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材比较与分析人教版 新课标解读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材分析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 , 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 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三维目标的教育功能。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初三化学人教版新教材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的各自优点,综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科书理论性知识和逻辑性相对弱化,联系实际的知识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强化。
全册书共 12单元,单元内与单元间都彼此融合,相互关联。
科学探究精神贯穿其中,新教材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全书图文并茂,创设了多种学习情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学科情结,增强动手能力,在整个初中阶段把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本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可能性持续发展,通过进行小组实验、探究活动等,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
通过社会性知识内容的展开以及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体现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通过环境、能源、材料、生命科学等与社会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内容,体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
整个学段层次清楚,知识体系完善紧凑。
同时为了更好的教学,教材还设计丰富多彩的图画,随着教科书功能的变化,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图画不只是作为插图来呈现,而是作为教科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只是单纯地配合知识,而是具有了提供资源信息、说明和解释知识的功能,井逐渐成为知识内容的一部分。
图画还使教科书的版面更加美观,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
同时,插图所表现的多彩的现象、严密的过程、精美的仪器以及状态各异的物质等,显示了化学学科之美,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
新课程、新理念,初中化学新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品质,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解读人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新教材
解读人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新教材传统的化学教材编写是以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三序结合原则编写的。
而人教版初三化学新教材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的各自优点,综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科书理论性知识和逻辑性相对弱化,联系实际的知识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强化。
全册书共12单元,单元内与单元间都彼此融合,相互关联。
科学探究精神贯穿其中,新教材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全书图文并茂,创设了多种学习情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情结,增强动手能力,在整个初中阶段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总的看来,新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材的编写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新教材在整体设计上,内容的编排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每一章内容充实,思路清晰,内容呈现顺序由浅入深阶梯式上升,重难点相对弱化且合理分散。
启迪学生思考或由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习题中,也出现在课堂练习上,如上册有课堂练习2个,下册有2个;讨论上册有20个,下册有14个。
这些问题的安排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学思结合的效果。
初中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理解抽象的概念往往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
教材编写认真研究了学生的心理,利用一些可视性强的材料、插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解难点。
如上册“过氧化氢分解”示意图、“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水体污染示意图”、“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干冰升华”等等。
新教材语言通俗易懂,既富有感召力,又不失科学性。
二、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素材化学是应用学科,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一点。
在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内容,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如教材中“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金属材料”、“生活中常见的盐”、“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变化分析与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实施以来,初中化学教材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有人教版、上教版、鲁教版、苏教版等。
随之改变的还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新课标有哪些突出的变化?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有什么新特点?如何使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好地得到落实?这些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教材的新特点(一)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改变了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倾向,对概念的定义不再过于强调严密性例如,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氯气可以在氢气中燃烧,这些例子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
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对化学知识了解不多,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燃烧现象几乎都是在空气中发生,并且都是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因此他们还处于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学时教师对这些内容的教学不能要求过高,不能过于强调严密性。
教材将“燃烧”的概念定义为: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学生在理解“燃烧”这个概念时,只要知道燃烧所需的3个条件即可:一是可燃物;二是有氧气或者空气;三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其他的并不要求进一步深入了解。
同样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也比较简单,即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新课标只要求学生知道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提供氧气的物质具有氧化性,能够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即可,并没有像以前那样要求学生从电子得失的角度来理解相关概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参与探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教材新增加了“活动与探究”学习内容32个,“调查及研究”学习内容13个,“讨论”这一学习内容从旧版本的14个增加至35个,“家庭实验”这一学习内容由旧版本的9个增加至10个。
“探究活动”“讨论与交流”“调查研究”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而“学生实验活动”等板块,则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完整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完整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完整版)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1.前言初中化学新课标是根据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对初中化学课程进行修订的标准。
本文档旨在解读初中化学新课标的要点和变化,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标内容。
2.新课标的改变和重点2.1 知识点调整新课标对知识点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对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考虑。
旧课标中的部分较为繁琐的知识点被删除或简化,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新增了一些新颖和前沿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对现代化学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2.2 实验与项目新课标强调实践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设计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化学原理和实验技能。
引入了项目学习和实践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应用的探究和创新实践。
2.3 能力培养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探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如何应用新课标3.1 教师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根据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考能力。
3.2 学生学习学生要主动参与化学学习,积极参与实验和项目学习。
学生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新闻动态。
4.总结初中化学新课标的修订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充分理解和应用新课标的要求,以提升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初中化学新课标的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尽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详尽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新课标是我国教育部门根据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和科技
发展趋势,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与调整的教育标准。
以下是对新课标的详尽解读。
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和学科交叉性。
新课标倡导教师利用
新型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新课标的主要内容
2.1 物质的组成
新课标从微观角度出发,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以及物质的三种状态。
2.2 化学反应
新课标重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包括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能量变化等内容。
2.3 化学与生活
新课标强调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包括食品的化学、环境污染与防治、能源的化学等内容。
