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8ad140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1.png)
科学性和伦理原则
02
研究方案应科学、合理,遵循伦理原则,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
安全。
研究者的资质和经验
03
研究者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熟悉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应
用和相关法规。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成立质量管理机构,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文件 ,确保临床研究的规范化、标准化。
处理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严格把控数据质量,对数据进行及 时、准确、科学处理,同时对数据进行合理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 追溯性。
研究结果解读和报告撰写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总结词
研究结果解读和报告撰写是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的最后环 节,常见问题包括结果解读不准确、结论不合理、报告撰写 不规范、文字表述不清晰等。
01
报告结构
02
遵循伦理原则
研究报告应包括题目、摘要、引言、 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并 按照规范格式进行排版。
在撰写研究报告时,要遵守国家相关 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保护受试者的 隐私和权益。
03
客观性原则
报告内容应真实、客观地反映研究结 果,不夸大其词,不隐瞒事实。
研究成果的发表与交流
论文撰写与发表
数据分析与解读
数据处理方法
在数据分析阶段,需要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统计学分析、回归分析、 ROC曲线分析等,以评估试剂性能和诊断价值。
结果解读与报告撰写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合理的结论解读,撰写临床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 研究目的、样本信息、实验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03
临床研究的伦理原则
处理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在临床研究设计阶段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人群,合理确 定样本量和研究周期,同时考虑统计学因素,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a53524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9.png)
要求2023-11-01contents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概述•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制定•研究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数据的分析与解读•研究结果的总结与报告•临床研究的伦理与法规遵循目录01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概述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是指为评价体外诊断试剂的性能和安全性、有效性,在人体内进行的系统性、前瞻性的试验研究。
定义通过对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验证其性能和安全性、有效性,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目的定义与目的研究流程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应遵循临床试验的伦理原则,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和分析。
具体流程包括:制定方案、伦理审查、招募受试者、实施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解释与报告等。
研究内容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应包括以下内容:受试者的选择与招募、试验样本的采集与处理、试剂性能评估、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估、数据分析与解释等。
研究流程与内容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临床研究的监管要求基本要求临床研究方案应经过独立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得到保障。
伦理审查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应在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指定的临床试验登记平台进行注册备案,接受监督与管理。
注册备案02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制定明确研究目的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应当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以便合理选择研究方法、实验条件、受试人群和样本量等。
确定研究参数研究方案应明确需要评估的诊断试剂的性能参数,如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
研究目标与范围研究方法与技术确定实验方法根据诊断试剂的特点和应用领域,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进行临床试验。
遵循标准操作规程实验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选择合适的诊断试剂根据研究目的和参数评估,选择适合的体外诊断试剂,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临床需求。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ec889f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e.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指导原则1.试验设计与患者选择:临床试验应遵循严谨的试验设计,例如随机对照试验、前瞻观察性研究等。
在试验中选择具有典型症状和易于诊断的患者,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样本规模与数据分析:试验样本规模应有足够的统计学能力,以捕捉到试验目标的显著差异。
数据分析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以确保对试验结果的准确解读。
3.遵循伦理原则:试验应遵循伦理原则,如知情同意、保护人身安全和隐私等。
试验前应向患者详细说明试验目的、方法、预期风险和利益,确保他们完全理解并自愿参与试验。
4.安全性评估:临床试验中对试验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试验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5.有效性评估:试验应全面评估试验产品的有效性,包括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和预测性等。
试验结果应与标准诊断方法进行比较,以确保试验产品相对于现有治疗方法的优越性。
6.稳定性评估:试验产品的稳定性评估是确保试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试验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应得到评估,并确保其能够稳定地提供准确的结果。
7.资料记录与结果报告:试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相关资料,包括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试验结果应准确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结果报告和解读,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传达。
