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种子生产学复习资料(农大)
![种子生产学复习资料(农大)](https://img.taocdn.com/s3/m/4c1cc9f15fbfc77da369b12d.png)
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
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
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显性假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
雄性不育性: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
品种: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作物,并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杂种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良种: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种子生产课前复习题详述
![种子生产课前复习题详述](https://img.taocdn.com/s3/m/cf6fc2287c1cfad6185fa763.png)
优点:方法简便,亲本选配自由,雄性不育不 能遗传;缺点:杀雄不彻底;喷药时间要求严 格;可能存在残毒;杀雄剂成本高;杀雄效果 受天气及植株发育状况影响。
第五次课
什么是自交不亲和系?并举一个应用实例。 自交不亲和是指同一植株上机能正常的雌雄两
第一次课
名词解释 植物新品种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 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名称 的植物品种。
第一次课
名词解释 新品种保护 新品种保护:是新品种保护审批机构对经 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并加以开发的野 生植物的新品种,依据授权条件,按照规 定程序进行审查,决定该品种能否被授予 品种权。
第四次课
简述一级种子田程序的适用条件及特点。 一级种子田程序简单,适于繁殖系数高的油菜、
谷子、烟草等小粒作物,在地少人多的条件下 采用。具有占地少,繁殖世代少,生产种子少, 品种混杂退化机率低等特点。
第四次课
简述二级种子田程序的适用条件及特点。 二级种子田适于繁殖系数较小的棉花、小麦、
花生等作物,在地多人少条件下应用。具有用 地较多,繁殖世代增加,混杂退化机率较高的 缺点。提供的生产用种较多,在选择质量上可 精益求精。
第三次课
为什么在种子生产中,提出尽可能的较少生产 代数的要求?
因为在种子生产中,虽然有大量的自花授粉作 物,但绝对的完全自花授粉几乎没有的,总会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天然杂 合,从而导致基因重组,还有可能发生各种自 然突变。 “纯”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相 对的,随着繁殖的扩大必然会降低后代的相对 纯度。
种子学复习材料
![种子学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bcd0714a300a6c30c229fa8.png)
种子学复习材料1、农业种子:农业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用来繁殖器官营养体的一部分。
2、播种材料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和植物人工种子。
3、书上P16页图看一下4、多胚现象和无胚现象(书上第22页。
)5、坏境条件对种子成熟期的影响?A、温度B、湿度C、营养条件6、种子的基本构造绝大多数种子是基本相同的,由种皮、胚、胚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果皮和种皮A、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一般分为三层: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B、种皮由一层或两层珠被发育而成,外珠被发育成外种皮,内珠被发育成内种皮。
种皮一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胚珠遗迹:1)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株孔的遗迹。
2)种脐是种子成熟后从株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
3)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遗迹即脐条的终点部位。
C、果种皮1)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2)由胞壁加厚的死细胞构成。
果实种子的种被有果皮和种皮。
真种子的种被只有种皮。
种胚种胚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种子中重要的部分。
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4部分组成。
1)胚芽又称幼芽或上胚轴,位于胚轴的上端。
2)胚轴又称胚茎,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过度部分。
3)胚的主要类型:直立型(柿子、蓖麻)、弯曲型(大豆、蚕豆)、螺旋型(辣椒、番茄)、坏状型(菠菜、甜菜)、折叠型(棉花)、偏在型(小麦、玉米)胚乳是种子的贮藏组织,可将胚乳分为内胚乳和外胚乳。
由胚囊中受精极核细胞发育而成的称为内胚乳,由珠心层细胞发育而成的称为外胚乳。
7、种子植物学分类A、根据胚乳的有无分类,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有胚乳种子“内胚乳发达(禾本科、大戟类、蓼科、茄科、伞形科种子,代表为甜菜、菠菜);内胚乳与外胚乳同时存在(胡椒、姜);外胚乳发达(苋科、藜科)”无胚乳种子“眼子菜科植物、豌豆、蚕豆、十字花科、葫芦科、锦葵科、蔷薇科、菊科、大豆等豆科植物”B、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1)包括果实及其外部的附属物(稻、大麦、燕麦、二粒小麦)2)包括果实的全部(普通小麦、玉米、黑麦、荚果、芹菜)3)包括种子及果实的一部分(桃、李梅、枣)4)包括种子的全部(绿豆、花生、大豆、南瓜、西瓜、黄瓜、烟草。
种子生物学-复习材料
![种子生物学-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4bfda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8.png)
种子生物学一.大题总结绪论1.种子的涵义:植物学上指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农业生产上指凡是能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2.种子生物学的内涵:是农学的重要课程,主要讲育种工作以后的事,即作物品种选育成功进入种子生产、流通领域的工作;也是植物学分支,研究种子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阐明植物种子各种生命现象的变化与其与环境条件的联系,并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等环节3.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资料;种子是绿色革命的主体,农业科技的载体;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谁控制种子谁就能控制世界;种子不仅是农业的起点,还是终点,而且通过种子的贮藏与更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4.种子工程的意义与实现种子产业化的途径意义: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就是把种子的选育、生产、加工、推广、销售、质量检测、加工工艺、管理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工程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建设的组织与运行管理。
途径:实施种子工程要实现种子工作的四个转变:①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现代化大生产转变;②由行政区域自给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③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约化、集团化转变;④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变最终达到集约生产、规模经营、规范管理,育繁销一体化,大田用种商品化。
5.为什么说种子是特殊的商品①种子本身的独特性②种子有特定的生产适应性、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③利用种子时间的有限性④种子生产方式的特殊性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1.种子发育成熟过程经历哪些阶段?种子成熟过程中有哪些物质积累?阶段:①胚的发育②胚乳的发育③种被的发育物质积累:成熟过程中养分由同化器官向贮藏器官转移,种子大小、重量、发芽率上升,但含水量下降。
