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汽车悬架是指汽车车身与车轮间的连接部分,主要用来减震和支撑车身重量,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悬架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在悬架的设计方面,传统的悬架系统主要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种类型。
独立悬架是指每个车轮都由独立的悬挂系统来支撑,可以根据路况自由调节每个车轮的悬挂刚度和阻尼,从而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而非独立悬架则是多个车轮共享一个悬挂系统,虽然成本较低,但在操控性能和舒适性方面表现较差。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创新和新技术被应用到汽车悬架的设计中。
使用电子控制技术的悬架系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电脑控制单元,电子悬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每个车轮的悬挂刚度和阻尼,从而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而且,电子悬架系统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模式或路况,自动调节悬挂系统,以达到最佳的行驶效果。
除了电子悬架系统,气动悬架系统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与传统的钢板或弹簧相比,气动悬架系统使用气囊和压缩空气来支撑车身重量和提供减震效果。
气囊可以根据驾驶模式或路况,调节悬架的刚度和高度,从而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气动悬架系统还可以根据车辆动力学数据和悬架系统的工况,实时调整悬架的刚度和高度,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新材料的应用也为汽车悬架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
传统的悬架系统主要使用钢材或铝合金来构造,虽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刚性,但也存在重量较大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而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或钛合金等新材料来替代传统材料,可以有效减轻悬架系统的重量,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当前汽车悬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悬架系统和气动悬架系统两个方面。
电子悬架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实现对悬架刚度和阻尼的实时调节,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而气动悬架系统则通过气囊和气压来实现对悬架刚度和高度的调节,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国内各大汽车厂和相关减振零部件配套厂在半主动悬置的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进了这一技术的国产化研发及实车应用。
磁流变悬置具有优异的动特性连续可调性能,为实现发动机的宽频有效隔振提供了手段,但由于成本的原因,目前还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仅在豪华乘用车和一些特种车辆上有一定应用。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现状;展望前言结构参数控制式半主动悬置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各大悬置生产商都有相关产品。
而国内还处于研发和试生产阶段,要实现大批量生产和实车应用,还有很多的技术难关需要突破。
1半主动悬置工作原理图1为解耦膜刚度控制式半主动悬置结构示意图。
从图1可知,当悬置受到外界低频大振幅激励时,橡胶主簧发生变形挤压上液室液体,受挤压的液体经惯性通道流往下液室,由于惯性通道阻尼作用,液体的振动能量被衰减;当悬置受到外界高频小振幅激励时,由于液体的动态硬化效应,液体几乎不再经过惯性通道,此时主要由变形的橡胶主簧和解耦膜容纳被挤压的液体。
此外,半主动悬置通过侧置的电磁阀控制解耦膜下端空气腔的开闭。
若空气腔关闭,气腔内部空气的体积刚度增大,使解耦膜和上液室的体积刚度增大,导致悬置整体表现为大刚度大阻尼特性;若空气腔打开,气腔内部空气自由流动,解耦膜刚度变小,导致上液室体积刚度变小,悬置整体表现为小刚度小阻尼特性。
2结构参数控制式半主动悬置结构参数控制式半主动悬置依靠真空或电磁阀等来改变半主动悬置内部的节流通道流通面积、长度以及解耦膜下方空气室的开闭,来实现不同模式之间的切换,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半主动悬置结构形式。
根据控制力的来源不同,其分为真空可调式和电磁可调式两种。
2.1真空可调式半主动悬置真空式半主动悬置主要通过真空负压来改变悬置的内部结构,实现不同模式之间的切换,又分为控制节流通道式和控制气体弹簧压力式。
2.1.1控制节流通道式本田雅阁轿车和宝马725所使用的前悬置是控制节流通道式半主动悬置,这种半主动悬置通过真空阀控制悬置上下液室之间的旁通道,从而改变上下液室的贯通形式,实现怠速工况下的小刚度,以衰减怠速抖动。
汽车半主动悬架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汽车半主动悬架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外典型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产品特点,详细阐述了半主动悬架的关键技术以及其发展现状,同时对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汽车;半主动悬架;关键技术;可调阻尼减振器半主动悬架系统是无源控制,系统输入少量的调节能量来局部改变悬架系统的动特性(刚度或阻尼系数),作动器价格低、能耗小、结构简单,又因系统动特性变化很小,仅消耗振动能量,故稳定性好,同时减小振动的能力几乎和主动悬架一样,其控制品质接近主动悬架。
因此半主动悬架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学者和生产商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1 国外典型半主动悬架系统产品特点介绍1.1 Tenneco连续控制电子悬架系统(CES)天纳克(Tenneco)公司的连续控制电子悬架系统是一种半主动悬架系统,能够按照路面条件和驾驶状况对悬架阻尼进行连续性调整。
CES的核心部位是一套先进的阀控系统,该阀控系统整合了电子控制器和底盘传感器,使之共同作用以实现最佳阻尼特性。
CES机电阀控系统的调节速度非常快,通常在10 ms左右,这一速度足以满足最高达20 Hz的车轮振动频率,在满足车身振动控制之外还可实现对车轮振动模态的控制,Tenneco连续控制电子悬架系统如图1所示。
1.2 ZF Sachs连续阻尼控制系统(CDC)采埃孚萨克斯(ZF Sachs)公司的连续阻尼控制系统(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CDC)是一种半主动悬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每个独立的车轮施加优化的阻尼力,能够显著地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CDC主要由阻尼可控减振器、电控单元、传感器等构成。
