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团合一资料
集团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制度
集团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制度各单位团委(直属团总支、团支部)和青年工作部:为适应集团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党建带团建工作精神,按照集团公司第二次团代会关于实施“共青团固本强基”工程的部署,创新共青团工作方法,提升团建科学化水平,加大各单位团组织之间横向交流和工作联动力度,不断增强团组织活力,扩大团组织影响力,推动集团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取得新发展,经集团公司团委研究决定,建立集团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制度。
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协作区的划分及组织机构1、综合考虑各单位团青工作基础、行业性质、团员青年人数等因素,将目前集团所属各单位团委(直属团总支、团支部),划分成3个协作区(协作区划分方案见附件),协作区为集团公司团委领导下的工作协调机构;2、各协作区成立协作组,成员由各协作区所辖单位的团组织负责人组成;3、协作组负责人及任期由集团公司团委会讨论研究确定。
二、协作区的工作职责(一)协作组职责1、协调协作区内各团组织落实集团公司团委的有关工作部署;2、以协作区为单位承办集团公司层面的相关大型活动;3、以协作区为单位联合开展团的各类活动;4、推动协作区内各团组织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
(二)协作组负责人职责1、定期策划相关活动;2、召集协作组会议,讨论研究策划和组织实施有关工作。
(三)协作组成员职责1、参加协作组会议,参与协商讨论;2、在负责人统一协调下,落实完成有关工作任务。
三、协作区的工作方式1、通过召开协作组会议,对协作区内需要协作的工作协商决定,并组织实施;2、协作区内各团组织可采取联合或轮流方式,承办各类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活动;3、各协作组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结合“一团一品牌”工作的开展,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联合开展 2次活动。
活动经费由协作区内各团组织根据活动具体情况协商筹集。
四、建立协作区的工作要求1、统一认识,迅速行动。
建立共青团协作区工作制度,是贯彻落实集团党建带团建工作精神,扎实推进实施“共青团固本强基”工程的重要举措。
集团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制度范本
集团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集团共青团在各单位的组织建设,规范共青团工作协作区的运行,提高共青团工作协作效率,根据《中华全国共青团工作条例》和集团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共青团工作协作区是各单位共青团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平台,旨在加强团组织的联动性,共享工作资源,提高团组织的工作效能。
第三条共青团工作协作区的目标是:整合共青团资源,加强工作协同,促进团组织的共同进步。
第四条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在各单位共青团组织之间进行协作,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集团统一领导下,做好团的工作。
第五条共青团工作协作区的领导机构为共青团工作协作区指导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指导共青团工作协作区的工作。
第六条共青团工作协作区的组织形式包括定期会议、专题研讨、活动交流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七条共青团工作协作区设立共青团工作协作区指导委员会,由集团各单位共青团委员会书记担任委员,由集团共青团委员会主席担任主任。
第八条共青团工作协作区指导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一)协调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二)制定协作计划,明确协作目标;(三)组织协作区的活动和交流;(四)推动团组织在各单位之间的协同发展;(五)评估和总结协作区的工作。
第九条共青团工作协作区设立共青团工作协作区秘书处,由共青团工作协作区主任提名并经共青团工作协作区指导委员会批准,由集团各单位的共青团委员会书记轮流担任秘书长。
第十条共青团工作协作区秘书处的职责包括:(一)协助主任负责协作区的日常工作;(二)组织和筹备协作区的活动,起草相关文件;(三)收集和整理各单位共青团工作的信息和经验;(四)协调各单位共青团工作的合作事宜。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十一条各单位共青团委员会负责本单位的共青团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共青团工作协作区的活动和交流。
第十二条各单位共青团委员会应当按照协作计划的要求,推动和参与共青团工作协作区的工作,共享工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三条共青团工作协作区的工作范围包括:组织建设、青年权益保障、青年培养和人才引进等方面。
团总支合并计划最终版
团总支合并方案修改稿
二、部门职能及人员设置
1、办公室
办公室的性质及定位:
团总支办公室担负着各部门协调、沟通的重要角色。作为团总支的枢纽部门,它是维持团 总支正常运转,加强完善团总支内部建设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在团总支领导下与其他部 门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办公室的宗旨:
严谨、踏实、务实、创新
办公室负责的主要活动:
举行团总支见面会,令各部门干事尽快了解部门工作及增加相互了解; 举办人资培训,提高整个团总支人员的工作能力; 举办团体评比,选拔出优秀团日活动推荐到校组宣; 举办团总支授聘仪式; 举办团总支总结大会。
部长职能:
部长是一个部门的核心人物,是所有工作的具体负责人。部长需要及时了解上层领导的决 定,也要及时向干事转达相关精神。具体工作如下: 作为迎新招新人员,确定招新形式题目等; 定期召开部门例会,与干事相互交流,了解工作开展情况; 定期与老师领导主动交流,了解学校动态,对部门工作重心及时调整; 活动开展之前,与部门所有成员共同讨论并最终确定活动方案,合理分配任务; 主动与干事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干事的工作情况。
及时上交书记团审核; 二、制定和健全团总支的有关制度; 三、负责考核团总支各项活动的,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协助书记团处理团总支日常事务、指导各部工作; 五、加强对各部门成员的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这给予适当奖励; 六、负责团总支经费申请与管理; 七、组织团总支迎新招新工作,安排面试; 八、对各部门工作计划进行审批与修改,并合理安排各项活动时间; 九、安排办公室值班人员与时间; 十、安排团总支会议,各部门间相互交流沟通; 十一、监督各班举行团日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 十二、举办针对党团消息的讨论,及时将党团的新动态新消息传达到各位同学; 十三、干事深入的各班,及时了解各班情况并上报,同时向各班传达团总支的最新动态要 求。
