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件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机加工检验作业指导书

机加工检验作业指导书[1]SL/01机加工检验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规定了工程机械机械加工件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类机械加工件。
二、作业要求1、凡机械加工件必需符合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作业要求。
2、经加工的零件外表不允许有锈蚀和磕碰、划伤、裂纹等缺陷。
3、除有特别要求外,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留有尖棱、尖角和毛刺。
4、滚压精加工的外表,滚压后不得有剥离及脱皮现象。
5、精加工后的外表、摩擦面和定位面等工作外表不允许在其上打印标记。
6、经加工后的零件在搬运、存放时,必需防止受到损伤、腐蚀及变形。
7、成组配对加工的零件,如:齿轮箱上下盖等需有标记。
三、未注尺寸公差参阅附件:技术标准 JB/T 5936-91 四、未注外形和位置公差参阅附件:技术标准 JB/T 5936-91 五、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参阅附件: 技术标准 JB/T 5936-91 六、螺纹、键和键槽参阅附件:技术标准 JB/T 5936-91七、中心孔1、图样中未注明、加工中又需要中心孔的零件,在不影响使用和外观的状况下,加工后中心孔可以保存。
2、中心孔需符合 GB 145 的规定。
八、检验规章1、凡经机械加工件,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图样、有关技术文件和本要求进展检查和验收。
2、机械加工件的外观按规定要求进展检查。
3、主要机械加工件需每件检查几何外形与尺寸。
九、标志1、入库的机械加工件应有的标志2、标志的位置应不使机械加工件的质量受到损伤。
3、机械加工件入库应附有吊牌。
其中应注明:名称、零件名称、图号; 制造日期。
编制/日期: 审批:下面是赠送的团队治理名言学习,编辑删除感谢1、沟通是治理的浓缩。
2、治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由于治理涉及根本原理、自我认知、才智和领导力;“艺术”是由于治理是实践和应用。
3、治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仸何激劢人心的大事发生。
4、治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治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步骤,用于确保原材料和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良好的来料检验程序能够减少不合格品的进入生产流程,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检验员了解和执行正确的来料检验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检验员的职责1. 熟悉相关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标准,了解每个材料的特点和要求。
2. 了解公司的来料检验程序和规定,确保按照规定执行。
3. 负责检验进货物料的样品并记录检验结果。
4. 及时报告不合格品或发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5. 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解决质量问题并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三、来料检验流程1. 来料检验的计划在每次进货之前,检验员应根据产品要求和供应商的质量历史记录制定来料检验计划。
计划应包括样本的数量、抽样方法和检验项目。
2. 样品的采集与检验根据来料检验计划,检验员应在进货时采集样品,并进行相关的检验。
样品应代表整个批次,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检验的项目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具体根据产品要求确定。
3. 记录和报告检验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中,并将报告归档。
报告应包括样品的标识信息、检验结果及合格/不合格的判定依据。
如果有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退货、重新测试等。
同时,还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供不合格品的报告,以确保及时处理。
4. 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检验员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根据问题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供应商、改进采购程序等。
同时,还应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技术支持,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注意事项1. 检验员应确保检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员应保持客观和公正,遵循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3. 在与供应商的沟通中,检验员应保持礼貌和耐心,积极解决问题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1. 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个来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书范本,以供企业参考和使用。
来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从供应商采购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通过来料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要求,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 检验人员要求来料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需要确保检验人员具备以下要求: - 具备相关工程或科学背景知识; - 熟悉相关的检验工作流程和方法; -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具备严谨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3. 检验设备和工具在进行来料检验时,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工具: - 可靠的质量检验设备,例如称重器、显微镜、测量仪器等; - 各种标准样品; - 记录表格和记录笔。
4. 检验流程来料检验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接收货物当原材料到达工厂时,首先需要进行货物接收工作。
该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 核对货物的数量和包装是否与订单相符; - 检查货物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辨。
4.2 样品采集从接收到的原材料中,需要取得一定数量的样品,用于进行后续的检验。
样品采集应遵循以下原则: - 采样点要代表整批货物; - 采样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
4.3 检验项目确定根据企业的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要进行的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 外观检验,包括色泽、气味等; - 尺寸检验,包括长度、宽度等; - 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包括强度、硬度等。
4.4 进行检验根据确定的检验项目,使用相应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验。
在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检验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 检验记录应准确无误。