8.多中心试验:为了增加试验结果的一般性和可靠性,可以进行多中心试验。
多个独立的医疗机构参与试验,可以避免局限于单个中心的偏见和不足。
9.试验质量控制:试验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包括试剂批次一致性检验、设备校准和人员培训等。
10.结果解读与临床应用:试验结果应由临床专家进行解释和应用,以确保试验产品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实际的益处。
综上所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的指导原则包括试验设计与患者选择、样本规模与数据分析、遵循伦理原则、安全性评估、有效性评估、稳定性评估、资料记录与结果报告、多中心试验、试验质量控制以及结果解读与临床应用。
试谈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
![试谈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57b03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f.png)
试谈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是对体外诊断试剂在临床应用中的性能和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研究结果准确可靠、具有科学价值。
以下是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的技术要求。
首先,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方法。
研究设计要注重实际应用环境的模拟,确保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同时,要适当选择样本容量,以保证统计分析的可靠性。
其次,研究应遵循严格的人体伦理要求。
研究人员必须获得被试者的知情同意,并确保保护其个人隐私和利益。
研究涉及到的样本收集、保存和处理,均需符合相关法规和伦理准则。
第三,研究人员应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在实验过程中遵循规范操作程序。
特别是在涉及到样本处理、测定方法和结果解释等方面,要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说明。
第四,需要对试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对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对试剂的加工制备、存储和包装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同时,对每一批试剂进行性能评估和验证,确保试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五,数据收集和分析也是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研究人员应遵循良好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时,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解读,以评估试剂的性能和效果。
最后,研究结果应进行准确、全面和科学的呈报。
研究人员应撰写规范的研究报告,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以便于学术界和临床应用者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和应用。
总之,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包括研究设计和方法的科学合理性、人体伦理及伦理准则的遵循、规范的操作过程、试剂质量控制、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以及科学规范的研究报告。
这些要求的严格遵守和实施,对于保证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6a6b9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0.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是一种能够检测疾病病原体、生物标志物以及药物浓度的重要工具。
它们的临床研究对于开发新的诊断工具和判断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然而,这些试剂的研究需要符合特定的技术指导原则,否则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准确的,甚至会误导医生和患者的治疗决策。
试剂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试剂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关键的。
试剂品牌、批号、过期日期、保存条件等信息都需要详细记录。
试剂品质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如酶活性检测、浓度检测等。
在进行试剂检测时必须使用该批次的试剂,在同一时间点内进行检测。
样本采集和预处理临床研究样本来源复杂,样本数量少,但要求准确率高。
样本采集的细节对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在采集过程中要遵循标准程序。
除了样本下采集时要注意温度、pH和时间要求,还需关注样本是否变质、稀释等。
样本离心、过滤或稀释时使用的冷却设备必须符合标准。
所有样本应在同一时间点内处理。
试剂的稀释和反应条件优化试剂的浓度和反应条件必须优化,以保证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和重现性。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检测不同试剂浓度和不同化学反应实现。
浓度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必须经过多次地试验和推导,并且,稀释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必须保持一致。
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严格的数据分析流程和分析标准的应用。
应确保数据无误,包括数据及其标签存储,检查和选择数据,移除和补充数据。
应检查和控制数据的异常值,收集高质量的数据,并进行正确的数据转换和整合。
试验的统计方法在进行研究时,需要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
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确保数据分析正确和可转移的关键。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方差分析、多元方差分析。
在进行统计时,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影响分析,应以严格的纪律和操作程序为依据,确保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置信度。
体外诊断试剂在临床研究中应用广泛。
使用符合技术指导原则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对于开发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a21db37b90d6c85ec3ac632.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审评三处陈亭亭二O一一年八月内容概要一、审评主要依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5号令)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形式与基本要求(609号文)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其他发布的指导原则二、临床资料常见问题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临床研究基本原则.临床研究设计原则.临床研究报告撰写临床研究基本原则(一)基本要求:1.伦理考虑:应考虑临床研究用样本,如血液、羊水、胸水、腹水、组织液、胸积液、组织切片、骨髓等的获得或研究结果对受试者的风险性,应提交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
如客观上不可能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或对受试者几乎没有风险可不提交伦理委员会的审评意见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但临床研究者应提供有关伦理事宜的说明。