传感器获取车身、车轮,以及侧向加速度等信号,电控单元对传感器得到的有关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处理,使得由于载荷、行驶工况,以及路面状况等造成的影响得以自动校正,ZF Sachs连续阻尼控制系统(CDC)如图2所示。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汽车悬架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车身稳定性、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驾驶体验的不断追求,汽车悬架的研究和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汽车悬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性与行驶性能汽车悬架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补偿车身与路面之间的不平衡,从而提高车辆稳定性和行驶性能。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悬架的刚度和减震能力成为了当今汽车悬架研究的重点之一。
当前,一些新型悬架系统的出现,如主动悬架,电子辅助悬架和自适应悬架等也使得汽车的稳定性和行驶性能有了更大的提升。
2. 车身减振与降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仅受到路面不均匀的振动和冲击,还会受到车内和外部的噪声干扰。
为此,研究如何通过优化悬架系统的结构和减震材料的性能来降低车身振动和噪声,提高车辆驾驶舒适性也成为了目前悬架研究的重点。
3. 节能减排汽车排放是当前环保工作的关键领域。
优化汽车悬架的设计和结构,改善行驶性能可以减少车辆的油耗和尾气排放。
目前,许多汽车悬架研究都借鉴了航空工业的技术,采用轻量化结构材料、碳纤维等高强度材料,以降低重量和提高刚度来降低能耗和尾气排放。
4. 新材料和新工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也为汽车悬架的技术研究带来无限的可能。
新材料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悬架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
新工艺的应用则可以实现精细化的加工和生产,从而大大提高汽车悬架的品质和稳定性。
总之,汽车悬架的研究和发展是国内汽车工业的重中之重,未来的趋势将是技术的跨界融合和基础研究的深度探索。
同时,汽车悬架的研究应该从用户需求出发,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以提高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满足广大消费者对车辆驾驶体验的需求和期望。
汽车半主动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_王其东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i:10.3969/j.issn.1003-5060.2013.11.003
Vol.36 No.11 Nov.2013
中间缸和工作 缸 上 腔 相 通,电 磁 阀 连 接 中 间 缸和储油缸,并控 制 中 间 缸 与 储 油 缸 之 间 的 节 流 通道,从而实现阻尼的 连 续 可 调[14]。 这 类 减 振 器
的 缺 点 是 结 构 复 杂 、制 造 成 本 较 高 。
1.压 缩 阀 2.复 原 阀 3.流 通 阀 4.活 塞 杆口
Abstract:The background of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The research status and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of semi-active suspension are analyzed.The two key technologies of semi-active suspension research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mi-active suspension are pointed out.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perational principle of different dampers with changeable damping are expounded,and their structures and performance are compared.The advanta- 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control methods used in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are analyzed,and the advantages of compound control method are presented.Finally,the research tend- ency of semi-active suspension is discussed. Key words:semi-active suspension;damper;control method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发展状况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发展状况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路况和驾驶条件实时调节汽车悬挂刚度和阻尼的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来感知和分析路面情况和驾驶行为,并根据其结果调整悬挂系统的工作参数,提供更加舒适和稳定的行驶体验。
随着汽车科技的迅速发展,半主动悬架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驾驶舒适性和乘坐稳定性的需求。
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意大利车企飞雅特(Fiat)率先推出了全欧最早一款配备半主动悬挂系统的车型,飞利浦埃瑟仪(Tipo)。
这款车使用了一套由飞雅特和意大利电子公司飞利浦(Philips)共同开发的电磁可变阻尼悬挂系统,它可以根据驾驶环境调整阻尼力度,提供更好的悬挂调节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在那之后,诸多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入到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研发和商用中。
1991年,奔驰推出了搭载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奔驰600SEC(W140)车型,它使用了一套由车载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器组成的系统,通过监测车辆姿态和路面情况来实时调节悬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驾乘舒适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目前,许多车型都配备了传感器和控制器,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车辆的姿态、速度、加速度以及路面的起伏和变化。
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可以实时调节悬挂刚度和阻尼,提供更加舒适和稳定的驾乘体验。
此外,半主动悬架系统还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和特性,例如主动悬挂,主动平衡系统等。
主动悬挂是指系统可以主动调节车身高度和悬挂刚度,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和车辆负载。
