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际经济环境及2011年走势分析
2011中国经济形势有利与不利,发展趋势分析
2011年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总体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不利因素,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
(一)有利条件首先,2011年世界经济仍可维持温和复苏态势。
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要强于预期,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基本抵御了2010上半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和随后的欧盟刺激政策退出的冲击。
展望2011年的全球形势,经济增长将较2010年有所放缓,预测在4%左右。
美国经济仍可维持适度增长。
欧盟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表明市场信心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影响,继续增长的可能性也较大。
日本经济增长前景相对暗淡,但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对日本经济又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因而日本经济仍可保持正增长。
其次,全球通胀压力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展望2011年度的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受到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发达国家产出缺口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国内价格水平特别是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高度相关,明年国际价格的稳定对保持国内价格稳定比较有利。
第三,国内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积极谋化发展,项目储备与准备情况良好。
经过多年的准备,目前中西部地区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大规模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正在展开。
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强,有利于现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加快创造出新优势产业。
消费的环境和支撑条件可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四,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运用空间。
尽管2010年继续实施了大规模一揽子刺激计划, 2010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仍在1%以内,国债余额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合计也只相当于GDP的40%左右,两项指标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其他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
这表明,当前财政仍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财政政策运用仍有很大空间。
(二)不利因素首先,外贸环境和2010年相比有所恶化。
近十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
近十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一、近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1、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及我国经济形势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放眼国内,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2011年,我国克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外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
2、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它有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3、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概述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05年至11年,我国国际收支明显表现为双顺差,即经常项目账户、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巨额顺差。
其中,经常项目账户的顺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的差额,即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顺差则得益于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
虽然经常项目的差额在08年缩小,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差额不断波动、回落,但总体仍保持明显的双顺差状态。
2003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45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2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3%;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大幅增长1168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幅为历史最高水平。
2004年与2003年相比国际收支平衡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
2010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一、回暖基础夯实,内生动力仍显不足2010年我国经济回暖基础将进一步夯实,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
三大需求中,投资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4万亿政府投资带动下,去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40%,“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特征明显。
政府投资和国有资本对民间投资和社会资本的挤出效应导致国进民退,国有资本纷纷进入地产、运输、矿产等领域,不利于市场活力的提高,社会投资受到融资、准入等方面的约束增长乏力,2009年过去了,但仍未出现增长动力由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转换的趋势,这使2010年中国经济缺乏足够的内生增长活力。
消费是去年的一大亮点,在家电和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汽车购置税减免及一系列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刺激下,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为1985年以来最高值,汽车消费实现了24.5%的快速增长,住房销量创建国以来新高,为经济快速回稳奠定了坚实基础。
扩大内需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将促使消费成为拉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尚难形成。
进出口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直接、影响最显著的领域,去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为15578.2亿美元,同比下降20.9%。
去年下半年,随着外部需求缓慢回升,出口降幅出现收窄迹象, 2010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将促使我国出口形势有所好转,内需强劲以及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将拉动进口回升加速,但外贸领域政策空间缩小。
去年我国经济出现回暖,主要依靠政策刺激,缺乏脱离振兴措施实现内生增长的活力,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又引发的诸多问题,比如过度投资引发的产能过剩,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金融风险和通胀预期。
过度的刺激政策在2010年会有所收敛,2010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微调的可能性较大,届时部分刺激政策时效也将随之结束,这又对经济走势带来不确定性。
