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资料
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各章详细讲解 19
第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反映着从生产到消费整个再生产过程的状况,是实现 整个宏观经济良性循环和微观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保持供需总量的平衡,有利于社会再 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是市场产、供、销状况的集中反映,保持供需总量的 平衡,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和防止通货膨胀,从而有利于发 挥市场机制的功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宏观调控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需要深化经 济体制改革,促进有效供给的增长,并防止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膨胀或不足;需要调整 经济结构,促进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疏通商品流 通渠道,以有效调节供需关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显得不足,制 约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应以国内需求为主促进经济发 展,要依靠拓展国内市场,启动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是我国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内需是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为了扩大内需:
观发展目标,从而使我国的市场经济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 第四,宏观调控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 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活动构成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 济是微观经济的有机总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是分 散的,它们各自进行经济决策,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事生产和经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 化,因而它们的经济活动不可能自发地同宏观经济的整体利益和需要相互协调。为了解决 微观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矛盾,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把企业的生产经营 目标同社会的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相互统一和衔接起来。我国在改革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 宏观计划调控体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应重视改善和加强必要的 宏观调控。通过宏观调控,指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它与宏观经济运行的要求相适 应,这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长。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数量M=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额PX商品价格水平Q)/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V.P49
14.金属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15.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
16.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20.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1.价值规律内容包括的两个联系的方面:价值量的决定,实行等价交换。
答题
1.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记住)
1)区别:一是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二是产生时间不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中才出现市场经济。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现代生产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现代生产效率提高的各种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占绝对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效能的提高,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电子版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所有,它是直接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民经济的基本经济单位。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根据他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不同,分为直接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以及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交通运输企业,商业企业,邮电通讯企业,金融企业,服务性企业,等等。
随着生产,流通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的规模,种类,结构和数量,也会有所变化。
一,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这是因为:第一,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支配地位,掌握先进的技术设备,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控制力。
第二,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实现者,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后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产品,基础设施,重要资源,技术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都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第三,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体现者,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都离不开国有企业,它是我国社会主业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
二,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层生产经营单位,是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这是有以下经济条件所决定的:第一,再去爱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中劳动者的个人物质利益要求,只能或主要通过他所在的企业来实现,每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取得的物质利益的多少,与他从事劳动的企业的联合劳动结果和生产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正是劳动者的这种与所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密切相关的物质利益要求,决定了国有企业必然是具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串讲资料(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串讲资料(第二章)
选择
1.商品价值→通过与其它商品的交换表现出来→用于交换的东西是交换价值→交换的东西用货币表现叫价格→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商品的价值形式。
2.等价形式的特点: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c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3.金属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4.价值规律内容包括的两个联系的方面:价值量的决定,实行等价交换。
问答。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2版第7章
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学习目标l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及确立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经济成分。
2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的内涵和形成依据,弄清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及实现特点,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
3理解并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4了解企业的内涵和类型,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市场机制,以及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中国国情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7.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意味着劳动者在公有的生产资料面前都是平等的主人,任何劳动者个人都不拥有特权,也不能把它转变为私人财产。
劳动者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并共同占有劳动成果。
尽管各企业和各劳动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差别,但这种差别只是不同主体所付出劳动的质和量的差别,是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差别。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作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并不是由哪一个阶级 167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具体体现,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曾经由于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取代了封建经济制度,并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然而,随着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自考导论、第一、十、十一、十二、章节整理重点资料
00009自考《政治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整理总结:导论:(2分)1、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化,为资本主义辩护、粉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资本关系庸俗经济学产生,代表人物有英国马尔萨斯和萨伊。
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名为《先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的提法。
2、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变革。
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因素,人的要素就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物的要素就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生产工具的变革就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3、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办法。
4、与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的特点:一般来说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在阶级社会中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
(1)由于自然规律赖以产生的自然条件变化时间很长,因而自然规律一般长久不变;而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经济条件可以较快地发生变化,因此,经济规律一般来说不是长久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存在并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3)在阶级社会中,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利用是没有阶级性的,而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则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各个阶级的切生利益,要收到阶级利益的限制。