东城街道团工委关于推进区域化团建的实施方案(20140722定稿)
XX街道关于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区域化团建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城市街道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的通知》及省、市、区各级团组织的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扩大团的组织覆盖,激发团组织的整体活力,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经研究,决定在全街道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现提出如下方案:一、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按照“联动、共享、协同”的基本原则,充分整合区域内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资源,构建以街道团组织为核心、社区团组织为基础、辖区各级各类单位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共同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工作联动、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团建格局,有效发挥区域化团建工作整体效能,努力实现“覆盖有效、管理有序、服务有力、协调有方”的总体目标,团结凝聚我街道辖区广大团员青年贡献青春力量。
二、主要任务充分利用好辖区市直单位多、教育机构多、志愿团体多、社会组织多、志愿服务土壤肥沃、氛围浓厚的优势,以“1+2+3+N”为工作总思路,探索区域化团建新模式。
“1+2+3+N”即创建一个品牌,建立两层阵地,搭建三个平台,形成多项特色活动。
“一个品牌”是指在区域化团建过程中始终坚持“打造平台、培育组织、服务青年”为主线,始终坚持主要目标、主要内容不动摇,积极打造“爱心护航”区域化团建品牌。
“两层阵地”是指建立街道和社区两层活动阵地。
街道层级上主要联系志愿服务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及各类资源搭建活动阵地,打造各类服务品牌。
社区层级上主要面向社区居民,结合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的工作场所和活动阵地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力争开创“各居有活动、各区有特色”的局面。
“三个平台”是指以区域化团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共建委员会作用,整合各成员单位资源,使之成为交流和共同发展的平台、发挥整体功能的平台、公益力量发展壮大的平台。
“多项活动”是指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提高,通过组织活动带动区域内共青团各项工作的发展。
整合资源 完善机制 推进社区共青团工作
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推进社区共青团工作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推进社区共青团工作东西湖区吴家山街地处武汉西郊,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12个社区,常住人口7.8万人,其中青少年3200余人。
我街的社区建设是从2000年12月开始的,4年来,经过全街广大干部的不懈努力,社区建设得了明显成绩。
随着地区人口增长,青少年日常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抓住社区建设这一有利契机,实现共青团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青年流向与分布的巨大变化,扩大共青团的工作覆盖面,使团的这面旗帜真正扎根于基层是我们研究和调研的课题。
年初,我们确立了“通过整全社会资源,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来实现社区共青团工作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经过街、社区各级团干的共同努力,盘活了辖区社会资源,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共用,形成了以整合促联合,以联合促团结,以团结促共建,以共建促发展的社区共青团工作理念。
具体体会如下: 一、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思路建立健全社区团的组织是做好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一年来,团工委坚持以党带团建,以联合促团建,以共建强团建的大团建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团建基础工程,为社区青少年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以党建带团建。
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原则,我街把社区团建和社区党建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一同落实,在辖区12个社区建立了团支部,同时成立了关工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各类兴趣小组等组织。
2、结对共建。
各社区的团组织与全街120家企事业单位的团组织成了互帮共建对子。
在社区推行了团员双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团员社区注册和年度团员社区评议机制。
目前,全衔接受双重管理的团员150余人,壮大了社区团员队伍。
目前,全街每个社区都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社区组织网络,为社区各项资源的整合及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整体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整合人力资源,人人参与人力资源是社区最活跃的因素。
社区团组织因势利导,积极在社区开展了社区理念和传统美德教育,使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区培育青少年,青少年服务社区”等现代社区理念深深根植于社区青少年心中。
集团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制度
集团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制度
集团共青团工作协作区是指为了加强团组织的工作协调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设立的管理制度。
一、协作区的设置
1.各单位团委、团支部可以按照需要设置协作区,如按地域划分、按专业领域划分等。
2.协作区可以由团委或团支部负责设立和管理,需报集团共青团组织部备案。
二、协作区的职责
1.推动团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促进团组织的工作协同。
2.组织协作区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工作计划、项目推进、问题解决等事项。
3.协助团委或团支部开展工作,如组织活动、宣传推广、人才培养等。
三、协作区成员的组成
1.协作区成员由各单位团组织的负责人、工作人员组成,也可以邀请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参与。
