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笔记大全(1)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笔记整理

初二物理笔记整理

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

1、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振动的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声。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三、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

温度相同但介质不同时,声速一般不同;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2、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3、熟记:声音在(15o C)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4、声速、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的关系: s=vt四、回声:1、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2、利用回声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

要听到回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公式: s=1vt2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人耳的构造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用途:用来收集声音。

2、中耳:鼓膜和听小骨。

用途:用来传声。

3、内耳:耳蜗(听觉神经丰富)。

用途:用来感知声音。

二、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三、耳聋的两种情况1、传导障碍:鼓膜、听小骨损坏。

2、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

四、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五、认识:1、传导障碍可治疗或借助仪器感知声音。

2、神经性耳聋不能治疗也不能借助仪器感知声音。

六、双耳效应:利用两只耳朵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即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就高。

2、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1)单位:赫兹,简称赫。

(2)单位符号:Hz。

3、音调由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4、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1)次声波:频率<20Hz (2)超声波:频率>20000Hz5、各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与人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笔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笔记

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主单位是m 。

① 1km=1000m ②1m=10dm=100cm=1000mm=106μm=109nm (①1dm=10cm ②1cm=10mm ③1mm=1000μm ④1μm=1000nm)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① 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叫做分度值。

) ② 放尺:沿所测长度正放③ 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 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时间的主单位是s 。

①1h=60min=3600S ②1min=60 S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错误是能够消除的。

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第2节 运动的描述1、 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2、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即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第3节 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4、速度的主单位是m/s ,常用单位是km/h 。

1m/s=3.6km/h5、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其特征是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所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图像如上图所示。

)6、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7、交通标志牌的含义:①路标:到某地还有多少km ;②限速标志: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km/h(限速多少km/h)。

8、车过桥(隧道)特殊在路程上。

路程=车长 + 桥长s=s 1 + s 2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νs t =,,/s km t h km h ν→→→②⇒=t s νt s ν=,,/s m t s m s ν→→→①1、实验原理: 。

超详细版学霸笔记-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1)

超详细版学霸笔记-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1)

学霸笔记——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精华版)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分类-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加速度。

- 运动的测量:利用公式计算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3.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合成-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 力的合成:若有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合成力等于各力的矢量和。

二、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边界时发生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2. 镜子和光的成像- 平面镜和弧面镜:平面镜反射光线保持平行关系,弧面镜能够使光线聚焦或发散。

- 光的成像:通过镜子反射光线产生虚像或实像。

3. 光的折射和光的颜色-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颜色越亮。

三、电和磁1. 电的基本性质和电流- 电的基本性质: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路是电流的路径。

2. 电压和电阻- 电压:电压是电源对电流的驱动作用,单位为伏特。

- 电阻:电阻阻碍电流通过,单位为欧姆。

3. 磁场和磁力- 磁场和磁力:磁场是磁铁或电流周围的力场,磁力是磁场对物体施加的力。

4.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 电磁感应: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磁场变化可以感应出电动势。

- 电磁波: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无线电波。

四、能量和能量转换1. 能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物体或系统做功能变化的能力。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

2.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是中学物理的基础阶段,它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基础知识。

下面是初中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1. 力学:-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第二定律是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力的大小,反比于物体质量;第三定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2. 热学:-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的一种度量,热量是物体间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热传导是通过物质分子间的碰撞传递热量,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热对流是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热量。

- 热膨胀:物体在升高温度时会发生体积膨胀。

3. 光学:-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等规律。

-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光滑表面上的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定律,光在介质中的折射遵循折射定律。

- 光的颜色和色散:白光经过棱镜折射后会分离成不同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4. 电学:-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体带有的电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场是电荷周围的电力场。

- 电路和电流:电路是电流的路径,电流是电荷载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数量。

- 电压和电阻:电压是电路中电势差,电阻是电流通过物体时产生的阻碍。

以上只是初中物理知识点的一小部分,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练习,可以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为进一步学习高中和大学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笔记

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笔记

精选星空的想象作文三篇精选星空的想象作文三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星空的想象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星空的想象作文篇1很久很久前的一个晚上,我难以入睡,于是来到窗前仰望星空。

