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糖代谢PPT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工程基础(第三章代谢作用与发酵)

生物化学工程基础(第三章代谢作用与发酵)

2.双糖
双糖: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组成,常见的
有乳糖、蔗糖、麦芽糖等.
麦芽糖
HOH2C H HO O H OH H H
1
CH2OH H O OH H OH H
4
O H OH H
H OH
α-D-葡萄糖苷-(1→4)-α-D-葡萄糖
HOH2C H O H OH H H
1
1
H O
CH2OH O
H OH OH H
在有氧条件条件下:
•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脱氢和脱羧生成乙酰 COA,在TCA循环中脱氢,并氧化形成CO2和 H2O,
或者各种代谢物,NADH2经呼吸链将氢传递给
氧生成水。 • 另外,乙酰辅酶A在生物合成过程中作为C2 化合物加以利用,形成脂肪等。
在好氧条件下
丙酮酸进入
TCA环,进行代
谢,产生各种好 氧代谢产物如柠 檬酸、氨基酸、 酶制剂、抗生素 等 ,或完全氧化 获得能量。
同型乳酸发酵的特点:1mol的G产生2mol乳酸,理
论转化率是100%。另外有很少量的乙醇、乙酸和二
氧化碳等。
2. 异型乳酸发酵
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同时还有乙酸、乙醇、二
氧化碳等,称为异型乳酸发酵。如一些明串菌株(
Leuconostoc)及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6-磷酸葡萄糖酸途径:
肌糖原:
人体内糖原的贮存量有限, 含量为肌肉重量的 1-2%(总量为200-400g) 一般不超过500g.
糖原颗粒
肝细胞中的糖原颗粒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4.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第3章 糖类化学

第3章 糖类化学



半乳糖-β,α(1-4)-葡萄糖苷
乳糖
顾名思义,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 性质:
① 有变旋现象
② 具有还原性
③ 能成脎
1.5 多糖
单糖高聚物—天然糖类主要存在形式
因物种而不同
作物名称 (种子) 淀粉含量 小麦 玉米 大米 土豆 红薯
65%
65%
75%
20%
16%
典型多糖简介 同多糖(由一种单糖聚合而成) A. 淀粉
继续加热
150℃熔化
150℃
粘稠黄色
5-羟甲基糠 醛+黑腐质
菜 肴
挂霜、拔丝
美拉德反应:蔗糖或其他碳水化合物与含有蛋白质等氨基化 合物一起高温加热,发生羰氨反应。
19
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白糖、冰糖、红糖都是从甘蔗和甜菜中提取的, 都属于蔗糖的范畴。 红糖是蔗糖和糖蜜的混和物。 白糖是红糖经洗涤、离心、分蜜、脱色等几道工 序制成的。 冰糖则是白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重结晶后形成 的。它们的化学成份都是蔗糖。
三、重要的单糖
丙糖:D-甘油醛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丁糖:D-赤藓糖 D-赤藓酮糖。两者的磷 酸酯是糖代谢中间产物。 戊糖:D-核糖(RNA组分) D-脱氧核糖 (DNA组分)D-核酮糖、D-木酮糖也是 糖代谢中间产物。 己糖:Glc、Fru、半乳糖、甘露糖
寡糖:寡糖是指含有2-10个单糖单元的糖类。它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条长链。一般认为直链淀
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麦芽糖。 直链淀粉的分子量约为50,000左右。 长而紧密的螺旋管形。这种紧实的结构是与其 贮藏功能相适应的。遇碘显蓝色。
支链淀粉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 键

第~章糖代谢(共57张PPT)

第~章糖代谢(共57张PPT)

反应式
1、氧化阶段 葡2、萄非糖氧-6化-磷阶酸段+2N+CAOD2P++2+(HN2OA→DP核H酮+糖H-+5)-磷酸
63、核总酮反糖应-5-磷酸+H2O→ 5 葡萄糖-6-磷酸+Pi 6 6葡C萄O2糖+1-62-N磷A酸DP+H12+N1A2HDP++++P7i+H25O葡→萄糖-6-磷酸
己糖激酶
G-6-P
(2)生成乙醇(酵母)
Mg2+
第一阶段总结
果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单糖,它们均可以通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总结
过转变过程,最终进入糖酵解途径。 氧化阶段:
6-P-G 5-P-核酮糖 (1)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调节:
此反应途径中的限速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此酶活性受NADPH浓度影响,NADPH浓度升高抑制酶的活性,因此磷酸戊糖途径主要受体内
/脂肪酸 1,6-2P果糖
糖酵解及其生理意义
一般情况下供能意义不大,但少数组织,如视网膜、 红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仍需从糖酵解获得能 量;
在某些情况下的特殊生理意义。例如剧烈运动时, 肌肉相对缺氧,必须通过糖酵解过程来补充能量。 又如人们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的初期,由于缺氧,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严重贫血、大量失血、呼吸 障碍、肿瘤组织等,组织细胞也需通过糖酵解来获 取能量。
高能化合物
ATP的生成方式
• (1)底物水平磷酸化296: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在底物氧化的基础上形成高能化合物 ,高能化合物的能量重新分配,释放的能量推动ADP磷 酸化合成ATP。
特点:ATP的形成与中间代谢物进行的反应相偶联;在有 O2或无O2条件下均可发生。

