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导学案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二次备课【课前导习】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理论,理解认识佛、道对儒家思想的冲击,理解科技、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认识三国到隋唐时期文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通过文献资料记载,解读印证魏晋至隋唐儒学思想特点及地位的变化。
4.运用文献资料,认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儒家思想始终占统治地位。
5.认识三国到隋唐时期文化的多元化与繁荣发展的特征,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展示预习】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从儒学独尊到“三教合一”(1)汉代儒学独尊: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①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在________广为传播,外来宗教________在中国盛行。
②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③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________”和“尊道”,佛教也吸收________的精髓,渐趋本土化。
(3)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①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____________”,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________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其中________的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2.从佛教“盛行”“灭佛”到复兴儒学(1)魏晋时期佛教盛行: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____________。
(2)南朝范缜抨击佛教:南朝________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3)统治者四次灭佛①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先后四次灭佛。
②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习题(含答案)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一、知识储备,复习测评1、12世纪初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是:()A、南宋B、辽C、西夏D、金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A、寇准B、秦桧C、阿保机D、岳飞3、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A、辽B、西夏C、金D、蒙古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学习目标:1、掌握女真崛起、宋金战争、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的史实。
2、知道岳飞抗金胜利的原因,学会评价岳飞。
三、自读文本,预习评价1、女真族生活的地域在哪里?找出女真族建立政权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2、找出金灭辽的时间和过程、金灭北宋的时间。
3、找出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4、说出岳飞抗金的事迹,找出宋金议和的内容和影响。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抗金斗争中能够取胜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评价岳飞?2、如何正确认识两宋时期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三次议和?五、学习小结我的问题与收获: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检测题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2、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C、划定双方的边界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3、在美丽的西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到几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来两句诗:“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样的感慨()A.文天祥宁死不屈B.王彦抗金C.秦桧谋害岳飞D.韩世忠抗金4、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在这里,匈奴是指()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5、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
在岳飞的墓门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是小刚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A.岳飞、赵高 B.郑成功、和珅 C.戚继光、兀术 D.岳飞、秦桧6、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 人生寓言》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导学案第8课人生寓言【基础演练】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嬉戏()慷慨()厄运()落难()心旷神怡()诸神之王()险象dié生jiǎo 洁mǐn 灭bǐn 告风yùn lǔ去2. 下边四组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慷慨归属乌云蔽月抢劫B.撤消禀告突如其来行乞C.拐杖折摩天灾人祸风韵D. 金窖厄运心旷神饴正色3.解释下列词语:⑴慷慨:。
⑵得失之患:。
⑶心旷神怡:。
⑷险象迭生。
⑸突如其来。
⑹嬉戏:。
⑺正色:。
【综合运用】4.有人说:寓言是“小故事,大道理”,现在班上将要举行以“我最喜欢的一则寓言”为主题的推荐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做好准备:在正式比赛之前,请你根据比赛的主题确定自己参赛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①搜集、整理资料,确定“我最喜欢的一则寓言”②用简段的一句话概括寓言内容:③用简短的一句话揭示寓意;④拟写推荐词(100字内):(2)拟写标语;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标语:【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白兔和月亮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
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每天夜晚,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赏月。
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一个慷慨的决定:“万物均有所归属。
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从那以后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
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素养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古人的机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重点:理解课文大意,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知识链接送给你做令尊吧从前有个农夫,听人说“令尊”二字,心中不解,便去请教村里的秀才:“请问相公,这‘令尊’二字是什么意思?”秀才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庄稼汉连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都不懂,便戏弄他说:“这‘令尊’二字,是称呼别人家的儿子。
”说完,秀才掩嘴而笑,心中暗暗得意。
农夫信以为真,就同秀才客气起来:“相公家里有几个令尊呢?”秀才气得脸色发白,却又不好发作,只好说:“我家中没有令尊。
”农夫看他那副样子,以为当真是因为没有儿子,听了问话引起心里难过,就恳切地安慰他:“相公没有令尊,千万不要伤心,我家里有四个儿子,你看中哪一个,我就把他送给你做令尊吧!”情境预设看着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老师不由得想起了冰心先生的一首小诗来,请同学们大声齐读一下:“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是呀,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七岁让梨的孔融、智救友伴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聪颖机智的少年——陈元方。
【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丘舍.去()尊君在不.()非人哉.()友人惭.()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元方时.年七岁时:(2)尊君在不.不:(3)相委.而去委:(4)则是无信.信: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今义:。
(2)太丘舍去.古义:;今义:。
(3)下车引.之古义:;今义:。