2.协作区成员需具备一定的团组织工作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
四、协作区工作原则
1.坚持团组织的党性原则,始终以党的工作要求和集团的发展目标为导向。
2.遵守协作区内部的工作纪律和流程,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3.尊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成员的主体作用,形成团队合力。
五、协作区的工作评估和改进
1.定期对协作区的工作进行评估,以了解工作的进展和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六、协作区的解散
1.协作区可以在团组织的决策下解散,需报集团共青团组织部备案。
2.协作区解散后,需做好相关工作的交接和总结。
集团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制度范本
集团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制度范本工作协作区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集团共青团工作的协作和管理,提高团员干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共青团工作人员,包括团组织和团员干部。
第三条协作区是指共青团各级组织在工作平台上的专用区域,用于交流、协作、共享资源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协作区的目标是实现共青团工作的高效协作、信息共享和任务管理,为团员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工具。
第五条协作区的管理由共青团组织负责,负责人应保证协作区正常运行,并对协作区进行管理、维护和安全保障。
第二章协作区的设置与权限第六条协作区由共青团组织按照工作需求进行设置,分为不同的板块或组织单位。
第七条协作区的权限分为开放权限、编辑权限、组织权限和管理员权限。
1. 开放权限:任何人员都可以访问协作区内的信息和资源,但无权进行编辑和修改。
2. 编辑权限:具有编辑权限的人员可以对协作区内的信息和资源进行编辑、修改和上传。
3. 组织权限:具有组织权限的人员可以创建和管理协作区内的板块或组织单位,设置权限和成员管理。
4. 管理员权限:具有管理员权限的人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以对协作区内的所有内容进行管理和操作。
第八条协作区的权限管理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合理分配,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工作的流程性。
第三章协作区的使用与管理第九条协作区的使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集团的相关规定,禁止发布、传播违法、违规信息和内容。
第十条协作区内的成员应遵守共同责任和互助原则,积极参与交流和协作,共同推进工作的进展。
第十一条协作区的管理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理,删除不需要的信息和资源,确保协作区的整洁和有序。
第十二条协作区的安全保障应加强,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第十三条协作区的相关问题和纠纷,应通过协商和沟通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提请共青团组织进行调解。
第四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共青团组织负责解释和修改,修改时应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共青团浏阳市委团组织片区联席会议制度(讨论稿)
浏阳团市委片区联席会议制度(讨论稿)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增强各级团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总结推进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团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提高基层团建协同合作、互助互学的能力,增进团的工作信息交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联席会议片区的划分,主要根据全市地域分布情况和部门职能类别的实际,将全市基层团组织分为8个片区。
每个片区设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具体负责各片区联席会议的筹备、召集、组织等事宜。
第三条片区联席会议在团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各片区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召集、组织,片区责任单位轮流承办。
会议通知应提前三天下发,参会单位根据会议要求做好书面材料准备,确保会议质量。
第四条片区联席会议参加对象为该片区组长、副组长和片区单位的团组织负责人。
联席会议为基层团组织搭建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各片区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其他片区的乡镇、部门参加,相互借鉴学习。
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在会前向片区牵头领导请假。
各片区要做好出席记录,对无故缺席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条片区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1、片区单位总结季度工作,提出下季度工作打算。
2、片区单位相互借鉴学习,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协助开展好团市委举办的各项活动,组织筹备各项片区活动。
4、通报本片区团组织工作季度开展情况和季度工作重点。
5、对承办单位的团组织季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查阅资料,现场点评。
第六条片区联席会议要落实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各片区组长和副组长要负责及时对片区单位在工作中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取得的主要效果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报团市委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整理后,形成简报下发全市基层团组织。
第七条团市委将听取片区联席会议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联席会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片区联席会议工作不断取得实际效果。
第八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探讨“团镇合一”体制模式
探讨“团镇合一”体制模式作者:李慧芳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13期【摘要】在兵团三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管理体制使团场机关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效率低的艰难境地,严重制约了团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团场建镇是推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城镇化最有效的手段,是团场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特殊存在。
