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一至七简答及论述题目&参考答案
宪法简答题
1.简答: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规定了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是最高的。
其他法律与宪法相抵触,其内容一律无效。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而其他法律的通过只需要二分之一即可。
2、简答: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现(1)我国宪法关于宪法效力的规定。
(2)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3)宪法与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关系。
3、简答: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各国宪法不论长短都是两大部分,即国家机构和公民基本权利。
(2)国家机构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和组织原则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3)国家权力存在和运行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4)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显然在于保障的意义。
可见,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4、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地位规定变化的意义(1)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补充地位变化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地位平等地位,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必须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1982年宪法只规定了个体经济,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了私营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4)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成分。
(5)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国家的指导、帮助而予以克服。
5、分析:我国宪法是如何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的?(1)建国以来,我国历部宪法都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3)我国宪法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
(4)我国宪法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
(5)我国宪法关于选举制度的规定。
宪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宪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国家司法考试)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2.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下列哪一部宪法是协定宪法?()(国家司法考试)A.1830年法国宪法B.1779年美国邦联条例C.1889年日本宪法D.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3.一般认为,近代意义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其核心价值是()。
A.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B.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C.尊重和保障人权D.确认国家的经济制度4.系统阐述“分权学说”的学者是()。
A.英国的洛克B.法国的卢梭C.法国的孟德斯鸠D.中国的康有为5.“凡分权未确立、权利未保障的地方,就没有宪法。
”此语出自()。
A.美国:《独立宣言》B.法国《人权宣言》C.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D.各国的民族精神6.根据列宁进行的分类,宪法可以分为()。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C.真实的宪法与虚伪的宪法D.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7.“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此语出自()。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8.根据宪法原理,宪法制定权属于()。
A.制宪议会B.宪法起草委员会C.全体人民D.立宪机关9.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宪法解释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10.总结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我国宪法发展最主要的方式是()。
A.宪法解释B.宪法惯例C.宪法适用D.宪法修改11.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制宪主体或制宪机关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国家司法考试)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是它的具体工作机关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我国的制宪机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宪法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A. 中央人民政府B.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国务院答案:B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 国务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A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不得:A. 违反宪法B. 违反法律C. 违反社会公德D. 以上皆是答案:D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但下列哪项不属于侵犯人身自由的行为?A. 非法拘禁B. 非法搜查C. 合法逮捕D. 非法审讯答案:C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下列哪项不属于受教育权利的范畴?A. 义务教育B. 高等教育C. 职业教育D. 强制教育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宗教信仰自由C. 劳动权D. 休息权答案:ABCD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以下哪些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 保守国家秘密D. 服兵役答案:ABCD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行使以下哪些职权?A. 立法权B. 行政权C. 司法权D. 监督权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以下哪些利益?A. 国家利益B. 社会利益C. 集体利益D. 他人合法权益答案:ABCD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以下哪些权利?A. 财产权B. 劳动权C. 受教育权D. 文化权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不得在公共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答案:错误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但不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诬告陷害。
答案:正确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正确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义务教育不是公民的义务。
司法考试宪法简述及论述题
司法考试宪法简述及论述题(一)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一、简述宪法的特征(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 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
3.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非普通立方机关。
2)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
一般要制定机关或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3/4以上的多数表决通过。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二、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原因1. 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的必然结果2.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和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的形成,为近代宪法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
3.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为近代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一些知识点:(一)英国宪法产生的标志性法律有:1. 1679年〈人身保护法〉2. 1689年的〈权利法案〉3.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第一次确定了法官终身制和法院独立原则)(二)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三)欧洲最早制定成文宪法典的国家是法国。