5、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6、生产资料包括: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①人的劳动:劳动力的支出;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③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因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
7、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
8、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件
通货膨胀
剖析货币供应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探讨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核心理论和模型
1
经济增长理论
介绍不同学派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和预测,
投资组合模型
2
并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研究如何有效配置投资组合,降低风险
并实现理想的回报。
3
货币政策模型
分析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评估 其对经济稳定和通胀控制的影响。
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
股市投资策略
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 了解股市投资的风险和回报,制 定有效的投资策略。
经济指标分析
掌握分析经济指标对各行业和市 场的影响,预测经济发可持续的财务规划, 优化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
结论和展望
1 洞察未来趋势
基于对政治经济学和财经领域的深入研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2 发展个人职业
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个人在政治经济学和财经领域取得职业成功。
参考资料和引用
• John Smith,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Economy", 2020 • Mary Johnson,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2019 • David Lee, "Macroeconomics: Theories and Policies", 2021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PPT课件
这份《政治经济学财经类》PPT课件将带领您深入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和金融领 域的关键问题。通过精彩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我们将揭示经济增长的核 心理论和模型。
目的与主题
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各章详细讲解 18
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等方面的需要。国民收入的这种分配,把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的利 益,以及劳动者的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反映了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之 间的根本利益一致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由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是由生产部门创造出来的,因此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 配,是在与生产领域有直接联系的经济单位和社会成员中进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体,因此,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主要是在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 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 社会主义国有制企业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 (1)以税金或利润形式按规定上缴国家,作为国家集中的纯收人,由国家统筹安 排,在给企业,用于企业发展生产、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和奖励先进 职工; (3)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的职工,由职工个人支配和使用。 社会主义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
(4)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完善。保障措施不配套,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未建立宏观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缺乏社会保障的规划、协调、监督体系。 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就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是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 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多元化,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这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 体系的关键。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缴纳的社会 保险费;二是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预算,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保障制度规范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一定要贯彻依法治国精神,同时建立各种监 督机制,贯彻执行。特别是各种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支付、营运和保值增值,都要有法 可依;各种社会保障工作,都要依法规范,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安全。社会保障管理服 务社会化,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特征。
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各章详细讲解 21
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阶段和战略重点 制定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正确制定战略目标、战略阶段和战略重点。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占首要地位。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 20 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基本 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 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第三,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 确定正确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还要选择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战略重点是: (1)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 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 (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净化更多的生产和生活排泄物,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 展创造条件,而且对于人们健康的维护,体质的增强,乃至人类的繁衍生息,都具有重要 作用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保 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进入 21 世纪,我国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社会的大门,处于小康社会的初始阶段。我国目
前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的小康,是因为小康生活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我国现在达到 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到 2000 年底,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850 多美元,属于中等 偏下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要达到较高水平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达到 3000 美 元,相当于一般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所谓不全面的小康,是指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一个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 和生存需要的小康。 所谓不平衡的小康,是指我国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 之间,以及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 未改变,地区差距还有扩大趋势,因而目前达到的小康状况是不平衡的。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重点知识附真题和答案讲解
00009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导论O.l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O.l.l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规律的科学。
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包括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0 1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60年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也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运行及其发展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向未来社会经济关系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0.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0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0.2.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0 2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系统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既要注重对经济制度的研究,又要重视对经济体制的研究,更要对二者之间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0 2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0.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0.3.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0 3 2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经济规律的两大特点。
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
0 3 3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经济规律体系的含义。
在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规律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基本经济规律决定该社会的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决定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重难点笔记资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重难点笔记资料 课程代码:00009导论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规律的科学。
法国蒙克莱田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
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作为独立学科产生。