本文在总结团场基本特征和机关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试着探索一○二团梧桐镇“团镇合一”体制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新疆兵团城镇管理体制团镇合一1.一○二团建设概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一○二团成立于1952年,历经六十载的艰苦卓绝的开拓,团场从无到有,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新时期,历经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阵痛,一○二团在“三化”建设中稳步前进,经济发展上了新台阶。
团场紧紧围绕“城镇引领、优化结构、民生优先、资源转换和融合发展”五大战略,近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年均增长19.4%,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50:43,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梧桐镇再次崛起。
2012年8月1日,五家渠市梧桐镇正式挂牌建立,这标志着一座兵团最年轻的城镇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崛起,标志着在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下,师市管理的团场实现了团内建镇新突破。
2.“团镇合一”体制模式背景分析2010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发挥着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的作用。
要把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兵团特殊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的有效措施,加大对兵团的综合财力补助力度,提高中央财政对兵团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水平,增强兵团自我发展能力。
城镇化是兵团“三化”建设的载体,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兵团和农六师五家渠市党委一贯的要求,也是师市上下尤其是团场干部职工强烈的愿望。
在中央和兵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师市加快实现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 转变的步伐。
兵团“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兵团“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兵团“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是兵团实施以城市为中心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在兵团中,区团合一改革旨在整合和优化各级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和农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一、兵团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问题在传统的兵团管理体制下,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划分不够明确,管理层级过多,信息沟通不畅。
兵团中的区域管理和团组织存在大量的重复和重叠,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农村社区的治理模式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
二、区团合一改革的目标与意义1. 目标:整合兵团农村社区管理资源,实现职能衔接,防止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对城市和农村事务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
2. 意义:通过区团合一改革,可以有效整合各级农村基层组织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避免相同职能部门的重复建设和浪费,节约成本;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兵团的整体竞争力。
三、兵团“区团合一”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1. 职能整合:将区、团两级组织的职能整合到一起,优化管理结构,加强综合管理能力。
2. 管理创新: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 人员培训: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需求。
4. 绩效评估: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对兵团区域管理和团组织工作进行考核,激励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四、实施效果与问题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农村基层组织职能更加明确,管理效率有所提高,兵团农村社区治理体系逐渐完善。
然而,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改革的院校较大,对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时间和内容需求更高;其次,不同地区的实践情况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改革方案。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三个一体化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和建设指导手册G U I D E B O O K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团鄞州区委聚焦三个阶段、两个衔接,对于少先队员、共青团员、青年党员,着力在每个阶段积极培育、全面建强,破除团队衔接、党团衔接在体制机制保障方面的难点、堵点。
先后出台《鄞州区团员全过程管理规定》、《鄞州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共青团建设意见的通知》等相关规定,打通“少先队培育—积分入团—团内教育—推优入党—超龄离团”链条,有效构建了青少年全周期政治成长路径。
一盘棋布局,“三项机制”重构党团队一体化制度体系。
一是构建多跨协同领导机制。
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社会协同”的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区委副书记担任区少工委名誉副主任,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区长联系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区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1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情况。