法国1791年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序言是〈人权宣言〉。
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确定了那些原则?1. 主权在民2. 权利分立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 罪刑法定5. 无罪推定四、我国先行宪法的三次修改的内容。
(一) 1988年第一次修改内容:1. 关于私营经济:“引导、监督、管理”2. 关于土地:删去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增加“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二) 1993年第二次修改内容:1.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 坚持改革开放4. 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5. 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整理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
宪法学简答题
宪法学(61题)1.宪法的概念、形式特征 p265宪法是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根本法,是有关国家权力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基本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是现存社会经济结构要求的集中反映,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体现。
特征——1st宪法内容的根本性:规范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体运行规则,以及各种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地位和权利义务界限;2nd效力的最高性:对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对人的最高法律效力;3rd制定、修改程序的特殊性:基本精神在于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最高地位。
不成文宪法不具备这个特点;2.宪法的实质特征★1st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nd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确立国家的民主施政规则;3rd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3.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法与宪政互为基础和前提,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辩证统一。
1st历史发展中,先有宪政实践,后有宪法文本的制定2n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政是宪法规范与宪法实施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3rd宪政指导宪法制定和修改,宪法是宪政理念的表现形式;4th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其颁布实施后通过修改宪法文本来适应宪政理论的新发展和新情况。
so,宪法是静态意义的法律文本,宪政是动态性质的实践过程。
4.宪法的发展及其趋势★ p2681st各国宪法渐愈强调对人权的保障,不断扩大公民权利范围;2nd政府权力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3rd各国渐愈重视建立危险审查制度来维护先发的最高权威;4th宪法领域从国内法扩展到国际法。
5.中国现行宪法的内容、特点★ (82宪法)1st总结了历史的经验,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2nd发展了民主宪政体制,恢复完善了国家机构体系;3rd强调加强民主与法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4th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6.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p2707.法治原则的内容 p2721st宪法地位: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法律必须受宪法拘束;2nd法律保留: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授权,内容不得与法律抵触;3rd司法独立:法官在审判案件时不受任何干涉或压迫,只服从于宪法和法律。
宪法论述题重点24题
宪法论述题24题1、论述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答:尽管宪法与其他一般法律本质上相同,但与其他一般法律相比宪法又具有自身的特征。
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表现在:①内容上的特征。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基本的问题,调整范围十分广泛。
宪法规定国家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与公民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及国家标志等。
一个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都通过宪法来加以确认。
②效力上的特征。
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效力是最高的,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
主要包括:宪法是立法的基础与依据;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法律、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违宪的法律、法规是无效的。
③制定和修改的特定程序。
由于宪法具有内容的根本性和效力的最高性,在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
在制定程序方面,一般设立专门机关按照特定程序制定宪法。
在修改程序方面,为了维护宪法尊严和宪法的稳定,一般规定较之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修改程序。
2、为什么说宪法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答:宪法作为法律,它同一般法律一样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依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但其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在反映有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表现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更为全面和集中;以根本法的形式协调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确立利益协调的共同原则。
宪法必须具备反映阶级关系中的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的功能,并随着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它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只有到阶级社会消灭后,宪法才能成为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意志的产物。
3、论述宪法在保护公民权利自由方面的重要作用?答: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也是规定人民权利的契约。
宪法本身不是宪法制定者的目的,只有通过宪法来最大程度地实现全体社会公民共同的利益,增进共同的幸福才是宪法制定者真正的立宪意图。
所以,要实现全体社会公民共同的利益和幸福,宪法首先就必须承认宪法制定者所认可的应当通过实施宪法的活动来实现的利益和幸福价值。
2023秋宪法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2023秋宪法学简答题和论述题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宪法的定义和作用。
答: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文书,规定了国家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宪法不仅是国家的法律基础和根本大法,还保障了公民的权益,并规范了政府的行为,确保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和侵犯公民权利。
2.解释一下宪法的修宪程序。
答:宪法的修宪程序通常包括起草、讨论、表决和生效。
通常由立法机关或指定的机构组织专门委员会起草修宪草案,并进行公开讨论和征求民意。
修宪草案经过立法机构的表决,通常要求特定比例的多数通过才能生效。
修宪生效后,通常需要经过国家元首的签署,并公布以确保所有公民得知修宪内容。
3.这段时间内,你认为国家元首是否有权利对宪法修宪提出建议?答:在某些国家中,国家元首可能具有提出宪法修宪建议的权利。
然而,是否接受该提议以及如何进行修宪还需要符合宪法规定的程序,以确保修宪的合法性和合法性。
4.法院是否可以审查宪法修正案的合宪性?答:一旦宪法修正案通过并生效,它将成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包括法院也需在其范围内行使职权。
因此,法院有责任审查宪法修正案的合宪性,确保修宪符合宪法规定的程序和原则。
论述题:1.宪法的权利保障和限制权利之间的平衡。
答:宪法既保障了公民的权利,也对这些权利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确保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权利的保护。
例如,宪法规定了言论自由,但也限制言论不得煽动暴力或侮辱他人。
这种权利与限制的平衡是为了保证公共安全和秩序,同时尊重个人自由和尊严的原则。
2.司法独立和权力分立的重要性。
答:司法独立和权力分立是宪法设计中的重要原则。
司法独立确保了司法机关不受其他政府机构的干预和操纵,以便能够正常行使审判职能。
权力分立则是为了避免任何一种权力过度集中,以防止滥用权力和侵犯公民权利。
通过司法独立和权力分立,确保了政府的行为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保障了公正和公平的司法程序。
