用气体或等离子体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干法清洗方法:高压气体清洗高压气体清洗是一种通过高速喷射气体来清洗半导体表面的方法。
通过气体的冲击力和气体分子的热量,将表面颗粒和污染物去除。
常用的气体包括氧气、氮气和氩气等。
高压气体清洗的优点在于不会对表面造成机械损伤,并且能够清除微小的颗粒和残留物。
等离子体清洗等离子体清洗是一种通过等离子体来清洗表面的方法。
等离子体是一种激发状态下的气体,具有高能量和高活性,可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和杂质。
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详细介绍
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详细介绍1. 引言半导体湿法清洗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有效地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污染物,确保半导体器件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的流程、清洗液的选择和清洗设备的应用。
2. 清洗工艺流程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表面预处理在进行湿法清洗之前,需要对半导体表面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背景污染。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溶剂清洗、超声波清洗和热处理。
2.2 主要清洗主要清洗是半导体湿法清洗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主要清洗使用一种或多种专用的清洗液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
常用的清洗液包括酸性清洗液、碱性清洗液和氧化剂清洗液。
清洗液的选择要根据半导体表面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程度来确定。
2.3 去离子水清洗主要清洗后,需要进行去离子水清洗,以去除清洗液残留和离子污染物。
去离子水清洗通常使用反渗透水系统或离子交换树脂来获得高纯度的水。
2.4 干燥最后一步是将半导体器件进行干燥,以避免水分残留引起的污染和损坏。
常见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氮气吹干。
3. 清洗液的选择选择适合的清洗液是半导体湿法清洗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清洗液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3.1 半导体表面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同的污染物对应不同的清洗液。
例如,有机污染物可以使用有机溶剂清洗液去除,无机污染物可以使用酸性或碱性清洗液去除。
3.2 清洗液的温度和浓度清洗液的温度和浓度会影响清洗效果。
一般来说,提高清洗液的温度和浓度可以加速清洗速度和提高清洗效果,但过高的温度或浓度可能会对半导体器件产生不良影响。
3.3 清洗液的纯度清洗液的纯度直接影响清洗效果和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高纯度的清洗液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物,避免引入新的污染物。
4. 清洗设备的应用半导体湿法清洗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清洗设备来实施。
清洗设备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4.1 清洗液的稳定性清洗设备要能够稳定地提供清洗液,并能够控制清洗液的温度和浓度。
半导体清洗标准
半导体清洗标准一、引言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离子注入、扩散、外延生长和光刻四种基本工艺的发明,半导体工艺逐渐发展起来。
芯片被颗粒和金属污染,容易导致短路或开路等失效,因此除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避免外部污染外,在制造过程中(如高温扩散和离子注入等)都需要湿法或干法清洗。
这些清洗工作涉及使用化学溶液或气体去除残留在晶圆上的颗粒物、金属离子和有机杂质,同时保持晶圆表面洁净和良好的电性能。
二、污染物的分类IC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制造过程一直在洁净室进行,但存在人为干预,因此会导致晶圆的各种环境污染。
污染物根据其存在形式分为四类:颗粒物、有机物、金属污染物和氧化物。
2.1 颗粒物聚合物、光刻胶和刻蚀杂质构成了大部分颗粒物。
通常,颗粒粘附在硅表面,影响后续工艺的几何特征和电性能的发展。
虽然颗粒与表面之间的附着力是多种多样的,但以范德华力为主,因此去除颗粒的主要方法是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将颗粒底切(undercut)来逐渐去除。
由于颗粒与硅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最终被去除。
