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功用与主治

合集下载

方剂学

方剂学

方剂学1四君子汤: 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功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2四物汤: 熟地(养血滋阴、补肾填精)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功用:补血、活血、调经主治:营血虚滞证3白虎汤:石膏(甘寒生津止渴,清泻气分实热,清热除烦)知母人参炙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4小清龙汤:桂枝、麻黄(发汗散寒,解外寒而宣肺气)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五味子制半夏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证5逍遥散: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当归茯苓白术丹皮栀子甘草煨姜薄荷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主治:肝郁血虚脾弱6黄连解毒汤:黄连(清泻上焦之心火,中焦之火热)黄芩黄柏大黄栀子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7痛泻药方:炒白术(健脾燥湿)炒白芍陈皮防风茯苓薏苡仁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主治:肝旺脾虚之痛泻证8六味地黄丸: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枸杞菊花功用:滋阴补肾主治:肾阴虚证9清气化痰丸:法半夏陈皮茯苓黄芩瓜蒌甘草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治:热痰证10五苓散:泽泻(甘淡性寒、利水渗湿)猪苓白术茯苓桂枝茵陈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内停11四逆汤:制附子(破阴逐寒,回阳救逆,通达十二脉) 人参干姜炙甘草功用:回阳救逆主治:少阳病之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12小建中汤:饴糖(温补中焦缓急止痛)黄芪桂枝芍药大枣炙甘草生姜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13藿香正气散: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14八正散:翟麦(清热利水通淋,)木通(清心降火,下利湿热)车前子萹蓄滑石栀子甘草生大黄生地白茅根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淋证15川芎茶调散:川芎荆棘白芷羌活炙甘草细辛防风薄荷菊花蝉蜕蔓荆子功用:祛风清热,活血养血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16补阳还五汤:黄芪(补益元气,血行瘀消,治其本虚)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姜半夏天竺黄功用: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后遗症17归脾汤:黄芪(补脾益气,)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远志木香酸枣仁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通血证18完带汤:白术(燥湿)山药(涩精)健脾补气苍术芍药甘草人参柴胡陈皮荆棘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主治:脾虚肝郁19 一贯煎:生地(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川楝子芍药炙甘草功用: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20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泻火除湿)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车前子黄连连翘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肝胆湿热下注证21麻黄汤: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杏仁炙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22理中丸: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白术炙甘草功用:温中祛寒,健脾补气主治:脾胃虚寒症,阳虚失血证,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23甘麦大枣汤:小麦(养肝补心,除烦安神)甘草大枣功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主治:脏躁24当归补血汤:黄芪(大补脾肺气,益气固表)当归功用:补气生血主治:血虚发热证25旋覆代赭汤:旋复花(下气消痰,降气止噫)代赭石制半夏大枣炙甘草生姜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26四神丸:补骨脂(暖啤止泻)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主治:脾胃虚寒之五更泄泻27牡蛎散: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黄芪麻黄根小麦功用:益气固表敛汗止汗主治:自汗盗汗证。

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

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

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方剂学是中医药学必修的一门课,在中药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方剂学作为中医方剂的研究、制备和应用的理论基础,对于中药学的学生和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的医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本文主要介绍方剂学的功用和主治,列举了一些常见病症,以供参考。

一、方剂学的功用1.指导方剂的制备方剂学是规范方剂配伍、制备及操作的依据,严格按照方剂学的原则和方法制备的方剂,能够保障方剂的稳定性、疗效和安全性。

2.确定方剂适应症方剂学通过对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方面的研究,逐渐确定了方剂的适应症范围。

3.指导方剂的配伍方剂学通过对方剂各组成部分的性味、功效、相互作用的研究,指导配伍,以达到治病的效果。

4.监控方剂治疗效果方剂学的研究,可以评估方剂的治疗效果,对方剂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的监测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改进方剂配方方剂学的研究,可以针对方剂配方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改进,优化药物配方,提高其疗效和适应性。

二、方剂学主治1.消化系统疾病方剂学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包括胃痛、消化不良、消化道炎症、胃炎和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典型方剂: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中医通脾方等。

2.呼吸系统疾病方剂学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

包括咳嗽、哮喘、呼吸困难,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等。

典型方剂:银翘散、清热解毒汤,苓桂术甘汤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方剂学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

