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优秀教学设计《渴望春天》教案
渴望春天教案7篇
![渴望春天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85b200ba0d4a7303763a67.png)
渴望春天教案7篇渴望春天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
二、教学设计思路以“感受春天(创设情景)——体验春天(歌唱春天)——表现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渴望春天》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抒情、愉悦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三、教学目标1、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2、能够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知道莫扎特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
认识变音记号和倚音。
四、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八、教学过程一、感受——春(情境创设)1、播放宋祖英《田野的春天》让学生感受乐曲欢乐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啊?生:热烈、充满活力春季!春天!2、让学生说出①说出描写春天的词语。
②说出描写春天的诗句。
生:略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文学的角度,运用听、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置身在春的怀抱中,为后面的歌曲欣赏作了情感铺垫。
二、体验——春(歌唱《渴望春天》)1、出示课题《渴望春天》,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4篇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9c69516c85ec3a86c2c50f.png)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4篇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篇1 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抒情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生动明朗,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鸟儿欢唱的愉快心情。
歌曲为D大调,6/8拍,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它是三度和声叠置的二部合唱曲。
第一段由同一材料的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组成,第二段的第一句音调做了发展,并有六度大跳,以及短暂的离调,给人以清新、新鲜的感觉,第四句是第一句材料并略加变化,其中的装饰音给人一种鸟儿歌唱的感觉。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演唱二声部合唱《渴望春天》,并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
2、能够结合书本中的力度记号,装饰音以及歌曲的律动感,用歌声来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能够主动与其他同学合作,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究通过编排动作,加入其他素材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创编。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渴望春天》,并进行适度的创编难点:做到二声部声音的和谐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哨、串铃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视频莫扎特的歌剧《魔笛》片段 2、在播放前提问:这部作品是由哪位作曲家创作的,他还写过哪些作品?: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魔笛》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人物莫扎特以及他的其他作品,从而引出课题——《渴望春天》(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渴望春天》在聆听前提问:这首歌曲是怎样来表现春天的,歌曲中有哪些和春天有关的事物?(穿上绿衣的树林、紫罗兰、布谷鸟、夜莺……)根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从聆听入手,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在聆听前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使被动欣赏变为主动欣赏。
《渴望春天》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渴望春天》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08bbf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6e.png)
《渴望春天》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渴望春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欣赏《春天在哪里》,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
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一定还在回味当中。
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歌名呢?生:《渴望春天》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创作师: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渴望春天》共5页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渴望春天》共5页](https://img.taocdn.com/s3/m/a59a078f941ea76e58fa04df.png)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渴望春天》年级:七年级教具准备:黑板、课件、大屏幕、电脑设计思路:《渴望春天》是国家课程标准教材人音社音乐教材第十四册中的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课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始终围绕着春天做文章,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渴望春天”,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密切联系和审美内涵。
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渴望春天”,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渴望春天”,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相关文件的密切联系,审美内涵。
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并感受其抒情性和审美性。
通过课件的展示,使学生能够自觉、直观的把音乐与春天情境结合在一起。
通过幻灯片的切换激发学生对作品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去分析、探究,使学生主动的在音乐中寻找意境用心聆听,用情歌唱,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加深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让春天和音乐有机的融合。
使音乐课堂充满绿色的生机和活力。
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首先请大家听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们告诉我,你对这首曲子的感觉是什么?(播放音乐)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听完以后的感觉:欢快、喜庆、抒情,象人们在阳光下悠闲地散步,象在舞狮子,象在放鞭炮,象在扭秧歌......老师总结:大家说的好。
这首乐曲名字叫“春节序曲”(板书或投影)它表达了人们在欢度春节时欢庆的心情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憧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春节歌舞联欢的场面。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7篇)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a457c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5.png)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7篇《渴望春天》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渴望春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⑴、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⑴通过了解莫扎特的生平以及创作过程,学习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2、知识目标: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教学活动;3、能力目标: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齐唱《渴望春天》,偿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材分析:⑴《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的抒情、愉快、流畅的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在1791年用诗人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同年,作曲家就逝世了。