3.宪法确保了公民的平等权利,请讨论宪法如何实现平等原则。
宪法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答题国宪法对公民财产的保障制度:我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二、论述题(一)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1.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2.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3.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4.在全国人大召开的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追究;5.在大会开会或闭会期间,非经许可,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6.对围绕人大审议议题及有关内容,有视察的权利;7.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和执行其他属于代表职务的时候,国家和社会应根据实际需要为代表提供保障。
(二)全国人大代表的义务:1.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行使职权,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2.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人大代表的基本职责人大代表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3.人大代表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4.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自觉遵守大会纪律,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并发表意见,积极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努力做好大会期间的工作;5.人大代表应当积极参加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会议、视察、执法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参加代表小组组织的活动,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协助人民政府推行工作。
闭会期间代表参加活动的时间,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每年20天,县(市区)、乡两级人大代表每年15天;6.人大代表应当参加人大常委会和代表小组组织的学习培训、法制讲座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7.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经常走访联系选民,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8.人大代表要密切与选举单位的联系,积极参加原选举单位组织的各项代表活动,经常回原选举单位听取意见、报告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自觉接受监督;9.人大代表应当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宪法简答论述题
宪法简答论述题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它确立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职权分配,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在宪法中,通常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职责和权限、法律制度、修改宪法的程序等内容。
宪法的简单概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它规范了国家机关的行为,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宪法的存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第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中通常会包含一些国家的基本原则,如国家的民主原则、法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国家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基石,确保了政权不会滥用权力,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
第三,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宪法通常会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利益等。
第四,宪法对于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分配的规定。
宪法会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如国家主席、国务院等机关的设置和职能。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和权限,确保各级机关的权力行使合法、合理。
第五,宪法的修改程序。
宪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有时需要进行修改。
宪法一般规定了修改宪法的程序和条件,通常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和多数人的同意才能实施修改。
总结起来,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它确立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职权分配,并规定了宪法的修改程序。
宪法的存在和实施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法治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宪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司考、自考大全)
宪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司考、自考大全)宪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司考、自考大全)零号石头整理1)宪法补充解释是指对宪法规范的含义和作用,依据立法精神和意图作确切的说明。
2)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具体说,是指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它所规定的国家性质主要是确定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
3)国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方面的根本制度,支配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国家制定其他各项制度和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4)爱国统一战线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
5)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取的政权的组织形式。
6)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的总称。
7)两党制两党制就是一个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内,政治上存在着举足轻重而又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它们通过控制议会多数议席,取得组织政府的权利,用轮流上台的方式交替地掌握政权。
8)多党制是指在一国内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保持绝对的优势,而只能靠选举时的一时获胜或与其他政党结成联盟来掌握政权。
8)政党制度是指特定国家内,各个政党采取不同的组织与活动形式,通过选举取得或维持政权,控制国家机器的一种政治制度。
9)选举制度是指公民按照法律的规定选举各级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应由选举产生的各级公职人员的制度。
10)直接选举指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1)间接选举直接选举的对称,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时,先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代表投票选出代表的选举方式。
12)无记名投票又称秘密投票。
是指选举人在投票时不在选票上填写自己的姓名,不受任何干涉和影响。
13)等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相等的选举。
14)差额选举是等额选举的对称。
是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人名额的选举。
15)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宪法简答论述题整理集锦
宪法简答论述题整理集锦第一章:宪法的概念1.简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决定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权限等等。
这些规定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而且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宪法是公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要求更加严格。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宪法的通过或批准以及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一般都要求制宪机关或者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者3/4以上的多数赞成,才能生效。
2.简述宪法最核心的价值。
答: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往往是争取公民权利斗争的产物。
