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课程序设计及其MATLAB程序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复杂潮流分析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复杂潮流分析课程设计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复杂潮流分析学生姓名:XXX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2011—1班指导教师:XXX目录摘要--------------------------------------------------------------------------------1Abstract------------------------------------------------------------------------- 2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31 概述--------------------------------------------------------------------------51.1待设计电气设备系统图-----------------------------------------51.2电力系统概述------------------------------------------------------51.3 潮流计算的概述--------------------------------------------------61.4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潮流计算总结----------------------71.5 MATLAB的相关知识与学习----------------------------------82程序设计-------------------------------------------------------------------142.1设计思路----------------------------------------------------------142.2设计流程思路----------------------------------------------------152.3设计程序----------------------------------------------------------163 设计结果----------------------------------------------------------------204 总结-----------------------------------------------------------------------38参考文献---------------------------------------------------------------------39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复杂潮流分析摘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网分析的基础应用,是对复杂电力系统正常和故障条件下稳态运行状态的计算。

MATLAB电力系统PQ潮流计算程序设计

MATLAB电力系统PQ潮流计算程序设计

MATLAB电力系统PQ潮流计算程序设计1 绪论1.1潮流计算1.1.1 潮流计算概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各母线的电压,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等等。

在电力系统规划的设计和现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中,都需要利用潮流计算来定量地分析比较供电方案或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此外,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也是计算系统动态稳定和静态稳定的基础。

所以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的一种很重要也很基础的计算。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也分为离线计算和在线计算两种,前者主要用于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后者则用于正在运行系统的随时监视及实时控制。

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从5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

在这20年内,潮流计算曾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对潮流计算的一些基本要求进行的。

对潮流计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1)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或收敛性;(2)对计算机内存量的要求;(3)计算速度;(4)计算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在数学上是一组多元非线性方程式求解问题,其解法都离不开迭代。

因此,对潮流计算方法,首先要求它能可靠地收敛,并给出正确答案。

由于电力系统结构及参数的一些特点,并且随着电力系统不断扩大,潮流计算方程式的阶数也越来越高,对这样的方程式并不是任何数学方法都能保证给出正确答案的。

这种情况成为促使电力系统计算人员不断寻求新的更可靠方法的重要因素。

在用数字计算机解电力系统潮流问题的开始阶段,普遍采取以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的逐次代入法。

这个方法的原理比较简单,要求的数字计算机内存量比较低,适应50年代电子计算机制造水平和当时电力系统理论水平。

但它的收敛性较差,当系统规模变大时,迭代次数急剧上升,在计算中往往出现迭代不收敛的情况。

这就迫使电力系统计算人员转向以阻抗矩阵为基础的逐次代入法。

matalab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matalab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matalab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掌握Matlab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电力系统的基本分析和计算,如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等。

3. 学生能够掌握电力系统中常用的Matlab函数和工具箱。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Matlab软件,进行电力系统的模拟和仿真。

2. 学生能够利用Matlab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实际问题,如优化、稳定分析等。

3. 学生能够通过Matlab编程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分析,提高计算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力系统和Matlab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力系统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电力行业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力系统专业课程,结合Matlab软件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对Matlab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Matlab解决实际问题。

3. 强化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回顾: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元件和模型,为后续Matlab应用打下基础。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与元件- 内容:电力系统的组成、基本运行原理,主要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

2. Matlab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介绍Matlab软件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如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Matlab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内容:Matlab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电力系统工具箱的介绍。

3. 潮流计算及稳定性分析:利用Matlab进行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计算的MATLAB仿真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计算的MATLAB仿真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计算的MATLAB仿真实现MATLAB仿真潮流分析计算的一般过程是:
(1)首先,根据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参数,编写MATLAB程序,定义各种变量,包括节点电压、节点功角、支路电流、支路功率等变量,并将这些变量与图形化的表格关联起来,使用MATLAB程序绘出电力系统的拓扑图和参数表,这些拓扑图和参数表是电力系统潮流分析计算的基础。

(2)然后,分析电力系统的电压和功角变化趋势,计算节点动态电压、功角和各支路电流,并将结果写入特定的输出文件。

(3)此外,编写计算支路功率的MATLAB程序,以对电力系统的功率消耗和全系统平衡情况进行精确分析。

(4)最后,使用MATLAB绘图功能,绘制出电力系统潮流分析计算的结果,如各节点动态电压和功角的变化曲线,支路功率的变化曲线等,从而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补救措施。

通过MATLAB仿真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潮流分析计算,可以更准确、更快捷地分析电力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故障。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1402班姓名郭娟学号 14039208同组成员孙帆郭娟陈朝辉苏新波吕应发指导教师楚冰清完成时间 2016 .12 .30目录1概述 (1)1.1设计目的 (1)1.2设计题目 (1)1.3设计内容 (1)2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概述 (2)2.1电力系统简介 (2)2.2潮流计算简介 (2)2.3潮流计算意义及其发展 (2)3 Matlab概述 (3)3.1 Matlab简介 (3)3.2 Matlab应用 (4)4 潮流计算过程 (4)4.1系统图及参数 (5)4.1.1 系统图 (5)4.1.2 各元件参数 (5)4.2电网潮流计算思路 (5)4.3潮流计算过程 (5)4.3.1各元件参数计算 (5)4.3.2绘制等效电路图 (7)4.3.3功率分布计算 (7)5 Matlab程序及运行结果 (10)5.1Matlab程序 (10)5.2运行结果 (20)6设计心得与体会 (23)参考文献 (25)1 概述1.1 设计目的在如今的社会,电力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需求,而建立结构合理的大型电力系统不仅便于电能生产与消费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分配,减少总装机容量节省动力设施投资,且有利于地区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大限度地满足地区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

电力系统建设往往是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发生了第二次技术革命。

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或潮流分析)和静态安全分析。

潮流计算针对电力革统各正常运行方式,而静态安全分析则要研究各种运行方式下个别系统元件退出运行后系统的状况。

其目的是校验系统是否能安全运行,即是否有过负荷的元件或电压过低的母线等。

matlab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基于Matlab计算程序的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修}

matlab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基于Matlab计算程序的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修}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设计题目:基于Matlab计算程序的电力系统运行分析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自动化年级: 2011教务处制目录任务书 (1)前言 (2)第一章电网模型的建立 (3)第二章潮流计算 (8)第三章故障电流计算 (18)第四章思考题 (31)总结体会 (34)参考文献 (35)前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计算,是对复杂电力系统正常和故障条件下稳态运行状态的计算。

潮流计算的目标是求取电力系统在给定运行状态的计算。

即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用以检查系统各元件是否过负荷.各点电压是否满足要求,功率的分布和分配是否合理以及功率损耗等。

对现有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扩建,对新的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对电力系统进行静态和暂态稳定分析都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

潮流计算结果可用如电力系统稳态研究,安全估计或最优潮流等对潮流计算的模型和方法有直接影响。

在电力系统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中,危害最大且发生概率较高的首推短路故障。

产生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力设备绝缘损坏。

短路故障分为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及两相接地短路。

其中三相短路时三相电流仍然对称,其余三类短路统成为不对称短路。

短路故障大多数发生在架空输电线路。

电力系统设计与运行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短路故障的发生概率。

短路计算可以为设备的选择提供原始数据。

第一章电网模型的建立一、目标电网接线图二、目标电网数据系统参数表1. 线路参数表线路编号线路型号线路长度(km)线路电阻{Ω/km} 线路正序电抗{Ω/km}线路容纳之半{S/km}4-5 LGJ-240/30 113 0.0470.4 1.78×4-6 LGJ-120/70 120 0.0741.47×610-5-7 LGJ-120/25 165 0.0791.60×610-6-9 LGJ-95/55 166 0.0921.80×610-7-8 LGJ-240/30 92 0.0471.78×610-8-9 LGJ-240/30 122 0.0471.78×610-说明:线路零序电抗为正序电抗3倍。

