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基础测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1.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如果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轻微通货紧缩趋势。
2015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
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
这说明A.CPI跌破"1时代"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B.国家可以实施减税和减少国债的财政政策C.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有利D.国家可以实施降息降准的稳健货币政策2.纸币是价值符号,其发行量应依据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否则()A.物价会上涨B.会引发通货膨胀C.社会需求会更旺D.纸币不能很好地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职能3.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是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本币贬值→商品出口量增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增长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5.2017年,我国将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着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分类汇编含解析

一、选择题1.据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发现,今年1﹣8月,市区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较去年同期上涨8.77%,今年供应苏州市场的主要蔬菜产地汛期水灾严重,导致当期的蔬菜较去年同期减产90%左右。
材料表明导致苏州市区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A.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必然结果B.纸币的发行量,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C.供求影响价格,蔬菜产地的自然灾害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D.价格决定价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消费品成本提高2.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3.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4.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这样做是基于①假币泛滥容易引发通货紧缩的问题②人民币是我国现行的法定货币③公民要珍惜爱护人民币④制售假币破坏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17年,我国将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着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A.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B.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C.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利润D.有利于增加储户的收益6.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一、选择题1.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称。
“我国居民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升级的大势没有改变。
9月核心CPI降至近两年低点经济运行无通胀风险。
下列关于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C.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引导物价上涨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2.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 )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专家认为:“当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就要加息;当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就要降息。
” 这是因为①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②加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③降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④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5.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①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②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③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吸引外资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全集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2018年8月10日,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发行2018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第七期,这两期国债票面分为三年期和五年期的,票面利率分别为4%和4.27%,两期国债发行总量为460亿元,付息方式为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息。
国家发行国债的意义在于①用于国家建设投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②吸收单位和个人闲置资金,避免通货紧缩③可以弥补国家财政赤字,促进供求平衡④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调节市场的资金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钱不值钱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3.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 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出现了较明显的________经济现象。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C.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4.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5.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①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②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③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吸引外资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含解析

一、选择题1.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00亿元,货币平均流通5次;假如该国政府当年实际货币供应量为360亿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③货币升值④货币贬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钱不值钱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3.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 )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5.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这样做是基于①假币泛滥容易引发通货紧缩的问题②人民币是我国现行的法定货币③公民要珍惜爱护人民币④制售假币破坏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16年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通货紧缩压力仍然较大。
下列政策或行为可以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有①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③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社会总需求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1)

一、选择题1.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为5000亿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这时的1元钱在实际购买中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
A.8000、0.5、纸币贬值B.4000、0.25、纸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C.2000、3、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D.16000、2、通货膨胀2.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3.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
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
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4.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6.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③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7.2017年,我国将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着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单元汇编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列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有①通货膨胀带来家庭货币财富的缩水②通货膨胀带来货币购买力的减弱③通货膨胀意味着物价持续下跌④通货膨胀带来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C.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D.制造假币犯法,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3.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4.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③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5.对于消费者而言物价下跌意味着用同样多的货币能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A.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B.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C.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D.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6.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10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0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20%,货币流通速度提高20%,供应货币25万亿元。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国物价水平( )A.上涨25%B.上涨20%C.下降20%D.下降25%7.假如在2017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的发行量应该为(),如果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会引起()。
A.8000 0.5 通货膨胀B.4000 0.2 购买力下降C.1600 0.2 纸币升值D.200 0.3 购买力提高8.下图反映的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跌幅情况,对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注:按国际惯例,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l)增幅连续超过3%时,有通货膨胀的风险;CPI 增幅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真题汇编含解析

一、选择题1.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称。
“我国居民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升级的大势没有改变。
9月核心CPI降至近两年低点经济运行无通胀风险。
下列关于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C.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引导物价上涨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2.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 )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4.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 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出现了较明显的________经济现象。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C.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6.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7.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含解析