完整版:2010年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
2010年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国家能源局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实现回升向好后的平稳较快发展。
能源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经济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能源生产持续增长,在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能源需求增速稳中有降,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一、2010年能源供需形势及特点2010年全国GDP实现了10.3%的增长,增幅比上年加快 1.1个百分点,接近1978-2009年平均9.9%的长期增长趋势线,延续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
受宏观经济拉动,能源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消费持续回升,全年能源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煤炭产销快速增长,价格波动中调整2010年全国煤炭产销两旺。
铁路运煤干线加快扩能改造,煤炭调运能力显著增强,全年煤炭运量累计完成20亿吨,比上年增长14.2%;主要中转港口煤炭发运量5.6亿吨,增长21.5%。
年末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5607万吨,可用天数15天,基本处于正常水平。
2010年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价格走低,东南沿海电厂加大海外采购力度,带动全国煤炭进口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净进口煤炭1.46亿吨,增长40.9%。
1、煤炭价格阶段性波动特征明显。
2010年全国煤炭价格呈“W型”走势。
年初极端低温天气带动取暖负荷大幅上升、火电量快速增长,加之枯水期水电减发,煤炭需求旺盛,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价格805元/吨左右。
春节过后气温回升,煤炭需求和价格逐渐回落,3月下旬降至年内最低675元/吨左右。
二季度,工矿企业生产持续复苏、高载能行业用能快速增加,西南地区干旱、火电满负荷运行,加之发电企业提前储煤迎峰度夏,拉动煤炭需求“淡季不淡”,5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价升至760元/吨。
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Page 5
5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3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成本吸引着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我国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政策,再加 上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使我国逐渐成为国际产业链转移的 主要目的地。同时,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内企 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 速流入。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成了出口的增长。 4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国技术出口的多重限制。 发达国家为了避免能源、资源、高端技术和科技产品的外 流,几乎避免它们的出口;而我国由于劳动力廉价,从而 致使产品价格低,使它们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人 们更愿意出口。这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出口就越 来越少,而我国的出口则越来越多。
14
Page 14
Page 15
15
参考文献:《国际汇兑实务》、《宏观经济管理》 小组分工说明:PPT制作 林红美 材料分析 陈娜 材料收集 唐浔 陈晓
Page 16
16
Page 17
17
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小组成员:林红美 唐浔 陈晓 陈娜
目录
2010年中国收支总体状况 差额形成的原因 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1年国际收支的展望 参考文献及小组分工说明
Page 2
2
2010年国际收支总体状况 年国际收支总体状况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 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010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 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 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 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 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 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 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 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继续吸引外资流人, 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有待进一步提 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内需将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贸易平衡状况可能有所改善。此外,宏观经济金融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 国际收支运行可能呈现一定波动。“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际收支趋 向基本平衡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下一阶段外汇管 理工作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外汇管 理理念和方式,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促 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2010-11-01 10:24 文章来源:综合司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综合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内容提要报告总结了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
总体看,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2010年以来中国外贸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拓市场成效明显,调结构稳步推进,促平衡进展顺利,进出口规模均已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
报告预计,2010年四季度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
全年进出口约为2.8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左右。
报告分析,2011年中国外贸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国内要素成本呈继续上升态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1年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报告指出,要妥善处理保持好外贸稳定增长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既要看到外贸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落实好稳出口、扩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外贸平稳发展;又要充分认识外贸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外贸结构,培育国际合作和多边新优势。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政策,推进贸易便利化,增加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物资进口,努力改善贸易平衡状况。
