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是本册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讲述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使学生了解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农业生产环节和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本节课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实际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了解较为有限,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和区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参与地理实践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和区位因素。
2.难点:农业生产环节和区位因素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4.实践教学法:结合当地实际,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环节和区位因素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资料,如图片、地图、案例等。
2.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准备教学道具和器材。
3.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农业生产环节和区位因素的资料。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一、课标要求1.位置与分布: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查阅中国四大区域地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简单评价南方地区的位置。
2.分析地图及资料,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探究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查找南方地区的边界线,描述并评价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资料,确定南方地区的地形组成,分析内部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景观图欣赏,感受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通过阅读物产分布图,了解自然条件对水田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实例,说明南方地区丰富的物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基础上,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的地理差异。
南方地区的气候与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四、教学策略以关于江南的话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始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不同人眼中的南方地区文人、画家笔下的南方:摄影者、食客眼中的南方: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欣赏南方地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指出南方的范围;2. 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灯自然地理特征;3. 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3.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等方法,巩固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观;2. 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 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南方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综合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播放南方地区典型的自然景观、农田景观图片,初步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导入新课]讲述:生活在南方,除了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通过南方景观图的欣赏,我们对南方地区的环境更加熟悉了,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居住的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农业。
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活动一:利用教材45页图7.3南方地区的地形,学生自行在图上找出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
学生完成观察地图并发言:略教师指导并板书:1.地理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濒临东海和南海活动二:多媒体展示教材45页图7.4南方地区东西地形差异的三幅图,学生小组合作在图7.3地形图上找出三处地形区的大致位置;并引导学生思考归纳这三副插图反映的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使学生认识地形差异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内部差异的显著标志和形成基础。
指明学生:在多媒体地图上把三处地形区指出来并归纳地形特征。
新人教版八下南方地区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下南方地区地理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七年级课型新授课课时 1 课题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方法。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
2.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
难点
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内容。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和具有北方特色的东北三省、黄土高原等地区。
本章内容是学习第七章南方地区的基础,对学生更好的把握中国地理差异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读图讨论
教学
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观看视频《最美中国——江南水乡》。
二、目标引领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本P44~48,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构筑知识体系。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情境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
学生看图回答。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农作物。
2.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认识到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让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南方地区的“山清水秀”、“鱼米之乡”。
2.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
紫色盆地与红壤丘陵的形成。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山清水秀”、“鱼米之乡”图片导入
二、新课讲授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南国风光
2.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
3.南方地区的地形
4.南方地区的气候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有利条件
(2)不同的地形区的水田规模
2.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南方地区的一些自然特征,知道南方地区的范围、气候、土壤等知识,还学习了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相关知识。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自学任务;
2、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发现并记录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学习疑问。
自学检测:
1、展示南方地区地形图,让学生在图中指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河流和湖泊等。
2、指导学生在课本图7.3中画出北回归线和北纬30°线;
3、多媒体出示南方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4、教师: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其农业有什么影响?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
承转:通过自学我们知道南方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它的这种地形特点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6页活动题进行小组讨论。
●结合南方地区地形图归纳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学生到图前边指边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河流和湖泊。
●学生在课本图7.3中画出北回归线和北纬30°线。
●结合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和课本材料,分析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征。
●结合前面学习的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P47的课文作答。
●学生读图、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总结原因。
●展示各自的成果。
●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学生讨论、交流、思考这两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依图描述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了解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认识地形的复杂性。
识记主要河湖。
2.阅读图文资料,知道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了解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学生活情况。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学生产、居民学生活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特点、气候特点2.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和主要农产品。