可溶性糖、非蛋白态N含量降低,淀粉的支/直升高,脂肪酸价降低、碘价升高,贮藏蛋白增多。
2.种子成熟的概念?形态成熟: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色泽;生理成熟: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3.什么是脱水耐性?指的是种子对低含水量或脱水的忍耐程度, 即植物种子在脱水后的活力或发芽力的变化情况, 其反面称为顽拗性或脱水敏感性4.脱水耐性是如何获得的?种子脱水耐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如何影响种子脱水耐性的?发育时逐渐发生的生理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结果, 其中包括后期阶段专一性保护物质的合成影响因素:① 蛋白, 这些蛋白质可能起脱水保护剂和代替水的作用; ②非还原性糖的积累, 以维持干燥条件下膜和蛋白质的稳定性;③ 脂类和抗氧化系统, 是脱水过程中防止、忍耐或修复自由基攻击的抗氧化剂和酶等; ④ , 它调节蛋白的合成。
《种子生物学》重点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3a8ab5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9.png)
种子生物学一、名词解释自由水:不被种子中的胶粒吸引或吸引很小,可自由移动的水分,存在于毛细管和细胞间隙。
束缚水:被种子中的亲水胶体紧紧吸引,且紧紧被束缚在其周围、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临界水分: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只剩下饱和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
(亲水胶体含量高,亲水物质亲水性强,种子的临界水分就高。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种极性基,故亲水性最强;脂肪分子中不含极性基,所以表现疏水性。
含油量愈高,临界水分愈低。
)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范围。
临界水分高,安全水分可以高;临界水分低,安全水分必须低。
(安全水分≤临界水分)南方<北方,低温干燥:↑;仓贮条件好:↑;安全水分定的越低,越有利于种子贮藏,但成本增加。
(所以低温干燥的北方安全水分定的高些,更有利于种子贮藏)平衡水分:当种子在外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后,对水分的吸附与解吸(吸湿性)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的种子含水量就称为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是衡量种子吸湿性动态变化的主要指标。
吸湿性:种子对水汽吸附与解吸的性能称为种子的吸湿性。
吸附性:种子胶体具有多孔性的毛细管结构,在种子的表面和毛细管的内壁可吸附其他物质的气体分子,这种性能叫做吸附性。
酸价:中和1g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量(mg)。
酸价高,品质差。
碘价:与100g脂肪结合所需的碘的量(g),表示脂肪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油脂酸败: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脂肪变质产生醛、酮、酸等物质而发生苦味和不良的气味—哈气。
原因:分解释放小分子;氧化分解/高温、高湿、强光、多氧/种皮/破损。
呼吸作用:种子内活的组织在酶和氧的参与下将本身的贮藏物质进行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最后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硬实:是指由于种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并保持原来大小的种子,是休眠较深的一种形式,利于种子寿命延长和后代繁衍。
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
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种子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种子生物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209289d4d8d15abe234e2e.png)
种子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必考题)1、论述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内在、外在因素?答:1.内部因素:作物的遗传特性及种子的成熟度或饱满度是影响化学成分的内部因素。
其中,遗传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品种间化学成分的差异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化学成分的可遗传性。
因此即使是同一作物的种子,品种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也很悬殊。
通过遗传育种的手段可以选育到其化学成分合乎理想的品种,这也是目前品质育种的常用技术。
种子的成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成熟不充分的种子其可溶性糖、非蛋白质态氮的含量较高;而成熟度越好的种子,由于胚乳和子叶的蛋白体是随着种子的成熟度而增多的,种子中贮藏的蛋白质的含量和比例越高,种子的干重越高,角质率也越高。
此外,饱满度不同的种子,各部分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程度变动,化学成分也就有差异。
饱满种子麸皮的比率较低,胚乳所占的比率相对较高;而不饱满的种子一般尚未充分成熟或者因环境条件不良而导致胚乳中的营养物质未充分积累,因此,一般和谷类的不饱满种子,其淀粉、油分含量较低,而纤维素和矿物质等含量则较高。
2.外部因素: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成熟期间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种子发育、成熟期间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含水量等气候条件,对种子的化学成分也有较大的影响,约占变异的14%,这是导致相同作物或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差异的主要原因。
除了湿度和温度外,土壤的营养状况对种子化学成分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讲,植物生长必需的诸多元素对种子化学成分均有不同的影响,但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氮素。
氮素水平直接影响种子中的蛋白质的含量。
适时合理的氮素供应,会达到既高产蛋白质含量又高的生产目的。
如果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初期供氮充足而抽穗到种子成熟期供氮不足,则可能导致高产而蛋白质含量低;如果植株的生长发育前期供氮不足而种子发育成熟期供氮充足,则可能会导致低产而蛋白质含量高。
磷素、钾素和氮素共同构成作物营养的三大要素。
种子学复习资料
![种子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6d184d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9.png)
种子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真种子;农业种子简答题农业种子的含义及包括的主要类型第二章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种脐;发芽口;脐条;外胚乳;内胚乳;自由水;束缚水;无胚现象;多胚现象;无性种子;临界水分;安全水分;平衡水分;酸价;碘价;硬实;种子生活力种子活力1.种子发育中有哪些异常现象?2. 什么是休眠?什么是自发休眠和二次休眠?3.简述皮层障碍导致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4.在农业生产上,从那些方面控制种子活力?5.简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基本的生态条件?6. 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
7. 种子中自由水和束缚水的特点。
8. 种子休眠的意义。
9. 产生无胚种子的原因。
10. 种子败育的原因。
11. 脂肪积累的特点。
12. 种子成熟的含义及成熟种子的基本特点。
13. 引起种子休眠的抑制物质包括哪些类型?14. 什么是种子休眠?种子休眠有何意义?15. 能用于破除种子休眠的药剂处理物质包括哪些16. 预措打破休眠的方法。
17. 种子休眠的磷酸戊糖途径调控学说。
18. 种子休眠的三因子学说(内源激素调控学说)。
19. 种子活力丧失的原因。
20. 影响种子寿命和活力的外在因素。
21. 种子衰老的实质。