4.5 检验结果评估根据检验结果对原材料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合格:原材料符合所有检验标准; - 不合格:原材料不符合一个或多个检验标准; - 待定:原材料的检验结果无法确定。
4.6 处理不合格品当原材料不合格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处理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 通知供应商并退货; - 进行修复或加工,使其符合标准; - 报废。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1.进货检验1.1目的进货检验就是为了有效控制供方不合格品进入仓库,确保供方所提供的产品能满足公司及客户的质量要求。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外购或委外加工的原材料、零部(配)件、半成品、成品的检验1.3职责负责供方物料的质量判定与质量状态的标识1.4作业程序1.4.1进货检验部分1、进货检验根据采购部下发的物资采购订单每周汇总表做好检验准备,准备好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卷尺,角度尺等)、工艺、零件图纸、检具及检验标准等;2、仓管员收到送货单后进行检验,根据送货单上的订单号,规格,核对产品是否正确。
核对无误后根据 MIL-STD-105E抽样标准进行抽样检验。
检验合格后在送货单上签字,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次日交质管部;3、产品经检验判定合格后须贴好合格标签,并做入库处理。
产品不合格须贴不合格标签,作退货或挑选处理,并立即开出《不合格品处理单》,经质管部长或以上领导审核签字后及时反馈供方、业务,检验员还须对退货的产品以及不良品挑选过程作好跟踪和验证;4、对于供方送检的新产品的首件,进货检验员要填写《首件检验表》交研发部门确认,最终由检验部门来判定该产品是否合格,确认后立即将确认结果传真供方。
5、各项记录要规范填写,数据要真实,特别是现象的描述要清晰、易懂,必要事可以用简图来描述。
1.5检验方法1.5.1外观检验:一般采取目测,手感,样板对照等;1.5.2尺寸规格检验:卡尺,卷尺,角度尺,千分尺,螺纹环规等;1.5.3承重测试:按指导书要求加载相应的重物作禁止和滚动测试;1.5.4组装测试:与配套的产品进行组装。
1.6检验项目1.6.1管材类1、依采购订单型号,规格与送货单核对,有无质保书;2、管材表面擦拭干净,检查表面有无焊道开裂、模具压痕及材质麻点、凹坑等,方管四处R角是否一致;3、检查尺寸是否正确,方管及圆管壁厚公差±0.05;4、管材直线度、平面度、扭曲度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公差范围参照《管材的质量要求》;5、表面要求无严重的划伤,无明显的麻点凹坑,无锈斑等;6、一般管材接头管≤2%, 如有特殊要求则不可有接头管;7、特殊管材类检查捆包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因保护不当导致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划伤。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1.进料检验1.1 定义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1.3.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1.4.1 全检方式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1.5.1 允收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
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
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
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
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
“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书面许可。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 确保来料检验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污染。
- 检查来料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破损或者变形。
- 根据来料单确认来料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定单一致。
2. 样品抽取- 根据抽样计划,从来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 样品抽取应随机进行,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外观检查-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检验。
- 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损伤或者污染。
4. 尺寸检验- 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
- 检查尺寸是否符合产品图纸或者规格要求。
5. 功能检验- 对样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6. 化学成份分析- 对样品进行化学成份分析,以确定其成份是否符合要求。
- 使用合适的化学分析仪器和方法进行分析。
7. 物理性能测试- 对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的检验。
-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
8. 检验结果记录-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 检验报告应有明确的标识,以便追溯和审核。
9. 判定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和产品要求,对样品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或者不合格。
- 合格样品可放行使用,不合格样品需进行退货或者重新加工。
10. 不合格品处理- 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或者报废等。
-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符合公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
三、检验要求1.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3.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追溯和审核。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1.5.3.3重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由公司抽调人力进行来货再处理。IQC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对合格品接受,对不合格品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此类货品由IQC统计加工工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2.1.3通过过程检验,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甚至可能装在最终的产品上,以致造成不合格品出厂。
2.2首件检验
2.2.1定义及目的
首件检验是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因素调整后(换人、换料、换活、换工装、调整设备等)对制造的第1件(大件产品)或前3件(非大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目的是为了尽早发现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系统因素,防止产品成批报废。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抽样检验方式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来料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原材料的检验,如钢材、塑料、橡胶等;2. 零部件的检验,如螺丝、轴承、电子元器件等;3. 成品的检验,如电器、机械设备等。