主动平衡系统是一种在车辆转弯时可以根据车辆姿态进行动态调节的悬挂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悬挂舒适性。
总体来说,半主动悬架系统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在性能、功能和实用性方面的更大突破。
这将为驾驶者提供更加舒适和稳定的驾乘体验,并促进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C h o n g q i n g 4 0 1 1 2 0 ; 2 . C h o n g q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4 4 ; )
【 A 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r e s e a r c h , w e i f st r l y a n a l y z e d , s t u d i e d a n d s u m ma r i z e d t h e p a t e n t s , r e s e a r c h r e p o r t s a n d a c a d e mi c
p a p e r s o n S e mi — a c t i v e E n g i n e Mo u n t ( S E M) t h a t w e r e d i s c l o s e d i n t h e p a s t 2 0 y e a r s b o t h i n C h i n a a n d f o r e i g n c o u n t r i e s ,
Z h e n g L i n g 。 , L i u Q i a o b i n , Y o u Z u o l o n g , P a n g J i a n , C h e n D a i j u n
( 1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V e h i c l e N V H a n d S a f e t y T e c h n o l o y, g R &D C e n t e r o f C h a n g a n A u t o m o b i l e C o r p o r a t i o n L i m i t e d ,
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是近年来新兴技术之一,它主要是通过加强发动机支撑和隔离降低车辆的振动和噪音,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半主动悬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汽车,但仍有着一些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当前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发动机的自适应控制,二是如何优化半主动悬置的结构形式。
自适应控制技术是半主动悬置技术的核心。
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识别车辆振动和噪音的特征,然后对发动机的支撑力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车辆的平稳、静音、低振动运行。
目前,自适应控制技术已经实现了单指标和双指标控制模式,但是针对不同驾驶情况的自适应控制模式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半主动悬置的结构形式也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传统的半主动悬置技术主要采用液压支撑结构,但是液压支撑结构有着结构复杂、安装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近些年来,新型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其他悬置形式,如基于电磁原理的传导式结构、基于传感器的电机支撑结构等。
这些新型的半主动悬置技术有着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发挥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未来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应用价值。
研究者将更多地关注如何优化半主动悬置技术,促进技术在工业界的普及应用。
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的控制模式、悬置结构等方面也将不断更新升级。
总之,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半主动悬置技术已成为汽车设计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未来研究者将在自适应控制技术和半主动悬置技术的结构形式上继续努力,为提升驾驶者的舒适性和汽车的性能贡献更多的力量。
随着半主动悬置技术的发展,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渐扩大。
除了高端豪华车型之外,半主动悬置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用汽车和商用汽车中,以提升乘客的舒适感和驾驶的稳定性。
这种技术的应用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摘要】汽车悬架是汽车中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悬架的分类和特点入手,探讨了目前汽车悬架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悬架性能优化所面临的挑战。
展望了汽车悬架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对汽车悬架研究的启示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现有文献和技术的总结和分析,文章提出了汽车悬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汽车悬架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车辆性能,更是为了提升驾驶体验和乘车舒适度。
在未来,汽车悬架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汽车工业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汽车悬架、研究现状、性能优化、发展趋势、启示、未来方向、结论1. 引言1.1 汽车悬架的重要性汽车悬架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车身、减震、影响车辆操控性能等多重功能。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架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路面不平带来的震动,提高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受。
良好的悬架系统还能够延长车身和车辆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对汽车悬架的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高性能的车辆,满足消费者对汽车的不断提升的需求。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优化悬架系统,还可以为未来汽车的智能化、自动化驾驶等发展方向提供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背景汽车悬架系统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车辆行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和改进也变得愈发重要。
