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关于实施校内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精品

关于实施校内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精品

关于实施校内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精品关于实施校内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试行)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改变过去相对集中的内部管理体制,充分激发与大力增强校内基层教学科研单位的办学活力,学校决定实施校、院(含系、部、所,以下简称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现提出推进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总体方案。

一、推进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现代大学的办学规律,增强院系的办学与学术自主权,改变学校管理权限与责任过度集中于校部的现象,形成院系权责利相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行畅通、民主监督管理的办学体制,激发院系办学活力,加快学科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坚持以增强院系管理权限与责任为重点,适度下放人、财、物和事权及其责任,推行学校与院系的两级管理,实现校内分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学术管理,扩大民主管理。

――初步形成科学规范的院系领导决策、民主管理、制约监督的体制与机制,扩大院系的办学自主权,使之成为有资源、有权力、有能力、有活力的相对独立的准办学实体。

――同步推进职能部门的管理转型和制度完善,逐步将学校管理职能转向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和目标管理,最大限度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学校整体办学实力。

(三)基本原则―― 坚持权、责、利相统一,监督、考核、激励相配套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界定与划分院系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使学校分解到院系的工作目标、承担的责任与学校赋予的权力、可支配的资源相统一。

建立与二级管理决策权限相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与监督约束机制,保证学术管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落实,保障院系管理目标的实现。

―― 坚持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

根据校、院两级所承担的职责权限和工作实际,学校分成校部与院系两级管理层次,厘清工作关系,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和扁平化管理。

同时,学校将根据各院系性质的不同、学科专业的不同、承担任务的不同等方面情况综合分类,兼顾共性及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指导。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属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属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属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9.01.20•【字号】辽政发〔1999〕4号•【施行日期】1999.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属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1999年1月20日辽政发〔1999〕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适应“科教兴省”战略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大省属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优化结构,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全省现有高校办学潜力和作用,现就我省深化省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通知如下:1.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建立和完善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主要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与我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和教学改革协调配套,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有利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提高人员素质,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学校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

要科学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各种激励手段,破除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开放式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有效的竞争与激励、约束与调节,并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综合配套运行机制。

盘活和优化学校人力、物资资源配置,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合理界定高校的基本职能,明确政府与学校在管理上的事权划分,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基本原则,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体制。

4.实行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包干。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深入推进,我校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现有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学校内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必要对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进行。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2.原则:(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指导,注重管理实践的科学性。

(2)合理性原则: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合理安排管理职能和权限。

(3)高效性原则: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工作有序推进。

三、方案1.优化管理职能和权限划分(1)建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细化制度,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2)完善各级管理机构职能和权限划分,避免重复和冗余。

(3)推行授权管理制度,有效激发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强学校内部信息化建设(1)建立学校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学校各项信息资源。

(2)推行电子办公,建立电子审批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学校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信息互通和协同办公。

3.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流程(1)建立各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流程,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设立管理流程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加强对管理流程的培训和宣贯,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管理能力。

4.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评价(1)组织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其管理素质和专业能力。

(2)建立完善的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估和绩效奖惩。

(3)激励和引导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习和提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5.加强与外部合作与交流(1)积极与其他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进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其管理经验和先进做法。

(2)加强对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关注和研究,及时调整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关于某深化中小学校去行政化改革地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子)

关于某深化中小学校去行政化改革地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子)

关于深化中小学校内部去行政化改革的意见(初稿)为深入推进依法自主办学,不断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快建立管办评分离的现代学校制度,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委组织部等四部门<深化和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潍办发〔2011〕31号)、《关于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潍办发〔2014〕33号)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指导纲要>的通知》(潍教字〔2015〕18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学校内部去行政化改革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市在推进中小学去行政化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建立起保障专家办学和依法自主办学的制度机制,学校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但与新时期教育发展面临的学生成长个性化、发展需求多样化、改革创新综合化、治理方式多元化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学校内部仍然存在着:管理层级多、“上传下达”的行政管理模式普遍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岗位权责边界不清晰;行政后勤服务人员多、服务效能和意识不高;教师参与学校治理的渠道不畅、意愿不强、效果不好等突出问题。

深化学校内部去行政化改革,既是学校实现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加快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又是调动和激发教职工积极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基础教育领先地位的迫切需要。

