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gis基本功能实现

合集下载

基于WebGIS_的矢量数据加载功能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GIS_的矢量数据加载功能设计与实现

智慧地球NO.04 202446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基于WebGIS的矢量数据加载功能设计与实现何敏灿1 潘婵玲1 鲍资元1 曲瑞超1 李柏强2(1.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储备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0)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中,加载矢量数据的功能常见于桌面端软件,桌面端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浏览器/服务器(B/S )模式中不常见。

全球广域网(Web )系统具有跨平台和免安装的特性,促使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作为基底的业务系统逐渐增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矿山、海洋及数字城市等行业。

文章探讨了基于WebGIS的矢量数据加载功能设计,用户能够自主选择文件并置入以WebGIS为基底的系统中,WebGIS拥有便利性和跨平台性等优势,弥补了WebGIS对客户端文件系统操作能力不足的缺陷,业务适配能力更广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加载矢量数据中图分类号:TP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36(2024)04-0046-03DOI :10.19301/ki.zncs.2024.04.014WebGIS的优势在于利于信息共享,Window系统、Linux系统及移动平台的Android 、IOS均可以使用同一套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便利性,降耗了系统开发成本[1]。

在Web系统中,通常更注重客户端[2],由于浏览器的安全限制,浏览器对文件系统的访问限制较多,Web系统的数据大部分由服务器返回,只有小部分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Cookie )能够一直保存在浏览器中,客户端无法大量存储和记录用户数据。

不能处理过多数据和浏览器、不能存储大量数据的特点使WebGIS无法实现如Arcgis或Qgis桌面端GIS平台由用户自主选择文件系统中的矢量数据进行加载功能。

Web平台具有桌面端平台便利性、跨平台、免安装及兼容性好的优点[3],许多行业的业务系统会优先选择Web作为系统基底,在WebGIS中实现矢量数据加载功能十分必要,也是决定WebGIS能否适配更多业务的一大瓶颈。

WebGIS的基本体系架构

WebGIS的基本体系架构

WebGIS的基本体系架构请具体阐述WebGIS的基本体系架构,包括具体分类、结构、各部分组成,并结合实例展开讨论各体系结构的优缺点。

①常⽤的WebGIS体系架构包括集中式体系架构、C/S模式、B/S模式和C/S模式与B/S模式混合的模式;②集中式:由⼀台或者多台服务器组成中央服务器,多个节点服务器与中央服务器连接。

由中央服务器同⼀进⾏资源和任务调度。

节点服务器之间⽆需通信和协作,只需要与中央服务器通信协作即可。

优点:部署结构简单、数据容易备份、总费⽤较低;缺点:中央计算机需要执⾏所有的运算,当终端很多时,会导致响应速度变慢③C/S模式: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包括两层C/S模式和三层C/S模式。

两层C/S模式客户机包括⽤户界⾯GUI和部分乃⾄全部GIS功能单元,服务器端则存放数据库或者部分GIS功能单元。

优点:交互性好,能充分发挥客户端的处理能⼒,安全性较好,适合处理⼤量数据;缺点是:客户端集中了GUI 和应⽤程序模块,⽐较庞⼤,开发和管理维护的成本较⾼,对客户端软硬件及⽤户的素质要求较⾼,是典型的胖客户端/瘦服务器模式。

服务器则集中了数据和部分应⽤,因⽽是⼀种庞⼤的两端式结构。

这种模式存在着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应⽤扩展的⼀系列问题,程序升级需要每个客户端都安装新的客户端应⽤程序,代码重⽤率低。

三层C/S 模式是将原来的客户端⼀侧的应⽤程序模块与图形⽤户界⾯分开,放到服务器端,从⽽形成了图形⽤户界⾯(客户端)/应⽤层/数据服务器的三层体系结构。

三层模式与两层模式⽐较其特点为: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共享性强,服务器可以为处于不同平台的客户应⽤程序提供服务,在很⼤程度上节省了开发时间和资⾦投⼊;程序代码可重⽤性较好。