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汽车诞生的早期。
最初,车辆的悬架系统主要是为了减震和支撑而设计的,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悬架系统不断演变和创新,逐渐成为影响汽车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研究人员对悬架系统的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以提高悬架系统的稳定性、舒适性和耐久性。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汽车悬架是指连接车身和车轮的部件,它对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悬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类型的悬架系统。
本文将就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浅析。
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传统悬架系统传统悬架系统主要包括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种类型。
独立悬架是指车轮之间的悬架系统独立工作,而非独立悬架则是指车轮之间的悬架系统互相影响而工作。
目前,独立悬架在高速行驶上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均比非独立悬架要好,因此在中高档轿车和越野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气垫悬架系统是在传统悬架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系统。
它使用气体填充在悬架系统中,甚至可以在车速比较慢的情况下提高车身高度,进而提高行驶能力。
目前,气垫悬架系统在一些高级车型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动悬架系统是指可以根据行驶条件和车辆状态来自适应调节悬架的硬度和高度的系统。
它可以为车辆提供更高的舒适性和更好的操控性。
目前,主动悬架系统已经在一些高端车型上得到应用。
电子悬架系统是指利用电子传感器对车辆的姿态、车速、转向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处理,通过电液控制来实现悬架的自适应调节。
它可以在行驶中为车辆提供更加平稳的行驶体验和最佳的悬架调节,目前已经在一些高端车型上得到了应用。
二、发展趋势1、智能化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涌现,智能化悬架系统也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未来,智能化悬架系统将会更加自适应、可编程化和智能化,实现更好的悬架调节和更高的车辆性能。
2、轻量化轻量化是汽车制造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未来汽车悬架系统的轻量化也将成为发展趋势。
减轻悬架部件的重量可以减少油耗、降低排放,并且可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3、可持续性未来汽车悬架系统的发展也将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
通过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以及提高悬架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来实现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但随着人们对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悬架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挑战。
汽车主动悬架技术的研究现状
汽车主动悬架技术的研究现状汽车主动悬架技术是指车辆悬架系统能根据实时道路条件和驾驶需求主动调节悬架硬度、高度、稳定性等参数的技术。
通过主动悬架技术,可以使车辆在不同的路况和驾驶模式下获得更好的悬架性能,提供更舒适、稳定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主动悬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主动悬架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探索。
主动悬架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悬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控制算法两个方面。
在硬件结构方面,主要研究了可变硬度悬架、可变高度悬架和可变稳定性悬架等。
这些悬架系统通过改变悬架中的弹簧、减振器和支撑点等部分的性能参数来实现悬架的主动调节。
例如,可变硬度悬架可以根据驾驶模式和道路条件实时调整悬架的硬度,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可变高度悬架可以根据路况调整车身的高度,提高通过性和稳定性。
可变稳定性悬架则可以根据车辆的动力状态实时调节悬架的稳定性,提高车辆的操控性。
目前,在这些硬件结构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在高端车型上应用了这些技术。
在控制算法方面,主要研究了悬架系统的控制策略和调节算法。
悬架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主动悬架控制和协调悬架控制两种。
主动悬架控制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车辆和道路的信息,然后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计算出悬架的调节参数来实现主动调节的目的。
协调悬架控制则是通过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实时协调悬架系统和其它部分的工作,以提升整车的性能。
在调节算法方面,主要应用了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最优控制等方法。
这些算法通过将悬架系统的调节过程建模为一个最优化问题,并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约束条件求解最优解,从而实现对悬架系统的精确调节。
目前,这些控制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除了硬件结构和控制算法方面的研究,主动悬架技术还需要解决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首先是成本问题,主动悬架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在市场上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自校正控制 2 种类型。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是在 外界激励条件和车辆自身参数状态发生变化时, 被控车辆的振动输出仍能跟踪所选定的理想参考 模型, 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很难实现。自校正控制是 一种将受控对象参数在线识别与控制器参数整定 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汽车的振动输出仍能跟踪所 选定的理想参考模型。采用自适应控制的汽车悬 架减振器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汽车底盘上得到 了应用。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等人将自适应 控制技术应用于汽车半主动控制悬架, 在实车应 用过程中, 减振性能明显优于被动悬架。