目录内容提要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一、2010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二、2010年全年对外贸易形势预测三、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附件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附件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附件四:中国服务贸易状况统计资料表1: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表2: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3: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表4: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表5: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表6: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表7: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表8:2003-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省(区、市)表9:2003-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分省(区、市)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10年经济发展国内外环境及走势
2010年经济发展国内外环境及走势2010年,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但由于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复苏存在波折,甚至有出现较大起伏的可能。
相比之下,国内经济则相对稳定,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由于投资增幅过快、结构性产能过剩及通胀的压力,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会适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在下半年,政策调整的幅度和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一、国际经济走势与环境分析(一)2010年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
1.发达经济体有望实现低速增长。
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深度衰退到艰难复苏的历程。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下滑的速度在2009年下半年明显放缓,到年末已纷纷出现正增长。
据美国商务部2010年1月29日公布的数据,2009年美国GDP同比名义下降了1.3%(现价),同比实际下降2.4%(2005年不变价),其中,2009年第三、四季度按年率计算分别增长了2.2%、5.7%,为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后的明显反弹。
美联储预测,2010年美国经济有望增长2%-4%。
欧元区16国和欧盟27国2009年第三季度GDP分别取得0.4%和0.2%的增长。
日本经济在经历了连续三个季度的负增长之后,也分别在第二、第三季度实现2.3%和1.2%的增长。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先行指标均呈现向上势头。
2009年11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3.6%,12月份为55.9%;欧元区PMI从10月的53.0%进一步上升至11月的53.7%,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点;日本PMI达到54.3%,均显示出经济景气向好的趋势,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明显。
表一:发达经济体季度GDP增长比较及走势预测(%)资料来源:GDP实际值来自各经济体官方统计网站,预测值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加“*”预测值来自欧盟官方网站。
2.新兴经济体引领全球复苏。
2009年上半年,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和“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表现出了强劲的复苏态势,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回暖的领头羊;非洲国家除南非外,虽然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大多都还保持正增长;新兴经济体中出现负增长的国家大部分在2009年二季度已显现复苏迹象。
中国经济在调整中回归稳健——2010年回顾及2011年展望
当 前 、 着 眼 长 远 ,综 合 施 策 、 重 点 治 理 , 好 过 。为 了更 好 地 应 对 内外 经 济 环 境 变 化 保 障 民生 、稳 定 预 期 ” 的 宏 观 调 控 原 则 , 带 来 的 挑 战 , 中国 经 济 对 结 构 进 行 了 适 应
以及 “ 极 稳 健 、审 慎 灵 活 ” 的 宏 观 调 控 性 调 整 ,并 在 调 整 中逐 渐 回归 到 平 稳 增 长 积 基 调 ,我 们 认 为 , 中国 经 济 仍 可 保 持 平 稳 的 轨道 ,总 体 运行 态 势 较 好 。 较快增长。
全年 居 民消费 价 格 指数 CP 将 会稍 环 境 仍 不 乐 观 。 作 为 新 的 五 年 规 融 危机 冲 击 后 的恢 复 时期 。 I 俗话 说 , 高于 3 %。 回 顾 历 史 ,l 7 - 0 9 划一 一 “ 二五 ”规 划 的开 局 之 年 , “ 来 如 山倒 ,病 去如 抽 丝 ” 受历 9 9 2 0 十 病 。 年 CP I的 年 均 上 涨 率 为 5. %I 5
骖
中国经济在
2 1 O
_ 郑京 平
过去 3 0多 年 审 国 经 济 之 所 以 能 够 持 续 较 快 发展 ,形成 了所 谓 “ 国发展 奇 中 迹” ,关 键 是 得 益 予 “ 大 红 五 利” ;朗 体 制 转 换 红 利 全球 化 红 剽 人 【结构 = 】 红 利 、靥发 展级 利 翻 县 级 政 府 阔 竞 争 发 展 模 式红幂。 唾
Hale Waihona Puke 也会 较 常 年 有所 差 别 。但 分析 推 动 史 罕见 金 融 危 机 的影 响 ,世界 经 济
l 9 -2 0 9 1 0 9年 的 年 均 上 涨 率 为 中 国 经 济 持 续 较 快 发 展 的 主 要 因 刚刚 经 历 了一 场 大 病 。尽 管 在 信息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
NT R RIS M N G M NT ,3■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一、对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2010年中国经济在2009年中期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向好。
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再次达到10%以上的水平。
在一些人看来,这意味着200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调整已经结束,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
我们认为,经济增长率重回10%,并不是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源于以下两大短期因素:一是2008年底和2009年国家采取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的结果,特别是超量的货币发行和超强的信贷投放产生很强的短期刺激效应。
二是2010年全球各国经济均步入或强或弱的复苏期,拉动了我国出口的强劲回升,从前个月的经济运行看,年内需的实年展望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际增长是有所放慢的,因此,经济增长的加速主要是靠强劲的出口增长推动。
2009年中期以来经济强劲回升,并不是一种正常状态,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过程并没有结束,同时,我国经济面临诸多深层结构矛盾,因此,未来二三年中国经济增长适度调整、保持“调整型增长”态势,才是内在的趋势,也才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目标实现。
仍沉浸在金融危机前的高增长思维,对于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国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不利的。
因此,我们对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有两点基本判断:(1)2009年中期以来经济强劲回升属于“非常态”,回调到正常增长水平是内在要求。
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近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合适水平是7-9%,超过这个区间或是偏快或是偏慢。
(2)2010年不是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起始年。
经济的强劲增长是短期强力政策刺激的结果,不具有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自2008年步入调整期(长周期、中周期和短期的交汇点),调整过程被全球金融危机及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所打断,未来仍需要“补调”,以此来解决新的内在增长动力问题。
