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一种含长联接链的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分析

一种含长联接链的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分析

林业工程学报,2019,4(6):83-90JournalofForestryEngineeringDOI:10.13360/j.issn.2096-1359.2019.06.012收稿日期:2019-03-25㊀㊀㊀㊀修回日期:2019-08-05基金项目: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8081Z);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575)㊂作者简介:饶纤纤,女,研究方向为表面活性剂㊂通信作者:宋冰蕾,女,副教授㊂E⁃mail:ccfsbl@jiangnan.edu.cn一种含长联接链的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分析饶纤纤,武辰俞,骆庆莉,刘芸姗,宋冰蕾*(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合成与生物胶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摘㊀要:以歧化松香为原料,经过酯化和季铵化反应,合成得到一种含长联接链的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简称R⁃D⁃12⁃D⁃R)㊂通过表面张力法㊁尼罗红荧光探针法和流变方法等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流变行为㊂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11mmol/L,临界胶束浓度处对应的表面张力(γcmc)为36.4mN/m,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20mN/m时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的负对数(pC20)为1.70,表现出很好的表面活性与聚集能力㊂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乳状液的液珠粒径也越来越小,乳状液也更加稳定,浓度大于0.10mmol/L的乳状液在放置7d以上依然可以保持稳定,这说明R⁃D⁃12⁃D⁃R还具有良好的稳定乳液的能力㊂R⁃D⁃12⁃D⁃R在溶液中可以自组装形成蠕虫胶束,使溶液表现出显著的黏弹性㊂在测试的振荡频率范围内,体系的弹性模量(Gᶄ)始终大于黏性模量(Gᵡ),表现出溶液具有显著的弹性特征㊂关键词:松香;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表面活性;蠕虫胶束;黏弹性中图分类号:TQ33.47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2096-1359(2019)06-0083-08Synthesisandpropertiesofarosin⁃basedgeminisurfactantcontainingalongspacerRAOXianxian,WUChenyu,LUOQingli,LIUYunshan,SONGBinglei∗(SchoolofChemicalandMaterialEngineering,JiangnanUniversity,TheKeyLaboratoryofSyntheticandBiologicalColloids,MinistryofEducation,Wuxi214122,Jiangsu,China)Abstract:Rosinisoneoftherenewableforestresourceswithfavorablebiodegradabilityandbiocompatibility.Rosinacidisthemaincomponentofrosin,anditsuniquetricyclicphenanthreneskeletonstructureshowsstronghydropho⁃bicity.Rosinisthusoneoftheimportantrawmaterialsforpreparing"greensurfactant".Geminisurfactantsconsistedoftwohydrophilicheadgroups,twohydrophobictailchainsandonespacergroup.Comparedwithconventionalsur⁃factants,Geminisurfactantsshowedlowercriticalmicelleconcentration,highersurfaceactivityandgoodlimesoapdispersibility.Geminisurfactantshadrichaggregationbehaviorandcouldformvariousaggregatessuchasthick⁃walledvesicles,tubularstructures,spongyaggregatesandwormlikemicelleswithoutanyadditives.ThespacergroupwasanimportantstructuralelementoftheGeminisurfactant.Thelength,rigidityandpolarityofthespacerhadanimportantinfluenceontheinteractionsbetweenthesurfactantmolecules.Herein,takingthedisproportionatedrosinasthestartingmaterial,arosin⁃basedGeminisurfactantwithlongspacer,abbreviatedasR⁃D⁃12⁃D⁃R,wassynthesizedthroughesterificationandquaternizationreactions.ThesolutionbehaviourofR⁃D⁃12⁃D⁃Rwasinvestigatedusingthesurfacetension,fluorescenceandrheologymethods.Theresultsshowedthatcmc,γcmcandpC20ofR⁃D⁃12⁃D⁃Rwere0.11mmol/L,36.4mN/mand1.70,respectively.Thevolumeofthetricyclicditerpenestructureofthedehydroabiet⁃icacidunitwasrelativelylarge,leadingtodensearrangementofsurfactantsattheair/waterinterface.R⁃D⁃12⁃D⁃RthusexhibitedastrongerabilitytoreducesurfacetensionthanthatofGeminisurfactantscontainingflexiblehydropho⁃bictails.R⁃D⁃12⁃D⁃Ralsoshowedexcellentperformanceinstabilizingemulsions.Withtheincreaseofsurfactantcon⁃centration,theparticlesizeoftheemulsionbecamesmaller,leadingtomorestableemulsions.Emulsionswithcon⁃centrationlargerthan0.10mmol/Lremainedstableafterbeingplacedforover7days.Inaddition,R⁃D⁃12⁃D⁃Rcanself⁃assembledintowormlikemicellesandendowedthesolutionswithremarkableviscoelasticity.Thiswascausedby林业工程学报第4卷thebendedlongspacertowardsthealkyltails,resultinginincreasedmolecularpackingparameter.Withintheinvesti⁃gatedoscillaryfrequencies,theelasticmodulus(Gᶄ)wasalwaysabovetheviscousmodulus(Gᵡ),indicatingtheso⁃lutionswereelasticinnature.Theinvestigationofrosin⁃basedsurfactantswashelpfultorevealnewprinciplesofmo⁃lecularinteractionsandcouldprovidemoresystemscontainingnovelself⁃assembledaggregates.Keywords:rosin;Geminisurfactant;synthesis;surfaceactivity;wormlikemicelle;viscous㊀㊀从分子结构来看,双子表面活性剂通常由两个亲水头基㊁两条疏水尾链和一个联接基组成㊂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㊁更高的表面活性㊁良好的钙皂分散性以及独特的流变性等[1-3],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相对较大的分子量与更为复杂的分子结构,能够在自组装过程中产生更为丰富的聚集行为,可形成厚壁囊泡㊁管状结构㊁海绵状聚集体和蠕虫胶束等多种聚集形态[4-6]㊂联接基团是双子表面活性剂重要的结构要素,联接链的长度㊁刚柔性和极性对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7]㊂将具有不同化学结构的联接链引入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内,有望进一步丰富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㊂目前,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原料,对缓解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㊂松香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可再生林产资源,具有可生物降解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㊂松香酸是松香的主要成分,其独特的三环菲骨架结构具有强疏水性,是制备 绿色表面活性剂 的重要原料之一[7]㊂近年来,人们合成了很多新型的松香基表面活性剂分子,并将其用于制备Pickering乳液[8]㊁泡沫[9]㊁管状囊泡[5]与蠕虫胶束[7]等㊂可见松香基团的存在,可以显著影响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自组装行为㊂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质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㊂以歧化松香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R⁃D⁃12⁃D⁃R,该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除了含有两个松香酸基团,还含有一条长联接链㊂笔者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㊁乳化性能以及流变行为,考察了长联接链及松香基团的存在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歧化松香为工业级,南京梧松林产化工有限公司;二甲基乙醇胺,1,12⁃二溴十二烷为分析纯,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氯化亚砜等其他试剂及溶剂均为分析纯㊂核磁共振谱仪(BrukerAdvance400MHz);质谱仪(PerkinElme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ALA);Sciencelinet100型全自动表面张力仪;VHX⁃1000超景深三维显微镜;UL⁃TRA⁃TURRAXT18basic均质机;DiscoveryDHR⁃3旋转流变仪㊂1.2㊀R⁃D⁃12⁃D⁃R的合成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R⁃D⁃12⁃D⁃R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具体合成步骤如下:1)脱氢枞酸的纯化㊂将100g歧化松香㊁400mL石油醚和10mL乙醇置于1000mL烧杯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70ħ下恒温5min后加入乙醇胺(14.05g,0.23mol),搅拌10min后冷却到室温,减压抽滤得到白色固体,然后将所得固体用乙醇/水(体积比为1ʒ1)重结晶,得到较纯的乙醇胺盐,随后用乙醇/水(体积比为1ʒ1)在加热状态下溶解所得乙醇胺盐固体,加入乙酸(21g,0.35mol)进行酸化,冷却后有白色固体析出,减压抽滤得到白色固体㊂最后用乙醇/水(体积比为1ʒ1)重结晶,得到的白色固体即为脱氢枞酸纯品㊂产率:21.5%㊂2)脱氢枞酸二甲基胺基乙酯(化合物1)的合成㊂将脱氢枞酸(30g,0.1mol)加入带有尾气吸收装置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瓶中㊂温度升至55ħ后缓慢滴加SOCl2(14.3g,0.12mol),滴加结束后升温至60ħ,反应3h㊂随后在冰水浴条件下,将得到的脱氢枞酸酰氯(31.9g,0.10mol)的二氯甲烷溶液缓慢滴加到二甲基乙醇胺(10.7g,0.12mol)中,继续反应0.5h后,将除去溶剂后的黏稠溶液溶解于水中,用NaOH水溶液将pH调至12 