22农业生产中主要采取哪些措施调控种子的活力?23. 死种子吸水的特点。
24. 变温促进种子萌发的原因有哪些?25.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26. 种子萌发期间的呼吸途径有哪些?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萌发的种子,呼吸途径有哪些变化?28. 种子萌发期间的特点。
29. 种子萌发期间吸水的阶段性特点。
30. 什么是平衡水分?影响平衡水分的因素有哪些31. 种子中简单蛋白质的种类及其特点。
32. 种子发育过程中脱水作用的生理效应。
33. 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34. 什么是硬实?硬实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5. 简答Harrington提出的种子寿命通则要点。
36. 简答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转化的途径。
综述题1. 试述种子萌发过程与吸水速度变化的关系。
种子学复习资料
![种子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2c6ece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6.png)
种子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种子的含义:在植物学上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在农业生产上,凡是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2.种子的生理活性物质指种子中某些含量很低但能调节种子的生理状态和生化变化,促使种子生命活动强度的增高或降低的化学物质;主要有植物激素、酶和维生素3.多胚现象:在一个胚珠中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胚的现象;其类型有真多胚和假多胚;4.种子休眠:指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的环境因子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5.种子寿命: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生活力的期限,即种子存活的时间;6.硬实:自然界具有许多种皮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7.吸胀损伤:某些种子由于其种皮薄,蛋白质含量高吸水力较强,一旦侵入水中会使细胞迅速吸水膨胀,细胞膜、细胞器无法良好地修复而导致的一种损伤现象;8.吸胀冷害:有些作物干燥种子短时间内在0℃以上低温吸水,种胚就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的现象;9.种子生产:就是利用遗传学、育种学和栽培学的理论,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提高繁殖系数,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生产出合乎农业生产质量标准要求合格的种子;10.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在一种或多种上优于两个的现象;11.品种混杂:指在一个品种群体中混有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12.品种退化:表现为原有种性变劣,优良性状部分或完全消失,生活力和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以致降低或丧失原品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13.种子加工:指从收货到播种前对种子所采取的各种处理,包括干燥、清洗、精选分级、包衣包装等一系列加工过程;14.种子自动分级:种子堆在移动和散落的过程中,其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综合作用而发生重新分配现象,即性质相近似的组成部分趋向聚集于相同部位,而失去原有的均匀性,使品质和成分的差异程度增加的现象;15.种子结露: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受温度、湿度变化及水分转移的影响,在种堆内外出现结露现象;16.种子质量:包括品种质量和播种质量17.品种质量: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18.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19.发芽势:指种子发芽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的比例;20.发芽率:指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内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比例;21.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二、填空1.种子的类型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干果、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及植物人工种子;2.人工种子具有繁殖速度快、可快速固定杂种优势、使F1代杂交种多代使用的优点;a)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及胚乳;3.胚乳的发育方式为核型、细胞型及沼生木型;由2个极核与1个精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初生胚乳核发育而成3N;4.胚的类型有:直立性、弯曲性、螺旋形、胚状型、折叠型、偏在型及多叶型;5.种子休眠的原因有种胚未成熟、种被障碍、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光的影响其其他不良条件的影响6.硬实的原因:硬实是由于种皮细胞壁或细胞内含物脱水而发生胶体变化所造成7.栽培品种的特性包括经济性、时效性、可生产性、地域性及商品性;8.我国现行的种子级别分为育种家种子、原种和大田用种;9.包衣的类型有种子包膜和种子丸化;三、解答1.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答:按其在种子种的作用可将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分为四类,即细胞的结构性物质蛋白质、核酸、木质素等、营养物质如淀粉、脂肪等、生理活性物质植物激素、酶等及水分;农作物种子按其化学成分性质及用途可分为粉质种子、蛋白质种子及油质种子详见P48;种子败育的原因种子成熟:一是指种子形态上的成熟,二是指种子生理成熟;形态成熟指种子的形态、大小已固定不变、且呈现出种子固有的颜色;生理成熟指种胚具有发芽能力;真正成熟的种子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营养物质发合成、运输已经停止,种子的干物质的积累不再增加;(2)种子含水量减少,种子的硬度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增强;(3)种皮变坚固,呈现出种子固有的颜色和花纹;(4)种子的生理成熟过程已经完成,具备发芽能力;3.种子休眠的意义答:1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抗不良环境所形成的一种生态适应性;2种子休眠是调节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一种方法;3种子休眠在农业上既有有力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种子休眠可以防止在母株上发芽,其次,种子休眠因抗逆性还有利于保存,但如果到播种前种子还在休眠就不利于播种;4.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条件答:种子萌发过程分为吸胀、萌动、发芽及幼苗形成;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氧气、光照、CO2及土壤酸碱度等5.变温处理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原因:答:1变温使种被胀缩受损,从而有利于水分和空气进入种子内部,还使得种子内外有温差而促进气体交换,并且低温下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大,随水进入种子的氧气较多,有利于呼吸; 2变温可减少贮藏物质呼吸消耗;3变温有利于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促进酶活动;6.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答: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3 残存异质基因的分离重组和基因突变4选择不当5不良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6遗传漂移7病毒感染7.