一、选择题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性是A.表现为消费需求膨胀 B.表现为物价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C.表现为居民购买力下降 D.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2.专家认为:“当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就要加息;当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就要降息。
” 这是因为①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②加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③降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④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是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本币贬值→商品出口量增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增长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都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形成买方市场 B.都形成卖方市场C.解决的问题都是扩大内需 D.都会影响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5.2017年10月,美联储正式开启“缩表”进程。
“缩表”是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会直接推高长期利率,推升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令美国的金融环境收紧。
不考虑其他因素,美联储这一措施①可能加速国际资本流向美国②有利于遏制美国经济的通货紧缩趋势③可能会加大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④不利于我国向美国出口商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该政策是政府()①运用财政政策的表现②运用货币政策的表现③运用经济手段的表现④实施经济战略的表现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负债跟劳动报酬的比值,可以衡量一个家庭的负债程度和负债风险。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1月公开宣布尽快推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
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①能够提高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②与传统货币相比在本质上发生了根本变化③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④流通后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经济波动的发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3.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4.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5.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①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②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③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吸引外资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继续保持在“1时代”,这预示着下半年通货紧缩压力加剧。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难题汇编含解析(1)

一、选择题1.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A.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下跌B.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与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C.物价是否上涨与经济是否快速增长D.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攀升2.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C.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D.制造假币犯法,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3.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4.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
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
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6.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7.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A.纸币购买力提高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C.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D.出现通货紧缩现象8.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同时存在的隐患,给政策的取舍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为同样政策将给两个问题带来相反的效果。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①物价持续上涨,纸币持续贬值②纸币发行量超过上一年的发行量③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④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3.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 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出现了较明显的________经济现象。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C.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4.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5.2016年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通货紧缩压力仍然较大。
下列政策或行为可以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有①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③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社会总需求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二者都会( )A.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 B.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C.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D.造成货币不断升值7.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10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0万亿元。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难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1.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为5000亿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这时的1元钱在实际购买中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
A.8000、0.5、纸币贬值B.4000、0.25、纸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C.2000、3、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D.16000、2、通货膨胀2.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 )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 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出现了较明显的________经济现象。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C.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4.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5.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6.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③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7.2016年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通货紧缩压力仍然较大。
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性是A.表现为消费需求膨胀 B.表现为物价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C.表现为居民购买力下降 D.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2.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3.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4.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是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本币贬值→商品出口量增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增长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6.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1.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双刃剑”现象,即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下列表述中,能正确体现这一现象的是①货币的供应量过多易引起通货膨胀,货币的供应量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②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扩大出口,但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旅游③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减少,也会带来市场供应量的增加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C.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D.制造假币犯法,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3.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 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出现了较明显的________经济现象。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C.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5.专家认为:“当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就要加息;当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就要降息。
” 这是因为①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②加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③降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④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①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②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③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吸引外资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7.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真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1.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如果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轻微通货紧缩趋势。
2015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
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
这说明A.CPI跌破"1时代"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B.国家可以实施减税和减少国债的财政政策C.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有利D.国家可以实施降息降准的稳健货币政策2.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C.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D.制造假币犯法,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3.纸币是价值符号,其发行量应依据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否则()A.物价会上涨B.会引发通货膨胀C.社会需求会更旺D.纸币不能很好地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职能4.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
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
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5.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是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本币贬值→商品出口量增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增长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单元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性是A.表现为消费需求膨胀 B.表现为物价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C.表现为居民购买力下降 D.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2.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4.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5.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6.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继续保持在“1时代”,这预示着下半年通货紧缩压力加剧。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难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1.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就会()①引起物价上涨②直接阻碍商品流通③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④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 )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专家认为:“当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就要加息;当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就要降息。
