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全套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快乐的家园1.1 认识数字151.2 学习加法和减法1.3 认识货币2. 第2章:我们的身体2.1 认识长度单位2.2 学习乘法2.3 认识时间3. 第3章:多彩的秋天3.1 认识数字693.2 加法和减法运算3.3 认识图形4. 第4章:游玩动物园4.1 学习两位数4.2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4.3 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字19的认识,熟练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学习长度、货币和时间的基本概念,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初步了解乘法运算,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的加减运算,乘法运算,图形的认识。
2. 教学重点:数字的认识,加减运算,长度、货币和时间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尺子、时钟、图形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时钟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数字、加减法、长度、货币、时间等概念。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字认识: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认识数字19。
加减运算:利用数字卡片,进行加减运算练习。
长度单位: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货币:设置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学会使用货币。
时间:利用时钟模型,教授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乘法:通过图形的排列组合,引入乘法运算。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分章节列出重点知识点、运算规律、解决问题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数字19的认识填空题。
加法和减法运算题。
长度、货币和时间的应用题。
乘法运算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提高数学素养。
2024年[定稿]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24年[定稿]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数的认识(第1节:100以内的数;第2节:整十数和整百数)2. 第2章:数的运算(第1节:加法和减法;第2节: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3. 第3章:几何图形(第1节:平面图形;第2节:立体图形)4. 第4章:生活中的数学(第1节:时间;第2节:货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整十数和整百数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
2.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图形模具、时钟、货币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认识100以内的数。
2. 新课导入:讲解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展示例题。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如时间、货币等,进行简单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2. 内容:数的认识:100以内数、整十数、整百数数的运算:加法、减法、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生活中的数学:时间、货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题: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应用题: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组织课后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数一数,认识基数2. 比一比,认识序数3. 25的分与合4. 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 认识人民币6. 认识图形7.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详细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比较、加减法运算、人民币和图形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图形的认识重点: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人民币的认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片、多媒体课件、实物(如人民币、图形等)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数的概念、比较、加减法运算等基本知识。
3. 实践情景: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5.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列出重点知识、公式、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一数,填空:10个苹果,又来了3个,一共有多少个?(2)比一比,选择:下列哪个数最大?5、7、32. 答案:(1)13个(2)7(3)铅笔:0.5元,橡皮:0.3元,练习本:1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开展数学竞赛、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数学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教学内容应紧扣教材章节,同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进行适当拓展。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1.1 认识100以内的数1.2 数的组成与分解1.3 整十数加减一位数2. 第2章:计算器与算术2.1 认识计算器2.2 两位数加法2.3 两位数减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及其组成与分解,能熟练进行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两位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法计算,计算器操作。
2.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与分解,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数字卡片、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关数字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字的兴趣,进而引入教学内容。
2. 新课:(1)认识100以内的数,通过挂图、数字卡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数的组成与分解。
(3)学习计算器操作,教授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并进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按教学过程逐步呈现,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计算、计算器操作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册第1、2题,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2)完成练习册第3题,练习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计算。
(3)完成练习册第4题,运用计算器进行两位数加减法计算。
2. 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分享学习成果。
(2)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本教案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品】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品】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数的认识(1.11.4节)1.1节:10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2节:100以内的整十数和整百数1.3节: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4节:重量单位克和千克2. 第2章:平面图形(2.12.4节)2.1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2.2节:三角形和圆的认识2.3节:平面图形的分类2.4节:图形的拼组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认识长度和重量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3. 认识平面图形,能够进行分类和拼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拼组,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计数器、尺子、天平、平面图形模具。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测量、称重等生活场景为例,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加减、长度和重量单位。
例1:小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支铅笔3元,一本练习本5元,付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多少元?2.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以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拼组为例。
例2:用4个相同的长方形和2个相同的正方形,能否拼成一个长方形?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1:完成第1章和第2章的课后练习题。
练习2:进行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拼组。
六、板书设计1. 数的加减法运算步骤和规律。
2.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3. 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拼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章:数的加减法运算题,长度和重量单位换算题。
第2章:平面图形的分类题,图形拼组题。