糖代谢优秀PPT课件学习PPT教案

糖代谢优秀PPT课件学习PPT教案

丙酮酸的去路
糖酵解途径
(无氧)
葡萄糖 (有氧或无氧) 丙酮酸
(有氧)
乙酰 CoA
乳酸 乙醇
三羧酸 循环
丙酮酸的无氧还原
(1) 乳酸发酵(lactic fermation)
动物,藻类、乳酸菌
G +2ADP+ 2Pi 2ATP+2H2O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酸 +
NAD
(2)酒精发酵(alcoholic fermation)
异柠檬酸脱氢酶
CHCOO H 异柠檬酸脱氢酶
CH2
HOO CHCOOH
O CHCOOH O CHCOOH
H 异柠檬酸
草酰琥珀酸
α-酮戊二酸
这是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次氧化脱羧反应,
异柠檬酸脱氢酶是第二个限速酶。
(4)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
COOH
CH2COOH
O
CH2 +
CCOOHH
NAD+
HSCoA
( (一一))糖糖酵的解途无径氧(g酵ly解col及ys生is)醇发酵
(Embden Meyerhof Parnas EMP)
1.定义:在无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成丙酮酸,并释 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这一过程与酵母菌使 糖发酵的过程相似,又称为糖酵解。 1897年发现酵母提取液可以使蔗糖发酵生成乙醇,打开了 现代生物化学的大门…直到1940年,糖酵解的全过程才被 全面揭示,在这项研究中,有许多科学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德国生物化学家G.Embden O.Meyerhof的贡献最大, 因此糖酵解途径又叫Embden-Meyerhof(EMP途径)。
• 2、β淀粉酶只能从非还原端开始水解。 • 3、水解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的酶是α-1,6

糖代谢PPT课件

糖代谢PPT课件
糖代谢
2
推荐课外书目
3
一. 概述
4
* 概念 一.糖的有氧氧化指在机体氧供应充 足 时 , 葡 萄 糖 彻 底 氧 化 成 H2O 和 CO2 ,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 能方式。
* 部位:胞液及线粒体
5
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葡萄糖
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胞液
丙酮酸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F-6-P
ATP ADP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H C O H
醛缩酶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C H 2O P 1,6-双磷酸果糖
CH2 O P
C O 磷酸二羟丙酮
C H 2O H
+
CHO
C H O H 3-磷酸甘油醛 CH2 O 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28
Glu
ATP
ADP
G-6-P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胞液)
21

葡萄糖的磷酸化 一
阶 段

磷酸己糖的裂解
二 阶

糖原(或淀粉 )
EM1P-的磷化学酸历程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生成


23-磷酸甘油酸 22-磷酸甘油酸 2磷酸烯醇丙酮酸
口腔 胃 肠腔
淀粉
唾液中的α-淀粉酶 胰液中的α-淀粉酶
肠粘膜
上皮细胞 刷状缘
麦芽糖+麦芽三糖 α-临界糊精+异麦芽糖 (40%) (25%) (30%) (5%)

糖代谢精选PPT课件

糖代谢精选PPT课件

丙酮酸
乳酸
还原所用氢来自3-磷酸甘油醛 26
1-磷酸葡萄糖
糖原(Gn)
ATP 葡萄糖
AD6P -磷酸 葡萄糖
己糖激酶
6-磷酸ATP A1D,P6-二磷酸
果糖
果糖
6-磷酸果糖激酶
2×乳酸
2×NAD+
磷酸二羟 3-磷酸
丙酮
甘油醛
2×NADH+ 2H+
2×NAD+
2×丙酮酸
糖 2×NADH + 2H+
丙酮酸激酶
1 mol 葡萄糖→ 2 mol 乳酸 + ?mol ATP
2 mol ATP
糖原中的1mol葡萄糖→2mol 乳酸 +?mol ATP 3 mol ATP28
(五)无氧分解结果: 1葡萄糖→2 ×乳酸+2ATP 糖原→6-磷酸葡萄糖→2 ×乳酸+3ATP
29
(六)糖酵解的反应特点
1、整个过程无氧参加;
(二)反应部位:细胞质和线粒体 (三)反应条件:有氧气参与
33
(四)糖有氧氧化的过程
第一阶段: 糖无氧酵解生成丙酮酸