二、压缩校内管理层级,推进扁平化管理加快建立以师生为导向,有利于简化程序,快速响应师生、教育教学需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的管理机制。

1.减少学校管理层级。

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积极探索由副校级干部直接兼任年级(学部)主任或中层部门负责人制度。

学校中层机构原则上不再设立正、副两个层级,年级(学部)内部不再细分管理层级,大幅压缩校长和教师之间的管理层级,畅通决策、执行和监督渠道。

2.合理设置学校内设机构。

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党委规定的内设机构数和干部职数内,根据各自实际,本着精简高效原则,自主制定方案,设置内设机构,明确职能分工。

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杨家桥小学内部管理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2005.10为进一步调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积极推进聘用合同制的实施,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根据市教委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和市人事局关于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及普陀区教育局关于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发挥分配激励作用的精神,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校,形成激励、竞争机制.现就深化本学校的内部管理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分配原则。

通过分配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在本职本岗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

提高骨干教师待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1.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重实绩、重贡献的原则。

3.向做出显著成绩、突出贡献和重要岗位人员倾斜的原则。

4.合理拉开分配差距的原则。

三、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1.在党支部的监督保证下,实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聘任制。

在实行岗位聘任制过程中,学校与老师双向选择,校长有权根据教职工实际政治思想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平时工作态度和实绩进行聘任。

教职工有权受聘或拒聘。

2.受聘上岗者享受结构工资制,未聘与拒聘各按有关政策处理。

3.上岗者按工作量、德、识、能、绩享受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试行方案的奖惩待遇。

4.根据教职工本人的表现(德、识、能、绩及出勤率)实行学科领衔教师、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教师制,评定任命为学科领衔教师、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教师者,学校发放特殊奖励津贴,每人每月津贴参照杨家桥小学骨干教师实施方案。

(领衔教师4 OO元、骨干教师300元、教学新秀2 00元)5.对后勤人员实行岗位津贴制,超过工作量作适当补贴。

6.寒暑假期间不实行结构工资。

(病事假照扣)7.对年老体弱人员的安排意见。

1)对病长休未聘者(有长休证明)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在家休息。

关于进一步深化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共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为了进一步理顺校系关系,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学校“双高”建设步伐,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章程》,结合学校“双高”建设任务和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放管服”改革要求,践行“尊重学生、尊敬学者、尊崇学术”理念,瞄准“双高计划”和“提质培优计划”建设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实行“学校宏观调控、系部实体运行”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建立“发展战略清晰、校系权责明确、院系治理规范、学校调控有力”的大学运行机制,全面激发校系两级办学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升本建设目标。

(二)基本原则——战略引领。

以“双高计划”和“提质培优计划”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引领,发挥目标导向作用,着力解决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实行战略绩效管理。

——权责统一。

遵循学科发展规律,适应市场竞争环境,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按照责任授予相应权利,扩大系部办学自主权。

——系统推进。

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提高改革整体效益。

坚持协同实施,整体推进,确保改革稳步有序。

二、主要任务与步骤(一)建立组织领导机构中共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成立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健党委书记副组长:才晓茹党委副书记、校长成员:张中兴党委副书记李炳仁党委委员、副校长桑金歌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春瑛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衍党委委员、副校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主任:李炳仁(兼)副主任:李吉勇成员:人事处、计财处、质量控制与考核办公室、科研处、教务处、学工部、后勤与资产管理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各系(部、院)主要负责人职责:具体负责负责校系两级管理改革的调研、方案论证、文件起草等工作,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全面推进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

学校文件校行字〔2019〕号签发人:关于印发《学校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处(室)、院(系、部):现将《学校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学校 2019年1月31日附件:学校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理顺学校与院系的责权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院系职能,充分发挥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职责明确、管理规范、权责统一、有效监督”的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切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根据学校《关于全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施校院二级管理,就是要以责权划分为核心,整合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院系两个管理层级。

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部门职能,明确院系的办学实体和管理主体地位,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院系实体运作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第三条学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单位,依法享有教学、科研、行政及财务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院系是学校党政领导下的二级管理单位,是学校的管理重心,负责教学、科研、学科和专业建设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统筹管理,依照规章制度享有相应的办学和管理自主权。

