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2019年《916数据结构与算法》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19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2019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简答题2.案例(材料)分析题2.论述题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两者关系及其发展历史2.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与相关要求3.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能4.解读有效教学行为5.运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解决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与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的涵义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第一节课程开发第二节课程设计及其取向第三节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第一节课程组织的涵义和准则第二节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第三节课程的组织结构第四节教学组织第四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内容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实施第一节课程实施第二节改善课程实施的策略第三节教学过程第四节教学方法第五节学习方式第六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第一节课程评价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课程评价的类型第三节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第四节教学评价的涵义、对象和原则第五节课堂评价的对象与技术第七章有效的教学行为第一节教学行为分类框架第二节主要教学行为第三节辅助教学行为第四节课堂管理行为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第一节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汪霞、王文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有效教学》,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19宁波大学916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试大纲

2019宁波大学916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试大纲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916数据结构与算法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与基本算法。

(四)试卷题型结构1.选择题2.简答题3.算法和程序设计填空题4.应用题二、考查目标重点考查学生对数据结构、计算机算法、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生应熟练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熟练掌握重要计算机算法的基本思想、算法设计基本策略、算法复杂度分析;考生应能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数据结构,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一)基础1. 计算机中算法的角色2. 算法复杂度分析3. 递归(二)线性表1. 基于顺序存储的定义和实现2. 基于链式存储的定义和实现3. 线性表的应用(三)特殊线性表(栈、队列、字符串、数组)1. 栈、队列、字符串、数组的基本概念、特点2. 栈和队列基于顺序存储的定义与实现3. 栈和队列基于链式存储的定义与实现4.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及转置算法实现(四)树与二叉树1. 二叉树①二叉树的定义、主要特征②二叉树基于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的实现③二叉树重要操作的实现④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2. 树、森林①树的存储结构②森林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③树和森林的遍历3.特殊二叉树及应用①哈夫曼(Huffman)树②二叉排序树③平衡二叉树④堆(堆的构造和调整过程)(五) 图1.基本的图算法2.最小生成树3.单源最短路径4.最短路径5.最大流(六) 查找1.顺序查找法2.折半查找法3. B 树及其基本操作、B+树的基本概念4.散列(Hash)表(七)排序1.排序的基本概念2.基于"插入"思想的排序方法①直接插入排序②折半插入排序③希尔排序3.基于"交换"思想的排序方法①冒泡排序②快速排序4.基于"选择"思想的排序方法①简单选择排序②堆排序5. 基于"归并"思想的排序方法二路归并排序6.各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的特点及应用(八) 高级的设计与分析技术1. 动态规划2. 贪婪算法3. 分摊分析四、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C程序设计》(第4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19宁波大学复试科目考试大纲-计量经济学

2019宁波大学复试科目考试大纲-计量经济学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计量经济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选择题2.简答题3.计算与分析题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计量经济学》融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为一体,论述了经典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放宽基本假定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绪论1.1 计量经济学1.2 建立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1.3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第二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1 回归分析概述2.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2.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2.4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第三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3.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3.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3.5可化为线性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3.6含有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7受约束回归第四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4.1多重共线性4.2异方差性4.3内生解释变量问题4.4模型设定偏误问题第五章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5.1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类型设定5.2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总体回归模型设定5.3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函数关系设定5.4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变量性质设定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计量经济学》(第四版),李子奈、潘文卿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09月。

数据结构与算法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与算法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与算法》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考试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近专业本科生命题原则:(1)在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范围内命题。

(2)试题的考察要求覆盖面广、区分度高。

(3)试题兼顾各个能力层次,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四个层次:容易占3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10%。

试题题型:《数据结构与算法》试题总分为100分,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占40分,运算题、算法分析题、算法设计题占60分,使用C语言的风格描述算法。