(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咏雪》导学案一、了解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文章,借助角色演读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并能够在日常写作中熟练运用。
4、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写法,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二、发布预习任务一次机缘巧合,你穿越到东晋。
某日,你在家中闲坐,收到一封来自谢太傅谢安的邀请函,他邀请你参加“冬日茶话会”,与他的家人一同饮茶赏雪,早就听闻谢太傅大名的你欣然答应。
为了能尽快融入这次家宴,你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查阅《世说新语》的相关材料,了解谢太傅一家。
1、查找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一家相关资料(1)你了解的刘义庆(2)你了解的《世说新语》时期:编者:体裁:内容:评价:(3)你了解的谢太傅一家谢太傅:谢朗:谢道韫: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句读。
(1)读准字音俄()骤()撒()差()拟()絮()奕()凝()(2)为文章划分正确的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结合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释以下加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①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讲论文义..:_____________ ②与儿女③俄而..曰:_____________..雪骤.: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④公欣然⑤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撒盐空中差可拟⑦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⑧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⑨白雪纷纷何所似?⑩撒盐空中差可拟⑪未若柳絮因风起。
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课堂学习任务1、小组合作:请结合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设计剧本,以角色演读的方式将当时的场景真实地还原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理解《孟子》中的主要思想及哲理。
1.3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深入解读文本。
2.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孟子的思想光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孟子》中的主要思想及哲理。
1.3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教学难点:2.1对《孟子》中深奥哲理的理解。
2.2对课文中复杂句式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学生分享对孟子的了解及对《孟子》的初步认识。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2.2学生查找并记录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
3.合作讨论3.1学生分组,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讨论。
4.精讲点拨4.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4.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实践运用5.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2教师给出实例,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6.2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3.在精讲点拨环节,学生对课文中的难点有了深入的理解。
4.实践运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要求。
2.教学内容丰富,涵盖《孟子》的文学背景、孟子其人、课文内容等多个方面。
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学生导学案
春我开口,我表达。
我交流,我收获!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5、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
【学习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学习难点】1、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2、赏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加强朗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疏通文意。
2、摘录自学难点,组内交流互助解答3、将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难点归纳到小组长处,由学科班长统一整理,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第一学时学习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结构赏析文章前四段一、走近孟子和《孟子》孟子,名(前372—前289),字,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的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
后世常以“”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
挑选、创新。
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全书共七篇(《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书全面反映厂孟子的思想。
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陈太丘与友期行》导学案【学习目标】1、译读感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宣讲家风故事。
2、结合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赏析人物形象,树立家风典型。
3、把握主旨,传承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学习重点】1、译读感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宣讲家风故事。
2、结合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赏析人物形象,树立家风典型。
【学习难点】把握主旨,传承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家风家训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我校团委面向全校师生开展“重视家风家训,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宣讲活动,要求每班推选一个家风故事,撰写宣传词,在国旗下宣讲。
经过票选,我班决定推选陈元芳的故事,请大家认真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任务。
情境任务:任务一:译读感知,概括家风情节任务二:赏析形象,树立家风典型任务三:思想感悟,传承家风美德二、任务一:译读感知,概括家风情节宣讲故事前请大家搜集相关资料,知人论世,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概括故事情节。
1、编者介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刘义庆,完成填空。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__________王朝宗室,_______家。
字_______。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__________》是他组织编写的一部__________小说集,是六朝__________小说代表作,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代表作。
2、作家作品:《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___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等人编撰,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载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志”是_______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读标题:陈太丘与友期行4、译读感知:要求:读准字音,在书上划分节奏。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导 学案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的史实;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对比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加深对中国同盟会性质的认识,通过表演武昌起义的爆发,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认识孙中山等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的精神。
【学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学习难点】三民主义【自主学习】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人物背景:中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名,号逸仙。