用matlab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用matlab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用matlab潮流计算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Matlab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面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2.熟悉Matlab软件的操作和编程;3.利用Matlab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4.分析计算结果,判断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方法;3.Matlab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应用;4.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Matlab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应用;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Matlab潮流计算入门》;2.参考书:《电力系统潮流计算》、《Matlab编程与应用》;3.多媒体资料:Matlab软件教程、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案例视频;4.实验设备:计算机、Matlab软件、电力系统仿真软件。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Matlab编程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2.教学时间:安排每周两次课堂授课,每次90分钟;3.教学地点:教室和实验室交替使用,以便进行实验和实践操作。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差异化教学措施:1.学习风格: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如视频教程、实验操作等,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2.兴趣:引入与电力系统相关的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能力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和项目,以便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

关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设计

关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设计

摘要潮流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是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检查系统中的各元件是否过压或过载;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整定提供依据;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计算提供初值,为电力系统规划和经济运行提供分析的基础。

因此,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一项最基本的计算,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是研究其他问题的基础。

传统的潮流计算程序缺乏图形用户界面,结果显示不直观,难于与其他分析功能集成。

本文以潮流计算软件的开发设计为重点,阐述了该软件图形用户界面的实现和所具备的功能和特点,软件采用MATELAB实现,设计分别采用牛顿-拉扶逊法;P-Q分解法。

本软件的主要特点是:(1)操作简单;(2)图形界面直观;(3)运行稳定.计算准确;关键词:潮流计算;牛顿-拉扶逊法;P-Q分解法; MATLAB;ABSTRACTThe purpose of power-flow calculation is:To make sure the Power System Operation Mode; Inspect ponents of system Whether excessivevoltage or overload .Provide data for the power system relay setting ;Provide initial value for Power system stability calculation; For the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economic operation to provide the basis analysis;So, power flow calcul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system is a basic calculation , it has some independence, and its basis of study other kinds of issues .Traditional flow caculation program has few of the graphic used in interface,and don’t displays results intuitionistic and intergrats difficulty with the other analysis function. This paper mainly to show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ser interface and its functions and features .We use the MATELAB to produce this software. Our design made by Newton-Laphson method and P-Q deposition method.The mian features of the software are:(1)easy operation;(2)GUI used interface;(3)high levels of stabilization,and exactitude of results;Key word: power-flow calculation; Newton-Laphson method ; P-Q deposition method;MATLAB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1. 1潮流计算概述 (4)1. 2 Matlab概述 (6)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2. 1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7)2.2电力线路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9)第三章电力系统的网络模型3. 1电力网络的基本方式 (11)3. 2节点导纳矩阵及其算法 (12)3. 3节点阻抗矩阵及其算法 (18)第四章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4. 1概述 (31)4. 2潮流计算的基本方程 (31)4. 3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34)4. 4 P—Q分解法潮流计算 (46)第五章潮流计算的界面设计介绍5. 1制作方法说明 (60)5. 2各界面功能介绍 (62)5. 2设计验证 (66)参考文献 (69)外文资料翻译 (72)致 (81)附录 (82)第一章电力系统及其发展概述1.1潮流计算概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各母线的电压,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等等。

用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用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 6 月 10 日2011年6月12日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摘要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的事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与运行中最基本的运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的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

本位就是运用潮流计算具体分析,并有MATLAB仿真。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MATLAB仿真Abstract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c safety analysis.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power network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st basic operations of electric power network, various design scheme and the operation ways to tide computation, can get all kinds of each node of the power grid voltage and seek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loss, and getting electric power. The standard is to use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pecific have MATLAB simulation.Key words: Power system; Flow calculation; MATLAB simulation目录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 (2)2 总体设计 (3)2.1潮流计算等值电路 (3)2.2建立电力系统模型 (3)2.3模型的调试与运行 (3)3 详细设计 (4)3.1 计算前提 (4)3.2手工计算 (7)4设计图及源程序 (11)4.1MATLAB仿真 (11)4.2潮流计算源程序 (11)5 总结 (19)参考文献 (20)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潮流计算是在给定电力系统网络结构、参数和决定系统运行状态的边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系统稳态运行状态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MATLAB辅助程序设计-潮流计算程序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MATLAB辅助程序设计-潮流计算程序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MATLAB辅助程序设计潮流计算,通常指负荷潮流,是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系统规划、安全运行、经济调度和电力公司的功率交换非常重要。

此外,潮流计算还是其它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比如暂态稳定,突发事件处理等。

现代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法主要:高斯法、牛顿法、快速解耦法和MATLAB的M语言编写的MATPOWER4.1,这里主要介绍高斯法、牛顿法和快速解耦法.高斯法的程序是lfgauss,其与lfybus、busout和lineflow程序联合使用求解潮流功率。

lfybus、busout和lineflow程序也可与牛顿法的lfnewton程序和快速解耦法的decouple程序联合使用。

(读者可以到MATPOWER主页下载MATPOWER4.1,然后将其解压到MATLAB目录下,即可使用该软件进行潮流计算)一、高斯—赛德尔法潮流计算使用的程序:高斯—赛德法的具体使用方法读者可参考后面的实例,这里仅介绍各程序的编写格式:lfgauss:该程序是用高斯法对实际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需要用到busdata和linedata两个文件。

程序设计为输入负荷和发电机的有功MW和无功Mvar,以及节点电压标幺值和相角的角度值。

根据所选复功率为基准值将负荷和发电机的功率转换为标幺值。

对于PV节点,如发电机节点,要提供一个无功功率限定值。

当给定电压过高或过低时,无功功率可能超出功率限定值。

在几次迭代之后(高斯—塞德尔迭代为10次),需要检查一次发电机节点的无功出力,如果接近限定值,电压幅值进行上下5%的调整,使得无功保持在限定值内。

lfybus:这个程序需要输入线路参数、变压器参数以及变压器分接头参数。

并将这些参数放在名为linedata的文件中。

这个程序将阻抗转换为导纳,并得到节点导纳矩阵.busout:该程序以表格形式输出结果,节点输出包括电压幅值和相角,发电机和负荷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以及并联电容器或电抗器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号: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班级:题目: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指导教师:职称:职称:2014年 1 月 10 日目录: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概述 (5)二、潮流计算方法概述 (5)2.1节点分类 (5)2.2牛顿—拉夫逊法概要 (6)2.2.1牛顿—拉夫逊法迭代原理 (6)2.2.1 牛顿法的框图及求解过程 (7)三、课程设计任务 (9)3.1题目原始数据 (10)3.2课程设计要求 (11)四、初步分析 (11)4.1节点设置及分类 (11)4.2 参数计算 (11)4.3等值电路绘制 (13)五、潮流计算 (14)5.1 给定负荷下的潮流计算 (14)5.1.1 B1/B2矩阵的形成 (14)5.1.2 潮流调整及分析 (14)5.1.3 仿真比较 (16)5.2 变电所负荷变化时的潮流计算 (18)5.2.1 4个变电所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18)5.2.2 4个变电所负荷成比例2%下降 (20)5.2.3 1、4号负荷下降,2、3号负荷上升 (23)5.2.4 仿真比较 (25)5.3断线潮流计算 (27)5.5.1 断开1、3节点间的一条支路 (27)5.3.2 断开1、5支路的一条线 (29)5.3.3 断开1、7支路的一条线 (31)5.3.4 断开2、9支路的一条线 (33)5.3.5 断开7、9支路的一条线 (35)5.3.6 仿真比较 (37)六、潮流分析总结 (39)七、心得体会 (41)参考文献: (42)附录: (42)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摘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各母线的电压。