宪法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斗争的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然而,这两大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的目的即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如何理解“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答:将宪法的本质归结为体现或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的观点就是全民意志论。
典型的全民意志论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契约论。
该理论认为,政府是人们签订契约的产物,宪法则是这一契约的表现。
如果政府侵犯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推翻政府,并重新签订契约,组织新的政府。
宪法简答题真题及答案解析
宪法简答题真题及答案解析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法律原则和公民权益等重要内容。
宪法简答题是检验学生对宪法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考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几道典型的宪法简答题进行答案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条文。
一道典型的宪法简答题是:“简述宪法的特征和作用。
”宪法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正式性、权威性、稳定性和包容性。
首先,正式性指的是宪法必须经过立法程序正式通过才能成为有效的法律文件,具有约束力。
其次,宪法具有权威性,即作为最高法律文件,它对国家机关和公民都具有约束力,无论其社会地位和身份如何。
第三,宪法一般具有稳定性,即它不易被改变,以保证国家制度和法律的连续性。
最后,宪法应具有包容性,即要能够容纳多元文化和多样化利益的协调,为不同群体的权益提供保障。
宪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和权力分配等重要内容,具有国家机构和政府行为的法律基础,保护公民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宪法具有法律统帅的作用,即它对其他法律具有上位性和指导性。
宪法还具有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作用,通过界定公民权利和义务,平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此外,宪法还具有宣示和教育作用,即以宪法为准绳,培养和引导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下一道宪法简答题是:“简述宪法的权威来源和修改程序。
”宪法的权威来源在不同国家可能存在差异,但主要有制宪会议、立法机构或公民投票等方式确立。
在一些国家,制宪会议是制定宪法的主要方式,由代表民族利益的代表组成,以一定方式进行选举或委派。
制宪会议通过讨论和协商等方式,最终达成宪法草案,并以一定程序予以通过和生效。
在一些国家,如英国,宪法并无单独的成文宪法,而是由习惯法和一系列法律组成。
宪法的修改程序可能因不同国家而异,但一般要经过特定的立法程序,并且需要达到一定的通过票数或比例,以确保修改的合法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宪法简答题
宪法简答题宪法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大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掌握宪法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宪法常识简答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宪法是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治国之本、立国之基、保障人民权利的基础。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
二、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我国宪法主要内容包括:1.宪法的基本原则,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法治国”。
2.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中央军委等。
4.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如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护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等。
5.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宪法保障了公民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组织自由等基本人权。
三、如何修改宪法?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主席团或三分之一以上的全体代表提出的修改案必须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修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通过,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应予公布实施。
在修改宪法时,必须遵守宪法规定的程序和原则。
四、什么是宪法权威?宪法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大法。
宪法权威是指宪法的规定应该得到全体公民的尊重和信仰,宪法是国家权威的代表,是国家制度的重要保障。
在法律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进行。
宪法权威是全体公民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基础。
五、宪法法律效力的归属?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在国家法律规范中,宪法是排第一位的,一切法律必须符合宪法。
宪法简答论述题试题库完整
简答题题库32.简述宪法实施的监督及其内容。
参考答案:宪法实施的监督是为了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而对一切违宪活动所进行的审查和纠正。
(2分)内容包括:(1)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2分)(2)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2分)(3)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2分)33.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的主要依据。
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的主要依据有:(1)从历史因素看,实行单一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分)(2)从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来看,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分)(3)从我国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的情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民族的团结。
(2分)系,使之规范化、条文化;(2分)再次,还要求宪法必须概念清晰、含意严谨、明确界限分明、做到解释的排他性,避免使用时产生歧义。
(2分)33.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的主要依据。
参考答案:(1)从历史因素看,实行单一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分)(4)从我国资源分布的情况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分)(5)根据我国尚未完全统一和少数民族多的特点,我国需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具有灵活性的单一制国家。
(1分)31.简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含义。
参考答案:宪法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3分) (2)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违反宪法的法律无效。
(3分)(3)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2分)32.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表现是:(1)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级人大代表都是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的。
(3分)(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请简述宪法的定义和作用。
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法规,它规定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权力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职权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宪法的作用包括: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为国家政治体制提供基本架构,促进国家的长期发展。
2. 请解释宪政原则。
宪政原则是指在国家政治制度中贯彻和运行的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法治原则,即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且公民和政府都必须受法律的制约;权力分立原则,即国家权力应当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部门,相互制约和平衡;民主原则,即国家的决策和管理应当通过选举、协商等形式实现公众参与和意见表达;人权保障原则,即国家应当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责任追究原则,即对于滥用职权、渎职等行为,应当进行追究和问责。