- 24 -
《 北 京 汽 车 》2007.No.3
·汽 车 半 主 动 悬 架 系 统 的 研 究 现 状 及 趋 势·
在 半 主 动 悬 架 系 统 30 年 的 研 究 过 程 中 , 已
价的变流体和可以用于实时控制的高性能的微
经发表的控制研究方法几乎涉及现代控制理论
处理器等等, 都是今后努力发展的重点。
京
半主动悬架是 1974 年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
斯 分 校 机 械 工 程 系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汽
Davis,Calif) D.E.Karnopp 教授等提出的。尤其是
阻尼可调的半主动悬架, 由于结构简单, 耗能很
车
小, 可根据汽车行驶状态和道路激励大小主动作
车身状态传感 器( 车 高 、车 速 、 加 速 度 、转 向 盘 转 角 、节 气 门 位 置等传感器)
系统理想模型为基础, 忽略了高阶动态环节, 如
而连续变化, 其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 且无液压
车 架 、轮 胎 的 高 阶 模 态 等 , 只 能 在 特 定 的 状 态 下
阀的振动、冲击与噪声, 无须复杂的驱动机构, 作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汽车悬架是指汽车底盘中安装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零部件,起着缓冲震动、稳定车身、保护车辆和提高车辆通过性能等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悬架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对当前汽车悬架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浅析。
目前,汽车悬架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降低噪音、增加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减少油耗等方面。
乘坐舒适性是汽车悬架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传统悬架已经被气动悬架和电动悬架所代替。
气动悬架采用气囊作为弹簧,可以自动调节气囊的气压来达到更好的地面适应性、抗震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电动悬架采用电机驱动的刚性连杆来代替传统悬架上的弹簧和减震器,可以实现电机的主动控制和无级调节,在行驶过程中能够适时地调节车身高度和硬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
噪音也是影响汽车悬架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噪音等环境噪音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汽车悬架的研究也将重点放在减少噪音方面。
现代汽车悬架通过优化车轮和车身结构,改进摩擦噪声、空气噪声的传递路径和传递途径,减少车辆的共振现象等措施,从而实现噪音减少的目的。
汽车悬架在提高车辆操控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
现代汽车悬架采用多种技术,例如主动悬架、电子悬架、自适应悬架、四轮转向悬架、扭矩矢量控制等技术,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与传统悬架相比,这些新技术可以根据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进行更快速、更精确的控制调节,从而提高悬架对车身的控制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车辆的动态性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汽车悬架在减少油耗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汽车行驶时,悬架对燃料消耗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于轻量化的汽车悬架,需要在保证结构强度、尺寸、性能稳定性的前提下,减轻悬架重量,节约能源。
二、汽车悬架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汽车悬架的发展方向将是更加智能化、轻量化、多材料化、多功能化。
智能化是汽车悬架未来的发展趋势。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汽车悬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操控性能、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悬架技术也在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以满足不断提升的性能和安全需求。
本文将从汽车悬架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悬架的概念汽车悬架是车身和车轮之间的连接装置,主要功能是支撑车身重量、减震、隔离车身和车轮之间的振动,同时还要保持车轮与地面的接触。
悬架系统还要适应不同路况的变化,确保车辆的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
汽车悬架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
独立悬架包括麦弗逊式悬架、双横臂式悬架、多连杆式悬架等,它们具有结构简单、操控性能好等特点;非独立悬架包括扭力梁式悬架、螺旋弹簧式悬架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二、悬架的研究现状1. 材料的应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轻量化材料在汽车悬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主要得益于轻量化材料的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等特点,如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汽车悬架组件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2. 主动悬架技术主动悬架技术是近年来汽车悬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和行驶状态实时调节悬架的硬度和高度,从而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目前,主动悬架技术已经在一些高端车型中得到应用,但仍然存在成本高、可靠性不够等问题亟待解决。
3. 悬架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悬架系统已经成为汽车悬架研究的新方向。
智能化悬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路面和汽车状态,再通过控制单元对悬架系统进行实时调节,从而实现更好的悬架控制效果。
智能化悬架系统还可以通过学习算法不断优化悬架系统的调节策略,以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和驾驶习惯。