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自命为,他被后人尊称为“国父”。
2、早年的革命活动:①上书变法:1894年,孙中山上书,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②成立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提出了“ ”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办合众政府”。
③广州起义:1895年,,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秘密筹备发动起义;因起义消息泄露,等人被捕牺牲,孙中山受到通缉,被迫流亡海外,起义失败。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同盟会成立的背景:①《》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出现了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革命军》、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③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组建:影响较大的有和。
2、同盟会的建立:①目的: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②时间: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成立了。
③概况:在成立大会上确定了“ 、、、 ”的政治纲领;选举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大会决定创办《》,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3、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
4、历史意义: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5、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 ”、“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目标】学习要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学习提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的破坏性。
【自主学习】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背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
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欧洲列强展开了激烈争夺。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
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大战一触即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时间:年7月——年11月4、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加剧;②具体原因:和集团队形成和对抗;③极端情绪狂热4.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这就是。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5.爆发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在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6.发展:和俄、英、法等国很快参战。
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1.规模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集中在,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地区。
在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2.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展开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
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死伤70多万人。
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3.加速战争结束因素:战争进行到1917年,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
俄国爆发,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的失败而结束。
5.性质:战争。
6.结果: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文艺复兴(14 世纪—17 世纪)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2.首发国:意大利(文化基础、学者文人、黑死病——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3.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托古改制(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一方面,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另一方面,程度不足)(依托、借助宗教题材的作品)反神权(不反神,反对教皇、教会的权力)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人性、理性、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5.主要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歌集》、考古、人文主义之父;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像》莎士比亚(英国)6.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人性开始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进步:从注重基督教的神到注重世俗社会的人,反映了人格意识的觉醒,具有反封建性。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在强调人作用时,往往带有一些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的倾向,具有贪婪的一面。
二、宗教改革(16 世纪——17 世纪)1.背景:(1)政治:社会矛盾;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强化王权的障碍(教权、神权与王权)。
(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3)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4)导火线:教皇在德国兜售赎罪券。
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马丁路德改革(德国):(1)1517《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2)因信称义、信仰得救、民族教会、廉价教会、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会——因行称义(上帝—教会—信徒)3.加尔文改革(瑞士):(1)1536《基督教原理》(2)先定论(为资产阶级财富积累提供辩护)4.性质: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思想解放和社会政治运动(反神权)。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8课《生活中的能量》导学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8课《生活中的能量》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重难点:能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导语: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汽车为什么只有加了燃料才能行驶?动物为什么每天都要努力获取食物?人为什么不吃饭就会没有力气?(那是因为他们都需要——能量。
)预习教材38—39页,搜集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你对能量有哪些认识?2、结合教材,利用自己的一些机械玩具,能说出能量是怎样让玩具运动的?3、生活中的能量有许多不同的存在形式,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量就是光能;以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量就是电能。
结合教材插图,将插图中体现的能量形式填在插图下45、关于能量你还有哪些不同的认识和疑问,记录下来,让我们我的疑惑:一、填一填1.玩橡皮筋飞机时,绕紧橡皮筋,这时橡皮筋就了能量,放松时橡皮筋转动,就将能量出来。
2.能量是、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
3、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二、连一连:(下列物品是利用什么能量来工作的)电视机风能摩托车水能磁力按摩器热能风力发电机化学能太阳能电池电能水力发电机磁能暖气光能六年级科学上册第8课《生活中的能量》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找出我们周围存在的能量。
2、知道能量的单位,能计算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中含的能量。
3、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
学习重点、难点:找出身边各种各样的能量。