那时的星空非常美,可惜那时的我还很小,不懂得欣赏。

今夜,我又一次下床,漫步到窗前来看星空。

不过这一次,我已经长大,懂得欣赏了。

只见天上的月亮几乎是浑圆的,只是有些地方有点残缺。

周围有些星星陪伴着它,虽然星星已经没有以前那样多了……,我凝望着星空,沉浸在幻想之中……很久很久以前,太阳和月亮本是一家人,他们有一群可爱的小宝宝——星星,一家人幸福地在天上生活着。

每天,太阳爸爸出去找食物,月亮妈妈在家里做家务,孩子们在外面玩耍,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开心。

可是有一天,它们不小心把天神庙一个非常华贵的玻璃瓶打碎了。

宙斯大怒,便命令它们昼夜守护星空,而且每天都不可以休息。

宙斯还故意把他们分开,让太阳爸爸去守护白天的天空,让月亮妈妈去守护夜晚的天空。

太阳爸爸怕月亮妈妈在夜晚的天空中寂寞,所以它特地向天神宙斯提了一个请求,让星星宝宝们陪伴月亮妈妈。

宙斯想了想同意了,太阳爸爸这才放下心来去“上任”了。

由于太阳爸爸在白天值班,所以天神宙斯很容易监视它;而月亮妈妈则轻松一点,因为宙斯每天晚上也要休息,它没法天天监视月亮妈妈,所以它派黑暗使者每14个月去视察月亮妈妈一次,这就是月全食。

太阳爸爸和月亮妈妈也只有在换班时才能见到对方,而且时间非常短暂,所以月亮妈妈经常声泪俱下,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下雨和听到的雷声。

宙斯没办法,只好让它们几年相聚一次,这就是日全食。

看着美丽的月亮渐渐被黑夜遮住,我的心也渐渐地飞了回来。

看着月亮又出来了,我笑了……星空的想象作文篇2我喜欢深邃静谧的夜。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一章_声现象(学生版)-新人教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一章_声现象(学生版)-新人教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们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同时区分开,如果时间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人们会觉得声音更响亮。

6.人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外界的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们就听到声音了。

7.从右表格中得到胡结论是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同种介质温度不同,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3、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比液体气体的快。

4、同种介质,如冰和水,状态不同,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9.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家吧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贝多芬就是通过骨传导来感受音乐的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

2.音调:声音的叫音调。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物体的振动越高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到。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

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

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1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1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物理重点学问点归纳1一、运动定义式:v=s/t扩展式:s=tv t=s/v实际运用:车辆过桥问题:v车=(桥长度+车长度)/总时间回声测距离:距离=0.5x声速x时间反射光测距离:距离=0.5x光速x时间速度的比拟:当时间一样时, 比拟路程长短, 路程长的速度快, 路程短的速度慢当路程一样时, 比拟时间长短, 时间短的速度快, 时间长的速度慢2二、声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响度:振幅大, 响度大;振幅小, 响度小。

声调:振动快, 音调高;振动慢, 音调低。

音色:人区分不同声音的依据。

乐音三要素:响度、声调、音色光速:340m/s超声:20000Hz 次声:20Hz (人耳无法听见)3三、光学光沿直线传播光速c=300000000m/s光的反射:反射角=入射角光反射时,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虚象、像与物的大小一样,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

光的折射:当光折射时,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入射角增大, 折射角增大, 入射角减小, 折射角减小。