代表人物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的经济学说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不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只限于描述从经济现象表面所看到的似是而非的外在联系的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与它的开放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古典政---代表人物:英国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完成 庸俗-----------------:法国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 小资产阶级--------:法国的西斯蒙第和普鲁东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经济学包括 1.理论经济学 2.应用经济学 3.经济思想史 4.经济史5.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学科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包括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2.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3.微观经济学我国现在将政治经济学归于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 (劳动力的支出)2.劳动资料(劳动手段,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1.体力劳动2.脑力劳动社会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生产。
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和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的是分配和交换。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拓宽了其研究范围的经济学,而不时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也可以简称为经济学。
我国现在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类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的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上述政治经济学出现的先后顺序:1)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2)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3)无产阶级的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第二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
劳动过程的简单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人类最早出现的和最简单的分工:是自然分工,即原始社会中以人们的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为基础,在纯生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分工。
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比较: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因为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所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一堆死的东西;生产力中物中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在生产资料中,作为劳动资料重要构成部分的生产工具对于生产力气发展有着特殊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开始的。
生产力发展的善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草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应用。
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或能力。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基本经济规律:在某一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中,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生产发展方向。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D )。
A.生产绝对过剩 B.生产相对过剩 C.社会总供给不足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D )。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积累理论 C.商品二因素理论 D.劳动二重性学说3.资本总公式是( D )。
A.W—G—W B.W—G—W‘ C.G—W—G D.G—W—G’4.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要求注重发展的( C )。
A.局部性、激进性 B.超前性、差异性 C.全面性、整体性 D.跳跃性、可能性5.当剩余价值被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被称作( A )。
A.利润 B.利息 C.平均利润 D.超额利润6.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B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7.新常态下解决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是( B )。
A.赶超发展 B.创新发展 C.渐进式发展 D.激进式发展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形式是( C )。
A.国家直接投资 B.国家间接投资 C.跨国公司直接投资 D.跨国公司间接投资9.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看中的是劳动力商品的( B)。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价格 D.交换价值10.社会总供给的组成部分是( C )。
A.收入、储蓄、消费 B.收入、消费、投资 C.收入、储蓄、进口 D.消费、投资、出口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D )。
A.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辅助性作用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2.新殖民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B )。
A.政治控制 B.经济兼并 C.军事侵略 D.文化渗透1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居主体地位的是( A )。
A.公有制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 )。
A.可变资本的比率 B.不变资本的比率 C.预付资本的比率 D.固定资本的比率1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生贸易冲突的内在根源是( A )。
自考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新版)自考核心考点笔记 自考题库资料
第一篇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第二章商品的价值第三章货币与信用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第四章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章剩余份值的实现与分割第六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第八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九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第四篇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第十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西方,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
A.凯恩斯B.色诺芬C.蒙克莱田D.李嘉图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产生的。
A.15世纪后叶B.16世纪中叶C.17世纪中叶D.18世纪后叶3、下列()属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李嘉图B.萨伊C.凯恩斯D.马尔萨斯4、()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A.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当代西方经济学C.庸俗政治经济学D.古典政治经济学5、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
A.威廉·配第B.凯恩斯C.马尔萨斯和萨伊D.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
A.空想社会主义B.社会经济实践C.庸俗政治经济学D.古典政治经济学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是()。
A.与时俱进B.追求真理C.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劳动力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物质资料生产9、最重要的劳动资料是()。
A.道路B.运河C.生产工具D.生产建筑物10、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力B.物质资料C.生产工具D.社会生产关系11、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12、社会生产过程中,()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资料第一章导论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哪些?(加江泽民“七。
一”讲话中关于劳动过程几个要素的观点)3. 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的作用是什么?4.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5. 试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6. 论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7. 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经济规律的类型、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区别)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9.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第二章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商品具有哪些属性?2.说明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的区别与联系。
3.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匦裕¡/p>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4.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5.怎样理解商品和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经济关系?6.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什么劳动为基础计量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区分、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表示方法)7.区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意义是什么?8.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9.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有哪些职能?(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2)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3)流通手段(4)货币流通规律(5)纸币(6)通货膨胀(7)贮藏手段(8)支付手段、货币流通规律(9)世界货币及其职能10.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11.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或简单商品经济)有哪些作用?(价值规律在简单商品经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的资本主义中发生作用的形式有什么不同)12.价值规律为什么能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或为什么说价值规律对我国国有企业重视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起着促进作用?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l、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2.货币是怎样转化为资本的?或货币和资本有什么区别?(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的区别、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3.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或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是什么?4.