三、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1.1 确认来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1.2 检查来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1.3 根据来料的特性,进行必要的防护和储存。
2. 样品抽取2.1 根据来料的批次和数量,按照抽样标准确定抽样数量;2.2 从来料中随机抽取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2.3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3. 检验项目3.1 外观检验:检查来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表面是否光滑、无划痕等;3.2 尺寸检验:测量来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长度、宽度、直径等;3.3 功能检验:对来料进行功能性测试,如电器设备的开关、传感器的灵敏度等;3.4 化学成分检验:对来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符合相关标准;3.5 物理性能检验:对来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等。
4. 检验记录4.1 检验员应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4.2 检验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并进行签名确认;4.3 检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追溯。
5. 检验结果判定5.1 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关标准,判定来料是否合格;5.2 如果来料不合格,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流程处理;5.3 合格的来料应进行标识,并安排入库。
6. 不合格品处理6.1 对于不合格的来料,应进行详细的不合格品记录,包括不合格原因、数量、处理措施等;6.2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以包括退货、返修、报废等;6.3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按照公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进行。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能够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来料检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原材料的外观、尺寸、材质、硬度等检验;2. 零部件的装配、功能、可靠性等检验;3. 成品的外观、性能、包装等检验。
三、检验准备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要求和技术规范,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和标准。
2. 准备检验设备: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包括测量工具、试验设备等。
3. 准备检验样品:从供应商处获取样品,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四、检验流程1. 样品接收与登记a. 检查样品包装是否完好,并记录包装状况;b. 登记样品信息,包括供应商信息、批次号、数量等。
2. 外观检验a. 根据产品要求,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缺陷、色泽、划痕等;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尺寸进行测量,并与技术要求进行对比。
3. 材料检验a. 对样品的材料进行检验,包括材质、硬度等;b. 使用相应的试验设备,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化学分析或物理性能测试。
4. 功能检验a. 根据产品要求,对样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包括电气性能、力学性能等;b. 使用相应的试验设备,对样品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记录。
5. 可靠性检验a. 对样品进行可靠性测试,包括耐久性、环境适应性等;b. 使用相应的试验设备,对样品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记录。
6. 检验记录与报告a.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b. 检验完成后,整理检验记录,生成检验报告,并保存备查。
五、检验标准1. 根据产品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2. 检验标准应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标准等;3. 检验标准应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确认,确保双方对检验标准的理解一致。
六、异常处理1. 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2. 异常情况的处理应根据公司的流程和规定进行,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原材料的检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避免不良品进入生产流程,保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来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来料检验流程。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来料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1.2 准备检验设备:确保检验设备完好,并校准合格,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信息和产品特性,制定检验计划和流程,确保全面检验。
二、检验项目及方法2.1 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瑕疵等。
2.2 尺寸检验:使用测量工具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检验,确保尺寸符合产品要求。
2.3 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检验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三、检验记录及处理3.1 记录检验结果:对每次来料检验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3.2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流程处理,确保不合格品不进入生产流程。
3.3 追溯管理:建立追溯管理制度,对每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追溯,保证产品质量可追溯。
四、检验人员培训4.1 培训需求分析:根据来料检验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检验人员的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
4.2 培训计划制定:制定检验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等。
4.3 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检验人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能够独立完成来料检验工作。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定期对来料检验流程进行评估和审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确保检验流程持续有效。