二、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1.经济增长继续回升,但面临内在调整压力预计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E E P E A A E E 12011110201020109.22NT R RIS M N G M NT ,一、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2011年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不过,我国面临的出口环境会明显好于年。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
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外部条件分析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
在各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长曙光。
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
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迅速启动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增加,有利于刺激本轮消费升级。
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情况下,同时受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消费增长难以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国内投资增长具备潜力,但民间投资意愿不强我国的国内投资增长具备一定的潜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但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政府投资增速比民间投资增速要快得多。
实现经济明显复苏的关键还是要带动民间的投资。
3、稳定出口政策成效明显,但外贸形势不容乐观首先,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上升,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
美元中长期弱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巨大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于中国出口回升。
其次,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 2010 年分析和 2011
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2010年分析和2011年展望*陈学彬王秋红*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2010年是世界经济在经过200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和2009年的迅速反弹后逐步复苏的一年。
世界经济复苏是否能够持续?是否会二次探底成为人们所担心的首要问题,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的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又成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各国汇率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经济在2009年的快速复苏以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前期刺激经济投放的大量流动性对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步显现。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6月宣布再次重启汇改,人民币汇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加剧时盯住美元2年后再次与之脱钩。
在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下,人民币有效汇率在2010年的走势如何呢?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并就2010年的走势做一初步展望。
一、 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2010年度走势2010年,复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在2008年大幅上升和2009年小幅回落的基础上,呈现窄幅波动,小幅上升的态势(如 图1和图2所示)。
2010年底复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4.91,比年初微升0.89%;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8.22,上升2.56%。
盯住一篮子货币模拟汇率指数为103.56,上升3.27%。
模拟指数与实际指数的差距由年初的13.59缩小为11.33,与2005年为基期的一篮子货币汇率比较,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高估的状况有所改善。
但由于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幅度有所扩大,中国与24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对价格指数上升1.65%,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2.56%,2010年我国进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竞争力有所下降。
*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网站:/rmbei/*陈学彬: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秋红;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博士生。
图2 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2010年走势图图3 人民币指数、美元指数与欧元汇率变动图2010年初到6月上旬为人民币有效汇率上升阶段,复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在此阶段有较大幅上升,6月8日达到年内最高点(119.81和121.19),分别上涨5.19%和5.14%。
2010年10月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13.5 11.3 8.9 3.8 3.2
-2.2-2.8 -4.3 2009'10 -10 2008'1 2008.4 2008.7 2008'10 2009'1 2009'4 2009'7 -5.4 -10.6 -20 -17.6 -17.9 -17.5 -19.6 -19.5 -21.3 -21.8 -24.1 -25.7 -25.6 -30 -27.9 -29.2 -28.7 -29.6 -29.8 -30.1 -32.5 -40 -43.1 -50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进出口月度增幅
as % of previous year
50 40 30 20 10 0
40 35.1 33.6 31.2 30.6 28.1 26.9 27.5 26.6 26.3 24.6 23.1 21.8 21.5 21.1 21.3 19.2 17.7 15.6 6.4
1970年-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15 10 5 0
经济增长率(%)
19 70 19 73 19 76 19 79 19 82 19 85 19 88 19 91 19 94 19 97 20 00 20 03 20 06 20 09
-5 -10 -15
世界贸易 世界经济 发达国家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2008'1 2008'3 2008.5 2008.7 2008.9 2008'11 2009'1- 2009'73 9
工业增加值
Source: China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2、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迅速萎缩。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分别为21.4%、 22.3%和23.2%,四季度骤降至4.4%,全年增 速17.3%,比上年回落8.3个百分点。 2009年1、2月出口继续下降,降幅达20%左 右,上半年进出口总值下降23.5%。2009年全 年进出口呈总体负增长(见图)
2011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2011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一)国际经济环境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前景莫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面临过热;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试图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新兴市场国家已启动加息进程,货币政策趋向从紧。