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等等。

在电力系统规划的设计和现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中,都需要利用潮流计算来定量的分析比较供电方案或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课程序设计及其MATLAB程序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课程序设计及其MATLAB程序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程序设计报告题目:13节点配电网潮流计算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班内序号指导教师房大中提交日期2015年05月04日目录一、程序设计目的 (2)二、程序设计要求 (4)三、13节点配网潮流计算 (5)3.1主要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第一步的前推公式如下(1-1)-(1-5):.......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第二步的回代公式如下(1-6)—(1-9):.....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配网前推后代潮流计算的原理 (9)3.3配网前推后代潮流计算迭代过程 (10)3.3计算原理 (11)四、计算框图流程 (12)五、确定前推回代支路次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前推回代计算输入文件 (13)主程序: (13)输入文件清单: (16)计算结果: (18)数据分析: (19)七、配电网潮流计算的要点 (19)八、自我总结 (20)九、参考文献 (21)附录一MATLAB的简介 (21)一、程序设计目的开式网络潮流计算:配电网的结构特点呈辐射状,在正常运行时是开环的;配电网的潮流计算采用的方法是前推回代法,本程序利用前推回代法的基本原理、收敛性。

(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年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MATLAB辅助程序设计,潮流计算程序(精编文档).doc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MATLAB辅助程序设计,潮流计算程序(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MATLAB辅助程序设计潮流计算,通常指负荷潮流,是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系统规划、安全运行、经济调度和电力公司的功率交换非常重要。

此外,潮流计算还是其它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比如暂态稳定,突发事件处理等。

现代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法主要:高斯法、牛顿法、快速解耦法和MATLAB的M语言编写的MATPOWER4.1,这里主要介绍高斯法、牛顿法和快速解耦法。

高斯法的程序是lfgauss,其与lfybus、busout和lineflow程序联合使用求解潮流功率。

lfybus、busout和lineflow程序也可与牛顿法的lfnewton程序和快速解耦法的decouple程序联合使用。

(读者可以到MATPOWER主页下载MATPOWER4.1,然后将其解压到MATLAB目录下,即可使用该软件进行潮流计算)一、高斯-赛德尔法潮流计算使用的程序:高斯-赛德法的具体使用方法读者可参考后面的实例,这里仅介绍各程序的编写格式:lfgauss:该程序是用高斯法对实际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需要用到busdata和linedata两个文件。

程序设计为输入负荷和发电机的有功MW和无功Mvar,以及节点电压标幺值和相角的角度值。

根据所选复功率为基准值将负荷和发电机的功率转换为标幺值。

对于PV节点,如发电机节点,要提供一个无功功率限定值。

当给定电压过高或过低时,无功功率可能超出功率限定值。

在几次迭代之后(高斯-塞德尔迭代为10次),需要检查一次发电机节点的无功出力,如果接近限定值,电压幅值进行上下5%的调整,使得无功保持在限定值内。

lfybus:这个程序需要输入线路参数、变压器参数以及变压器分接头参数。

并将这些参数放在名为linedata的文件中。

这个程序将阻抗转换为导纳,并得到节点导纳矩阵。

busout:该程序以表格形式输出结果,节点输出包括电压幅值和相角,发电机和负荷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以及并联电容器或电抗器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基于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分析

基于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潮流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熟悉Matlab运行环境;了解MATLAB潮流分析的步骤;对给定网络的运行方式做潮流分析,并初步分析计算结果。

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如下图:图1 系统原理图三、实验仪器、设备:一台装有MATLAB R2010a的个人计算机三相同步发电机模型,变压器模型,负荷模型,线路元件模型四、实验步骤:(1)熟悉原始资料:根据计算要求,整理数据,包括:计算网络中线路、变压器的参数(以上数据均采用有名值计算)(2)上机调试:熟悉Matlab的运行环境,准确输入原始数据、节点编号、节点注入功率等信息;(3)整理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作电网潮流分布图。

五、实验网络接线图及原始数据如图所示,3为平衡节点,1、2为P、Q节点,电压等级为110kV,节点处功率已将各线路充电功率考虑在内,3节点电压为115kV,角度为0。

原始数据各参数是以其自身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为基准的标幺值。

发电机参数 Pn=100MV·A,Un=10.5KV ,fn=50Hz, 变压器参数采用Y-Y 连接方式 T1的参数 Pn=100MV·A,fn=50Hz,一次绕组:U1=10.5KV ,R1=0.002,L1=0,二次绕组:U2=121KV ,R2=0.002,L2=0.015, Rm=5000,Lm=5000 T2的参数 Pn=100MV·A,fn=50Hz,一次绕组:U1=10.5KV ,R1=0.002,L1=0, 二次绕组:U2=121KV ,R2=0.002,L2=0.03,25+j18MV A3225+j18MVA32Rm=5000,Lm=5000线路参数L23:R*=0.08,X*=0.30,Y*=0.5L31:R*=0.10,X*=0.35,Y*=0L12:R*=0.04,X*=0.25,Y*=0.5六、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从各个Scope中可以看到输电线π型等值电路两端的有功与无功功率的波形,具体操作方法是从Workspace中读出记录的数据(如图三、图四),数据有多组,取其平均值,分别得到各输电线π型等值电路两端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matlab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matlab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matlab潮流计算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Matlab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面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2.熟练使用Matlab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3.分析并解决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按照以下大纲进行: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基本概念;2.Matlab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应用;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案例分析。

具体到教材,我们将参考《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一书,并结合Matlab软件进行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Matlab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作为主教材,并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

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和Matlab软件,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作业则通过学生提交的Matlab编程练习来评估其掌握程度;考试则全面考察学生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原理和Matlab应用的理解。

评估方式将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

教学进度将确保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所有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将合理安排在学生便于学习的时段,教学地点则选在设备齐全、环境适宜的教学场所。

七、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我们将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例如,对于编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编程项目;对于理论基础需要加强的学生,则提供额外的辅导和资料。