2.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学准则伦理,知情同意牵头单位或伦理事宜说明3.对研究对象保密4.临床前研究结果支持进行临床研究(二)研究单位及人员:研究单位:从事人类健康或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
至少两家(含两家)省级医疗卫生机构特殊:市级以上疾控、专科医院、检验检疫所、戒毒中心等。
.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研究相适应的.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研究相适应的仪器.综合考虑不同地区人种、流行病学背景、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等因素.试验开始前,培训、预实验、熟悉方法、仪器及技术性能——最大限度控制试验误差.临床研究全过程,应吸收流行病学、统计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专业人员(或知识),以保证研究方法科学、合理临床研究设计原则.(一)研究方法.(二)临床研究样本量(一)研究方法.临床被考核试剂的批号应当与临床试验前申请人按照拟定产品标准做检测时所用样品的批号一致。
.临床试验前的检测可以是申请人出具的自检报告,也可以是申请人委托其他具备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不同包装规格时,可只采用一个包装规格的样品进行临床。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482fe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6.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是指在人体外进行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评估试剂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体外诊断试剂包括血液、尿液、体液、组织样本等多种类型,常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
临床试验的检查要点主要包括样本采集、样本处理、试剂操作、结果解读等方面。
首先,样本采集需要符合一定的操作规范,如对于血液样本,需要标注患者信息、采集时间、采集方式等,并确保样本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其次,在样本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样本交叉污染和失真,如试剂的加入要注意按照规定的比例和顺序,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加入。
试剂操作是临床试验中的重要环节,导致试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的关键因素。
操作过程需要确保试剂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包括试剂的保存条件、使用期限、操作步骤等。
同时,试剂的搬运、混匀、温度控制等方面也需要注意。
结果解读是判定试验结果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
在结果解读过程中,需要参考临床实际情况和常见的疾病表现,合理进行结果的判定。
同时,还需要根据试剂的特性和限值要求,结合统计学原理,进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推断。
针对不同的试验类型,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指南进行结果的解读。
临床试验检查的判定原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准确性是判定原则的基础,试剂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其次,可重复性是一个试验结果可信度的重要保证,试验结果应该能够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得以重复。
再次,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是重要的判定原则,试剂应该具有对目标物或疾病相关指标的较高识别能力和区分能力。
最后,实际意义是判定原则的关键,试验结果的机制和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必须得以合理的解释和应用。
综上所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的检查要点和判定原则是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将试验结果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解读和应用。
这些要点和原则的遵循和实施,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实验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实验技术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db983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6.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实验技术指导原则
首先,临床实验应该遵循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按照试剂标
记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试剂的使用过程应该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中的步
骤进行,避免任意操作或者省略步骤。
其次,在实验前应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内部质量控
制和外部质量评估两个方面。
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临床实验中使用正常和
异常样本进行日常质量控制,确保试剂在正常运行范围内。
外部质量评估
是指定期与外部质控组织进行比对,评估试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试剂的储存和使用条件需要严格控制。
试剂通常需要储存在特
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使用过程中试剂的
温度和时间也需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超过有效期或者温度过高导致
试剂失效。
最后,在临床实验中,试剂的结果应该经过严格审核和验证。
试剂结
果的解读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减少人为误差的发生。
同时,试剂的结果
也需要与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其他临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总之,体外诊断试剂临床实验技术指导原则是确保试剂准确性和可靠
性的重要保证。
严格按照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控制试剂的储存和使用条件,遵守洁净操作规范,严格审核和验证试剂结果,确保临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原则能够有效提高体外诊
断试剂在临床实验中的应用效果,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05fc7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e.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一、引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诊断试剂及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其
对临床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及时的诊断信息,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
要依据。
为了确保体外诊断试剂在临床诊断中得到有效、安全、可靠的应用,建立科学的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十分必要。
二、定义
1.体外诊断:指以基因、蛋白、抗原、抗体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应用生物技术产品测定患者体液(血、尿、灌注液、分泌物等)中其中一
种物质的含量,以判断患者健康状态、病变诊断、疾病进程、治疗效果监测、疾病早期预测等。
2.体外诊断试剂:指利用特定生物技术制备的诊断用产品,用于实验室、临床及自体监测,以确定诊断标志物浓度,从而判断患者的疾病状态。
