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笔记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性质和特征(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有好几种研究方法。

方法一,基于研究的目标或目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护展知识;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际的问题。

人们对使用“基础”和“应用”研究这二个术语产生了一些误解(略)。

“行动研究”可视为应用研究的一种,强调对基层的日常问题的解决。

它很少关心研究结果是否对教育情境具有普遍适用性,它研究的人群常常也很小。

在方案设计和方法论方面,行动研究不如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苛刻,研究通常是整个群体参与。

前一段时间,对行动研究呈有二段时间有过比较连续的思考,第一段时间,假期学习时,老师主要介绍了行动研究方法,当时给我的印象似乎是我们所能做的教育技术研究都属于且只适合运用行动研究,回想起来,理解某一种研究方法,最好能把它与其它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第二段时间是学习“基于设计的研究”期间,在二者的比较阅读中(还很粗略),对二种研究方法有了稍稍深刻的理解,设计研究,关注的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强调设计,而行动研究关注的是更具体情境中的特定问题,较少关心研究结果的普遍性。

按另一老师的观点,设计研究相比于行动研究,是更为规范的研究。

方法二,基于研究方法,一般方法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克莱斯万的一种定义方法,定性研究(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P14~17有待研究进程中反复理解)。

作者还建议:在方法论上,把它们视为连续体是有益的,各种方法论在连续体中的位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参照图1.4 “教育中定性—定量研究的连续性特征”,我现在所做的研究,前期工作(访谈基础上提炼决策要素、设计教学决策工作模型阶段)倾向于定性研究,后期的实验阶段可能倾向于定量研究(应该是定量和定性的结合,还有待于清晰)。

定性研究主要包括历史研究、人种学研究;定量研究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精选3篇)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精选3篇)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精选3篇)《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精选3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1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论》中提到的“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康发展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一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名独生子女,对自身所属的这一群体有着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另一方面,我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感受到学生的变化。

放眼望去,今天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而关于独生子女的性格发展、教育,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种观点,把独生子女看成具有特异个性的特殊儿童,甚至极端地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另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几乎没有什么差异。

其实,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并非独生本身所致,而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独生”导致家长出现的教养态度偏差和教育方式不当。

一般而言,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个性发展的优越条件,如更好的家庭氛围、环境,充分的爱的满足。

有一研究证明,独生子女的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间多56、81%。

但同时,这些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条件也导致了独生子女的“自私”、“专横”,这使得有关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由家庭延伸到学校。

在《新基础教育论》中有一份1996年发表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报告,其中提供的一系列数据,让我体会到学校所要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品德教育,还需要提供让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品格特征,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的“自私”这个问题,班级活动相比起家庭教育能更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这方面缺点,毕竟他们的这方面缺点就是由于缺少群体生活、生活安逸、家庭的过度保护、遇事太一帆风顺才造成的。

我在教学中最常见到独生子女出现以下常见的性格心理障碍:执拗心理、偏激心理、狂妄心理。

2021年教师校本研修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

2021年教师校本研修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

2021年教师校本研修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教师校本研修读书笔记1通过十几天的网上研修学习,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说这次网上研修内容很深刻,研修的效果将影响深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首先,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

其次,教师要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第三、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在学生取得点滴成绩时予以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有了自信心,他们对难题就有了挑战性,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进行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帮助学生发展自学技能、课堂上我有意识对学生的进行合作训练、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小组角色,承担小组任务,同时有目的地在小组活动中示范合作技巧和协调教学活动,确保小组专注于学习目标,使小组成员在教师言传身教带领下逐步学会合作的技能。

另外,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就要求我们自身不断网上研修,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自觉地走进新课程。

通过网上研修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网上研修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师生关系才能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也是新课改向我们提出的课题。

《教育学基础》读书笔记

《教育学基础》读书笔记

《教育学基础》读书笔记一读过《教育学基础》的1-4章。

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学习教育学的必要性。

通过研读这四章,我对教育的功能、目的、制度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我以后的教学。

在第三章的第三节中提到注重提高全民素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我国教育目的不仅包含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还含有对整个民族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更加速科技进步,并用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取决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有能力加速科技进步,有能力将科技成果创造性的运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另一发面,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巨大发展,它也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

否则这个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片面的,而且经济本身也将受到各种因素的严重制约,变得步履艰难。