二是构建交叉任职沟通机制。
团教两家常态化开展沟通,教育局党委书记、团区委书记任少工委主任,团区委书记为全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教育局团工委书记兼任团区委副书记,团教两家每季度听取1次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汇报,每年召开学校团队工作联席会不少于2次。
三是构建校域工作落实机制。
全面在全区各中小学中建成党团队一体化工作小组,实现“1校1组”全域覆盖,由各校校长任组长,下辖各级党组织、团组织、少先队及大队负责人任小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确保党团队工作衔接流畅。
全领域互融,“三条路径”打破党团队一体化衔接壁垒。
一是破发展壁垒。
重点抓牢入队、入团、入党等关键政治节点。
入队时,在全童入队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分批入队”;入团时,将少先队争章体系与积分入团体系相贯通,优秀少先队员的争章可转化为入团积分;入党时,团员“三亮三比”积分与推优入党打通,积分作为团组织推优入党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积分随人走、推优入党“两个一般”。
二是破培育壁垒。
“节”时加强交流,结合六一、国庆等重要节点,开展入队、入团、入党“三合一”联动宣誓,组织党团队员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同研一次学、同做一件事。
区域化团建
2015年区域化团建驻点工作方案发布人:组织部发布时间:2015-04-24 文章浏览:577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团中央相关要求,着力推动全市区域化团建工作,团市委决定选派团市委机关及部分直属单位处级干部、各区县团委班子成员、部分企业和高校团委书记到街乡驻点;组织团市委机关处级以下干部到重点地区社区青年汇和新建社区青年汇旗舰店驻点。
相关工作安排如下:一、驻点时间2015年4月至6月集中开展驻点。
二、驻点人员(共256人)1.团市委书记会成员(6人);2.团市委机关及部分直属单位处级干部(51人);3.16区县团委班子成员(39人);4.区县局级单位团委书记(110人:企业系统54人,大学系统56人);5.团市委机关处级以下干部(50人)。
团市委在外挂职干部、参加脱产学习的干部以及在团市委挂职的处级以下干部不参加本次驻点。
三、对接安排1.团市委书记会成员(共6人,对接6个街乡):每人对接1个街乡。
同时分片联系2至3个区县指导驻点工作;在所联系区县中对接街乡以外确定1个社区青年汇作为联系点。
2.处级干部和区县局级单位团委书记(共200人,对接282个街乡):其中团市委、16区县团委处级干部每人对接2个街乡(共90人,对接172个街乡);企业、高校团委书记每人对接1个街乡(共110人,对接110个街乡)。
3.团市委机关处级以下干部(共50人,对接92个社区青年汇):其中,84个重点地区社区青年汇(含3个已建旗舰店、4个新建旗舰店),另有8个非重点地区的新建社区青年汇旗舰店。
除以上各类对接关系,在2014年驻点期间已建立的对接关系原则上保持不变。
三、工作任务利用三个月的时间,集中落实全市区域化团建工作方案各项任务,推动重点地区社区青年汇和新建社区青年汇旗舰店建设,落实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的各项工作要求。
(一)街乡驻点任务1.调研摸清区域内团青工作基本情况,把本单位的团青资源对接到街乡,推动街乡制定计划完成全市区域化团建工作方案中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城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近年来,全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城区的特殊性和工作实际,按照党的要求和以青年为本,坚持基层团建和基层工作为主线,以激活队伍、实践锻炼、凝聚青年为重点,以工作机制建设和打造品牌项目为抓手,扎实开展团的各项工作,实现了团的基层组织得到有效覆盖,团的基层工作全面活跃,团的各项活动更大范围影响广大青年。
2008年,获得了“全省团建先进区”荣誉称号。
一、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不断完善组织网络体系。
团的不同层级,组织建设各有侧重,通过区、街乡、基层三个层级的建设,形成了整体“一盘棋”较为完备的组织网络。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团委9个、团工委6个、团总支3个、团支部131个。
在团区委这个层级,重视常委会、全委会和机关团工委建设,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将机关、教育局、乡、街道、园区的书记纳入常委,在做好本单位团的工作同时,做好大工委、大战线的工作。
将组织部干部科长,区委办督办室主任、宣传部、纪委办公室主任纳入常委或委员,协助承担团的组织、宣传、会议活动举办等部分职能,形成了团区委谋大策定大局,常委民主议事、委员协同落实的工作机制。
通过这种“专而兼、兼而专”、“分中合,合中分”的方式,有效化解了团区委机关人手不够的问题。
在街乡团(工)委这个层级,发挥团(工)委在区域团建中的龙头作用,做到“善谋划、能自转”,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加强与辖区单位团组织的横向联系,建立团建联席会制度,把辖区单位、非公组织团的负责人吸纳为工委委员,进一步统筹辖区单位、非公组织、社区(村)团的工作,构建了“街乡团(工)委、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青少年事务中心、青少年维权中心”的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
在基层团组织这个层级,创新设置方式,重点抓社区(村)的组织建设和两新组织的属地管理。
2008年,农村团组织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得到同步换届和调整,社区团组织在“三城联创”期间实现全面恢复和设立。
班团一体化 ppt课件
主要实行内容
结束白天课程以后,在宿舍里同学们在吸收和消 化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对于消化不良的问题也会 向同学请教,而对于还未涉及到的内容也会通过 互联网学习。课上学习课下吸收,寝室互补,网 上课堂已经成为我们班一种学习方式了,这不仅 打造出一种学习氛围,也让同学们之间建立一种 互帮互助的精神,也是一种班级文化,为班团一 体化提供了基础,为打造出一个有特色文化的班 级而努力着。
主要实行内容
某日,寝室某位同学全身上吐下泻躺在床上,同寝室
TEXT友见状掀开被子陪他去医务室,而医务室初步诊断是 HERE食物中毒,需要去医院就医,而此同学全身无力,寝
室室友背着他就走,其他Dseet两ms co个ogur室ladp友thriac忙n-bsfa着osrem叫d ds车eaat,arch医务室 离学校大门有点距离,背ma累rke了tin就g 相RO互I in轮20着13背. ,到了医 院也是忙着挂号等手续,而班上同学知道了情况也赶 到了医院……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不仅增进了友谊和互 助,也让寝室之间建立了互帮互助的文化,我们不仅 能要打造特色班级文化,也要打造特色寝室文化。
团日活动
学习进行时
在12月初星期二上午,我们班需要工地学习, 在指定地点我们等齐班上同学一起坐车去工 地,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工地,老师 跟我们讲解装饰风格、装修用材…而同学们 也认真听着,对各种疑问也会向老师提问, 老师也非常热情的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特色活动