种子清洗的目的及意义目的:一是分离和清除混有种子中的其他作物种子、各类杂质和杂草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并为种子安全干燥和包装贮藏做好准备;二是种子的精选分级,1去除种子中的质量低劣的种子,即不饱满、虫蛀或变劣的种子,以提高种子的精度级别和利用率,提高发芽率和种子活意义(1)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有利于种子的贮藏与运输;(3)可增加后续工作的方便性;(4)可提高种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8.种子干燥的目的和必要性答:目的:将其水分降低到安全包装和安全贮藏的标准,以保持种子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保证种子质量,使种子能安全经过从收获到播种的贮藏时期;必要性:1防发芽、霉变、虫蛀和冻害;2确保安全包装,安全贮藏和安全运输;3保持包衣和处理种子的活力;9.种子处理的一般方法答:温水浸种、种子药剂处理、生长调节剂处理、肥料浸种、微量元素处理及物理因素处理33.种子包衣:指利用黏着剂或成膜剂,将填充剂或杀菌剂、杀虫剂、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等非种子材料包在种子外面,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本保持原有性状,以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10.种子包衣的意义答:改进种子的播种性能有效防控作物苗期病虫危害克服逆境危害,促进幼苗生长节省种子和化肥,降低成本11.仓库虫害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检疫防治、清洁卫生防治、机械物理防治、化学药剂防治;12.微生物引起种子发芽率降低和丧失的原因答:微生物直接侵害和破坏种胚组织;一些微生物可分泌毒素毒害种子;微生物分解种子形成各种有害产物,造成种子正常生理活动的障碍等13.种子结露的因和部位原因:当湿热的空气和较低温度种子层相遇,种粒间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在种子表面,形成与露水相似的水滴;其主要原因就是温差;部位:1种堆表面或上层及结露 2种子堆上层结露3地坪结露4垂直结露5种子堆内部结露6冷藏种子结露7覆盖膜结露14.种子结露的预防1保持种子干燥 2密闭门窗保温3表面覆膜盖移湿 4翻动表面层散热5种子冷却入库 6围包柱子7通风降温排湿 8仓库内空间增温9冷藏种子增温15.种子发热的原因及部位原因:呼吸发热、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仓库害虫活动、种子堆放不合理等部位:上层发热、下层发热、垂直发热、局部发热及整仓发热16.怎样进行合理通风17.种子净度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测定供检验种子样品中不同组分的重量比例和种子样品混杂物特性,并根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为评价种子质量提供依据;意义:1通过种子净度分析,将供检验种子式样分为净种子、其他作物种子和杂质3类,并测定其比例;据此可推断该样品所代表的种子组成情况;从而为计算种子利用价值提供依据; 2通过对杂质及其他植物种子种类和含量分析,可以为种子加工与贮藏提供依据;3通过测定其他植物种子和种类和数量可解决种子批的取舍和危害程度,避免有害、有毒、检验性杂草危害农业生产安全;18.种子发芽试验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测定种子样品答最大发芽潜力,从而估测种子批的田间播种价值,并比较不同种子批的种用质量;在实验室内进行发芽试验,可以好好的控制满足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从而使种子样品整齐、迅速、完全地发芽,且实验结果准确可靠,重演型好;意义:种子发芽率是决定播种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种子经营和农业生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种子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发芽试验;在收购种子时做好发芽试验,可根据发芽率的高低结合其他指标正确地进行种子分级和定价;在种子贮藏期间做好发芽试验,可掌握种子贮藏期间的发芽率变化情况,以便及时改进仓库贮藏条件和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确保种子安全贮藏;在调运种子前做好发芽试验可避免调进发芽率低的种子而带来经济损失;在播种前做好发芽试验,可以指导种子使用者选用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还可以根据发芽率高低确定播种量,既可以防止伪劣种子下田,又可以保证田间苗全、苗齐和密度适宜,为作物高产奠定基础,并防止种子浪费,确保播种成功;。
种子学复习资料
![种子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257f463af1ffc4ffe47ac7d.png)
种子学复习参考资料1..农业生产中所指的种子与植物学所指的种子有何区别,前者包含哪些种类?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亦称为成熟的胚珠,是真正的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各种播种材料的总称,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繁殖孢子、人工种子。
本法所指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种子法)2..如何理解“优良品种≠良种”?良种=优良品种+优质种子优良品种通过品种选育和引进得到(作物育种学阐述);优质种子则通过种子生物学指导下的一系列种子技术和管理工作获得。
二者缺一不可:优良品种是基础,优质种子是良种种性得以充分发挥的保障。
3..“四化一供”的含义是什么?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4..种子大小通常用什么指标衡量?各有何意义?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长、宽、厚,多用于种子清选、分级;另一种是千粒重,用于表示种子质量并计算播种量和产量。
5..说明种子的结构和种胚的结构。
6..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玉米、水稻、小麦、大麦、燕麦、大豆、向日葵、荞麦、甜菜、棉花、花生各属于哪一类?小麦(二粒小麦)、水稻、大麦、燕麦、荞麦、甜菜属于“包括果皮及其外被附属物”小麦(普通小麦)、玉米、裸大麦、向日葵属于“包括果实的全部”大豆、棉花、花生属于“包括种子的全部”7..什么是硬实?大豆的硬实是怎样形成的?(一)概念许多种子的种被特别坚实致密,不透水,由于种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
(二)硬实种皮缺乏透性的原因由于种皮细胞壁或细胞内含物脱水而发生胶体变化所造成,一般干燥可促进这一变化过程。
(1)种皮中某一层次的细胞壁含有较多的疏水性物质许多豆类硬实的种皮表层为一层角质层,此层坚密而富有光泽,随着成熟度增加而增厚,难以透水;另一些植物种皮的栅状细胞(在角质层以下)特别坚固致密,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外端有一条特别明亮的部分,称为明线。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1ecd0bba1aa8114431d9d6.png)
第一章1、种子大小有哪两种表示方法? 种子大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长、宽、厚,多用于清选分级;另一种是千粒重,用于表示种子质量并计算播种量。
2、种子的外部形状中,在遗传上哪些是相对稳定的?种子的形状和色泽在遗传上是相对稳定的性状可以作为鉴定作物品种的依据3、种子的基本构造包括哪几部分?种被、种胚和胚乳4、种皮上有哪些附属结构?种脐、发芽口、脐条、内脐、种阜5、胚由哪几部分组成,胚本体指的是什么?分为胚芽(plumule)、胚轴(embryonal axis )胚根(radicle)和子叶(cotyledon )四部分,其中胚芽、胚轴、胚根称为胚本体。
6、举例说明胚有哪些类型?(1)直立型;(2)弯曲型;(3)螺旋型;(4)环状型;(5)折叠型;(6)偏左型。
7、哪些作物种子是有胚乳种子,哪些是无胚乳种子?种子分类方法很多,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方法。
常用的有两种:一、根据胚乳有无分类——依据种子中胚乳的有无和多少分为:1、有胚乳种子——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子内胚乳发达种子——绝大多数作物种子外胚乳发达种子——菠菜、甜菜、石竹、苋菜内外胚乳同时存在种子——姜、胡椒若依胚乳来源,可分单子叶有胚乳种子——禾本、姜、百合科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大戟、茄、伞、藜等科若依子叶数目,又可分第三节种子的植物学分类2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被胚所吸(子叶肥种子内毫无胚乳残留的植物,如豌豆、蚕豆等;8、禾本科作物种子、豆类种子、棉花种子在形态上各有哪些特征?(一)禾谷类作物种子禾谷类中午主要有水稻、大小麦、玉米、高粱、荞麦等,此种子形态构造有如下特点:(1)种子其实为颖果(假颖果);(2)种、果皮薄,不易分开;(3)有胚乳,胚乳位于种子侧上方,胚乳分为湖粉层和淀粉层;(4)胚较小,位于种子侧下方,胚中子叶所占比例大;(5)子叶常称为盾片,内富含脂肪、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 。