第四条学校对院系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以考核评估为主要方式管理院系工作,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为主要手段引导院系发展,以制度监督为主要途径规范院系管理权力的运行,形成职责明确、决策科学、管理规范、权责统一、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五条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学校的重要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涉及“三重一大”的问题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第六条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依法依规全面负责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总结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总结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总结自教育局召开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布署会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当作启动内部活力,促进整体工作上水平、上台阶,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动力和重要措施,统筹安排,全员参与,把这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改革动员会结束后,学校积极响应,立即行动起来,进行动员部署。

召开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深入细致地学习肥办发[2002]33号文件和肥教发[2003]1号文件精神,对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进行了认真而又热烈的讨论,统一思想,提高了认识。

大家达成共识: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早改早主动,早改早见效,借此改革,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共谋学校跨越式发展新思路。

会上,研究部署了学校的有关改革事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部分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接着,学校召开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动员会,会上,解校长原原本本地传达学习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肥教发[2003]1号文件,要求全体教职工把思想统一到改革上来,统一到教育局的统一布暑上来,要求^共******员、共青团员起模范带头作用,全体教职工要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做改革的促进派。

全体教职工认识到:改革是激发工作积极性的最根本的动力,改革是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是学校跨跃式发展的需要,是我们自身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需要。

通过宣传发动,广大教师表示一定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坚决拥护改革,积极参与改革,以大局为重,投身于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统筹兼顾,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改革能否成功,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制定的方案。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改革实施方案的制订,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为制定方案理思路、定原则、提要求,并多次召开教职工代表座谈会,倾吐意见和建议。

院校教学工作两级管理实施细则

院校教学工作两级管理实施细则

院校教学工作两级管理实施细则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学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职责,规范教学管理,理顺教学工作的各种关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一、教学管理组织系统(一)学校实行教学工作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学校侧重于目标管理,各二级学院侧重于过程管理。

学校教学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主持日常工作。

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由二级学院院长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持日常工作。

(二)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研究、咨询与决策机构,研究与解决学校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校企合作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三)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分管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学校教学建设和教学工作的规划、协调和监督,做好学校教学工作改革和发展、人才培养规划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基地建设与管理、实验实训实习教学、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等各项工作。

(四)校企合作处是学校管理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分管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校外基地建设与管理、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等工作。

(五)教育督导处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分管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的规划、协调、监督,负责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评估等各项工作。

(六)二级学院是学校办学的主体,负责落实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成教学任务,组织实施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运行和管理。

院长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学院教学质量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持日常教学工作。

学院设教科办,协助领导处理日常教学工作。

(七)专业级机构是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层组织,教学工作是专业级机构的首要任务。

其主要职责是在院长与分管领导的指导下,组织教师开展专业、课程、教材、二、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各教学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教师均应树立质量意识、危机意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包级领导负责制实施方案

学校包级领导负责制实施方案

学校包级领导负责制实施方案学校包级领导负责制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增强管理活力,提高管理效能,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质量高地、品质高尚、灵魂高贵的办学梦想,学校决定实施包级领导负责制,特制定如下办法。

一、指导思想把年级组作为学校的基本管理单元,将包级领导作为管理年级组的主体责任人,靠实并强化包级领导对年级组的管理职责,形成重心下移、模块化小、权责明确的科学管理体制机制。

二、基本原则1.主体责任原则。

包级领导对所包年级组的管理承担主体责任,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

2.全面负责原则。

包级领导对所包年级组的常规管理、专项活动以及班级、教师、学生等各方面工作全面负责。

3.归口管理原则。

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与实践等5个学科组的教师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依据本人所任课的年级划归相对应的包级领导负责。

4.权责统一原则。

学校赋予包级领导应有的职能,增强包级领导的自主性,保障包级管理责任的更好履行。

三、主要职能1.遴选任课教师。

实行任课教师与包级领导双向选择制,每学年由教师选择自己所要任教的年级与学科,包级领导从中择优接纳,包级领导可以拒绝教师个人的单向选择。

2.安排教师任课分工。

对于在双向选择中被接纳的本年级任课教师,负责其课程安排及班主任、班助理分工。

3.任命工作助理。

任命本年级的级主任和教研组长。

4.考勤。

负责本年级组教师的考勤管理及课程协调工作(每学期单次请假两天以内、累计请假3天以内的,由包级领导审批;教师因公或因私请假一周以内的,课程由包级领导协调安排,一周以上的学校协调安排)。