三、新课标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教学,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估的多元化,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四、新课标的特点
新课标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研究化学,让学生理解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和创新,旨在通过化学学科的研究,让学生理解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提升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研究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分析及教学感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分析及教学感受一、新教材的变化:旧的化学教学大纲将旧教材设定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四大板块,这四大内容体系像指挥棒一样,使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被死死的束缚住了,师生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虽然学得乏味,但教师还是满足于对它的运用自如,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机械地重复着这样的教学,使得原本精彩的化学世界变得枯燥无味。
而人教版新教材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
新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做法,改成现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尽可能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体现“学会学习”。
因此,教材在编写体系上与老教材完全不同,大大增加了学生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的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还化学以本来面目。
它做到让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它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受化学,更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去联系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力求做到“让学生学有趣、有用的化学,让学生能学得来、能学得好,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社会的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且新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上、在化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上都较旧教材有所改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这门学科。
二、新教材特色:1、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STS的思想。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是21世纪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现代公民不仅应当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应当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既要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要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初中化学新课标完全解析
初中化学新课标完全解析前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部对初中化学课程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修订。
新课标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解析将对新课标进行详细解读,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课标的主要变化1. 课程理念的变化新课标将课程理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程目标的变化新课标对课程目标进行了细化,将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初中化学课程目标的完整体系。
3. 课程内容的变化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增加了许多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删减了一些过于繁琐、难懂的理论内容。
同时,新课标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教学方法的变化新课标倡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合作、情境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效果。
同时,新课标还强调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新课标的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适合学生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化学。
2. 强化科学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
科学探究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验的操作、结果的分析等。
3. 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善于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 注重过程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标的实施与评价1. 认真研究新课标教师要深入新课标,全面理解其精神实质,将新课标的要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深度解读
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深度解读随着初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新课标进行深度解读,以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一、背景介绍初中化学新课标是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制定的。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二、核心内容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概念和原理: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键以及化学方程式等。
学生应具备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解释的能力。
2.实验技能: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并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3.实践应用:新课标强调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解决问题中。
学生应当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4.科学探究:新课标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生应当能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并能够通过科学方法得出结论。
三、教学建议针对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巩固练,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
3.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4.鼓励科学探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
总之,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深度解读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人教社化学新老教材对比
人教社化学新老教材对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材的更新换代也成为必然趋势。
人教社化学教材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满足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本文将对人教社化学新老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变化和特点。
一、教材结构的变化1. 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章节设置更加合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体系。
2. 老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重复性较高,新教材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整,使得教材内容更加精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新教材在章节编排上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知识点的调整1. 新教材在保留经典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入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化学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化学知识。
2. 新教材对部分知识点的讲解更加详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
3. 新教材对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如环境化学、新材料等,使教材更具时代感。
三、教学理念的更新1. 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2. 新教材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
3.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教学手段的改进1. 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 新教材注重实验教学,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新教材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人教社化学新教材在结构、知识点、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相信在新时代的教育事业中,新教材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为培养化学人才贡献力量。
然而,任何教材都有其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分析及建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分析及建议一、新教材的使用及变化2001年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2002年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2003年扩大实验范围,2004-2005年全国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2006年使用的九年级化学教材,根据全国试用情况的反馈作出了较大变动,在这几年的使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调整。
到06年第二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教材与第一版第四次印刷(最后一次)的前版教材相比较,上下两册共有一百多处变动的内容。
比如06年第二版将第一版中第一单元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改为<绪言>,并在第一单元中增设一个新的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在绪言后开篇第一课,集中介绍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为后面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不会给学习化学新知识带来困难,也不在直接影响到以后教学内容的展开。
删掉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使演示成功率大大提高。
增加了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删掉了蜡烛然后前后质量的测定。
蜡烛燃烧天平不平衡试验改为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因有气体放出、使反应后质量总和有所减少。
现象明显,使学生容易理解;删掉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的图片,增加为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变化过程示意图等等,相信在以后的使用中还将不断的完善。