2.2 有机物人体皮肤油脂、洁净室空气、机械油、有机硅真空油脂、光刻胶、清洗溶剂和其它有机污染物都可以在IC工艺中找到。
每种污染物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工艺,但主要是通过产生有机层来阻止清洗溶液到达晶圆表面。
因此,去除有机物通常是清洗的第一步。
2.3 金属污染物在IC制工艺中,金属互连材料用于连接独立器件。
光刻和刻蚀用于在绝缘层上创建接触窗口,然后使用蒸发、溅射或化学气相沉积(CVD)来构建金属互连。
为了构建互连,首先需要刻蚀Al-Si、Cu等薄膜,然后对沉积的介电层进行化学机械抛光(CMP)。
该工艺有可能在构建金属互连时产生各种金属污染。
为了去除金属污染,必须采取适当的清洗步骤。
2.4 氧化物在含氧气和水的环境中,硅原子很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层,称为天然氧化层。
由于过氧化氢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用APM和HPM 溶液清洗后,会在硅表面形成化学氧化层。
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关键技术解析
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关键技术解析半导体清洗设备是半导体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其功能是去除半导体芯片以及其他相关器件上的杂质和污染物,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的关键技术进行解析,包括清洗原理、清洗介质、清洗方法以及设备的创新趋势等方面。
一、清洗原理半导体清洗设备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化学和物理的作用,将半导体芯片表面的污染物去除。
化学原理主要是通过匀速搅拌和腐蚀剂的反应,溶解或腐蚀污染物;物理原理包括超声波清洗、高压喷射、机械研磨等方法,以力学作用去除污染物。
清洗原理的选择取决于半导体芯片的特性和污染物的种类。
二、清洗介质清洗介质是半导体清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清洗介质包括纯水、酸碱溶液和有机溶剂等。
纯水是最常用的清洗介质,用于去除表面的普通污染物;酸碱溶液可用于去除金属氧化物和有机杂质;有机溶剂则适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油脂。
清洗介质的选择应根据清洗目标和待清洗物的特性进行合理配置。
三、清洗方法1. 浸没式清洗:将待清洗物完全浸没在清洗介质中,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清洗。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结构的芯片和器件,能够全面清洗待清洗物。
2. 喷射式清洗:通过高压喷射的方式将清洗介质喷射到待清洗物表面,以冲刷污染物。
这种方法清洗速度快,适用于大面积芯片的清洗。
3. 超声波清洗:利用高频振动的超声波波动力学效应,深入松动和分散表面的污染物,以便于清洗液的渗透和去除。
超声波清洗适用于微小结构和高附着性污染物的清洗。
四、设备的创新趋势随着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的不断发展,设备的创新也成为该行业的热点。
创新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密控制技术: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对清洗的精度和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清洗设备需要具备更加精密的控制技术来满足需求。
2. 环保节能技术:在清洗过程中,大量清洗液和废水会产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研发节能环保的清洗设备成为行业的追求目标。
半导体制造工艺第章清洗工艺
半导体制造工艺第章:清洗工艺在半导体工业中,清洗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在制造半导体器件的过程中,有许多微小的杂质或污染物会影响半导体器件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清洗过程是确保半导体器件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步骤。
本章主要讨论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清洗工艺。
清洗目的半导体工业中的清洗流程,其主要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污染物,从而确保制造出的半导体器件在质量和性能上符合要求。
清洗过程可以消除化学残留物、金属杂质和灰尘等污染物。
实际上,清洗工艺的目的是确保晶片表面没有任何杂质,这样可以保证制造出的半导体器件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
清洗方法清洗方法由制造工艺的特定要求所决定,清洗流程的选择取决于污染的类型和程度。
以下是常见的清洗方法:溶剂溶剂清洗是一种基本的清洗方法,通常用于去除表面的有机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通常是工艺中使用的油脂、蜡和胶粘剂等。
常见的溶剂包括正丙醇、异丙醇、甲醇、二甲苯和甲苯等。
