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昆虫的分类及检索表的使用
昆虫科的检索表
昆虫科的检索表1. 引言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类群之一,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生态学、农业、医学等领域。
昆虫科的检索表是一种系统分类的工具,用于帮助研究人员和爱好者准确识别和分类昆虫。
本文将介绍昆虫科的检索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检索表结构昆虫科的检索表通常由层级结构组成,从大类到小类逐级细分。
下面是一个示例的检索表结构:•界(Phylum)–门(Class)•纲(Order)–科(Family)•亚科(Subfamily)–族(Tribe)•亚族(Subtribe)–属(Genus)•种(Species)每个层级都有一个名称,用于描述昆虫的分类级别。
例如,“界”表示昆虫所属的界,“门”表示昆虫所属的门,以此类推。
3. 使用方法使用昆虫科的检索表进行分类和识别昆虫的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昆虫的界和门首先,根据昆虫的特征和形态,确定昆虫所属的界和门。
昆虫属于动物界(Animalia)和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步骤2:确定昆虫的纲根据昆虫的特征,确定昆虫所属的纲。
常见的昆虫纲包括昆虫纲(Insecta)、蛛形纲(Arachnida)等。
步骤3:确定昆虫的科根据昆虫的特征,确定昆虫所属的科。
常见的昆虫科包括鳞翅目(Lepidoptera)科、鞘翅目(Coleoptera)科等。
步骤4:继续细分根据昆虫的特征,继续逐级细分昆虫的分类。
根据检索表的结构,依次确定昆虫的亚科、族、亚族、属和种。
步骤5:识别昆虫根据确定的分类信息,比对昆虫的特征和形态,进行昆虫的识别和分类。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昆虫科的检索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熟悉昆虫的特征和形态,以便准确识别和分类。
•尽量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昆虫的细节特征,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注意昆虫的变异和多态性,有时同一种昆虫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学习和掌握昆虫分类学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检索表。
5. 结论昆虫科的检索表是一种有助于昆虫识别和分类的工具。
昆虫的鉴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学习昆虫的形态特征,提高昆虫识别能力。
3. 掌握昆虫分类检索表的运用。
二、实验原理昆虫是地球上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动物群体,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
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结合昆虫分类检索表,可以准确鉴定昆虫的种类。
三、实验材料1. 昆虫标本:包括不同科、目的昆虫标本。
2. 昆虫分类检索表。
3. 放大镜、镊子、记录本等。
四、实验方法1. 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足、翅等部位。
2.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查阅昆虫分类检索表,确定昆虫的种类。
3.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昆虫种类、数量及特征。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昆虫标本放置在实验台上,准备好放大镜、记录本等实验用品。
2. 观察昆虫: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翅等部位,注意观察其形态、颜色、斑纹等特征。
3. 查阅检索表:根据观察到的昆虫形态特征,逐级查阅昆虫分类检索表,确定昆虫的种类。
4.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昆虫种类、数量及特征记录在记录本上。
5. 分析总结: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昆虫种类进行分析,总结昆虫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昆虫种类及数量:- 甲虫:50只- 蝴蝶:30只- 蚂蚁:20只- 蜻蜓:10只- 其他昆虫:10只2.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结合昆虫分类检索表,成功鉴定出50种甲虫、30种蝴蝶、20种蚂蚁、10种蜻蜓及其他10种昆虫。
- 实验过程中,部分昆虫种类鉴定较为困难,需要多次查阅检索表,说明昆虫分类检索表在昆虫鉴别过程中的重要性。
七、实验结论1. 昆虫的形态特征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
2. 昆虫分类检索表是昆虫鉴别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快速准确地鉴定昆虫种类。
3.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自己的昆虫识别能力,为今后从事昆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八、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部分昆虫种类鉴定较为困难,说明自己在昆虫学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昆虫科的检索表
昆虫科的检索表
昆虫科的检索表通常是一份详细列举昆虫科类别及其特征的文档,用于帮助学者、研究者和学生识别和分类不同的昆虫。
这样的检索表可能包括科学名称、外部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特征等方面的信息。
由于昆虫种类繁多,检索表可能会按照分类学系统的层次结构,从上至下列出不同的昆虫科、属和种。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昆虫科检索表的示例: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的检索表可能包含更多的科、属和种,以及更详细的特征和信息。
对于特定的昆虫检索表,建议查阅昆
虫学教科书、学术论文或专业网站,或者联系昆虫学专家。
昆虫检索表
昆虫检索表1. 引言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昆虫的分类和特征,我们编写了这份昆虫检索表。
本文将详细介绍昆虫的分类方法和常见种类,并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检索表,帮助读者准确识别各种昆虫。
2. 昆虫分类方法昆虫的分类是基于其形态特征和进化关系进行的。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昆虫分类系统是由瑞典生物学家卡尔·林奈于18世纪中叶提出的。
该系统将昆虫分为以下几个层级:•界(Phylum):动物界(Animalia)•门(Class):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Order):昆虫纲(Insecta)•目(Family):根据不同特征划分•科(Family):根据不同特征划分•属(Genus):根据不同特征划分•种(Species):具体物种3. 常见昆虫种类3.1 蝴蝶科(Family Nymphalidae)蝴蝶科是昆虫纲中最为美丽和多样化的一类昆虫,其翅膀上鲜艳的颜色和复杂的花纹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蝴蝶科包括许多亚科和属,如: - 玉带蛱蝶属(Genus Graphium):这些蝴蝶具有长而窄的翅膀,翅膀上有明亮的黄色、黑色和白色花纹。
- 蓝刺尾属(Genus Papilio):这些大型蝴蝶具有独特的尾巴形状,通常以鲜艳的颜色和复杂的斑点图案而闻名。
3.2 蚂蚁科(Family Formicidae)蚂蚁科是社会性昆虫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它们生活在庞大而高度组织化的群体中。
不同种类的蚂蚁在外形、大小和行为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常见种类包括: - 红火蚁属(Genus Solenopsis):这些蚂蚁体型较小,颜色为红色或黑色。
它们的蚁巢通常位于地下,对其他昆虫和人类构成威胁。
- 黑家蚂属(Genus Lasius):这些蚂蚁体型较大,颜色为黑色。
它们常常在家庭附近建立巢穴,并与其他昆虫共生。
3.3 蜜蜂科(Family Apidae)蜜蜂科是另一类社会性昆虫,它们以其对花粉传播和蜜制品生产的贡献而闻名。
昆虫分类检索表
昆虫分类与检索表的使用昆虫纲隶属节肢动物门,就是动物界第一大纲,已知100多万种,约占整个动物界的75%。