这些改变使新版化学教材在图文排版上更趋合理,便于师生使用和学习;文笔叙述更为流畅,科学性明显提高;承上启下的系统性严密性进一步增强;习题作业份量有所增强,针对性练习明显增多。
二、新教材从全方位体现三维目标全书共有十二单元,分上下二册。
全书充分体现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课程目标,教科书的编排十分重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机体现九年级化学课程的宗旨和目标,着眼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强大的素材空间,也为学生的化学探究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
教科书重视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和合理弹性的呈现方式把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展示出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物质观。
初中化学新课标和人教版化学教材的变化
初中化学新课标和人教版化学教材的变化及对教学的影响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情况介绍1、更加贴近化学的本质(1)导言实验版: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
修订版: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课程性质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3)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国家意识、民族意识。
实验版:让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修订版:让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突出探究修订版:4.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本《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3、要求更加具体明确(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标准(实验版)标准(修订版)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3、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4、教学建议更加具有可操作性重写或调整了“实施建议”,增加了11个典型案例。
(1)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修订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了教学目标的撰写,对广大教师把握教学的方向很有实际意义。
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于初中学生认识世界、理解科学原理以及培养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而教材则是学生获取知识、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
一、教材的整体结构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在结构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编排。
它不再是简单地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罗列,而是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结合。
教材通常以多个主题单元展开,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核心概念或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例如,“物质的构成”单元,先引导学生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等,然后逐步深入到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微粒的变化规律。
这种结构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
同时,教材还注重知识的前后呼应和逐步递进。
在不同的单元中,可能会多次涉及到某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但每次的侧重点和深度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时,会再次回顾之前关于溶液、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不断的复习和巩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在内容选择上,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
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食品、药品、材料等入手,引出相关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材会介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危害,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在讲解金属材料时,会提及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如不锈钢厨具、铝合金门窗等,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此外,教材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化学的前沿知识和科技成果,如纳米材料、绿色化学等,使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材对实验内容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材中的实验涵盖了观察、测量、制备、探究等多种类型,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和鲁教版)特点综合分析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和鲁教版)特点综合分析世纪之初,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如教材的编写出版就改变了原来国家统一使用一套教材的格局,目前初中化学新教材主要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和山东教育出版社的,这三套教材与原来的初中化学教材相比较均有较大的改变,尤其是课程理念、课程的内容、教与学方式的改变等,同时三套教材各有自己的特色,对这些方面,目前深入研究比较的不多。
现在各地正陆续进入新课程,故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对教育管理部门及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均有指导意义。
下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初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和鲁教版)的特点进行分析,总体比较新旧教材的变化,重点分析两套教材的内容特点,并就在新课程下学生、教师的变化,教材的适用性简单谈易一下自己的几点见解。
(鲁教版分析见后面)1、人教版、上教版两种版本共同的特色(1) 新教材内容选择反映了课程理念,即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1 ],遵循内容标准的要求,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整合,改变了旧教材一味注重“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的局限性,从多方面注重学生的发展。
其中,对于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的实现,新教材特别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所设立的探究活动形式多样,如实验、调查、参观、资料收集、讨论、交流、辩论等,强调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
与此同时,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例如,观察、测量、记录、分类、比较、类比、假说、模型化、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2) 新教材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反映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例如,上教版“调查了解当地居民使用燃料的种类,综合环境保护、经济利益、节约能源等方面的因素,给居民合理使用燃料提出改进的建议",人教版“调查你周围的环境中白色污染的情况及形成的原因,用照片、漫画或板报的形式来渲染白色污染的危害,并提出治理的建议,呼吁大家都来为减少白色污染而共同努力”等。
详尽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详尽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介绍本文旨在解读初中化学新课标,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课程内容和目标。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课程背景、课程目标、教材内容、研究方法和评估方式。
课程背景初中化学新课标是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而设计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研究化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
课程目标初中化学新课标的主要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探索欲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科学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合作中研究和成长;4. 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材内容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概念和理论:学生将研究化学的基本概念、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建立起化学知识体系;2. 实验技能:学生将研究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规范等,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3. 科学探究: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观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环境保护:学生将研究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科学伦理意识。
研究方法学生在研究初中化学新课标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 多做实验: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概念和原理,培养观察和实验技能;2. 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互相交流和研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多做练:通过做题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多阅读科学文献和实践案例:通过了解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的案例,增加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