基于Matlab计算程序的电力系统运行分析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计算程序的电力系统运行分析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计算程序的电力系统运行分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设计题目:基于Matlab计算程序地电力系统运行分析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自动化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教务处制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参数计算 (2)一、目标电网接线图 (2)二、电网模型地建立 (3)第二章潮流计算 (6)一.系统参数地设置 (6)二.程序地调试 (7)三、对运行结果地分析 (13)第三章短路故障地分析计算 (15)一、三相短路 (15)二、不对称短路 (16)三、由上面表对运行结果地分析及在短路中地一些问题 (21)心得体会 (26)参考文献 (27)前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地一种最基本地计算,是对复杂电力系统正常和故障条件下稳态运行状态地计算.潮流计算地目标是求取电力系统在给定运行状态地计算.即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用以检查系统各元件是否过负荷.各点电压是否满足要求,功率地分布和分配是否合理以及功率损耗等.对现有电力系统地运行和扩建,对新地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对电力系统进行静态和暂态稳定分析都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潮流计算结果可用如电力系统稳态研究,安全估计或最优潮流等对潮流计算地模型和方法有直接影响.在电力系统中可能发生地各种故障中,危害最大且发生概率较高地首推短路故障.产生短路故障地主要原因是电力设备绝缘损坏.短路故障分为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及两相接地短路.其中三相短路时三相电流仍然对称,其余三类短路统成为不对称短路.短路故障大多数发生在架空输电线路.电力系统设计与运行时,要采取适当地措施降低短路故障地发生概率.短路计算可以为设备地选择提供原始数据.第一章参数计算一、目标电网接线图系统参数说明:变压器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相等,且均为Δ/Y0接法.表3. 发电机参数表1表4. 发电机参数表2二、电网模型地建立设计中,采用精确计算算法,选取BS=100MV A ,BU=220KV ,将所有支路地参数都折算到220KV 电压等级侧,计算过程及结果如下:1、系统参数地计算(1)线路参数计算公式如下:R rls U=2B BX xls U=22B BBbl U s = 各条线路参数地结果: 4-5: 011.0220100 047.01132=?=R 093.02201004.01132=??=X 097.01002201078.1113226==-B 4-6:018.0220100074.01202=?=R 099.02201004.01202=?=X085.01002201047.1120226==-B 5-7: 027.0220079.01652=?=R 136.02201004.01652=?=X 013.0100 2201060.1165226==-B 6-9: 032.0220 100092.01662=?=R 137.02201004.01662=?=X 145.0100 2201080.1166226==-B 7-8: 009.0220 100047.0922=?=R 076.02201004.0922=?=X 079.0100 2201078.192226==-B 8-9: 012.0220 100047.01222=?=R 101.02201004.01222=?=X 105.01002201078.1122226==-B(2)变压器参数地计算:0576.022010022024210043.10100%222214=??==B B N N S T U S S U U X 0586.022010022024210081.5100%222227=??==B B N N S T U S S U U X 0576.022010022024210042.11100%222239=??==B B N N S T U S S U U X(3)发电机参数地计算:(暂态分析时,只用到发电机地暂态电抗来代替其次暂态电抗,故只求出暂态电抗)0514.0220100)5.17242(13.02222'1'1=??==B B dG dG S S KX X 0787.0220100)20242(26.02222'2'2=??==B B dG dG S S KX X 1129.0220100)15242(21.02222'1'3=??==B B dG dG S S KX X(4)负荷节点地计算241.0-6514.0)50-135(50135100)-(2225j j jQ P S S Z B L =?+==2751.0-9174.0)30-100(30100100)-(2226j j jQ P S S Z B L =?+==459.0-049.1)35-80(3580100)-(2228j j jQ P S S Z B L =?+==2.系统等值电路图地绘制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得到系统等值电路图如下:第二章潮流计算一.系统参数地设置设计中要求所有结点电压不得低于1.0p.u.,也不得高于1.05p.u.,若电压不符合该条件,可采取下面地方法进行调压:(1)改变发电机地机端电压(2)改变变压器地变比(即改变分接头)(3)改变发电机地出力(4)在电压不符合要求地结点处增加无功补偿调压方式应属于逆调压.结点地分类:根据电力系统中各结点性质地不同,将结点分为三类:PQ结点、PV结点和平衡结点,在潮流计算中,大部分结点属于PQ结点,小部分结点属于PV结点,一般只设一个平衡结点.对于平衡结点,给定其电压地幅值和相位,整个系统地功率平衡由这一点承担.本设计中,选1号节点为平衡节点;2、3号节点为P、U节点;4、5、6、7、8、9号结点为P、Q节点.设计中,节点数:n=9,支路数:nl=9,平衡母线节点号:isb=1,误差精度:pr=0.00001.由支路参数形成地矩阵:B1=[1 4 0.0576i 0 1 0。