13㊂用石油醚萃取,有机层用水洗5 6次,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㊂抽滤后,所得液体在减压下除去溶剂,最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产物(洗脱剂为石油醚ʒ乙酸乙酯=2ʒ1),得到黄色黏稠状液体即为化合物1㊂产率:78.1%㊂3)R⁃D⁃12⁃D⁃R的合成㊂将化合物1(5g,0.0135mol)的丙酮溶液和1,12⁃二溴十二烷(2.1g,0.0064mol)加入250mL茄形瓶中,并置于70ħ油浴中反应,12h后反应结束㊂冷却至室温后有固体析出,将减压抽滤得到的固体用丙酮洗3次,最后将固体置于60ħ下真空干燥12h,得到的白色固体即为R⁃D⁃12⁃D⁃R㊂产率:58.4%㊂48㊀第6期饶纤纤,等:一种含长联接链的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分析图1㊀R⁃D⁃12⁃D⁃R的合成路线Fig.1㊀SyntheticrouteofR⁃D⁃12⁃D⁃R1.3㊀表面活性的测定1.3.1㊀吊环法测定R⁃D⁃12⁃D⁃R的表面张力利用DCAT⁃21型DataPhysics表面张力仪测定R⁃D⁃12⁃D⁃R水溶液的表面张力㊂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各40mL于称量皿中,在(25ʃ0.1)ħ下测试,实验所用水均为18.2MΩ㊃cm的超纯水㊂获得γ⁃logC的关系曲线图,进而可以获得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处对应的表面张力γcmc㊁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及使表面张力降低20mN/m气液界面张力的效率C20等参数,并通过Gibbs吸附公式(1)和(2)计算得到表面活性剂R⁃D⁃12⁃D⁃R分子在空气/水界面的最大吸附量Γmax,进而求得每个R⁃D⁃12⁃D⁃R分子在空气/水界面的最小占据面积Amin㊂Γmax=-12.303nRTdγdlogCæèçöø÷(1)Amin=1/NAΓmax(2)式中:T为绝对温度;R为气体常数(8.314J/(mol㊃K));C为表面活性剂R⁃D⁃12⁃D⁃R水溶液的浓度;γ为表面张力;NA是阿弗加德罗常数;n为常数,其值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㊁表面活性剂类型等有关[10-11]㊂1.3.2㊀尼罗红探针法测定R⁃D⁃12⁃D⁃R的cmc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R⁃D⁃12⁃D⁃R水溶液各8mL,分别加入装有尼罗红的样品瓶中,超声㊁振荡处理后,利用CARYEclipse型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测定,求得临界胶束浓度cmc㊂测试温度为(25ʃ0.1)ħ㊂1.4㊀乳液测试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R⁃D⁃12⁃D⁃R水溶液各7mL,再分别加入7mL正癸烷,利用IKAULTRA⁃TURRAXT18basic型均质机对其进行机械乳化,转速为11000r/min,时间为2min㊂最后置于(25ʃ0.1)ħ恒温箱内静置,定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VHX⁃1000)观察并记录其微观照片㊂1.5㊀流变测试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R⁃D⁃12⁃D⁃R水溶液于(25ʃ0.1)ħ恒温培养箱中平衡96h㊂通过流变仪(DiscoveryDHR⁃3,TA)测定体系的稳态与动态流变行为㊂采用锥角为1ʎ㊁直径为60mm的锥板(ETC),锥板与平台的间距为29μm㊂测试前,样品置于样品台上静置5min㊂为了确定线性黏弹性区域,在测试前,先对体系进行频率为6.28rad/s的应变扫描,选择合适的应变值,以保证每个样品的后续测试都位于线性黏弹区㊂测试过程中控制温度在(25ʃ0.1)ħ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化合物1和终产品R⁃D⁃12⁃D⁃R的表征将产物溶于氘代DMSO中,用核磁共振谱仪检测;将产物溶于乙醇中,用质谱仪检测;将产物与溴化钾进行混合压片后,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㊂其结果分别如图2㊁3㊁4㊁5所示㊂化合物1的氢谱解析结果如下:1HNMR(400MHz,CDCl3)δ7.16(d,J=8.2Hz,1H,C14⁃1H),7.00(d,J=8.1Hz,1H,C13⁃1H),6.88(s,1H,C11⁃1H),4.26 4.11(m,2H,C23⁃2H),2.96 2.75(m,3H,C8⁃2H,C20⁃1H),2.55(t,J=6.1Hz,2H,C24⁃2H),2.31 2.23(m,8H,C26⁃3H,C27⁃3H,C6⁃1H,C4⁃1H),1.87 1.63(m,5H,C1⁃2H,C2⁃2H,C7⁃1H),1.53 1.43(m,2H,C6⁃1H,C7⁃1H),1.27 1.21(m,12H,C15⁃3H,C16⁃3H,C21⁃3H,C22⁃3H)㊂R⁃D⁃12⁃D⁃R的氢谱解析结果如下㊂1HNMR58林业工程学报第4卷图2㊀化合物1的氢核磁共振谱图Fig.2㊀1HNMRspectrumofcompound1图3㊀R⁃D⁃12⁃D⁃R的氢核磁共振谱图Fig.3㊀1HNMRspectrumofofR⁃D⁃12⁃D⁃R(400MHz,CDCl3)δ7.17(d,J=8.2Hz,2H,C11⁃1H,C52⁃1H),7.02(d,J=8.2Hz,2H,C12⁃1H,C53⁃1H),6.90(s,2H,C14⁃1H,C55⁃1H),4.69 4.48(m,4H,C21⁃2H,C40⁃2H),4.05(d,J=8.7Hz,4H,C22⁃2H,C39⁃2H),3.85 3.58(m,4H,C25⁃2H,C36⁃2H),3.47(d,J=6.8Hz,12H,C23⁃3H,C24⁃3H,C37⁃3H,C38⁃3H),2.92 2.81(m,6H,C7⁃2H,C15⁃1H,C48⁃2H,C56⁃1H),2.33(d,J=13.0Hz,2H,C4⁃1H,C47⁃1H),2.17-2.11(m,2H,C6⁃1H,C45⁃1H),1.91 1.67(m,14H,C1⁃2H,C2⁃2H,C7⁃1H,C26⁃2H,C35⁃2H,C43⁃2H,C44⁃2H,C48⁃1H),1.48 1.20(m,44H,C6⁃1H,C7⁃1H,C16⁃3H,C17⁃3H,C18⁃3H,C19⁃3H,C27⁃2H,C28⁃2H,C29⁃2H,C30⁃2H,C31⁃2H,C32⁃2H,C33⁃2H,C34⁃2H,C45⁃1H,C48⁃1H,C57⁃3H,C58⁃3H,C59⁃3H,C60⁃3H)㊂R⁃D⁃12⁃D⁃R的质谱解析㊂955.8(C60H98N2O42++C2H5O-)(乙醇为溶剂);991.7(C60H98N2O4Br+)㊂68㊀第6期饶纤纤,等:一种含长联接链的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分析图4㊀R⁃D⁃12⁃D⁃R的质谱图Fig.4㊀MSspectrumofR⁃D⁃12⁃D⁃R图5㊀R⁃D⁃12⁃D⁃R的FT⁃IR图Fig.5㊀TheFT⁃IRspectrumofR⁃D⁃12⁃D⁃RR⁃D⁃12⁃D⁃R的红外谱图解析㊂3427cm-1处为样品中水的O H伸缩振动;2924和2846cm-1处的吸收峰为 CH3和 CH2中C H键的伸缩振动,1723cm-1处的吸收峰为C O键的伸缩振动,1626和1456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C C骨架的伸缩振动,1235cm-1处的吸收峰为酯基C O键的伸缩振动,1118cm-1处的吸收峰为头基处C N键的伸缩振动㊂2.2㊀R⁃D⁃12⁃D⁃R的表面活性R⁃D⁃12⁃D⁃R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曲线以及体系中尼罗红荧光强度随着体系浓度的变化关系见图6,所得到的表面活性参数见表1㊂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R⁃D⁃12⁃D⁃R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先是急剧下降,在达到某一转折点时开始变得平缓,该点对应的浓度即为R⁃D⁃12⁃D⁃R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其值为0.11mmol/L㊂尼罗红荧光探针法的结果也确证了这一数值㊂常见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96mmol/L㊂相比较而言,R⁃D⁃12⁃D⁃R的临界胶束浓度仅为CTAB的1/10,说明该表面活性剂具有极好的聚集能力㊂含有常规烷基链的Gemini表面活性剂12⁃12⁃12[12]的γcmc为41.5mN/m,而R⁃D⁃12⁃D⁃R的γcmc则为36.4mN/m㊂这与R⁃D⁃12⁃D⁃R分子内含有的松香基团有关㊂松香酸单元的三环二萜结构具有比较大的体积㊂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吸附过程中,界面层绝大部分被松香酸基团所占据,分子之间可以排列得更加紧密㊂与含柔性疏水链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相比,R⁃D⁃12⁃D⁃R表现出更强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㊂图6㊀R⁃D⁃12⁃D⁃R水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和尼罗红荧光强度随R⁃D⁃12⁃D⁃R浓度的变化曲线(25.0ħ)Fig.6㊀VariationsintheequilibriumsurfacetensionandintensityoftheNileredfluorescencewiththeR⁃D⁃12⁃D⁃Rconcentration(25.0ħ)表面张力下降20mN/m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的负对数(pC20),是衡量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效率的常用参数㊂R⁃D⁃12⁃D⁃R的pC20值为1.70,明显高于含有常规烷基链的双子表面活性78林业工程学报第4卷剂[13],这表明R⁃D⁃12⁃D⁃R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更高㊂同时也说明该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具有更高的吸附效率㊂通过计算可知,R⁃D⁃12⁃D⁃R的吸附量为1.73μmol/m2,其最小分子占据面积为0.96nm2㊂而具有相同联接链长度的含有柔性疏水基团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12⁃12⁃12[12]的最小分子占据面积为1.5nm2㊂这说明,尽管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R⁃D⁃12⁃D⁃R具有两个大体积的刚性疏水基团,但由于分子间具有很强的疏水相互作用,可以更加紧密地排列在气/液界面上,占据更小的界面面积㊂表1㊀R⁃D⁃12⁃D⁃R的表面活性参数(25.0ħ)Table1㊀SurfaceactivityparametersforR⁃D⁃12⁃D⁃Rat25.0ħ项目cmc/(mmol㊃L-1)C20/(mmol㊃L-1)pC20γcmc/(mN㊃m-1)Γmax/(μmol㊃m-2)Amin/nm2R⁃D⁃12⁃D⁃R0.11a(0.10b)0.021.7036.41.730.96㊀注:a为表面张力法测的结果;b为尼罗红荧光探针法测的结果㊂2.3㊀R⁃D⁃12⁃D⁃R的乳化性能乳状液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通常由油㊁水和表面活性剂3种组分组成㊂图7为R⁃D⁃12⁃D⁃R稳定的正癸烷/水乳状液在(25ʃ0.1)ħ下静置1d和7d的宏观照片,形成的乳状液均为水包油型(O/W)㊂当R⁃D⁃12⁃D⁃R浓度低于0.1mmol/L时,体系无法形成稳定的乳液,说明较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不利于乳状液的稳定㊂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也随之增加㊂浓度大于0.1mmol/L的乳状液在放置7d以上时,依然可以保持稳定㊂从乳状液的微观照片(图8)可以看出,乳液的液珠粒径分布均匀㊂此外,在静置7d后,乳状液的液珠尺寸明显比静置1d后的液珠小,这是由于少量的大液珠聚并并分相后造成的㊂随着R⁃D⁃12⁃D⁃R浓度的增大,乳状液的液珠粒径也越来越小,乳状液也更加稳定㊂这一现象表明,R⁃D⁃12⁃D⁃R除可以稳定泡沫外,还具有良好的稳定乳状液的性能,显示出很好的乳化能力㊂注:R⁃D⁃12⁃D⁃R浓度从左到右依次为:0.01,0.05,0.1,0.6,1,3,6mmol/L图7㊀R⁃D⁃12⁃D⁃R水溶液/正癸烷乳状液放置1d(a)和7d(b)的宏观照片(25.0ħ)Fig.7㊀ThephysicalappearanceofemulsionsstabilizedbyR⁃D⁃12⁃D⁃Rfor1day(a)and7days(b)(25.0ħ)a㊁b:0.6mmol/L;c㊁d:1.0mmol/L;e㊁f:3.0mmol/L;g㊁h:6.0mmol/La㊁c㊁e㊁g:1d;b㊁d㊁f㊁h:7d图8㊀R⁃D⁃12⁃D⁃R稳定的正癸烷/水乳状液静置1和7d后的微观照片Fig.8㊀Opticalmicroscopyimagesofdecane/wateremulsionsstabilizedbyR⁃D⁃12⁃D⁃Rfor1dayand7days88㊀第6期饶纤纤,等:一种含长联接链的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分析2.4㊀R⁃D⁃12⁃D⁃R的流变行为R⁃D⁃12⁃D⁃R在水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增加其浓度能够得到具有明显黏弹性的水溶液㊂图9为R⁃D⁃12⁃D⁃R水溶液的稳态剪切曲线图㊂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20mmol/L时,体系的黏度与剪切速率无关,几乎保持不变,呈现出牛顿流体的特征,黏度只有数个毫帕秒㊂而在50 