(细胞质中)
个 第二阶段: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

酰CoA(线粒体中)

第三阶段: 三羧酸循环
彻底氧化(线粒体中) 34
2丙酮酸 2乙酰CoA CoA
12
(四)糖酵解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磷酸化
葡萄糖
3步 1,6-二磷酸果糖
第二阶段:糖的裂解阶段 1,6-二磷酸果糖 2步 两分子的磷酸丙糖
第三阶段:产能阶段 两分子的3-磷酸甘油醛 5步 两分子丙酮酸
第四阶段:还原阶段

第三章糖类及糖代谢

第三章糖类及糖代谢
淀粉
水解
蓝糊精
水解
红糊精
水解
无色糊精
水解
麦芽糖
水解
葡萄糖
(二)糖原
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的多糖,又有“动物淀粉”之称, 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因此有肝糖原和肌糖原之 分。 糖原的结构和支链淀粉的结构相似,但支链更多更短 (每个分支平均约8~12个葡萄糖残基),分子质量更 大。
(三)纤维素 纤维素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壁 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支撑物质,在木材中约含50%, 亚麻中约含80%,棉花中约含93%。
磷酸己糖异构酶
H
O HO H
CH2OH
H OH
OH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3、1,6-二磷酸果糖(FBP)的形成 6-磷酸果糖在磷 酸果糖激酶的催化下,消耗ATP,生成1,6-二磷酸果 糖。反应不可逆,这是糖酵解过程第二个限速反应步 骤。
H2O3POCH2
H O
CH2OH HO
H
H2O3POCH2
第二阶段:1,6-二磷酸果糖裂解为磷酸丙糖 (1moL1,6-二磷酸果糖→2moL3-磷酸甘油醛), 包括两步反应。 4、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 在醛缩酶的催化下,1, 6-二磷酸果糖裂解为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 反应是可逆的。
H2O3POCH2
H O
CH2OPO3H2 HO
H OH
CH2OPO3H2 醛缩酶
直链淀粉是由α-D-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成 的没有分支的葡萄糖长链。支链淀粉中的α-D-葡萄糖 以α-1,4-糖苷键连接,但在分支处是以α-1,6-糖苷 键连接。
直链淀粉可溶于热水,遇碘显蓝色;支链淀粉易溶 于水,形成稳定的胶体,遇碘显紫红色。 淀粉在酸和淀粉酶的作用下先水解生成分子质量比 淀粉小得多的多糖片段,称为糊精,遇碘显红色的称 为红糊精;红糊精再水解为分子质量更小的、遇碘不 变色的无色糊精;无色糊精具有还原性,进一步水解 生成麦芽糖;麦芽糖在酸和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生 成葡萄糖。

糖代谢-课件(PPT演示)

