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复习内容全集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复习内容全集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复习内容全集目录第一部分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 (1)第二部分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试题集 (43)第一部分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序:新课程理论(一)新课程与教师(二)新课程与学生(三)新课程下的课程(四)新课程与评价(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八)新课程本身(九)新课程主要理念和教学案例分析(十)新课程新理念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复习题序:新课程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育新理念提纲

教育新理念提纲

《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第一章 课堂教学的革命第一节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1、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2、综合国力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二、创造始于问题(一)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三、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开展问题性教学,增强问题意识、提高问题能力(一)“去问题”教育的危害(二)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的培养1、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1)创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诱发勤思(2)要唤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他们的好奇心,鼓励多问。

2、学生问题能力的提高(1)授之以渔,使学生质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设(3)引导学生对结果质疑第二节 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一、树立新的知识观(一)知识是发展的1、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2、坚持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二)知识是相对的1、认知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2、要树立变化发展的观念二、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一)知识是过去的结果(二)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第三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一、世界是综合的(一)分析只是认识的需要(二)知识的割裂导致高分低能二、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一)专才与通才(二)高校课程综合化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综合化的主张: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设置综合性学科3、分科课程综合化第四节 研究性教学一、探究(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一)探究(研究)并不神秘1、易制作、动手等2、探索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研究是有层次的3、好奇心、探究心是研究性教学的心理基础4、研究就是探索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真理(二)研究是人类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1、人类有两种基本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与探究学习2、两种学习方式各有优长3、基础教育应该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辅以探究学习二、探究性教学的特点1、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2、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较好过程3、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第5节 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一、从“哥本哈根研究所”说起 二、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三、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四、不直接回答问题在前沿性教与学的问题上,也许心理上的障碍比科学上的障碍更难跨越,有时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

新教育核心理念

新教育核心理念

新教育理论内涵1.核心理念: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2.价值取向: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成长着,并快乐着;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3.基本原则:(1)实践性原则,强调操作;(2)生成性原则;强调过程;(3)发展性原则,强调创新;(4)客观性原则,强调真实;(5)公益性原则,强调开放。

4.三大假设:(1)“十大行动”是“教育共同体生活世界改造”的理想通道;(2)理想的教育实验不仅会改变作为因变量的被试,而且会促成实验活动主体自身的不断提高和完善;(3)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推进,多元的、不同层级的教育共同体会在交往理性与交往道德上达成共识,会逐步形成这支团队所特有的科研机制与制度文化,进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论话语和实践范式,诞生“新教育学派”。

5.四重境界(1)使实验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2)使实验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3)通过实验使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4)通过实验使学校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6.五大观点:(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2)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7.十大领域: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2014-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新教育理念复习资料

2014-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新教育理念复习资料

1、深入理解和把握新教育理念实验宗旨: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核心理念:行动,就有收获。

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四重境界:使实验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使实验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通过实验使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通过实验使学校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五大理念: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

也许我们对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都很清晰,但我们未必对新教育的团队建设和发展的理念有所了解。

这需要我们不断重温,深入理解和把握。

关于新教育团队建设和发展——团队目标:致力于民族教育的振兴与发展;致力于团队目标达成的最大化;致力于资助者意愿的充分实现;致力于共同体成员的一道成长。

发展模式:以理想汇聚人才;以行动落实理念;以服务践履使命;以创造提升价值;以实绩赢得支持。

生存方式:社会性组织;志愿者行动;参与式发展;跟踪式服务;项目制运作。

团队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和公益情怀。

2、全面正确地理解新教育◆新教育是有待生成的,不是预设的,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探索和创造;◆它是一种过程,是不断完善的,逐步深入的,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不能固步自封,一成不变;◆新教育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不能朝秦暮楚,飘忽不定,或者不断的另起炉灶;◆项目的简单堆砌不是新教育:新教育更是整体的,整合的,有机的,系统的,不是零散的,割裂的,拼合的;◆新教育是草根的,民间的,自发的,主动的,是通过感召引领激发的,是“我要做”的;新教育不是官方的,靠行政推动的,强制执行的,被动的,“要我做”的;◆民间的、自发的,不意味着是无组织的,自由散漫的,没有任何考核和要求的;◆新教育是一份理想,新教育是一场运动,新教育更是一项行动;◆“五大理念比六大行动更重要”:新教育不能只有理念,需要实践和操作;更重要的是不能埋头在过程的时候,忘记了我们的目标;◆新教育总要从某个地方入手,那个地方是新教育,但不是新教育的全部。