160mmol/L浓度范围内,溶液则呈现出非牛顿流体的行为,在低剪切速率下发生了剪切稀化现象,说明溶液中存在蠕虫胶束㊂Chu等[14]研究了一种脒基磺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EDAS),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体系也有类似的流变行为㊂虽然并未观察到零剪切黏度的平台,但R⁃D⁃12⁃D⁃R浓度的增加,明显可以促进体系黏度的增加㊂通过比较20和50mmol/L的样品黏度可知,表面活性剂浓度仅增大30mmol/L,但体系的黏度增大了4个数量级,表现出溶液黏度对R⁃D⁃12⁃D⁃R浓度的强依赖性㊂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加,体系的黏度可达数千帕秒㊂根据堆积参数理论[15]P=v/a0l,其中,v为表面活性剂分子疏水基团的体积,a0为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头基在聚集体表面所占的面积,l为疏水基团完全伸展后的长度㊂当排列参数满足1/3<P<1/2时,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倾向于形成蠕虫胶束㊂R⁃D⁃12⁃D⁃R分子内存在两个大体积的疏水基团,这会引起排列参数的增加,进而诱导胶束朝着低曲率聚集体的方向生长㊂另一方面,疏水联接链长度也影响着体系中的聚集行为㊂R⁃D⁃12⁃D⁃R的联接链含有12个碳原子,大于两个离子头基之间的静电平衡距离,于是,联接链向聚集体内部弯曲,插入胶团内核,以降低体系的自由能[16]㊂在这里,联接链充当了疏水基团的作用㊂这种情况客观上也造成了分子排列参数的增加,有利于蠕虫胶束的形成㊂图9㊀不同浓度R⁃D⁃12⁃D⁃R溶液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曲线图(25ħ)Fig.9㊀PlotsofviscosityofR⁃D⁃12⁃D⁃Rsolutionversusshearrateat25ħ为了进一步考察R⁃D⁃12⁃D⁃R水溶液的黏弹性,通过动态剪切的方法研究了该黏弹溶液的弹性模量(Gᶄ)和黏性模量(Gᵡ)随振荡频率(ω)的变化(图10)㊂在测试的振荡频率范围内,不同浓度的样品都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㊂即体系的弹性模量(Gᶄ)始终大于黏性模量(Gᵡ),表明这些溶液具有显著的弹性特征㊂原因在于,表面活性剂分子内含有较大体积的松香酸基团和长的疏水联接链,易于组装形成长的蠕虫胶束㊂胶束之间紧密缠绕引起了体系弹性的增加,使溶液表现出类似凝胶的状态㊂注:实心符号代表弹性模量(Gᶄ),空心符号代表黏性模量(Gᵡ)图10㊀R⁃D⁃12⁃D⁃R水溶液的动态流变曲线图(25ħ)Fig.10㊀DynamicshearrheologyofR⁃D⁃12⁃D⁃Rsolutions3㊀结㊀论以歧化松香为初始原料,经过酯化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长联接链的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R⁃D⁃12⁃D⁃R㊂该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11mmol/L,表现出极好的聚集能力㊂在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时,R⁃D⁃12⁃D⁃R的水溶液与正癸烷形成的乳状液能够稳定存在7d以上㊂松香酸基团和长联接链的存在,增加了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体积,使得R⁃D⁃12⁃D⁃R易于形成较长的蠕虫胶束,溶液表现出较好的黏弹性㊂可见松香基团的存在,可以显著增强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㊂对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可以提供更多具有新颖自组装行为的体系,并有助于揭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新规律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JIAH,LENGX,WANGQX,etal.Controllableemulsionphasebehaviourviatheselectivehost⁃guestrecognitionofmixedsurfactantsatthewater/octaneinterface[J].ChemicalEngineeringScience,2019,202:75-83.DOI:10.1016/j.ces.2019.03.036.[2]PISÁRC㊅IK,POLAKOVIC㊅OVÁ,MARKULIAK,etal.Self⁃as⁃semblypropertiesofcationicgeminisurfactantswith98林业工程学报第4卷biodegradablegroupsinthespacer[J].Molecules,2019,24(8):1481.DOI:10.3390/molecules24081481.[3]ASADOVZH,AHMADOVAGA,RAHIMOVRA,etal.Mi⁃cellizationandadsorptionpropertiesofnewcationicgeminisur⁃factantshavinghydroxyisopropylgroup[J].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Data,2019,64(3):952-962.DOI:10.1021/acs.jced.8b00815.[4]赵剑曦.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发展方向[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8,16(2):14-19.DOI:10.3969/j.issn.1008-1100.2008.02.002.ZHAOJX.Significanceofinvestigationofgeminisurfactantsanditsdevelopmenttrends[J].FineandSpecialtyChemicals,2008,16(2):14-19.[5]FENGL,XIEDH,SONGBL,etal.Aggregateevolutionina⁃queoussolutionsofaGeminisurfactantderivedfromdehydroabi⁃eticacid[J].SoftMatter,2018,14(7):1210-1218.DOI:10.1039/c7sm02173a.[6]LIWK,XIEDH,SONGBL,etal.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orderedmesoporoussilicausingrosin⁃basedGeminisur⁃factants[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2018,53(4):2434-2442.DOI:10.1007/s10853-017-1709-y.[7]CHENJJ,SONGBL,PEIXM,etal.Rheologicalbehaviorofenvironmentallyfriendlyviscoelasticsolutionsformedbyarosin⁃basedanionicsurfactant[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2019,67(7):2004-2011.DOI:10.1021/acs.jafc.8b06985.[8]YANXY,ZHAIZL,XUJ,etal.CO2⁃responsivePickeringe⁃mulsionsstabilizedbyabio⁃basedrigidsurfactantwithnanosilica[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2018,66(41):10769-10776.DOI:10.1021/acs.jafc.8b03458.[9]LEIL,XIEDH,SONGBL,etal.Photoresponsivefoamsgen⁃eratedbyarigidsurfactantderivedfromdehydroabieticacid[J].Langmuir,2017,33(32):7908-7916.DOI:10.1021/acs.lang⁃muir.7b00934.[10]王琳琳,徐徐,陈小鹏,等.松脂的催化歧化反应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色谱,2007,25(3):413-417.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3.028.WANGLL,XUX,CHENXP,etal.Characterizationofthere⁃actionproductsfrompinegumcatalyticdisproportionationby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J].ChineseJournalofChro⁃matography,2007,25(3):413-417.[11]王海峰,姜占国,马玉玲,等.新型松香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分析[J].现代化工,2012,32(5):79-81.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12.05.017.WANGHF,JIANGZG,MAYL,etal.Synthesisandanalysisofnovelrosin⁃basedcationicGeminisurfactants[J].ModernChemicalIndustry,2012,32(5):79-81.[12]ALAMIE,BEINERTG,MARIEP,etal.Alkanediyl⁃.alpha.,.omega.⁃bis(dimethylalkylammoniumbromide)surfactants.3.Be⁃haviorattheair⁃waterinterface[J].Langmuir,1993,9(6):1465-1467.DOI:10.1021/la00030a006.[13]孙玉海,董宏伟,冯玉军,等.系列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6,64(18):1925-1928.DOI:10.3321/j.issn:0567-7351.2006.18.013.SUNYH,DONGHW,FENGYJ,etal.Synthesisandsurfaceactivitypropertiesofaseriesofcationicgeminisurfactants[J].ActaChimicaSinica,2006,64(18):1925-1928.[14]CHUZL,FENGYJ,SUX,etal.Wormlikemicellesandsolu⁃tionpropertiesofaC22⁃tailedamidosulfobetainesurfactant[J].Langmuir,2010,26(11):7783-7791.DOI:10.1021/la9045822w.[15]ISRAELACHVILIJN,MITCHELLDJ,NINHAMBW.Theoryofself⁃assemblyofhydrocarbonamphiphilesintomicellesandbi⁃layers[J].JournaloftheChemicalSociety,FaradayTransactions2,1976,72:1525.DOI:10.1039/f29767201525.[16]水玲玲,郑利强,赵剑曦,等.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活性研究[J].精细化工,2001,18(2):67-69,82.DOI:10.13550/j.jxhg.2001.02.002.SHUILL,ZHENGLQ,ZHAOJX,etal.Thesurfacetensionstudyofgeminisurfactantsystems[J].FineChemicals,2001,18(2):67-69,82.(责任编辑㊀田亚玲)09。