三、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1.科学: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设计必须遵循科学原则,以确保试验
结果的准确度、可靠性和可接受性。
2.合法: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实施必须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公平合理,有利于临床医疗工作。
3.全面: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必须综合考虑试验产品的功能、病人
患者的特点、试验设备的性能等因素,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可靠性
和可接受性。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fd32e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a.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是指用于诊断人体体液、组织和细胞等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试剂。
临床试验是体外诊断试剂获得注册和上市准备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试验检查的要点和判定原则两个方面,介绍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的相关内容。
一、试验检查要点1.试剂的品质要求:试剂的品质要求是临床试验的基础,应包括试剂的成分、纯度、稳定性、保存条件、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
试剂生产企业应提供相关的检测证明和标准。
2.临床试验的样本来源与收集:样本来源的选择要考虑到疾病的特点、患者的人群分布以及临床试验的目的等因素。
收集样本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方法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以及严格遵守伦理原则。
3.试验具体操作步骤: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应详细描述,包括试剂的准备、样本的处理、装置和设备的使用等。
操作步骤要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或试验方案进行,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4.数据采集和管理: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要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采集和记录,数据采集应使用规范的数据采集表,并设立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核查和质量控制。
二、判定原则1.试验指标的选择和判定: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应的指标进行观察和判定。
指标应具有临床意义、判别力强、重复性好等特点。
根据试验的结果和参考范围,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临床需要。
2.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试验应进行重复性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临床试验的结果还应与标准方法进行对照,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3.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解释:试验结果应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参考范围进行比较和解释。
统计分析可以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以及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等统计指标的计算。
4.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控制:试验过程中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包括试剂的毒性和副作用、操作的风险等。
同时,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总之,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的要点包括试剂的品质要求、样本来源与收集、试验具体操作步骤、数据采集和管理等;判定原则包括试验指标的选择和判定、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解释、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控制等。
试谈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
![试谈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b5f75d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4.png)
优化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优化试剂性能和临床应用方案,提高试剂的 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技术创新
研发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体外诊断试剂的性能和灵敏度,满足临床需求。
应用拓展
探索体外诊断试剂在临床上的新应用领域和新病种,扩大试剂的应用范围。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谱、肿瘤标志物等。
03
应用效果
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的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帮助医
生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和预后。
02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要求
临床研究伦理审查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伦理审查原则
确保研究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伦理审查原则。
智能化技术
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试剂性能优化、数据 分析、结果判定等方面的智能化。
高新技术在诊断试剂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
应用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等技术,研发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 度的诊断试剂。
纳米技术
应用纳米材料、纳米加工等技术,提高试剂性能、降低成本, 实现试剂的高效、快速和便携化。
微流控技术
应用微流控芯片、微纳加工等技术,实现试剂的低成本、便携 化和集成化。
体外诊断试剂国际化趋势
国际化标准
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制定的体外诊断试 剂标准,实现试剂研发、生产和质控的国际化。
国际化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推动诊断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对照原则
设立对照组,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临床样本采集及处理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方案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635c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8.png)
当进行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案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合规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临床试验方案大纲,供参考:1. 试验背景与目的:-介绍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的背景,说明试验的科学目的和预期效果。