三新一德考试之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2

三新一德考试之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2

三新一德考试之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和判断题部分P1: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P2:创新能力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及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

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说,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及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

创新当然希望有创造性的成果,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人性的培养。

P3: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P6: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问问题的积极性也逐渐降低,所以在学校里看到的情形是,小学低年级小手如林,小学高年级则逐渐稀疏,到了初中举手的则是廖若晨星了。

高中学生还有举手的吗?没有了。

随着这种态度的发展,问题意识也在日渐淡化。

P7: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我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

而美国人却不这样理解教育。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P9: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P10: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定变化,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

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实是的态度,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

科学态度、精神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

P18: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世界是综合的。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不断深化地对世界进行分析的过程。

能不能综合所学的知识根据需要解决问题。

P21: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两个或多个学科的边缘,在学科交叉、重叠的地方产生重大突破;在各个学科、在各行各业最活跃的人才总是具有强烈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新理念复习要点

教育新理念复习要点

教育新理念复习要点教育的新理念是指根据当下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对于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的一种变革和创新。

新理念的出现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教育新理念的复习要点: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1.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强调个体的差异性,注重个体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2.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3.创新创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4.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并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多元化的教育内容:1.学科知识:注重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建立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

2.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理思维能力等。

3.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个性化的教育方法:1.探究式学习: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

4.智能教育: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四、综合评价体系:1.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2.结果导向: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发展为评价的重点。

3.反馈与辅导:提供及时的学习反馈和辅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终身学习:强调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总结起来,教育新理念的核心是注重个性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策略复习提纲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策略复习提纲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策略复习提纲新课程概念: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

内涵发展变化主要有六个趋势:进行独立的、主动的、(1)、从强调学科知识、教材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复杂的会话。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课程内涵的偏颇与误区1、把学科教材当作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科本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满堂灌。

以偏概全,见物不见人,丧失了师生的经验资源。

导致:七次课该没有根本突破,教师“教教材”学生知识过细,在社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2、把大纲、目标、计划当作课程。

国成与结果割裂,忽视了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后果:写教案——倒教案,以完成教学进度为教学任务。

3、把学习者的经验当作课程。

忽视了知识结构、理性结构对儿童成长发展的价值。

从一个极端走向里一个极端。

危害:影响学生个性智能的提升。

4、不组织、不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的分类从课程开发、编制、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的显现程度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从课程的实际开设划分实际课程空无课程什么是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标与大纲区别①价值取向不同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未来国民素质的培养,而大纲着眼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学工作。

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

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

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作者:admin 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171 更新时间:2009-8-1 热荐★★★【字体:小大】目录1.《教育新理念》精简版(适用于没有教材的老师)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第二章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第三章教学方式的变革第四章素质教育――跨世纪的教育理想第五章对理想教育的追求第六章校长的文化使命第七章教育家的诞生2.《教育新理念》考点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第二章《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第三章《教学方式的变革》第四章《素质教育――育理想》第五章《对理想教育的追求》3.《教育新理念》简答题4.《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考点5.《教育新理念》复习材料6.四川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新理念研究》试卷7.四川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新理念研究》答案8.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新理念研究》(课程代码:6610)课程命题说明9.《教育新理念》考核大纲10.《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一11.《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12.《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二(含答案)13.《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三)(1―2章)14.《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三)(1―2章)参考答案15.《教育新理念》简述题(全)16.《教育新理念》论述题(全)正文《教育新理念》精简版〖返回目录〗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返回目录〗第1节以问题为纽带的识很重要,而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更重要。

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

可是这种态度和精神不可能离开学科教学、离开学科发展的实际过程单独进行说教。

它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

二、没有氧气就不能燃烧吗? 三、牛顿力学可靠吗?四、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吗? 五、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

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我们太注重认识结果的教学了,我们相信已有的知识都是千真万确的,相信用已有的知识武装头脑就足够了。