答案:见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观察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和拼组。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数位、数的读法、数的写法认识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相邻数关系2. 第2章:数的运算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两位数的加减运算,理解进位、退位3. 第3章:图形的认识认识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 第4章:生活中的数学时间、人民币的认识长度、重量的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法、写法,能进行数的比较和简单计算理解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两位数的加减运算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其特征了解时间、人民币、长度、重量等生活中的数学概念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的加减运算,进位、退位的理解图形的认识和分类2.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法、写法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磁性黑板图形模型、时间教具、人民币教具2. 学具:练习题、草稿纸、计算器画图工具、时间、人民币、长度、重量等实物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入新课2. 新课展示:讲解新课内容,展示教材例题结合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指导,纠正错误5.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的认识、生活中的数学2. 板书结构:总分结构,分模块展示3. 板书要点:突出重难点,简洁明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题1:100以内数的读写练习题2:两位数的加减运算练习题3:图形的认识和分类练习题4: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数学知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两位数的加减运算,进位、退位的理解详细补充和说明:(1)在讲解两位数的加减运算时,应着重强调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
2. 生活中的数:认识时间、货币、计量单位。
3. 形状与空间:平面图形的认识、长度的测量、方向与位置。
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图表的认识、分类与统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时间、货币、计量单位的换算。
3. 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能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描述物体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2. 教学重点:数的读写、比较大小,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挂图、实物(如钟表、货币、尺子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如购物、认识时间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例题讲解:讲解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等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进行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介绍平面图形的认识、长度的测量、方向与位置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
2. 生活中的数:时间、货币、计量单位换算。
3. 形状与空间:平面图形的认识、长度的测量、方向与位置。
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图表的认识、分类与统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16题。
(2)用彩纸剪出不同的平面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3)记录一天的时间安排,用钟表表示每个时刻。
2. 答案:见课后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提高数学素养。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数的认识(1.11.4节)教学数0100,理解数的顺序、大小及数位。
掌握数的组成,进行数的拆分与合并。
2. 第2章:简单的计算(2.12.5节)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理解其意义。
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3. 第3章:图形的认识(3.13.4节)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学习图形的简单分类与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能够正确数数,理解数的相对大小。
2.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加减运算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使学生认识并区分基本的平面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进位与退位。
两位数的加减运算。
图形的分类与组合。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与加减运算。
图形的识别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
加减法运算小道具。
形状模具、图片。
2. 学具:练习题、作业本。
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入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以拼图游戏引入图形的认识。
2.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详细讲解数的认识、加减运算及图形的分类。
3.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给予鼓励。
4. 小组讨论与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沟通能力。
设计团队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大小、数位。
数的拆分与组成。
2. 简单的计算:加法、减法的意义。
两位数的加减运算。
3. 图形的认识:基本图形的识别。
图形的分类与组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数的认识:完成练习册第110题。
简单的计算:完成练习册第1120题。
图形的认识:完成练习册第2130题。
2. 答案:答案附在练习册后,供学生对照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数的认识(1.11.4节)1.1节:认识100以内的数1.2节: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1.3节:整十数和整百数的认识1.4节: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2. 第2章:平面图形(2.12.4节)2.1节:认识平面图形2.2节:平面图形的分类2.3节: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分解2.4节:平面图形的对称3. 第3章:时间与人民币(3.13.3节)3.1节:认识时间3.2节:认识人民币3.3节:时间与人民币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认识,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2. 培养学生运用整十数和整百数进行加减法运算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特点和分类,学会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平面图形的拼组和分解。
2.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平面图形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平面图形卡片、时钟模型、人民币道具。
2. 学具:学生练习册、画图工具、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找出生活中见过的数字,引导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
展示平面图形卡片,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图形,引出平面图形的认识。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结合时钟模型,讲解时间的认识。
运用人民币道具,讲解人民币的认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进行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拼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图形识别能力。
4. 课堂小结:强调时间与人民币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和整百数。
2. 平面图形:图形的分类、拼组和分解、对称。
3. 时间与人民币:时间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学生练习册》第110页的题目。
画出一个对称的平面图形,并说明其特点。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8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外表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能通过直观观察比拟出角的大小。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历,增强动手操作的才能。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
教学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三角尺一个,小棒4根,两根硬纸条,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拼图形的游戏。
〔1〕拿出四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2〕拿走一根,你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3〕假如再拿走一根,剩下的2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呢?〔4〕谈话:仔细看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联络生活,感知探究1、感知角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看,这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例如1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引导: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让我们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谈话: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引导:三角尺中也有角,拿出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它的角〔指生上台指,师指导角的指法〕,咱们感受一下,用手心摸摸尖尖的点有什么感觉,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如今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角的相关内容,认识角的各局部名称。