关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设计

关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设计

摘要之迟辟智美创作潮水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是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检查系统中的各元件是否过压或过载;为电力系统继电呵护的整定提供依据;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计算提供初值,为电力系统规划和经济运行提供分析的基础.因此,电力系统潮水计算是电力系统中一项最基本的计算,既具有一定的自力性,又是研究其他问题的基础.传统的潮水计算法式缺乏图形用户界面,结果显示不直观,难于与其他分析功能集成.本文以潮水计算软件的开发设计为重点,论述了该软件图形用户界面的实现和所具备的功能和特点,软件采纳MATELAB实现,设计分别采纳牛顿-拉扶逊法;P-Q分解法.本软件的主要特点是:(1)把持简单;(2)图形界面直观;(3)运行稳定.计算准确;关键词:潮水计算;牛顿-拉扶逊法;P-Q分解法; MATLAB;ABSTRACTThe purpose of power-flow calculation is:To make sure the Power System Operation Mode; Inspect components of system Whether excessivevoltage or overload .Provide data for the power system relay setting ;Provide initial value for Power system stability calculation; For the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economic operation to provide the basis analysis;So, power flow calcul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system is a basic calculation , it has some independence, and its basis of study other kinds of issues .Traditional flow caculation program has few of the graphic used in interface,and don’t displays results intuitionistic and intergrats difficulty with the other analysis function. This paper mainly to show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ser interface and its functions and features .We use the MATELAB to produce this software. Our design made by Newton-Laphson method and P-Q decomposition method. The mian features of the software are:(1)easy operation;(2)GUI used interface;(3)high levels of stabilization,and exactitude of results;Key word: power-flow calculation; Newton-Laphson method ; P-Q decomposition method;MATLAB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1. 1潮水计算概述 (4)1. 2 Matlab概述 (6)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2. 1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7) (9)第三章电力系统的网络模型3. 1电力网络的基本方式 (11)3. 2节点导纳矩阵及其算法 (12)3. 3节点阻抗矩阵及其算法 (18)第四章电力系统的潮水计算4. 1概述…………………………………………………………………………… (31)4. 2潮水计算的基本方程 (31)4. 3牛顿拉夫逊法潮水计算 (34)4. 4 P—Q分解法潮水计算 (46)第五章潮水计算的界面设计介绍5. 1制作方法说明 (60)5. 2各界面功能介绍 (62)5. 2设计验证 (66)参考文献 (69)外文资料翻译 (72)致谢 (81)附录 (82)第一章电力系统及其发展概述1.1 潮水计算概述电力系统潮水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份的运行状态:各母线的电压,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等等.在电力系统规划的设计和现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中,都需要利用潮水计算来定量地分析比力供电方案或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另外,电力系统潮水计算也是计算系统静态稳定和静态稳定的基础.所以潮水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的一种很重要和很基础的计算.电力系统潮水计算也分为离线计算和在线计算两种,前者主要用于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插系统的运行方式,后者则用于正在运行系统的经常监视及实时控制.利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潮水计算从5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在这20年内,潮水计算曾采纳了各种分歧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对潮水计算的一些基本要求进行的.对潮水计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1)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或收敛性;(2)对计算机内存量的要求;(3)计算速度;(4)计算的方便性和灵活性.电力系统潮水计算问题在数学上是一组多元非线性方程式求解问题,其解法都离不开迭代.因此,对潮水计算方法,首先要求它能可靠地收敛,并给出正确谜底.由于电力系统结构及参数的一些特点,而且随着电力系统不竭扩年夜,潮水问题的方程式阶数越来越高,对这样的方程式其实不是任何数学方法都能保证给出正确谜底的.这种情况成为促使电力系统计算人员不竭寻求新的更可靠方法的重要因素.在用数字计算机解电力系统潮水问题的开始阶段,普遍采用以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的逐次代入法.这个方法的原理比力简单,要求的数字计算机内存量比力下,适应50年代电子计算机制造水平和那时电力系统理论水平.但它的收敛性较差,当系统规模变年夜时,迭代次数急剧上升,在计算中往往呈现迭代不收敛的情况.这就迫使电力系统计算人员转向以阻抗矩阵为基础的逐次代入法.60年代初,数字计算机已发展到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和速度发生了很年夜的飞跃,从而为阻抗法的采纳缔造了条件.阻抗法要求数字计算机贮存表征系统接线和参数的阻抗矩阵,这就需要较年夜的内存量.而且阻抗法每迭代一次都要求顺次取阻抗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运算,因此,每次迭代的运算量很年夜.这两种情况是过去电子管数字计算机无法适应的.阻抗法改善了系统潮水计算问题的收敛性,解决了导纳法无法求解的一些系统的潮水计算,在60年代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曾为我国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研究作出了很年夜的贡献.目前,我国电力工业中仍有一些单元采纳阻抗法计算潮水.阻抗法的主要缺点是占用计算机内存年夜,每次迭代的计算量年夜.当系统不竭扩年夜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一个内存16K的计算机在采纳阻抗法时只能计算100以下的系统,32K内存的计算机也只能计算150个节点以下的系统.这样,我国很多电力系统为了采纳阻抗法计算潮水就不能不予先对系统进行相当的简化工作.为了克服阻抗法在内存和速度方面的缺点,60年代中期发展了以阻抗矩阵为基础的分块阻抗法.这个方法把一个年夜系统分割为几个小的地域系统,在计算机内只需要存储各个地域系统的阻抗矩阵及它们之间联络线的阻抗,这样不单年夜幅度地节省了内存容量,同时也提高了计算速度.克服阻抗法缺点的饿另一途径是采纳牛顿-拉夫逊法.这是数学中解决非线性方程式的典范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在解决电力系统潮水计算问题时,是以导纳矩阵为基础的,因此,只要我们能在迭代过程中尽可能坚持方程式系数矩阵的稀疏性,就可以年夜年夜提高牛顿法潮水法式的效率.自从60年代中期,在牛顿法中利用了最佳顺序消去法以后,牛顿法在收敛性.内存要求.速度方面都超越了阻抗法,成为60年代末期以后广泛采纳的优秀方法..70年代以来,潮水计算方法通过分歧的途径继续向前发展,其中比力胜利的一个昂法就是P-Q分解法.这个方法,根据电力系统的退热点,抓住主要矛盾,对纯数学的牛顿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在内存容量及计算速度方面都年夜年夜向前迈进内了一步.使一个32K内存容量的数字计算机可以计算1000个节点系统的潮水问题,此法计算速度已能用于在线计算,作系统静态平安监视.目前,我国很多电力系统都采纳了P-Q分解法潮水法式.潮水计算灵活性和方便性的要求,对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过去在很长时间内,电力系统潮水计算是借助于交流台进行的.交流台模拟了电力系统,因此在交流计算台上计算潮水时,计算人员可以随时监视系统各部份运行状态是否满足要求,如发现某些部份运行分歧理,则可以立即进行调整.