3. 请列举中国宪法中所保障的基本人权。
中国宪法中保障的基本人权包括: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的自由权利、人民的平等权利、人民依法享有财产权利、人民的婚姻家庭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监督权利等。
4. 请解释宪法的修正程序。
宪法的修正程序是指对宪法内容进行修改的规定和程序。
按照中国宪法,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修正:一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修正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二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讨论,经过三分之二以上代表的赞成通过。
二、案例分析题1. 某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在某次示威活动中,一名民众在宣传活动中散发了一本宣扬仇恨和暴力的小册子。
当局以破坏社会和谐为由,对其进行了惩罚。
请问,此举是否违背了宪法规定?根据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利。
然而,宪法并没有绝对权利的概念。
言论自由权利并非无限制的,它受到其他宪法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制约。
在这个案例中,散发宣扬仇恨和暴力的小册子,破坏社会和谐,已经超越了言论自由的界限。
因此,当局对其进行惩罚是符合宪法规定的。
宪法考试题及答案
宪法考试题及答案第一节:多选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力:A.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B. 人身自由和尊严不受侵犯C. 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分裂国家D. 科学研究、创作和教育的自由答案:C2. 以下哪项是宪法规定的国家的最高机关: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答案: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规定了哪个基本制度:A. 国有制B. 农业生产合作制C. 全民所有制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答案:D4. 根据宪法,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A. 东海B. 黄海C. 台湾D. 南海答案:C第二节:判断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答案:是2. 宪法规定了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答案:是3. 根据宪法,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答案:是4. 宪法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答案:是第三节:问答题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基础法律,是国家的最高法律。
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各级政府的组织、权力的行使方式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有其他法律都必须与宪法一致。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了国家的政治稳定,规范了政府的运行,确保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2. 请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中的国家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指在中国,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实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治制度;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司法制度;居民自治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构成的综合体。
3. 宪法给予公民哪些基本权利?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尊严,禁止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和非法侵入家庭;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保护公民的人权,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虐待;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保护公民的婚姻自由和家庭权利等多项基本权利。
宪法简要论述题答案(精简).doc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有哪些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条:(-)民主集小制原则。
(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三)精简、效率、廉政的原则。
(四)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简要回答我国宪法确立的平等权内容。
公民的平等权,是指所有公民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
我国宪法3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平等权,在法律上表现为如下几方面:1、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2、所有公民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所有的公民都平等的。
保护和惩罚对所有的公民都应一视同仁。
4、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我国宪法第5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是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杯法律面询人人平等”。
宗教信仰门由包括哪些内容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属于人们的精神自由领域,反映了人们的内心信念,现代各国宪法普遍地规定公民的宗教信仰口由,并规定和应的保障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如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H由,即有权选择宗教;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概括地讲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种权利体系,包括信仰的口由、宗教活动口由、宗教仪式口由。
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具体表现为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绝大多数都享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的普遍性反映了一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程度,国家法律对公民的参与是否有限制,限制到什么程度。
许多国家的宪法和选举法都确立了普选制,但普选制并不是指公民毫无条件、毫无限制地参加选举,而是指公民在一定条件下不受特别限制地参加选举,因而普选制是就一定程度而言的选举制度。
宪法学课程简答题、论述题2
简答题40道(考其中5道)1.简述宪法学的基本特征1、宪法学具有更加鲜明的现实政治性。
因其研究对象的政治性,且宪法比其他法律更集中、更全面地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
2、宪法学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
宪法学的知识体系对于各个法学学科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许多学科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都根源于宪法;许多部门法问题的研究同样以宪法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各个部门法实施中可能出现的违宪问题通过宪法监督制度予以纠正。
3、宪法学具有特殊的规范性和实践性。
宪法学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与事例。
2.简述宪法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交往等各方面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简述宪法的分类1、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3、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4、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5、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4.简述宪法解释的原则1、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
宪法解释机关在解释宪法时,应当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这是宪法解释是具有正当性和法律效力的前提。
2、符合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和目的。
宪法解释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宪法规定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3、协调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宪法规定一系列根本原则,需要综合认识不同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分析宪法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宪法的实际内涵。
4、协调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的关系。