松香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松香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3 松香改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以松香为原料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松香改性 阳离子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比较 , 有着自身独 特的性能 。它在使用时对环境的 p H 值要求不严 , 易于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20 世纪 80 年代中 期 , 人们研究开发了松香与多元醇 , 如乙二醇 、季 戊四醇以及环氧乙烷反应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但这些工艺方法至今还没有工业化生产 。为了获得 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物质和高生成率以及易于生产和 操作的工艺路线 , 人们正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
研究 , 他们以松香脂或歧化松香与氨基酸反应合成 了新型松香类两性表面活性剂 。这类物质由于合成 不易控制 , 且氨基酸原料价格较贵 , 目前实用化还 较为困难 。作者认为 , 松香改性的两性表面活性剂 可由松香与顺丁烯酸酐反应合成出马来松香 , 使松 香获得 3 个羧基 , 然后再从这 3 个羧基着手进行阳 离子化和阴离子化反应 , 由此获得松香改性的两性 表面活性剂 。
合成了一系列由松香改性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
RCOOCH2CH (O H) CH2N (CH3) R1 式中 R1为 —CH2CH2O H 、—CH2CH (O H) CH2O H 、 —C ( CH2 O H ) 2 CH3 、—CH2 CH2 OCH2 CH2 O H 等 。 合成出的这类物质有着相当好的润湿性能 、乳化性
(1) 氢化松香缩水甘油酯的合成
RCOO H + NaO H
RCOONa + H2O
RCOONa + ClCH2CH CH2 O
RCOOCH2CH CH2 + NaCl O
(2) N - (3 - 氢化松香酸酰 - 2 - 羟) - 丙基 N , N , N - 三乙醇基氯化铵 ( HREOA) 的合成