班级聚会
继大一之后我们再一次举行了全班 聚会。这一次我们不像大一聚会那 样的生涩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更 多了,看着他们喜悦的脸庞,也知 道了我们班级文化又书写了一层文 化蕴涵,让班级每个人留下深刻回 忆,让我们班级凝聚力更强,让我 们班级文化更加有色彩。
“三个融合”创新构建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格局
团教融合,增强引领作用
编
辑
以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增加事业编制为契机,
: 王
晓
将 1 名区教育局团干部正式调入团区委,专职联系
芸
教育系统团、队工作;同时,在区教育局专门设立
微 信
号
少先队工作专职教研员岗位,补充工作力量。团区
:
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同时担任区少工委主任,落
实领导责任。发扬道里区中学率先全面建队的工作
13th ISSUE OF 2022 TOTAL 503rd ISSUE
“三个融合”创新构建 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格局
文 | 团哈尔滨市道里区委、道里区少工委
为深入推进道里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全 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在团哈尔滨市委、市少 工委的指导下,团哈尔滨市道里区委、区少工委以 “三个融合”为主线,创新构建道里区党建带团建、 队建工作格局,切实完善党、团、队育人衔接工作 链条。
按照《道里区积分入团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做 好团、队衔接工作,严格推优入团程序,严把入团 关口,确保程序规范。通过分批入队、积分入团、 推优入党,搭建了党、团、队阶梯式、一体化育人 和推优全链条。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了 43 个社 区少工委,对接了 53 所中小学,实现 100% 全覆盖。
党政融合,提升改革质效
优势,加强中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由学道里区少先队员在中央大街进行鼓乐展演
wxy1004973146
31
Copyright©博看网 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充分发挥道里区青联、青企协等组织的优势, 协调社会各方资源,开展“点亮童年梦想”“蜗牛 约读”“校园普法”“校园医疗救助”等品牌公益 活动,近几年来累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实现 微心愿万余个。推动建设“希望小屋”5 个,捐资 助学筹资 50 余万元。与西藏、新疆等地的小学开 展“红领巾手拉手”结对活动,来自不同地方的少 先队员们互通信件,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整合地 区红色资源,在哈尔滨党史纪念馆、道里区青少年 党史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六万青少年讲党史”活 动,以人人能讲革命英烈事迹和革命历史为目标, 培养越来越多的“红孩子”,让全区广大少先队员 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关爱,在全社会营造暖 心氛围,助力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以团带队以队促团实现团队一体化建设目标
以团带队以队促团实现团队一体化建设目标团队衔接工作是团市委、市少工委2003年提出的重点工作,也是团队组织“科研兴队”的重要内容。
怀柔区作为首批实验区,对此项工作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我区的具体做法是: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团队衔接工作是团队系统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团中央十五大报告,新团章都把团队衔接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我们团组织也应坚持全团带队、强队兴团,推进团队一体化进程。
我区中少合一(团教工委、少工委办公室合署办公)的体制无疑给这项工作带来便利,我们抓住这一有利优势,得到教育部门领导和团区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区教育系统团队组织中开展团队衔接工作。
我们首先确定我区两所基础较好的怀柔五中、怀柔镇中心小学做为首批实验校,两所学校于2003年8月份制定出研究方案,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组成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研究,同时我区团教工委也把团队衔接工作列为专题开展研究。
二、实施工作方案,边实践、边总结我们从分析工作现状入手,将我区中小学推优工作以及加强初一少先队组织建设与团队衔接工作紧密结合,找到开展此项工作的结合点。
在10月13日少先队队庆日,少工委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在两所实验校举行了“我为队旗添光彩主题大队会”和初一少先大队建队仪式及团队衔接现场推进会,全区60多名团队干部参加了大会。
利用这一教育契机,精心设计了主题活动。
为加强队员们对党、团知识的了解,我们从队会主题,到活动程序以及场景设计都做了精心安排。
为使队员对团队衔接工作有一个感性认识,我们在会场中间悬挂党旗,左边是队旗,右边是团旗。
给队员一种直观的感受,少先队的创立者是中国共产党,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我们队,少先队和共青团紧密围绕在党周围。
在队会过程中,我们请在“寻找身边的共青团员”活动中寻找回来的从怀柔镇中心小学毕业升入怀柔五中的学校团支部书记张英竹谈自己如何为队旗增辉,为团旗添色的事迹,请怀柔一中高一同学王磊做《党旗在向我召唤》的演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推行“区镇合一”新型城镇建设的主要措施1.1改革体制机制,实现区镇一体。
按照省市统一要求,从区镇一体化改革着手,理顺管理体制,整合、精简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
进行区镇党政机构整合,将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北宿镇党委、政府合并,形成了“一个班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系。
二是创新机构。
按照“精简、效能、不搞上下对口”的原则,在机构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确立了党政综合办公室、招商局、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一办五局”的主要机构设置模式。
调整充实了国土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质监分局等双重管理机构。
三是理顺职责。
实行分线工作法,将区镇重点工作划分成几大板块,对班子成员进行了重新分工,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分块包保,明确职责、明确目标、细化责任,迅速理顺了各项工作关系,实现了各项工作平稳过渡。
四是推行财政体制改革。
按照“一级财政、权责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成立财政分局,确定财政基数,构建起了独立、高效的新型城镇财政管理体制。