这样,计算的过程就相当于运算人员丢系统进行把持.调整的过程,非常直观,物理概念也很清楚.当利用数字计算机进行潮水计算时,就失去了这种直观性.为了弥补这个缺点,潮水法式的编制必需尽可能使计算人员在计算机计算的过程中加强对计算机过程的监视和控制,并便于作各种修改和调整.电力系统潮水计算问题其实不是纯真的计算问题,把它看成一个运行方式的调整问题可能更为确切.为了获得一个合理的运行方式,往往需要不竭根据计算结果,修改原始数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编制潮水计算法式时,对使用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必需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除要求计算方法尽可能适应各种修改.调整以外,还要注意输入和输出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加强人机联系,以便使计算人员能及时监视计算过程并适本地控制计算的进行.电力系统潮水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计算,是对复杂电力系统正常和故障条件下稳态运行状态的计算.潮水计算的目标是求取电力系统在给定运行状态的计算.即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用以检查系统各元件是否过负荷.各点电压是否满足要求,功率的分布和分配是否合理以及功率损耗等.对现有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扩建,对新的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对电力系统进行静态和暂态稳定分析都是以潮水计算为基础.潮水计算结果可用如电力系统稳态研究,平安估计或最优潮水等对潮水计算的模型和方法有直接影响.实际电力系统的潮水技术那主要采纳牛顿-拉夫逊法.在运行方式管理中,潮水是确定电网运行方式的基本动身点;在规划领域,需要进行潮水分析验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在实时运行环境,调度员潮水提供了电完个在预想把持情况下电网的潮水分布以校验运行可靠性.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多个领域都涉及到电网潮水计算.潮水是确定电力网络运行状态的基本因素,潮水问题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牛顿-拉夫逊法早在50年代末就已应用于求解电力系统潮水问题,但作为一种实用的,有竞争力的电力系统潮水计算方法,则是在应用了稀疏矩阵技巧和高斯消去法求修正方程后.牛顿-拉夫逊法是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有效的迭代计算.1.2 MATLAB概述目前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分析计算,潮水计算是其基本应用软件之一.现有很多潮水计算方法.对潮水计算方法有五方面的要求:(1)计算速度快(2)内存需要少(3)计算结果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信性(4)适应性好,亦即能处置变压器变比调整、系统元件的分歧描述和与其它法式配合的能力强(5)简单.MATLAB是一种交互式、面向对象的法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于工业界与学术界,主要用于矩阵运算,同时在数值分析、自动控制模拟、数字信号处置、静态分析、绘图等方面也具有强年夜的功能.MATLAB法式设计语言结构完整,且具有优良的移植性,它的基本数据元素是不需要界说的数组.它可以高效率地解决工业计算问题,特别是关于矩阵和矢量的计算.MATLAB与C语言和FORTRAN语言相比更容易被掌握.通过M语言,可以用类似数学公式的方式来编写算法,年夜年夜降低了法式所需的难度并节省了时间,从而可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算法的构思而不是编程上.另外,MATLAB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工具:工具箱(TOOLBOXES).这些工具箱主要包括:信号处置(SIGNAL PROCESSING)、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S)、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模糊逻辑(FUZZY LOGIC)、小波(WAVELETS)和模拟(SIMULATION)等等.分歧领域、分歧条理的用户通过相应工具的学习和应用,可以方便地进行计算、分析及设计工作.MATLAB设计中,原始数据的填写格式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与法式使用的方便性和灵活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原始数据输入格式的设计,主要应从使用的角度动身,原则是简单明了,便于修改.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2.1.1双绕组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1.电阻变压器的电阻是通过变压器的短路损耗,其近似即是额定总铜耗. 我们通过如下公式来求解变压器电阻:2.电抗在电力系统计算中认为,年夜容量变压器的电抗和阻抗在数值上接近相等,可近似如下求解:(1)电导变压器电导对应的是变压器的铁耗,近似即是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因此变压器的电导可如下求解:(2)电纳在变压器中,流经电纳的电流和空载电流在数值上接近相等,其求解如下:2.1.2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按三个绕组容量比的分歧有三种分歧的类型:100/100/100、100/50/100、100/100/50按三个绕组排列方式的分歧有两种分歧的结构:升压结构:中压内,高压中,高压外降压结构:高压内,中压中,高压外(1)电阻:由于容量的分歧,对所提供的短路损耗要做些处置对100/100/100然后按双绕组变压器相似的公式计算各绕组电阻:对100/50/100或100/100/50首先,将含有分歧容量绕组的短路损耗数据归算为额定电流下的值.例如:对100/50/100然后,依照100/100/100计算电阻的公式计算各绕组电阻.按最年夜短路损耗求解(与变压器容量比无关)P——指两个100%容量绕组中流过额定电流,另一个100%或50% max.k容量绕组空载时的损耗.根据“按同一电流密度选择各绕组导线截面积”的变压器的设计原则:(2)电抗根据变压器排列分歧,对所提供的短路电压做些处置:然后按双绕组变压器相似的公式计算各绕组电阻:一般来说,所提供的短路电压百分比都是经过归算的2.2电力线路的参数和数学模型电力线路的数学模型是以电阻、电抗、电纳和电导来暗示线路的等值电路.一般线路:中等及中等以下长度线路,对架空线为300km;对电缆为100km.不考虑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只用将线路参数简单地集中起来的电路暗示.1电力线路结构简述电力线路按结构可分为:架空线: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和金具等电缆:导线、绝缘层、呵护层等电力线路的阻抗:其中:铝的电阻率为铜的电阻率为考虑温度的影响则:2有色金属导线三相架空线路的电抗最经常使用的电抗计算公式:进一步可获得:还可以进一步改写为:在近似计算中,可以取架空线路的电抗为:3分裂导线三相架空线路的电抗分裂导线采纳了改变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等效地增加了导线半径,从而减少了导线电抗.可以证明:第三章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3.1 电力网络的基本方程组电力系统最主要的运行方式是稳态运行方式.在这种运行条件下,所有发机电可以用等值电源来暗示,负荷可以用恒定功率或等值阻抗来暗示.这样,整个电力系统就可以看作是母线、变压器和输电线路所构成的有源电力网络.它的数学模型便成为计算和研究电力系统潮水、短路和稳定问题的基础.电力网络可以用节点方程式或回路方程式暗示出来.在节点方程式中暗示网络状态的变量是各节点的电压,在回路方程式中是各回路中的回路电流.一般若给出的网络的支路数b,节点数n,则回路方程式数m为m=b–n+1节点方程式数m’为m’=n-1因此,回路方程式数比节点方程式数多在一般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年夜地间有发机电﹑负荷﹑线路电容等对地支路,还有节点和节点之间也有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支路,一般用节点方程式暗示比用回路方程式暗示方程式数目要多.而且如以下所示,用节点方程式暗示容易建立直观的方程式,输电线的连接状态等变动时也很容易变动网络方程式.基于上述理由,电力系统的基础网络方程式一般都用节点方程式暗示.如图3—2所示,把电力系统的发机电端子和负荷端子抽出来,剩下的输电线路及其他输电系统概括为网络Net暗示,在发机电节点和负荷节点上标出任意顺序的记号:1,2,...,I,…,n.在输电系统Net的内部不包括电源,而且各节点和年夜地间连接的线路对地电容﹑电力电容器等都作为负荷来处置.图3.1 简化的有源电力网络连接图令端子1,2,…,n 的对地电压分别为12,,...,n U U U ,由各端子流向输电系统Net 的电流相应为12,,...,n I I I ,则此网络方程组可以暗示为1111122112211222221122..................K K n n K K n n nn n nK K nn n I Y U Y U Y U Y U I Y U Y U Y U Y U I Y U Y U Y U Y U⎧=+++++⎪=+++++⎪⎨⎪⎪=+++++⎩ (3.01)式(3.01)可以简单写成1(1,2,...,)ni ij j j I Y U i n ===∑ (3.02)或者写成 I YU = (3.03) 其中12n I I I I ⎡⎤⎢⎥⎢⎥=⎢⎥⎢⎥⎢⎥⎣⎦12n U U U U ⎡⎤⎢⎥⎢⎥=⎢⎥⎢⎥⎢⎥⎣⎦111212122212.........n n n n nn Y Y Y Y Y Y Y Y Y Y ⎡⎤⎢⎥⎢⎥=⎢⎥⎢⎥⎣⎦ (3.04)式(3.16)的Y 称为节点导纳矩阵.