表面活性剂最新设计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最新设计研究进展

word整理版表面活性剂最新研究进展人类的日常生活,各类生产活动,多种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表面活性剂品种和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表面活性剂科学不断发展,迄今方兴未艾,表面活性剂已经深入到生命起源以及膜材料、纳米材料、对映体选择性的反应等各个领域中,设计新的有特殊用途和应用价值的表面活性分子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

新的功能型表面活型剂与附加的官能基团的性质和位置有密切关系, 对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修饰会导致其结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单位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相对一般常言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而讲的,通常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且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像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一样,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凝聚、乳化、稳定泡沫、保护胶体、增溶等性质,广泛应用作胶凝剂、减阻剂、增黏剂、絮凝剂、分散剂、乳化剂、破乳剂、增溶剂、保湿剂、抗静电剂、纸张增强剂等。

因此,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根据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所带电荷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如阴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缩合烷基苯醚硫酸酯等。

两性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丙烯酸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丙烯酸-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两性聚丙烯酰胺等。

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类共聚物等。

阳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烯烃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亚乙基多胺与表氯醇共聚季铵盐、淀粉或纤维素高取代度季铵盐、多聚季铵盐、聚多羧基季铵盐等。

开发低廉、无毒、无污染和一剂多效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将是今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趋势。

松香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松香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R OOH 二 C
10(L】 )、
RCOC1 H(( ( ) 一 )、 R CH2 )Na H  ̄ 3
R【(【H( ) O3 、 _)’ R CH S Na
式中
R 为 H或烷 基
着 寻求 天然化学 品原 料 和价格低 廉 的新 型原料 这两 个 方 向发展 ,这 就 给 以松 香为原 料 的改性 表面 活性 剂 的研 究及其深 加 工提供 了 一个 发展 的契机 。 目前 表 面活性 剂主要 分为 4类 :阴离 子 、阳 离 子 、两性 离 子和非 离子型 表面 活性剂 其 应用 也较 为广 泛 ,可 用 作 乳 化剂 、润 湿 剂 、分 散 剂 、杀 菌 剂 、抗静 电剂 、增溶 剂 、洗 涤剂 、助 染剂 、防腐剂 和防霉剂 等。 松 香 是 一 种 主要 含 有 烷 基 氢 化 菲 结 构 的树 脂 一 酸 ,其分 子结构 中庞 大 的 、非极性 三 环结 构具 有 良 好 的疏水 性 ,而极 性 的羧基 部分 叉具 有亲水 性 ,因 此松 香属 于典型 的两亲 分子 ,经不 同的试剂 改性后 可以得 到 阴 离 子 型 、 阳离 子 型 和非 离 子 型 表 面 活
强 。若作 为洗 涤剂 使用 时 ,对织 物纤维 和 人 的皮 肤
会产 生较 大的影 响。它 和其他 表 面活性 剂 的复 配性 能也 相对较 差 ,而 且在 酸性溶 液 中将失 去作 用 。 针对 松 香 酸 钠 存 在 的 些 缺 点 ,美 国 的 Hema 发明 了 一种 先 以松 香 酰 氯 化 ,再 和 有 机磺 r n
合成橡 胶 的乳化剂 和
些 物质 的浮选 剂
RO C ONa O +
R X OH( 香 酸)+Na H— () 松 O
然 而 ,这 种表面 活性剂 形成 溶液后 ,其碱 性较