填空题:给出一段有关数据结构概念、性质、特点或简单算法的叙述,其中在划有横线的地方缺少内容,要求考生填写完整。

单项选择题:给出有关数据结构概念、性质、特点或简单算法的不完整叙述,要求考生从题后给出的四种选择答案中选择合适的一种答案,补充完整。

判断题:给出一段有关数据结构概念、性质或特点叙述,要求考生判断正误(或对错)。

运算题:通过分析、计算或作图,对一些数据结构进行运算,得到运算结果。

如得到树或图的遍历结果,得到图的最小生成树,得到数据散列存储的散列表,得到对数据进行某种排序的结果等。

算法分析题:给出一段算法或程序,通过阅读和分析回答一些问题。

如根据给定输入数据写出程序运行结果;指出算法功能;按算法功能把算法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算法设计题:给出算法设计思想和相应数据结构表示,编写出满足要求的算法。

二、考试范围重点考察学生对各种数据结构的理解程度和基于这些数据结构进行算法设计的能力。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考核要求分为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是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的内容,并能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分析、设计和解答与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是重点考试内容。

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也是考试内容。

了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在考试中占较小比例,不超过5%。

1、概述[考核的知识点和要求]掌握:数据类型、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抽象数据类型等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理解:数据结构的分类、基本存储方式、访问接口(基本操作);理解:对象的概念、信息隐蔽原则、面向对象方法的要素;理解:数据结构的面向对象模型。

2019宁波大学913大学物理(光、电两部分)考试大纲

2019宁波大学913大学物理(光、电两部分)考试大纲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大学物理(光、电两部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选择或填空2.简答题3.计算题4.论述或设计题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普通物理学》是一门包括基础物理教学与实际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基础发展学科,其课程与教学的考核目标是要求掌握本课程基础内容,理解各章节之间的组织联系、了解传统物理基础与现代物理的发展趋势,掌握光、电以及流体的基本规律,熟悉基本内容课程与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等内容的基本规律。

通过本课程学习和考核,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如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在掌握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物理学思想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课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1章力和运动1.1 质点运动的描述1.2 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1.3 相对运动常见力和基本力1.4 牛顿运动定律1.5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非惯性系惯性力第2章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2.1 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质心质心运动定理2.2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2.3 功动能动能定理2.4 保守力成对力的功势能2.5 质点系的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2.6 碰撞2.7 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第3章刚体和流体的运动3.1 刚体模型及其运动3.2 力矩转动惯量定轴转动定律3.3 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3.4 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3.5 理想流体模型定常流动伯努利方程第4章相对论基础4.1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洛伦兹变换4.2相对论速度变换4.3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4.4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第5章气体动理论5.1 热运动的描述理想气体模型和状态方程5.2 分子热运动和统计规律5.3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公式5.4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5.5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5.6 分子碰撞和平均自由程第6章热力学基础6.1 热力学第零定律和第一定律6.2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的应用6.3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6.4 热力学第二定律6.5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卡诺定理6.6 熵玻耳兹曼关系6.7 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第7章静止电荷的电场7.1 物质的电结构库仑定律7.2 静电场电场强度7.3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7.4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7.5 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7.6 静电场中的导体7.7 电容器的电容7.8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7.9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电位移7.10 静电场的能量第8章恒定电流的磁场8.1 恒定电流8.2 磁感应强度8.3 毕奥-萨伐尔定律8.4 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8.5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8.6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8.7 磁场中的磁介质8.8 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强度第9章电磁感应电磁场理论9.1 电磁感应定律9.2 动生电动势9.3 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场9.4 自感应和互感应9.5 磁场的能量9.6 位移电流电磁场理论第10章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10.1 谐振动10.2 阻尼振动10.3 受迫振动共振10.4 电磁振荡10.5 一维谐振动的合成10.6 二维谐振动的合成第11章机械波和电磁波11.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11.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11.3 波动方程波速11.4 波的能量波的强度11.5 电磁波11.6 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11.7 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驻波11.8 多普勒效应第12章光学12.1 几何光学简介12.2 光源单色光相干光12.3 双缝干涉12.4 光程与光程差12.5 薄膜干涉12.6 迈克耳孙干涉仪12.7光的衍射现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12.8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12.9 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12.10 光栅衍射12.11 光的偏振状态12.12 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12.13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12.14 光的双折射第13章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13.1 热辐射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13.2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13.3 康普顿效应13.4 氢原子光谱玻尔的氢原子理论13.5 德布罗意波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第14章激光和固体的量子理论14.1 激光14.2 固体的能带结构14.3 半导体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普通物理学》(第6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数据结构课程考研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考研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考研大纲一、概述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研究如何有效地存储、组织和处理数据。