当时他贫病交加,心力瘁尽,处于他短促人生的严冬残年,然而这首歌却以孩子纯真、稚气的甜美口吻,生动明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心情,丝毫没有晦暗的阴影,充满了对幸福和光明未来的向往,也反映了莫扎特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⑴歌曲为D大调,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采用轻快活泼的6/8拍子写成。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视觉图象法、快乐教学法。
课型: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活动课。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花环、花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欣赏约翰。
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当春天的旋律在我们耳旁响起,春天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绿草成荫,鲜花绽放,鸟儿欢唱,多么令人神往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感受音乐家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一起走近生机勃勃的春天。
版书课题《渴望春天》并介绍作品。
《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在1791年用诗人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优秀12篇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优秀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6530a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1.png)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优秀12篇渴望春天教案1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教学目标: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透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3、透过创编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勇于创意的意识。
4、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完美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弱起节奏、变化音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一)、播放课件《春天在哪里》,学生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明白刚才老师播放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对,这是我国作曲家潘振生写的一首儿童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来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奥地利的作曲家莫扎特也写了一首有关春天的歌曲,让我们一齐来倾听莫扎特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貌的?(播放课件,范唱)师:《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装作的一首深受儿童喜欢的歌曲。
二、学习新歌《渴望春天》:1、聆听了整首歌曲以后你能回答出春姑娘的问题吗?(多媒体课件出示)A、歌曲的情绪:1、热烈激动;2、抒情愉快;3、低沉忧伤。
B、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C、歌曲的拍号:1、3/42、6/83、3/82、介绍6/8拍子。
师:这是一首6/8拍子的歌曲。
你明白6/8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吗(强弱弱次强弱弱)?如果用拍手和拍腿来表示强和弱,谁更适合强拍?让我们一齐来演示一下。
(二)节奏练习1、让我们随音乐再来感受一下春天的节奏:(播放第一句音乐出示节奏型)(1)X|XXXX|X。
XXX|XXXXX|X。
0|(2)X|XXXXX|XXX0X|XXXXXX|X。
《渴望春天》教案
![《渴望春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465a6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a.png)
《渴望春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二章“春天的乐章”,具体内容包括《渴望春天》歌曲的学习及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节奏及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演唱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程跳动、节奏变化。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音响设备。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渴望春天》。
2. 歌曲学习: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b.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c. 分句教唱,讲解歌曲中的音程跳动、节奏变化。
d.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歌曲分析:a.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
b. 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渴望春天”。
4. 随堂练习:a. 分组练习,每组演唱歌曲的一段,互相评价。
b. 全班集体演唱,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渴望春天》2. 歌曲旋律、节奏3. 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渴望春天》的歌词,练习歌曲的演唱。
2. 答案: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 拓展延伸:a.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下节课分享。
b. 组织学生参加春天的户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c. 邀请专家进行音乐讲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程跳动、节奏变化。
2. 教学过程:歌曲学习、歌曲分析、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歌曲旋律、节奏、歌词的展示。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音乐表现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歌曲《渴望春天》中的音程跳动和节奏变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4ecef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a.png)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抒情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生动明朗,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鸟儿欢唱的开心心情。
歌曲为D大调,6/8拍,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它是三度和声叠置的二部合唱曲。
第一段由同一材料的改变重复的两个乐句组成,其次段的第一句音调做了发展,并有六度大跳,以及短暂的离调,给人以清爽、簇新的感觉,第四句是第一句材料并略加改变,其中的装饰音给人一种鸟儿歌颂的感觉。
二、教学目标1、能够用甜蜜的声音,正确的换气演唱二声部合唱《渴望春天》,并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
2、能够结合书本中的力度记号,装饰音以及歌曲的律动感,用歌声来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能够主动与其他同学合作,并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探究通过编排动作,加入其他素材对唱曲进行简洁的创编。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渴望春天》,并进行适度的创编难点:做到二声部声音的和谐四、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口哨、串铃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视频莫扎特的歌剧《魔笛》片段2、在播放前提问:这部作品是由哪位作曲家创作的,他还写过哪些作品?:通过观赏莫扎特的《魔笛》片段,激发学生的新奇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步相识人物莫扎特以及他的其他作品,从而引出课题——《渴望春天》(二)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渴望春天》在倾听前提问:这首歌曲是怎样来表现春天的,歌曲中有哪些和春天有关的事物?(穿上绿衣的树林、紫罗兰、布谷鸟、夜莺……)依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从倾听入手,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心情,在倾听前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赏,使被动观赏变为主动观赏。