酸浸酸浸是一种常用的清洗方法,用于去除表面的无机污染物。
酸浸可以去除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等污染物。
常见的酸浸包括HF(Hydrogen Fluoride)、HCl(Hydrogen Chloride)、HNO3(Nitric Acid)和H2SO4(Sulfuric Acid)等。
碱浸碱浸也是一种常用的清洗方法,用于去除表面的无机污染物和有机物。
碱浸通常使用NaOH(Sodium Hydroxide)和KOH(Potassium Hydroxide)等。
超声波超声波清洗是通过声波产生的高频振动来去除表面污染物的一种清洗方法。
它可以去除难以清洗的微小粒子,如尘埃和金属削屑。
此外,超声波清洗也可以用于去除精细结构的残留物。
清洗设备清洗设备是执行清洗流程的关键步骤。
现代的清洗设备通常采用自动化系统,以满足高精度、高输出和高产量的要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清洗设备:外延片清洗机外延片清洗机是一种用于处理外延片的清洗设备,通常采用自动化系统。
半导体清洗工艺
半导体清洗工艺半导体清洗工艺一、什么是半导体清洗半导体清洗是指利用特殊的设备,将基材表面环境的污染物去除掉的工艺过程。
在半导体制造中,清洗部份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工艺清洗不良将会极大地影响半导体表面的光电性能,从而影响到最终半导体制造出来的电子产品。
二、半导体清洗工艺的主要内容1. 清洗前处理:清洗前处理是首先关键步骤,是指直接处理物料的表面前的准备。
它的作用是保证清洗的高效性、省去清洗时处理难除污染物的步骤,降低环氧树脂及其他低分子物质残留在表面上产生的影响。
2. 化学清洗:化学清洗是以化学物质作为洗涤剂去除物料表面污染物的技术。
它是一个持续地用化学物质洗净物料表面,使用洗涤剂种类及洗涤条件略有不同,根据不同的物料表面污染种类、外表结构及要求可有多种选择。
3. 机械清洗:机械清洗的基本原理是以适当的切削或研磨对导体表面去除污染物,研磨剂粒度可以精细调整,不但能够有效去除物料表面的污染而且是可控的处理过程,是快速有效去除厚积的污垢的技术。
4. 等离子体清洗:等离子体清洗是指利用等离子体去除物料表面污染物。
等离子体清洗技术现在也在对手机、面板、电脑数码产品等进行清洗维护,延长物料使用寿命。
三、半导体清洗工艺的关键技术1. 维护表面电:半导体表面静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每个步骤要求维护半导体表面的电静电平,因为不同的表面电的影响会对半导体的表面形貌及其运行性能产生影响。
该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这一技术将表面电放置于一个适合制造的水平上。
2. 冲洗应用:当清洗系统有多种化学液体以及粒度不同的水或薄膜液体时,必须满足清洗保持一定的时间,并且不影响物料在此期间稳定的温度。
冲洗的水量和时间两者的调节通常共同来满足清洗的要求。
3. 空气干燥技术:空气干燥是将物料表面的水即时地吸收去除,防止粒子的堆积,从而保护元器件的性能。
空气干燥的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物料表面的性能不受水和污染物的侵害。
四、半导体清洗工艺的特点1. 全面清洗:半导体清洗能够将物料表面任何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清洗掉,保证物料表面性能。
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
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也迎来了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的技术创新以及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技术创新1. 清洗方法创新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清洗方法方面。
传统的清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清洗、物理清洗和机械清洗。
然而,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对清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新的清洗方法不断涌现。
例如,超声波清洗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清洗方法。
它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将污染物从半导体表面排除。
此外,还有等离子体清洗、CO2清洗等创新的清洗方法出现,以满足不同工艺对清洗的需求。
2. 设备结构创新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的技术创新还体现在设备结构方面。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进一步微小化,对设备结构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因此,新的设备结构应运而生。
例如,循环清洗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结构创新。
它通过循环流体来实现清洗过程,提高清洗效果。
此外,还有多喷头清洗结构、旋转清洗结构等创新的设备结构,以适应不同清洗需求。