2. 主动悬架技术的普及随着主动悬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主动悬架技术将会逐步普及到更多的汽车车型中,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机构培训创业计划书怎么写一、项目简介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种培训机构应运而生。
本计划书致力于建立一家综合性的培训机构,为各行各业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
我们的机构将以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优质师资团队和创新的教学模式著称,致力于培养人才,提高社会综合素质,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培训机构成为供给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竞争状况:目前市场上存在众多培训机构,一些大型机构拥有规模庞大的师资团队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竞争激烈。
但也有许多小型培训机构因为专业化服务和灵活性而吸引了一定的客户群。
3.发展趋势:未来培训机构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数字化教育、在线学习、跨学科课程等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三、核心竞争力1.优质课程:我们将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团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涵盖各行各业的专业领域。
2.个性化服务:我们将为每位学员定制专属的学习计划,根据学员的需求和水平,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3.创新教学模式:我们将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四、运营模式1.课程设置:我们将定期更新课程内容,确保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
同时,根据学员反馈和市场调研,不断优化和调整课程设置。
2.师资团队:我们将招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建立稳定的师资团队,并提供持续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3.宣传推广: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包括线上线下宣传、合作推广等方式,提高机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财务规划1.初始投资:我们计划投资50万元用于设立机构、招聘师资团队、购买教学设备等。
2.预期收益:根据市场需求和预估客流量,我们预计第一年实现盈利,第三年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3.风险控制:我们将设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竞争风险等,确保机构的稳健发展。
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悬架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汽车悬架系统是指连接车身和车轮之间全部零部件的总称,主要由弹簧、减振器和转向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其作用是传递车轮和车架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的平顺行驶。
半主动悬架是指悬架弹性元件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之一或两者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悬架。
由于半主动悬架在控制品质上接近于主动悬架,且结构简单,能量损耗小,成本低,因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半主动悬架技术发展现状根据悬架的阻尼和刚度是否随着行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可将悬架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汽车悬架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人们希望汽车车身的高度、悬架的刚度、减振器的阻尼大小能随汽车行驶速度以及路面状况等行驶条件的变化而自动调节,从而达到乘坐舒适性的提高。
1973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D.A.Crosby和D.C.Karnopp首先提出了半主动悬架的概念。
其基本原理是:用可调刚度弹簧或可调阻尼的减振器组成悬架,并根据簧载质量的加速度响应等反馈信号,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调节弹簧刚度或减振器的阻尼,以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半主动悬架分为刚度可调和阻尼可调两大类。
目前,在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研究中,以对阻尼控制的研究居多。
阻尼可调半主动悬架又可分为有级可调半主动悬架和连续可调半主动悬架,有级可调半主动悬架的阻尼系数只能取几个离散的阻尼值,而连续可调半主动悬架的阻尼系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连续变化。
有级可调减振器有级可调减振器阻尼可在2-3档之间快速切换,切换时间通常为10-20ms。
有级可调减振器实际上是在减振器结构中采用较为简单的控制阀,使通流面积在最大、中等或最小之间进行有级调节。
通过减振器顶部的电机控制旋转阀的旋转位置,使减振器的阻尼在“软、中、硬;三档之间变化。
汽车悬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悬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半主动悬架的研究工作开始于1973年,由D.A.Crosby和D.C.Karnopp首先提出。
半主动悬架以改变悬架的阻尼为主,一般较少考虑改变悬架的刚度。
工作原理是:根据簧上质量相对车轮的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等反馈信号,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调节弹簧的阻尼力或者刚度。
半主动悬架产生力的方式与被动悬架相似,但其阻尼或刚度系数可根据运行状态调整,这和主动悬架极为相似。
有级式半主动悬架是将阻尼分成几级,阻尼级由驾驶员根据“路感”选择或由传感器信号自动选择;无级式半主动悬架根据汽车行驶的路面条件和行驶状态,对悬架的阻尼在几毫秒内由最小到最大进行无级调节。
由于半主动悬架结构较简单,工作时不需要消耗车辆的动力,而且可取得与主动悬架相近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汽车车速有了很大的提高,被动悬架的缺陷逐渐成为提高汽车性能的瓶颈,为此人们开发了能兼顾舒适和操纵稳定的主动悬架。
主动悬架的概念是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悬架设计中率先提出的。
它在被动悬架的基础上,增加可调节刚度和阻尼的控制装置,使汽车的悬架在任何路面上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控制装置通常由测量系统、反馈控制系统、能源系统等组成。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著名的汽车公司和生产厂家竞相研制开发这种悬架。
奔驰、沃尔沃、洛特斯、丰田等在汽车上进行了较为成功的试验。