松香系表面活性剂研究综述

松香系表面活性剂研究综述
这 类 反 应 所 得 产 物 可 配 制 成 洗 涤 剂 、头 发 整 理 剂 、纤 维 染 整 处 理 、 PVC 塑料等抗静电剂使用, 它还具有较强杀菌作用。由松香胺衍生的 季铵盐也有很好的性能, 这类表面活性剂水溶性较好, 广泛用于工业 清 洗 剂 、杀 菌 剂 、油 井 抗 蚀 剂 以 及 废 水 处 理 中 管 道 的 抗 蚀 剂 、浮 选 剂 等。
松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酸: 枞酸、长叶松酸和新枞酸等, 改性后得 到松香胺( 主要成分是脱氢枞胺) 和松香醇( 主要成分是脱氢枞醇) 。松 香 的 改 性 产 物 如 氢 化 松 香 、歧 化 松 香 和 马 来 松 香 等 都 可 作 为 合 成 表 面 活性剂的原料, 利用它们的活性基团, 可以合成一系列与脂肪酸、脂肪 胺 、脂 肪 醇 类 表 面 活 性 剂 结 构 相 似 而 又 独 具 特 色 的 产 物 。 与 其 它 的 表 面活性剂一样, 以松香为原料的表面活性剂也分为 4 种类型, 即阴离 子 型 、阳 离 子 型 、非 离 子 型 和 两 性 表 面 活 性 剂 。
科技信息
○科教视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7 年 第 22 期
松香系表面活性剂研究综述
韩建军 (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 自贡 413000)
摘要: 论述了我国松香系列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研究现状, 分析比较了各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情况, 提出了今后松香表面活性剂 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松香; 表面活性剂; 发展
松 香 是 一 种 可 再 生 的 天 然 资 源 。一 般 以 溶 液 状 态 存 在 于 某 些 针 叶 树的树脂道中, 尤其在松属树木中含量最多, 可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按 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3 种类型—脂松香、浸提松香和浮油松香。

松香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松香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第3期
梁梦兰 ,等 : 松香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 ・
松香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梁梦兰 ,孙宝国
( 北京轻工业学院 化工系 ,北京 100037)
Ξ
摘要 : 以松香 (或歧化松香) 为原料 ,通过与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酯化 ,或通过与环氧乙烷加成 , 制备了不同聚合度的松香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用 IR 和1 HNMR 确证了结构 。通过性能 测定表明它们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 分散力 、 乳化力和对高稠原油的乳化降粘作用 。松香聚乙二 醇酯 ( M r ,PEG = 1000~1500) 对高粘稠的王官屯原油 ( 30 ℃ 粘度为 90600mPa・ s) 的乳化降粘率大于
・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 细 化 工 FIN E CHEM ICAL S
1999 年 总第 16 卷
1 实验
1. 1 主要原料 、 试剂和仪器
松香 ( R) ,酸值 167. 5mg KO H/ g ( 自测) ; 歧化松 香 ( DR) ,酸值 162. 7mg KO H/ g ( 自测 ) , 均由中国林 业科 学 院 林 产 化 学 工 业 研 究 所 提 供 。环 氧 乙 烷 ( EO) , 含量大于 99 % , 北京氮普北分气体公司提 供 。聚乙二醇 ( PEG) , 分子量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1000 、 1500 ,均为市购试剂 。 F YX 03 高压釜 ( 大连第四仪表厂 ) ; 红外光谱 仪 ,simadizn IR 400 ( 日本) ; 核磁共振仪 ,Varian ( 美 国) ; 界面张力仪 ,J EH Y - 180 ( 承德市试验机厂) ; 粘 度计 ,Brookfield Visometer ( 美国) 。 1. 2 R 或 D R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 备 1. 2. 1 酯化法合成程序 在装有加热套 、 搅拌器 、 温度计 、 分水器和冷凝 管的四口烧瓶中 , 按 R ( 或 DR) 与 PEG 等摩尔比进 行投料 , 将 R 先粉碎 , PEG 分子量大于 600 时先熔 融 ,加料后迅速升温 , 缓慢搅拌 , 加热到 200 ℃时加 入 2. 0 %~5. 0 % ( 以总投料量为 100 %计) 的酸性催 化剂 ,反应温度 240~290 ℃,最好在 280~285 ℃,反 应时间 1~3h ,兼顾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 单酯含 量) 反应时间最好在 80 ~90min ,反应结束后加少量 碱中和催化剂至 p H 为 7. 5 。迅速倒出使产物冷却 。 以 R 为原料得到棕色膏状产品 ; 以 DR 为原料得到 浅黄色膏状产品 。产物经 IR 和1 HNMR 确证结构 。 ν—OH ) ,2850 ,1720 IR ( 液膜法 ,cm - 1 ) : 3400 ~ 3600 ( 1 ν ( COOCH2 ) , 1090 ~ 1100 ( ν a C— O— C ) ; HNMR ( CDCl3 , δ ) :1. 18~1. 38 ( 42 ,102 ,192 ,202位 — CH3 ) ,3. 50~3. ) ,6. 8~ 7. 0 90 ( — OCH2 ) ,4. 10~4. 40 ( RCOOCH2 — ( 芳环 ,歧化松香衍生物有此化学位移 ) ,9. 6 ~ 10. 0 (— O H) 。 1. 2. 2 EO 开环加成法合成程序 将 EO 计量罐称重 ,在冰水中充分冷却后与 EO 储罐 、 氮气瓶 、 抽真空系统连接好 , 在经抽真空和氮 气置换后 ,小心地将一定量的 EO 转移至计量罐中 , 再称重 ,以减量法计 EO 重量 W 1 。 根据实验设计的 R ( 或 DR) 聚氧乙烯衍生物中 EO 的平均聚合度 n 和 W 1 , 按计算量 W 2 称取 R ( 或 DR) 和 5 %碱性催化剂于高压釜中 。 W 2 = 302 ⅹW 1 / ( n ⅹ 44 ) ( 其中 302 为 R 分子 量 ,44 为 EO 分子量 , n 为实验所要求的平均聚合 度)