2、学唱歌谱(1)学唱高声部A、复听歌曲《渴望春天》,并轻声哼唱高声部旋律(关注音准和节奏,尤其是其次段改变音和装饰音)B、跟着钢琴学唱高声部旋律,并重点学唱其次声部C、其次遍连贯的演唱高声部(要求娴熟、流畅地演唱高声部旋律,感受歌曲的明朗色调)(2)学唱低声部旋律A、跟钢琴轻声学唱其次声部旋律,重点在其次段(关注音准和节奏)B、其次遍完整地演唱其次声部(要求流畅以及力度和速度)(3)二声部旋律合唱A、师生合作:由老师唱高声部,学生集体唱低声部(要求音准,并进一步感受二声部合唱的效果)B、生生合作: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合唱(要求音量的平衡,音准节奏的精确,并依据音高找寻适合自己的声部)通过先学习高声部,再学习低声部,在完全把握音准的前提下进行二部合唱,有利于教学的顺当进行,做到层层递进。
2024年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案
![2024年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0d217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2.png)
2024年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音乐教材第七章《春天的故事》第二节《渴望春天》。
内容包括了维也纳古典乐派莫扎特的《春天的奏鸣曲》第一乐章、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以及我国作曲家贺绿汀的《春天里》。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作曲家对春天的音乐诠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莫扎特《春天的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基本旋律和音乐特点;2. 培养学生对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的欣赏能力,了解圆舞曲的节奏特点;3. 通过对我国作曲家贺绿汀《春天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莫扎特《春天的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旋律记忆和音乐特点分析。
教学重点: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的节奏特点和贺绿汀《春天里》的民族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自然声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渴望春天》。
2. 新课内容学习:a. 莫扎特《春天的奏鸣曲》第一乐章: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关注旋律和音乐特点,讲解莫扎特的音乐风格;b. 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跳舞,体验圆舞曲的魅力;c. 贺绿汀《春天里》:教唱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分析三个作品的异同点,进行课堂分享。
4. 例题讲解:针对三个作品的音乐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六、板书设计1. 《渴望春天》2. 内容:a. 莫扎特《春天的奏鸣曲》第一乐章:旋律、音乐特点b. 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节奏特点c. 贺绿汀《春天里》:民族风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莫扎特《春天的奏鸣曲》第一乐章和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的音乐特点,对比贺绿汀《春天里》的民族风格。
渴望春天优秀教学设计
![渴望春天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2a75f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d.png)
渴望春天优秀教学设计渴望春天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渴望春天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渴望春天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演唱《渴望春天》。
2、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和临时变化音的作用。
3、通过学习加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唱《渴望春天》。
教学难点:体会、感受6/8拍活泼、欢快的特点。
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背景音乐——门德尔松《春之歌》并配以多副春景图。
师: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她不仅告诉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更在于她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代言词,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少关于春天的成语或诗句?(生答)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春天,开始本节课的音乐旅程吧!三、新课环节1、阅读歌词,分析主题师:请同学们打开42页,首先,请大家阅读一遍歌词,想一想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对春天的渴望,一种欢快、迫切的心情。
)2、对比分析,解决难点师:我们来试着给这段歌词配上旋律,我给大家二段音乐,大家听听哪个更适合它,并说明理由。
——播放《四季歌》(2/4)《渴望春天》(6/8)片段。
(生答、揭示答案:播放歌曲《渴望春天》)教师总结:音乐之所以会给我们活泼、欢快、愉悦的感受,主要是由音乐的节拍决定的。
歌曲《渴望春天》是6/8拍,6/8拍本身就具有活泼、欢快的特点,6/8拍涵义及力度关系。
(涵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力度关系:强、弱、弱、次强、弱、弱。
)如果用图形来表示,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中你会选用哪个图形来表示6/8拍?(生答)跟老师一起做6/8拍划拍练习。
此外,歌曲还采用弱起起唱,更能表达出人们渴望春天的迫切心情。
3、作者介绍,拓宽视野师:这首歌是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
教学设计《渴望春天》(精选五篇)
![教学设计《渴望春天》(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da6f3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1.png)
教学设计《渴望春天》(精选五篇)第一篇:教学设计《渴望春天》歌曲《渴望春天》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题:《渴望春天》年级: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遵循《音乐课程标准》,本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教材观,即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的第一课时。
莫扎特所创作的《渴望春天》是一首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当时他贫病交加,心力瘁尽,处于他短促人生的严冬残年,然而这首歌却以孩子纯真、稚气的甜美口吻,生动明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心情,丝毫没有晦暗的阴影,充满了对幸福和光明未来的向往,也反映了莫扎特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新课标课程观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思想,确定了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6/8拍的节奏规律,了解作曲家莫扎特生平。
2、能力目标:力争用流畅、跃动的声音,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积极的感受、理解作品表现出的,对春天和生活的赞美,感受莫扎特在人生最困苦之时表现出对春天、生命的渴望之情。
教学重点: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教学难点:用平稳、连贯的气息完整演唱歌曲,准确演唱变化音。
教师教法: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
”本节课我设计并运用了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听、多唱、多想、多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真正体现自主学习的宗旨。
学生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在选择学法指导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音乐能力,让学生尝试自主分析、合作表现、实践感受的学习方法,动静结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达到教学目的。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一单元《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一单元《渴望春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05c30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a.png)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用流畅、跃动的声音表现《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2.知道6/8拍的图示,了解作曲家生平及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1.在不断聆听和思考中熟悉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分析歌曲音乐要素,理解、表现歌曲的情感。
2.自主学习作品的创作背景,更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莫扎特在人生最困苦之时,仍能用孩童般天真、美妙的旋律表现对生命、春天渴望之情的精神。