而要促进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也更需要整个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因此,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所蕴含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定不能把成绩当作衡量一个学生好差的唯一标准。

另外,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对其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科学的观念等方面进行培养。

《教育学基础》读书笔记二读过《教育学基础》5-8章,我了解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政治地位、基本特征。

明确了教师的职业形象及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了解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对这些的了解改变了我的教学态度和方法。

书中提到“教师中心论”,把学生看成了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白纸,一个可以任意填灌的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对教师来说,属于一种从属地位。

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它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的中心,学生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围绕这他们转动。

教育读书笔记(10篇)读书笔记

教育读书笔记(10篇)读书笔记

教育读书笔记(10篇)读书笔记《教育读书笔记》教育读书笔记(一):《》读书笔记《》是一本值得父母和孩子一齐细细品味的名着。

我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的书,看了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爱!书中有关于孩子、家长、老师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给我和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让我们和孩子一齐共同研究和成长。

它以日记的形式,透过看似平凡的人和事。

作为一名家长,当我看到父亲教育儿子的细节,我常常想,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宽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励,多了些批评自己期望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又期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孩子原本是可爱的,在其成长的路上真的需要爱的精神,,教会孩子研究,让她拥有爱心,让她懂得做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的真情故事啊,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家长读后感。

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

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

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

爱能够使人绝处逢生,爱能够使浪子回头,爱又能够激发人无穷的力量。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人间!如同这首《明天会更好》的歌一样,只要有爱人间会变得更加完美更加温暖。

教育读书笔记(二):《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比较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

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

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

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

透过研究,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

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张文质师长教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门为了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门高级课程。

通过
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获得了很多宝
贵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记忆,很少涉及到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引入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使学生
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
应该成为学生问题解决和思考的指导者,而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其次,我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

不同的学生有
不同的兴趣和潜能,因此我们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评价方式也应该多样化,不仅仅注重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项目制和终身学习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资源丰富,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则资源匮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支持,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使每
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通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不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
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学习心得。

我将把这些心得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我国基础教育教
育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4年基础教育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基础教育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基础教育改革心得体会范文在当今发展迅猛的时代,教育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基础教育,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负责培养未来的人才,因此对其进行改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____年基础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____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方法。

此外,还应该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和激励力度,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课程设置的改革。

在传统的基础教育中,课程设置过于功利化,缺乏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____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

此外,还应该加强人文、艺术和体育等非学科类课程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第三,我们需要关注评价体系的改革。

传统的学科考试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和知识记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在____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评价、实践评价、个案评价等。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组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减少对学生的压力,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家校合作的推进。

家庭是培养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____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加强家校合作的机制和平台建设,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沟通。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校也要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指导,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____年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和家校合作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教师读书笔记

2023年教师读书笔记

2023年教师读书笔记2023年教师读书笔记1当前,我国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这一场变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

这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习惯、教学方式、现有的知识储备、信息技术等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因此,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转变传统角色,否则,将会在课程改革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正发生着新的变化。

学习了《走进新课程》这本书,我对如何做新时期的教师进行了反复思考。

以下就是我思考的结果。

一、善于吸收——做学习型教师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

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二、长于研究——做反思型教师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到课堂的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

上完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今天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老师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特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用就行。

如果教师能做到长此以往、坚持不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每节课都会有新意,有亮点。

三、勇于奉献——做敬业教师敬业精神是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教育工作当作职业来看,更要把它当作事业从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去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真心、热心,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这才不愧为人师。

四、敢于探索——做创新型教师(一)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

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要能够安贫乐教,甘于奉献。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后,拒绝高官厚禄,创办乡村师范,他赤着脚,穿草鞋,与学生一起种菜、施肥,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事业上,甚至把文稿的收入也用来教育孩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范文
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是塑造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而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

因此,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课程改革需
要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
个性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认识到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
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时代潮流和国家发展需求。

同时,要注重教育的公
平性和包容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实现个人的梦想和价值。

总的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
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使教育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
担当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我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将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年,在课改中成长