在考研中,数据结构也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其考试大纲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

本大纲旨在为考生提供数据结构课程考研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二、考试目标1.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分类等。

2. 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线性结构(数组、链表)、树形结构(二叉树)、图形结构(图、堆)、字符串结构等。

3. 掌握常见的数据操作,如插入、删除、搜索、排序等。

4. 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包括算法设计、时间复杂度分析、空间优化等。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抽象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分类等。

2. 线性结构(数组、链表):要求考生掌握数组和链表的基本操作和实现,了解数组和链表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3. 树形结构(二叉树):要求考生掌握二叉树的基本概念、遍历方法和应用场景,能够实现二叉搜索树和堆等特殊结构。

4. 图形结构(图、堆):要求考生掌握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了解图的存储方式(邻接矩阵、邻接表等),掌握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等)和最短路径算法。

堆是一种特殊的树形结构,要求考生了解最小堆和最大堆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

5. 字符串结构:要求考生了解字符串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能够实现字符串的匹配算法(朴素匹配、KMP算法等)。

6. 常见的数据操作和算法设计,包括插入、删除、搜索、排序等操作,以及各种数据结构的综合应用。

7. 时间复杂度分析和空间优化:要求考生能够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了解空间优化的方法。

四、考试形式与题型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2.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结构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数据操作的实现和算法设计能力。

3. 题量:试卷总题量约为100道题。

2019宁波大学911电子线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考试大纲

2019宁波大学911电子线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考试大纲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911电子线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四)试卷题型结构1.选择题2.简答题3. 分析计算题二、考查目标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电子电路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一)模拟电路1、常用半导体器件掌握自由电子与空穴,扩散与漂移,复合,空间电荷区、PN结、耗尽层,导电沟道等基本概念;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稳压管的稳压作用,晶体管与场效应管的放大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外特性、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

了解单结管和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和电特性。

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和定义:放大、静态工作点、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直流负载线与交流负载线,H参数模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复合管。

掌握组成放大电路的原则和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能够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电路类型;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估算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Au、Ri、Ro。

了解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方法。

3、多级放大电路掌握零点漂移与温度漂移,共模信号与差模信号,共模放大倍数与差模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概念和各种耦合方式的特点;正确计算多级放大电路的Au、Ri、Ro;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互补电路的接法和输入输出关系;了解共模抑制比的意义、计算方法,变压器耦合和光电耦合方式.4、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掌握电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熟悉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正确理解主要指标参数的物理意义及使用注意;了解典型运放的工作原理。

《数据结构》课程考试提纲

《数据结构》课程考试提纲

《数据结构》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参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计算机技术》专业考试考生。

(二)考试目的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属水平测试。

(三)考试的内容、要求第一章绪论考试内容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算法的描述;算法设计的要求;算法效率的度量;算法的存储空间需求。

考试要求1.有关数据的基本概念;2.领会抽象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的关系及抽象数据类型在算法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3.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及有关术语的定义,掌握数据结构的表示方法,能用序偶集合表示关系;4.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分类;5.掌握描述算法的语言;6.算法的存储空间需求;7.领会算法设计的要求算法效率度量的意义和作用,懂得算法分析原理,掌握算法分析技术;第二章线性表考试内容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和相乘算法。