典型方剂:七叶皂苷注射液、炙甘草汤、桂枝汤等。

4.妇科病症方剂学在妇科病症方面也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妇科疾病。

典型方剂:调经汤、逍遥散、四物汤等。

5.精神系统疾病方剂学在精神系统疾病治疗中也有良好的疗效。

包括神经衰弱、失眠、抑郁症等精神系统疾病。

典型方剂:安宫牛黄丸,清心安神汤,香附益智和等。

综上可见,方剂学在中医药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多种疾病的治疗都需要借助方剂学的理论指导。

方剂学常用方剂

方剂学常用方剂

芷、甘草、防风
功用:祛风散寒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证
证治要点:偏正
头痛,或巅顶疼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
苔薄白,脉浮。
——风邪头痛常用方
方剂学常用方剂
27.天麻钩藤饮
组成:天麻、钩藤(后下)、石决明(先煎)、栀子、 黄芩、牛膝、杜仲、桑寄生、益母草、夜交藤、 茯神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滋补肝肾、安神 主治:肝肾不足,肝阳上亢、火热上扰证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有效方 证治要点:眩晕头痛,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剂学常用方剂
➢ +黄连、胡黄连-二连四 物汤
• 胡黄连-玄参科胡黄连的 根茎与根
• 功效:清热燥湿,退骨蒸
方剂学常用方剂
养生八珍汤
慈爱心一片 好肚肠二寸 正气三分 宽容四钱 孝顺常想 老实适量
奉献不拘 回报不求
方剂学常用方剂
公平钵中研,越细越好,三思为末, 宽心锅中炒,文火慢炒,不焦(骄) 不躁, 淡泊为引, 和气汤送下, 清风明月早晚分服
方剂学常用方剂
28.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茯苓、 白术、甘草
功用: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证治要点:面色萎
黄、气短乏力 、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
弱。
——脾胃虚弱常用方,补气基本方
方剂学常用方剂
1) +陈皮-导功散 2) +半夏、陈皮-六君子汤 3) 六君子+木香、砂仁-香砂六君子汤 4) +木香、藿香、葛根-七味白术散-脾
方剂学常用方剂
23.二陈汤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 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证。 证治要点:咳嗽 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满,恶心呕吐、苔 白润,脉滑。 ——痰证基础方 支气管炎、肺气肿、神经性呕吐、妊娠呕吐、 慢性胃炎

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

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

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方剂学是中医学最基础的三大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中医药方剂的学科。

方剂是中医药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因为方剂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症和病情,为患者提供特定的治疗方案。

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是中医学学者对方剂学进行总结研究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

一、方剂学功用主治1. 调和诸药,协同作用方剂学主要研究方剂中的药物配伍及其功效,通过合理的药物搭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药物之间有时存在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作用,中医药的特色就在于各种药物可以通过适当的组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从而达到调和诸药、协同作用的目的。

2. 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在中医理论中,平衡阴阳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关键,如果阴阳失衡,则会引起各种疾病。

中药的方剂学研究也注重药物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方剂中的药物选用、配伍、剂量、用法、用量、均需要在调和体内阴阳、调节中医体系中,对病理变化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3. 制定提高疗效的方案方剂学是为了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大量的研究方剂学可以帮助中医药学者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不同疾病的症状特点和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诸多因素,中医医生可以为患者精确选择药方,通过调和阴阳,调整气血,有效治疗疾病。

4. 明确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中药有时候也会在治疗疾病时产生副作用和毒性,正是因为这一点,方剂学研究们需要通过研究各种中药的组合,减轻或消除其发挥毒性和副作用的风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二、方剂学的实际应用方剂学在中药的制定、应用和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方剂这个传统的中医学药物配方也在不断更新。

对于中药的研究和开发,方剂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

今天,方剂学已经成为中医药研究的支柱学科,方剂的研究和发展,也让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之,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是中医药学者对方剂学的研究结论,包括调和诸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制定提高疗效的方案以及明确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等。