根据变态的有无与类型,腹部运动附肢的有无,翅的有无、数量、质地与类型,以及口器、触角及胸足的类型等特征,一般将昆虫纲分为二个亚纲三十多个目。
使用下面的“昆虫(成虫)分目检索表”,学习分类工作的原理与方法,将老师提供的或自己采集的昆虫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到它们所属的目。
检索表中列有1、2、3……等若干条,每条都含有一对(两项)互相对立的特征描述。
鉴定标本时,仔细观察待鉴定标本的形态特征,并从检索表第1条开始逐条查对。
昆虫标本特征符合两项对立描述的中的那一项,就按该项描述后面的数字(数字表示条的编号)继续查下去,直到查出该昆虫所属的目为止。
昆虫(成虫)分目检索表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先置于昆虫纲无翅亚纲中的原尾目、弹尾目与双尾目很可能并不属于昆虫。
但它们的分类地位尚不很明确,故将这三个目仍暂放在此处的检索表中。
1、翅无或极退化………………………………………………、………………………、、……、、(2)翅2对或1对………………………………………………、…、、………………………、、、(23)2、无足,幼虫状,头与胸愈合;内寄生于膜翅目、半翅目及直翅目等昆虫体内,仅头胸部露出寄主腹节外...............................................................捻翅目(Strepsiptera) 有足,头与胸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 (3)3、腹部除外生殖器与尾须外,有其她运动附肢……………………………………………、、、(4)腹部除外生殖器与尾须外,无其她运动附肢……………………………………………、、(7)4、无触角;腹部12节,第1节~ 第3节各有1对短小的附肢………………原尾目(Protura)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 (5)5、腹部至多6节,第1腹节具腹管;第3腹节有握弹器,第4或第5腹节有一分叉的弹器,但有些种类的握弹器与弹器退化..........................................、弹尾目(Collembola) 腹部多于6节,无上述附肢,但有成对的刺突或泡 (6)6、腹部末端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或坚硬不分节的尾铗,无中尾丝与复眼………………………………………………………………………………………………、、双尾目(Diplura) 腹部末端除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的中尾丝;有复眼………缨尾目(Thesanura)7、口器咀嚼式…………………………………………………………………………………、(8)口器刺吸式或舔吸式、虹吸式等………………………、、………………………………、、(18)8、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或尾铗………………………………………………………………、(9)腹部末端无尾须................................................、、 (15)9、尾须铗状,坚硬不分节……………………、、…、……………、、………、革翅目(Dermaptera)尾须不呈铗状……………………………………………………………………………、、(10)10、前足第一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Embiidina)前足第一跗节不特别膨大,不能纺丝....................................、、 (11)11、前足捕捉足……………………………………………………………、、螳螂目(Mantodea)前足非捕捉足 (12)12、后足跳跃足……………………………………………………………直翅目(Orthoptera)后足非跳跃足………………………………………………………………………、、、…、(13)13、体扁,卵圆形;前胸背板很大,向前延伸至少覆盖头部大部分……、、、…蜚蠊目(Blattaria)体非卵圆形;前胸背板小,头部外露、、、.............................................、 (14)14、体细长杆状……………………………………………………、……、、竹节虫目(Plasmida)体非杆状,社会性昆虫………………………………………………、、等翅目(Isoptera) 15、跗节至多3节……………………………………………………………………………、(16)跗节4节~ 5节……………………………………………………………、…………、、(17)16、触角3节~ 5节,寄生于鸟类或兽类体表……、、、……………、、、……、食毛目(Mallophaga)触角13节~ 15节,非寄生性……………………………、………、啮虫目(Corrodentia) 17、腹部第1节并入后胸,第1节与第2节之间紧缩呈柄状…………、、膜翅目(Hymenoptera)腹部第1节不并入后胸,第1节与第2节之间不紧缩为柄状………鞘翅目(Coleoptera) 18、体密被鳞片,翅全部或部分被有鳞片,口器虹吸式………………、鳞翅目(Lepidoptera)体无鳞片;口器刺吸式、舔吸式等或退化...................................................、、(19) 19、跗节5节....................................................................................、 (20)跗节至多3节 (21)20、体左右侧扁…………………、…………………………………………、蚤目(Siphonaptera)体不侧扁…………………………………………………………………、双翅目(Diptera) 21、跗节端部有能伸缩的泡,爪很小………………、…………………、、缨尾目(Thysanoptera)跗节端部无能伸缩的泡……………………………、………………………、、…………、(22)22、足具1爪,适于攀附在毛发上,外寄生于哺乳动物……………………、、虱目(Anoplura)足具2爪;如具1爪则寄生于植物上,极不活泼或固定不动,体呈球状,介壳状等,常被有蜡质、胶质等分泌物…………………………………………、…同翅目(Homoptera)23、翅1对…………………………………………………………………、、………………、、(24)翅2对…………………………………………………………………………、、………、、(32)24 、前翅或后翅特化成平衡棒………………………………………………………………、、(25)无平衡棒………………………………………………………………………、、、………、(27)25、前翅形成平衡棒,后翅大……………………………………………、、捻翅目(Strepsiptera)后翅形成平衡棒,前翅大.................................、、 (26)26、跗节5节……………………………………………………………………双翅目(Diptera)跗节仅1节(雄介壳虫) ......................................................、同翅目(Homoptera) 27、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 (28)腹部末端无尾须………………………………………、………、………………………、、(30)28、尾须细长分节,或更有1条相似的中尾丝;翅竖立背上…………、、蜉蝣目(Ephemerida)尾须短小不分节,无中尾丝;翅平覆在腹部背面………、、……………………………、、(29)29、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体细长杆状或扁宽叶状…………、、……、、竹节虫目(Phasmida)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Orthoptera)30、前翅角质,口器咀嚼式………………………………………………、、鞘翅目(Coleoptera)翅膜质,口器非咀嚼式………………………………、、、………………………、、………、(31)31、翅上有鳞片………………………………、、、…………………………鳞翅目(Lepidoptera)翅上无鳞片……………………、…………………………………、、缨翅目(Thysanoptera)32、前翅全部或部分较厚为角质或革质,后翅膜质............、、 (33)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40)33、前翅基半部为角质或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半翅目(Hemiptera)前翅基部与端部质地相同,或虽局部较厚但不如上所述……、………………………、(34) 34、口器刺吸式………………………………………………、、…………、、同翅目(Homoptera)口器咀嚼式 (35)35、前翅有翅脉...........................................................................、、、......、、 (36)前翅无明显翅脉………………………………………………………、、、………………、(39)36、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直翅目(Orthoptera)跗节5节,后足与前足不如上所述...............、........................、、 (37)37、前足捕捉足……………………………………………………………、、、螳螂目(Mantodea)前足非捕捉足 (38)38、前胸背板很大,向前延伸至少覆盖头部大部分……、……………、、蜚蠊目(Blattaria)前胸背板小,头部外露;体似杆状或叶片状…………、………、……竹节虫目(Phasmida)39、腹部末端有1对尾铗;前翅短小,不能盖住腹部中部………………、革翅目(Dermaptera)腹部末端无尾铗;前翅一般较长,至少盖住腹部大部分………、、、…、鞘翅目(Coleoptera)40、翅至少部分被有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鳞翅目(Lepidopera)翅无鳞片,口器非虹吸式..................