因输电系统Net 只是由无源元件构成的,而导纳矩阵是对称矩阵,于是有以下关系ij jiY Y = (3.05)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用式(3.01)~式(3.04)暗示时,则式(3.05)转化为U ZI = (3.06)其中 1Z Y -=式(3.18)称为节点阻抗矩阵方程式,固然,阻抗矩阵也是对称矩阵. 3.2 节点导纳矩阵及其算法 节点导纳矩阵1.自导纳节点i 的自导纳ii Y 是当节点i 以外的所有节点都接地,由节点i 向整个网络看而获得的导纳.总之,在式(3.01)中令12110,0,...,0,0,...,0i i n U U U U U -+=====,而在节点i 加上单元年夜小的电压时,由节点i 流向网络的电流就即是节点i 的自导纳110,ii i I Y U j i U ==≠ (3.07)更具体的说,ii Y ②和邻接节点①﹑③间输电线路的阻抗是6,3j j ΩΩ,节点②和年夜地间有4Ω阻抗的情况下,节点②的自导纳22Y 为1221111(0.250.5)634I Y j S U j j ==++=- (3.08)2.互导纳互导纳()ij Y j i ≠可由式(3.01)获得0,iij k jI Y U k j U ==≠ (3.09)即把节点j 以外的节点全接地,而在节点j 加以单元电压时,由节点i 流向j 的电流加上负号就是互导纳更ij Y .更具体的说,ij Y ①、②间的互导纳12Y 为1210.16776Y j S j =-= (3.10)图3.2 电力网络接线图还有如图 3.3所示,节点I,j 间有阻抗分别为'Z 和''Z 的两条并联输电线时,互导纳为11()'''ij Y Z Z =-+ (3.11)图3.3 电力网络接线图3.非标准变比变压器在包括变压器的输电线路中,变压器线圈匝数比为标准变比时,变压器的高、高压两侧的电压和电流值用线圈匝数比来换算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不即是标准变比时必需加以注意.图 3.4(a )所示的网络暗示具有非标准变比的变压器,变压器的一端接节点①,另一端经过输电线连接节点②.在图中1212,,,U U I I 是按标准变比换算出来的变压器低高压侧的电压和电流,理想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1:k 暗示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对标准变比的比值.Z 是变压器的漏抗和线路阻抗之比.对图3.4(a )所示的网络,以下的方程组成立122210I KI U ZI KU ⎧+=⎪⎨-=⎪⎩ (3.12)由式(3.24)解出12,I I21122121K K I U U Z Z K I U U Z Z ⎧=-⎪⎪⎨⎪=-+⎪⎩ (3.13)或者11122212(1)()1()K k K I U U U Z Z K k I U U U Z Z -⎧=+-⎪⎪⎨-⎪=-+⎪⎩ (3.14)上面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在图3.4(b )中用π形等值网络暗示出来.图3.4(c )将阻抗换算为导纳.在图 3.4(c )中由节点①,即变压器的接入端来看自导纳11Y 为211(1)Y KY K K Y K Y =+-= (3.15)是标准变比时导纳Y 的2K 倍,而由节点2,即变压器接入真个对侧来看的自导纳22Y 为22(1)Y KY Y Y Y =+-= (3.16)和K=1时相同.节点间的互导纳12Y 为12Y KY =- (3.17)是k=1时的K 倍(a )(c)由以上可见,当有非标准变比变压器时,可按如下次第形成导纳矩阵.(1) 先不考虑非标准变比(认为K=1),求导纳矩阵.(2) 再把接入非标准变比变压器的节点的自导纳加上2(1)K -,其中Y是从变压器相连接的另一端接来看变压器的漏抗与两节点输电线的阻抗之和的倒数.(3) 由接入非标准变比变压器的对端节点来看自导纳不变. (4) 变压器两节点间的互导纳加上(1)K --. 4.系统变动时的修正系统变动时,即系统的连接状态和线路参数变动时,可以很简单的变动节点导纳矩阵.下面举出系统变动的主要情况(1) 从原有的节点上引出新的支路,在这一支路另一端设新的节点. (2) 在原有的支路上并联新的支路.(3) 在没有支路直接连接的两个原有节点间附加新的支路. (4) 原有变压器的变比或者分接头位置变动时.下面分别讨论这几种变动情况.(1) 增加新的节点和新的支路时,向量I ,U 和导纳矩阵Y 的阶次分别增加一阶.如图 3.4(a )所示,新节点编号为j ,此节点电压为jU ,节点电流为j I 时,新增加的方程式如下:j ji i jj jI Y U Y U =+ (3.18)其中1ij ji Y Y Z ==-(z 是节点I,j 间支路阻抗,是节点j 对地阻抗)除节点i 以外的原有节点和新增节点间互导纳为零,没有变动,只是节点i 方程由 酿成11221...()...i i i ii i in n ij j I Y U Y U Y U Y U Y U Z =+++++++ 节点i 的自导纳由ii Y 酿成1ii Y Z+,还要新增加互导纳1ij Y Z =-(a) (b)(c) (d)图3.4 系统变动的几种情况(2) 在原有节点i 和j 间增加阻抗为Z 的新支路时,向量I ,U 和导纳矩阵Y 阶次不变,节点的自导纳ii Y ,jj Y 和互导纳ij Y 分别变动为111iiii jj jj ijij Y Y ZY Y Z Y Y Z ⎧→+⎪⎪⎪→+⎨⎪⎪→-⎪⎩(3.19)(3) 在式(3.19)中把前面的互导纳ijY 置零,就是附加的新支路,如图3.5(c )所示.(4) 下面讨论变压器变比由K 酿成'K 时如图3.5(d )所示,用前面所介绍的非标准变比变压器的处置方法,进行如下变动系统中有既不接负荷也不接发机电的节点,这样的节点称为浮动节点.这样的节点既可以作为节点注入电流为零节点来处置,也可以不作为节点来处置,而归并到图3.2所示的输电系统Net 中.如果不作为节点来处置,则节点导纳矩阵可降低阶次.现假设节点K 为浮动节点,因0k I =则下式成立.或者,1,11212111......n kj k k k k k k knk k k n jj kk kk kk kk kk kkj nY Y Y Y Y Y U U U U U U U Y Y Y Y Y Y -+-+=≠=-------=-∑(3.20)对一般的节点i1122......i i i ik k in n I Y U Y U Y U Y U =+++++ (3.21)把势(3.20)代入式(3.21)的,则可获得,1121122,111()()...()...()n ik kj k k k k i i ik i ik i k ik k ij jj kk kk kk kkj kY Y Y Y Y I Y Y U Y Y U Y Y U Y U Y Y Y Y ---=≠=-+-++-+=--∑这里导纳矩阵的元素用下式来取代kj ik ij ij kkY Y Y Y Y ''=-(3.22)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方法根据以上的讨论,导纳矩阵的计算归结如下: (1)导纳矩阵的阶数即是电力系统网络的节点数.(2)导纳矩阵各行非对角元素中非零元素的个数即是对应节点所连的不接地支路数.(3)导纳矩阵的对角元素,即各节点的自导纳即是相应节点所连支路的导纳之和.ii ijj iY y ∈=∑ (3.23)式中,ij Y 为节点i 与j 接间支路阻抗ij Z 的倒数,符号j i ∈,暗示j 属于i 或与i 相连的j ,即∑内只包括与节点i 直接相连的节点j.当节点i 有接地支路时,还应包括j=0的情况.(4)导纳矩阵非对角元素ij Y 即是节点i 与节点j 的导纳的负数1ij ij ijY y z =-=- (3.24)当i 、j 之间有多条并联支路时,求时应求所有并联支路导纳的代数和的负数()1Ls ij ij s Y y ==-∑ (3.25)式中,L 暗示i 、j 之间并联支路的条数.依照以上计算式,对实际网络均可以根据给定的支路参数和连接情况,直观而简单地求出导纳矩阵.可以看出,用以上计算公式求得的导纳矩阵与根据界说获得的导纳矩阵是完全一致的.前面介绍了根据系统网络的接线和参数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的方法.尽管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的原理是简单的,但如果采纳手算的方法,即使节点数未几的系统也仍然有相当年夜的工作量.因此只有应用计算机才华快速而准确的完成这些计算任务.本节介绍形成系统节点导纳句镇的实用法式.1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的原始数据为了形成节点导纳矩阵,必需知道电力系统的接线图.畴前面的讨论知道,网络接线由节点及连接两个节点的支路确定,实际上,只要输入了各支路两真个节点号,就相当于输入了系统的接线图.除系统接线图以外,还要知道系统中各支路的阻抗值,如果线路有对地电容则需输入电纳.另外,对变压器支路还应知道它的变比及变比在哪一侧.这样,一条支路的一般需要输入6个数据,即i,j,z,bc,t,it,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程序设计报告题目:13节点配电网潮流计算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班内序号指导教师房大中提交日期 2015年05月04日目录一、程序设计目的 (2)二、程序设计要求 (4)三、13节点配网潮流计算 (4)3.1主要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第一步的前推公式如下(1-1)-(1-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第二步的回代公式如下(1-6)—(1-9):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配网前推后代潮流计算的原理 (7)3.3配网前推后代潮流计算迭代过程 (8)3.3计算原理 (9)四、计算框图流程 (10)五、确定前推回代支路次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前推回代计算输入文件 (11)主程序: (11)输入文件清单: (12)计算结果: (13)数据分析: (13)七、配电网潮流计算的要点 (14)八、自我总结 (14)九、参考文献 (15)附录一 MATLAB的简介 (15)一、程序设计目的开式网络潮流计算:配电网的结构特点呈辐射状,在正常运行时是开环的;配电网的潮流计算采用的方法是前推回代法,本程序利用前推回代法的基本原理、收敛性。