” 这是因为①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②加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③降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④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①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②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③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吸引外资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都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形成买方市场 B.都形成卖方市场C.解决的问题都是扩大内需 D.都会影响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7.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00亿元,货币平均流通5次;假如该国政府当年实际货币供应量为360亿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③货币升值④货币贬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钱不值钱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3.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4.纸币是价值符号,其发行量应依据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否则()A.物价会上涨B.会引发通货膨胀C.社会需求会更旺D.纸币不能很好地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职能5.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6.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
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
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8.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1.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A.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下跌B.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与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C.物价是否上涨与经济是否快速增长D.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攀升2.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3.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4.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是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本币贬值→商品出口量增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增长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③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6.2017年10月,美联储正式开启“缩表”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00亿元,货币平均流通5次;假如该国政府当年实际货币供应量为360亿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③货币升值④货币贬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3.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4.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
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
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6.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③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7.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都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形成买方市场 B.都形成卖方市场C.解决的问题都是扩大内需 D.都会影响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8.对于消费者而言物价下跌意味着用同样多的货币能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A.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B.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C.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D.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9.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下列能计入我国社会总供给的是①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出口89.1万辆②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12亿③海关总署召开新闻发布会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铁矿砂达10.7亿吨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609万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假如在2017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的发行量应该为(),如果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会引起()。
A.8000 0.5 通货膨胀B.4000 0.2 购买力下降C.1600 0.2 纸币升值D.200 0.3 购买力提高11.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A.纸币购买力提高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C.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D.出现通货紧缩现象12.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 )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3.2018年8月10日,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发行2018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第七期,这两期国债票面分为三年期和五年期的,票面利率分别为4%和4.27%,两期国债发行总量为460亿元,付息方式为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息。
国家发行国债的意义在于①用于国家建设投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②吸收单位和个人闲置资金,避免通货紧缩③可以弥补国家财政赤字,促进供求平衡④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调节市场的资金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2020年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 3%。
由此可以推断出()A.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B.人民币会贬值,不利于我国企业对外还债C.人民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不断增强D.必然导致国内物价下跌,我国陷入通货紧缩的境地15.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如果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轻微通货紧缩趋势。
2015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
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
这说明A.CPI跌破"1时代"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B.国家可以实施减税和减少国债的财政政策C.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有利D.国家可以实施降息降准的稳健货币政策16.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就会()①引起物价上涨②直接阻碍商品流通③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④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A.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下跌B.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与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C.物价是否上涨与经济是否快速增长D.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攀升18.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是5000件,平均价格是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可能会引起()A.8000 通货膨胀B.1000 通货紧缩C.8000 通货紧缩D.1000 通货膨胀19.假设某国2019年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20万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2019年该国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30万亿元② 2019年该国货币实际发行量必须是30万亿元③如果实际发行量多于30万亿元,货币实际购买力提高④如果实际发行量多于30万亿元,物价总水平会上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019年3月27日,央行公布2019年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商名单。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行为。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①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紧缩②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紧缩③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减少货币供给量→抑制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④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1.2018年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通胀整体仍保持温和态势。
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CPI仍会平稳运行,全年涨幅维持在2%左右,远低于3%的通胀控制目标。
下列关于通货膨胀说法正确的是()①会出现“持币待购”现象,造成商品销售困难②导致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秩序③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消费者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④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上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据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15日讯,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预防通货膨胀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下列措施有助于预防通货膨胀的是()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②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③增加商品的有效供应④增加货币的供应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3.假定某国2016年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
那么该国这一年应发纸币多少?如果该国当年发行纸币2000亿元所导致的经济现象是什么?()A.1000亿纸币购买力提高B.1000亿物价上涨,纸币贬值C.2000亿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D.4000亿出现通货紧缩现象24.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指出,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
数字货币是国家法定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
其结算、存储等环节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所有路径信息。
数字货币的推出()①在信息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金融数字化,有利于提升交易活动的便捷性②伴随着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变革,优化支付体系,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③丰富和完善货币的职能,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④有利于降低货币供给、流通的成本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5.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数字货币方面积极探索,构建并成功测试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我国正朝着发行数字货币的方向迈进。
数字货币发行后将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行,交易信息可查询,不可删除和篡改。
发行数字货币能够①降低发行和使用传统纸币产生的成本②丰富货币形式,增加现金货币的需求③增加货币周转的次数,避免通货紧缩④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①④:根据材料,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500亿元÷5=300亿元,而该国政府实际发行货币360亿元,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60亿元。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通货膨胀,该国货币贬值,①④正确。
②③:货币发行超过实际所需不应导致通货紧缩和货币升值,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2.D解析:D【详解】AC错误,图1表示商品供大于求,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会下跌,出现通货紧缩;B错误,D正确,图2表示商品供不应求,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过热。
故选:D。
3.B解析:B【详解】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故B符合题意,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