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乘法口诀等。
2. 认识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性质。
3. 生活中的数学:时间、货币、长度、质量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认识和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分类和性质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 培养学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乘法口诀的记忆、图形的分类和性质、数据整理和分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物模型、计算器、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5.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目录:列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方便学生查阅。
3. 重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引起学生注意。
4. 例题:书写规范,步骤清晰,方便学生模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整数加减法运算、乘法口诀的应用。
(2)应用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图形题:绘制和识别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2. 答案: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答案,方便学生自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探究性学习任务,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严谨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快乐的家园(认识100以内的数、加减法运算)1.1 认识100以内的数1.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第2章:认识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2.1 认识平面图形2.2 认识立体图形3. 第3章:分一分(表内乘法、除法及应用)3.1 表内乘法3.2 表内除法4. 第4章:生活中的数(数的估算、加减法运算)4.1 数的估算4.2 1000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能熟练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
3. 使学生掌握表内乘法、除法运算,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表内乘除法运算。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加减乘除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挂图、磁性教具、实物模型。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与生活相关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3. 随堂练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 板书内容:(1)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运算(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认识(3)表内乘法、除法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题1、2、3。
(2)自编一道应用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答。
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略。
(2)自编应用题答案示例:题目:小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解答:3 × 5 = 15(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二章:表内乘法;第三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第四章:观察物体;第五章:100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第六章:简单的统计。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 掌握表内乘法,理解乘法的概念,并能解决实际问题;3.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其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4. 培养观察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5. 熟悉1000以内的数,掌握其加减法运算;6. 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表内乘法运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观察物体的角度,10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简单的统计方法。
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加减法和乘法运算,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培养观察能力,理解统计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计算器,图形卡片,观察物体模型,统计图表;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针对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6.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2. 板书布局:合理布局板书,使板书内容层次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2)表内乘法练习题;(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识别与分类题;(4)观察物体题;(5)10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6)简单的统计题。
2. 答案:针对作业题目,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当的拓展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数一数与认识基数2. 识别图形3. 20以内的加减法4. 认识钟表5. 认识货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识别和绘制简单图形的能力,理解图形的特征。
3. 使学生能够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图形的识别和绘制。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熟练运用2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钟表和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钟表模型,图形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数学问题。
a) 展示数一数主题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物品的数量。
b) 展示图形主题图片,让学生识别图形并说出其特征。
2. 例题讲解:a) 讲解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b) 通过钟表模型,讲解认识钟表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
3. 随堂练习:a)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
b) 让学生绘制教材中的图形,提高识别和绘制图形的能力。
b) 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延伸,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数一数与认识基数2. 识别图形3. 20以内的加减法4. 认识钟表5. 认识货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10+7、158、6+9、135。
b) 画出教材中的四种图形。
c) 根据钟表模型,写出当前时间。
2. 答案:a) 17、7、15、8。
b) 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进行绘制。
c) 根据实际时间进行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后反思。
2. 家长可在家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价格,认识时间等。
3.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两位数的加减法,认识日历等。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整数的认识,数位的理解,数的组成。
2. 计算能力: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位与退位。
3. 形状与空间:认识图形,简单的图形组合与分解。
4. 实践活动:测量,时间,货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数位的含义,能够进行数的组成。
2. 培养学生准确进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能力,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
3. 培养学生对形状的观察能力,认识基础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组合与分解。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加减法的进退位计算,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2.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与计算能力,形状的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数棒、数位表、图形卡片、钟表模型、货币模型。
2. 学具:学生用计数棒、图形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引入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小猴摘桃”的故事引入加减法计算。