光的色散:三基色:红、绿、蓝三原色:红、黄、蓝凸透镜成像:成像条件成像规律uu2f ff2f, 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分析:u=2f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u=f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视力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 近视眼用凹透镜4四、力学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 摩擦力等于使其运动的拉力(牵引力)牛顿第必须理, 当物体不受力时, 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的合成:二力方向一样时F总=F1+F2二力方向相反时F总=F1-F2浮力:浮力=物体重力(漂浮)浮力=物体重力-F`浮力=液体密度x排开液体体积xg压强:定义式:P=F/S液体压强:P=液体密度xgx液体高度水平地面固体压强:P=G/S=(固体密度x固体体积xg)/S帕斯卡原理:F1/F2=S1/S2杠杆平衡:F1xL1=F2xL2定滑轮:只变更力的方向, 不变更力的大小动滑轮:不变更力的方向, 只变更力的大小公式:拉力=重力/绳子根数功与功率:W=FxSW=PxtP=W/tP=FxV机械效率=W有用/W总=P有用/P总5五、热学发动机四冲程:吸气冲程(活塞向下运动, 吸气阀门开启)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 两阀门均关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活塞向下运动, 两阀门均关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 排气阀门开启)燃料释放的热量:Q=qxm物体温度升降改变的热量:Q=mc(t1-t2)或Q=mc(t2-t1)热效率:Q吸=效率xQ放6六、电学串联和并联:串联的各用电器(电阻)中电流相等;电压之和为电源电压。

初中物理学生读书笔记(机械运动)

初中物理学生读书笔记(机械运动)

初中物理学生读书笔记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测量
1、长度L 单位:米(m)测量工具:刻度尺
2、时间t 单位:秒(s)测量工具:钟表、秒表
3、质量m 单位:千克(kg)测量工具:天平(秤)
注:①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最大测量范围
分度值:最小刻度值(相邻两刻度之间的长度,它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误差: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

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误差。

③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二、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理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与否,我们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而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参照物。

三、运动的快慢
比较一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a、相同时间比路程。

B、相同路程比时间。

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速度。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路程用s表示,速度用v表示,则
v=s/t
速度的基本单位:米每秒,符号:m/s或m*s¯'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即v不变。

四、测量平均速度
我们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v,即v=s/t。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1.长度和时间的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

2.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千分尺等。

3.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打点计时器等。

4.误差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

2.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和公式。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和公式。

第三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3.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4.声波的概念和应用。

第四章:热现象
1.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3.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4.热平衡和热量守恒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基本特性: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状态。

4.全反射的应用:光纤通信等。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1.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重力的概念和应用。

3.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和应用。

九年级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一、光的传播与成像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在媒质中的传输过程。

光可以直线传播,当遇到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透射。

2.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透镜或反射后在物体上形成的像。

光的成像可以用光线追迹法和光线反射法来分析。

二、电学基础1.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用安培(A)表示。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之分。

2. 电阻与电功率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欧姆(Ω)表示。

电功率是电流通过电器元件时所能产生的功率,用瓦特(W)表示。

三、机械原理1. 力与运动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变化或者速度改变的作用。

根据牛顿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2. 机械能与功率机械能包括势能和动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四、声学基础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通过介质传播的波动。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声速。

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振幅决定了声音的音量,声速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五、能量转换与节能1. 能量转换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换,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

2. 节能与可持续发展节能是指通过合理使用能源和科学技术手段降低能量损耗。

实施节能政策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电磁学基础1. 电场与电势电场是指电荷周围产生的力场,电势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

2.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磁场是由电荷运动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是磁场对磁场中单位长度导线的作用力。

七、热学基础1. 热与温度热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指标。

2. 热量与传热热量是能量的传递形式,传热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归纳,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和实际问题解决。

九年级物理 笔记

九年级物理 笔记

九年级物理笔记一、内能。

1. 分子热运动。

-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热运动。

例如,打开一瓶香水,不久后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这是香水分子扩散的结果。

-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表现为引力。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 内能。

-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质量越大,内能也越大。

-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例如,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木头的内能;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是因为压缩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又通过热传递使筒壁发热。

- 热传递: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二、比热容。

1. 定义。

-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 单位:J/(kg·^∘C)。

例如,水的比热容c = 4.2×10^3J/(kg·^∘C)。

2. 物理意义。

-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本领。

比热容越大,物质的吸热本领越强。

例如,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在升高相同温度时能吸收更多的热量。

3. 热量的计算。

-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得Q = cmΔ t,其中Q表示热量,c表示比热容,m 表示质量,Δ 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三、热机。

1. 热机的定义与种类。

- 定义: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初中物理知识点笔记

初中物理知识点笔记

初中物理知识点笔记一、声学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在 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秒。

3、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4、噪声的控制(1)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阻断噪声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二、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米/秒。