五是进行人力资源整合,实行竞争上岗、奖惩分明、全员聘任的人才管理机制,切实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区镇合心。
1.2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实施。
科学的规划是指导“区镇合一”的纲领,也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大力气修编了两项规划。
一是区镇总体发展规划。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聘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对区镇总体发展规划进行了科学修编,两次召开规划报告会征求意见,规划成果形成,“三心、四轴、五组团”的大开发区格局。
二是土地利用规划。
聘请山东农业大学专家结合开发区及北宿镇实际和产业发展趋势,对区镇各类土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修编了区镇土地利用规划。
1.3提升区域功能,完善基础设施。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推动三项基础设施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一是道路建设工程。
辖区内主要道路配套工程和路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电厂大道、新济邹路等重点新道路建设进展顺利。
二是区中园建设。
经济开发区建筑面积达6900平方米的大学科技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大学园四期工程开工,开发区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三是城乡环境维护管理工程。
推行环卫体制改革,组建300多人的专业队伍,建设四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构建起“户集、村运、镇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新模式,区镇面貌焕然一新,项目吸引力和产业聚集力显著增强。
1.4坚持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
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社区建设。
一是加快合村并点步伐。
提出了“六大社区”建设规划,年内辖区东沙社区、辛庄社区整合完成,落陵社区、北宿花园和鑫兴社区服务中心等稳步推进,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二是发展惠民事业。
不断加大文教卫生投入、完善推进机制,年内重点完成了北宿中学综合楼、中学餐厅、东江小学、北宿镇卫生院病房楼等施工,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三是积极维护辖区稳定。
群众工作持续加强,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
而在浦东新区区委政研室的一份最新报告里,给出了以下三条理由:一是开发区与郊区在管理体制上是城乡分治,开发区增长极作用显著,但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有限,导致城乡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二是开发区自身发展进入以开发建设为主向管理服务为主转变、由政策优势向综合环境优势转变的新阶段,对配套环境、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开发公司为主导、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难以承担起大量的政府管理职能,迫切需要相应的政府机构来承接;三是浦东开发以来经济总量增长了30多倍,城市化面积增长了5倍,人口总量翻了一番,原来以城区、郊区、开发区划分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管理幅度过宽,管理方式相对粗放,造成城市管理存在不少空白点。
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区域发展、社会分配、社会保障体系不平衡的问题非常突出,而各种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分配的不平等,则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成为国之大患。
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区域发展、社会分配、社会保障体系不平衡的问题非常突出,而各种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分配的不平等,则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成为国之大患。
浦东从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入手,依托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机场、港口等功能枢纽,带动周边街镇,建立了六个功能区域,并成立了功能区域党工委、管委会,对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筹管理,为实现城郊一体化开创了新制度。
二是实行包保责任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对25个续建或即将开工项目,组成七个包保小组,对项目建设进行包保和跟踪督导。
坚持对签约入区项目,在办理立项、环评、土地、规划、建设、工商、税务登记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实行帮办制和代理制。
坚持深入第一线、深入基层,努力营造良好的建设、生产和经营环境。
目前,中信工业园、凯伦汽配、鲁城工业园、山大环保设备、鲁南地质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三是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加强。
坚持把招商引资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企业信息灵、合作面广、招商引资基础好的优势,重点开展以企招商、优势招商和节会招商,积极寻找项目线索。
目前,围绕吉利集团、银座物流等大项目,出现较好的引资势头。
二是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健全了考核奖惩制度,充实招商人员,组成四个科级干部带队的招商组,分别负责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和胶东半岛等区域内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品牌产品等大企业和大集团的招商。
三是明确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制定了开发区《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意见》。
在开发区内部实行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两套班子,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时效性。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提高项目承载能力。
一是加强规划建设与管理,编印了开发区规划建设程序和办事须知;完成了开发区东区规划调整意见征集;开发区东、西区污染源普查和区域环评进展顺利。