2. 例题讲解对重点知识进行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例如,讲解100以内加减法的进退位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完成数位表上的加减法题目,进行图形的观察与组合。
4.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图形的组合与分解任务。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框架:列出本章重点知识点,如数位、加减法、图形等。
2. 例题展示:展示典型例题,标注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描述生活中见到的三种不同图形。
2. 答案加减法答案:23+47=70、5826=32、99+1=100。
图形描述: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家庭数学实践,如计时、计算家庭开支等,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024年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整数的基本概念,能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排列。
2. 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基本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拼组。
4. 了解时间、长度、货币等计量单位,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图形的认识和拼组。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计数器、尺子、时钟。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图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整数、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排列,配合教学挂图和计数器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讲解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运算规律。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图形与几何教学: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进行简单拼组。
6. 生活数学: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计量单位,学会使用尺子、时钟等工具。
六、板书设计1. 整数概念、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排列。
2. 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律,应用题解决步骤。
3. 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简单图形拼组。
4. 时间、长度、货币等计量单位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数的大小比较,填入“>”、“<”或“=”。
(2)计算题:完成加减法运算。
(3)应用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图形拼组:用图形卡片拼出指定图案。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如测量物体长度、制作时钟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入趣味数学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认识数字110第一节:数字14第二节:数字58第三节:数字9102. 第二章:数的加减法第一节:加法第二节:减法3. 第三章: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第一节:平面图形第二节:立体图形4. 第四章: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第一节:排列第二节:组合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认识并掌握数字110。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4.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110的认识和数的加减法。
难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命名,以及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几何图形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材内容讲解:a) 认识数字110:通过实物展示和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字110。
b) 数的加减法:通过例题和练习,讲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c) 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通过观察和触摸实物,引导学生识别和命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d) 简单的排列和组合: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数字110、加减法公式、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数字110的书写和认识。
2. 数的加减法练习。
3. 识别和命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4. 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数学活动,如参加数学竞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五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1:两位数加两位数5.2:两位数减两位数5.3: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速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法的进位与退位。
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和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详细讲解计算步骤和技巧。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2. 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步骤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步骤重点与难点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课后练习题15题。
(2)应用题:选取一道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课后练习题15题答案。
(2)应用题答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解答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引入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完整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进位:当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向高位进位。
2024年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1课:1~10的认识2.第2课:11~20的认识3.第3课:10的加法和减法4.第4课:20以内的进位加法5.第5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6.第6课:图形的认识7.第7课:长度单位8.第8课:表内乘法9.第9课:表内除法10.第10课:认识钱币一、第1课:1~10的认识1.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a.认识数字1~10,掌握其读写方法。
b.学会数数,能够熟练地数出1~10的数字。
c.学习简单的加法运算,如1+1=2,2+1=3等。
3.练习:让学生通过卡片、玩具等道具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1~10的认识。
二、第2课:11~20的认识1.导入:利用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11~20的认识。
2.教学内容:a.认识数字11~20,掌握其读写方法。
b.学会数数,能够熟练地数出11~20的数字。
c.学习简单的加法运算,如11+1=12,12+1=13等。
3.练习:通过卡片、玩具等道具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11~20的认识。
三、第3课:10的加法和减法1.导入: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1~20的认识,进入10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
2.教学内容:a.学习10的加法,如10+1=11,10+2=12等。
b.学习10的减法,如10-1=9,10-2=8等。
3.练习:通过卡片、玩具等道具进行实际操作,巩固10的加法和减法。
四、第4课:20以内的进位加法1.导入: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10的加法和减法,进入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
2.教学内容:a.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9+8=17,8+7=15等。
b.学习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3.练习:通过卡片、玩具等道具进行实际操作,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五、第5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导入: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进入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全套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
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书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结合数突破“翻坎数”。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卡片等。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1主题图,P2—P2例1、例、例3。
课堂活动1、2、3、。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 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
3、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能充分的感受到数数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师谈话引入:我们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并板书:10个一是十。