二、应用前景1. 半导体制造业半导体清洗设备在半导体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进步,对半导体产品的洁净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半导体清洗设备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清洗设备主要用于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污染物,以保证产品质量。
清洗后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更好地进行集成电路制造和封装,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2. 其他领域应用除了半导体制造业,半导体清洗设备也在其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电子元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都需要进行精细清洗。
在电子元器件制造方面,清洗设备可以用于清洗PCB板、电子元器件以及电路板等。
在光电子器件制造方面,清洗设备可以用于清洗光学镀膜、激光器、光纤等。
在生物医药领域,清洗设备可以用于清洗医疗器械、试剂瓶等。
总结: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是积极的。
IC芯片自动旋转喷淋清洗工艺的优化实践中期报告
IC芯片自动旋转喷淋清洗工艺的优化实践中期报告本次实践旨在优化IC芯片自动旋转喷淋清洗工艺,提高清洗效率,保证清洗质量。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优化IC芯片自动旋转喷淋清洗工艺,提高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
二、实验原理IC芯片自动旋转喷淋清洗工艺是一种先进的清洗技术,通过旋转喷淋器,使得喷淋液体能够充分覆盖IC芯片,并且在喷淋液体的冲刷下,清洗IC芯片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质。
目前,大部分IC芯片生产企业都采用自动旋转喷淋清洗工艺。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清洗液:将清洗液配置好,确保清洗液浓度适宜,不会对IC 芯片造成负面影响。
2. 安装IC芯片:将IC芯片安装在清洗设备中的夹具上,确保IC芯片安装牢固,不会因为旋转过程中松动或者脱落。
3. 清洗已安装IC芯片:开启自动旋转喷淋清洗工艺设备,将IC芯片放入设备中旋转清洗。
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清洗液能够充分覆盖IC 芯片,并且保证清洗液的流量和压力适宜。
4. 检查IC芯片清洗效果:清洗结束后,取出IC芯片,进行清洗效果检查。
如果发现有残留污渍,需要再次进行清洗。
5. 分析和总结:对实验结果和清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清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优化IC芯片自动旋转喷淋清洗工艺。
四、实验要求1. 实验过程需注意安全,操作人员需穿戴好防护装备。
2. 实验设备和仪器需使用完好,确保正常工作。
3. 实验过程中需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清洗液配置说明操作。
4. 实验数据记录需详细准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时要求客观、准确。
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在对IC芯片进行自动旋转喷淋清洗时,发现清洗液流量、压力对清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调整流量和压力,最终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清洗效果。
同时,经过多次试验,观察到在清洗IC芯片时,设备旋转的速度也会影响清洗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清洗液的浓度也会影响清洗效果,浓度过高会对IC芯片造成损害,浓度过低则无法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IC芯片自动旋转喷淋清洗工艺可以充分清洗IC芯片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质,提高清洗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IC清洗技术李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北京 101601)摘要:介绍了半导体IC制程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类型及其对IC制程的影响和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并对湿法和干法清洗的特点及去除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湿法清洗;RCA清洗;稀释化学法;IMEC清洗法;单晶片清洗;干法清洗中图分类号:TN30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353X(2003)09-0044-04 1前言半导体IC制程主要以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明的四项基础工艺(离子注入、扩散、外延生长及光刻)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由于集成电路内各元件及连线相当微细,因此制造过程中,如果遭到尘粒、金属的污染,很容易造成晶片内电路功能的损坏,形成短路或断路等,导致集成电路的失效以及影响几何特征的形成。