、......................................................、(41) 41、口器刺吸式................................................、 (42)口器咀嚼式、嚼吸式或退化……………………………………………………………、、(44)42、下唇形成分节的喙,翅缘无长毛………………………………………、、………………、(43)无分节的喙;翅极狭长,翅缘有缨状长毛………、、、………………、缨翅目(Thysanoptera)43、喙自头的前方伸出…………………………、…………………………半翅目(Hemiptera)喙自头的后方伸出………………………………、、、…………………、同翅目(Homoptera)44、触角极短小, 刚毛状……………………………………………………………………、(45)触角长而显著, 非刚毛状………………………………、……………………………、、(46)45、尾须细长多节,或更有一条相似的中尾丝;后翅很小………、…、…、蜉蝣目(Ephemerida)尾须短而不分节,无中尾丝;后翅与前翅大小相似……………………蜻蜓目(Odonata) 46、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长翅目(Mecoptera)头部不延长成喙状………………………………………………………、、……………、、(47)47、前足第1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Embiidina)前足第1跗节不特别膨大,不能纺丝..............................、、、 (48)48、前、后翅几乎相等,翅基部有一条横的肩缝,翅易沿此缝脱落…、…、…、、等翅目(Isoptera)前、后翅无肩线............................................................、、 (49)49、后翅前缘有一排小钩形成的的翅钩列,用以与前翅相连…、、、……膜翅目(Hymenoptera)后翅前缘无翅钩列…………………………………………………、、、…………………、(50)50、跗节2节~ 3节………………、、、……、…………………………………………………、、(51)跗节5节…………………………………………………………………………………、(52) 51、前胸很大,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襀翅目(Plecoptera)前胸很小如颈状,无尾须…………、、、、、………………………………啮虫目(Corrodentia)52、翅密被明显的毛,口器(上颚)退化……………、、……………………毛翅目(Trichoptera)翅无明显的毛,毛仅着生在翅脉与翅缘上;口器(上颚)发达...............、 (53)53、后翅基部宽于前翅,具发达的臀区,休息时后翅臀区纵向折叠;头为前口式…………、、、……………………………………………………………………、…、、… 广翅目(Megaloptera)后翅基部不宽于前翅,无发达的臀区,休息时也不折叠;头为下口式……………、、(54) 54、头长;前胸很长,圆筒状;足正常;雌虫具伸向后方的针状产卵器……………………………………………、…………………………………………、、………蛇蛉目(Raphidiodea)头短;前胸一般不很长,若很长时则前足为捕捉足(似螳螂);雌虫一般无针状产卵器,若有则弯在背上向前伸……………………………、、………………、、脉翅目(Neuroptera)。
昆虫分类检索表
昆虫分类与检索表得使用昆虫纲隶属节肢动物门,就是动物界第一大纲,已知100多万种,约占整个动物界得75%。
根据变态得有无与类型,腹部运动附肢得有无,翅得有无、数量、质地与类型,以及口器、触角及胸足得类型等特征,一般将昆虫纲分为二个亚纲三十多个目.使用下面得“昆虫(成虫)分目检索表",学习分类工作得原理与方法,将老师提供得或自己采集得昆虫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到它们所属得目。
检索表中列有1、2、3……等若干条,每条都含有一对(两项)互相对立得特征描述.鉴定标本时,仔细观察待鉴定标本得形态特征,并从检索表第1条开始逐条查对。
昆虫标本特征符合两项对立描述得中得那一项,就按该项描述后面得数字(数字表示条得编号)继续查下去,直到查出该昆虫所属得目为止。
昆虫(成虫)分目检索表注:近年来得研究表明,原先置于昆虫纲无翅亚纲中得原尾目、弹尾目与双尾目很可能并不属于昆虫.但它们得分类地位尚不很明确,故将这三个目仍暂放在此处得检索表中。
1、翅无或极退化………………………………………………、………………………、、……、、(2)翅2对或1对………………………………………………、…、、………………………、、、(23)2、无足,幼虫状,头与胸愈合;内寄生于膜翅目、半翅目及直翅目等昆虫体内,仅头胸部露出寄主腹节外………………………………………………………捻翅目(Strepsiptera)有足,头与胸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 (3)3、腹部除外生殖器与尾须外,有其她运动附肢……………………………………………、、、(4)腹部除外生殖器与尾须外,无其她运动附肢……………………………………………、、(7)4、无触角;腹部12节,第1节~第3节各有1对短小得附肢………………原尾目(Pro tura)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 (5)5、腹部至多6节,第1腹节具腹管;第3腹节有握弹器,第4或第5腹节有一分叉得弹器,但有些种类得握弹器与弹器退化……………………………………、弹尾目(Collembola)腹部多于6节,无上述附肢,但有成对得刺突或泡 (6)6、腹部末端有一对长而分节得尾须或坚硬不分节得尾铗,无中尾丝与复眼………………………………………………………………………………………………、、双尾目(Dip lura)腹部末端除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得中尾丝;有复眼………缨尾目(Thesanura)7、口器咀嚼式…………………………………………………………………………………、(8)口器刺吸式或舔吸式、虹吸式等………………………、、………………………………、、(18)8、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或尾铗………………………………………………………………、(9)腹部末端无尾须…………………………………………、、………………………………(15)9、尾须铗状,坚硬不分节……………………、、…、……………、、………、革翅目(Dermaptera)尾须不呈铗状……………………………………………………………………………、、(10)10、前足第一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Embiidina)前足第一跗节不特别膨大,不能纺丝....................................、、 (11)11、前足捕捉足……………………………………………………………、、螳螂目(Mantodea)前足非捕捉足……………………………………………………………………………(12)12、后足跳跃足……………………………………………………………直翅目(Orthoptera)后足非跳跃足………………………………………………………………………、、、…、(13)13、体扁,卵圆形;前胸背板很大,向前延伸至少覆盖头部大部分……、、、…蜚蠊目(Blattaria)体非卵圆形;前胸背板小,头部外露、、、.............................................、 (14)14、体细长杆状……………………………………………………、……、、竹节虫目(Plas mida)体非杆状,社会性昆虫………………………………………………、、等翅目(Isoptera) 15、跗节至多3节……………………………………………………………………………、(16)跗节4节~5节……………………………………………………………、…………、、(17)16、触角3节~5节,寄生于鸟类或兽类体表……、、、……………、、、……、食毛目(Mallophaga)触角13节~ 15节,非寄生性……………………………、………、啮虫目(Corrodentia)17、腹部第1节并入后胸,第1节与第2节之间紧缩呈柄状…………、、膜翅目(Hymenoptera)腹部第1节不并入后胸,第1节与第2节之间不紧缩为柄状………鞘翅目(Coleo ptera)18、体密被鳞片,翅全部或部分被有鳞片,口器虹吸式………………、鳞翅目(Lepidoptera)体无鳞片;口器刺吸式、舔吸式等或退化……………………………………………、、(19)19、跗节5节…………………………………………………………………………、………(20)跗节至多3节 (21)20、体左右侧扁…………………、…………………………………………、蚤目(Siphonaptera)体不侧扁…………………………………………………………………、双翅目(Dip tera)21、跗节端部有能伸缩得泡,爪很小………………、…………………、、缨尾目(Thys anoptera)跗节端部无能伸缩得泡……………………………、………………………、、…………、(22)22、足具1爪,适于攀附在毛发上,外寄生于哺乳动物……………………、、虱目(Anoplura)足具2爪;如具1爪则寄生于植物上,极不活泼或固定不动,体呈球状,介壳状等,常被有蜡质、胶质等分泌物…………………………………………、…同翅目(Homoptera)23、翅1对…………………………………………………………………、、………………、、(24)翅2对…………………………………………………………………………、、………、、(32)24、前翅或后翅特化成平衡棒………………………………………………………………、、(25)无平衡棒………………………………………………………………………、、、………、(27)25、前翅形成平衡棒,后翅大……………………………………………、、捻翅目(Strep siptera)后翅形成平衡棒,前翅大.................................