2.能积极地感受、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对春天和生活的赞美之情,并用优美的歌声加以表现。
教学重点: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教学难点:用平稳、连贯的气息完整演唱歌曲的每一个乐句;准确演唱第三乐句的变化音。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学法: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发现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猜迷小游戏。
2.请同学们说几首和春天有关的歌曲。
二、歌唱春天,新课教学1.聆听歌曲《渴望春天》2.请小组同学介绍本课的相关学习内容资料。
3.提出问题,聆听歌曲,小组交流,整理答案。
4.请同学提问,找同学解答。
5.柯尔文手势复习C大调音阶6.唱曲谱三、自主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体会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运用。
2.找出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解答。
3.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讲授难点:唱准变化音。
4.小组合作探究,为歌曲添词。
5.小组展示、个人展示。
6.课堂检测。
四、拓展延伸全体学生为歌曲《渴望春天》伴奏。
五、小结同学们,我们盼望春暖花开的季节,大自然赋予我们取之不尽的青春活力。
我们更应该珍爱生活中的明媚春光,用诗情画意交织成永远唱不完的春之歌。
更要像莫扎特一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去热爱并追寻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春;你们正处于青春年华,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定能唱响自己人生的“春之歌”!。
《渴望春天》教案精选
![《渴望春天》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12ebd7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6.png)
《渴望春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音乐鉴赏》第四章《春天的故事》,具体内容包括《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欣赏与分析。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春天的美好氛围。
2. 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辨识和演唱。
2. 教学重点:歌曲的创作背景、基本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渴望春天》歌曲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渴望春天》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作曲家及其创作背景。
2. 歌曲欣赏与分析(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基本旋律,分析旋律的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旋律的准确性。
(3)教师分析歌曲的歌词,解读歌词中的美好寓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句歌词进行演唱。
(2)教师评价每组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春天在哪里”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春天的美好。
5.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道关于《渴望春天》的鉴赏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2)教师公布答案,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渴望春天》歌词2. 黑板右侧:歌曲旋律简谱3. 黑板下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渴望春天》的歌词,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2. 答案:学生需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旋律特点和歌词内容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关于春天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音乐教案-渴望春天](https://img.taocdn.com/s3/m/c98d1c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b.png)
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能够唱出音乐《渴望春天》。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教材和音乐播放设备。
2. PPT或教具展示《渴望春天》歌词和乐谱。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与激发学生的情感
通过图片、照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象,引发学生关于春天的美好感受和渴望。
2. 听音乐,欣赏音乐
播放《渴望春天》音乐,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音乐的美好和冲击力。
3. 学唱歌曲
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唱第一遍,熟悉曲调和歌词。
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段学
唱歌词,学生听老师唱,模仿学唱,逐步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 分组合唱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安排一个小组领导。
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分别安排男声部、
女声部和合唱部。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多次排练,最后进行整体合唱。
5. 欣赏评价
学生之间相互欣赏,鼓励彼此,给予肯定和评价。
同时,引导学生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和体会,展示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创作。
四、巩固提高
推荐学生在家里练习《渴望春天》,并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的音乐表演活动,以提高
音乐技巧和自信心。
五、拓展活动
可以邀请音乐专业的人士或艺术团队来学校,给学生进行专业的音乐指导和表演示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案
![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2396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4.png)
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案课程类型:初中音乐课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能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2. 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渴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歌曲《渴望春天》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2. 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高音部分的表现和演唱。
2. 对歌曲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和歌词。
3. 相关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 教师展示相关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3.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渴望春天》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渴望春天》,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演唱技巧。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歌曲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三、歌曲演练(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演练,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3.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培养学生的音乐自信心。
四、歌曲展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展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演唱水平。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增强学生的音乐成就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渴望春天》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歌曲中的渴望春天的情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并对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有深入的理解。
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案
![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53054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d.png)