2、请学生摆10捆小棒,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同桌可以合作摆一摆,从而得出10个十是一百。
板书:10个十是一百3、小朋友已经会数100以内数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还会遇到很多的数。
请小朋友打开书第1页,看一看,你看到些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看书,再指名说一说。
4、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书知道了塔高465米,飞机飞行高度8000 米,每小时飞行900千米,实验小学有1200多人。
这些数都超过了 100,都比100大。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先来数数。
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一张印有100个小格方块的灯片,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块有多少个格子,然后再看着灯片一百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九百、一千。
师:刚才我们数了几个一百就是一千?生: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2、在计数器上拨珠数。
师:在计数器上怎样拨一百?请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生: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百。
请学生边数数边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三百??九百、一千,并对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一千这个数的。
指名全班交流。
3、在直条图上数数。
教师出示有刻度的直条图,先让学生认识一格表示一百,再让学生从0依次数出100、200、300、??900、1000。
用实物数出一万师出示实物,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并问:几个一千是一万?生:10个一千是一万。
师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
1、让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十、一百、一千、一万,同桌互相一说你是怎样拨的。
师可指名说一万的拨珠方法。
2、师:我们知道10个一是十,那么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同桌互相讨论,再交流得出: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10。
3、那么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同桌互相讨论,在全班交流得出:十和百之间的进率是十,百和千之间的进率也是十,千和万之间的进率仍然是十。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知道了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还知道了个和十、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都是10,也就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十。
5、学生看书P3,读一读右下角的一段话。
三、课堂活动1、P4—第1题,数一数,说一说。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
2、在计数器图上画珠子。
3、填一填。
4、下面的人民币每一扎是100张,各是多少元?学生先独立填空,再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因为100个一是100,10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新课标第一网数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计数单位有:一、十、百、千、万五、课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5—例4、例5,P6—课堂活动1、2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2、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数出万以内的数。
4、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使学生能感受到数数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1、能正确地数出万以内的数。
2、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突出计数单位,突破翻坎数。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昨天我们认识了那些计数单位?生:认识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
那么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
指名口头回答,全班齐读一遍。
二、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数,并板书课题:数数三、探索新知教学例4,通过一根一根数小棒,突破翻坎数数的方法。
1、小朋友自己用小棒从九十七开始,一根一根地数,一直数到一百二十。
数好的小朋友可以同桌互相数一数。
2、指名全班交流。
师问:数到九十九,再往后怎么数?生:该数一百了。
3、师问:一百二十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生:一百二十里面有1个百和2个十。
4、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
①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地数,从二百九十三数到三百零五,先独立拨珠数,再指名拨珠数。
②再一个一个地数,从三百九十八数到四百零二;③再一个一个地数,从四百九十九数到五百一十;④再一个一个地数,从五百九十五数到六百一十。
4、接龙数数①一个一个地数,从六百九十六数到七百零八;②一个一个地数,从七百九十七数到八百一十三;③一个一个地数,从八百九十九数到九百一十三;④一个一个的数,从九百九十八数到一千零五。
教学例51、一十一十的数⑴在计数器上从九百八十数到一千零五十;并说出九百八十由个百、个十组成的,一千零五十由个千、个十组成。
生先自己拨珠数数,然后填在书上,再和同桌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
师指名回答。
⑵在计数器上从一千九百数到二千零一十;并在书上填出一千九百和二千零一十这两个数的组成。
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⑶继续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①从二千九百七十数到三千零九十;②从三千九百二十数到四千一百;③从四千八百七十数到五千零四十;④从五千九百六十数到六千一百三十师指名边拨边数其中的数,全班订正。
新|课 |标| 第|一| 网2、接龙数数⑴一十一十地数,从八百数到一千;一十一十地数,从六千九百数到七千零六十;一十一十地数,从七千八百九十数到八千一百三十;一十一十地数,从八千九百五十数到九千一百二十。
⑵一百一百地数,从一千数到二千;一百一百地数,从二千四百数到三千二百;一百一百地数,从六千五百数到七千一百;一百一百地数,从九千七百数到一万。
⑶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四、课堂活动:1、 P6—2题⑴,先让学生看懂计数器图,再填空。
2、P6—2题⑵,由学生直接填在书上,再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六、课后记:写数读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7—P9例1、例2、例3、例4,课堂活动1、2、3、4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2、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广泛性、现实性。
教学重点: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一些实物图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在计数器上是怎样排列的?生:认识了个、十、百、千、万。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指边说各个数位。
并请生在计数器上拨出85个数,再写出这个数。
师指名说是怎样写的。
生:十位上有8颗珠子就在十位上写8,个位上有5颗珠子就在个位上写5。
师:小朋友已经会写100以内数了,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写数和读数。
二、师揭示并板书课题:写数读数新 -课-标- 第- 一-网三、通过拨珠,探索万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例11、师:谁会拨二百八十五这个数?你是怎样拨的?生:在百位上拨2颗珠子,在十位上拨8颗,在个位上拨五颗。
师:怎样写这个数?小朋友先自己写一写,再对同桌说一说怎样写的。
并指名说。
生:百位上有2颗珠子,就在百位上写2,十位上有8颗,就在十位上写8,个位上有5颗,就在个位上写5。
2、生看书P7例1的第二幅计数器图,并在书上写出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
指名上台板写,集体订正。
3、师:刚才我们在写这几个数的时候,是从哪位开始写的?同桌讨论后,再全班交流汇报。
生:从高位写起,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那一位上写几。
教学例21、师:小朋友会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六十吗?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指名拨。
师:你们会写这个数吗?生写一写,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上台写,并问为什么在十位写0?生:因为个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所以写0。
师:这个数该怎么读呢?生:读作二百六十新 -课-标- 第- 一-网2、生看P7例2的第二幅计数器图,先写出这个数,再读出这个数。
师:为什么这个数的十位、个位上都写0?生:因为十位、个位上都没有,所以用零占位。
师:刚才我们在读这两个数时,末尾的零读出来了吗?生:末尾的零不读。
补充:在计数器上拨出五千这个数,学生写完后再读出这个数。
3、师小结:读数时,当我们遇到末尾有一个零,或者两个零,还是三个零,我们都不读。
4、学生看书自学P8例2的后两幅图,先填写在书上,再和同桌读一读,互相讨论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的读法。
师指名汇报。
生: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教学例3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师指名读,再出示卡片让全班看着卡片齐读。
、教学例41、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四千八百,请小朋友写出这个数,并对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
指一生上台写,并说出是怎样写的。
2、学生在书上写出其它三个数,再同桌讨论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小结写万以内数的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如果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