、、 (26)26、跗节5节……………………………………………………………………双翅目(Diptera)跗节仅1节(雄介壳虫)………………………………………………、同翅目(Homop tera)27、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28)腹部末端无尾须………………………………………、………、………………………、、(30)28、尾须细长分节,或更有1条相似得中尾丝;翅竖立背上…………、、蜉蝣目(Ephem erida)尾须短小不分节,无中尾丝;翅平覆在腹部背面………、、……………………………、、(29)29、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体细长杆状或扁宽叶状…………、、……、、竹节虫目(Phasmida)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Orthopter a)30、前翅角质,口器咀嚼式………………………………………………、、鞘翅目(Coleopt era)翅膜质,口器非咀嚼式………………………………、、、………………………、、………、(31)31、翅上有鳞片………………………………、、、…………………………鳞翅目(Lepidoptera)翅上无鳞片……………………、…………………………………、、缨翅目(Thysanoptera)32、前翅全部或部分较厚为角质或革质,后翅膜质............、、 (33)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40)33、前翅基半部为角质或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半翅目(Hemiptera)前翅基部与端部质地相同,或虽局部较厚但不如上所述……、………………………、(34)34、口器刺吸式………………………………………………、、…………、、同翅目(Homoptera)口器咀嚼式………………………………………………………………………………(35)35、前翅有翅脉...........................................................................、、、......、、 (36)前翅无明显翅脉………………………………………………………、、、………………、(39)36、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直翅目(Ortho ptera)跗节5节,后足与前足不如上所述...............、........................、、 (37)37、前足捕捉足……………………………………………………………、、、螳螂目(Man todea)前足非捕捉足……………………………………………………………………………(38)38、前胸背板很大,向前延伸至少覆盖头部大部分……、……………、、蜚蠊目(Bla ttaria)前胸背板小,头部外露;体似杆状或叶片状…………、………、……竹节虫目(Phas mida)39、腹部末端有1对尾铗;前翅短小,不能盖住腹部中部………………、革翅目(Derm aptera)腹部末端无尾铗;前翅一般较长,至少盖住腹部大部分………、、、…、鞘翅目(Co leoptera)40、翅至少部分被有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鳞翅目(Lep idopera)翅无鳞片,口器非虹吸式………………、………………………………………………、(41)41、口器刺吸式…………………………………………、……………………………………(42) 口器咀嚼式、嚼吸式或退化……………………………………………………………、、(44)42、下唇形成分节得喙,翅缘无长毛………………………………………、、………………、(43)无分节得喙;翅极狭长,翅缘有缨状长毛………、、、………………、缨翅目(Thysano ptera)43、喙自头得前方伸出…………………………、…………………………半翅目(Hemiptera)喙自头得后方伸出………………………………、、、…………………、同翅目(Homo ptera)44、触角极短小, 刚毛状……………………………………………………………………、(45)触角长而显著,非刚毛状………………………………、……………………………、、(46)45、尾须细长多节,或更有一条相似得中尾丝;后翅很小………、…、…、蜉蝣目(Eph emerida)尾须短而不分节,无中尾丝;后翅与前翅大小相似……………………蜻蜓目(Odonata)46、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长翅目(Mecoptera)头部不延长成喙状………………………………………………………、、……………、、(47)47、前足第1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Embiidina)前足第1跗节不特别膨大,不能纺丝..............................、、、 (48)48、前、后翅几乎相等,翅基部有一条横得肩缝,翅易沿此缝脱落…、…、…、、等翅目(Isoptera)前、后翅无肩线............................................................、、 (49)49、后翅前缘有一排小钩形成得得翅钩列,用以与前翅相连…、、、……膜翅目(Hymenoptera)后翅前缘无翅钩列…………………………………………………、、、…………………、(50)50、跗节2节~ 3节………………、、、……、…………………………………………………、、(51)跗节5节…………………………………………………………………………………、(52)51、前胸很大,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襀翅目(Plecoptera)前胸很小如颈状,无尾须…………、、、、、………………………………啮虫目(Corrodentia)52、翅密被明显得毛,口器(上颚)退化……………、、……………………毛翅目(Trichoptera)翅无明显得毛,毛仅着生在翅脉与翅缘上;口器(上颚)发达...............、 (53)53、后翅基部宽于前翅,具发达得臀区,休息时后翅臀区纵向折叠;头为前口式…………、、、……………………………………………………………………、…、、… 广翅目(Megaloptera)后翅基部不宽于前翅,无发达得臀区,休息时也不折叠;头为下口式……………、、(54)54、头长;前胸很长,圆筒状;足正常;雌虫具伸向后方得针状产卵器……………………………………………、…………………………………………、、………蛇蛉目(Raphidiodea)头短;前胸一般不很长,若很长时则前足为捕捉足(似螳螂);雌虫一般无针状产卵器,若有则弯在背上向前伸……………………………、、………………、、脉翅目(Neuroptera)。
昆虫分类鉴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昆虫分类鉴定工具,如昆虫图鉴、检索表等。
3. 提高对昆虫形态特征的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昆虫:采集的昆虫标本,包括成虫、幼虫、卵等不同发育阶段。
2. 工具:昆虫图鉴、检索表、放大镜、镊子、酒精、标签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昆虫标本,记录其形态特征,如身体颜色、体型、翅膀、触角、足等。
2. 根据昆虫图鉴,初步判断昆虫所属的目、科、属。
3. 使用检索表,进一步确定昆虫的种类。
4. 对鉴定结果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标本,记录形态特征(1)观察昆虫整体形态,如体型、颜色、翅膀等。
(2)观察昆虫的头部,包括触角、口器、复眼等。
(3)观察昆虫的胸部,包括翅、足等。
(4)观察昆虫的腹部,包括生殖器官、呼吸器官等。
2. 初步判断昆虫所属的目、科、属(1)根据昆虫整体形态,初步判断其所属的目。
(2)结合昆虫的触角、口器、翅等特征,判断其所属的科。
(3)根据昆虫的足、生殖器官等特征,判断其所属的属。
3. 使用检索表确定昆虫种类(1)选择合适的检索表,如《中国昆虫名录》。
(2)按照检索表的顺序,逐项判断昆虫的特征。
(3)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昆虫的种类。
4. 撰写实验报告(1)概述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
(2)详细描述昆虫的形态特征和鉴定过程。
(3)总结实验结果,提出实验结论。
(4)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共鉴定出10种昆虫,包括蝶类、蛾类、蜻蜓类、蜚蠊类等。
2. 通过观察昆虫形态特征,提高了对昆虫的认识,掌握了昆虫分类的基本方法。
3. 在使用检索表进行鉴定时,发现部分昆虫特征存在相似之处,需要结合其他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4. 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昆虫标本保存不完整,影响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对昆虫的认识。
昆虫检索表