④B/S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可以看做是三层C/S模式的⽹络实现,在这种结构下⽤户⼯作界⾯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三层结构:客户端浏览器、⽹络服务器+应⽤服务器、GIS数据库+属性数据库。

智慧气象webgis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气象webgis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气象webgis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气象WebGIS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智慧气象WebGIS系统是一种基于Web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系统,可以用于全面、准确地监测、预测和分析气象信息,为气象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提出一个智慧气象WebGIS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架构智慧气象WebGIS系统的架构包括前端、中间件和后端三层,具体如下:1.前端层: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可以使用地图、图表等可视化形式展示气象数据,并可以进行查询、分析、预测等操作。

2.中间件层:主要包括服务器和数据库。

服务器负责接收用户请求并发送响应,同时也负责与数据库进行数据的交互。

数据库用于存储气象数据和相关信息。

3.后端层: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数据采集通过气象仪器和传感器获取实时气象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数据库;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算法和模型对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预测和分析结果。

三、功能模块智慧气象WebGIS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用户管理:实现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权限进行操作。

2.地图展示:将气象数据通过地图形式展示出来,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并可以通过时间轴进行切换。

3.数据查询:用户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等条件进行数据的查询,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

4.数据分析:用户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操作,生成图表和报告。

5.预测模型: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算法建立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未来气象情况。

6.告警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告警规则对气象数据进行监测,当数据超出规定范围时触发告警,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7.系统管理: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数据管理、模型管理等。

四、系统流程智慧气象WebGIS系统的流程如下:1.用户注册或登录系统,获取相应权限。

2.用户通过地图展示功能查看实时气象数据,并可以通过时间轴切换到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

基于Cesium的WebGIS三维客户端实现技术研究

基于Cesium的WebGIS三维客户端实现技术研究

(1)使用Cesium的Viewer类来创建一个三维地球,并加载地形数据; (2)使用Cesium的Scene类来设置光照、材质等参数;
(3)使用Cesium的Widgets类来添加各种交互控件,例如缩放、旋转等; (4)使用Cesium的Czml类来动态更新数据,实现实时渲染。
3.4网络通信
WebGIS是一种基于Web技术的GIS,它可以将地理信息数据通过网络发布,并 为用户提供各种空间信息服务和数据分析功能。WebGIS具有远程访问、可扩展性 和互操作性等优点,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3、基于Cesium的WebGIS三维 客户端实现技术
3.1数据处理
在进行WebGIS开发前,需要先进行数据处理,将原始数据转换成适合在 Cesium中显示的格式。通常,数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则将Cesium应用于旅游领域,通过三维实景可视化技术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 的旅游体验(李四等人,2022)。
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领域,而对Cesium三维实景可视化技术的 实现方法、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深入探讨相对较少。因此,本次演示将 从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与讨论等方面,对Cesium三维实景可视化技术进行全面分 析。
3、广泛的应用领域:Cesium三维实景可视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旅 游、交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近年来,新浪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 息、交流思想和分享生活经验的主要渠道。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新浪不断 优化其客户端的设计和功能。本次演示将介绍基于iOS的新浪SinaiOS客户端的实 现。
文献综述
Cesium是一种基于JavaScript的开源三维地球库,它能够利用WebGL技术实 现高性能的三维地球和场景可视化。在Cesium的基础上,许多研究者对三维实景 可视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张三等人(2021)探讨了Cesium在城市规划 中的应用,他们通过对城市建筑物的三维建模和可视化,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全新 的视角和工具(张三等人,2021)。李四等人(2022)

基于WebGIS的智慧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GIS的智慧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GIS的智慧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绪论智慧交通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交通运输领域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处理和分析,进而实现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安全保障等目标的一种综合性系统。