IMF对世界房地产市场的预测颇显悲观,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
发达国家出于恢复贸易收支平衡的动机要求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中的磨擦加剧,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上升。
对于发达国家,IMF在2010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201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25%,高出此前预测值0.5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8%,2011年为4.2%。
IMF同时预测发达国家经济体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7%,2011年为2.2%。
本轮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在2009年下滑3.2%。
总体来说,对世界经济影响举足轻重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是世界经济实现复苏的前提。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高失业率与低迷的房地产业是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
美国经济在2010年二季度实现了3.7%的增长,尽管较上季度回落1.1%,但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表明经济已开始复苏。
另外,美国经济先行指标——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由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每月公布)——9月份为54.4,已连续14个月超过50这一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预示美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扩张势头。
然而,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为9.6%,与8月持平,比危机前高出约4个百分点,这对依赖消费推动的美国经济增长构成了威胁。
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的成屋销售中位价环比下跌1.9%,较危机前最高价位下跌23%,7月份成屋销售量环比大跌27%,8月份销售量环比仅增长8.55%,这显示出住房补贴政策退出对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冲击,预计2011年美国房价仍将在底部震荡。
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和高失业率困扰的美国经济复苏“步履蹒跚”,IMF 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7%,明年经济增长率为2.2%,但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
2011年中国经济分析报告
2011年中国经济分析报告班级:小组成员:日期:目录一、2011国内经济简述.................................................................................................二、2011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三、2011年国内焦点经济问题分析............................................................................. 四趋势预测五总论参考文献...................................................................................................................一、2011年国内经济简述2011 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美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日本经济遭受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的严重打击,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新兴市场国家在高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速趋于降低,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等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开始从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蔓延。
尽管如此,世界经济出现二次衰退的风险较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稳定。
2011 年上半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明显,为缓解通胀压力、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和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导致上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今年一季度GDP 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上半年累计增长9.6%,同比放缓1.5 个百分点。
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0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秋季报告》预测,2011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4%左右,比2010年略有回落,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将上涨5.5%左右。
2010年金价走势总结和2011年展望
2010年金价走势总结和2011年展望第一部分:12月份黄金走势总结关于12月份金价走势,我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2月16日之前,第二个阶段是12月16日之后。
在第一个阶段,金价冲高回落,受爱尔兰债务危机的影响,金价于12月早些时候大幅拉升,最高上冲至1430.55美元/盎司的新高。
但是,受欧洲债务问题暂时没有扩大及爱尔兰随后通过财政削减方案的影响,市场围绕着欧债问题形成的避险情绪迅速退却,导致金价冲高后于12月7日和8日两个交易日分别大跌了20美元/盎司左右。
随后金价继续震荡,并于12月16日创出了1362美元/盎司的月内低点。
第二阶段,主导金价走势的多空力量趋于均衡。
一方面,虽然说爱尔兰债务问题于月初缓解,但该区域财政问题的根源并未有效解决。
在该月剩下的时间里,美国的评级机构再三调低相关国家的评级,使得市场始终保持一种忧虑状态,这使金价得以维持强势。
但是,另外一些因素却对金价形成抑制。
主要是美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提振了美元预期,同时欧元的持续走弱本身也会对金价走势形成抑制作用。
造成12月份金价疲软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爱尔兰通过财政预算缩减方案和近期地缘政治局势有所缓和。
另一方面,或者说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债收益率的迅速上升所致。
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与美元的需求相照应(如下图),二者的相关性达到61%以上,而美元的反弹会对金价形成抑制。
通过上面的关系与金价与美元反向走势的常识,我们不难理解12月早些时候金价为什么大跌的原因。
实际上,从月线上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持续上升了近4个月,12月份的升幅进一步加速,金价下跌前已从11月底的2.8%上涨至3.16%。
短期内,国债收益率的快速上涨不仅推升了美元的需要(主要有欧洲问题导致),同时,还降低了黄金的相对收益率,所以,金价受到美元反弹和相对收益率下降的双重抑制,从而出现回调。
上图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国际金价走势的直接对比,虽然在不同时期受到特定因素的干扰,我们总体可以看到,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国际金价走势之间整体还是呈反向的,二者的相关性为-0.35左右,2003年之后的负向相关性进一步扩大。
2010年成果丰硕 2011年前景向好——我国玻璃行业2010年运行分析及2011年前景展望
7. 0 5 O
2 1 年 ,我国玻璃 行业依然是 基于和挑 战并存 。从 近 0 1
期看 ,进入 2 1 年 以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 20 01 0 9年高 水平的基础上增速将放缓 ;国家对房地产采取进一步的调控 政策。为此将对玻璃行业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 。随着全球
21 00年 1 1 份 全 国平 板 玻 璃产 销 率 累 计 完 成 9 . — 0月 53 %。 三 是 玻 璃 出 口 呈恢 复 性 增 长 。 2 1 0 0年 1 1 — 0月 ,全 国 平
生产能源 、建设生态产业和生态社会已经 成为 人类社会发展