难点:认识四大地形区的特点,分析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农业学生产和居民学生活情况。
【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认识人地关系的整体性。
2.引导学生作比较,认识区域差异,加深对本区区域特征的认识。
3.查找南方四大地形区地形特点和南方人民饮食的的相关资料。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挂图学生:复习上册课本我国的地形、气候和农业的知识【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南方地区的茶园、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田、都江堰图片):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成四大地理区域,大家还记得是哪四大地理区域吗?学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教师:这几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区域的景观?学生:南方地区。
教师: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河湖众多,稻田成片,渔业发达,和咱们北方地区的景观大不相同。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都进南方地区。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四大地理区域,很自然地过渡到南方地区,再配合展示几幅反映南方景观的图片,使学生倍感亲切,激发起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效果较好。
导入二:教师(播放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歌曲《我的祖国》视频):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八年级地理下册7.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河流湖泊—长江为我国最大的河流(长度和流量)、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讨论南方地区区域内的自然差异
地形自东向西、气候自南向北
二.人文特征
1.农业,南方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就决定了南方地区的农业---水稻、茶叶、柑橘、香蕉、油菜、棉花等。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一节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农业
[讲授新课]
首先回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季风显著
2.纬度位置—热带与亚热带
二.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特征。
2.了解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特征。
3.了解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特征。
过程
与
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板 书设 计
一.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2.纬度位置
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
2.气候特征
3.河流湖泊
三.人文特征
1.以水田为主的水田农业
2.饮食、交通、风俗等。
作业布置
46页活动习题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主要地形单位和气候类型。
3、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及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自主探究:1、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你能在地图中找出来吗?3、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有几种?你能分辨出他们的气候特征吗?南方地区的红土地和当地的气候有关系吗?4、南方地区在发展农业方面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5、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农产品。
三、合作交流:1、两人一组参考课本和地图册找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小组讨论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3、个人列举南方地区丰富的农产品(从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经济类作物分析)四、巩固提升:1.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A.山地和丘陵为主B.以盆地和高原为主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2.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A.水稻、花生、甘蔗、棉花B.小麦、花生、甜菜、棉花C.水稻、油菜、甘蔗、棉花D.小麦、油菜、甜菜、甘蔗3.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A.三级阶梯B.一、二级阶梯C.二、三级阶梯D.二级阶梯4.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春旱、梅雨5.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A.耕作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B.土坑壤肥沃C.平原面积广大D.水热条件好,生长期短6.我国南方的一些果树不适合在北方生长,最主要原因是()A.由于南北方土壤条件不同B.南北方在气候条件方面有很大的差异C.南北方在耕作制度上有很大差异D.南北方在生产方式上有很大区别。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自然特征与农业》,属于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之相应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形成原因,提高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但对于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加强,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之相应的农业生产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农业发展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之相应的农业生产方式。
2.难点:理解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地区为例,讲解农业生产方式的形成原因。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设计好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课堂问题和讨论话题。
3.分好学习小组,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地的自然特征,如气候、地形、土壤等,让学生了解各地的自然条件。
3.操练(10分钟)针对各地的自然特征,分析与之相应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水稻种植、畜牧业等。
[推荐学习]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班级:姓名:
互动学习目标:
互动学习过程: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南方地区位于以南,以东,东临,南临。
2.南方地区地形,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和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
3.南方地区属于气候,特点是。
4.在图7.3中找出:台湾岛、海南岛、台湾海峡、太平洋;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完成活动题1、2
5.讨论并且解决:
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的原因。
参考:四川盆地周围地势高,阻挡了冬季风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受冬季风影响大。
西双版纳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的原因。
参考:西双版纳位于云贵高原的南部,云贵高原阻挡了南下的寒潮;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受寒潮影响。
6.阅读材料:“红土地”、紫色土壤、喀斯特地形的成因.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水田发展的气候条件。
2.水田发展的地形条件。
结所学位置地形气候南方地区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特征农业主要的
农作物。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8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通过度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重点:1、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水田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我国有哪四大地理区域?2.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二、目标展示三、教授新课1、位置与范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2、地形特征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1)长江中下游平原(2)四川盆地(紫色盆地)(3)东南丘陵(4)云贵高原(喀斯特)探究: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3、气候:气温:读图: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
进而影响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降水:读图: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4、土壤: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所以,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复习:东北平原的黑土地和黄土高原的黄土地,今天学了南方地区的红土地。
延伸知识:四川盆地称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小结:见课件过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必然决定了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有利条件气候: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灌溉: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2.结合图7.7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水田为主:本区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星分布在河谷和缓坡,耕地以水田为主。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反思总结,提高自我评估和提升的能力。