方剂学组成功效主治重点

方剂学组成功效主治重点

1.麻黄汤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2.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3.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4.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酒5.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6.止嗽散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7.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8.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9.麻杏甘石汤麻黄、石膏、杏仁、甘草、10.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11.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芍药甘草12.败毒散羌、独、柴胡、前胡、芎、枳壳、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人参13.参苏饮苏叶葛根、人参、半夏前胡、茯苓、木香、枳壳、桔梗、炙草、生姜、大枣16.大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17.大黄牡丹汤大黄、桃仁、丹皮、冬瓜子、芒硝19.温脾汤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22.济川煎肉苁蓉、当归、牛膝、泽泻、升麻、枳壳23.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炙枳实、大黄、厚朴、杏仁26,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24.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生姜大枣桔梗28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34大柴胡汤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29蒿芩清胆汤青蒿、黄芩、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生枳壳、广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30四逆散柴胡、炙干草、枳实、芍药31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32痛泻要方炒白术、白芍、陈皮、防风33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38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39竹叶石膏汤石膏、竹叶、半夏、麦门冬人参、炙甘草、粳米40清营汤犀角(水牛角代)、生地、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41犀角地黄汤犀角(水牛角代)、生地、芍药、丹皮42黃连解毒汤黄连栀子黄芩黄柏43普济消毒芩连陈皮生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蒡子、薄荷、僵蚕、升麻44凉膈散连翘、川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黄芩、竹叶、蜜45仙方活命饮银花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刺、制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陈皮46导赤散木通、生地、生甘草、竹叶47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柴胡泽泻木通黄芩栀子当归生地生甘草48左金丸,六一丸黄连、吴茱萸(6:1)49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粳米50苇茎汤苇茎、薏苡仁、冬瓜、桃仁51清胃散黄连、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升麻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52玉女煎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36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炙甘草、黄芩、黄连53芍药汤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54白头翁汤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58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4.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酒55六一散滑石、甘草56桂苓甘露饮滑石、茯苓、甘草、白术泽泻、官桂、石膏、寒水石、猪苓57清暑益气汤西洋参、西瓜翠衣、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61理中丸干姜、人参、炙甘草、白术62小建中汤饴糖、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63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64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65回阳救急汤熟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五味子、半夏、麝香、生姜66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67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68阳和汤熟地、鹿角胶、肉桂、麻黄、白芥子、炮姜、生甘草69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70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白茯苓、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甘草、山药、大枣71补中益气汤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72玉屏风散黄芪、防风、白术73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186完带汤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75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76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77归脾汤黄芪、龙眼肉、白术、茯神、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78八珍汤人参、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83炙甘草汤,复脉汤生地、炙甘草、生姜、人参、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枣80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81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牛膝82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猪脊髓84一贯煎生地、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88肾气丸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89右归丸附子、肉桂、鹿角胶、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菟丝子、杜仲、当归90地黄饮子熟地肉苁蓉巴戟天山茱萸石斛附子五味子官桂茯苓麦冬菖蒲远志生姜大枣薄荷91龟鹿二仙胶鹿角胶龟版胶人参枸杞子92七宝美髯丹赤、白何首乌赤、白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93牡蛎散牡蛎、黄芪、麻黄根、小麦95真人养脏汤罂粟壳、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木香、诃子、96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生姜)98金锁固精丸沙苑子、芡实、莲须、龙骨、牡蛎99桑螵蛸散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101固冲汤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萸肉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103易黄汤炒山药炒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104朱砂安神丸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当归106天王补心丹生地、人参丹参元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朱砂107酸枣仁汤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109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苏合香丸115越鞠丸香附、苍术、川芎、神曲、栀子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实119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121厚朴温中汤厚朴、沉香、炙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生姜126暖肝煎小茴香、肉桂、当归、枸杞、乌药、沉香、茯苓128苏子降气汤紫苏子、半夏、川当归、炙甘草、前胡、厚朴、肉桂、生姜、大枣129定喘汤麻黄、白果、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130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代赭石、人参、生姜、炙甘草、半夏、大枣133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134血府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生地、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135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136复元活血汤大黄、柴胡、天花粉、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桃仁137温经汤桂枝、吴茱萸、归、白芍、芎、人参、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138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童便、黄酒)139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140失笑散五灵脂(酒研)、蒲黄炒香143十灰散大蓟、小蓟、荷叶、茜草、侧柏叶、白茅根、山栀子、大黄、丹皮、棕榈皮145咳血方青黛、山栀子、瓜蒌仁、海浮石、诃子146小蓟饮子生地、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竹叶、当归、栀子、炙甘草147槐花散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148黄土汤灶心黄土、甘草、生地、白术、附子、阿胶、黄芩、149川芎茶调散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151大蓁艽汤秦艽