5.评优选模。

负责本年级组教师、班级、学生的各类评优选模的推荐事宜。

6.管理评价。

对本年级教师、班级、学生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价。

7.自行开展活动。

在年级组内部自行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8.常规管理。

负责年级组教育教学各项常规管理工作的落实。

四、评价1.分层次评价。

学校评价年级组,包级领导评价班级、教师和学生。

2024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方案解读

2024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方案解读

2024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方案解读2024年是中国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关键之年。

新时代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持。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教育的核心力量。

新方案提出要加强师资培训和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优质的教学。

此外,新方案还提出了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的政策,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激情的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二、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新方案还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

新方案提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区域教育差距。

此外,新方案还提出要加强对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教育保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四、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新方案提出要推进学校分类管理,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不同类型的学校管理机制。

此外,新方案还提出要加强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建立健全学校教育质量监管制度,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机制的有机结合。

五、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方案提出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此外,新方案还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衔接,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动机制。

新时代教育改革方案的实施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的教育改革将取得重要的突破和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风气的不断变化和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淡化,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制定实施一系列措施的必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科学的工作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实行科学决策和合理分工,保证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

其次,要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和监督制度,确保管理措施的及时有效实施。

二、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

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和责任意识,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其次,要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增强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意识。

三、强化管理责任意识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有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他们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

要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强化管理干部的责任担当和执行力,培养一支忠诚、担当、有为的管理干部队伍,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对管理干部的工作成绩和责任担当进行评价,及时奖惩,激励干部队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加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推动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督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管理工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管理措施和工作效果的评估考核,发现和解决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矛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方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一、引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学校发展和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举措。

本方案旨在规划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现代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提升学校管理效果和服务质量。

2. 原则:- 独立自主:改革决策要独立进行,不受外界干扰。

- 简明务实:采取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

- 认真核实: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三、具体实施步骤1. 制定改革方案:成立改革工作组,明确改革的目标、时间表和工作安排,编制改革方案。

2.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3. 优化管理流程:梳理学校管理流程,简化手续和程序,提高管理效率。

4. 强化内部沟通: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沟通机制,促进信息畅通和工作协调。

5. 加强招生管理:完善学生招生管理制度,提高招生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6. 完善绩效评估: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学校各管理岗位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7. 引入信息化管理: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8.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使之与改革目标相适应。

四、实施保障1. 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学校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改革计划,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2.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意识。

3. 落实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追究责任制度,对改革工作不力或不落实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五、预期效果1. 学校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

2. 学校管理效率明显提高,管理流程更加简化高效。

3. 内部沟通和工作协调能力得到显著加强。

4. 学校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提升社会认可度。

5. 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六、总结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方案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具体实施步骤,并强调了实施保障。

2024年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工作方案

2024年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工作方案

2024年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工作方案
2024年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工作是当务之急。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

为了确保学生们能够在一个和谐、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必须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我校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

制定校园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生、教师、家长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学生行为,确保校园秩序。

第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管理团队建设,营造浓厚管理氛围,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第三,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四,加强学生管理。

严格管理学生行为,加强学生纪律教育,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体系,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五,加强家长配合。

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与家长的互动,促使家长与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第六,加强信息化建设。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第七,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4年,我们将全力以赴,积极推进校园内部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 1 页共 1 页。

学校改革的实施方案

学校改革的实施方案

学校改革的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校改革已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一大
热点话题。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学校改革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课程改革。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将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跨学科教学,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整合和交叉应用。

其次,我们将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
受知识。

我们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我们也将推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能,摒弃单一的分数评价,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

另外,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学校改革的关键。

我们将加大
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同时,我们也将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加入到学校教育事业中来。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
流程,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总的来说,学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坚定不
移地贯彻这一实施方案,努力打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培养优秀人才的现代化学校。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校改革一定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小学校去行政化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去行政化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去行政化实施方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校去行政化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小学校去行政化工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中小学校去行政化提供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一、背景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校行政化问题日益凸显,学校管理中的行政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

行政化带来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过于繁琐,教师和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权;二是学校教学活动受到行政干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学校办学行为受到行政约束,教育教学活动无法灵活开展。