装备主动悬架的汽车,在不良路面高速行驶时,车身非常平稳,轮胎的噪音小,转向和制动时车身保持水平。
其特点是乘坐非常舒服,但不同程度存在着结构复杂、能耗高、成本昂贵、可靠性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汽车绝大部分采用被动悬架。
在半主动和主动悬架的研究方面起步晚,与国外的差距大。
在西方发达国家,半主动悬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趋于成熟,福特公司和日产公司首先在轿车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主动悬架虽然提出早,但由于控制复杂,并且牵涉到许多学科,一直很难有大的突破。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汽车悬架是指汽车底盘上支撑车身的部件,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悬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对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浅析,探讨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1. 传统悬架系统传统汽车悬架系统主要包括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和半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系统由弹簧和减震器组成,可以单独支撑每个车轮,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非独立悬架系统则是通过横臂、纵臂和扭力横梁等连接两个车轮,其操控性和舒适性较差。
而半独立悬架系统则介于两者之间,兼具一定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2. 高级悬架技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高级悬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子调节悬架系统、主动悬架系统和自适应悬架系统等技术,通过传感器、控制模块和执行机构实现对悬架硬度、行程和高度等参数的实时调节,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3. 轻量化设计轻量化设计是当下汽车悬架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减轻悬架系统的重量,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还可以改善悬架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1. 智能化技术应用未来,智能化技术将会成为汽车悬架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汽车悬架系统的智能控制和预测性维护,以提高汽车的驾驶性能和持久性。
2. 混合悬架系统混合悬架系统融合了传统悬架系统和先进悬架技术,结合了机械和电气的优势,为汽车的悬架性能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传统悬架系统上加入电子调节装置,或者将主动悬架系统与自适应悬架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悬架调节和响应。
3. 可变刚度悬架系统可变刚度悬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悬架技术,通过调节悬架硬度,可以实现在不同行驶状态下的最佳悬架性能。
这种系统可以根据路况、车速和操控需求等因素,实时调节悬架的刚度,为汽车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悬架调校。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发展状况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发展状况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发展状况1 前言基于经典隔振理论的传统被动悬架系统无须外部能量输入,结构简单,因而获得广泛应用,但其只是一种优化折衷方案,不能适应变化的行驶工况和任意道路激励。
主动悬架是一种具有作功能力的悬架,在提高系统性能上具有较大的潜力[1],但能量消耗大、液压装置噪声大、成本高、结构复杂,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几种主动悬架系统成为商业化产品[2],限于装载在一些排量较大的高档车型上。
半主动悬架系统输入少量的调节能量来局部改变悬架系统的动特性(刚度或阻尼系数),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因系统动特性变化很小,仅消耗振动能量,故稳定性好,而减小振动的能力几乎和主动悬架一样[3](见表1)。
半主动悬架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是设计并实现可控制减振环节和控制策略,这并不比主动控制简单,有时甚至更加复杂[4],故而汽车半主动控制悬架系统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学者和生产商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表1 悬架系统分类注:fB 为簧上质量的固有振动频率;fW为簧下质量的固有振动频率;△z为相对位移2 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产生和发展2.1 发展简况半主动悬架的概念首先由Crosby和Karnopp于1973年提出,Karnopp还提出天棚阻尼控制模型和实现方法[5]。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有试验性的产品问世,但它投入应用的速度比主动悬架快得多。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半主动悬架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工厂。
1975年,Margolis等人提出了“开关”控制的半主动悬架,1983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开发了具有3种减振工况的“开关”式半主动悬架,并应用于T oyota Soarer 280GT型轿车上。
1986年,Kim Brough在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中引入了Lyapunov方法,改进了控制算法的稳定性。
1988年日本日产公司首次将“声纳”式半主动悬架系统应用于Maximas轿车上,它可预测路面信息,悬架减振器有“柔和”、“适中”和“稳定”3种选择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摘要] 文阐述了半主动悬架的产生及发展,着重论述半主动悬架的控制方法,探讨该技术存在的问题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半主动悬架主动悬架控制发展
前言
现代汽车正朝者多目标综合控制和智能化控制的方向发展。
悬架系统智能化解决了传统被动悬架存在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不能兼顾的问题,代表了悬架系统发展的方向。
国外在60年代提出了主动悬架,主动悬架采用有源可控元件组成闭环系统,能获得一个优质的隔振系统,使悬架始终处于最佳减振状态。
但要由外部提供较大的控制能量、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使其广泛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半主动悬架是1974年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机械工程系