在当前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和城市交通运输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WebGIS技术的应用,则为智慧交通系统的实现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文基于WebGIS技术,探讨智慧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2.1 功能需求智慧交通系统主要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交通态势实时监测与分析,包括路况、车流量、拥堵情况等;(2)交通调度与指挥,包括信号灯控制、车辆调度与导航等;(3)行车安全警示,在路段出现危险情况时,智慧交通系统要及时向司机发出警示信息;(4)违法行为监测,在道路上有违法行为发生时,智慧交通系统要及时处置。

2.2 数据需求智慧交通系统需要在地图上显示相关交通数据,包括道路、交叉口、车流量、拥堵情况、事故发生地点等。

2.3 界面需求智慧交通系统需要提供易于使用和操作的界面,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

界面应简洁明了、图形化,同时可定制。

第三章系统设计3.1 系统框架设计系统整体采用B/S模式,基于WebGIS技术进行开发。

该系统包括前端、后端、数据库和硬件设施。

前端负责与用户交互,后端负责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控制,数据库存储相关数据。

3.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进行设计和管理,主要存储与道路、车辆、交通态势相关的数据。

3.3 前端设计前端采用Vue.js框架进行开发,通过AJAX技术实时获取后台数据,实现道路和交通态势的实时监测和显示。

3.4 后端设计后端采用Python语言进行开发,采用Django框架实现业务逻辑控制和数据处理。

后端主要负责道路和车辆信息的管理、交通态势分析和处理、实时交通安全警示等功能。

第四章系统实现4.1 前端实现前端主要实现道路和交通态势的实时监测和显示功能,通过使用WebGIS技术实现交通态势的监测和显示。

基于WebGIS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GIS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GIS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化的普及,城市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如何高效、全面地收集和管理城市数据,成为了城市管理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WebGIS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它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Web技术相结合,为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一、系统架构基于WebGIS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由前端展示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

前端展示系统主要负责数据可视化展示和交互操作功能,后台管理系统则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

前端展示系统使用最新的Web技术,采用响应式布局,兼容各种设备和浏览器。

地图界面采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能够高效地展示各类数据,并提供缩放、平移、测量、搜索、标注、分析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地图定位、选择、筛选各种信息,也可以通过图表、表格等方式查看数据。

后台管理系统也使用Web技术,使用Node.js作为后台框架,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将业务逻辑、数据模型和视图层分离。

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前后端交互采用RESTful API,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二、数据采集及处理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人口数据、交通数据、环境数据、安全数据等。

这些数据获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平台获取,另一种是通过新建传感器获取。

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包括政府开放数据平台、交通部门数据平台、气象局数据平台等,这些平台已经开放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可以供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使用。

比如交通部门数据平台中包括实时交通拥堵情况、高速公路收费站车流量等数据,可以帮助城市管理人员更好地管控交通。

新建传感器可以帮助获取更多的数据,比如可以新建空气质量传感器、垃圾填埋场渗漏液监测传感器等,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中,让城市管理人员更准确地掌握城市状况。

webgis的ogc标准

webgis的ogc标准

webgis的ogc标准WebGIS是基于Web技术实现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地图、数据和分析功能集成到一起,提供全新的地理信息展示和应用方式,方便用户在不同地点、不同设备上使用地理信息数据。

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致力于地理信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WebGIS的实现离不开OGC标准,下面我们将逐步介绍WebGIS的OGC标准。

一、WMS(Web Map Service)WMS是OGC中最基础的标准之一,用于实现WebGIS中的地图服务。

WMS通过网络协议将地图图层和元数据以图像的形式发送给Web客户端,实现动态地图显示。

它支持多种地图投影和地图样式,提供标准化的地图接口,使得不同来源的地图数据可以进行无缝合成。

二、WFS(Web Feature Service)WFS是OGC中用于实现WebGIS中矢量数据服务的标准。

WFS可以支持在Web客户端中将矢量数据交互性地编辑和处理,并能够将数据请求以XML形式发送给Web服务器,实现对矢量数据的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操作。