的必由之路 。 此外,出口政 策及国际经济环境调整 ,将加大企业竞争 压力 。国家进一步调整平板玻璃 出口退税率 ,由 5 %调至 0 , 将加大平板玻璃出口企业压力 。近年来各 国贸易保护力度不 断加大 ,新兴经济体崛起 ,市场竞争加剧 。我 国产品会面临
更多 的贸易壁垒和 贸易摩擦 以及来 自发展中 国家的竞 争压 力。 针对 目前出现 的问题及今后面临的挑 战,我国玻璃行业
和企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第一 ,搞好行业准入管理 ,严格控制新上项 目。玻璃行 业和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发 【0 9 8号文件精神 ,按照 《 20 】3 平
种等方面更高需求。因此我国玻璃行业应大力发展加工制品
业 ,提 高产品科技含量 和附加 值 ,延长产 业链 ,开发新 材 料 、新产品 ,推进行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升 级。 国家对节能 、环 保和低碳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低碳发展 不仅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更重 要的是确保能源安全和 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率 、开发可再
圜
l 3 5 7 9 1 1 2 2 4 6 8 0 1 1 月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2期2010年国际经济环境及2011○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在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携手努力下,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延续,但进程并不尽如人意。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总体态势有望好于去年,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复苏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一、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形势及面临的重大挑战2011年是关系到世界经济能否持续复苏的关键之年。
总的判断是:全球经济将保持复苏态势,整体形势可能会好于2010年,但风险困难依然较多,曲折波动难以避免。
一方面,在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复苏的萌芽有望发展壮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3%;另一方面,当前世界经济还没有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制约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因素还较多,面临着一些挑战。
1.金融领域“病患”尚存。
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全球金融系统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陷于崩溃边缘,时至今日,金融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一是金融机构的排险工作进展缓慢。
虽然金融危机已历时两年多,但多数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仍有大量坏账尚待剥离处理。
据IMF 最新估算,2007年~2010年,全球金融机构累计出现的有毒资产规模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目前仅核销了50%左右,美国目前尚有大约4000亿美元待处置。
坏账和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使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和市场流动性受到了严重制约,有可能拖累更多的金融机构破产。
二是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还在不断倒闭。
2010年,美国被关闭的银行总数达到157家,创下1992年美国信贷危机结束以来的新高。
三是全球股票市场剧烈震荡。
美国道·琼斯指数、英国富时指数、日本日经指数的年内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波幅分别为20.9%、25.7%和29.7%。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受损直接造成经济局部“瘫痪”甚至整体坏死,金融系统功能的完全恢复还有待时日。
这将对2011年世界的经济的整体健康运行产生一定影响。
2.就业状况难有改观。
金融危机给各国就业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全球失业大军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09年全球失业率达6.6%,失业者总数近2.12亿人。
2010年以来,就业状况并没有随着经济复苏有所好转,世界经济正面临“无就业增长型”的复苏。
一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美国的失业率全年维持在9.4%以上,远高于4%的历史平均水平;欧元区的失业率从4月份起已连续8个月处在10%的历史最高水平;日本的失业率2010年11月份处于5.1%的高位。
二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
受人口增长较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失业率普遍高企。
2010年11月,巴西、俄罗斯的失业率分别为5.7%和6.7%。
IMF 预测,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将会在2011年一直持续,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将处在9%左右。
这将对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产生严重影响。
一方面,高失业将制约消费需求,削弱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尤其是美欧国家的周期性失业可能会转化为结构性失业,对其长期潜在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持112011年第2期续高失业率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严重时会引发游行、暴乱甚至政权更替,动摇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基础。
3.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强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少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措施大幅增加,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保护手段更加多样化。
提高关税、实施进口配额等直接限制进口的传统贸易保护壁垒再度活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和特保等贸易救济措施日益成为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二是保护范围更加广泛。
贸易保护的对象除了覆盖传统货物贸易外,还向与贸易有关的劳动力雇用、投资和金融等领域扩展。
三是保护形式更加隐蔽。
一些国家采取加强进口流程管理手段,使进口手续更加复杂。
在继续推行“社会责任管理9000”标准的同时,发达国家还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加快ISO26000标准的制定,试图使企业社会责任转化为国际标准,以形成新的国际贸易壁垒。
四是保护的目的更具战略性。
新一轮贸易保护注重通过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为本国具有优势的产业输出产品、输出技术提供支持。
美欧国家提出的“碳关税”是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名义,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入为目的,并借以输出本国低碳技术和产品。
虽然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长远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但一国短期内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确能够尝到一些“甜头”,再加上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实施保护措施有着现实的动力。
因此,2011年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干扰依然突出。
4.政策协同难度加大。
金融危机爆发之初,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就应对危机达成空前一致,出现了少有的“同进”局面。
然而,2010年以来,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同的基础逐渐削弱。