5.2 持续培训:持续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技能和知识水平,适应市场和产品变化。
5.3 制度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不断完善来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书,确保检验流程的规范和标准化。
来料检验操作指导书5篇

第一篇:来料检验操作指导书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有效掌握来料品质,确保验收作业流畅,保证生产正常,为产出优良产品供给先决条件。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全部因订单项选择购物料、外发加工物料、客供物料等。
3、职责3.1 选购:负责物料选购、信息传递和相关资料供给。
3.2 仓库:负责来料点收,发放和存储。
3.3 品管:负责来料检验和不良品的处理追踪。
4、工作程序4.1 仓管员负责核对送货单、实物与本厂选购单要求符合,方可暂收。
4.2 仓库检验员负责将来料放置到指定区域〔待检区〕,并填写“进料检验报告”之单号、物料种类、数量并提请检验员进展检验。
4.3 检验要求4.3.1全部检验员必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前方能进展独立检验工作。
4.3.2检验量具必需保证准确。
4.3.3检验结果须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中,假设进料为允收,经品管主管审批即可。
假设进料为拒收,同时填写《品质特别处理报告》,经品管组长确认无误后,要求仓管员将物料移至待处理区。
《品质特别处理报告》经相关人员评审制定处理方案,相关部门案处理要求进展相应处理。
4.4检验报告依《抽样标准书》、产品图纸、样品、客户供给标准等相关资料进展检验。
4.5检验标准以及质量水平判定依据《检验标准书》进展检验。
4.6特别检验4.6.1品管部必需协作仓库对于库存超过6 个月的物料发料前进展重检4.6.2对于因紧急生产二来不及检验的物料,经生产部经理提交申请,品管部主管确认,生产副总批准前方可直接落入生产,同时品管部对物料质量进展监控,当不良率超过标准时需报品检主管进展处理。
4.7检验状态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展标示。
4.8检验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掌握程序》处理。
4.9《进料检验报告》、《品质特别处理报告》、《品检报告表》按《质量记录掌握程序》保存。
5、相关文件5.1《不合格品掌握程序》5.2《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6、相关记录6.1《进料检验报告》6.2《品质特别处理报告》6.3《品检报告表》其次篇:IQC 来料检验指导书篇一:iqc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iqc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目的:对iqc 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展标准,提高iqc 检验作业水平,掌握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进货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之一,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指导员工进行检验工作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包括外观、尺寸、材质等方面。
1.2 准备检验工具:准备好所需的检验工具,如卡尺、照相机、显微镜等。
1.3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特点和数量制定检验计划,明确检验的时间和流程。
二、检验过程2.1 外观检查: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产品的表面是否平整、无瑕疵。
2.2 尺寸检验:根据产品的尺寸标准,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尺寸检验。
2.3 功能性检验:对产品的功能性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的功能正常。
三、检验记录3.1 记录检验结果:将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品记录下来。
3.2 建立档案:建立完整的检验档案,包括检验报告、检验记录等。
3.3 提出改进建议:针对不合格品提出改进建议,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不合格品处理4.1 鉴定原因:对不合格品进行鉴定,找出问题的原因。
4.2 退货或报废:根据不合格品的情况,决定是否退货或报废。
4.3 追踪责任:追踪责任人,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整改。
五、检验总结与改进5.1 检验总结:对本次检验工作进行总结,总结检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5.2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总结结果,制定下一次检验工作的改进计划。
5.3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检验流程,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结语: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文件,通过规范的检验流程和作业指导书,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希望本文能为企业制定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提供参考和指导。
机加工作业指导书

机加工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机加工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指导机加工操作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机加工作业而编写的一份文档。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清晰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以确保机加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准备1. 确认作业所需材料和零件,并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数量和质量满足要求。
2. 准备所需的机加工设备,包括机床、刀具、夹具等,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准备所需的测量工具和检测设备,并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测量准确度。
三、操作步骤1. 根据工艺要求和图纸,分析零件的加工步骤和工序,制定加工方案。
2. 根据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夹具,并进行装夹和调整,确保零件固定稳定。
3. 设置机床的加工参数,包括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根据材料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4. 进行试切试验,检查切削质量和加工精度,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5. 开始正式加工,按照设定的加工参数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和质量要求。
6. 定期检查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及时调整和纠正,确保加工结果符合要求。
7. 完成加工后,进行清洁和整理,归还工具和设备,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机床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人身安全。
2. 禁止戴长发、宽松衣物和首饰等物品,以防被卷入机床中造成事故。
3. 在更换刀具和夹具时,必须先停机并断开电源,确保安全操作。
4. 不得随意触摸旋转的刀具和运动中的工件,以免发生危(wei)险。
5. 加工过程中,注意保持机床和工作区域的清洁,防止杂物和油污造成事故。