2、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反射光也平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

3、光的折射(1)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折断”、池水看起来变浅等。

4、凸透镜成像(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当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当 u=f 时,不成像。

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我们身边的一切现象。

九年级全一册的物理课程包括了力学、电学和光学等内容。

下面是我对这些内容的笔记总结。

第一单元:力学1.力与运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力。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

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力会使物体加速;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力会使物体减速。

力的作用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相同大小的力时,加速度较小。

2.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用合力来代表它们的效果。

合力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法则进行计算。

反之,力也可以被分解为多个合力的合成。

3.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若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对物体A也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第二单元:电学1.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带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场是周围带电粒子所产生的力场,与电荷强度和距离有关。

2.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阻构成的。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相等,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同。

3.电阻与电压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截面积有关。

电压是单位电荷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也就是电能与电荷的比值。

第三单元:光学1.光的传播与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支撑,可以是真空、空气或其他介质。

光在直线传播时,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即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路径为直线。

2.光的反射与光的反射定律光线遇到反射面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法线成相等的角度。

【学霸笔记】初中物理学霸笔记(手写版)

【学霸笔记】初中物理学霸笔记(手写版)

【学霸笔记】初中物理学霸笔记(手写版)第一章:力学1.1 物理量与单位- 物理量:具有数量和单位的量称为物理量- 单位:度量物理量大小的标准1.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会保持这种状态,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其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力必然存在相等的反作用力,且方向相反1.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多个力并施于一物体时,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它们合力-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分解为多个力,垂直方向的力不影响水平运动,水平方向的力不影响垂直运动1.4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相对滑动时发生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物体尚未开始发生运动时的摩擦力第二章:热学2.1 温度与热量- 温度:反映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 热量:热能的转移形式,是由物体间的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2.2 热量传递- 热传导: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传递2.3 物态变化- 相变: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通常指固体-液体,液体-气体等过程- 相变潜热:物态变化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第三章:光学3.1 光的传播-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射线- 光程:光从一个点传播到另一个点所经历的路径长度- 光速:真空中光的速度为光速,约为3×10^8m/s3.2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平面时发生反射,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3.3 凸透镜- 凸透镜:中心比较薄,两面较厚的透镜- 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到透镜的距离为焦距第四章:电学4.1 电流-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运动形成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 电阻: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单位为欧姆(Ω)- 电压:电流的驱动力,单位为伏特(V)4.2 电路-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线,电阻依次相加-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线,电阻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倒数-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路中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的速率,单位为瓦特(W)4.3 磁学- 磁力线:磁场中表示磁力作用方向与大小的线- 磁铁:有磁性的物质,主要分为自然磁石和人造磁铁- 电磁铁:用电可产生磁,并能控制磁铁性质的装置以上是初中物理学霸笔记的简单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学霸笔记

初中物理学霸笔记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物理初三知识点笔记大全

物理初三知识点笔记大全

以下是初三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笔记:
一、电学基础知识
1. 电阻、电路、电源的基本概念
2. 欧姆定律、功率定律的应用
3. 电阻的串并联及电路的连接
4. 简单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二、热学基础知识
1. 温度、热量、热能、内能等概念及其物理量的计量单位
2. 物体的热量传递方式和过程(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3.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4. 热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三、力学基础知识
1. 物体的运动学基础(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力的概念及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惯性、动量定理、冲量定理等)
4. 简单机械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杠杆、滑轮、斜面等)
四、光学基础知识
1. 光线的基本概念及反射定律
2. 折射现象及透镜成像原理
3. 光学仪器(凸透镜、凹透镜、显微镜等)的原理及应用
4. 色散现象及其应用
五、声学基础知识
1. 声波的基本概念及传播原理
2. 声源的振动与声音的传播
3. 声音的感知与接收(频率、音调、响度、音色等)
4. 声学仪器(麦克风、扬声器等)的原理及应用。

初中物理学习笔记(附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学习笔记(附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学习笔记(附练习题及答案)初中物理研究笔记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的原因,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的原因,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力的计量- 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 用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等仪器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3. 力的分类- 接触力:通过物体的接触(如摩擦力、支持力等)传递给物体的力。