以松香为原料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用途及发展趋势

以松香为原料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用途及发展趋势

以松香为原料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用途及发展趋势作者:杨滨丽,栾玉斌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森工集团总公司刊名:林业科技情报英文刊名: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1,33(2)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魏晓惠.曹德榕松香改性制备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州化学2004,29(1)2.连锦花.孙果宋.黄科林.LIAN Jin-hua.SUN Guo-song.HUANG Ke-lin松香系列表面活性剂现状与发展[期刊论文]-化工技术与开发2009,38(5)3.崔国友.莫炳荣.陈文纳.黄科润脱氢枞酸蔗糖酯的无溶剂法合成研究[会议论文]-20064.周存.刘燕军.成英松香酸聚氧乙烯酯的合成工艺与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4,23(3)5.张国运松香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期刊论文]-日用化学工业2004,34(2)6.赖文忠.陈家强.周文富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会议论文]-20007.谢文磊.XIE Wen-lei松香酰谷氨酸的合成及表面活性[期刊论文]-林产化学与工业2001,21(2)8.武文洁.赵小华.WU Wen-jie.ZHAO Xiao-hua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皮革化工2006,23(2)9.杨燕.蒙冕武.赵临远.YANG Yan.MENG Mian-wu.ZHAO Lin-yuan三乙醇胺对松香的改性[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3)10.李晓瑄.居明.李星玮.Li Xiao-xuan.Ju Ming.LI Xing-Wei松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纸浆纤维的防霉性[期刊论文]-纸和造纸2005(3)本文链接:/Periodical_lykjqb200102063.asp x。

一种新型季铵盐松香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一种新型季铵盐松香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一种新型季铵盐松香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郭乃妮;杨连利【摘要】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icient and new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rosin surfactant was synthesized. First, intermediate product 3-chloro-2-hydroxypropyl rosin acyloxy (Ⅰ) was prepared by rosin reacting with epichlorohydrin, second, the product 3-rosin acyloxy-2-hydroxypropyl-N, N, N- 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Ⅱ) was prepared byⅠreacting with trimethylamine, third, the final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and emulsifying abi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solu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was 3.7 ×10-5mol/ L with surface tension method, the critical surface tension was 35.9 mN/m, the emulsifying power of separating time of 10mL water was 29min. The emulsifying abi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Ⅱ) is superior to 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 benz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and other conventional surfactants.%合成了一种环保高效的新型季铵盐松香表面活性剂,先将松香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中间产物3-松香酰氧-2-羟丙基氯(Ⅰ),Ⅰ再与三甲胺反应制得目标产物新型季铵盐松香表面活性剂3-松香酰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Ⅱ),通过FT-IR和元素分析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目标产物Ⅱ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乳化能力进行了研究。

松香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松香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松香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松香是一种由松树分泌的液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它可以被用来制造改性材料,应用于环境保护、建筑材料、涂料、汽车零件及医疗器械等技术领域。

本文详细论述了松香的特性、改性与应用研究的进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表明,松香有着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多种改性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已经有不少研究人员将松香用于构建树脂、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其他复合材料,来实现更佳的抗腐蚀、抗热、抗冲击及机械强度等性能。

此外,也有许多研究者将其用于改善涂料的耐腐蚀性、色彩稳定性及摩擦学性能等,以及提高汽车部件的耐热、耐冲击、耐磨损性能等。

总之,松香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未来,其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松香;改性;应用;研究进展
Abstract:。

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研究进展

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研究进展

农 活性 卉 l J 址指 分 l 『 l l - f 禽 仃 求水 和亲 油 , 溶 液的 能 定 向排 列 , 能 使农 张 著 卜 降的物 质 。 I l 前 ,表而 刺 的蟓 料 i : 要求源 也 石资源 ,众 所剧 知 ,化 资 源 日赢枯 竭 ,寻找 天然 i , J 再 乍 的 H 质 资源 是一 条必经 之路 。 松 香足 种 , 物 质资源 ,其 来源丰 高 ,天然 可 , l , 要成 分包 括枞 酸 树脂 酸 海松 睃 树 脂酸 。树 脂酸 具 r ‘ 个一 环骨 架结 构 , 人 分 订 个烈 键 和 个黢 基两 种活 性 I 。近 儿年 水 ,… 人然 I q } I f , 卜 的 资源 如精 炎 、脂肪 酸等 为原 料制 得 的表 活 性刹 化 界L 』 l 起丁 人的兴趣 ,使用 天然 存在 的 原料 具彳 丁 更好 的, 物 降解 件_ 1 I 。 j 松 乔特 殊的 结构 性质 ,来源 。 | 高等 特 点 , 松乔 埔 & 活 刺 ‘ “址 Ⅲ 内外 研 究的热 点 。 在 2 0 1 I } 纪2 0年 代就 外腱 r 刈 松 香类 i f t [  ̄ i r , - 性刷n 勺 研究 ,之 后荚 闲 、 ¨本 、前苏 联等进 i 彳' r 广 泛 且 入 的研 究 。 我 田埘 松香 的研 究始 _ j : t . 1 t t : 纪末 , 合成 r彩种新 表 性 剂 ,这 _ 匕 活性 剂 有优 良的润湿 、 乳化 、起 泡 、破乳 、 、增 溶 、洗 涤 、杀菌 、抗 静 l 乜 等 能 。 】 。 小 叟综述 了 1 日内外松 香 季铵 表 面活 性荆 的研 宄进 , 分 析其 成 疗法 引 川领 域 , J f : 提 … 今后 的发展 趋势 。
…1 陶分类号] T Q

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叶圣丰;翟兆兰;饶小平;高宏;宋湛谦;商士斌
【期刊名称】《生物质化学工程》
【年(卷),期】2022(56)3
【摘要】松香是一类产量丰富、价格低廉的可再生林产资源,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农业、橡胶、油墨、涂料等领域。

松香的三环二萜结构具有超强的疏水性,通过催
化异构、Diels-Alder加成等手段引入亲水基团可制备高附加值、易生物降解的绿色表面活性剂。

本文从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4个大类
对松香基表面活性剂应用的文献及专利进行综述,重点分析了羧酸盐、磺酸盐、硫
酸盐和磷酸盐4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多元醇型和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甜菜碱型和氧化胺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析松香基表面活性剂产业化开发的新技术及新产品概况,提出松香基表面活性剂替
代传统表面活性剂的潜在应用领域。

同时,对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发展与产业
化发展进行了评价与展望。

【总页数】8页(P67-74)
【作者】叶圣丰;翟兆兰;饶小平;高宏;宋湛谦;商士斌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5
【相关文献】
1.非季铵盐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2.松香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3.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研究进展
4.松香基Gemini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5.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研究进展

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研究进展

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研究进展
徐丽锋;贺丰华;王鹏;王宗德;范国荣;陈尚钘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14(041)015
【摘要】介绍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概况,阐述以松香酸和脱氢枞胺为起始物合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分析其特性和应用领域,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徐丽锋;贺丰华;王鹏;王宗德;范国荣;陈尚钘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省莲花县林业局,江西萍乡337100;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
【相关文献】
1.一种新型松香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J], 汪凯明;张永昌;李苗;彭锦雯;邓卫星
2.松香基胆碱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J], 郑建强;刘莉;饶小平;宋湛谦;商士斌
3.松香基季铵盐型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J], 王娟;王丹;商士斌;沈
明贵;齐帆
4.微波合成氢化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及其性能 [J], 黄志;韦小杰;陈小鹏;郑秋兰
5.松香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分析 [J], 韩世岩;宋湛谦;金钟玲;李淑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相关资料:1. 《非季铵盐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李娟李保同刘泽学段久芳韩春蕊查显俊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木质材料科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能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系统归纳了其合成概况和基础物理性质。