糖代谢-课件(PPT演示)
目录
几丁质
β-1,4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 离子交换色谱用、 烟过滤嘴用(脱色)、 接着力强的 涂料,染料、色增艳(照相材料 )、制纸,印刷 、吸 收性外科缝线、 医药、农药的缓释 (包衣)、乳化、 吸湿、保水(化妆品 )生物活性 (细胞免疫的激性、 肝素代用、降胆固醇、促进创伤愈合 )
目录
结合糖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COOH
CO P
CH2
ADP
ATP
K+ Mg2+
丙酮酸激酶 (pyruvate kinas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第二步底物水平磷酸化 第三步不可逆反应
COOH C =O CH3
* 部位:胞液及线粒体
淀粉颗粒
淀粉 根据结构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 淀粉。
直链淀粉由D-Glc通过α1-4键连 接而成。 支链淀粉大约每25-30个α1-4键 连接的葡萄糖处有一个α1-6连接 的葡萄糖分支。 支链淀粉与糖原结构类似,但糖原 分支程度更高。
目录
糖原和淀粉的高级结构
糖原、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α1-4连接导致几千个葡萄糖残基 组成的多聚体紧密盘绕为螺旋结构,形成动植物细胞中致密的 颗粒。
• 掌握三羧酸循环反应的亚细胞部位、反应 过程、限速酶、特点及生理意义,了解其 调节。
目录
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这是糖的主要功能。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核苷等物质的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OH
H
-P)
O6H 磷
酸 H 糖 (F-6-P) 果
二 磷 酸 果 糖 OH (FBP)
H
磷 酸 果 糖 (F-6-P)
1,6
二 磷 酸 果 糖 (FBP)
第一阶段特点:
生物化学糖代 谢
通过磷酸化使糖活化,消耗ATP。 由1mol葡萄糖转化为1mol1,6-二磷酸果糖 共消耗2molATP; 若由淀粉或糖原的1mol葡萄糖单位生成 1mol1,6-二磷酸果糖,消耗1molATP。 这个阶段的主要变化是磷酸化及异构化, 经磷酸化的糖不能透过细胞膜,可防止糖 渗出细胞膜。
磷 酸萄葡糖 变位 酶
H
磷 酸萄葡糖 变位 酶
H
C H 2H P O 3 P 2 H C O 2O HO 3 2 O H H O H HH OH H H HO OH HOHOH H
6
HO
磷 酸 葡 萄 糖 3 (G-1-P) 2
O PO H
OH
H磷 酸 葡 萄 O H
糖 (G-6-P)
OH
OH
磷 酸 葡 萄 糖 (G-1-P)
(5)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互相转变
C H2O P O 3H2 C O
C H 2 O P O 3 H 2 磷 酸 丙 糖异 构 酶 C O
磷 酸 丙 糖异 构 酶
CHO
CHO
CH OH
CH2O H 磷 酸 二 羟丙酮
CH2O H
CH OH
磷 酸 二 羟丙酮
3
C H2O P O 3H2 3 磷 酸 甘油 醛
乙 醛
醇 乙乙 醇 乙醇 醇
3
乙 醇
动物体内不存在乙醇的发酵。高等植物在缺氧条 件下能进行乙醇发酵,如水果、蔬菜等在贮藏过程中 乙醇发酵强烈会造成霉烂。微生物进行的乙醇发酵较 为普遍,乙醇发酵在食品工业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生物化学糖代 谢
第3章 糖代谢
黑龙江生物职业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化学糖代 谢
本章要点
掌握糖酵解的过程、部位、关键酶和意义 掌握糖有氧氧化的过程、部位、关键酶和意义 掌握生物氧化、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及氧化磷酸化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 掌握糖原合成和分解的过程及关键酶 掌握糖异生作用的过程、部位、关键酶和意义 掌握血糖正常值、来源、去路和意义
(7)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C C ~ C OOP OP H P OOO CO O O ~3O 32H 2O H ~ O ~PH 3 2 2 3 CH 2 O PCHHOH O H C CHOO 3O 32 P2 H2 O P H P 2 3 2
2 3 2
CO OO C O C O O HCC H O H O H OO H
H OH
6
C OH HO
2
OH
CH 2 OH
H OH
HO H
磷 酸 葡 萄 糖 (G-6-P)
OH
H
H
OH
HO H
H
磷 酸 果 糖 (F-6-P)
OH
磷 酸 葡 萄 糖 (G-6-P)
6 磷 酸 果 糖 (F-6-P)
生物化学糖代 谢
(3)1,6-二磷酸果糖的生成
C O H 2 O 3 PH 2 O 3 P OO H 2 CH 2OP O 3 H 2 O CH 2
生物化学糖代 谢
(9)2-磷酸甘油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O O HO O H C
COOH
H C O PH C 3 HO H O H C O PO P H3 2 O 2
3 2
烯醇化 酶 烯醇化 酶 烯醇化 酶 Mg++ + Mg Mg
C HC H CO H H OH O H 2
2
2