[VIP专享]《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

[VIP专享]《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

《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引论——基础教育价值上的科学基础观(详见2—7页)1.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突出创新从未来而不只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规定基础教育的“基础”之含义,要求中小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就是对基础教育“面向未来”的最基本的界定。

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求教育肩负起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新使命。

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独立思考的意识、探索真理的志向,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选择、获取和吸收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基础教育必须全面、适度这里所说的“全面”,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片面”而言的,是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意志、品德、个性等几个方面,真正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稳固的基础。

基础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应通过具体活动开展学习指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基础学习的基本技能,养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应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智能;应磨练和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的情趣;应使学生保持和增强足以承受得住未来学习和生活变化所需要的强健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理解基础教育,我们应把那些最具迁移性、生长性,真正属于“基础”的东西作为学生的“精神养料”,而把那些非基础的东西剔除出去,保证“基础”的适度。

3.基础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是为了消除现行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见物不见人,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

强调在中小学教育价值观中注重学生生命主体性发展,就是要使每一个教师都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工作直接面对生命主体,关系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成长。

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作好教育教学工作。

中重点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复习迎考资料

中重点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复习迎考资料

“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简述现代知识增长的特征。

答:现代知识增长的方式呈现四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知识加速度增长;二是知识综合化趋势成为知识增长的本质特征;三是理论迅速向技术转化;四是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2.对知识的全面认识,能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答:教学过程中的变化有:①教学便不再强调把确定的事实、系统的概念当作是目的,而是更强调它们的手段意义,即把事实、概念、规则的教学作为认识事物的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②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面对的是不知道结果的情景,是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以提问和启发为主,师生关系是探究真理的伙伴关系、解决难题的合作关系。

1、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

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它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指导、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

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中国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正在从发展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

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师个人,都需要以—种新的姿态迎接这—转变。

2、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区别是什么?有没有正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区别。

3、什么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教育新理念复习提纲

教育新理念复习提纲

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第一节、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二、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三、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四、我们到底追求去问题教育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五、冲破观念障碍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第二节、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一、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不断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二、没有氧气就不能燃烧吗?三、牛顿力学可靠吗?四、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吗?五、过程教学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获得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是必要的。

但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

第三节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一、世界是综合的二、高分低能的本质――知识的割裂三、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个相关的要求:1、教师综合意识与综合知识的自我更新;2、培养教师的大学改进课程结构,跨越学科界限,拓宽学术视野,培养适应综合教学的新教师;3、改进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结构,突破单科进修的固定模式,为教师的跨学科进修提供机会。

第四节、研究性教学一、研究并不神秘二、三个案例研究要觉察问题,形成假设,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三、研究性教学的特点1、开放的、非标准答案的2、需要综合运用知识3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学习研究性教学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唯计划的。

四、确定课程意识教什么的意识第五节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一、从“哥本哈根研究所”说起二、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学会选择性的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三、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散点教学它不是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选择好了给学生,而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

四、不直接回答问答送人以鱼,不如送人以渔,教是籽不教第二章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第一节反思科学教育一、科学教育对科学的背离科学的四个层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知识的特征:1、知识是预设的2、知识被认为都是正确3、人格化的传统知识教育的特征:1、被动接受的2、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3知识的学习带有强制性。

“三新一德”考试:《教育新理念》复习提纲

“三新一德”考试:《教育新理念》复习提纲

《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第一节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创造、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意义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

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说,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虽然在社会价值上他们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们并不期望中小学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我们却希望或者是要求学校、教师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能,而且非常必要。

因为如果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就会逐渐地受到抑制甚至丧失。

这样的学生,要想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就困难多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

现实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独立位臵,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不断变化。

这种适应绝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

创造性并不神秘。

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

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而更多地与文化习惯、与教育影响相联系。

二、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

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三、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教育新理念有哪些

教育新理念有哪些

教育新理念有哪些第一篇:教育新理念有哪些教育新理念荟萃教育新理念的内容较多,主要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自主讨论、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等新的模式下教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自有教不好的老师,取消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式。

具体归纳如下(3类75条):一、教育思想类1、我们把人忘了。

我们说,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是全球竞争化的世纪,却忘了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我们教学生学语文、数学,却忘了首先教他们学会做人。