(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年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

及电压质量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作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图1 13节点配电网结构图表1 系统支路参数表2 系统负荷参数二、程序设计要求1.看懂前推回代法计算程序;2.报告叙述计算原理及计算流程;3.绘制计算流程框图;4.确定前推回代支路次序(广度优先,或深度优先)并编写前推回代计算输入文件,然后进行潮流计算;5.整理专利计算结果;6.总结配电网潮流计算的要点;三、设计内容1.根据电力系统网络推导电力网络数学模型,写出节点导纳矩阵;2.赋予各节点电压变量(直角坐标系形式)初值后,求解不平衡量;3.形成雅可比矩阵;4.求解修正量后,重新修改初值,从2开始重新循环计算;5.求解的电压变量达到所要求的精度时,再计算各支路功率分布、功率损耗和节点6.上机编程调试;连调;7.计算分析给定系统潮流分析并与手工计算结果作比较分析。

8.准备计算机演示答辩,书写该课程设计说明书(必须计算机打印)四、13节点配网潮流计算4.1牛拉法的原理及其基本方程牛顿迭代法(Newton's method)又称为牛顿-拉夫逊(拉弗森)方法(Newton-Raphson method),它是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种在实数域和复数域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法。

设r是f(x) = 0的根,选取x0作为r初始近似值,过点(x0,f(x0))做曲线y = f(x)的切线L,L的方程为y = f(x0) f'(x0)(x-x0),求出L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x1 = x0-f(x0)/f'(x0),称x1为r的一次近似值。

过点(x1,f(x1))做曲线y = f(x)的切线,并求该切线与x轴的横坐标 x2 = x1-f(x1)/f'(x1),称x2为r的二次近似值。

重复以上过程,得r的近似值序列,其中x(n+1)=x(n)-f(x(n))/f'(x(n)),称为r的n+1次近似值,上式称为牛顿迭代公式。

解非线性方程f(x)=0的牛顿法是把非线性方程线性化的一种近似方法。

把f(x)在x0点附近展开成泰勒级数 f(x) = f(x0)+(x-x0)f'(x0)+(x -x0)^2*f''(x0)/2! +… 取其线性部分,作为非线性方程f(x) = 0的近似方程,即泰勒展开的前两项,则有f(x0)+f'(x0)(x -x0)=f(x)=0 设f'(x0)≠0则其解为x1=x0-f(x0)/f'(x0) 这样,得到牛顿法的一个迭代序列:x(n+1)=x(n)-f(x(n))/f'(x(n))。

4.2 PQ 分解法的原理及其基本方程PQ 分解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特点:通常网络上的电抗远大于电阻值,则系统母线电压幅值的微小变化U ∆对母线有功功率的改变P ∆影响很小。

同样,母线电压相角的少许改变θ∆ ,也不会引起母线有功功率的明显改变Q ∆ ,因此,节点功率方程在用极坐标形式表示时,它的修正方程式可简化为00/P HQ L U U θ∆∆⎡⎤⎡⎤⎡⎤=⎢⎥⎢⎥⎢⎥∆∆⎣⎦⎣⎦⎣⎦ (2-1)这就是把2(n-1)阶的线性方程组变成了两个n-1阶的线性方程组,将P 和Q 分开来进行迭代计算,因而大大地减少了计算工作量。

但是H 、L 在迭代过程中仍然在不断的变化而且又都是不对称矩阵。

对牛顿法的进一步简化,即把式(2-1)中的系数矩阵简化为在迭代过程中不变的对称矩阵。

在一般情况下,线路两端的电压相角ijθ 是不大的(不超过10°~20°),因此,可以认为cos 1sin ij ij ij ij G B θθ≈⎫⎬<<⎭(2-2)此外,与系统各节点无功功率相应的导纳LDi B 远小于该节点自导纳的虚部,即2iLDiii iQ B B U =<<因而 2i i ii Q U B << (2-3)考虑到以上关系,式(2-1)的系数矩阵中的个元素可以表示为ij i j ijH U U B = ( i , j=1,2,…, n-1)ij i j ijL U U B = ( i , j=1,2,…, m)而系数矩阵H 和L 则可以分别写成:1111112211,112211222222,1111,1111,22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H U B U U B U U B U ------------⎡⎤⎢⎥⎢⎥=⎢⎥⎢⎥⎣⎦11121,11121222,1221,11,21,111...........................n n n n n n n n B B B U U B B B U U B B B U U ==------⎡⎤⎡⎤⎡⎤⎢⎥⎢⎥⎢⎥⎢⎥⎢⎥⎢⎥=⎢⎥⎢⎥⎢⎥⎢⎥⎢⎥⎢⎥⎣⎦⎣⎦⎣⎦11'D D U B U = (2-4)111111221122112222221122.....................m m m m m m m m m mm m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L U B U U B U U B U ⎡⎤⎢⎥⎢⎥=⎢⎥⎢⎥⎣⎦1111211221222212...........................m m m m m mm m U B B B U U B B B U U B B B U ⎡⎤⎡⎤⎡⎤⎢⎥⎢⎥⎢⎥⎢⎥⎢⎥⎢⎥=⎢⎥⎢⎥⎢⎥⎢⎥⎢⎥⎢⎥⎣⎦⎣⎦⎣⎦22"D D U B U = (2-5)将式(2-4)和(2-5)代人式(cos sin )i ij ij ij j i i i i i Y G jB U U e U j θθθ⋅=+⎧⎪⎨==+⎪⎩中,得到[][][][][]11'D D P U B U θ∆=-∆[][][][]2"D Q U B U ∆=-∆用 []11D U -和 []12D U -分别左乘以上两式,便得[][][][][]111'D D U P B U θ-∆=-∆ (2-6)[][][][]12"D U Q B U -∆=-∆ (2-7)这就是简化了的修正方程式,它们也可以展开写成⎥⎥⎥⎥⎦⎤⎢⎢⎢⎢⎣⎡∆∆∆⎥⎥⎥⎥⎦⎤⎢⎢⎢⎢⎣⎡-=⎥⎥⎥⎥⎥⎥⎥⎥⎦⎤⎢⎢⎢⎢⎢⎢⎢⎢⎣⎡∆∆∆----------1122111,12,11,11,222211,11211112211n n n n n n n n n n U U U B B B B B B B B B U P U P U P θθθ(2-8)⎥⎥⎥⎥⎦⎤⎢⎢⎢⎢⎣⎡⎥⎥⎥⎥⎦⎤⎢⎢⎢⎢⎣⎡-=⎥⎥⎥⎥⎥⎥⎥⎥⎦⎤⎢⎢⎢⎢⎢⎢⎢⎢⎣⎡∆∆∆m m m m m m m m mU U U B B B B B B B B B U Q U Q U Q21,2,1,,22221,112112211 (2-9)在这两个修正方程式中系数矩阵元素就是系统导纳矩阵的虚部,因而系数矩阵是对称矩阵,且在迭代过程中保持不变。

这就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

用极坐标表示的节点功率增量为11(cos sin )0(cos sin )0ni is i j ij ij ij j ni is i j ij ij ij j P P U U G B Q Q U U G B θθθθ==∆=-+=∆=--=∑∑ (2-10)式(2-8)、(2-9)和(2-10)构成了PQ 分解法迭代过程的基本方程式。

4.3配网前推后代潮流计算的原理前推回代法在配电网潮流计算中简单实用,所有的数据都是以矢量形式存储,因此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机内存,对于任何种类的配电网只要有合理的 R/X 值,此方法均可保证收敛。

算法的稳定性也是评价配电网潮流算法的重要指标。

一般情况下,算法的收敛阶数越高,算法的稳定性越差,前推回代法的收敛阶数为一阶,因此它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比较而言,前推回代法充分利用了网络呈辐射状的结构特点,数据处理简单,计算效率高,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被公认是求解辐射状配电网潮流问题的最佳算法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