- 作用与目的:通过作业和拓展学习巩固知识,通过反思总结促进学生自我提升。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将能够准确地描述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他们还能够理解自然特征如何影响农业产业,例如,气候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地形对茶叶生长的作用等。
8. 举例说明南方地区如何利用自然特征发展特色农业。
9. 结合实例,说明南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
10. 讨论南方地区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十.教学反思
在教授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的课程中,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地形地貌的理解和记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能会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形模型制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形地貌。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2. 南方地区的农业产业:主要农作物、农业模式和农业发展优势。
3.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节水灌溉技术、生态农业模式和循环农业。
4. 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5. 农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南方地区的气候如何影响农业?”引导学生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线阅读资料,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八年级地理下册:《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设计(人教版)《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气候湿润地红土地”、“我重要的水田农业区等两部分组成.下面就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从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来进行探讨.一、课程标准依据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二、说教材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一节《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和具有北方特色的东北三省、黄土高原等地区.本章内容在第七章中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中国地理差异.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三、说学情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具备了解自然地理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识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地理知识,对于一个地区的自然状况还不是很熟悉,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学习,对中国地理有了一定感知,也培养一些读图分析能力,同时对南北方地区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课教学只要从学生的身边事例谈起,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大胆放手,只起到引导作用,本节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说教学目标基于上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学生学情,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2.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3.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4.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3.思考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五、说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运用地图,明确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突破方案:图画图话法、读图填图法、合作探究法、多图“会诊”法、填充表格法.确立依据:区域地理学习基本内容和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二)教学难点认识四大地形区的特点,分析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情况.突破方案: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生活感悟法和总结归纳法.确立依据: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是了解区域概况的基础.六、说教法、学法1.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认识人地关系的整体性.2.引导学生作比较,认识区域差异,加深对本区区域特征的认识.3.查找南方四大地形区地形特点和南方人民饮食的的相关资料.七、说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新课导入:展示PPT课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PPt美景图片并且给美景配上古诗词.与学生一起,边欣赏美景边,回忆背诵古诗.设计:(如下图)第一幅图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篮,能不忆江南?”第二幅图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第三幅图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古诗的美景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学生:南方地区.教师:说的好.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吗?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与学生一起一边看图欣赏美景,一边回忆古诗,能引起思想和情感的共鸣.通过图、诗词相连接,让学生先从感性的角度认识南方地区,然后慢慢过渡到理性分析,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新课学习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教师:(出示南方地区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知道,研究一个区域,往往先从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开始,学习南方地区也不例外.请大家结合教材读图,完成下面几个小题,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前指图介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1)说出本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位于哪个温度带?(重要知识点在图上做标记)(2)说出本区主要包括哪些省份.(3)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四大地形区,简介地形特点.(在图上做标记)(4)找出本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并简介河湖特点.(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学习某个地理区域往往都是先研究它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内容,学生已经很熟悉了.让学生边读图,边完成题目,并且把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上做好标记,安排他们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出示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武汉市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请大家结合P46 教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南方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2)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年降水量是多少?(3)描述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4)这里的植被类型是怎样的?土壤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看教材独立完成)【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在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中基本上学过了,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完全让学生自学即可,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点拨:南方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内部各地形区之间地理差异显著,请同学们自读P46“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说出两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完成表格.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形特点土壤特点对农业影响(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认识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我设计成表格的形式,条理非常清晰,便于学生们进行比较.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点拨: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差异,请大家分小组合作探究P46活动题第1、 2、3两小题.完成下列表格(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探究1、2、3小题,然后相互交流)海拔高低范围大小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设计意图】这两个小题难度较大,尤其是第2题,我安排同学们课前先查找相关资料,课上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交流,从而降低了难度,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南方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区域内差异显著.多样的环境为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好了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向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地区,古代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区的农业.