2、教育是人的教育。

一个不明白世界是人的世界的人,不配当教师;一个不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的人,更不配当教师。

3、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4、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5、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6、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

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7、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8、我们的教育成了模具,不管你多角多棱,都被熔化,铸成一种模型;我们的教师成了“园丁”,为了整齐划一,不管你多绿、多嫩,都叫你在“咔嚓”中、铁剪下平静丧生。

“教师像蜡烛”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却不值得称道。

教师应该是火柴、打火机,主要职能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的激情。

9、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

《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

《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

《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导学提纲:当代教育新理念导言:1.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

2.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也在不断变革。

3.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出现对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变革1.传统教育的问题:注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个性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2.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3.综合素质教育的实践案例:新加坡教育模式、芬兰的学校教育。

二、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变革1.传统教育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2.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

3.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案例:美国的个性化学习项目、中国的“三个一”教学模式。

三、技术教育的理念变革1.传统教育的问题:技术培养脱离实际应用,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2.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3.技术教育的实践案例:德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国的工科教育。

四、全人教育的理念变革1.传统教育的问题:片面追求学术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培养。

2.全人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

3.全人教育的实践案例:西方的人文教育、中国的德育。

五、多元评价的理念变革1.传统教育的问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多元评价的重要性: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

3.多元评价的实践案例:芬兰的没有考试的学校、中国的素质评价试点。

结语:1.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进一步推进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实践是教育的方向。

学校暑期集训材料-新教育理念学习资料(一)

学校暑期集训材料-新教育理念学习资料(一)

新教育理念学习资料(一)一、新的教学观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

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

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

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

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

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

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

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

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第一节、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二、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三、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四、我们到底追求去问题教育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五、冲破观念障碍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第二节、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一、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不断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二、没有氧气就不能燃烧吗?三、牛顿力学可靠吗?四、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吗?五、过程教学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获得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是必要的。

但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

第三节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一、世界是综合的二、高分低能的本质――知识的割裂三、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个相关的要求:1、教师综合意识与综合知识的自我更新;2、培养教师的大学改进课程结构,跨越学科界限,拓宽学术视野,培养适应综合教学的新教师;3、改进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结构,突破单科进修的固定模式,为教师的跨学科进修提供机会。

第四节、研究性教学一、研究并不神秘二、三个案例研究要觉察问题,形成假设,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三、研究性教学的特点1、开放的、非标准答案的2、需要综合运用知识3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学习研究性教学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唯计划的。

四、确定课程意识教什么的意识第五节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一、从“哥本哈根研究所”说起二、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学会选择性的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三、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散点教学它不是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选择好了给学生,而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

四、不直接回答问答送人以鱼,不如送人以渔,教是籽不教第二章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第一节反思科学教育一、科学教育对科学的背离科学的四个层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知识的特征:1、知识是预设的2、知识被认为都是正确3、人格化的传统知识教育的特征:1、被动接受的2、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3知识的学习带有强制性。

对现代科学和科学教育具有的影响:1重结果甚于重过程2、重标准答案甚于重智慧开发3、重教育者对知识必要性的看法甚于重社会、市场对知识的需要4、重稳定的知识甚于重新兴的知识二、科学对科学教育的呼唤赫尔巴特的四个教学过程: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知识;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作业)杜威五个教学步骤:暗示――设置真实的情境;问题――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问题;假设――做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理――根据假设推导结论;验证――验证结果并得出结论。

第二节开放数学教育科学的本质是发现,数学的本质是发明第三节理解文科教育一、文科与文科教育二、文科教育的价值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

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

三、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育文科教育是分解的教育,更是整体的教育。

文科教育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

文科教育是技能的教授,更是生命的对话。

第四节提升美育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一、美育不是德育二、美育的本质在于培育美的精神美育不是德育,美育也等于艺术教育获得感受体验情怀进入境界第五节把握信息技术教育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巨大功能改变知识观念、改变学习和教育观念二、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智能化、人机互动、知识观念的改变两个误解1、教学的辅助手段2需要掌握其原理三、网络时代的教师使知识转化为智慧。

