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凉了会变硬的原因找到了,原来是这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子凉了会变硬的原因找到了,原来是这些
包子因为是带了馅的,不用其他小菜,也能吃得下。
不过,包子还不同于馒头之类的蒸制食品。
蒸出的包子凉了,包子皮变硬了,就不好吃了。
凉了的包子会变硬,可能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和面时水分有点大。
和面时要考虑季节气温以及对室温的影响。
夏天和面时,面要和得硬点,冬季和面时面要软一点才行。
也就是说,和面时的水分一定要把握好。
否则,面和得软了,包子不易成型。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急的办法也只有加干面粉。
而干加粉的量完全取决于面团的稀软程度,万一干面粉加多了,只能是发面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中。
蒸出的包子有点硬,凉了的包子自然会更硬;若和面硬了,也只有加水调软,这样,面团没有一定的稳定性,就是我们常说的“走水”状态,蒸出的包子凉了也会变硬。
•面团发酵时间有点长。
面团的发酵与季节、和面水的水温、发酵的时间都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夏季仍按面粉与酵母100:1使用,最多3个小时面团便会发酵到位。
如果对影响发面的因素,未作全面的“掌控”,说不准面团会发过了。
如果是这样,并没有采取应急措施,还是蒸了包子。
这种包子凉了会没有弹性,包子也变得硬了。
•包子皮有点厚。
包子讲究的是“皮薄馅鲜”,也就是说在擀制包子皮时,要从边缘向中间擀制,以至是中间有凸起的感觉。
这样,当加馅料包裹时,中间部分为包子底部,而边缘部分为上部。
因馅料有油,在油的回力作用下,包子皮处于软和状态,凉了的包子也不是很硬。
•包子“二次醒发”不够。
第一次发酵到位,发酵好的面团会比原来大两倍,用手指沾面粉戳个洞,洞口不会回缩也不会塌陷,这样才算发酵完成。
做好的馒头包子胚子需要二次醒发,但是要注意醒发时间不能太长,夏天大约15分钟,冬天大约25分钟也就醒发好了。
如果时间短了,包子胚会醒发不好,出锅的包子也不是很软,凉了会更硬。
•蒸时开锅的问题。
蒸包子不要等水完全烧开了才上锅,如果这样的话,馒头外表瞬间急剧受热,其内部的馅受热慢且“内心”还是凉的。
蒸出的馒头容易回缩而变硬。
再者,馒头到了出锅的时候,停火后不要着急揭去笼盖。
冷空气的瞬间侵入,馒头会回缩或表皮面变硬,凉了的包子也会变硬。
包子凉了会变硬,除了上面几种原因外,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做馅料时食用油要用量合适,太少了也会是包子凉了变硬;二是蒸锅需要有充足的水量,但水量不宜过多,否则水沸腾后会浸湿生胚。
蒸锅内水量保持七八成满为好;三是蒸包子要开水上锅,盖严笼盖,才能提高笼内温度,增大笼内气压,加快成熟的程度,这样出锅包子凉了也不会变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