十年,在课改中成长

在课改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郊区一中课改总结回顾与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3年秋季在我校全面展开,它的实施,给沉寂已久的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为我校的教育改革带来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施行课改以来,我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通过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新课程实验指导思想:坚持科研为教育教学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基础教育课程实验,促进学校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和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回顾这些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实践,既有山重水复之迷茫,又有柳暗花明之惊喜!现将近年来我校课改的情况作出总结与反思:一、统一课改思想,加强课改领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应对知识经济化和全球化挑战,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潮,寻求素质教育新突破的重大举措。

用新课程思想武装头脑,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行为,是每一个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唯一的选择。

与新课程同行,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这是每一位教师走进新课程,胜任新课程的基本保障。

为了使课改实验得以有效实施,我校成立了以前任校长李亚林为组长,前任分管副校长刘建斌为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统一课改思想,2006年底,学校调整了领导班子,以崔如斌校长为核心领导班子更是关注课改,更加注重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教科室作为我校专业指导机构负责课改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由各学科组具体实施。

同时建立新课改实验的保障机制,设立课改专项经费,为新课改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物质条件。

二、加强课改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实行课改以来,我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原则,组织全体初中教师参加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新课改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在此基础上针对学校和教师实际,积极探索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校本研训制度,注重培训内容的广泛性,培训形式的多样性,采取分散指导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强调针对性、突出生成性、体现操作性、强化反馈性,并发挥已参加培训人员的辐射作用,以汇报、交流等方式向其他教师渗透。

教师教育读书笔记心得(精选8篇)

教师教育读书笔记心得(精选8篇)

教师教育读书笔记心得(精选8篇)教师教育读书笔记心得篇1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忙忙碌碌中悄悄地过去了,转眼即将迎来新的一年,回顾这一年的工作状况,有得也有失,现作如下总结:一、教育教学潜力方面我担任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个性是近几年,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我更是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平时,我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服从校领导安排我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好奇好动,乐于模仿,教学中,我尽量设计一些贴合儿童心理的游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对于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我尽量出一些思考题,以便他们用心思维,开拓他们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潜力,对于差生,我从不气馁,总是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课余时间,耐心的帮他们补课,不厌其烦地教,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端正其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在教学中,遇到难题,我总是及时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始终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构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潜力。

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构成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

2024年基础教育改革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基础教育改革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基础教育改革心得体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础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2024年,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我有幸参与其中并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基础教育的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

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

2024年的基础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建立了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天赋进行个性化的发展规划。

同时,学校也开设了兴趣课程,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所发展,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其次,基础教育的改革应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育质量。

2024年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学校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待遇,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

通过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基础教育的改革应注重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只有两者紧密合作,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2024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校积极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建立了家校联系的机制。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同时,学校也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家校合作,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最后,基础教育的改革应注重评价和考试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评价和考试往往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过分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4年的基础教育改革,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除了传统的笔试考试,还增加了实践能力的考核和评价。

教育基础的读书笔记

教育基础的读书笔记

教育基础的读书笔记教育基础的读书笔记篇1教育基础读书笔记当我读到《教育基础》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地被作者的思想所吸引。

这本书详细地阐述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我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作者指出,教育的基础在于学生个体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同时也需要得到情感支持和关注。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修正。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是相互关联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实。

例如,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教育历史和文化的知识,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评估和诊断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

总的来说,《教育基础》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它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育基础的读书笔记篇2《教育基础》的读书笔记背景介绍:《教育基础》是一本关于教育基本理论的书籍,主要探讨了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是两位教育领域的专家,他们通过对教育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建议。

深入分析:本书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它应该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相适应。

作者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职业素养。

此外,本书还强调了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作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报告一、回顾(一)主要做法1、重塑理念,培训提高,夯实课程改革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这项涉及面广,规模浩大的改革成功与否,归根到底要靠广大中小学教师,因为教师既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同时又是开发者。

特别是我县的小学和初中相继进入课程改革实验,为了切实抓好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广,确保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收到良好效果,就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必须对他们的思想观念来一次彻底的更新,确保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1)、构建校本教研的互联网络。

一是纵向的‚县课改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学校-教研(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体‛的管理和指导体系;二是横向的‚县教育学会-学区联络小组-学校-学科中心组-教师个体‛的联动的研究体系;三是区域性的‚学区--学校‛的片内互动共享体系;四是自发性的‚学校--学校‛的双边或多边合作交流组织。