接触力:通过物体的接触(如摩擦力、支持力等)传递给物体的力。

- 非接触力:不需要物体接触,可以通过空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传递给物体的力(如重力、磁力等)。

非接触力:不需要物体接触,可以通过空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传递给物体的力(如重力、磁力等)。

4. 运动和静止- 受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运动和静止两种。

运动和静止两种。

-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力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二、练题1. 定义力的概念。

2. 什么是牛顿?力的计量单位是什么?3. 列举几种力的分类,并简单解释它们的作用。

4.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说明这个定律的意义。

三、练题答案1.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的原因,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的原因,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 牛顿是力的计量单位,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牛顿是力的计量单位,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3. - 接触力通过物体的接触传递给物体,如摩擦力、支持力等。

接触力通过物体的接触传递给物体,如摩擦力、支持力等。

- 非接触力不需要物体接触,可以通过空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传递给物体,如重力、磁力等。

非接触力不需要物体接触,可以通过空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传递给物体,如重力、磁力等。

4.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力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说明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物理笔记初中全部

物理笔记初中全部

物理笔记初中全部1.运动与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速度、方向和加速度共同决定。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持续下去,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才会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能量与功-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够做功的能力。

-动能是物体由于速度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E_k=1/2mv²。

-势能是物体具有的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E_p=mgh。

-功是力对物体运动产生的影响,公式为W=F×s,即力乘以物体移动的距离。

3.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公式为P=W/t,即功除以时间。

-常用的单位是瓦特(W)。

4.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公式为P=F/A。

-在液体中,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帕斯卡原理:压力一旦施加在液体上,压力会在整个液体中均匀传递。

5.热学-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热量是物体内部分子间的能量传递,是由高温向低温方向传递的。

-热传导是热能通过物体内部分子间的传递。

-辐射是不需要物质媒介的能量传递形式,通常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6.电学-电流是指电荷流动带来的效应,公式为I=Q/t。

-电阻是电流通过的材料对电流阻碍的大小,公式为R=V/I。

-欧姆定律:电流通过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电能是由电荷带来的能量,公式为E=QV。

7.磁学-磁力线是磁场的可视化表示,从南极走向北极。

-洛伦兹力是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公式为F=qvBsinθ,其中q为电荷量,v为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θ为速度和磁场的夹角。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

8.光学-光是一种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组成。

-光线是光传播的路径,遵循直线传播。

-光的颜色由波长决定,短波长的光看起来是蓝色的,长波长的光看起来是红色的。

-折射定律: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是一个定值,即n₁sinθ₁=n₂sinθ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大全初中物理公式公式变形:求路程——vts=求时间——vt=G =mg密度公式:Vm=ρ浮力公式:F浮=G –FF浮=G排=m排gF浮=ρ液gV排F浮=G压强公式:p=F/Sp=ρghF1L1=F2L2或写成:1221LLFF=滑轮组:F = G总/ ns =nh斜面公式:FL=Gh 物理量单位F ——拉力NG ——物体重NL——物体通过的距离mh——物体被提升的高度m 功公式:W =F sP =W/t机械效率:总有用WW=η×100%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燃料燃烧时放热Q 放= mq 电流定义式: t Q I =R U I=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P = W /tP = I U串联电路的特点: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电阻之和。

表达式:R=R 1+R 2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利用等流推分压)21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 1+ W 2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2121R R W W =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 1+ P 2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

表达式:1/R=1/R 1+1/R 2 或R=R 1R 2/ (R 1+R 2)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分流原理:(利用等压推流分)122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 1+ W 2 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

1221R R W W =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 1+ P 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1221R R P P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2、耳聋:3、骨传导: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小孔成像。

5、光速:C=3×108m/s=3×105km/s。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幻灯机u<f 正立放大虚象 |v|>u 放大镜四、眼睛和眼镜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 -20℃~110℃ -30℃~50℃ 35℃~42℃分度值 1℃ 1℃ 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一、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的磁效应。

(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6、测量:(1)、仪器:电流表,(2)、方法: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1、组成:①电源②用电器③开关④导线2、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