C O OOC O O H H C OH O CP O O O+ P 2 O H C C ~O ~3 H 2~ HHO+3 H 2 P 3 2 2 C HC HC H 2
第3章 糖代谢
3.1 糖的无氧分解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 谢
3.1.1糖的生理功能 1.主要生理功能:氧化供能,16.7kJ/g. 2.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糖脂是构成神经组织和生物膜的成分 蛋白多糖是结缔组织和细胞间质的成分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RNA和DNA的组成成分 激素、酶、免疫球蛋白及血型蛋白等都是糖蛋白
6
磷 酸 葡 萄 糖 (G-6
生物化学糖代 谢
(2)6-磷酸果糖的生成
C H2 O P O 3H 2
H
H
C H2 O P O 3H 2
O
O
H H OO H
6
H OH H
H
H OH
H OH
磷 酸己 糖异 构 磷 酸 己 糖 异 构 酶酶
H 2O 3P O C H 2 H
H 2 O 3 P O CHO 2
这是糖无氧分解过程中第一次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生物化学糖代 谢
(8)3-磷酸甘油酸形成2-磷酸甘油酸
C O OH C OC O O H OH
磷 酸 甘油 酸 变 酶 磷 酸 甘油 变 位 酶 磷 酸 甘油 酸酸 变位位 酶
C COH O O HO O O H CH H C O H HOO H
C H P O CH 2 O HCH O O C23H 2 OCH 2HH H2O O 2
C H2O
H 酸果 OH 磷 H H H H O H O + + ATP 磷磷 酸糖激糖 激 酶 H 酸 H果H糖 ADP 酶 果 酶 ATP H O激 OH O + AT P OH OH + OH H H OH H
生物化学糖代 谢
第二阶段:磷酸丙糖的生成
(4)1,6-二磷酸果糖经醛缩酶催化
2 3 2 2 3 2
H 2 O P O POCH 2 O P O 3 OPO HH 2 O CO 3 H O CH 2 C HOO C HCHH O P3O 3 H 2 H2 CHP2O O O 2 2
H O H H HO H HO O O H HO H HO HOHH H
磷 磷 酸 甘 酸 甘 酶激 酶 激酶 磷 酸甘油激 酶 磷 酸 甘 油 激 酶 酸 甘 油磷 油 激 油 CH O H CH CHH O HO+ ADP ADP CHCH + H ATPATP O CHO O H H + + + ADP + C H ADP O H H OH +++ ATP CH O ATP + CH + + Mg Mg Mg Mg Mg + +
+ຫໍສະໝຸດ + H HC CH + +NAD + O H + NAD H CC OOH O H+ NADNAD H
+
3
丙丙 酮 酸 酮 酸 丙 酮 酸 酮 酸
3 乳 酸
乳 酸
生物化学糖代 谢
(2)乙醇发酵
C OC OH H OO
COOH
C
C
CO O
O
C 丙酮 酸 羧 酶 丙 酮 酸 脱脱 羧 酶 H OC H O
CH 2CH CH O H H P OO H C H 2 OOPOO H223PPO2 3H 2 CH PO 3 O 2 2 3
3 磷
2 3 2
1,3 3 二 二 磷 酸 油 酸 酸 磷 甘甘 1, 1,3 酸 二 磷 油 甘 油 酸 酸 1,3 二 磷 酸 甘 油 酸
3
磷 酸 甘酸 甘 油 酸 3 磷 油酸 甘油酸 甘 油 油酸 酸3 3 磷 酸 甘 酸 磷 酸
生物化学糖代 谢
3.1.2.2发酵
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再 被还原为乳酸或乙醇的过程叫做发酵。
(1)乳酸发酵
CO O H CC OC O O H O OOH H 乳酸脱氢酶 CH CC HC H 3 H3 3
乳乳 酸 酸
C O OH H O O HCOO H CO O H
H3
+ + 乳酸脱氢酶 + 乳酸脱氢酶 H + NADH 乳酸脱氢酶 + C C O NADH ++ H ++HH 乳酸脱氢酶 + NADH C NADH +NADH O O + O+ H C CH3 H3 CH
3.1.2.1糖酵解反应过程
关键酶:已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肝) 磷酸果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生物化学糖代 谢
第一阶段:己糖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 (1)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
生物化学糖代 谢
生物化学糖代 谢
CH2O H H O H OH H
HO
1
CH2O H O HH OH H H OH H O P O 3H 2
OH C O C OC O O H OCO OH H
CH 22 H C H C HC、 2 2
C O OO CH H CO OH OH
C
丙酮 酸激酶 酸激酶 丙酮 酸激酶 丙酮 丙酮酸激酶 丙酮 酸激酶 C O ~ OP~ P H++2 ADP O ~H HO 3 HADPADP C P OO 3 2 ADP C + OH + ATP DPC O C C C OH + + + ATP + OH OH ATPATP ~ P 3 2+ ++ + ++ + + 3 Mg 2 Mg 、K + MgMg K 、K Mg + K 、 、 K
生物化学糖代 谢
生物化学糖代 谢
糖无氧氧化(EMP) 糖分解代谢途径 { 糖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HM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