(二) 豆类作物主要有大豆、绿豆、豌豆、菜豆、豇豆、花生等。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4d22840b307e87101f696fc.png)
1. 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哪些生理生化变化?答:(1) 种子的吸水:三个阶段:急剧吸水、吸水停止、重新迅速吸水,表现出快、慢、快的特点。
(2)呼吸作用的变化和酶的形成1)呼吸的变化在胚根突出种皮之前,种子的呼吸主要是无氧呼吸,在胚根长出之后,便以有氧呼吸为主了。
2)酶的形成:萌发种子中酶的来源有两种:A. 从已经存在的束缚态的酶释放或活化而来;支链淀粉葡萄糖苷酶。
B. 通过蛋白质合成而形成的新酶。
a-淀粉酶。
(3) 有机物的转变(分解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储藏物质)种子中贮存着大量的有机物,主要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萌发时,他们被分解,分解产物参与种子的代谢活动。
(淀粉转化为糖;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进一步转化为糖或氨基酸;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2. 种子的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种子萌发时吸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第一、三阶段细胞靠什么方式吸水?答:种子萌发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此外,有些种子萌发还受光的影响。
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1)急剧吸水阶段。
2)吸水停止阶段。
3)胚根长出后重新迅速吸水阶段。
第一阶段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
第二、三阶段是靠渗透性吸水。
3.试述生长、分化与发育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关系?①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或干重等不可逆增加的过程称为生长;②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成为分化;③发育则指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
④三者紧密联系,生长是基础,是量变;分化是质变。
一般认为,发育包含了生长和发育。
4.简述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生产上如何打破种子休眠?1) 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种皮障碍、胚休眠、抑制物质2) 生产上打破种子休眠方法:机械破损、层积处理、药剂处理5.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常言道:“根深叶茂”是何道理?)答:根和地上部分的关系是既互相促进、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
种子学要点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种子学要点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34adc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73.png)
种子分类;1、农业生产上播种材料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和人工种子。
真种子:系植物学上所指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种子的外形主要由形状、颜色和大小组成。
种子的大小虽然也是遗传特性之一,但受环境影响较大。
农业种子: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统称农业种子。
包括:真种子、果实、植物营养器官。
4包埋在具有营养性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所形成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物。
5、种子学:是农学等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研究种子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农业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技术。
;6、五化:种子生产专业化、育繁推一体化、种子商品化、管理规范化和种子集团企业化。
1、种子学科的创始人:诺倍《种子学手册》1876年;2、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在受精过程中,来自雄配子体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
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
3、合子分裂,靠合点端的称顶细胞,体积小,细胞质浓,以后发育成胚体;靠珠孔端的一个称为基细胞,内具大溶液,主要形成胚柄。
4、胚乳发育类型;被子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育方式可分为:①核型:油菜、小麦、玉米,最常见的方式;②细胞型:烟草、芝麻、番茄③沼生目型:石蒜5、种子发育异常现象;种子发育的异常现象包括多胚现象、无胚现象、无性种子和种子败育四大类。
多胚种子:1粒种子中有2个或2个以上胚的现象。
无胚现象: 种子外形似乎正常但内部无胚的现象。
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而形成的种子均称为无性种子。
无融合生殖是指配子体不经配子融合而产生孢子体的过程,只限于胚囊中不经受精产生胚的现象,主要包括孤雌生殖,孤雄生殖,少数为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反足细胞形成胚)。
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通过双受精,但却不能形成具发芽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
种子成熟的特征(4个基本特征);3、种子的成熟包括形态成熟(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色泽)和生理成熟(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4370f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7.png)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种子是植物繁衍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保存胚胎的能力,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新的植物个体。
种子生物学是研究种子形成、结构、发育和功能的学科。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种子生物学的复习资料,以便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种子的相关知识。
一、种子的结构种子由胚胎、种皮、胚乳和发芽孔组成。
1. 胚胎: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轴和胚乳组成。
胚轴包括胚芽(由胚根、胚茎和胚叶组成)和胚柄。
胚乳是胚胎在种子内的主要储备组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2. 种皮:包裹在胚胎外部的一层结构,保护胚胎免受外界环境的损伤。
种皮通常由外种皮和内种皮组成。
3. 胚乳:储存植物种子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为种子的发芽和初期生长提供养分。
4. 发芽孔:种子胚轴和胚乳之间的一个小孔,供胚芽延伸和穿过种皮时使用。
二、种子生长和发芽的过程1. 吸水:种子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使种子含水量增加。
2. 激活生理活动:种子吸水后,种子中的酶开始活跃,促进胚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3. 断裂种皮:胚芽通过发芽孔伸出种皮外部,以便继续生长。
4. 生根:胚芽向下生长形成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
5. 生茎:胚芽向上生长形成茎,承担植物的支撑功能。
6. 生叶:胚芽继续生长并形成叶子,以进行光合作用。
三、种子的发芽适宜条件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和适当的光照。
1. 水分:种子吸水是发芽的第一步,种子吸水过程中,种子细胞活化,生理活动开始。