d.e.karnopp教授等提出的一种半主动隔振方案在车辆上的实现。
采用无源但可控的阻尼器在工作中消耗能量小,控制易于实现,造价低,并且性能接近主动悬架,因而得到广泛重视。
1、半主动悬架的控制
从控制形式上看,有连续变化阻尼(阻尼力无级可调)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和开关式(阻尼力有级可调)半主动悬架系统,前者又称为主动阻尼控制系统,后者又称为半主动阻尼控制系统。
连续变化阻尼的半主动悬架在控制作用下,其阻尼力可以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连续调节。
研究表明:只要合适选择控制逻辑,半主动悬架就几乎可以达到像主动悬架一样的阻尼调节范围(如图1-1)。
但其控制方法
和控制系统较为复杂。
开关式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减振器采用较为简单的方式,控制方法大为简化,同时也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通常半主动阻尼控制是根据不同的路面条件和不同的行驶要求,实现阻尼的软、硬两种工况或软、中、硬三种工况有级转换。
开关式悬架系统的性能低于连续变化阻尼的方式。
(a) 被动悬架; (b) 有级半主动悬架; (c) 无级半主动悬架; (d) 主动悬架
由于悬架系统是很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因此,基于模型的线性反
馈控制是不适用的。
目前,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天棚阻尼控制方法。
天棚阻尼控制方法由于其控制算法简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天棚阻尼控制只解决了悬架系统的舒适性而没有很好解决操纵稳定性问题。
因此,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改进型的理想天棚阻尼控制方法,即设想系统中车体与某“固定天棚”之间存在一个虚拟惯性阻尼器,如图1-2所示。
其控制原理是,根据簧载质量的速度响应等反馈信号,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调节可调阻尼器的阻尼系数。
这种控制方式是目前研究较多且有效的。
(2)pid控制方法。
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的pid控制不需要了解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只要根据经验进行调节器参数在线调整,即
可取得满意的结果,不足的是对被控对象参数变化比较敏感。
研究查表法变参数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方法在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中应用有一定的实际的意义。
(3)最优控制方法。
线性最优控制方法在系统建模时,忽略了高阶动态环节,如车架、轮胎的高阶模态以及减振器、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等,所得到的控制参数是根据确定的系统参数计算出来的,仅对理想的数学模型保证预期的性能。
当系统参数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系统变得不稳定,控制参数不再使性能指标最优,有时甚至会使悬架性能恶化。
实际的悬架系统是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非线性、时变、高阶动力系统,难以用定常反馈系统达到预定的性能要求。
所以最优控制方法在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中应用很少。
(4)自适应控制方法。
自适应控制方法应用于汽车悬架控制系统有自校正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两类控制策略。
自校正控制是一种将受控对象参数在线识别与控制器参数整定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是在外界激励条件和车辆自身参数状态发生变化时,被控车辆的振动输出仍能跟踪所选定的理想参考模型。
采用自适应控制的车辆悬架阻尼减振系统改善车辆的行驶特性,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底盘上得到了应用。
(5)模糊控制方法。
自90年代以来,模糊控制被应用在汽车悬架控制系统中。
在控制过程中,首先要把由各传感器测出的精确量转化成为适于模糊运算的模糊量,然后将这些量在模糊控制器中加以运算,最后再将运算结果中的模糊量转化为精确量,以便对各执行器进行具体的操作控制。
其过程如图1-3所示,日本德芳大学芳村敏夫教授把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汽车悬架半主动和主动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推理分别构成半主动和主动控制规则,通过进行计算机模
拟分析来控制车身的的垂直振动和俯仰振动,其结果证实了采用模糊控制的有效性。
模糊控制方法在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比常规控制方法有效,但模糊控制器的稳定性只通过一些模拟过程测试,判断其稳定性的标准还不存在;控制器只适用于一定的汽车参数;改变轮胎性能会使控制结果明显变坏;路面性质对控制效果影响较大。
因此,模糊控制方法在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中应用从理论上无法判定,只能通过系统实测才能确定。
(6)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神经网络是一个由大量处理单元所组成的高度并行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其特点是可学习性和并行性,故在汽车悬架振动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神经网络不适于表达基于规则的知识,需要较长的训练时间,因此,神经网络须与其它控制方法相结合构成复合控制模式才能具有更大的实际应用。
2、主动悬架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1) 理论的的阻尼器设计较多,实用的可控阻尼器不多;
(2) 阻尼器的可靠性需近百万次的实验来检验,延长实用化的进程;
(3) 控制效果大多用计算机软件仿真来进行,与实际系统存在一定差距。
3、半主动悬架今后研究方向
总之,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较多,各种方法均有利弊,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开发系统控制器是发展方向。
从有关文献分析看,日本、德国、韩国等汽车发达国家,基本都是基于天棚阻尼控制理论、模糊
控制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为主线的复合控制策略。
任何控制系统总存在不可避免的时滞,它会导致反馈控制系统预料外的失稳,出现对安全性极为不利的轮跳。
因此,在汽车半主动悬架振动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车型研究和开发控制有效、实用简单、造价合理的控制器,并经过大量的实车测试,才能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方子帆等.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研究进展 [j] .重庆大学学报,2003,1.
[2] 鲁植雄.汽车电子控制悬架故障诊断图解 [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张庙康,胡海岩.车辆悬架振动控制系统研究的进展 [j] .振动、测试与诊断,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