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顺序存储的线性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熟练掌握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的动态存储和静态存储的方法及其算法;2.循环链表的应用,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和相乘算法;3.掌握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和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的主要优缺点;4.掌握对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和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的各种算法的评价;第三章栈与队列考试内容栈;表达式求值;栈与递归过程;队列。

考试要求1.顺序栈与链栈的结构及操作,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2.顺序栈与链栈的比较;3.顺序队与链队的结构及操作,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4.顺序队与链队的比较;5.弄清队与栈及线性表的异同。

掌握循环队的组织方法及有关算法;6.递归过程的模拟。

第四章串考试内容串及其操作;串的存储结构;串基本操作的实现。

考试要求1.领会串的逻辑结构定义,掌握串的基本操作;2.掌握串的存储结构及其算法实现;3.掌握模式匹配的原理及其KMP算法。

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考试内容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分量的地址计算;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矩阵的压缩存储;广义表的定义;广义表的存储结构;广义表的递归算法。

2019宁波大学心理学基础与研究方法(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考试大纲

2019宁波大学心理学基础与研究方法(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考试大纲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心理学基础与研究方法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论述题2.研究案例分析题3.实验方案设计题4.材料组织题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心理学基础与研究方法》旨在考察考生对心理学基本知识与基本规律,以及应用心理学研究方法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掌握水平。