宪法解释机关通过解释宪法,最大限度地协调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的关系。
5.简述宪法的效力1、纵向效力:宪法在多层级的法律体系中所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
2、横向效力(适用范围):宪法在何时何地对何人何事具有法律约束力。
(1)、空间效力:宪法在什么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
宪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国家行使主权的全部空间,也就是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领土、领海、领空、驻外使馆、驶离本土的船舶和航空器),我国宪法的效力包括港澳台地区。
宪法知识题库
宪法知识题库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和基石。
宪法知识对于每个公民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宪法知识题目,希望能对大家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和认识。
题目一:宪法的定义和地位答:宪法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由全体公民的代表根据特定程序所制定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政权的基本依据,是法律的总纲领。
题目二:宪法的主要内容答: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宪法的宗旨、国家的制度和组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宪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行政组织和权力机关的职能权限等进行了规定。
题目三:宪法的修宪程序答:宪法的修宪需要符合特定的程序。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具有宪法修订权。
宪法的修宪程序一般需要分为提议、讨论、表决、公告等步骤。
题目四:宪法权威的体现答:宪法权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宪法是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运转的最高法律基础。
第二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衡量其他法律合宪性的标准。
第三是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最基本保障。
题目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答: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具有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人身自由等自由权利,同时也有选举权、劳动权、学习权、环境权等社会权利。
公民也有保卫祖国、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等基本义务。
题目六:宪法的解释答:宪法的解释主要由宪法机关负责。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进行解释。
宪法解释权的行使是为了保证宪法的正确有效实施,解决宪法适用中的争议和问题。
题目七:宪法的意义和作用答:宪法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权力机构,保障国家政权运行的正常秩序。
其次,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使人民拥有权力和义务的平等地位。
最后,宪法也是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石和法律体系的核心。
题目八:宪法的监督机制答:宪法的监督机制主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①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
②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简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①第一,宪法是一国宪政运动的结果,又是一国宪政的规范形式和依据。
②第二,宪政是宪法的实施。
3.我国宪法的结构是怎样的?①宪法序言②宪法正文,主要包括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家象征。
4.我国宪法性法律(或宪法相关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宪法典,宪法修正案,宪法解释,立法法,组织法,选举法5.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有哪些?①人民主权原则②基本人权原则③法治原则④权利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6.宪法修改的方式有哪些?①全面修改②部分修改③无形修改7.美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①.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2/3以上的议员(出席议会的议员总数)通过,并交3/4州议会批准。
②.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2/3以上的议员(出席议会的议员总数)通过,并交3/4州制宪会议批准。
③.由2/3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国会应即召集修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3/4州议会批准。
④.由2/3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国会应即召集修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3/4州制宪会议批准。
8.宪法解释的方法有哪些?①.语法解释, ②限制解释, ③扩充解释.9.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关概念,宪法保障,宪法监督,司法审查,宪法诉讼.相互关系:①宪法暴涨是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而违宪审查制度只是宪法保障制度的一个方面.②在制度形态和严格意义上,宪法监督和危险监督的审查的含义相同③司法审查包括违宪审查.④宪法诉讼是违宪审查的一种具体审查方式论述题:1.如何理解宪法是各种政治对比关系的集中反映?从人民主权原则出发,人民是宪法的制定权主体,在人民中,又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这些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又都具有特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所以,宪法反映了一国当时的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而政治力量对比首要关系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宪法反映几节力量对比关系,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宪法总是由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从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制定的,总是对阶级斗争的总结.②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宪法由统治阶级制定,在制定宪法是,首要任务就是统治关系法律化,使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合法化,以得到法律的保障.③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①.当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即统治关系发生根本转变时,发生宪法阶级性质的转换.②.在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总体框架相通,而具体的对比关系存在量的差异时,宪法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2试论述我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指导思想和宪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①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12条,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序言”,从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宪法地位。
②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序言”,标志着我国宪法指导思想的有又一次与时俱进。
③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从而也确认了基本人权原则。