五、质量要求1. 零件加工尺寸和形状要与图纸要求一致,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要在允许范围内。
2. 表面质量要达到图纸要求的要求,不得浮现明显的划痕、凹陷温和泡等缺陷。
3. 加工表面要光洁平整,不得有毛刺、毛边和裂纹等缺陷。
4. 加工零件的装配孔、罗纹孔等要求与图纸一致,尺寸和位置要准确无误。
六、总结机加工作业指导书是机加工操作人员进行机加工作业的重要参考文档。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范围本次来料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的外观、尺寸、材质等检验;2. 零部件的装配情况、功能性能等检验;3. 来料检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准备;4. 检验记录的填写和保存。
三、检验流程1. 来料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检验所需的样品数量和检验标准;1.2 准备好检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1.3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1.4 确定检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 来料检验的操作步骤2.1 根据检验标准,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质量、颜色、形状等方面的检验;2.2 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2.3 对样品的材质进行检验,可以使用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方法;2.4 对样品的装配情况进行检验,确保零部件的连接牢固、无松动等;2.5 对样品的功能性能进行检验,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2.6 检查样品的包装情况,确保无损坏和污染;2.7 根据检验结果,判定样品的合格与否,并记录检验结果。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1. 对于合格的样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入库操作;2.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进行退货或重新加工等处理;3. 对于检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可以采用图表、报表等方式进行展示,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五、检验记录与保存1. 检验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2. 检验记录应由检验人员签字确认,并及时归档保存,以备查阅。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来料检验时,应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如佩戴防护设备、遵守操作规程等;2. 对于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物品的检验,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通风设备、防爆措施等。
五金机加工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五金机加工件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在对五金机加工件进行外观检查时提供客观依据,使全公司的外观判定标准得到统一,同时缩小与物料供应商之间的判定误差。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五金机加工件的外观判断。
3.参考资料标准参照GB/T6739-1966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4.外观面的定义A面:处于成品的前面和上面;LOGO位置B面:处于成品的侧面和背面C面:处于成品的底部D面:处于成品的内部,不拆机的情况下无法看到。
5.涉及到的缺陷定义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4.2 披锋:在五金件冲压的背面边缘的线性凸起 (模具磨损越严重则披锋越大)4.3 压伤:冲压模具有伤痕或模具内有金属碎屑在冲压时在工件上留下的痕迹。
4.4气泡:表面进行喷油或喷粉时隔离区的气体使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4.5变形:制造或运输等过程中有外力强加于工件引起的形状改变4.6生锈:五金件表面未经防锈处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致使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4.7起泡:五金件表面除锈处理不彻底就进行喷油或喷粉等的后处理,时间稍长后表面产生的泡装缺陷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2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同色点: 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2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4.13段差:装配后两个面之间高低的相差尺寸4.14磨花: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5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6不可见:指瑕疵直径<0.03mm为不可见4.17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4.18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4.19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4.20毛屑:分布在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4.21开裂:由于受到较强的外力致使产品裂开4.22缺口:压铸或者浇铸的工件边缘由于模具或工艺的原因引起的残缺不平4.23积聚:喷油或喷粉过多时产生的堆积6.抽样计划6.1 外观抽样依据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随机抽样6.2 AQL : MAJOR: 1.0 MINOR: 1.57.外观检查的环境条件在进行外观判定的时候,要遵守下列观察条件因素。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检验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满足组织的品质要求。
2.范围适用于我司自制或委外协作加工的所有加工件。
3.职责品质部是本公司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产品检验工作并记录验收结果。
4.内容检验流程-检验方法-判定标准-检验报告-不良品处理-纠正预防措施4.1检验流程供应商按照采购订单送货到公司将送货单给仓库,仓库按照采购订单及收货单上的名称、编号、数量对来料进行验收;如发现有缺件、编号与名称不符等情况验可退货给供应商,验收合格后,仓库开立《来料检验通知单》交品质部检验,品质部按照图纸、技术规范、及抽样水准对来料进行抽样检验。
接到仓库开立的来料检验通知单后,检验员需在半小时内进行检验工作,整理好该批次的相关图纸及检验工具,到现场进行验收工作,检验合格的部件粘贴“绿色”合格标签;检验不合格粘贴“红色”不良标签,并填写《品质异常处理单》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和改善;将检验结果记录每日检验日报表中;并跟进不合格品的处理及改善效果,将检验合格的产品交由仓库入库。
相关表单文件及抽样水准《进料品质控制流程》《来料检验通知单》《机架过程品质控制流程》《品质异常处理单》《来料检验日报表》《问题点记录表》4.2 检验方法原材料核对:核对产品的名称、材质、型号规格、图号、材质证明、厂家的出厂检验记录。
成品外观检验:表面不允许有砂孔、毛刺、裂纹、塑性变形,不允许有明显的划痕、凹凸、折痕、污渍、色差等,必须符合工艺或技术文件标准,零部件的编号规则及位置与相关技术文件或图纸规定要一致。
尺寸、角度、形位误差的检验:根据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器具或配合其他辅助检测工具进行检验,并详细真实的记录检验结果。