昆虫检索表(实用版)目录1.昆虫检索表的定义与作用2.昆虫检索表的分类方法3.昆虫检索表的使用方法4.昆虫检索表的优缺点正文昆虫检索表是一种用于识别昆虫的工具,通过提供一系列关于昆虫特征的问题,引导使用者逐步确定昆虫的种类。
昆虫检索表在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相关人员快速准确地识别昆虫,从而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对农作物、森林的影响。
昆虫检索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编制。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照昆虫的发育阶段分类,如卵、幼虫、蛹和成虫;按照昆虫的形态特征分类,如触角、翅、足和口器;按照昆虫的生活习性分类,如土壤昆虫、植物昆虫和捕食昆虫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相应的分类方法编制检索表。
使用昆虫检索表时,首先需要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然后根据检索表中的问题,逐步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昆虫种类,最终确定待识别昆虫的分类。
例如,根据昆虫的翅长和宽度,可以初步判断其属于鳞翅目、鞘翅目或膜翅目等;再根据触角的形状和长度,进一步确定其属于具体的科和属;最后,通过比较足部特征、翅脉等细微结构,可以准确地识别昆虫的种类。
昆虫检索表具有许多优点,如简便易行、易于掌握和使用等。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昆虫种类繁多,检索表可能无法涵盖所有的昆虫种类,特别是一些罕见或新发现的昆虫。
其次,昆虫检索表的编制需要专业知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外,使用昆虫检索表时,需要对昆虫的特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于初次使用者,可能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总之,昆虫检索表是一种实用的昆虫识别工具,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
昆虫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认识森林昆虫)
5.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适于跳跃或前足适于开掘…直翅目 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
检索顺序:
二、检索表的形式 (二)单项式(系列式)检索表 同一内容的两项相对特征,分别在开头数字行及括号内
二、检索表的形式 (三)包含式检索表 同一内容的两项相对特征,分别在两行条文中描述,两
行条文中又包含着符合本条特征的其他所有条文。
A 无翅 B 腹末有弹器………………………………………………………弹尾目 BB 腹末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缨尾目
AA 有翅 B口器刺吸式 C 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前端… ……………半翅目 CC 前后翅为膜质或前翅稍厚,喙着生于头腹面后端…………同翅目 BB 口器咀嚼式 C 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适于跳跃或前足适于开掘……直翅目 CC 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
蝗虫胸足的附节及前附节
描述,其中之一必与待查的昆虫标本特征相符。
1.无翅…………………………………………………………2 有翅…………………………………………………………3
2.腹末有弹器…………………………………………………弹尾目 腹末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缨尾目
3.口器刺吸式…………………………………………………4 口器咀嚼式…………………………………………………5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三、任务:
认真观察昆虫编号标本特征,按检索表 1“昆虫纲成虫分目检索表”,检索确定其 所属的目,有科检索表的检索到科。并写 出检索顺序和检索结果。
生物竞赛实验:昆虫分类
(三)昆虫的腹部
昆虫的腹部由多数腹节组成,末端有肛门、生殖器和尾须 等器官 是昆虫的生殖和代谢中心
雌性外生殖器构造图解
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图解
二、重要目的识别
三叶虫亚门 螯肢亚门 甲壳亚门 多足亚门 六足亚门 原尾纲 弹尾纲 双尾纲 昆虫纲 • 石蛃亚纲 • 衣鱼亚纲 • 有翅亚纲
• • • •
连续式检索表
1(23) 2(40) 3(45) 4(5) 5(4)
翅无,或极退化 有足,头和胸部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 腹部除外生殖和尾须外,有其他附肢 无触角;腹部12节,第1-3节有1对短小的附肢…原尾目 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
退格式检索表
A 翅无,或极退化 无足,幼虫状,头和胸部愈合,寄生于昆虫体内……………….. 捻翅目 有足,头和胸部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 腹部除外生殖和尾须外,有其他附肢 无触角;腹部12节,第1-3节有1对短小的附肢…原尾目 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 腹部除外生殖和尾须外,无其他附肢 B 翅2对或1对 翅2对 前翅革质,后翅膜质 前翅基部为革பைடு நூலகம்或角质,后翅膜质
4) 蝼蛄总科: 触角短线状(十 二节),不超过体长。 身体纺锤形,前足挖掘 式,前翅较短。
革翅目
• 咀嚼式口器。前翅短小,角质,后翅扇状 褶叠收合于前翅下。尾须发达,钳状。行 自由或外寄生生活。俗称蠼螋。
缨翅目
• 体型微小(0.5-15毫米),窄长。口器为锉吸 式。翅狭窄,边缘具多数长缨毛。过渡变 态发育(有假蛹期)。蓟马
1) 蝗总科: 触角线状, 较短,不超过体长。 跗节为三节式。听 器于第一腹节两侧。 产卵器凿状。 2) 螽蟖总科: 体形较侧扁。触 角长(三十节以上)线 状,超过体长。跗节为 四节式。听器位于前足 胫节基部。尾须较短, 产卵器刀状。
任选昆虫纲七个目编写二项式检索表
一、选取昆虫纲七个目的介绍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纲,其中包含了众多种类繁多的昆虫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选择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昆虫目进行介绍,分别是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鳃翅目。
这些目在昆虫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昆虫生物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包括了蝴蝶、飞蛾等昆虫。
其特点是具有粉末状的鳞片覆盖在翅膀表面,形成华丽多彩的翅膀图案,因此也被称为鳞翅昆虫。
鳞翅目昆虫有着丰富多样的生态习性,包括食性、繁殖习性等,对于植物的传粉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三、鞘翅目鞘翅目昆虫身体细长,前翅硬化,后翅膜质。
其中的金龟子、天牛等昆虫在农林业生产中对植物的危害很大,而一些种类如飞虱则是益虫,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四、直翅目直翅目昆虫包括了蝗虫、稻蝗等大大小小的昆虫。
直翅目昆虫在农业生产中对作物有着严重的危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也被称为农业害虫。
五、鞘翅目鞘翅目的昆虫以寄生生活为主,在农业害虫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蚜蚁等昆虫在农业生产中对植物有害,而寄生在蚜虫身上的瓢虫等则是天敌,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六、半翅目半翅目昆虫包括了蜻蜓、蝉等昆虫,体形修长,前后翅相似。
蜻蜓在农业生产中是益虫,可以食用害虫,对于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七、膜翅目膜翅目昆虫包括了蚜虫等昆虫,体形细长,翅膜质薄。
蚜虫是农业害虫,可以通过掠食、寄生等方式对植物造成危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八、鳃翅目鳃翅目昆虫包括了水面上的浮游昆虫,如蜻蜓等。
这些昆虫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在水上或者水边,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总结昆虫纲七个目中的昆虫在农业生产、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于昆虫生物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了解这些昆虫的生态习性、繁殖习性、食性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昆虫资源,促进生态平衡的稳定。