2. 温度:不同种子的发芽温度要求不同,大部分植物的种子在15-30摄氏度范围内发芽最适宜。
3. 光照:有些种子对光照敏感,需要光照刺激才能发芽,而有些种子则需要避光环境。
四、种子的保存和传播1. 种子保存:种子保存是种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种子保存包括种子的采集、处理和储存等环节,目的是保持种子的活力和营养价值。
2. 种子传播:种子作为植物的繁殖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包括风传播、动物传播和人为传播等。
初一生物知识点之种子和果实
![初一生物知识点之种子和果实](https://img.taocdn.com/s3/m/bc38395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7.png)
初一生物知识点之种子和果实初一生物知识点之种子和果实【—初一生物之种子和果实】,春天播下了种子,秋天会硕果累累。
本节要领讲解种子和果实的关系、组成、含义。
27、区分稀有的藻类、苔藓和蕨类。
28、区分稀有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9、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
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
子叶一片。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30、种子萌发的条件31、种子萌发的进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求),胚根打破种皮,构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2、植株的生长:33、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构成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导管的功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36、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流的窗口。
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
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温。
37、光协作用:38、植物的呼吸作用总结;一颗大树靠种子来生长,靠辛勤培育才能茁壮成长,接触硕果累累的果实。
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之内脏【—八年级生物之内脏】,内脏是指在体腔内。
内脏损伤,是指内脏各个部分受到损伤。
内脏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主要的内脏有:消化系统的胃、肠、肝、胆。
呼吸系统的肺。
范畴内脏在形态与发生上,与胸膜、腹膜和会阴关系密切,三者也均属内脏学范畴。
类别内脏器官的形态不尽相同,按其构造可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
部位内脏主要集中于胸腹盆腔内,可按人为划分的标志线及分区进行定位观察。
总结:内脏是指在体腔内,借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的总称。
主要包括人体胸腹部内脏器官的分布:肝脏、胆囊、胃、肾、小肠、脾、直肠、十二指肠、胰、输尿管、卵巢、膀胱、子宫。
2015自考农学-100925-种子学复习题及答案
![2015自考农学-100925-种子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6e96df4b73f242326c5f0e.png)
〔一〕名词解释1.真种子:指整个籽粒由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
2.农业种子:泛指用于农业播种的植物器官。
3.种脐:指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
4.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
5.脐条:又称种脉、种脊,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6.内脐: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成突起状。
7.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是外种皮细胞增值或扩大而形成。
8.外胚乳:由珠心细胞发育而成的贮藏组织。
9.内胚乳:由极核受精发育而成的贮藏组织。
10.糊粉层:种子胚乳的最外层组织,含有较多蛋白质颗粒和结晶。
11.合子:雌雄配子经受精形成的二倍体细胞。
12.盾片:禾本科植物的外子叶发育不全,只有内子叶发育,着生于胚轴的一侧,形状如盾,称为盾片。
13.自由水:不被植物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的水。
14.束缚水:被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吸附或存在于大分子结构空间,不能自由移动,具15.次生胚根:后于初生胚根突破种皮的胚根,位置一般与初生胚根相对。
16.无胚现象:一批种子中,发现外形似乎正常但内部无胚的种子。
17.多胚现象: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或成熟种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的现象。
18.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胚而形成的种子的统称。
19.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
20.无融合生殖:在植物中不经过配子融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1.临界水分:临界水分是种子的结合水到达饱和程度并将出现游离水时的水分。
22.安全水分:指种子的水分在临界水分以下,可以安全储藏的水分含量。
安全水分受温度的影响而不同。
23.平衡水分:指在规定温度与规定相对湿度相平衡时的水分。
24.脂肪酸价:指中和1克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5.脂肪碘价:指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以克计〕。
26.油质酸败:指天然油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引起变质的现象。
种子植物分类学总复习提纲
![种子植物分类学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88f251e580216fc700afd36.png)
种子植物分类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章总论分类学的内容,植物分类学的历史发展可划分为4个时期,各时期分别有何主要特点?从理论基础、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单子叶植物的起源等特点比较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和柯朗奎斯特系统。
第二章种子植物分类学基础木本、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多年生植物,主根,不定根,直根系、须根系,块根,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根状茎、块茎、球茎,复叶及其类型,叶互生和对生,网状脉、平行脉、弧形脉,叶针形、条形、剑形、披针形,叶刺、叶卷须,花葶,苞片、小苞片、总苞片,无限花序及其类型,有限花序及其类型,雌蕊、心皮、子房,中性花、杂性花,单被花、重瓣花、两被花,合生、贴生,花萼、花冠及由此形成的距,萼片或花瓣镊合状排列、旋转状排列和复瓦状排列,聚药雄蕊,二强雄蕊,冠生雄蕊,单体雄蕊,雌蕊的类型,胎座及其类型,周位花,花盘,蜜腺,花程式及其实例,果实及其类型,分类的基本等级或单位,种、亚种以及品种、变种的概念,分类学种、生物学种,双命名法的含义及实例,新组合,模式标本、主模式标本。
第三章裸子植物种子植物的特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松杉纲中雌球花的组成和结构,松科、柏科和杉科在叶、苞鳞和珠鳞的愈合程度等方面的比较,云杉、落叶松、油松、圆柏分别隶属于何科?假花被,珠孔管,麻黄属的茎和叶。
第四章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比较,杨柳科特征,杨属和柳属的一些区别,桦木科的雄花和雌花,壳斗科的壳斗和果实,榆科的叶和雌蕊,Urticaceae 子房和果实,蓼科的茎节、托叶和花被,石竹科的叶、胎座和果实,藜科的花被片和雄蕊以及果实,苋科的花被片、雌蕊、果实,毛茛科的花托,罂粟科的花萼、胎座和果实,十字花科的雄蕊和果实,蔷薇科的花托(花筒),K、C、A着生位置,蔷薇科4个亚科的果实,豆科的花萼、雌蕊和果实,豆科3个亚科在花瓣方面的区别,大戟科的子房和果实,锦葵科的花程式,堇菜科的花瓣,伞形科的花程式、果实,杜鹃花科的雄蕊,报春花科的花冠和雄蕊以及胎座,龙胆科的雌蕊,旋花科的花冠,紫草科的花冠和果实,唇形科的茎、叶、花和果实,茄科的K、G和果实,葫芦科的雌蕊和果实,菊科的花序、雄蕊、雌蕊,百合科的花程式,鸢尾科的P、G、柱头和果实,灯芯草科的秆、叶、P、子房和果实,禾本科的秆、叶、小穗、基盘、花、果,莎草科的秆、叶、枝先出叶、先出叶、果囊、小穗、下位刚毛、果实。