④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才成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3.论述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宪法序言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对宪法制定权的来源给予了说明,因此,应当认为宪法序言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法学界有对宪法序言有以下四种学说.①全部无效力说②部分有效力说③强于正文效力说⑤.全部有效力说.就我国目前的国情看,全部有效说,更符合我国国情.因为:①,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设序言有其必要性②宪法序言对于解释和理解宪法正文内容的含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③.宪法序言的通过,修改和解释程序,与宪法的正文是完全相同的.④.宪法序言的重要功能是为国家证券提供合法性一句.宪法序言能解决制宪权的来源问题.⑤.只要有宪法虚掩的国家,其宪法序言都被包含在宪法结构之中.4.试述世界主要国家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模式.①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该制度是指由作为民意代表机关的理发机关审查宪法行为是否违反宪法的制度.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在资本主义国家表现为理发机关审查制,在社会主义国家表现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制.②司法审查制.该制度是指由普通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过程中附带地就适用于该案件的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的制度.除日本外,其余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均为英美法系国家.③宪法法院审查制,该制度是指国家机构中设立专门保障宪法秩序的宪法法院,以特定的程序审查法律文件等是否符合宪法的制度.④宪法委员会审查制,该制度是法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法国设立宪法委员会,由宪法委员会监督和保障宪法实施.且宪法委员会还有以下权力,违宪立法审查权,立法事项与命令事项的确定全,有关选举事项的裁决权,接受有关总统的重要问题的咨询的权力.5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还需要在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违宪审查的机构,提出违宪审查请求的主体条件和原则,违宪审查的程序,违宪审查的原则,违宪审查的方式,违宪审查的措施,违宪审查的效力等方面,做出进一步具体化的规定,以保证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第二章三.简答题1.宪法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①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②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③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权等宪政思想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④法律条件:法律部门划分的出现、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2.英国宪法性法律主要包括哪些?1215年《大宪章》、1679年《人身保护法》、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911年《议会法》1918年《国民参政法》1928年《国民参政(男女平等)法》,1948年《人民代表法》,1931年《威斯敏斯特条例》判例法及习惯法3.当代宪法有何发展趋势?①宪法类型上,社会主义宪法也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宪法成为最后一种类型的宪法②宪法形式上,以成文宪法逐步取代不成文宪法③宪法内容上,重视人权保障,重视宪法实施保障,重视国际协作,维护世界和平4.1949年《共同纲领》有什么历史意义?<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动员人民起来i迅速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共同前进的政治基础和战斗纲领;它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保障作用;也为我国正式宪法的制定和实施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四.论述题1.应如何评价旧中国的宪政运动?2.应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和作用?《临时约法》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中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中介,肯定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确认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基本国家制度,赋予了人民较为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和革命性,对于民主共和观念的确立、传播和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历史意义。
3.试述1954年宪法的主要内容、鲜明特征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①确认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规定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在我国实行单一制结构形式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②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规定我国的生产数据所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规定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仲占领导地位,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③确认了过度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步骤,规定要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④确认了公民在法律上的一律平等,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鲜明特征:①一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在规定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的发放、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反应了原则性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②既以《共同纲领》为基础而产生,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有总结了新中国成立5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③既确认了生产数据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基本路线,保证消灭剥削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又规定要依法保护资本家的生产数据所有权和其它资本所有权,反映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点历史地位:1954年宪法作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无论是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受到了人们的普遍称赞,其制定和实施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并为我国以后几部宪法的修改确立了基本模式。
4.1982年宪法历次修正是在什么时间和什么情况下做出的?历次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2条宪法修正案:一增加了关于私营经济的内容.二:修正了土地政策。
②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9条宪法修正案.一:在序言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南.把我过建设目标由”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富强,民主,文敏的社会主义国家”.二: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三:根据金鹰犬和所有权分离的理论,把有关条文中的”国营经济”,”国营企业”,修改为”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四:讲”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注意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个中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注意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经济.”五:将有关条文中的”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理发,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只需”.六”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气由3年改为5年.③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回忆通过六条宪法修正案.一:在序言中,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把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一样确立为知道我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二:增加了”依法治国”的规定.三: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做出了调整.四: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五:调整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六:把”国家维护社会只需,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修改为”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④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回忆通过了14条宪法修正案.(十四条,就不用写了吧?五.案例分析1.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几次修改?第四次2.我国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有哪些?全国人大常委会,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3.这次对1982年宪法进行的修改,主要内容有哪些?①在序言的第七自然段仲,增写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写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