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除了要排除外界的污染源外,集成电路制造步骤如高温扩散、离子植入前等均需要进行湿法清洗或干法清洗工作。
干、湿法清洗工作是在不破坏晶圆表面特性及电特性的前提下,有效地使用化学溶液或气体清除残留在晶圆上之微尘、金属离子及有机物之杂质。
2污染物杂质的分类IC制程中需要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参与完成,另外,制作过程总是在人的参与下在净化室中进行,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环境对硅片污染的情况发生。
根据污染物发生的情况,大致可将污染物分为颗粒、有机物、金属污染物及氧化物。
2.1 颗粒颗粒主要是一些聚合物、光致抗蚀剂和蚀刻杂质等。
通常颗粒粘附在硅表面,影响下一工序几何特征的形成及电特性。
根据颗粒与表面的粘附情况分析,其粘附力虽然表现出多样化,但主要是范德瓦尔斯吸引力,所以对颗粒的去除方法主要以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颗粒进行底切,逐渐减小颗粒与硅表面的接触面积,最终将其去除。
2.2 有机物有机物杂质在IC制程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如人的皮肤油脂、净化室空气、机械油、硅树脂真空脂、光致抗蚀剂、清洗溶剂等。
每种污染物对IC 制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在晶片表面形成有机物薄膜阻止清洗液到达晶片表面。
因此有机物的去除常常在清洗工序的第一步进行。
2.3 金属污染物IC电路制造过程中采用金属互连材料将各个独立的器件连接起来,首先采用光刻、蚀刻的方法在绝缘层上制作接触窗口,再利用蒸发、溅射或化学汽相沉积(CVD)形成金属互连膜,如Al-Si,Cu等,通过蚀刻产生互连线,然后对沉积介质层进行化学机械抛光(CMP)。
这个过程对IC制程也是一个潜在的污染过程,在形成金属互连的同时,也产生各种金属污染。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除金属污染物。
2.4 原生氧化物及化学氧化物硅原子非常容易在含氧气及水的环境下氧化形成氧化层,称为原生氧化层。
硅晶圆经过SC-1和SC-2溶液清洗后,由于双氧水的强氧化力,在晶圆表面上会生成一层化学氧化层。
为了确保闸极氧化层的品质,此表面氧化层必须在晶圆清洗过后加以去除。
另外,在IC制程中采用化学汽相沉积法(CVD)沉积的氮化硅、二氧化硅等氧化物也要在相应的清洗过程中有选择的去除。
3清洗方法分类3.1 湿法清洗湿法清洗采用液体化学溶剂和DI水氧化、蚀刻和溶解晶片表面污染物、有机物及金属离子污染。
通常采用的湿法清洗有RCA清洗法、稀释化学法、 IMEC清洗法、单晶片清洗等。
3.1.1 RCA清洗法最初,人们使用的清洗方法没有可依据的标准和系统化。
1965年, 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发了用于硅晶圆清洗的RCA清洗法,并将其应用于 RCA元件制作上。
该清洗法成为以后多种前后道清洗工艺流程的基础,以后大多数工厂中使用的清洗工艺基本是基于最初的RCA清洗法。
典型的RCA清洗见表1。
RCA清洗法依靠溶剂、酸、表面活性剂和水,在不破坏晶圆表面特征的情况下通过喷射、净化、氧化、蚀刻和溶解晶片表面污染物、有机物及金属离子污染。
在每次使用化学品后都要在超纯水(UPW)中彻底清洗。
以下是常用清洗液及作用。
(1)Ammonium hydroxide/hydrogen per ox ide/DI water mixture (APM; NH4OH/H2O2/ H2O at 65~80℃).APM通常称为SC1清洗液,其配方为:NH4 OH:H2O2:H2O=1:1:5~1:2:7,以氧化和微蚀刻来底切和去除表面颗粒;也可去除轻微有机污染物及部分金属化污染物。
但硅氧化和蚀刻的同时会发生表面粗糙。
(2)Hydrochloric acid/hydrogen peroxide/DI water mixture (HPM; HCI/ H2O2/ H2O at 65~80℃).HPM通常称为SC-2清洗液,其配方为:HCI:H2O2:H2O=1:1:6~1:2:8,可溶解碱金属离子和铝、铁及镁之氢氧化物,另外盐酸中氯离子与残留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易溶于水溶液的络合物,可从硅的底层去除金属污染物。
(3)Sulphuric acid(硫酸)/hydrogen peroxide(过氧化氢)/DI water(去离子水)混合物(SPM;H2SO4/ H2O2/ H2O at 100~130℃)。
SPM通常称为SC3清洗液,硫酸与水的体积比是1:3,是典型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清洗液。
硫酸可以使有机物脱水而碳化,而双氧水可将碳化产物氧化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气体。