这些纵横互联的教研网络为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加强校本教研的制度构建。

自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年多来,我县先后下发了《xx县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先后转发了省、市两级《关于开展校本教研的实施意见》、各学校都先后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注重校本教研制度创新和教研文化创新。

推出并建立了‚五项制度‛(理论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对话交流制度。

教师评价制度)还逐步制定和更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教研组考核评估方案》、《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和《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规章。

这些都为我县校本教研和新课程实施的扎实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3)、培训策略合理,层次多样。

一是确立校长的‚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地位,进一步落实学校校长在校本教研中的组织、管理以及实施的责任和要求。

我们对校长队伍先后采取全员培训、理论考试和校长论坛等方式进行思想武装。

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读书笔记

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读书笔记

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读书笔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篇1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的热门话题,近段时间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

全书共分为三篇内容,分别论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观重建,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什么叫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我们一线教师最关心的的问题,这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一一阐述。

核心素养是人的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

它是其他素养的基础,会生长出其他素养;它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是一种普适应素养,适用于一切情境、一切学科;基础教育阶段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时间,错过了这段时间,就很难形成。

某某某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就实际表现而言,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的学习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关键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其他能力如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都是建立在其上的。

这三种能力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必备品格表现在自律(自制)、尊重(公德)、认真(责任)三方面。

从核心素养的形成上,我们强调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互动融合。

当能力具备了积极的文化价值,具有了利他的道德情怀,才会成为众人认同的“人的素养”。

也就是说,要把学科教学的“学科关键能力”的习得过程,放到一个可以浸润、发酵的充满正能量的人文关怀中,成为有文化价值的能力、有道德的能力,即“人的素养”。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读书笔记师德师风

读书笔记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读书笔记今年,我学习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庆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师法》为依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调整优化教师队伍为主线,以骨干教师队伍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努力创建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一)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根据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新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各地从实际出发,确定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和规模,确保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

到2005年,新补充的幼儿、小学教师分别达到中师(幼师)和专科以上学历;新补充的初中教师6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硕士研究生达到一定比例。

(三)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

教师队伍的新老结构、学科结构、城乡分布结构、职务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专任教师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不低于91%、88%和85%。

(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进展。

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十五"期间,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00人,省级骨干培训300人,市级骨干培训1100人;重点选拔培养市级青年骨干教师600人。

(五)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和聘任制度,巩固、完善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到2005年,参加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的小学校长300人,初中校长200人,高中(职高)校长100人,并选拔一定数量的中小学校长参加高级研修,培养造就一批学校管理专家和名校长。

2023年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心得体会范本

2023年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心得体会范本

2023年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心得体会范本标题:《“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读后感——探究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南在____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在这个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问世了。

这本手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于“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而且还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通过阅读这本手册,我不仅对于“新基础教育”的核心观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也深入思考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如何构建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模式。

首先,我们了解到“新基础教育”是基于对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和改进的。

传统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记忆,而“新基础教育”强调学生的知识创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非常及时的,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变化速度非常快,简单的知识获取已经无法应对现代社会的要求。

通过“新基础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一点对于我们进步的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手册着重强调了教育模式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有其独特的发展需求和天赋。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很多学生被边缘化。

而“新基础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此外,手册还提出了多元化的课程设置,鼓励学生在兴趣和特长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这样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使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阅读手册的过程中,我也深入思考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如何构建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模式。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成绩的获得,忽视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改进教育模式。

《中国教育改造》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改造》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孔子和陶行知是中国教育伟大有着世界知名度的史上教育家。

孔子和陶行知的思想既有一脉相通之处,又打上能了各自的时代烙印。

从孔子到陶行知到新课程,其教育理念之所以有诸多相通之处,是因为他们教育理念的无敌追求都是以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为鹄的,我们可以具体地解读为教育对象的全体理论性性、教育目标的基础性以及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等。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散文家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

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独创性的教育开拓者。

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老百姓教育家”,“万世师表”。

重新审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与实践,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陈女士借鉴陶行知林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教育创新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之中,将会为我国和许多地区目前学校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如何有效的理论指导。

同时,教师在不断丰富、发展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教的方法根据钻研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大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由此可见,陶先生把“教学做合一”看作生活习惯教育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同志指出“张伯苓主张知行合一,提倡生活教育,把教的、学的、做的统一起来,这在马克思主义显然,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区域化。