实验七 昆虫的分类及检索表的使用共27页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昆虫检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昆虫检索实验,旨在提高对昆虫形态学特征的观察和识别能力,学习昆虫检索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了解昆虫与人类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实验地点XX大学昆虫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昆虫标本:采集自野外或实验室,包括不同目、科的昆虫标本。
2. 昆虫检索表:昆虫纲、目、科、属、种的检索表。
3. 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针、镊子等实验工具。
五、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标本:对昆虫标本进行初步观察,记录其形态特征,如体型、颜色、触角、翅膀、足等。
2. 使用检索表: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逐步查找检索表,确定昆虫的目、科、属、种。
3. 解剖观察:对昆虫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内部器官结构,进一步确定昆虫的分类。
4. 记录实验结果:将检索到的昆虫名称、形态特征、所属科、目等信息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昆虫标本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进行了观察,记录了以下形态特征:(1)体型:小型、中型、大型。
(2)颜色:黑色、黄色、绿色、棕色等。
(3)触角:刚毛状、丝状、棒状等。
(4)翅膀:膜质、革质、透明、半透明等。
(5)足:细长、粗壮、多节等。
2. 使用检索表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我们逐步查找检索表,确定了以下昆虫的分类:(1)昆虫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双翅目等。
(2)昆虫科:蝶科、蛾科、甲虫科、蜜蜂科、蝗虫科、蚊科等。
(3)昆虫属:蝶属、蛾属、甲虫属、蜜蜂属、蝗虫属、蚊属等。
(4)昆虫种:具体种名。
3. 解剖观察通过对昆虫标本的解剖观察,我们发现昆虫内部器官结构复杂,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
这些器官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确定昆虫的分类。
4. 记录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以下昆虫的名称、形态特征、所属科、目等信息:(1)蝴蝶(鳞翅目,蝶科):体型中型,翅膀膜质,颜色多样,触角棒状。
(2)甲虫(鞘翅目,甲虫科):体型中型,翅膀革质,颜色多样,触角丝状。
昆虫分类
实验七昆虫分类(一)——目的分类目的:了解昆虫纲分目的特征;掌握常见农业昆虫中重要目的主要形态鉴定特征;学习使用和编制检索表;原理:(自己写)材料用具:跳虫、蜚蠊、飞蝗、蠼螋、蜻蜓、蓟马、蝽象、蜡蝉、草蛉、地老虎、粉蝶、金龟子、胡蜂、蜜蜂、食蚜蝇、大蚊标本等。
户外采集的昆虫。
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和大头针等工具;多媒体课件。
内容与方法:(参考以下这些)一、检索表检索表的编制,是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将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从中选定比较重大而稳定的特征,做成简短的文字条文排列而成。
因此检索表的运用和编制是昆虫分类工作重要的基础。
1、类型:双项式(两项式)、单项式、退格式或包孕式。
2、步骤:选取特征→列表→成文例如:目名口器翅其它特征弹尾目咀嚼式无腹末有弹器缨尾目咀嚼式无腹末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直翅目咀嚼式前翅皮革质,后翅膜质后足适于跳跃,或前足适于开掘鞘翅目咀嚼式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半翅目刺吸式前翅为半鞘翅,后翅为膜质喙着生于头前端同翅目刺吸式前后翅膜质,或前翅稍加厚喙着生于头腹面后端两项式1.无翅 (2)有翅 (3)2.腹末有弹器……………………………………………………………………………弹尾目腹末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缨尾目3.口器刺吸式 (4)口器咀嚼式 (5)4.前翅为半鞘翅…………………………………………………………………………半翅目前后翅膜质……………………………………………………………………………同翅目5.前翅皮质,后翅膜质…………………………………………………………………直翅目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3、编制检索表的注意事项尽可能地选用明显而稳定的外部特征绝对性状对称性状文字简洁二、重要农业昆虫的分目观察标本,掌握主要农业昆虫的分类鉴定特征。
昆虫分类和检索表的使用
昆虫分类和检索表的使用昆虫分类和检索表的使用1. 昆虫的分类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界第一大纲,已知100多万种,占动物界~75%。
分类:2亚纲30多目;分亚纲、目的依据变态:有无、类型;腹部运动附肢:有无;翅:有无、数量、质地和类型;口器、触角、胸足:类型,等。
2. 昆虫(成虫)分目检索表(1)目的使用昆虫(成虫)分目检索表,将老师提供、自己采集的昆虫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到它们所属的目;从而学习分类工作的原理和方法。
(2)检索表简介①检索表中列有1、2、3……等若干条。
②每条都含有1个对句(两项);描述互相对立的两种(两套)特征。
(3)检索表使用方法①检鉴定标本时,首先仔细观察待鉴定标本的形态特征;然后从检索表第1条开始逐条查对。
②标本特征符合两项对立描述的中的哪一项,就按该项后面的数字继续查下去;(数字表示条的编号)③依次逐条直到查出该昆虫所属的目为止。
昆虫(成虫)分目检索表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先置于昆虫纲无翅亚纲中的原尾目、弹尾目和双尾目很可能并不属于昆虫。
但它们的分类地位尚不很明确,故将这三个目仍暂放在此处的检索表中。
1. 翅无或极退化 (2)翅2对或1对 (23)2. 无足,幼虫状,头和胸愈合;内寄生于膜翅目、半翅目及直翅目等昆虫体内,仅头胸部露出寄主腹节外............................................................捻翅目(Strepsiptera)有足,头和胸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 (3)3. 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有其他运动附肢 (4)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无其他运动附肢 (7)4. 无触角;腹部12节,第1节~ 第3节各有1对短小的附肢……………原尾目(Protura)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 (5)5. 腹部至多6节,第1腹节具腹管;第3腹节有握弹器,第4或第5腹节有一分叉的弹器,但有些种类的握弹器和弹器退化..........................................弹尾目(Collembola)腹部多于6节,无上述附肢,但有成对的刺突或泡 (6)6. 腹部末端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或坚硬不分节的尾铗,无中尾丝和复眼…………………......................................................................................... 双尾目(Diplura)腹部末端除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的中尾丝;有复眼......缨尾目(Thesanura)7. 口器咀嚼式 (8)口器刺吸式或舔吸式、虹吸式等 (18)8. 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或尾铗 (9)腹部末端无尾须 (15)9. 尾须铗状,坚硬不分节……………………..….……………..………. 革翅目(Dermaptera)尾须不呈铗状 (10)10. 前足第一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 纺足目(Embiidina)前足第一跗节不特别膨大,不能纺丝 (11)11. 前足捕捉足………………………………………………………….. 螳螂目(Mantodea)前足非捕捉足 (12)12. 后足跳跃足…………………………………………………………直翅目(Orthoptera)后足非跳跃足 (13)13. 体扁,卵圆形;前胸背板很大,向前延伸至少覆盖头部大部分……... 