2. 试验设计:-描述试验的类型(如前瞻性临床研究、回顾性研究等),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等。
3. 试验方法:-包括实验操作步骤、数据采集方式、样本处理方法等具体细节,确保试验操作规范、可重复。
4. 试验指标:-确定主要观察指标和次要观察指标,明确观察指标的选择和测量方法。
5. 样本容量估算:-根据预期效应大小、研究假设检验水平、统计功效等因素,给出样本容量估算的依据和方法。
6. 试验流程:-详细描述试验的整体流程,包括受试者招募、随访时间安排、实验样本采集和处理、数据记录等环节。
7. 质量控制:-设立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确保试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设备校准、人员培训等方面。
8. 数据管理与分析:-描述数据收集、存储和管理的方法和流程,制定数据分析计划,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 伦理及法规事项:-说明试验符合伦理委员会批准和监管部门法规的相关要求,并保证受试者知情同意。
10. 安全监测:-建立试验期间的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系统,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11. 数据分析计划:-描述数据分析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包括主要的统计学分析方法、结果解释等。
12. 预算与资金计划:-制定试验预算,包括试剂采购、人员费用、实验设备等费用,确保试验经费充足。
13. 风险管*:-分析试验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保障试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4. 试验时间表:-制定试验实施时间表和里程碑,监督试验进度和结果。
以上内容可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合规性。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26193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5.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是指用于检测人体内生物标志物、疾病指标或其他相关因素的试剂,用于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体外诊断试剂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快速、准确和可靠的结果,从而提高诊断效能和治疗效果。
1.样本采集和处理:样本采集是体外诊断试剂研究的基础,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需要针对性地制定样本采集和处理的方法,以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试剂的质量控制: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试剂性能稳定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在临床研究中,应建立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对试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试剂的性能符合要求。
包括原料的选择、生产工艺、包装与贮存等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3.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体外诊断试剂的研究和应用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如分析仪器、试剂盒、检测平台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等因素,并确保设备的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4.试剂的效能评价:体外诊断试剂的效能评价是保证试剂性能和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
在试剂的研发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效能评价,包括试剂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的检测,以及试剂的临床应用效果的评估。
效能评价需要使用一定的参比试剂和标准样本,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5.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根据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结果的判定。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应包括样本采集和处理、试剂的质量控制、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试剂的效能评价以及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等方面。
这些指导原则的制定和实施,能够确保体外诊断试剂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3894db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e.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一、标准化与准确性:1.试剂的标定:确保试剂的质量标准、浓度单位等的统一和准确性,避免因不同试剂厂家所用标准不同而造成误差。
2.试剂的同质性:保证试剂批次之间的质量一致性,以提高试剂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3.试剂的灵敏性:能够检测到疾病相关物质的最低浓度,避免误漏诊。
4.试剂的特异性:仅能与目标疾病相关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稳定性和保存条件:1.试剂的稳定性: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探针、酶、抗体等试剂的活性和性能不受影响,保持长期的使用寿命。
2.试剂的保存条件:要求试剂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保存,避免溶解、腐败、降解等情况的发生。
三、品控措施:1.制定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储存和使用规范:保证试剂的质量稳定性和纯度。
2.平行试验与对照试验:采用不同批次的试剂进行平行试验,以验证同一试剂在不同批次中的一致性;引入阳性对照样本和阴性对照样本,用于验证试剂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3.定期质量监测:对试剂批次进行定期的质量监测,包括控制检测品的浓度、活性等指标,及时校准和修正。
四、临床应用前的验证:1.确定参考值范围:通过研究大量正常人群的样本,确定试剂的参考值范围,供临床结果判断参考。
2.与黄金标准进行对比:将体外诊断试剂的检测结果与黄金标准(如病理组织学或其他确诊方式)进行对比,评估试剂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与其他试剂的比较:将同一样本分别采用待验证试剂和已验证试剂进行检测,比较二者的结果一致性,评估试剂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五、实验室操作规范:1.操作规范:确立严格的试剂操作规范,包括试剂的容器选择、混匀方法、反应温度和时间等,以减少操作误差。
2.实验室设备校验和维护:确保实验室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进行设备校验和维护。
3.操作人员培训和质量监控:对试剂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制定操作规程和质量监控制度,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中需要满足标准化与准确性、稳定性和保存条件、品控措施、临床应用前的验证以及实验室操作规范等技术要求,保证试剂的质量和可靠性,以提高疾病诊断和监测水平。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615d3fd2cc58bd63186bdb0.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记录内容以群中播报顺序为序,由于时间紧迫,没整理序号,反正是按序排列的,大家理解吧。