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细辛羌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术生地熟地白茯苓、独活152小活络丹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陈酒153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155消风散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苍术、石膏、甘草、木通、当归、生地、156羚角钩藤汤羚角片双钩藤霜桑叶草川贝鲜生地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157镇肝熄风汤怀牛膝生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158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159大定风珠鸡子黄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鳖甲、生白芍160杏苏散杏仁、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橘皮、大枣161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皮、梨皮162清燥救肺汤冬桑叶、石膏、人参、甘草、胡麻仁、真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167增液汤玄参、麦冬、细生地163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87益胃汤生地、麦冬、冰糖、玉竹、沙参85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白芍、当归、贝母、生甘草、元参、桔梗168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169藿香正气散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炙草170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171八正散木通、滑石、瞿麦、扁蓄、车前子、栀子、炙甘草、大黄172三仁汤杏仁、生薏苡仁、白寇仁、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半夏173甘露消毒丹飞滑石绵茵陈淡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176二妙散黄柏苍术177五苓散泽泻、猪苓、白术、茯苓、桂枝178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179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181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183真武汤附子炮、茯苓、白芍、白术、生姜、184实脾散附子干姜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白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185萆解分清饮川荜解、益智仁、石菖蒲、乌药150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生地黄牛膝杜仲茯苓桂心人参芍药甘草187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生姜 189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枣 190清气化痰丸胆南星、瓜蒌仁、陈皮、黄芩、杏仁、枳实、茯苓、制半夏(姜汁) 191小陷胸汤瓜蒌实、黄连、半夏 193贝母瓜蒌散贝母、瓜蒌、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195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生姜、大枣 197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 198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200健脾丸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木香黄连、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 202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苦酒) 205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香豉方名或方类功 用主 治 证治要点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 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有里热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 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证 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 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风邪犯肺证 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 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表邪未解,肺热咳喘 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 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气虚外感证 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 参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虚人外感风寒有痰饮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痰白胸膈满闷怠倦乏力苔白脉弱 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阳明腑实,热结旁流 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苔黄厚干或焦黑燥裂脉沉有力 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消肿散结 肠痈初起 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舌苔黄脉滑数 温脾汤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寒积腹痛 腹痛便秘手足不温畏寒喜热苔白脉沉有力 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肾虚便秘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 麻子仁丸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脾约证 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 黄龙汤 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自利清水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增液承气汤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热结阴亡证 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口干唇燥,苔黄,脉细数十枣汤 攻逐水饮 悬饮,水肿 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伤寒少阳妇人热入血室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苔白,脉弦蒿芩清胆汤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少阳湿热证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闷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四逆散 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阳郁厥逆肝脾不和 手足不温,或胁肋疼痛,脉弦逍遥散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痛泄要方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痛泄之证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脉弦而缓半夏泻心汤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寒热互结之痞证 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大柴胡汤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苔黄脉弦数有力防风通圣汤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内热壅盛,表里俱实 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苔黄腻脉数葛根芩连汤 解表清里 胁热下利 身热下利,苔黄脉数白虎汤 清热生津 阳明气分实热盛证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竹叶石膏汤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津脉虚数清营汤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犀角地黄汤 清热解毒,凉血散阏 热入血分热伤血络证 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黄连解毒汤 泻火解毒 三焦火毒热盛证 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普济消毒饮 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大头瘟 头面肿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凉膈散 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上中二焦火热证 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仙方活命饮 清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痈疡肿毒初起 局部红肿灼痛,甚者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导赤散 清心利水养阴 心经火热证 