因此,中小学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实施方案1. 加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结构,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推动学校管理体制向教育教学服务型转变。

2. 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事务的程序和责任,确保学校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活动朝着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4. 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的经费使用和管理,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5. 加强社会监督和评估机制。

建立学校去行政化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学校去行政化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实施效果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推进,将会取得以下几点成效:一是学校管理体制得到优化,学校管理效率和效果得到提升;二是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更好的促进;三是学校办学活动得到更大的自主权,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灵活多样。

四、总结中小学校去行政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推进。

希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能够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中小学校去行政化的各项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扬州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

扬州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

扬州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扬州大学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全面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进程,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教育部关于高校深化综合改革的要求和《江苏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学校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对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为扬州大学的发展创造了重大战略机遇。

长期以来,学校弘扬“坚苦自立”校训精神,高举改革大旗,坚持内涵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快速提升。

面向未来,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矛盾,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相比,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一流学科及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偏少,高水平创新团队缺乏;承担重大、重点项目能力不足,标志性成果不多;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服务社会能力不强;改革动力不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资源配置不尽科学等等,都严重制约着学校事业的发展。

高水平大学发展需要新动力,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冲破陈旧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

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选择和行动自觉,是早日建成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关键一招。

(二)总体目标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优化配置各类办学要素为保障,坚持更加地方化、更加国际化发展理念,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和增强师生创造活力,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提供不竭动力。

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

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

滨江学校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落实“三个面向”、“三个代表”、党的十七大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系统构建学校科学管理体系,从思想、情感、行政、经济四方面有效推动学校工作,提升岗位效能,工作效率,办学效益。

在学校办学目标“以德治校,和谐育人”的指引下,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和谐发展,求真,合作,发展”的治学精神。

创造和谐生动办学局面,力助莘莘学子健康成才,持续提升教育质量。

二、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一)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学校设立党支部,工会、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和少先大队部机构。

支部书记协助校长工作,主管学校党务工作。

工会主席负责工会及政工工作。

教导主任主管教学工作及教务工作。

总务主任主管总务及后勤工作。

校长要发挥法人主体作用,在学校管理中起主导地位,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导航者,所以校长应有明确的办学目标、严谨的管理目标、科学的管理体系。

1、办学目标: 21世纪,世界将朝着经济世界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经济的世界化要求人才的培养必须有长远眼光,学校要按照国家意志、社会需求办学。

所以,我们办教育的定位,必须着眼学生及社会发展,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但仅是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2、管理目标:创造和谐、生动的办学局面,力助莘莘学子健康成才,我们遵循“使受教育者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相和谐统一,使人人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个基本观点,构筑一种衔接发展的多要素、多层次、多渠道的主体教育模式,实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3、管理体系:(1)在管理体系中,坚持首先以校长为核心,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

校长持续学习,持续更新教育观点,即时做出适合教育形势的发展决策,结合学校实际,搞好学校工作运筹。

增强先进办学理念,在重视宏观控制学校全面工作同时,微观上还要实现教师观点知识的持续更新,使教师队伍具备科学的办学理念,优秀的管理风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良好、廉洁奉公、善于协调、团结精干、高效先进的创造型干部队伍,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目标。

学校三变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三变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三变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我校决定开展学校三变改革。

这一改革旨在推动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改革目标。

1. 促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治理效能;2. 推动课程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教师;4.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改革措施。

1.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效率;2. 优化课程设置,引入跨学科、实践性强的课程,拓宽学生学习视野;3. 加强教师培训,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机会,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4.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节、体育赛事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四、改革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改革工作;2. 完善改革政策,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为改革提供有力支持;3.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全校师生的改革共识;4.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中的问题。

五、预期效果。

通过学校三变改革的实施,我们期待能够实现以下效果:1. 学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提高学校整体治理水平;2. 学生学习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3. 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4. 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校园氛围更加活跃和向上。

六、总结。

学校三变改革是一项全面深化的改革,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三变改革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开创学校三变改革的美好未来!。

《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我们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推动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下面,我将就深化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当前,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

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和投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激励优秀教师留在教育一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同时,还要加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促进学校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

另外,还需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要推动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要推动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最后,要加强对教育改革的政策支持和监督。