(4)Hydrofluoric acid (氢氟酸)or diluted hydrofluoric acid(稀释氢氟酸)(HF or DHF at 20~25℃)蚀刻。
其配方为:HF:H2O=1:2:10,主要用于从特殊区域去除氧化物、蚀刻硅二氧化物及硅氧化物,减少表面金属。
稀释氢氟酸水溶液被用以去除原生氧化层及SC1和SC2溶液清洗后双氧水在晶圆表面上氧化生成的一层化学氧化层,在去除氧化层的同时,还在硅晶圆表面形成硅氢键,而呈现疏水性表面。
(5)Ultrapure water(UPW)通常叫作DI水,UPW采用臭氧化的水稀释化学品以及化学清洗后晶片的冲洗液。
RCA清洗附加兆声能量后,可减少化学品及DI 水的消耗量,缩短晶片在清洗液中的浸蚀时间,减轻湿法清洗的各向同性对积体电路特征的影响,增加清洗液使用寿命。
3.1.2 稀释化学法在RCA清洗的基础上,对SC1、SC2混合物采用稀释化学法可以大量节约化学品及DI水的消耗量。
并且SC2混合物中的H2O2可以完全去掉。
稀释APM SC2混合物(1:1:50)可以有效地从晶片表面去除颗粒和碳氢化合物。
强烈稀释HPM混合物(1:1:60)和稀释HCl(1:100)在清除金属时可以象标准SC2液体一样有效。
采用稀释HCl溶液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在低HCl浓度下颗粒不会沉淀。
因为pH 值在2~2.5范围内硅与硅氧化物是等电位的,pH值高于该点,硅片表面带有网状负电荷;低于该点,硅片表面带有网状正电荷。
这样在PH值高于2~2.5时,溶液中的颗粒与硅表面带有相同的电荷,颗粒与硅表面之间形成静电屏蔽,硅片在溶液中浸蚀期间这种屏蔽可以阻止颗粒从溶液中沉积到硅表面上。
但在pH值低于2时,硅片表面带正电荷,而颗粒带负电荷,这样一来就不会产生屏蔽效果,导致硅片在溶液中浸蚀时颗粒沉积到硅表面。
有效控制HCL浓度可以阻止溶液中颗粒沉积到硅表面。
采用稀释RCA清洗法可使全部化学品消耗量减少于86%。
稀释SC1,SC2溶液及HF 补充兆声搅动后,可降低槽中溶液使用温度,并优化了各种清洗步骤的时间,这样导致槽中溶液寿命加长,使化学品消耗量减少80~90%。
实验证明采用热的UPW代替凉的UPW可使UPW消耗量减少75~80%。
此外,多种稀释化学液由于低流速/或清洗时间的要求可大大节约冲洗用水。
3.1.3 IMEC清洗法在湿法清洗中,为了减少化学品和DI水的消耗量,常采用IMEC清洗法,IMEC 清洗法过程如表2。
第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生成一薄层化学氧化物以便有效去除颗粒。
通常采用硫酸混合物,但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而采用臭氧化的DI水,既减少了化学品和DI水的消耗量又避免了硫酸浴后较困难的冲洗步骤。
用臭氧化的DI水完全彻底去除 HMDS(六甲基二硅胺烷)比较困难,因为在室温下,臭氧可在溶液中高浓度溶解,但反应速度较慢,导致HDMS不能完全去除;较高温度下,反应速度加快,但臭氧的溶解浓度较低,同样影响HMDS的清除效果。
因此为了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必须使温度、浓度参数达到最优化。
第二步,去除氧化层,同时去除颗粒和金属氧化物。
Cu,Ag等金属离子存在于HF溶液时会沉积到Si表面。
其沉积过程是一个电化学过程,在光照条件下,铜的表面沉积速度加快。
通常采用HF/HCL混合物在去除氧化层和颗粒的同时抑制金属离子的沉积。
添加氯化物可抑制光照的影响,但少量的氯化物离子由于在Cu 2+/Cu+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增加了Cu的沉积,而大量的氯化物离子添加后形成可溶性的高亚铜氯化物合成体抑制铜离子沉积。
优化的HF/HCL混合物可有效预防溶液中金属外镀,增长溶液使用时间。
第三步,在硅表面产生亲水性,以保证干燥时不产生干燥斑点或水印。
通常采用稀释HCL/O3 混合物,在低pH值下使硅表面产生亲水性,同时避免再发生金属污染,并且在最后冲洗过程中增加 HNO3的浓度可减少Ca表面污染。
IMEC清洗法与RCA清洗法的比较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IMEC清洗法可达到很低的金属污染,并以其低化学品消耗及无印迹的优势获得较好的成本效率。
3.1.4 单晶片清洗大直径晶片的清洗采用上述方法不好保证其清洗过程的完成,通常采用单晶片清洗法,如下图所示,其清洗过程是在室温下重复利用DI-O 3/DHF清洗液,臭氧化的DI水(DI-O3 )产生氧化硅,稀释的HF蚀刻氧化硅,同时清除颗粒和金属污染物。
根据蚀刻和氧化的要求采用较短的喷淋时间就可获得好的清洗效果,不会发生交叉污染。
最后冲洗不是采用DI水就是采用臭氧化DI水。
为了避免水渍,采用浓缩大量氮气的异丙基乙醇(IPA)进行干燥处理。
单晶片清洗具有或者比改良的RCA清洗更好的清洗效果,清洗过程中通过采用DI水及HF的再循环利用,降低化学品的消耗量,提高晶片成本效益。
3.2 干法清洗干法清洗采用气相化学法去除晶片表面污染物。
气相化学法主要有热氧化法和等离子清洗法等,清洗过程就是将热化学气体或等离子态反应气体导入反应室,反应气体与晶片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挥发性反应产物被真空抽去。
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措施分别列于表4。
在CI包容环境中退火是一种典型的热氧化过程,在氧化炉中进行,氩(Ar)溅射通常在溅射淀积前现场进行。
等离子清洗采用激光、微波、热电离等措施将无机气体激发到等离子态活性粒子,活性粒子与表面分子反应生成产物分子,产物分子进一步解析形成气相残余物脱离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