一方面,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进程出现分化,东强西弱态势初步显现;另一方面,各国自身经济基础尤其是物价水平差异明显,新兴市场经济体在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也承受着远高于发达国家的通胀压力。
因此,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自顾”倾向,分歧明显。
一是发达经济体出现了经济刺激政策的“进退之争”。
二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了“进退不一”的局面。
三是一些国家特别是资源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已经有所转向。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情况将进一步分化,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分歧难以弥合,从而加大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5.主权债务风险未消。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纷纷增加公共开支,以刺激经济增长,却导致政府债务迅速增加,使发达经济体中实力相对薄弱的欧洲国家不堪重负,引发了主权债务危机,一度成为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的“最大不确定性”。
随着欧盟和IMF救援机制的启动,以及有关国家改革措施的出台,欧元汇率开始较大幅度地回升,欧元区解体之忧可基本排除,主权债务危机大为缓解。
但对债务危机的后续影响要有清醒认识。
一方面,主权债务风险仍然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一些欧洲国家被迫实施财政紧缩计划,打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为本来相对脆弱的欧洲经济复苏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能完全排除主权债务危机的再次反复,从而放慢欧元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6.大宗商品行情和主要货币汇率将延续震荡态势。
2010年,国际市场原油、铜、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发生了剧烈震荡。
未来一个时期,由于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缓慢曲折,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均衡,主要货币特别是美元汇率持续波动,国际油价震荡徘徊的格局将会维持一段时间。
2011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稳定,加上主要货币汇率变化莫测、各国货币政策松紧有别,诱发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震荡的因素较多,从而加剧了各国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增大了对外部市场较为依赖国家的经济运行风险。
此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短期内还很难走出困境,新技术、新兴产业短时期内无法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自然灾害的发生尚不可预料,加之局部地区纷争不断等,都将成为影响未来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二、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经济环境的政策建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在极为困难复杂的情况下,我国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
2011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仍将面临关键的时期,也是我国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为“十二五”开好局的重要时期。
因此,要科学判断、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国内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1.把稳定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基调。
在国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在国际,要以二十国集团(G20)为平台,122011年第2期(上接第10页)题。
因为形成这种差距,不仅是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足带来的,不仅受自然条件差异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主要是由于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区域之间人口无法自由流动等方面的改革不到位造成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立足点和目标主要不应仅仅放在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方面的差距,而应立足于缩小地区之间城乡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
从这一理念出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多管齐下,采取发展经济、有序转移人口、加大转移支付、改革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支持特殊地区的经济发展。
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的民族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国家支持的重点要放在解决上述特殊地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而不是不顾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地盲目开发上。
二是促进人口有序转移到经济相对发达、就业岗位较多和收入较高的地区。
三是加大对特殊地区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是无法单纯靠自身的努力缩小与其他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的。
因此,要从保护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对这些地区的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不仅是对居住在当地的这一代人的“补偿”,更是保护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家园。
四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城乡二元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呼吁各国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国际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配合,保持合理的政策力度,审慎稳妥地把握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节奏、力度,巩固世界经济复苏的良好势头。
2.妥善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要采取综合措施主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是要积极寻求通过磋商、协调解决国际贸易问题,推动各主要贸易伙伴履行遏制保护主义的承诺,并促使一些国家尽快取消已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
二是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利用当前发达经济体在危机中趋向保护国内产业、在经贸规则制定中话语权减弱的时机,推动国际经贸规则向更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
三是要支持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绕开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开展海外并购或直接投资,构建全球生产、营销体系。
四是对一些国家滥用贸易规则的做法,适时适度运用反倾销、反补贴等工具予以反击,为我国出口企业争取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3.努力降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在做好重要商品进出口调节的同时,特别要注重增强粮食、能源资源的供给能力和资源储备。
粮食方面,既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把中央关于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做好主要农产品的收购工作;又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继续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规划,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