本次主讲,针对通用的临床要求。
但企业不要完全套用,今后审评三处将陆续推出诊断试剂的指导原则一、临床评审主要依据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5号令三、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械[2007]229号)四、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形式与基本要求的公告(国食药监械[2007]609 号)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械[2007]240号)其他发布的指导原则本次课上主要讲解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包括临床研究基本原则、设计原则、报告撰写三个部分临床研究基本原则介绍——临床研究,设计和管理是关键虽然该部分讲解缺少方案的撰写部分,但具体内容都体现在报告中了(报告和方案是对应的关系)设计和管理是临床试验的关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监察、数据管理等等都是比较关键的(主讲总结)临床方案设计过程中,应以评审人员及产品未来上市角度对产品的评价需求及方法进行体现(乐爸总结)(资料中要体现出全面的内容)(一)基本要求1.伦理考虑:虑临床研究用样本对受试者的风险性的程度是否需要知情同意书剩余血液样本,对受试者无风险,并无法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可以开伦理事宜的说明——一般来说应该是伦理委员会提出,可以由牵头临床单位提出新鲜样本或必须有患者的直接取得的样本,必须通过伦理委员会的认可临床方案中,应对牵头单位及参与单位进行说明伦理事宜的说明——盖伦理委员会的章伦理委员会对临床方案提供的意见,以及方案的修改情况应在注册申报资料中提出对研究对象信息保密,如:姓名、疾病情况等等临床前的研究结果支持进行临床研究研究单位及人员——省级医疗卫生机构:许多药物临床基地不一定是省级医疗卫生机构省级:具有省级卫生医疗部门颁发的卫生医疗资质证明其它特殊情况:市级以上的疾控、专科医院、检验检疫所、戒毒中心特殊产品:必须是特殊非常见或突发疾病或戒毒之类的产品,企业在选择时应确认该临床的特殊性人员要求:必须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并具有与研究相适应的仪器临床工作正式开始前:培训、预实验,熟悉方法、仪器及技术性能——最大限度控制实验误差综合考虑地区,人种,流行病源背景,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等因素,临床研究全过程,应吸收流行病学、统计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或知识)以保证研究方法科学合理临床前的预实验,可以保证正式临床工作的顺利推进和进行,以及结果的分析及统计(乐爸总结)(二)临床研究设计原则——本次主要内容1、研究方法临床被考核试剂的批号应当与临床试验前申请人按照拟定产品标准做检测时所用样品批号一致,临床前的检测可以是自检报告,也可以是申请人的委托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同包装规格时,可只采用一个包装规格进行临床——仅限包装体积差异,其它完全无差异的情况。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09b3d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1.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
结构合理,符合下列格式:
一、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的重要意义
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是指通过临床实验研究诊断试剂的检测原理、检测
方法、检测特异性、检测灵敏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来对诊断
试剂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从而评价诊断试剂应用的可行性。
诊断试
剂临床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诊断试剂在临床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
诊断试剂的准确性和灵敏性,以及确定诊断试剂的临床适用范围。
二、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的基本要求
1、对试验设计要求
(1)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应充分考虑该诊断试剂检测的病原体特性、患者临床特点以及诊断结果的临床意义,制定出详尽的实验设计方案。
(2)临床实验应当考虑病原特异性、患者特状、检测因素、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诊断结果的影响因素等,制定出实验设计原则。
(3)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对实验的对象和范围进行合理的设定,
以确保对诊断试剂的评价结果具有可靠性。
2、对试剂的检查要求
(1)对诊断试剂的检测原理、检测条件、检测方法、检测灵敏性和
特异性、采血量以及检测时间等应进行深入的探讨,以确保诊断试剂的使
用的准确性。
(2)对所采用的诊断试剂进行安全性检。
无需进行临床试验的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资料基本要求
![无需进行临床试验的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资料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e9654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f.png)
无需进行临床试验的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资料基本要求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是确保其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资料的基本要求。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在临床评价中,需要选择能够代表目标人群的适宜样本进行测试。
对于诊断其中一种疾病的试剂,需要选取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及相似症状的非患者进行比较。
此外,研究对象的样本量应该足够大,以确保评价结论的准确性。
二、样本采集和处理样本采集和处理是临床评价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样本的采集应标准化,以减少后续处理步骤对试剂性能的不利影响。
在采集样本后,需对其进行正确的保存和保存,以防止其降解和污染。
样本处理的步骤应被清楚地描述,并在评价报告中提供详细信息。
三、试剂的准确性试剂的准确性是其性能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准确性评价通常包括与参考方法的比较和重复性评估。
与参考方法的比较是评估试剂与已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方法之间的一致性。
重复性评估则是评估试剂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准确性评价需要详细记录试剂的测量结果和与参考方法进行的比较分析。
四、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试剂的灵敏度是其检测目标的能力。
在临床评价中,通常使用灵敏度和特异性作为指标来评估试剂的性能。
灵敏度指的是试剂正确地检出真正患有疾病的患者的能力,而特异性指的是试剂正确地排除非患者的能力。
评价这两个指标通常需要使用统计学方法,并提供有关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具体数值。
五、交叉反应和干扰物质评价在临床应用中,一种试剂可能受到其他物质的影响,导致结果误差或不可靠。
因此,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还需要评估其对相关物质的交叉反应和干扰物质的耐受性。
对于特定的试剂和疾病,可能需要测试不同的干扰物质,并通过对比结果与无干扰物质情况下的测量结果来评定试剂的可靠性。
六、临床实用性评价除了以上指标,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还需要考虑其在实际临床环境中的实用性。
包括试剂的使用方便性、时间和人力成本、结果的解读等。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61ba6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6.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体外诊断试剂是一种用于检测疾病标志物或生物体状况的化学试剂。