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要加强对教育改革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教育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总之,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政策支持和监督等方面。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希望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能够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切实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办公室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事关科教兴镇、科教兴校的大事。

依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进行,全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望各单位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教,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努力深化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创造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教育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目标任务
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以能上能下为主的干部管理机制;实施岗位管理,实行全员聘任,建立以人员能进能出为主的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建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实行合同管理,建立依法治教的运行机制。

三、改革内容
1、实行校长负责制。

实施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搞活
内部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就是把更大的权力赋予校长,真正体现校长的法人地位。

校长依法享有行使班子组阁权、教职工聘任权、经费使用权、教育教学管理权的权力。

这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更是一份信任。

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

2、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

首先严格认真核定岗位。

一年一核,动态管理。

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实行岗位总额控制,不准随意增岗、扩岗。

在核实教职工岗位的同时,要严格按规定科学合理设置学校领导职数和内部工作机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减少非教学人员,保证第一线教师。

要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所占教职工比例,特别是工勤人员要严格控制,不得超设、超占岗位。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党、团、工会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相互兼职,校级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必须按要求代好相应的课程。

其次,严格认真搞好综合考评。

综合考评是实施全员聘用制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教职工聘任资格条件、年度考核、目标量化管理考评和奖励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分类排队,由高到低,实行择优聘任。

坚持原则,坚持标准,实事求是,民主公开,以充分的原始材料为依据,已形成的历史资料不能变动。

要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个人,不能感情用事,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更不能借机打击报复。

对教职工的综合考评结果,要与教职工本人见面,并张榜公布。

其三,严格按程序搞好聘任工作。

评聘小组制定方案、公布岗
位、个人申请、组织考评、公布结果、签订合同的程序进行。

对应聘上岗人员要张榜公布聘任结果,召开聘任大会,签订聘任合同,校长下发聘书。

3、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

学校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制定各工作机构和各工作岗位责任书、岗位说明书、岗位考评办法。

按照凡岗必考,每考必严的要求,每学期对所有岗位进行考核,考核的方法以量化为主,做到定性与定量结合、学校与学生共同评价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聘任的重要依据。

四、方法步骤
1、组织准备阶段(2008.7.20——2008.7.30)
要制定好工作计划,作好组织准备、材料准备、思想准备。

各单位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学校行政人员和教职工代表组成工作机构。

认真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深入进行人员情况摸底分析。

班子成员要认真学习文件,领会精神,掌握政策,分析情况,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

2、思想发动阶段(2008.8.1—8.10)
要利用广播、专栏、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改革目的、办法和政策。

召开改革动员大会和座谈会,组织教职工学习文件,明确意义,端正态度,使广大教职工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加改革。

3、制定方案阶段(2008.8.11—8.15)
根据实际,借鉴和深入学习外单位的好经验,广泛听取教职工
意见与建议,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改革实施方案,并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报镇教育办公室审批。

4、实施聘任阶段(2008.8.16—8.25)
要按照教代会讨论通过的方案,直接聘任教师,学校党组织保证顺利实施。

5、总结评价阶段(2010.8.26—8.30)
要认真分析研究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及时反馈,认真总结。

五、保障措施
1、认真学习,形成共识。

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可以说是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触动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我们既要看到势在必行多数人赞成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有难度的一面。

因此,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教育大家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事实上,这项改革不仅不会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而且会促进教师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师发挥搞好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把握原则,严格政策。

首先要把握坚持好“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公开的必须公开,该让大家知道的必须让大家知道,对人对事要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衡量。

第二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改革中一些大的问
题的决策,都要经过教职工的讨论;在主要环节的操作上,要充分征求教职工的意见,自觉接受教职工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同时要严格执行政策。

对“定岗”工作、考核、考评、全员聘任、分流落聘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减少程序,或者改变程序。

3、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教育办公室成立以教办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学校也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出具体的方案和实施细则,同时要周密安排部署,抓好聘任工作。

领导小组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具体指导,涉及大的问题,要及时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对整体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都要及时把握,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4、抓好落岗落聘人员安置工作。

妥善做好落岗落聘人员的安置工作,这既是重点工作,也是难点工作。

学校要在做好落聘人员思想工作的同时,区别不同情况,妥善安置他们,给他们创造学习提高和再竞聘的机会,使他们落聘不气馁,落岗不落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