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龙胆泻肝汤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泻白散清泻肺热,平喘止咳肺热喘咳证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苇茎汤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肺痈胸痛,咳嗽腥臭痰或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清胃散清胃凉血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口气恶臭,舌红苔黄,脉滑数玉女煎清胃热,滋肾阴胃热阴虚证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芍药汤清热燥湿,调气和血湿热痢疾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六一散清暑利湿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暑热气津两伤证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理中丸温中散寒,补气健脾脾胃虚寒证吐利冷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迟细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虚劳里急证腹痛喜温喜按,心悸发热,面色无华,舌淡红,脉沉弱或虚弦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虚寒呕吐口不渴四肢欠温,呕吐或干呕涎沫,舌淡苔滑,脉细、迟或弦细四逆汤回阳救逆少阴病四肢厥冷,神衰欲寐,舌淡苔白,脉微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舌淡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血痹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阴疽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脉迟细或沉细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脾胃气虚证面色苍白,食少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脾虚夹湿证脾胃气虚证+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胃气虚下陷发热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脉虚缓无力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表虚自汗自汗恶风,面色苍白,舌淡脉虚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温暑热耗气伤阴,久咳肺虚气阴两伤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数四物汤补血和血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血虚发热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心悸失眠体倦食少面色萎黄便血及崩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八珍汤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气短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舌淡脉细无力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大补阴丸滋阴降火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炙甘草汤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心悸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虚痨肺痿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一贯煎滋阴疏肝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胁肋疼痛吞酸吐苦,舌红少津,脉虚弦肾气丸补肾助阳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胖,脉虚而尺部沉细地黄饮子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喑痱舌喑不语,足废不用牡蛎散益气固表,敛阴止汗自汗,盗汗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九仙散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久咳肺虚证久咳不止,气喘自汗,脉虚数真人养脏汤涩肠止泻,温中补虚久泻久痢泻痢滑脱不禁,腹痛,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四神丸温肾暖脾,固肠止泻肾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金锁固精丸补肾涩精遗精遗精滑泄,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桑螵蛸散调补心肾,涩精止遗心肾两虚证尿频或遗尿遗精,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缩泉丸温肾祛寒,缩尿止遗膀胱虚寒证尿频,遗尿,舌淡,脉沉弱固冲汤益气健脾,固冲摄血脾气虚弱,冲脉不固出血量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脉微弱朱砂安神丸重镇安神,清心泻火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惊悸失眠,舌红,脉细数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阴虚血少,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虚烦不眠证虚烦不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豁痰解毒邪热内陷心包证神昏谵语伴高热烦躁,舌红或绛,脉数紫雪丹清热开窍,熄风止痉热邪内陷心包,热盛动风证高热烦躁神昏惊厥,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至宝丹清热开窍,化浊解毒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温中寒闭证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牙关紧闭,苔白,脉迟越鞠丸行气解郁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梅核气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枳实消痞丸行气消痞,健脾和胃脾虚气滞,寒热互结心下痞满,食少倦怠,苔腻微黄金铃子散疏肝泄热,活血止痛肝郁化火证胸腹胁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天台乌药散行气疏肝,散寒止痛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实喘(上盛下虚)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定喘汤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哮喘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益气和胃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嗳气频作,呕逆,苔白滑,脉弦虚桃核承气汤破血下瘀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胸中血瘀证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瘀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弱无力复元活血汤活血祛瘀,疏肝通络跌打损伤胁肋瘀肿疼痛,痛不可忍温经汤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生化汤化瘀生血,温经止痛产后瘀血腹痛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瘀血停滞心腹刺痛,或妇人月经不调,少腹急痛咳血方清肝宁肺,凉血止血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小蓟饮子凉血止血,利水通淋血淋,尿淋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弦数黄土汤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阳虚便血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川芎茶调散疏风止痛风邪头痛头痛,鼻塞,脉浮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腰膝冷痛,关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风疹,湿疹皮肤搔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羚角钩藤汤凉肝熄风,增液舒筋肝热生风证高热躁扰,手足抽搐,神昏,舌绛而干,脉弦数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类中风(阴虚阳亢气血逆上头晕目眩,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脉弦长有力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大定风珠滋阴熄风阴虚动风证真阴大亏,虚风内动而见神倦,舌绛苔少,脉虚弱杏苏散轻宣凉燥,理肺化痰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咳嗽稀痰,咽干,苔白脉数桑杏汤轻宣温燥外感温燥证身微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右脉数大清燥救肺汤清燥润肺温燥伤肺证身热干咳少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麦门冬汤润肺益胃,降逆下气肺痿咳唾涎沫,短气喘促,舌干少苔,脉虚数平胃散燥湿润脾,行气和胃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茵陈蒿汤清热利胆退黄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红苔黄腻,脉沉数八正散清热泄火,利水通淋湿热淋证尿急尿频,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数三仁汤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蓄水,痰饮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猪苓汤利水清热养阴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真武汤温阳利水脾肾虚寒水气内停,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脉沉实脾汤温阳健脾,行气利水阳虚水肿半身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完带汤补脾疏肝,化湿止带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濡,缓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湿痰咳嗽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或白润,脉缓、滑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见数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理气止咳痰热咳嗽咳嗽痰稠色黄,苔黄脉数贝母瓜蒌散润肺清热,理气化痰燥痰咳嗽咯痰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寒痰咳嗽咳嗽痰稀色白,舌苔白滑半夏白麻汤燥湿化痰,平肝熄风风痰上扰证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保和丸消食和胃食积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枳实导滞丸消食导滞,清热祛湿湿热食积脘腹胀满,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健脾丸健脾和胃,消食止泄脾虚停食证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乌梅丸温脏安蛔蛔厥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百合固金汤滋肾保肺,止咳化痰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咳嗽,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解毒利咽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鼻干唇燥,脉数。