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或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5.资本总公式、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6.为什么说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的概念)7.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及意义?(剩余价值率)8.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9.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10.试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资本家提高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作用。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有哪些?资本主义工资形式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12.为什么说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13.机器、机器人能创造剩余价值吗?第四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作用和趋势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2.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哪些特点?3.通过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哪些剥削关系?(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形式)4.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什么?5.试述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6.怎样理解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7.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关系是怎样的?(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资本集中的途径)8.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9.如何理解无产阶级的贫困化?10.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2.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3.实现资本连续不断循环的基本条件是什么?4.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和周转时间的关系是什么?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有什么不同?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资本的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6.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什么?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有什么区别?(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7.固定资本的损耗有哪些种类?资本家如何尽快收回固定资本的价值?8.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会给资本家带来损失,为什么资本家还要进行固定资本更新?9.加速资本周转为什么能为资本家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这同剩余价值生产的规律是否矛盾?10.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是什么?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是什么?11.什么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影响有哪些?1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以及实现条件有哪些?14.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为什么生产资料生产必然优先增长?15.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引起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的周期性)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是什么?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有哪些特点?第六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为什么说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成本的概念、商品价值和成本的耗费有什么不同)2.生产成本对现实的商品生产有什么实际影响?3.什么是资本主义利润和利润率?它们从哪些方面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4.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5.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影响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是什么?6.什么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7.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第七章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1.商业资本独立化后的作用是什么?(商业资本、商业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可能性以及条件是什么?)2.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是什么?(商业利润的实现途径、商业利润的量)3.商业利润率为什么要受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支配?4.什么是商业流通费用?商业流通费用是如何补偿的?5.借贷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借贷资本的来源)6.什么是利息和利息率?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有哪些?7.什么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它们的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8.银行的职能和银行利润的来源是什么?(银行资本的构成、获取银行利润的途径、银行利润的量)9.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是怎样产生的?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股份公司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股份公司的性质)10.决定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股息及本质)11.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本质区别有哪些?12.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有哪些?((1)级差地租的概念、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2)绝对地租的概念、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3.资本主义土地价格是如何确定的?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或垄断是怎么形成的?(垄断的概念、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垄断组织形式及二战后的变化)2.银行垄断形成后,为什么由普通的信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3.试论述金融资本的形成。
(金融资本的概念、金融资本形成的具体途径)4.说明金融寡头是如何实现其统治的。
5.垄断价格既然是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为什么垄断资本家不能随心所欲制定垄断价格?6.为什么说垄断资本家获取垄断利润并不违背规律?7.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8.垄断的统治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什么特点?9.如何理解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什么发展变化?11.资本输出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资本输出的作用、二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12.新殖民主义的特点有哪些?第九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什么迅速发展?2.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有哪些?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其中“国有企业”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4.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它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方法是否一样?6.怎样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创造了最完备的物质基础?第十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1.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经济调节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是什么?3.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和矛盾是什么?4.简述跨国公司二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和跨国公司的作用。
5.简述欧洲联盟建立的原因及作用。
6.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原则和职能。
(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区别)7.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必然性是什么?第十一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与历史地位1.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什么有两种趋势?2.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什么?3.如何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4.怎样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1.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政治前提和经济前提、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2.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认识这一本质的重要意义。
或如何全面、正确的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包括哪些内容?4.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表现哪些方面?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有哪些?6.为什么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7.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意义有哪些?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9.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为什么说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如何正确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3.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如何正确认识公有制的含义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5.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什么?或为什么要坚持和怎样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或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是怎样买现的?6.如何认识我国国有经济比重的变化?7、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作用有哪些?(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8.如何正确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9.怎样正确认识股份制?10.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什么要采取国有制的形式?1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为什么应适当分离?1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