导学流程:活动2:1、请预习教材40页活动2,找一找彩图中都有哪些能量。
一、填一填1、能量的单位是。
2、人体进行过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中获得的。
3、过多过少地获取能量,都不利于。
只有保证身体中的,才能保持我们的健康。
二、算一算王东同学记录了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计算他一天获取了多少能量,根据教材中给出的儿童每天消耗的能量标准,提出你的建议。
他一天获取的能量你给他的建议:。
第8课__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_导学案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导学案主备人:王玉梅【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纪,产生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公元7世纪,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
2、掌握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3、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一、自主学习(边读、边写、边划、边记忆)四、有效训练:1.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 A.字母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象形文字2.为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B.甲骨文C.象形文字D.金文3.当今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 A.腓尼基字母B.希腊字母C.拉丁字母D.汉语拼音4.伊斯兰教信仰的神是A.释迦牟尼B.耶酥C.安拉D.穆罕默德5.穆罕默德关于一神教的宣传,可以在下列哪部经典里查阅A.《圣经》B.《大藏经》C.《诗经》D.《古兰经》6.伊斯兰教历元年与下地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B.穆罕默病逝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D.穆罕默德修隐7.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哪一带A.印度B.罗马C.麦加D.巴勒斯坦8.在古代世界中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腓尼基字母文字9.有关对宗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每个宗教都有各自信仰的神B.宗教大多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C.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
D.佛教的教义多是叫人忍受苦难、顺从10.佛教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博大精深,你知道它出自何时,由何人创始?A.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B.公元前1世纪,耶稣C.公元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D.公元1世纪,耶稣预习作业: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一)杰出的科学家。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在二十五六岁时离蜀东游。
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赐金放还。
天宝三年(744),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
61岁时,因病去世。
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评价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继屈原之后,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奉召来到京城长安。
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
天宝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开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
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
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1.游仙诗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
就其本义而言,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的诗。
其形式多为五言句,句数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不等。
关于游仙诗的类型,前人曾做过种种划分:或从作者思想倾向出发,以富贵者而游仙,为游仙诗之正体,以坎坷者而游仙,为游仙诗之变体;或从表现形式出发,以作者同神仙共游为古体,作者不在内,仅神仙自游为近体。
2.瀛洲古代传说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
3.谢公屐谢灵运穿的木屐。
谢灵运游山时,穿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并能进行识别。
2.掌握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了解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传播情况及相关节
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学习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学习难点】宗教与迷信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自主解决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古代亚非人民创造了哪些文字?写出每一种文字产生的大致时间。
2.依据课本插图初步认识它们。
知识点(二)世界三大宗教
2.世界三大宗教从产生地区上看有什么共同点?你知道与它们相关的节日吗?
二、合作探究(先自主探究,后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准备展示)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二:“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三: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①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写出其创始人。
②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4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的是什么宗教?
③这三种宗教都产生在哪一洲?对我国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宗教?
④请你分析它们的教义有什么共同点?
三、反馈展示(先组内反馈交流,再班内展示共享)四、串联反刍
五、当堂检测
1.一位游客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请你判断文物上文字最有可能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甲骨文
2.伊斯兰教信徒将麦地那称为先知之城,他们尊称的“先知”应是()
A.穆罕默德
B. 安拉
C. 耶稣
D. 释迦牟尼
3.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人民号召对英美侵略者进行“圣战”,结合历史判断伊拉克人民主要信仰的是()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4.下列关于三大宗教的产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产生于亚洲②依次产生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同③都有相应的创始人④客观上都有利于地区的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11·成都]西方的“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在十字架受刑死后复活的节日,相关的宗教信仰是象征着重生与希望。
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信仰是()A.佛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基督教
6. [2011·恩施]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
7.1级大地震使数万同胞的生命瞬间埋葬在废墟和泥石之中,全国各民族纷纷发出救援,震灾的现场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
“红十字”成为舍己救人的象征,“十字架”以纪念耶稣受难而成为某宗教的信仰标志,请问该教的经典是()A.《古兰经》 B.《金刚经》 C.《圣经》 D.《大阴真经》
7.[2011·泉州]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西方许多国家的重要节日,与这一节日直接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8.[2011·桂林]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
A. 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B. 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
C. 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
六、学习小结
七、课后拓展:请同学们留心一下你身边的人信哪种宗教,观察他们主要有哪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