方剂学方剂功用主治

方剂学方剂功用主治

清热剂—清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方法,以解除在里之热邪的一种治法白虎汤: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

清营汤: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

黄连解毒汤: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凉膈散: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导赤散: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龙胆泻肝汤: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症,肝经湿热下注证泻白散:功用:清泄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咳喘证清胃散: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玉女煎: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青蒿鳖甲汤: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当归六黄汤:功用:清虚热透骨蒸。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补益剂—补法:滋养补益的方法,以回复人体正气,治疗各种虚症的一种方法补益剂四君子汤: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参芩白术散: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补中益气汤: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证,气虚下陷证,气虚发热证玉屏风散: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生脉散: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四物汤: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当归补血汤: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生热证归脾汤: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两虚证,脾不统血证八珍汤:功用:益气养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泰山磐石散: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主治:堕胎,滑胎。

六味地黄丸:功用:填精滋阴补肾。

主治:肾精不足证。

左归丸: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真阴不足证大补阴汤: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肾气丸:功用:补肾助阳,化生肾气。

主治:肾阳气不足证右归丸:功用: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填精益髓地黄饮子:功用:滋肾阳,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喑痱理血剂—消法: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湿,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之痰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桃核承气汤:功用:逐瘀泻热。

南方医科大学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

南方医科大学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

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3.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内有蕴热4.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5.止嗽散————宣肺利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6.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7.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咳嗽8.麻杏石甘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9.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表证10.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11.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12.温脾汤————攻下冷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13.麻子仁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脾约便秘14.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肾阳虚精血不足证,大便秘结15.十枣汤————攻逐水饮————悬饮、实水16.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伤寒少阳证、疟疾、黄疸17.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病兼阳明腑实证18.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证19.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郁血虚脾弱证20.痛泻药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脾虚肝旺之腹痛泄泻21.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寒热错杂之癖证22.白虎汤————清热生津————气分热盛证23.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伤寒、暑病、温热后期气津两伤证24.清营汤————清热解毒,透热养阴————热入营分证25.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证26.清瘟败毒饮————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大头瘟27.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痈疡肿毒初起28.导赤散————清心养阴,利水通淋————心经火热证29.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肝胆实火上扰、湿热下注证30.泻白散————泻肺清热,止咳平喘————肺热喘咳证31.清胃散————清胃凉血————胃中积热证,胃火牙痛32.玉女煎————清胃滋阴————胃热阴虚证33.葛根黄芩黄连汤————解表清里————协热下利34.芍药汤————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湿热痢35.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36.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证37.当归六黄汤————滋阴泻火,固表汗————阴虚火旺之盗汗38.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阴暑39.新加香薷饮————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暑温夹湿,复感于寒证40.六一散————祛暑利湿————暑湿证41.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暑热气阴两伤证42.理中丸————温中祛寒,补气健脾————脾胃虚寒、阳虚失血证43.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44.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肝胃虚寒,浊阴之气上逆证45.四逆汤————回阳救逆————心肾阳虚寒厥证46.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血虚寒厥证47.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血痹,肌肤麻木不仁48.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阴疽49.