教师:出示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安排学生看P47的教材和图7—7“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题.(1)南方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哪类干湿地区?(2)耕地类型是什么?作物熟制是怎样的?(3)本区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4)本区有哪些农作物或农产品?是怎样分布的?【设计意图】南方地区的农业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关于农业的知识在上册学习过,学生应该有印象,而且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所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教师点拨: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多样,水热条件充足,农业发达,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其中,四川盆地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更是十分优越,技术管理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同时,河湖众多,渔业发达,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教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地理环境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咱们就共同探讨一下南方人的“吃”.根据你的学生活经验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完成P48的两道活动题.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自由发言.【设计意图】这两道题目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农业学生产(农产品)和人们饮食之间的关系.对于从小就学生活在北方的学生来说,南方地区的食材比较陌学生.我安排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既解决了问题,又锻炼了学生们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八、说板书设计成功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我们不妨设计以下板书:九、说教学反思本节的教学设计应以认识南方地区及其内部各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为主,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中,应抓住该区“湿热”的气候和特殊的“红土地”两大自然要素,认识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比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作农业的差异,明确区域内部差异,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学习中应学会分析区域内部的自然差异,掌握认识区域差异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和具有北方特色的东北三省、黄土高原等地区。
本章内容在第七章中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地图描述和评价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
2根据气温和降水图总结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了解红土地的成因。
3.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坚信本地因地制宜发展果业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
2.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难点】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出示南方地区的图片,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红土地”“香蕉园”“水田”“桂林山水”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过渡】谈谈生活中你所了解的地理差异【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表现:主要地形、月平均气温、温度带、年降水量、干湿区、气候类型、土壤类型。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地图,学生在老师相关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的相关知识的学习。
提问:1、范围:南方地区位于_____以南、_____以东,东临_____海、_____海、南临_____海。
2、地形:_____。
东部和西部差异明显。
西部以_____和_____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_____、_____和 _____,沿江有面积较大的_____ 和 _____。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教案
第一节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查阅中国四大区域地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简单评价南方地区的位置;分析地图及资料,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探究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查找南方地区的边界线,描述并评价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和资料,确定南方地区的地形组成,分析内部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景观图欣赏,感受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通过阅读物产分布图,了解自然条件对水田农业生产的影响;列举实例,说明南方地区丰富的物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基础上,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的地理差异。
南方地区的气候与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2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不同人眼中的南方地区文人、画家笔下的南方:摄影者、食客眼中的南方:【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欣赏南方地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
承转:我们面前的“南方”也就是我们的学习任务:一桌知识与技能的“大餐”,学会读图分析和感悟生活。
【讲授新课】一、描述位置做评价: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学生指图描述本区的相对位置和海陆位置;在描述边界线的基础上,描述南方地区的范围。
预设答案: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二、读图、查找定位置:认识南方地区主要的地理事物,熟悉其空间分布1.找出边界:秦岭、淮河、青藏高原。
标注海洋和河流:东海、南海、长江、珠江。
2.查找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查找山脉:横断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南岭、台湾山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依图描述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了解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认识地形的复杂性。
识记主要河湖。
2.阅读图文资料,知道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了解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学生活情况。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学生产、居民学生活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特点、气候特点2.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和主要农产品。
难点:认识四大地形区的特点,分析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农业学生产和居民学生活情况。
【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认识人地关系的整体性。
2.引导学生作比较,认识区域差异,加深对本区区域特征的认识。
3.查找南方四大地形区地形特点和南方人民饮食的的相关资料。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挂图学生:复习上册课本我国的地形、气候和农业的知识【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南方地区的茶园、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田、都江堰图片):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成四大地理区域,大家还记得是哪四大地理区域吗?学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教师:这几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区域的景观?学生:南方地区。
教师: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河湖众多,稻田成片,渔业发达,和咱们北方地区的景观大不相同。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都进南方地区。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四大地理区域,很自然地过渡到南方地区,再配合展示几幅反映南方景观的图片,使学生倍感亲切,激发起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效果较好。
导入二:教师(播放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歌曲《我的祖国》视频):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歌中的“一条大河”指的是那条河?学生:长江。
教师:“风吹稻花香两岸”反映了当地怎样的农业特点?学生:以种植水稻为主。
教师:“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说明什么?学生:长江上来往船只多,水运发达。
教师:整幅画面描绘了我国哪个地理区域的景色?学生:南方地区。
教师:同学们想了解南方地区更多的地理知识吗?学生:想了解。
教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
今天,我们先学第一节自然特征【设计意图】一首经典老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很快把学生带到了宽阔的长江两岸地区,带到了稻花飘香的江南地区。
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导入新课,学生身心愉悦,兴趣浓厚,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推进新课教师(出示教学目标)请大家齐读教学目标,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
教师:首先请大家谈一谈你印象中的南方地区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老教师给与评价。