蜚蠊目(Blattaria)体非卵圆形;前胸背板小,头部外露 (14)14. 体细长杆状…………………………………………………….…….. 竹节虫目(Plasmida)体非杆状,社会性昆虫........................................................ 等翅目(Isoptera)15. 跗节至多3节. (16)跗节4节~ 5节 (17)16. 触角3节~ 5节,寄生于鸟类或兽类体表……...……………...…食毛目(Mallophaga)触角13节~ 15节,非寄生性…………………………….………. 啮虫目(Corrodentia)17. 腹部第1节并入后胸,第1节和第2节之间紧缩呈柄状…………膜翅目(Hymenoptera)腹部第1节不并入后胸,第1节和第2节之间不紧缩为柄状……鞘翅目(Coleoptera)18. 体密被鳞片,翅全部或部分被有鳞片,口器虹吸式………………. 鳞翅目(Lepidoptera)体无鳞片;口器刺吸式、舔吸式等或退化 (19)19. 跗节5节 (20)跗节至多3节 (21)20. 体左右侧扁………………….………………………………………蚤目(Siphonaptera)体不侧扁…………………………………………………………………双翅目(Diptera)21. 跗节端部有能伸缩的泡,爪很小……………….…………………缨尾目(Thysanoptera)跗节端部无能伸缩的泡 (22)22. 足具1爪,适于攀附在毛发上,外寄生于哺乳动物…………………….. 虱目(Anoplura)足具2爪;如具1爪则寄生于植物上,极不活泼或固定不动,体呈球状,介壳状等,常被有蜡质、胶质等分泌物................................................同翅目(Homoptera)23. 翅1对. (24) 翅2对 (32)24 .前翅或后翅特化成平衡棒 (25)无平衡棒 (27)25. 前翅形成平衡棒,后翅大…………………………………………捻翅目(Strepsiptera)后翅形成平衡棒,前翅大 (26)26. 跗节5节…………………………………………………………………双翅目(Diptera)跗节仅1节(雄介壳虫)...................................................同翅目(Homoptera)27. 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 (28)腹部末端无尾须 (30)28. 尾须细长分节,或更有1条相似的中尾丝;翅竖立背上………….. 蜉蝣目(Ephemerida)尾须短小不分节,无中尾丝;翅平覆在腹部背面 (29)29. 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体细长杆状或扁宽叶状…………..……竹节虫目(Phasmida)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 直翅目(Orthoptera)30. 前翅角质,口器咀嚼式……………………………………………….. 鞘翅目(Coleoptera)翅膜质,口器非咀嚼式 (31)31. 翅上有鳞片………………………………...………………………鳞翅目(Lepidoptera)翅上无鳞片................................................................. 缨翅目(Thysanoptera)32. 前翅全部或部分较厚为角质或革质,后翅膜质..(33)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 (40)33. 前翅基半部为角质或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半翅目(Hemiptera)前翅基部与端部质地相同,或虽局部较厚但不如上所述 (34)34. 口器刺吸式………………………………………………..…………. 同翅目(Homoptera)口器咀嚼式 (35)35. 前翅有翅脉 (36)前翅无明显翅脉 (39)36. 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直翅目(Orthoptera)跗节5节,后足与前足不如上所述 (37)37. 前足捕捉足……………………………………………………………. 螳螂目(Mantodea)前足非捕捉足 (38)38. 前胸背板很大,向前延伸至少覆盖头部大部分…….………………蜚蠊目(Blattaria)前胸背板小,头部外露;体似杆状或叶片状………….……….…竹节虫目(Phasmida)39. 腹部末端有1对尾铗;前翅短小,不能盖住腹部中部……………革翅目(Dermaptera)腹部末端无尾铗;前翅一般较长,至少盖住腹部大部分……..…. 鞘翅目(Coleoptera)40. 翅至少部分被有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 鳞翅目(Lepidopera)翅无鳞片,口器非虹吸式 (41)41. 口器刺吸式 (42)口器咀嚼式、嚼吸式或退化 (44)42. 下唇形成分节的喙,翅缘无长毛 (43)无分节的喙;翅极狭长,翅缘有缨状长毛………...……………. 缨翅目(Thysanoptera)43. 喙自头的前方伸出………………………….………………………半翅目(Hemiptera)喙自头的后方伸出.......................................................... 同翅目(Homoptera)44. 触角极短小,刚毛状. (45)触角长而显著,非刚毛状 (46)45. 尾须细长多节,或更有一条相似的中尾丝;后翅很小…….….…. 蜉蝣目(Ephemerida)尾须短而不分节,无中尾丝;后翅与前翅大小相似…………………蜻蜓目(Odonata)46. 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 长翅目(Mecoptera)头部不延长成喙状 (47)47. 前足第1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 纺足目(Embiidina)前足第1跗节不特别膨大,不能纺丝 (48)48. 前、后翅几乎相等,翅基部有一条横的肩缝,翅易沿此缝脱落….….. 等翅目(Isoptera)前、后翅无肩线 (49)49. 后翅前缘有一排小钩形成的的翅钩列,用以和前翅相连...……膜翅目(Hymenoptera)后翅前缘无翅钩列 (50)50. 跗节2节~ 3节 (51)跗节5节 (52)51. 前胸很大,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 襀翅目(Plecoptera)前胸很小如颈状,无尾须……….....………………………………啮虫目(Corrodentia)52. 翅密被明显的毛,口器(上颚)退化…………..……………………毛翅目(Trichoptera)翅无明显的毛,毛仅着生在翅脉和翅缘上;口器(上颚)发达 (53)53. 后翅基部宽于前翅,具发达的臀区,休息时后翅臀区纵向折叠;头为前口式…………...................................................................................广翅目(Megaloptera)后翅基部不宽于前翅,无发达的臀区,休息时也不折叠;头为下口式.. (54)54. 头长;前胸很长,圆筒状;足正常;雌虫具伸向后方的针状产卵器………………………………………….…………………………………………..……蛇蛉目(Raphidiodea)头短;前胸一般不很长,若很长时则前足为捕捉足(似螳螂);雌虫一般无针状产卵器,若有则弯在背上向前伸…………………………….………….. 脉翅目(Neuroptera)四、作业与思考1. 描述你所鉴定的昆虫的形态特征。
昆虫分类实验报告
篇一:昆虫分类实验报告昆虫重要的目与分类特征一、实验目的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2、学习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3、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二、实验原理1、意义:将客观事物分门别类,是昆虫学研究的基础。
2、依据:昆虫分类学的物质基础是昆虫各部位的不同特征,主要有: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理学生物化学特征、地理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等。
3、方法:遵循1999年修订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4版)。
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属名+种名+亚种名组成,是“三名法”。
命名分类单元遵循“优先律”,即为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
4、分类检索表:检索表是生物分类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级分类阶元的鉴定。
编制时采用对比分析和抽象归纳的方法,要求选取各阶元重要、突出、明显、稳定的特征。
常见形式有:双项式、单项式、包孕式等。
基本原则为将标本特征不断“一分为二”、尽量选取绝对特征、两组的数量特征不能重叠、不使用含糊词句。
三、动物与器材1、实验材料:昆虫永久装片2、实验器材:显微镜、体视镜四、方法与步骤依次逐个观察各装片,结合资料图解,观察思考各类装片的形态差异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仅举一对,作为例子六、实验结果蝼蛄前足为开掘足,各节均粗短有力,适应挖掘;其胫节扁平强大,端部4个发达的齿;跗节有3节,较小。