使文明积淀为人格第六节走进体育一、体育精神一种强力的冶炼,冒险精神的培养,运动习惯的形成体育不等同于达标训练。

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

体育不能仅以安全为前提,也不能延年益寿。

体育不是整饬纪律和处罚的手段。

二、体育上人类原始动力的文明体现原始动力的特征:自发性、攻击性、情绪性。

体育是有力量、不规则、争每一、超越的运动,是一种习惯第七节感悟艺术教育一、艺术教育是一种语言教育二、艺术教育是感悟教育三、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传情第三章教学方式的变革第一节知识增长方式的变革四个特征:知识加速度增长;知识综合化趋势成为知识增长的本质特征;理论迅速向技术转化;知识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文字的诞生、活字印刷术、电子通信、信息化与网络化第二节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观念:循序渐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专业对口;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一、从循序渐进向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转变1、追逐学科前沿2建立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二、从消极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变三、从线性学习向T型学习转变四、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五、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第四章素质教育――跨世纪的教育理想第一节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1、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2、倡导在教育中每个人得到发展3、每个人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4、富有个性的发展二、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1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2、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3、注重可接受性和可发展性4、指向大众主义的教育三、素质教育是一种境界一种整体风貌,一种完整人格的养成四、素质教育的现实性与操作性五、对素质教育的几种误解1非知识教育2、非考试教育3、非升学教育4、课外活动5、有统一的标准模式第二节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一、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1、知识在数量上迅速膨胀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2、知识在结构上的综合化对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3、知识在传播方式上的数字化对人才掌握信息技术的要求4、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国际性的要求二、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体系三、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社会人才观四、以创造性应变能力为本位的个体人才观(人才成长相关性最高的因素: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识经济是高科技经济,道德经济,创新经济,全球化的经济。

五、重新审视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四有、三个面向第三节教育制度的创新一、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道路1、实现多元化的高考制度2、建立弹性教育制度3、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4、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目标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氛围1、为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校园文化2、民主的师生关系第四节知识教学的革命重视创新能能力的培养第五章对理想教育的追求第一节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第二节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一、修道之为教――孔子(东方)儒家文化是社会、伦理、教育三位一体的文化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育的目的需要相配合的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知行结合、强调力行是中国教育方法的最大特点明代王阳明知行合一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教育家首推孔子构建社会、伦理、教育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和操作体系,以伦理道德治国的政治思想,道德至上的教育理念,力行近乎仁的行动策略第二位是陶行知提出“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建立四通八达的民主社会”的理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做万做学做真人”二、培养哲学王――柏拉图(西方)涂尔干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目的是使年青一代系统地社会化、德育的重要性纯粹的唯理的教育第三节科学主义的教育观一、启智――形式主义教育观“七艺”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形式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1、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功能2、教育以形式为目的3、心灵功能的训练会自动产生学习的迁移能力二、知识就是力量――实质主义教育观赫尔巴特明确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科学主义在教育上的典型模式是:教育以科学知识的学习为中心第四节人文主义教育观一、顺性达情――老庄二、和谐发展――亚里士多德意大利――维多利诺“快乐之家”夸美纽斯――人文主义教育观现实派代表三、以天性为师――卢梭(人文浪漫派代表)老庄和卢梭的区别:老庄避世,卢梭入世;老庄无可无不可,卢梭是非分明;老庄打破规范反对规范具有自然原始倾向,卢梭追求合理规范并有社会契约理想。

四、人格至上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个性和自由五、终身教育1970法国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第五节钟摆与融合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启发:1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2、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3、教育是哲学、艺术,需要我们用热情和生命支拥抱4、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教育家第六章校长的文化使命第一节学校不能没有文化文化的核心是理念、精神、灵魂第二、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1、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2、要把办学思想和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共同追求3、建立相应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4、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第三节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依托教师的发展;教师讨论的气氛第七章教育家的诞生第一节教育家教育家的标准1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乏杰出人才2、受到学生拥护和爱戴3、能激发员工把教育作为一种崇高事业的热情4、具有广为人知的教育观点5、具有可操作、可模仿的教育方法6、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7、有教育定心力8、影响超出学校围墙9、能根据社会的要求做必要的变化10、有人格魅力,道德高尚第二节大教育家1、具有伟大的社会理想和拯救人类的宏大抱负2、具有对教育功能的超历史认识,具有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3、具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社会使命感和改造社会的坚强意志4、具有人才培养的卓越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