该科目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心理现象、意识、注意、感觉、知觉、语言、思维、记忆、情绪情感、需求与动机、能力、人格等重要心理学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原理,以及理学研究方法中的相关概念;针对心理学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能熟练运用实验心理学的基本逻辑和设计思路以及心理测量量表的操作和评价技术,制定相应的实验或测量方案;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相应的统计方法以及测量学相关原理和技术,对基于实验或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能对分析结果做出心理学专业的解释。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一)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第二节神经元第三节神经系统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视觉第三节听觉第四节其他感觉第四章知觉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知觉的特性第三节空间知觉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第五节错觉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概述第四节注意的认知一神经机制第六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感觉记忆第四节短时记忆第五节长时记忆第六节内隐记忆第七章思维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表象第三节概念第四节推理第五节问题解决第六节决策第八章语言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语言理解第四节语言的产生第九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动机的种类第三节动机的理论第四节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第十章情绪第一节情绪的一般概念第二节情绪与脑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第四节情绪理论第五节情绪的调节第十一章能力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能力的种类和结构第三节能力的测量第四节情绪智力第五节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第十二章人格第一节人格的一般概念第二节人格理论第三节认知风格第四节人格测验第五节人格成因第十三章学习第一节学习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学习理论第三节认知和动作技能学习第四节学习的规律第十四章人生全程发展第一节什么是个体发展第二节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第三节语言与认知发展第四节社会性发展第五节成年以后的发展(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知识(1)心理统计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方法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第二节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第三节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发展第四节心理与教育统计基础概念第二章统计图表第一节数据的初步整理第二节次数分布表第三节次数分布图第四节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第三章集中量数第一节算术平均数第二节中数与众数第三节其他集中量数第四章差异量数第一节全距与百分位差第二节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第三节标准差的应用第四节差异量数的选用第五章相关关系第一节相关、相关系数与散点图第二节积差相关第三节等级相关第四节质与量相关第五节品质相关第六节相关系数的选用与解释第六章概率分布第一节概率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正态分布第三节二项分布第四节样本分布第七章参数估计第一节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第二节总体平均数的估计第三节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第四节相关系数的区间估计第五节比率及比率差异的区间估计第八章假设检验第一节假设检验的原理第二节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第三节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第四节方差的差异检验第五节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第六节比率的显著性检验第九章方差分析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步骤第二节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第三节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第四节事后检验第十章x2检验第一节x2检验的原理第二节配合度检验第三节独立性检验第四节同质性检验与数据的合并第五节相关源的分析第十一章非参数检验第一节非参数检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第二节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第三节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第四节等级方差分析第十二章线性回归第一节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第二节回归模型的检验与估计第三节回归方程的应用第十三章多变量统计分析简介第一节多因素方差分析第二节多重线性回归第三节因子分析(2)实验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第二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第三节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学地位第四节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节实验研究的变量第二节实验研究的设计第三节实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第四节实验研究的仪器第三章如何读和写心理学实验报告第一节文献检索第二节核对清单阅读法第三节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第四节学生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第四章反应时第一节反应时的研究历史第二节反应时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三节反应时新法第四节反应时研究的新进展第五章心理物理学第一节传统心理物理学第二节心理物理函数第三节感觉的直接测量第四节信号检测论第六章注意第一节注意的理论和实验第二节注意的操作定义第三节注意的研究方法第四节注意的应用研究第七章知觉..第一节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第二节视知觉和听知觉第三节空间知觉第四节时间知觉第五节无觉察知觉第八章记忆与学习第一节记忆与学习的传统研究第二节记忆的类型第三节内隐记忆第四节内隐学习第九章思维第一节思维的研究方法第二节思维研究的领域第三节思维中的无意识过程第四节思维和人工智能第十章情绪第一节情绪的产生和获得第二节情绪的认知研究第三节情绪的测量第四节情绪的研究方法(3)测量心理学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第二节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第三节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及其功能第四节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及道德准则第二章心理与教育测量简史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二节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中国的发展第三章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第一节心理特质及其可测性假设第二节测量误差及其来源第三节真分数及其有关假设第四章测量信度第一节信度概述第二节信度的估计方法第三节提高测量信度的方法第五章测量效度第一节效度概述第二节效度的评估第三节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第六章测验的项目分析第一节测验项目的难度第二节测验项目的区分度第三节猜测问题与猜测率第四节多重选择题的项目分析第七章测验常模第一节分数转换第二节分数合成第三节常模编制第八章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第一节编制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基本程序第二节测验的实施第九章学绩测验第一节学绩测验概述第二节标准化学绩测验第三节教师自编课堂测验第十章能力测验(上)第一节智力测验的一般问题第二节个体智力测验第三节团体智力测验第十一章能力测验(下)第一节能力倾向测验第二节特殊能力测验第三节创造力测验第十二章人格测量第一节人格测量的一般问题第二节自陈量表第三节投射测验第十三章其他心理与教育测验第一节焦虑测验第二节兴趣测验第三节态度和品德测量第十四章测量的综合应用第一节测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第二节测量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第三节测量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宁波大学916数据结构与算法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宁波大学916数据结构与算法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宁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科目代码:916总分值:150科目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选择题:(每个选择2分,共30分)1. 在单链表指针为P的结点之后插入指针为s的结点,正确的操作是()。

A. p->next=s; s->next=p->next;B. p->next=s->next; p->next=s;C. s->next=p->next; p->next=s;D. p->next=s; p->next=s->next;2. 若进栈序列为1,2,3,4,5,6,且进栈和出栈可以穿插进行,则可能出现的出栈序列为( )。

A.3,2,6,1,4,5B.3,4,2,1,6,5C.1,2,5,3,4,6 D.5,6,4,2,3,13. 循环队列用数组A[0..m-1]存放其元素值,设头尾指针分别为front和rear,则当前队列中的元素个数是 ( )。

A. rear-front-1B. rear-front+1C. (rear-front+m)%mD. rear-front4. 二分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A. O(n*n)B. O(n)C. O(n*log n) D . O(log n)5. 向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 Q 中插入新元素的过程分为三步:()。