评估方式初中化学新课标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能力等;2. 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实验后需要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3. 作业和考试:通过作业和考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 实际应用能力: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人教版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介绍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人教版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介绍一、教科书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化学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对课程目标阐述: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使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使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科书设计的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全面、辩证地反映学生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内在规律三要素对教科书设计的整体要求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社会实际,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展示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化学的价值教科书实行弹性设计,除遵照课程标准精心编入必学内容外,还编入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以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视觉美和内在美的统一有利于开放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教科书功能的再认识提供基础的化学知识编写反映知识创新过程的范例,引导学生更多地采用感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探究的情境实现教材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功能适度地渗透一些教学法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三、创建新世纪的教科书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体系的构建优化内容呈现方式强调教科书的对话功能四、教科书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注重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对于概念的定义不过于强调严密性,改变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的倾向加强学生参与力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科内容与社会相关内容相结合,化学知识与化学事实相融合,并融入学习过程、方法及价值观等,体现人文精神实行弹性设计,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结构上采用单元课题式,突出主题,并具有综合性加强实验并注重改革习题,赋予其新的功能语言通俗,文字流畅;版面设计新颖活泼;大量增加插图、图表;利用多种栏目创设学习情境;整体设计,系列配套五、关于科学探究。
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深度解读
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深度解读本文将对初中化学新课标进行深度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内容和意义。
1. 新课标的背景新课标是教育部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知识更新而制定的一套教学标准。
初中化学新课标的制定旨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2. 新课标的重点内容初中化学新课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方面的内容。
- 实验技能培养: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观察力。
- 知识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新课标强调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课标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倡绿色化学。
- 跨学科融合:新课标鼓励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和综合应用。
3. 新课标的意义和影响初中化学新课标的制定对学生、教师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对学生而言,新课标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研究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的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 对教师而言,新课标为他们提供了更科学、更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 对社会而言,新课标培养了更多具备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4. 实施新课标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初中化学新课标,以下是几点建议:-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标内容。
- 创设实验条件: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设备,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 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 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对分数能否反映其全面发展状况的看法
90
20
6.5
10
0 能
85.4
不能
8.1 不知道
85.4%的学生认为分数不能反映其全面发 展状况。
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
90
84.3
80
70
60
50
41.1
40
30 20 10
17.9 4.6 6.4 3.7 3.5
0
练习记忆为读主书与搜思集考整理信实息践性小作组业学习撰讨写论论文报告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具有基本的科学观点 了解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现象 知道日常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物质 认识研究物质常用的化学方法 了解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具有基本的科学观点
➢微粒构成物质的观点 ➢物质不灭的观点 ➢物质运动变化的观点 ➢科学应用化学成果服务于社会的观点
认识研究物质常用的化学方法
➢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归纳、抽 象等)
➢经验研究法(实验观察法、对比 实验法、实验条件控制法、调查法 等)
➢微观研究的方法(模型法等)
了解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化学已经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 步做出的重大的贡献
➢化学的发展必将为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材是一个窗口,教材是教和学的工具, 教材是研究的对象,教材是一个重要的 资源,教材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教材既 体现国家教育教育指导思想,同时也体 现教材编写者 的个人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 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 ,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 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 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
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 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 查、讨论的建议
了解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现象
➢燃烧现象 ➢微粒运动的现象 ➢物质分散溶解现象 ➢金属的腐蚀现象 ➢常见物质变化的现象
知道日常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物质
➢生命离不开的物质(氧气、水等) ➢常见材料(金属、非金属、合成 材料) ➢常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常见化合物(酸碱盐、化肥) ➢常见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 质、维生素等)
教材的选材
1、精选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内容, 使学生体验到化学有用、有趣,让学 生保持和增强对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 探究欲,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人教版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的人均水量——我国各 地区人均水量——水资源紧缺指标——生活用水浪 费与节约方式比较
➢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 学习什么样的化学 ➢ 如何学习化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 面提 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 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 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 活泼地发展。”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 教育课程框架和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 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 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10年左 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 课程体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1949年前,主要翻译和使用外国教材,共有30多种。
1949年至1957年,主要编译苏联中学化学教材。
1960年至1966年总结经验,编写我国自己的教材。
1977年至1986年,一纲一本,从描述性向推理性过渡, 从宏观向微观过渡,从定性向定量过渡。
1987年至2000年,实行一纲多本,出现百花齐放的局 面。
2001年,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初中 化学教材已有5 个版本,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 重大改变。
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
最喜欢的 最不喜欢的 压力很大的 实用性最差的 内容偏多的 内容太难的
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 政治、物理、数学、外语 数学、物理、外语、化学 政治、历史、美术、数学 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物理、数学、化学、外语
编写宗旨
3、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化 学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与同学交流讨论 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 在“用化学”、“做化学”的探究和实 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 力,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编写宗旨
4、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理念,使 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 巨大贡献和可能的危害,认识化学在实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化学为实现人类更 加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编写宗旨
1、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 认识多姿多彩、无所不在的化学, 去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 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学好化学的 自信心。
编写宗旨
2、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 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化学,了解化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与化 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 生感到化学有用、有趣。
其他
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 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
➢分 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问题:原子、离子是否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一种微粒?
Xe + F2 = XeF2 Ag+ + Cl- =AgCl
这样的习题教给学生什么?
某市拟新建一个化工厂。该市一年中 以东南风居多;有一条大河,河水由该市 西北往东南方向流动。请你确定该化工厂 应建在什么位置。
化学教材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开始出现应用现 代技术制作的新型教材,开始把“教”材变成“学” 材,注意图文并茂,应用多种感官和信息媒介,除 了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作为核心教材外,还出现了 实验册、练习册、评价手册等,充分利用当地教学 资源,适当走出课堂,实行现场教学,或通过实践 活动教材,开发“活动”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