其临床研究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试剂的制备、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标准曲线的制定以及临床样本的收集和运输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
一、试剂的制备试剂的制备是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的基础。
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合成和纯化技术,确保试剂能够稳定、纯净地制备出来。
其次需要根据试剂的使用方式,选择适合的包装和保存条件,以保证试剂在长期储存和使用中不受污染和变质。
二、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是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需要根据试剂的特性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免疫测定法、核酸检测法、生物传感器法等。
在选择检测方法的同时,还需要对方法进行优化,考虑到试剂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因素,以提高试剂的分析性能和可靠性。
三、标准曲线的制定四、临床样本的收集和运输临床样本的收集和运输是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中的关键环节。
临床样本的收集需要确定合适的采集方法和样本类型,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样本的保存和运输条件,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变质。
此外,临床样本的收集和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综上所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试剂的制备、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标准曲线的制定以及临床样本的收集和运输等方面。
这些技术要求对于试剂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是确保体外诊断试剂能够准确、可靠地应用于临床检测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进行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ee304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1.png)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首先,关于试剂的制备,指导原则要求试剂制备应遵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试剂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其次,关于临床试验的设计,指导原则要求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盲法和对照原则,并应根据试验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试验方案。
同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数量要足够,以确保试验的统计学可靠性。
第三,关于临床试验的实施,指导原则要求试验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操作培训,并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同时,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循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确保试验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四,关于数据管理,指导原则要求试验人员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并及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同时,试验人员应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关于数据分析,指导原则要求试验人员应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合理的结果解释。
同时,试验人员应注意研究偏倚的影响,并进行相关的修正。
第六,关于结果的解释和推断,指导原则要求试验人员应根据试验结果对试剂的性能进行评价,并根据临床需求对试剂的临床应用进行推断。
同时,试验人员应注意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最后,关于临床试验报告,指导原则要求试验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撰写完整的临床试验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给伦理委员会和相关部门。
同时,试验人员应对试验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16号)为临床试验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和规范,对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试验,以确保试剂的质量和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相关技术要求记录内容以群中播报顺序为序,由于时间紧迫,没整理序号,反正是按序排列的,大家理解吧。
本次主讲,针对通用的临床要求。
但企业不要完全套用,今后审评三处将陆续推出诊断试剂的指导原则一、临床评审主要依据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5号令三、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械[2007]229号)四、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形式与基本要求的公告(国食药监械[2007]609 号)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械[2007]240号)其他发布的指导原则本次课上主要讲解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包括临床研究基本原则、设计原则、报告撰写三个部分临床研究基本原则介绍——临床研究,设计和管理是关键虽然该部分讲解缺少方案的撰写部分,但具体内容都体现在报告中了(报告和方案是对应的关系)设计和管理是临床试验的关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监察、数据管理等等都是比较关键的(主讲总结)临床方案设计过程中,应以评审人员及产品未来上市角度对产品的评价需求及方法进行体现(乐爸总结)(资料中要体现出全面的内容)(一)基本要求1.伦理考虑:虑临床研究用样本对受试者的风险性的程度是否需要知情同意书剩余血液样本,对受试者无风险,并无法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可以开伦理事宜的说明——一般来说应该是伦理委员会提出,可以由牵头临床单位提出新鲜样本或必须有患者的直接取得的样本,必须通过伦理委员会的认可临床方案中,应对牵头单位及参与单位进行说明伦理事宜的说明——盖伦理委员会的章伦理委员会对临床方案提供的意见,以及方案的修改情况应在注册申报资料中提出对研究对象信息保密,如:姓名、疾病情况等等临床前的研究结果支持进行临床研究研究单位及人员——省级医疗卫生机构:许多药物临床基地不一定是省级医疗卫生机构省级:具有省级卫生医疗部门颁发的卫生医疗资质证明其它特殊情况:市级以上的疾控、专科医院、检验检疫所、戒毒中心特殊产品:必须是特殊非常见或突发疾病或戒毒之类的产品,企业在选择时应确认该临床的特殊性人员要求:必须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并具有与研究相适应的仪器临床工作正式开始前:培训、预实验,熟悉方法、仪器及技术性能——最大限度控制实验误差综合考虑地区,人种,流行病源背景,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等因素,临床研究全过程,应吸收流行病学、统计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或知识)以保证研究方法科学合理临床前的预实验,可以保证正式临床工作的顺利推进和进行,以及结果的分析及统计(乐爸总结)(二)临床研究设计原则——本次主要内容1、研究方法临床被考核试剂的批号应当与临床试验前申请人按照拟定产品标准做检测时所用样品批号一致,临床前的检测可以是自检报告,也可以是申请人的委托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同包装规格时,可只采用一个包装规格进行临床——仅限包装体积差异,其它完全无差异的情况。