合成进展中以对松香改性增强亲水性能的亲水基团成键机理为主线,对表面活性剂进行分类总结,包括仅含氧(O)原子基团的醚、酯、羧酸类表面活性剂,含氧(O)和氮(N)原子基团的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含氧(O)和硫(S)原子基团的硫酸、磺酸类表面活性剂以及含氧(O)、氮(N)和硫(S)原子基团的胺基盐类表面活性剂。

通过归纳非季铵盐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物理性质数据,剖析其与普通柔性长链表面活性剂物理性质区别,并对其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展望,指出该类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化行为研究和功能材料合成中具有重要发展潜力。

; 非季铵盐; 表面活性剂;2016年01期2.《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研究的新进展》王鹏王宗德陈金珠范国荣陈尚钘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是其高附加值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根据松香基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的解离性质不同,将表面活性剂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及两性离子型,并针对近十几年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研究的最近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松香; 成果;年10期3.《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詹舒辉李娟李保同徐永霞韩春蕊查显俊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能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木质材料科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性特征,系统概括了可分解型、可反应型、螯合型、Bola型以及双子型5类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状况;并根据合成反应原理和分子结构,从合成方法、反应难易程度、收率、表面活性等方面详细分析归纳了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现状;根据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优异的生物降解、金属螯合、反应活性等功能性性能,总结了其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对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在合成类型、微观形态等基础研究和功能性性能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空白和发展潜力。

; 松香基; 合成; 应用;年09期4.《松香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黄高山湖南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湖南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湖南长沙410128松香分子结构中的三环菲骨架和高级脂肪酸的长链烃基一样具有疏水基,并可通过其中的羧基、双键等活性基团引入亲水基,故松香可代替石油化工产品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原料,符合当前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综述了国内外松香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过程中的主要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更多还原文内图片:; 松香; 合成;年05期5.《松香改性制备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曹德榕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可制备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等四类表面活性剂。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以松香和改性松香为主要原料合成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这些表面活性剂在使用过程中的主要优势和存在问题。

; 改性松香; 表面活性剂;年01期6.《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蒋丽红王亚明昆明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主要包括4类——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介绍了各自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并简单分析了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优点。

最后展望了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 表面活性剂; 合成; 应用;2015年05期7.《松香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研究进展》贺丰华王鹏王宗德范国荣陈尚钘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省莲花县林业局,阐述以松香酸和脱氢枞胺为起始物合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分析其特性和应用领域,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 铵盐; 表面活性剂;年15期9.《松香基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张立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讨论了合成中存在的热点研究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 Gemini表面活性剂; 合成;年04期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咸阳师范学院化学系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及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本文主要综述了这四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合成的松香类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科研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作为乳化剂、洗涤剂、杀菌剂、缓蚀剂、破乳剂、润湿剂、降黏剂、泡沫剂、助染剂、抗静电剂等使用。

结合环保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松香合成的各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建议和展望。

; 表面活性剂; 松香酸; 合成; 应用;年06期10.《松香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并介绍了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表面活性剂; 松香衍生物;年04期11.《松香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阴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探讨了松香系列表面活性剂在工业生产、农业和日用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结合松香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对今后新型松香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 松香; 合成; 性能; 应用;年04期12.松香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结合工业化和环保型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要求对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表面活性剂; 合成; 研究; 展望;年10期13.《手性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长治学院化学系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按照天然手性源种类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阐述了酒石酸基、氨基酸基、糖基和松香基等手性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手性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立体选择性等特点。

最后,指出了手性碳原子的立体构型对于手性Gemini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行为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展望了其在制备手性介孔材料、药物载体和胶束催化等领域的发展趋势。

; Gemini; 合成; 胶束;年07期14《枞酸型松香树脂酸衍生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能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总结了枞酸型松香树脂酸衍生物在造纸、油墨、表面活性剂、胶黏剂等传统行业以及新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松香树脂酸衍生物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衍生物; 应用;年S2期15《松香活性基团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昆明理工大学大学化学工程学院:-C=C-双键(共轭和非共轭)和-COOH羧基官能团,并对这两种活性基团展开主要的反应研究。

分别阐述了松香这两种活性基团改性后在造纸工业、黏合剂工业、表面活性剂工业及医学方面的应用进展。

; 活性基团; 改性; 应用;年04期16《松香胺类衍生物在非表面活性剂方面的应用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松香胺类衍生物在非表面活性剂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催化特定氧化反应、手性反应及手性拆分、Maillard反应、抗菌活性、离子识别、施胶、废水处理、缓释、缓蚀、助焊剂等方面。

; 衍生物; 非表面活性剂; 应用;年06期17《中性松香造纸施胶剂的稳定性》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表面活性剂种类和胶体保护层类型等是影响中性松香造纸施胶剂稳定的主要因素。

简要介绍决定这些因素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进展。

; 中性施胶; 胶体稳定;年01期18《松香基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875(DA)为原料,经中间体N,N-二甲基脱氢枞胺(DMDA),在乙腈溶液中,DMDA分别与1,3-二溴丙烷(摩尔比2.4∶1)和对溴二亚甲苯(摩尔比2.2∶1)加热回流48h,得到二(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N′-(1,3-亚丙基)溴化二铵(DDMPDAB)和二(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N′-对二亚甲苯基溴化二铵(DDMXDAB)两种双子表面活性剂。

用元素分析,FTIR,1HNMR和13CNMR对二者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其表面性能如下:DDMPDAB的阳离子表面活性物的质量分数为94.2%,临界胶束浓度为2.1×10-5mol/L,乳化力为22min,泡沫力为149mm,泡沫稳定性为53mm,Krafft为42℃,HLB为10.24;DDMXDAB的阳离子表面活性物的质量分数为90.8%,临界胶束浓度为8.0×10-5mol/L,乳化力为26.5min,泡沫力为160mm,泡沫稳定性为91mm,Krafft为43℃,HLB为10.88。

二者与N-脱氢枞基-N,N,N-三甲基硫酸甲酯铵(DTMAS)、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DDMBA...; 去氢枞胺;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双子表面活性剂;期刊:年11期19《松香的精细化工利用(Ⅰ)——松香的组成与性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系列讲座将分六部分 :(1)松香的组成与性质 ,(2 )松香在高分子材料中应用 ,(3)松香在油墨涂料中应用 ,(4)松香在表面活性剂中应用 ,(5 )松香和松香酯乳液 ,(6 )松脂成分分析和特殊组分利用。

本讲主要介绍松香的来源、用途、化学性质及其改性方法。

; 化学性质; 精细化工利用;年04期20《松香改性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广州510650,对其进行了分类阐述 ,即基于羧基的改性、基于双键的改性、基于羧基和双键的改性以及其它方面的改性 ,并展望了此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更多还原; 改性; 酯化;年06期21《松香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先进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是自然界极其丰富的一种天然树脂,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松香因其氢菲环结构刚性强而具有显著的结构特点,其刚性可与苯环媲美。

在当前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形势下,合成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已成为近年来高分子研究领域的热点。

因此,松香用于高分子合成的研究正日益引起重视。

本文综述了松香及其衍生物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包括高分子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等方面的合成,并对松香应用于高分子合成的前景加以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