”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对产生形成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后来了重要影响。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他“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把他的理论放到新课改的情境下来认识,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改革论纲》读书笔记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作为一门课程是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设立教育硕士学位以后开始渐进形成的,此后作为各师范院校本科选修课和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予以推广。

这门课程对于各级教师走出自己狭窄的学科知识视野,从更为开阔的基础教育基本理论平台来进行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这门课程本身无论从教学形式上,还是教材建设上,抑或课程结构上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存在着诸多值得梳理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课程建设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作为一门课程存在着两个维度的问题。

一个是课程建设本身的问题,一个是课程实施的问题。

作为课程文本本身,这门课程要求既要全面,又要深入,既是粗线条的勾勒,又不能缺失内涵。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处于大变革时期,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相对都不是很完善,而基础教育本身问题复杂、多元、易变,这些因素纠缠在一起就使这门课程成为动态更新最快、知识梳理最难的教育学课程。

往往其课程文本还没有成型,但改革的风向标和政策建议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课程元素始终处于“朝令夕改”之中。

以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为例,原本倡导的投人体制县乡负责很快在“税费改革”和“一费制”政策的引导下,走向了“基础教育以县为主”,而《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又隐含着以县为主,省市统筹的原则,这样就使课程文本无法形成规律;再比如基础教育研究中争鸣性的问题特别多,如择校问题、收费问题、市场准人问题、教师资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热点,甚至是难点问题,它们的反复使“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在课程文本上很难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经常陷入自我矛盾的尴尬境地。

从现有的课程文本形式上看大体有三种:体系导向的、问题导向的、案例导向的。

二、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
学校变革一方面是政校关系和社校关系的变革,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内部权力的变革。

尽管1985年后我们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在20世纪90年代,还从美国引进了“校本管理”的理念,但事实上法理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并没有真正实践起来。

由于政校关系不顺,政府对学校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实,造成了政府管制学校的错位和越位,如学校经营、课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等。

同样,我们的校长负责制是建立在不完善科层统治下的“行政领导下校长负责的体制”,也就是说,权力在政府,责任在学校,改变这种对学校不良统治的路径在于对学校实行治理,并达到对学校的善治和学校自身的善治。

从学校自身的善治来说,就是要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诸多前期尝试,但从目前来看还不尽如人意。

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政府化、组织官僚化、分配平均化、管理经验化的积弊所致。

首先,从领导体制方面上看。

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管得过多,统得过死。

相应地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学校都管得太细、太死,学校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不能从其实际出发开展工作,造成学校行政效率低下,效能不高。

在干部制度上,干部能上不能下,形成实际上的干部职务终身制。

加之缺乏严格的考绩制,干部“无过便是功”,“铁交椅”坐得十分安稳。

其次,从人事制度方面看。

有的学校人才积压,人浮于事;有的学校却严重缺编,完不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

学校无择师自由,教师无择业自由,形成死水一潭。

再次,从分配制度方面看。

在分配
制度上,没有真正打破“大锅饭”,习惯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待遇与工作绩效脱钩,缺乏激励机制。

最后,在日常管理方面。

在工作管理制度上,缺乏严格的考评制,职责不清,赏罚不明,管理成本越来越高,效益越来越低。

总体来讲改革前我国的学校管理还处于“人治”时期,还没有形成机制替代,经验管理的痕迹还非常明显,不但没有达到人本管理的高度,甚至连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也经常违背。

鉴于此,我国中小学内部管理已经丧失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要改变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出路只有改革。

三、学校行政与教职工团体的关系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不仅需要加强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也要发挥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与监督的作用。

所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要求中小学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同时,提出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要求: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员工办好学校。

实行校长负责制,对校长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

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国务院相关部委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1989年)、《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1991年)、《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1992年)、《全国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评估工作指导意见》(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1995年)等,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岗位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安排。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同时,我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改革。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新世纪我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大力推进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中小学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实现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责任的统一;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明确校长的任职资格,逐步建立校长公开聘任、竞争上岗的机制;实行校长任期制,可以连聘连任,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

同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对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原则、编制的标准及具体要求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本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精神,从精简高效的原则出发,减少非教学人员的比例,中小学的管理工作尽可能由教师兼职,后勤服务工作应逐步实行社会化。

2003年,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对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是人事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是指导新世纪我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文件。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以实行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中小学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