种子生产学复习资料
![种子生产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e90f6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d.png)
1、简述杂交制种的技术环节有哪些?①安全隔离②规范播种③精细管理④去杂去劣⑤去雄授粉⑥分收分藏2、三系杂交稻制种关键技术:①适时播种②父母本群体结构的建立及栽培③花期预测和调节④提高异交结实率⑤严格防杂保纯3、种子生产的任务(1)生产新选育或新引进的优良品种种子,以替换原有的老品种,实行品种更换。
(2)生产已在推广或大量应用的优良品种种子,有计划地采用原原种生产出遗传纯度变异最小的生产用种,进行品种更换。
4、种子生产的意义(1)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2)科学技术载体;(3)高繁殖系数与附加值;(4)种子理化与物理性状可通过加工、包衣等种子加工技术而改变;(5)具有生命力和时效性的特殊商品;(6)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生产的源头。
5、人工种子与天然种子的比较(1)人工种子:①繁殖速度较快;②固定杂种优势;③难结实或昂贵种子的繁殖;④不受自然限制。
(2)天然种子:①繁殖速度较慢;②除无性繁殖外,其他种子不能固定杂种优势;③易结实易繁殖;④受气候限制、发生天然杂交和分离现象6、品种特点:群体中每一个体具有相对整齐一致的、稳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而不同品种间的各种特征、特性,彼此不完全相同因而能互相区别。
(1)品种具有地区适应性: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选育而成,因此品种利用要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进行;同一生态地区,由于不同的肥力,地势,土壤条件,需要不同的品种;(2)品种的利用有时间性:每个地区,随着经济条件,自然和生产条件的变化,需要不断更新品种。
7、品种根据其来源于自然变异与人工变异,可将其分为:(1)农家品种;(2)现代品种;(3)传统品种(4)高产品种8、育种家种子的种子生产(1)育种家种子生产:在育种者亲自掌握和指导下进行的原原种或原种的高纯度的种子生产。
(2)育种家种子:指由育种者育成品种的原始种子。
(3)育种家种子标准:性状典型一致、生长整齐一致、种子纯度极高、播种品质优异9、基础种子的生产(1)指由育种者或其授权的种子专业生产者所进行的生产。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d2f3d2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c.png)
种⼦⽣物学复习资料第⼀章1、种⼦⼤⼩有哪两种表⽰⽅法?种⼦⼤⼩的表⽰⽅法有两种,⼀种是长、宽、厚,多⽤于清选分级;另⼀种是千粒重,⽤于表⽰种⼦质量并计算播种量。
2、种⼦的外部形状中,在遗传上哪些是相对稳定的?种⼦的形状和⾊泽在遗传上是相对稳定的性状可以作为鉴定作物品种的依据3、种⼦的基本构造包括哪⼏部分?种被、种胚和胚乳4、种⽪上有哪些附属结构?种脐、发芽⼝、脐条、内脐、种⾩5、胚由哪⼏部分组成,胚本体指的是什么?分为胚芽(plumule)、胚轴(embryonal axis )胚根(radicle)和⼦叶(cotyledon )四部分,其中胚芽、胚轴、胚根称为胚本体。
6、举例说明胚有哪些类型?(1)直⽴型;(2)弯曲型;(3)螺旋型;(4)环状型;(5)折叠型;(6)偏左型。
7、哪些作物种⼦是有胚乳种⼦,哪些是⽆胚乳种⼦?种⼦分类⽅法很多,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法。
常⽤的有两种:⼀、根据胚乳有⽆分类——依据种⼦中胚乳的有⽆和多少分为:1、有胚乳种⼦——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内胚乳发达种⼦——绝⼤多数作物种⼦外胚乳发达种⼦——菠菜、甜菜、⽯⽵、苋菜内外胚乳同时存在种⼦——姜、胡椒若依胚乳来源,可分单⼦叶有胚乳种⼦——⽲本、姜、百合科双⼦叶有胚乳种⼦——⼤戟、茄、伞、藜等科若依⼦叶数⽬,⼜可分第三节种⼦的植物学分类2种⼦发育过程中胚乳被胚所吸(⼦叶肥种⼦内毫⽆胚乳残留的植物,如豌⾖、蚕⾖等;8、⽲本科作物种⼦、⾖类种⼦、棉花种⼦在形态上各有哪些特征?(⼀)⽲⾕类作物种⼦⽲⾕类中午主要有⽔稻、⼤⼩麦、⽟⽶、⾼粱、荞麦等,此种⼦形态构造有如下特点:(1)种⼦其实为颖果(假颖果);(2)种、果⽪薄,不易分开;(3)有胚乳,胚乳位于种⼦侧上⽅,胚乳分为湖粉层和淀粉层;(4)胚较⼩,位于种⼦侧下⽅,胚中⼦叶所占⽐例⼤;(5)⼦叶常称为盾⽚,内富含脂肪、蛋⽩质、淀粉等营养物质。
(⼆)⾖类作物主要有⼤⾖、绿⾖、豌⾖、菜⾖、豇⾖、花⽣等。
种子学复习重点
![种子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be7ad7dd3383c4ba4cd253.png)
1种子学绪论1、种子的涵义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资料,种子是绿色革命的主体,农业科技的载体。
2、种子生物学的内涵种子是植物进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3、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4、种子工程的意义以及实现种子产业化的途径5、为什么说种子是特殊的商品1、种子本身的独特性(基本的农业生产投入、变异的载体、物理、生理特性易改变、自身具有生命力、能自我繁殖)2、种子有特定的生产适应性、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3、利用种子时间的有限性4、种子生产方式的特殊性2种子成熟和脱水耐性1、种子发育成熟过程经历哪些阶段?种子成熟过程中有哪些物质积累?2、种子成熟的概念?3、什么是脱水耐性?4、脱水耐性是如何获得的?种子脱水耐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如何影响种子脱水耐性的?3种子形态和构造1、种子的基本构造包括哪些部分2、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3、根据胚的大小、形状及在种子中的位置,胚可分为哪些类型?4种子的化学成份和品质育种(1)1、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分布特点。
2、什么是种子水分,它有哪些存在状态,如何确定种子贮藏的安全水分?3、什么是种子的吸湿性和平衡水分?有哪些影响因素?4、种子糖类有哪些类型?如何确定淀粉的品质?5、稻米品质育种的目标有哪些?6、根据溶解性的差异,贮藏蛋白包括哪些类型?其营养价值怎么体现?7、完全蛋白、不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的涵义8、脂肪酸败、酸价、碘价的概念,脂肪酸的营养价值怎么体现?(油料作物品质育种的目标)5种子的化学成份和品质育种(2)1、种子中生理活性成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种子毒物?请例举3个。
3、什么是双低油菜?4、简述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
6种子休眠和调控7种子寿命和贮藏1、种子活力、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力、种子寿命的概念2、简要阐明劣变的机理3、简要阐明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4、试述超干处理的意义和可行性8 种子萌发1、种子发芽的概念,种子发芽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的基本构造:种皮、胚、胚乳 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分三层: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种皮: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由一层或者二层珠被发育而来,外珠被发育成外种皮(皮质厚强硬),内珠 被发育成内种皮(多呈薄膜状)。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发芽口:就是指受精前胚珠时期的珠孔,授粉后,花粉管伸长,经此孔进入胚囊。当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 子,就成种孔或者发芽口。位置正好位于种皮下面的胚根尖端。 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 体进入子体的通道。 种褥或脐冠:有些植物种子,从珠柄脱落时,珠柄的残片附着在脐上,这种附着物叫做种褥。 脐条:又称种脊或种脉,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棉花、豆类内脐明显,是种子萌发时 最先吸胀的部位。 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由外种皮细胞增殖或扩大形成。 果脐:果实与果柄接触的部位 胚:种子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幼小植株体。 胚基本组成部分:胚芽、胚轴、胚根、(三者又合称胚本部或者胚中轴)、子叶。 胚芽:又称幼芽,是叶、茎的原始体,位于胚轴的上端,顶端就是茎的生长点。 胚芽鞘:禾本科植物的胚芽由 3-5 片胚叶组成,着生在最外部的一片呈圆筒状称为胚芽鞘。 胚轴:又称胚茎,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过度部分。双子叶植物子叶着生点和胚根之间的部分,称为下胚轴。 而子叶着生以上的部分称为上胚轴。 胚根:又称幼根,在胚轴下面,为植物未发育的初生根,有一条或多条。 胚根鞘:禾本科植物的胚根有一层薄壁组织,称为胚根鞘。 子叶:种胚的幼叶,具一片、两片或者多片。 多胚现象:通常每颗种子只有一个胚,但是有时可发现同一颗种子里面含有 2 个或者以上的胚,称为多胚