二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区内项目建设风格、风貌规划基本标准要求;开发区东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是开展了东、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摸底、建档工作,并对部分已完工工程进行了初步审计;四是投资720万元的天博路改造工程已经竣工。
五是成立了开发区综合管理中队,严厉查处乱搭乱建等行为。
五是积极做好土地供应和管理工作。
一是开展土地款催缴工作,对东、西两区未交齐土地款的企业进行了摸底,发出催款通知。
二是对闲置土地进行调查、摸底;针对区内未按合同约定的条款投资建设的企业,向市国土资源局发出通知函,暂停土地证抵押贷款手续办理。
三是积极做好区内土地利用规划的申报工作,努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四是完成了开发区部分储备地地上附着物的清查、核实。
六是管理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结合作风建设活动,严格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队伍建设。
一是坚持按章办事,规范运转,高效管理。
建立健全了学习、考勤、督查、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
二是抓好行政事务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
严格车辆管理、接待等工作;加强了与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被占地乡镇(街道)、村街之间关系的沟通和协调,促进了开发区和乡镇村街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是为天博汽配、圣阳电源、圣城热电、金皇活塞等18家企业举行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警示牌”挂牌仪式,并发放了“涉企车辆特别通行证”。
四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制定完善了开发区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实施方案和相应处理措施。
据了解,开发区的发展目标是“奋战三年,建成百亿园区”,年度目标是完成全年内资注册到位1.3亿元,外资到位2000万美元,每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10个亿,新增营业收入不低于10个亿,新增地方税收不低于2500万元。
近年来,地处鲁西南的中国古九州之一的兖州市,综合实力不断壮大,跃居全国百强县第48位,今年年初又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国际化开放城市、人性化和谐城市,争当鲁南县域发展排头兵”的奋斗目标,并将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来抓,利用济宁市新型乡镇建设试点的时机,将兖州经济开发区与驻地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走出了突破园区发展瓶颈、助推新型乡镇建设的新路子。
区镇合一的背景和必要性兖州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是我省设立较早的省级开发区,2001年重新启动后,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围绕省市关于加快开发区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拼搏实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格局,搭建了核心区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平台,园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日渐增强,2006年被评为济宁市优化发展环境“十大亮点”单位,2007年获全省省级开发区“发展进步奖”。
虽然赢得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内先进省级开发区相比,适应开发区大发展的运作模式还没有真正形成,尤其是现行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大发展的需要,如开发区虽有一定的规划控制范围,但一直没有独立的行政管辖区,区内项目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征地环节多、效率低;同时区内多数企业由镇(街)和开发区双管,难以把握促进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和发挥企业招商主体的作用等。
如何有效破解制约瓶颈,成为开发区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此,开发区管委会及兖州市一直在积极寻求和探索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新模式。
今年上半年,济宁市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推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将省级经济园区与新型乡镇建设有机结合,成为改革开发区现行管理体制的重要契机。
兖州市抓住机遇,将兖州经济开发区驻地镇并入开发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
区镇合一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在区镇合一中,兖州市立足强化领导、理顺体制、优化机制,一是扩大开发区规模。
将原属新兖镇的5个村和原谷村镇整建制并入原大安镇,组建了新的大安镇,并将新的大安镇与经济开发区合为一体,调整后辖85个村,总人口11.3万(其中农业人口7.39万),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其中开发区一期规划控制面积40平方公里);辖区内现有企业近4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7家,形成了金属加工、机械电子、化纤纺织、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物流服务等特色产业布局。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
由兖州市市长兼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同时区、镇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与新的大安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合理分工,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支持开发区的发展,将各方面的资源向省级园区汇集。
三是健全激励机制。
采取“以发展定规格”的新模式,镇区合一后,开发区暂不定规格,自今年开始,通过济宁市对省级开发区的年度考核和连续三年的考核,实行自我提拔,经考核达到副县级(或正县级)的标准,开发区就是副县级(或正县级)规格,以此激励开发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四是优化运行机制。
首先,将济宁市确定的土地、环境、企业管理等九个方面的权力直接下放到开发区,让开发区行使两级市里的审批和管理权,并实行备案制,更加便捷、更加贴近地为项目、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