A.进行队列是否满的判断,存入新元素,移动队尾指针B.进行队列是否空的判断,存入新元素,移动队尾指针C.进行队列是否满的判断,移动队尾指针,存入新元素D.进行队列是否空的判断,移动队尾指针,存入新元素6.设x和y是二叉树中的任意两个结点,若在先根序列中x在y之前,而在后根序列中x在y之后,则x和y的关系是 ( )。

A. x是y的左兄弟B. x是y的右兄弟C. x是y的祖先D. x是y的子孙7. 下列二叉树中,( )可用于实现符号的不等长高效编码。

宁波大学916数据结构与算法2019(A卷)考研专业课真题

宁波大学916数据结构与算法2019(A卷)考研专业课真题

宁波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科目代码:916总分值:150科目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1. 采用链式存储结构表示数据时,相邻的数据元素的存储地址()。

A. 一定不连续B. 不一定连续C. 一定连续D. 部分连续,部分不连续2. 在一个单链表中,若*p节点不是最后节点,在*p之后插入节点*s,则执行()。

A. s->next = p; p->next = s;B. s->next = p->next ; p->next = s;C. s->next = p->next ; p = s;D. p->next = s; s->next = p;3. 用数组r存储静态链表,结点的next域指向后继,工作指针j指向链中结点,使j沿链移动的操作为( )。

A. j=j->nextB. j=r[j].next C .j=j+1 D. j=r[j]-> next4. 向一个栈顶指针为HS的链栈(带头结点)中插入一个s所指结点时,则执行()。

A. s->next = HS ; HS = s;B. HS->next = s;C. s -> next = HS->next ; HS->next = s;D. s->next = HS ; HS = HS->next;5. 已知一个推入堆栈的字符序列顺序是a,b,c,d,e,下列哪个字符序列是不能通过堆栈操作得到的字符序列()。

A. e,d,c,b,aB. d,e,c,b,aC. d,c,e,a,bD. a,b,c,d,e6. 循环队列存储在数组A[0..m]中,则入队时的操作为()。

A. rear=rear+1B. rear=(rear+1) mod (m-1)C. rear=(rear+1) mod mD. rear=(rear+1)mod(m+1)7.在一个具有n个单元的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假定front和rear分别为队首指针和队尾指针,则判断队空的条件是()。

宁波大学917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专业课考研真题(2019年)

宁波大学917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专业课考研真题(2019年)
以梦为马 while(__【2】 __)
{ __【3】__;
p=p->next;
__【4】 ____;
不负韶华 head->next=q;
} } 3.以下是拓扑排序算法的部分代码,请在空白处填写代码。
typedef struct ArcNode{
int adjvex;
/*该弧指向顶点的位置*/
struct ArcNode *nextarc;
(20,54,69,84,71,30,78,25,93,41,7,76)
不负韶华 5. 假设用于通信的电文仅由 6 个字符组成,其频率分别为:11,9,13,15,29,23 。 试为这 6 个字符设计哈夫曼编码,要求画出相应的哈夫曼树。
三、算法填空(每空 2 分,共 18 分)
1. 以下程序实现按递减序对 R[0]~R[n-1] 进行直接选择排序。请在空白处填写代码。
D. q→link = s; s→link = p;
第 1 页 共 11 页
第 1/11页
宁波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2019年)
宁波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 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
科目代码: 917 总分值: 150 科目名称: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
二、简答题(每题 5 分, 5 题,共 25 分)
D.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10、在一个单链表中,若 q 结点是 p 结点的前驱结点,若在 q 与 p 之间插入结点 s,则执行( )
A. s→link = p→link; p→link = s;
B. p→link = s; s→link = q;
C. p→link = s→link; s→link = p;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区域经济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专业术语的英汉互译
2.名词解释
3.简答题
4.论述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理论
第三章区域经济研究方法与案例演示
第四章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与区域发展要素流动
第五章区域人口
第七章区域产业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工、贸易、竞争与合作
第十章乡村与城乡边缘区、城镇、城市、城市群
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开发
第十三章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管理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区域经济学教程》, 孙翠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