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胃————脾胃气虚证50.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脾胃气虚夹湿51.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中气不足证52.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气阴两虚证53.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表虚自汗54.完带汤————补脾疏肝,化湿止带————脾虚白带过多55.四物汤————补血调血————养血调经基础方56.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固表留阳————血虚发热57.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心脾两虚、脾不统血58.炙甘草汤————益气补血,滋阴复脉————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肺痿59.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肝肾阴虚证60.一贯煎————滋阴疏肝————阴虚肝郁61.肾气丸————补肾助阳————肾阳不足证62.地黄饮子————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喑痱证63.牡蛎散————敛阴止汗,益气固表————体虚自汗盗汗证64.真人养脏汤————涩肠固脱,温补脾肾————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65.四神丸————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久泻,五更泄泻66.桑螵蛸散————调补心肾,涩精止遗————心肾两虚证67.固冲汤————补气健脾,固冲摄血————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68.朱砂安神丸————镇心安神,清热养血————心火偏亢,阴血不足证69.天王补心丹————滋阴清热,养血安神————阴亏血少,神志不安证70.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71.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开窍醒神————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72.紫雪————清热开窍,息风止痉————温热病邪热内闭,热盛动风证73.至宝丹————化浊开窍,清热解毒————痰热内闭心包证,中风,中暑74.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止痛————寒闭证75.越鞠丸————行气解郁————气、血、痰、火、湿、食诸郁76.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祛痰下气——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77.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梅核气78.天台乌药散——行气疏肝,散寒止痛——肝经寒凝之小肠疝气79.暖肝煎————温补肝肾,行气止痛——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80.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上盛下虚之喘咳证81.旋复代赭汤——降气化痰,益气和胃————肾虚痰阻气逆证82.桃核承气汤————逐瘀泻热————下焦蓄血证83.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胸中血瘀证84.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中风之气虚血瘀证85.复元活血汤————活血祛瘀,疏肝通络————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86.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87.生化汤————养血化瘀,温经止痛————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88.十灰散————凉血止血————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症89.咳血方————清肝宁肺,凉血止血————肝火犯肺之咳血证90.小蓟饮子————凉血止血,利水通淋————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91.槐花散——清肠止血,疏风行气——风热湿毒,雍遏肠道,损伤血络证,痔疮出血92.黄土汤————温阳健脾,养血止血————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93.川芎茶调散————疏风止痛————外感风邪头痛94.消风散————疏风除湿,清热养血————风疹、湿疹95.羚角钩藤汤——凉肝熄风,增液舒筋——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证96.镇肝息风汤——镇肝息风,滋阴潜阳——类中风,中风发作首选方97.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清热凉血,补益肝肾——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98.大定风珠————滋阴息风————阴虚风动证99.杏苏散————轻宣凉燥,理肺化痰————外感凉燥证100.桑杏汤————清宣温燥,润肺止咳————外感温燥证101.清燥救肺汤——清肺润燥,养阴益气————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102.增液汤————滋阴清热,润燥通便——阳明温病,津亏便秘症103.麦门冬汤——清养肺胃,降逆下气——肺胃阴虚证104.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解毒利咽——白喉之阴虚燥热证105.百合固金汤——滋养肺肾,止咳化痰——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106.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湿滞脾胃证107.藿香正气散——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108.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湿热黄疸109.八正散————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湿热淋证110.三仁汤——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111.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112.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下焦蓄水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113.猪苓汤————利水、养阴、清热————水热互结证,血淋114.防己黄芪汤——益气祛风,健脾利水——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症115.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中阳不足之痰饮证116.真武汤————温阳利水————阳虚水泛证117.实脾散————温阳健脾,行气利水————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118.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痹症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证119.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湿痰咳嗽120.温胆汤————理气化痰,和胃利胆————胆郁痰扰证121.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理气止咳————热痰咳嗽122.贝母瓜蒌散——润肺清热,理气化痰————燥痰咳嗽123.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熄风,健脾祛湿——风痰上扰证,治眩晕首选124.保和丸————消食和胃————食滞胃脘证125.枳实导滞丸——消导化积,清热利湿——湿热食积证126.木香槟榔丸——行气导滞,攻积泄热——积滞内停,湿蕴生热证127.健脾丸————健脾和胃,消食止泻————脾虚食积证128.枳实消痞丸——消痞除满,健脾和胃————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129.乌梅丸——温脏安蛔——脏寒蛔厥证,久泻久痢属寒热错杂,正气虚弱者。