教师(出示南方地区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知道,研究一个区域,往往先从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开始,学习南方地区也不例外。
请大家结合课文读图,完成下面几个小题,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前指图介绍。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1、说出本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位于哪个温度带?(重要知识点在图上做标记)2、说出本区主要包括哪些省份。
3、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四大地形区,简介地形特点。
(在图上做标记)4、找出本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简介河湖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学习某个地理区域往往都是先研究它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内容,学生已经很熟悉了。
让学生边读图,边完成题目,并且把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上做好标记,安排他们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学能力。
学生展示学习结果:1、(学生指图介绍:)纬度位置:大部分在22°N——34°N之间,(海南岛和南海诸岛除外)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2、主要省份有: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东部、重庆、、广西、广东、海南、台湾、港澳等省份。
3、(学生指图介绍:)主要山脉:秦岭、南岭、横断山、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等。
四大地形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地势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位于我国第三阶梯,地势较低,平原、低山、丘陵交错分布,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4、(学生指图介绍:)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钱塘江、珠江、闽江、京杭运河等;主要湖泊: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等;特点:河湖密布,水量充沛。
教师(出示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武汉市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请大家结合P46 课文读图,找出下面几个小题的答案。
1、南方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2、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年降水量是多少?3、描述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4、这里的植被类型是怎样的?土壤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看书独立完成)【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在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中基本上学过了,学生比较熟悉。
因此完全让学生自学即可,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展示学习结果:1、最冷月平均气温>0ºC,不少省份>8ºC;最热月平均气温28ºC——30ºC2、位于季风区,年降水量>800毫米,很多地方超过1000毫米。
3、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红土地”。
教师:南方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内部各地形区之间地理差异显著,请同学们自读P46“紫色盆地与喀斯特高原”,说出二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完成表格。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形特点土壤特点对农业影响【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认识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我设计成表格的形式,条理非常清晰,便于学生们进行比较。
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形特点四周是高山,内部低山丘陵起伏石灰岩分布,多石林、孤峰、溶洞、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形土壤特点富含磷钾,土壤肥沃,紫色盆地以红壤为主。
山间小盆地,土壤肥沃,适于耕种对农业影响天府之国,物产极为富饶喀斯特地形区雨水易渗漏,表土易流失,对农业学生产极为不利教师: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差异,请大家分小组合作探究P46活动题第 2、3两小题。
(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2、3小题,然后相互交流,老教师巡视指导)(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设计意图】这两个小题难度较大,尤其是第2题,我安排同学们课前先查找相关资料,课上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交流,从而降低了难度,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展示学习结果:P46活动题第2题答案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四川盆地盆周山地海拔:1000米~3000米;盆底海拔:200米~750米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市大部,面积26万㎞2比较完整云贵高原1000——2000米,西北高,东南低云南东部、贵州大部,面积30万㎞2 ,我国第四大高原比较完整长江中下游平原多在50米以下,长江三角洲10米以下三峡以东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20多万㎞2被东南丘陵分割成几部分,不完整。
东南丘陵大多500米左右,主要山峰海拔超过1500米北至长江,南至两广,东至东部海域,西至云贵高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丘陵。
内部兼有山地、平原,河谷,较零散不完整第3题答案:(1):四川盆地北倚秦岭、大巴山,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寒冷的冬季风,冬季较为温暖;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较平坦,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所以四川盆地冬季暖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2)西双版纳北有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众多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寒潮的南下,不受寒潮影响。
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北部是破碎的丘陵地形,不能阻挡寒冷的冬季风,冬季能受到寒潮的影响。
【转承】南方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区域内差异显著。
多样的环境为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好了有利条件。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向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地区,古代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区的农业。
教师(出示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安排学生看P47的课文和图7.7,认真思考下面几个小题。
)1、南方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哪类干湿地区?2、耕地类型是什么?作物熟制是怎样的?3、本区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4、本区有哪些农作物或农产品?是怎样分布的?(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南方地区的农业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
关于农业的知识在上册学习过,学生应该有印象,而且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所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学生展示学习结果:1、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全部位于湿润地区。
2、耕地类型属于水田,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3、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雨热同期。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4、平原地区、河谷、缓坡种植农作物经济作物:油菜、棉花、甘蔗经济林木:茶、竹、橡胶、油桐、漆树等低山丘陵地区热带、亚热带水果:柑橘、香蕉、菠萝、芒果、荔枝等【教师点拨】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多样,水热条件充足,农业发达,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
其中,四川盆地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更是十分优越,技术管理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
同时,河湖众多,渔业发达,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教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地理环境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咱们就共同探讨一下南方人的“吃”。
根据你的学生活经验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完成P48的两道活动题。
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目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农业学生产(农产品)和人们饮食之间的关系。
对于从小就学生活在北方的学生来说,南方地区的食材比较陌学生。
我安排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既解决了问题,又锻炼了学生们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也加深了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学生发言小结:第1题:主食:以稻米为主蔬菜类:芋头、茭白、蕨菜、辣椒、荸荠、藕、笋等。
肉类:鱼虾贝蟹、鸡鸭鹅等水果类:菠萝、香蕉、火龙果、荔枝、榴莲、芒果、桂圆等食材丰富的原因:南方地区气候湿热,一年四季粮食、蔬菜、鲜果不断;河湖密布,鱼虾贝蟹应有尽有;养殖业发达,肉类丰富。
2、莲藕——长江中下游平原椰子——海南岛竹笋——东南丘陵原因:①莲藕学生在湖塘的浅谈淤泥中,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满足莲藕的学生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