按照图纸标注的长宽、孔径、距离、角度、槽、标注公差、螺纹长宽及纹牙、表面处理,逐一进行检验,重要部件做好检验数据记录,必要时可进行简单的装配查看配合是否异常,必须符合图纸技术要求。
机架件注意其图纸要求的材质及表面处理要求,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公差验收,加工成型后不得有沟痕、碰伤等损坏表面,降低强度及寿命的缺陷,去边角及毛刺。
机加工作业指导书模板

机加工作业指导书模板一、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机加工作业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明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提高员工技能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从事机加工作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车工、铣工、钳工等。
三、作业准备1. 确认设备完好,检查工具是否齐全、完好。
2. 确认图纸、工艺文件齐全,理解加工要求。
3.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眼镜、手套等。
四、操作步骤1. 根据图纸和工艺文件,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
2. 调整设备参数,如转速、进给量等,确保加工精度。
3. 对工件进行粗加工,去除多余材料。
4. 进行精加工,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5. 检查工件质量,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报废。
五、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避免因杂物影响加工精度。
3. 定期检查刀具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刀具。
4. 在加工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出现误差。
5. 完成每道工序后,及时清理设备和工作场所。
六、质量标准1. 尺寸精度符合图纸要求。
2. 表面粗糙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3. 工件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4. 工件稳定可靠,无松动现象。
5. 保证工件加工精度和外观质量。
七、记录与报告1. 对每道工序的加工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加工时间、刀具使用情况等。
2. 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质量情况。
4. 对重要工序进行拍照或录像,以备后续分析和改进。
八、培训与考核1. 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包括设备操作、安全知识等。
2. 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3. 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包括操作技能、产品质量等方面。
4. 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和调整工作岗位。
机加工检验作业指导书

机加工检验作业指导书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小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摄取、储存、提取和加工的过程。
学生摄取、储存的信息愈多,输出信息也就愈易、愈畅。
输出信息的易与畅,又能激发学生更大量地去摄取信息。
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习作中信息流程的指导,逐步提高他们输人、输出信息的能力。
本文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如下几方面的做法:一、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摄取信息摄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但如果教师对小学生不认真指导,他们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何信息也摄取不到,更谈不上储存和提取了。
因此,指导学生广泛摄取信息便是作文教学中第一需要做的事。
1.观察摄取。
观察是摄取信息最有效的一条渠道。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
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会,从街头小景到大自然景观,都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细心分析、判断,以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
2.访问摄取。
访问是摄取信息的另一条重要渠道。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许多的人、事、景、物尚不熟悉,特别是与之有关的历史材料,他们所知甚少,而这些往往是习作的重要信息,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通过访问、调查摄取信息。
譬如,练写《我与爷爷比童年》《家乡的变化》《学校今昔》之类的作文,都需要指导学生通过访问调查获得翔实的信息,这样才能达到小语新大纲提出的要求,“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3.视听摄取。
现代社会各种媒体迅猛发展,并迅速普及千家万户。
我们要因势利导,认真组织、指导小学生通过读书看报、收听广播、看电影电视等多种视听渠道,让学生摄取信息。
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或老师禁止学生看电视,理由是“影响学习”。
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
诚然,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学习绝不能只限学习课本知识。
应该说,电视上有许多栏目对小学生的学习是有益的。
如“新闻联播”、“东方小故事”、“动物世界”、“体育天地”、“道德与法制”等等,小学生如若经常收看,注意摄取一些信息,就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习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查
制定
a.交验制品表面不允许存在扭曲、弯曲变形、裂纹、缺损、伤痕、开裂等缺陷;
b.焊接件焊口应焊接牢固可靠,表面光滑平整,不允许存在气孔,砂眼,漏焊,夹杂等焊接缺陷;表面去掉焊杂涂刷防腐底漆;
c.切割件表面不允许存在、开裂、及凹凸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伤痕毛剌等缺陷;
d.切削件表面应符合图纸精度标准要求,棱角倒钝;
e.糟弯件、压弯件、冷作件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凹凸不平弯曲、扭曲、毛刺等制造缺陷;
分发编号:
零部件名称
机加工件
DAB分类
D
外购外协件检验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次
3.0
图号
通用
规格、型号
通用
发行日期
页次
1/1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验收器具
抽检比例
备注
名称
规格
1
2
3
4
标志:
外观:
几何尺寸:
机械性能:
1)送检单与零件号名称、图号、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一致,是否有检验合格标志;
1)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允许存在以下缺陷:
f.组合配件、组合总成件必需满足图纸装配设计要求,转动灵活,装配牢固可靠;表面去污浊毛刺;并进行防腐处理;
1)尺寸及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
1)配件物理机械性能及化学元素应附合图纸材料要求;
2)配套件材质检验报告由配套厂家提供;(安全项)
目测
目测
万能量具
材质报告
厂方报告
材料批次
No.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修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