螳螂前足为捕捉足,能有效挟持猎物;其基节长而大;股节发达,腹面有凹槽,两侧缘具刺;胫节腹面亦呈凹槽状,两侧缘具刺。
弯折时嵌合在股节凹槽内。
两种昆虫前足不同的形态分别与它们挖掘、捕猎的功能相适应,体现了形态与功能的相互联系。
对以下昆虫分类到目:蚊子、蚱蜢、蟑螂、菜粉蝶、黄蜂、蜻蜓、螳螂、蝉、金龟子、体虱昆虫分类检索表(目)(1)无翅或极退化---------------------------------(2)有翅-----------------------------------------(3)(2)刺吸式口器-----------------------------------虱目——体虱(3)有一对翅-------------------------------------(4)有两对翅-------------------------------------(5)(4)刺吸式口器-----------------------------------双翅目——蚊子(5)前翅为膜质-----------------------------------(6)前翅为革质-----------------------------------(8)前翅为鞘质,且为咀嚼式口器-------------------鞘翅目——金龟子(6)翅为鳞翅-------------------------------------鳞翅目——菜粉蝶翅不为鳞翅,刺吸式口器-----------------------同翅目——蝉翅不为鳞翅,咀嚼式口器-----------------------(7)(7)休息时翅膀平置在身体两侧---------------------蜻蜓目——蜻蜓休息时,翅膀收于背后-------------------------膜翅目——黄蜂(8)第一对足为捕捉足-----------------------------螳螂目——螳螂第三对足为跳跃足-----------------------------直翅目——蚱蜢三对足均为步行足-----------------------------蜚蠊目——蟑螂篇二:昆虫采集、分类实验报告格式浙江农林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2010-2011-2)常见昆虫采集、分类识别与标本制作姓名沈杰学号201118020220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地信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一、实验目的昆虫种类众多,形态多样,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昆虫检索表
昆虫检索表摘要:一、昆虫检索表的定义与作用1.什么是昆虫检索表2.昆虫检索表的作用二、昆虫检索表的使用方法1.了解昆虫检索表的基本结构2.如何根据昆虫的特征进行检索三、昆虫检索表在科研与生活中的应用1.在科研领域中的应用2.在生活中昆虫防治中的应用四、昆虫检索表的发展与未来1.我国昆虫检索表的研究现状2.昆虫检索表的发展趋势与挑战正文:昆虫检索表是一种帮助鉴定昆虫种类的专业工具书,通过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描述和分类,使得昆虫研究者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区分各种昆虫。
昆虫检索表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只需要根据昆虫的特征进行逐一检索,最终确定其种类。
昆虫检索表的基本结构包括表头、检索表和索引三部分。
表头提供了关于昆虫检索表的基本信息,如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等;检索表是昆虫检索表的核心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昆虫的各种特征,如体型、颜色、触角、翅膀等;索引则是为了方便使用者快速查找感兴趣的昆虫种类而设置的。
昆虫检索表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只需要根据昆虫的特征进行逐一检索,最终确定其种类。
首先,使用者需要了解昆虫检索表的基本结构,熟悉各个特征的描述和分类标准。
然后,通过对昆虫进行观察,依次比较其特征与检索表中的描述,找到符合的类别。
最后,结合索引,确定昆虫的种类。
昆虫检索表在科研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昆虫分类学、生态学、生物防治等领域。
此外,昆虫检索表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昆虫防治方面。
通过昆虫检索表,人们可以快速识别害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害虫对农作物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我国在昆虫检索表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编制了一系列实用性强的检索表。
然而,随着昆虫种类的不断发现和分类学研究的深入,昆虫检索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特征描述的准确性和检索效率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材料和用品
•各种口器装片 •足、翅、触角装片 •显微镜 •各昆虫标本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昆虫分类一般性知识
1. 形态学 翅的有无及类型、变态的类型、口器的构 造、触角的形状等
2. DNA分类学
•检索表的使用
单项式
1(8)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 2(5)前后翅质地相同均为膜质 3(4)前后翅形状、大小、脉纹均很相似,有翅鳞,无连锁器--等翅目 4(3)前翅大,后翅小,以翅钩连锁--------------------------------膜翅目 5(2)前翅皮革质或角质,后翅膜质 6(7)前翅为皮革质,后翅膜质,前足开掘足或后足跳跃足-----直翅目 7(6)前翅角质,后翅膜质-----------------------------------------鞘翅目 8(1)口器非咀嚼式、嚼吸式 9(12)口器为剌吸式 10(11)前翅质地均一,口器从头后方生出--------------------------同翅目 11(10)前翅基半部角质端半部膜质,口器从头前方生出-----------半翅目 12(9)口器为虹吸式或刮吸式或舐吸式 13(14)口器为虹吸式,前后翅为鳞翅-----------------------------鳞翅目 14(13)口器为锉吸式或舐吸式 15(16)前后翅为缨翅,口器为锉吸式-----------------------------缨翅目 16(15)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双翅目
口器其它部分退化,仅下唇须发达
—虹吸式口器
舐吸式口器:
(1)上、下颚均退化,仅余一对棒状的下颚须 (2)下唇特化为喙,喙末端膨大成1对大的唇瓣,其上具环沟及纵
沟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刺吸式口器:
(1)上颚和下颚(或下颚的一部分)特化成细长的口针;
(2)下唇延长成喙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嚼吸式口器: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昆虫触角类型
A
B D
E
F
H
K
I J
昆虫足的类型
A. 步行足;B. 开掘足;C. 跳跃足;D. 捕捉足;E. 携粉足;F. 抱握足;G. 攀援足 H. 游 泳足
昆虫翅的类型
A. 膜翅;B. 缨翅;C. 毛翅;D. 鳞翅;E. 同翅;F. 半鞘翅;G. 鞘翅;H. 平衡棒
五、作业
1. 总结昆虫纲中每个目的主要特征并列出每个目中3-4种代表性 物种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咀嚼式口器—基本结构 上唇 上颚 下颚 舌 下唇
咀嚼式口器-上唇
咀嚼式口器-上颚
咀嚼式口器-下颚
咀嚼式口器-下唇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虹吸式口器
鳞翅目成虫所具有,具一条外观如发条状的,能 卷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吮深藏花管底部的花蜜。
喙:下颚的外额叶发达,形成长而能卷曲的喙, 两叶中间为食物道
(1)嚼吸式口器兼有咀嚼和吸收两种 功能的口器。 (2)上唇和上颚与咀嚼式口器相同 (3)下颚和下唇特化为可以临时组成 吸食液体食物的喙,外颚叶发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 嚼吸式口器:
上唇
上颚
四、实验操作 与观察
在吸食时由下 唇和下颚的外 颚叶临时组成, 外颚叶覆盖在 中唇舌的侧上 方,下唇围在 中唇舌的下面 组成食物道
实验七 昆虫的分类 及检索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 •掌握检索表的使用 •掌握昆虫纲重要目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 代表性种类
二、实验内容
1. 以口器为例,观察咀嚼式(蝗虫)、虹吸式 (蝴蝶)、舐吸式(家蝇)、刺吸式(雌蚊) 和嚼吸式(蜜蜂)口器的基本构造及特点
2. 触角、足、翅的观察 3. 检索表的使用 4. 昆虫标本的识别(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