-1-
现象。 无胚现象:有时可以看到水稻、小麦、玉米、及某些伞形科种子,外形正常,而内部缺少胚称为无胚现象。 盾片: 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子叶位于胚本体和胚乳之间,为一片很大的组织,形状象盾或盘,常称为盾片 或子叶盘。由于种子萌发时,它并不露出种外,也称之为内子叶。 外胚叶:有些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在盾片的相对一面有一小突起,称外胚叶。而有些植物(如玉 米)没有外胚叶。 胚的类型:胚的大小、形状及在种子中的位置因植物种类而不同。一般把胚分为 6 种类型:直立型、弯曲型、 螺旋型、环状型、折叠型、偏在型。 1.直立型:胚根、胚轴、子叶与种子纵轴平行,如菊科、葫芦科等 2.弯曲型:胚根和胚芽弯曲呈钩状,如大豆、蚕豆等 3.螺旋型:子叶及胚根盘旋呈螺旋型,如番茄,辣椒等 4.环状型:胚细长,沿种皮内层绕一周呈环状,胚根与子叶几乎相接,如甜菜、菠菜等 5.折叠型:子叶发达,折叠数层,填满于种皮内部,如棉花、红麻等 6.偏在型:胚较小,位于胚乳的侧面或者背面的基部,如稻、小麦、玉米等 胚乳:分为内胚乳和外胚乳。由珠心层发育而来,称为外胚乳。由囊胚中的受精极核细胞发育而来的称为 内胚乳。 明线:大豆种子中,栅状细胞为狭长的大型细胞,排列很紧密,细胞中含有色素,此层细胞的靠外端部分 若发生硬化,就不易透水而使得种子成为硬实,该部位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常与其他部分有所差异,在 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明亮的线,称为明线。 种子分类: 根据胚乳有无分类 (1)有胚乳种子: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子 按胚乳来源分 :1.内胚乳发达种子:绝大多数作物种子;2.外胚乳发达种子:菠菜、甜菜、苋菜;
(3)珠心、珠被细胞→胚(不定胚,为无性胚)
无胚现象:种子外形似乎正常但内部无胚的现象。
无性种子: 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胚而形成的种子。
种子败育 :胚珠能顺利通过受精但却不能形成具发芽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
无融合生殖:是指配子体不经配子融合而产生孢子体的过程,只限于胚囊中不经受精产生胚的现象。主要
包括:孤雌生殖;孤雄生殖;少数为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反足细胞→胚)。
-2-
特点:(1)与亲水物质紧密结合;(2)不具有普通水的性质,0℃以下不结冰;(3)只有加温加压才蒸发 掉一部分;(4)不能做溶剂,不易引起种子强烈生命活动 。 临界水分:即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只剩下饱和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 水量。 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平衡水分:当种子在相对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种子对水汽的吸附与解吸达到动态平衡, 此时的种子含水量就称为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变化规律:① 温度不变时,平衡水分与外界相对湿度呈 正比;② 相对湿度不变,平衡水分与温度呈反比; ③ 温湿度均不变,平衡水分因作物种类而异:油分 含量高——平衡水分低。 安全水确定依据:(1)种子的临界水分: 安全水分《临界水分;临界水分高,安全水分可以高;临界水 分低,安全水分必须低。(2)种子的贮藏环境:气候:低温干燥,可以高一些;仓贮条件:好可以高一些 解吸:被吸附的砌体分子也可以从种子表面或者毛细管内部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去的过程。 吸附性:种子表面和毛细管的内壁可以吸附水蒸汽或者其他挥发性物质的砌体分子,这种性能称为吸附性。 平衡水分的影响因素:1.大气湿度 2.温度 3.种子化学物质的亲水性 4.种子的部位与结构特性 种子的三大类营养成分:糖类、脂质、蛋白质 糖类:可溶性糖、不溶性糖(淀粉、维生素和半维生素) 脂质:脂肪和磷脂 衡量种子中脂肪的两个重要指标:酸价和碘价。 酸价:中和 1 克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 KOH(NaOH)毫克数。 碘价:100 克脂肪所能吸收碘的克数。(脂肪酸价低、碘价高,表明品质好。) 碘价越高,种子的品质越好,酸价越高,种子的品质越好。 油脂酸败:油脂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从而产生不良气味。过 程:水解和氧化 导致油脂酸败的原因:(1)脂肪因长期经光热作用被水解,放出低分子、能挥发的游离脂肪酸而发臭。(2) 不饱和脂肪酸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产生醛、酮类物质,也会发臭。 酸败的条件:(1)高温、高湿、强光、多氧易酸败;(2)种皮不致密、破损易酸败。 贮藏蛋白分类:按不同熔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分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谷蛋白、谷蛋白四类。 种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有:酶、维生素、植物激素。 种子酶类据催化的反应类型分为: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 1.氧化还原酶类: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氢原子或者电子的传递。如氧化酶脱氢酶 2.转移酶类:将某些集团从某一分子上转移到其他分子上。如转氨酶、转甲基酶 3.水解酶类:催化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加水分解成较简单的化合物的反应。如糖酶类、酯酶类 4.裂解酶类:催化一种化合物分子的键断裂形成两种化合物或者其逆反应。如脱羧酶、脱水酶 5.异构酶类:催化某种有机化合物转变为它们的同分异构体,如磷酸丙糖异构酶 6.合成酶类:利用 ATP 分解释放的能量使两种化合物进行合成作用。如乙酰 CoA 羧化酶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种子的其他化学成分:矿物质、色素、有害物质 种子毒物 :种子还含有一些对人畜有毒的物质或成分,称为种子毒物。 内源性毒物:种子本身固有的对人畜有毒的化学成分,能世代遗传,对植物自身的生存繁衍有某种保护作 用。主要的内源性毒物有:大豆中的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油菜中的芥子苷和芥酸;棉籽中的棉酚;高 梁中的单宁;马铃薯块茎中的茄碱。 外源性毒物:在种子生长发育或贮藏过程中,由于外界生物入侵或有毒物质浸入而产生的有毒成分,主要 有感染真菌后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和喷洒农药后的残留物或代谢物。
第四章 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
胚珠——种子发育过程
-3-
外层
外果皮
子房壁 中层
中果皮
内层
内果皮
胎座——发育变形或成假种皮
珠柄
种柄,脱落后在种皮上留下的瘢痕为种脐
子房
种被
外珠被 内珠被
外种皮 内种皮
果实
胚珠
缝线——————— 合点——————— 珠孔——————— 珠心———————
脐条(种脊) 内脐 发芽口(种孔) 残留遗迹或发育成外胚乳
3.内外胚乳同时存在种子:姜、胡椒 (2)无胚乳种子:完全无胚乳或有极少量胚乳的种子:此类种子是在发育的中后期,胚乳被胚消耗,因 而胚特别是子叶发达。主要有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葫芦科、菊科、蔷薇科等。
1.完全无胚乳: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大都转移到胚中,因而有较大的 胚,子叶尤其发达,而胚乳不复存在。
3.营养器官:包括根茎类作物用于繁殖的自然无性繁殖器官。 种质:作为品种资源予以保存以待利用的种子 植物人工种子: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形成,在事 宜的条件下能够发芽成正常植株的颗粒体,也称为合成种子、人造种子、无性种子。 良种:指优良品质的优质种子,饱满完整,健康无病虫,活力强。 贮藏三大条件:低温、干燥、密闭 种子检验:干、净、饱、健、壮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种子: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农业种子概念)而在农业上指凡是农业生产上 可以直接用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称为种子。 农业种子分类:1..真正的种:这一大类种子指都是由母株花器中胚珠发育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