若成分差异则不作为不同包装规格,最好分开注册。
即便如果要合并注册,临床也要分开举例:胶体金,卡型和条型不同规格。
需要进行临床对比验证;芯片,可以选择最全的规格进行临床1.1 新试剂:盲法同步,与金标准(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发现,影响诊断,病原体分离培养,长期随访等)进行比较早期诊断,疗效检测,预后判断用途的,需进行跟踪研究研究对象选择:金标准确定未有某病的病例组+用金标准正式无该病的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对照组(包括易与本病混淆的疾病组)病例组包括:症状:典型和非典型;病程:早中晚;病情:轻重中;病种:说明书预期用途中声称;还要考虑年龄,常见干扰(用药,代表性,常用药物,内源性物质等),交叉反应及易混病例,及无病患者用药——针对该疾病的常用或多用药物(常见药,常规药)病例需分布均匀合理、覆盖检测范围举例:肿瘤标志物内源性干扰:自身抗体,RF,结构类似物及其它标志物等巨细胞病毒:弓形虫,单纯疱疹等干扰研究方法——可参考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另有其他相关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或发布稿)——已经发布的指导原则(肿瘤、血糖、流行性感冒病毒)在临床试验操作全过程和判定试验结果时,应采用盲法(尽可能双盲)是保证诊断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的关键,强调盲法应贯彻在临床设计及实施全过程试验分组:随机盲法:单盲:病人不知道入组情况,研究者知道(亦带来研究者的主观偏倚);双盲:病人和研究者均不知应在临床方案中描述设盲方法,统计完成后揭盲临床试验中尽可能采用双盲方法,盲法实施确有困难的,则采取手段使偏移降低到最小——比如,第三方统一数据管理及统计1.2 已有同品种批准上市产品的——证明与已上市产品等效1)对比试剂考虑方法学,临床使用目的和范围,主要性能指标标准品或校准品溯源情况,推荐参考值等临床普遍认为较好方法学要求:原理一致同类产品,或原理一致灵敏度更优,样本类型不得超越对照试剂如无原理一致,可选择相近定量产品:参考值范围相近,参考范围要求,对照试剂应大于等于被考试试剂如果试剂选择不合适,那么差异会被放大举例,美国510k对比试剂的选择:主要性能指标等同,适应症等同,治疗机理相同,基本组成相同,研究对象选择同前结果不符合的样本,金标准或其他方法(较好或者更优)进行确认强烈建议:临床前有充分的预实验,预实验:观察同对照参比试剂的一致性如果考核试剂与对比试剂临床整体结果差异较大,临床是无意义的,此时做第三方确认无意义2)研究样本用量在符合指导原则的有关最低样本量的要求的前提下,还应符合统计学要求一般要求:3类,至少1000,2类,至少200,1类,一般不需临床阳性样本比例:符合统计学要求,统计学的最小样本量:30例临床建议,阳性样本占整体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特殊要求:血筛至少1万,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至少3000例,PCR方法用于病原体500。
如果用于人的,应1000例补充:流式试剂至少500例新诊断产品:定义为未在国内批准注册的产品,被测物相同但分析敏感度指标不再国家已经批准注册产品范围内,且具有新的临床诊断意义的产品进口产品,之前未在国内注册同类产品的应提交资料说明该产品在国外临床情况,以及注册审批管理相关情况临床协议:试验机构及申请人(代理人)签章临床试验方案:试验负责人(签名)、临床试验机构(签章)、统计学负责人签名及单位盖章、申请人盖章、伦理委员会(牵头单位)盖章临床报告后面细讲盖章的要求:封面和骑缝要盖章(建议,三份资料均应盖骑缝章)临床方案格式——5号令要求可能有与诊断试剂产品特性不完全一致的内容,建议尽量参考并贴合要求包括如下:目的、背景,评价,风险收益分析,实验人员,总体设计,持续时间及理由,每病种试验例数及确定理由,选择对象范围、对象数量及选择的理由必要时对照组的设置,治疗性产品应当有明确的额适应症或适用范围,临床性能的评价方法和统计处理方法,副作用预测及应当采取的措施临床试验时间:从方案设计开始到最终统计结束,不建议临床时间过短(举例:1天?)5号令中方案内容第八及第九项内容,请大家特别关注,第十项可能不适用,第十一项请关注,临床性能的评价方法和统计处理方法注意问题:1.重视报告,忽视方案2.方案内容应逐条详细阐述,并有依据3.方案内容要和报告内容一一对应4.统计学分析方法及评价标准要在方案中预先设定临床方案要求各临床单位的方案应一致,所选参比试剂以及第三方试剂应一致(为了满足统计学基本要求),仪器应一致,考虑到特殊情况下不做硬性要求各临床机构例数应均匀分布,医学决策水平附近应满足一定比例报告方式定性,不光提供阴阳性数据,还应提供S/CO值(尤其是乙肝,HIV等),判断cutoff附近的数据特殊方法,如病理学或者电泳,PCR,有时会要求提供代表性的图片,或者原始结果截图总结报告有临床试验机构的牵头单位或申请人(代理人)完成建议是临床试验机构牵头单位完成,谁完成,谁盖章临床研究报告——按照临床指导原则封面同分报告正文内容和报告格式——照着指导原则进行讲解1、基本内容引言背景简介被测物的来源等采用方法、原理、技术要求等国内外的批准上市情况2.研究目的3.试验管理管理结构:主要研究者、参加人员、实验室指控情况、统计、数据管理情况以及发生变化的情况4.实验设计大致描述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选择1)样本量及样本量确定的依据如满足不了30%以上的阳性样本数量,也可以根据流行病学要求设计样本量,并提供文献等资料说明2)样本选择依据、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提出标准(应是方案中已有临床专家确定的)样本要说明所用类型,新鲜样本或冻存样本也应说明3)样本采集、保存、运输的方法等4)金标准或对比试验产品的确立注重依据5)临床研究所用所有产品的信息名称、规格、来源、批号等,注意在有效内6)质控方法的阐述7)临床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应写清楚8)研究过程中方案的修改一般情况下,方案不宜更改,对于任何更改均需要说明要详细阐述更改的时间、理由、过程、有无备案以及对研究评价的影响如果没有更改,也应该进行说明一下5.临床研究结果及分析如果使用不同疾病临床病例(病程、分级),则需对不同病例(病程,分级)进行统计,必要时进行分析,制例数统计6.讨论和结论不符合结果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复测与否、或第三方验证),验证后额结果统计,仍然不符的原因及处置等等报告附件临床研究中所采用所有试剂的使用说明书(原文应有翻译件)临床研究中所有临床实验数据研究人员的简历文献变更事项中的临床试验常见情况介绍1)检测条件及参考值同时发生变更:比如国际标准变化,试剂盒并无变化的,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即可;其它(比如质控品变化,检测条件变化等)需要提供完整临床试验资料2)增加适应症3)增加测定用样本类型相同或者相近的(血清,血浆,全血)差异不大,对比验证即可。
比如一种做200例或者1000例,其它两种各做50例比对即可,不是这种情况的,比如脑脊液或尿液等基质不同的,应分别进行临床统计学分析基本要求1、定性分析:1)四格表被考核试剂金标准合计阳性阴性阳性 a b阴性 c d敏感度:a/a+C,特异度D/B+D注意对照试剂法与金标准方法,在四格表统计上的差异。
(名词差异,比如金标准,可以叫敏感度,特异度;对照试剂法只能叫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2)统计学检验配对卡方检验:说明的是检出率或阳性率高低是否不同KAPPA检验:说明的是检出结果的一致性,大于等于0.75 一致性较好,小于0.40一致性不理想,并进行假设检验,有否统计学意义由于统计学问题,卡方与KAPPA联合使用,可能出现结论相反的情况,企业酌情使用在诊断方面,kappa更好一些,如果两个都做都不错的话最好,两个相反的时候不代表结果不好举例:KAPPA = 0.324,结论是有一定的一致性?判定:结论错误2、一般定量的分析统计学:线性回归y=kx+b求解,要求,K接近于1,b接近于0两者进行假设检验,报告95%的置信区间r方:例如日本药事法规定,方法比较时,一致率达到90%以上,定量r大于等于0.9,斜率在0.9-1.1之间;美国EP要求,方法比较,r2>=0.95,需要做个医学决定水平偏倚及离群点分析,最多删除2.5%的数据,如果偏移(95%置信区间)超出医学决定水平允许偏差范围,则不能判定实质性等同,需扩大样本量重新试验或重新设计产品错误案例介绍(已拍照)1)y=0.3x+a 斜率过低,相关系数过低,系数K以1附近为佳2)y=0.89X+0.46 数据线性分析OK,但数据过于分散,原因可能是未对离群点进行处理(删除)等问题3、偏倚分析结合临床可接受偏差范围,制订可接受偏移范围1)测试数据点之间的偏倚图例:横坐标检测范围,纵坐标两组试剂的均值的额差值参见EP 偏倚分析(这里建议大家好好看看美国的EP文件,很有参考价值)特殊产品的举例:血型、配型检测试剂:按照IVD管理,例数要求不少于3000例,方法学区别情况下要重新做临床?血站可以获得较多样本,但非血筛试剂不用于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