三、WCS(Web Coverage Service)WCS是OGC中用于实现WebGIS中网格数据服务的标准。

与WMS和WFS不同,WCS可以提供基于像元的数据,包括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气象预报等数据。

WCS可以支持数据的空间、光谱和时间查询,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取期望的网格数据。

四、WPS(Web Processing Service)WPS是OGC中用于实现WebGIS中分析服务的标准。

WPS可以将分析功能封装为Web服务,并通过网络协议将功能接口暴露给客户端,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调用分析服务进行地理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WPS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分析算法,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重复性。

总体而言,OGC标准在WebGIS中的应用可以使得不同数据源之间省去对接麻烦,从而实现地理信息共享、交互和应用。

Web-GIS技术原理与应用开发

Web-GIS技术原理与应用开发

Web GIS技术原理与应用开发第一章绪论WebGIS是Internet和www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是利用Web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是实现GIS互操作的一条最佳解决途径。

WebGIS的基本特点:(1).WebGIS是全球化的客户/服务器网络系统;(2). WebGIS是交互式系统;(3). WebGIS是分布式系统;(4). WebGIS是动态系统;(5). WebGIS是跨平台系统;(6). WebGIS能访问Internet异构环境;(7). WebGIS是图形化的超媒体信息系统;WebGIS的基础技术: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面向对象方法、客户/服务器模式、组件技术、分布计算平台。

>webGIS的几个应用层面:空间数据发布、空间查询检索、空间模型服务、Web资源的组织。

webGIS与GIS的不同之处:(1)它必须是基于网络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C/S),而传统的GIS大多数为独立的单机系统;(2)它利用Internet来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换,这就意味着信息的传递是全球性的;(3)它是一个分布式系统,用户和服务器可以分布在不同地点和不同的计算机平台上。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凡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之为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a.远程联机系统阶段;b.计算机互连阶段;c.标准化系统的阶段,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d.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系统阶段.计算机网络分类: 1.按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按通信媒体分类:有线网、无线网、无线有线混合网;3.按数据交换方式分类:线路交换方式、报文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方式。

4. 按使用范围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几种基本的联网设备:根据网络互连所在的层次,通常的联网设备有以下几类:①物理层互连设备,即中继器(repeater);②数据链路层互连设备,即网桥(bridge);③网络层互连设备,即路由器(router);④网络层以上的互连设备,通称为网关(gateway)或应用网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GIS工程项目》实习报告
一、实习任务
了解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Dojo、REST、JSON。

并实现加载在线地图服务以及编辑、鹰眼、底图切换功能。

平台:myeclipse
二、实习具体操作(每一步骤进行文字说明并附每步骤的主要图件)
1.配置arcgis-API与arcgis-sdk
①将解压后的arcgis_js_api与arcgis_js_sdk文件夹复制到tomcat的webapps目录下。

②将arcgis_js_api文件夹下的init.js中的‘[HOSTNAME_AND_PATH_TO_JSAPI]’替换成如下:
localhost:8080/arcgis_js_api/library/3.14/3.14/
对arcgis_js_api\library\3.14\3.14\dojo\dojo.js,同样进行替换。

③打开http://localhost:8080/arcgis_js_api/library/3.14/3.14/init.js ,出现如下内容,说明配置成功。

2.新建一个HTML文件,代码如下
3.运行如下
3.新建一个进行控制的html文件,代码如下
①添加与配置用到的css与js文件(要点)
②编写图层显示、树状列表的函数
③引用函数到网页
4.新建鹰眼的html
5.运行如下
6.整合鹰眼与图层树
7.添加切换底图的方法
8.运行如下
三、实习问题
1.切换底图失败
答:引入basemapgallery方法时未添加esri.dijit.basemapgallery 引用失败,无法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