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音乐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春天的故事》,详细内容包括:1. 学习歌曲《渴望春天》: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2. 了解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及其作品背景;3. 探讨春天相关的音乐元素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节奏、歌词,提高音乐表现力;2. 培养学生对约翰·施特劳斯作品的兴趣,了解其创作背景;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旋律跳跃、节奏变化;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的掌握,以及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作品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 新课导入:介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简要讲解歌曲背景;3. 歌曲学习: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渴望春天》,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4. 歌曲实践:分组练习,每组演唱歌曲《渴望春天》的一段,教师指导;5.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旋律跳跃、节奏变化,讲解演唱技巧;6.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六、板书设计1. 《渴望春天》2. 内容: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歌曲背景:春天的故事歌曲分析:旋律、节奏、歌词演唱技巧:跳跃、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录制视频;2. 答案:学生提交的视频中,能正确演唱歌曲《渴望春天》,表现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调整;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欣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作品,了解春天的音乐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旋律跳跃、节奏变化;2. 教学过程:歌曲实践、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详细要求和答案标准;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拓展延伸。
渴望春天教案-5
![渴望春天教案-5](https://img.taocdn.com/s3/m/a700ddbbcf84b9d529ea7a0d.png)
渴望春天教案关于渴望春天教案三篇渴望春天教案篇1教学内容: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十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
例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入;(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
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
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
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
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1)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
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
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6dc0f8f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b.png)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第一节“春天的故事”,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的鉴赏,以及对春天主题音乐的了解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对春天主题音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春之声》圆舞曲音乐元素的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春天的音乐主题,学会欣赏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春天的自然声音,如鸟鸣、水流等,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春天的气息。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讲解约翰·施特劳斯及《春之声》圆舞曲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春天元素。
3. 例题讲解(15分钟)播放《春之声》圆舞曲,分析其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讲解春天的音乐主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创作一段表达春天氛围的音乐,鼓励学生展示创作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渴望春天》2. 内容: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春天的音乐主题音乐元素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或绘画,表达你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百花盛开,鸟儿歌唱,心情愉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春之声》圆舞曲,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春天主题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作曲家创作的春天主题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春之声》圆舞曲音乐元素的分析。
2. 实践情景引入:春天自然声音的播放与学生的闭眼聆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优秀教学设计《渴望春天》教
案
第1课渴望春天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
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
欣赏《春天在哪里》,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
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
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
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一定还在回味当中。
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
歌名呢?
生:《渴望春天》
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创作
师: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他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师:同学们找了非常多的资料,现在我们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有关莫扎特的东西。
让我们走进他的歌曲中,去领略一番。
3、复听《渴望春天》
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歌曲的演唱形式: 1、男声合唱 2、童声合唱 3、女声合唱
B、歌曲的情绪: 1、热烈激动 2、明朗愉快 3、低沉忧郁
C、歌曲的拍号: 1、3/4 2、6/8 3、3/8
(六拍子是由两个三拍子组成的)
D、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第一遍带着问题听音乐,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
第二遍跟着录音小声哼唱,最后一题同桌互答)
4、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不同的画面,那么不知道用歌声描绘出的画面是不是也一样的美呢?先听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
听完这后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来学唱这首歌。
(1)师边弹奏歌谱,生轻声学唱,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一句。
讲解升号,装饰音、休止符、不完全小节、连音线。
师:在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的休止符,必须要注意休止。
(2)生随琴轻声的用“啦”来模唱。
(3)学唱歌词并且能有感情的演唱。
师:这首歌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呢?那我们唱的又是怎么样呢?跟磁带中唱的情绪是一样的吗?
(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应一致、和谐。
)
5、歌曲创编: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给歌曲进行创编。
6、课堂总结
师:你看今天春光明媚,空气清新,现在真是个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的季节,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