方剂学重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方剂学重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方剂学重点总结归纳第一章解表剂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渗透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g)桂枝杏仁(各6g)甘草(3g)【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君药麻黄,臣药桂枝,佐药杏仁,使药甘草(兼佐药)配伍特点:一为麻、桂相须,开腠畅营,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12g) 桂枝甘草杏仁(各6g) 石膏(12g)生姜(9g)大枣(3g)【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芍药(9g)细辛、干姜、甘草(6g)桂枝(9g)五味子(6g)半夏(9g)【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君药麻黄桂枝臣药干姜细辛佐药五味子芍药半夏佐使炙甘草桂枝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g)【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头疼,鼻鸣咽干,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君药桂枝臣药芍药佐药姜枣佐使炙甘草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6g)生姜(9g)甘草(6g)大枣(3g)葛根(12g)【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筋。

【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

桂枝汤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生姜(9g)甘草(6g)大枣(3g)厚朴杏仁(6g)【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桂枝加桂汤《伤寒论》【组成】桂枝(15g)芍药生姜(9g)甘草(6g)大枣(3g)【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精修)

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精修)

中医方剂学总论一、方从法出:根据所立治法选方或组方二、常用治法1.汗法(表证)2.和法(分消上下)3.下法(疗效快)4.消法(疗效慢)5.吐法6.清法7.温法8.补法三、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加减的变化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2.药量增减的变化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3.剂型更换的变化理中丸——人参汤1、解表剂辛温解表1、麻黄汤—发汗峻剂【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喘而无汗服之宜。

2、桂枝汤:【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两个药对调和营卫)【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用法】温服、温覆【用量】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1:13、九味羌活汤:【组成】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防、芷、芩、芎、苍、草、地、细、羌9 味药)【配伍意义】黄芩+生地【兼清里热】【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风、寒、湿、热】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表现湿邪),口苦而渴(表现热邪),苔白,脉浮。

分经论治:羌活—太阳、白芷—阳明4、小青龙汤:【组成】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白芍,五味子,炙甘草(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配伍意义】①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敛阴益营。

体现“散中寓收”②温化寒饮的固定配伍:姜辛五味法辛凉解表1、银翘散——辛凉平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君药:金银花、连翘)【主治】温病初起【配伍意义】荆芥穗、淡豆豉属“去性存用”之法,也称“制性取用”。

本方重在透表。

2、桑菊饮——辛凉轻剂【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五版方剂学方歌

五版方剂学方歌

1、解表剂: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

(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汤:桂枝汤《伤寒论》:大嫂炒姜汁。

(大枣,芍药,炙甘草,桂枝)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羌活,川芎)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子将要甘心下跪。

(麻黄,五味子,干姜,芍药,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证辛凉解表剂辛凉解表银翘散:银翘散《温病条辨》: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竹叶,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薄荷,银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桑菊饮:桑菊饮《温病条辨》:荷叶杏花,草根更俏。

(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干嘛姓石。

(炙甘草,麻黄,杏仁,石膏)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

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主治:外感风邪,肺热咳喘证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方剂学功用与主治完整版

方剂学功用与主治完整版

解表剂一.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2.大青龙汤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主治:(1)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无汗,烦躁,脉浮紧(2)溢饮。

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3.桂枝汤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4.九味羌活汤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5.小青龙汤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

6.止嗽散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

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二.辛凉解表剂1.银翘散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2.桑菊饮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发热,喘咳,苔黄,脉数4.柴葛解肌汤功用:解肌清热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5.升麻葛根汤功用:解肌透疹主治:麻疹初起。

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三.扶正解表剂1.人参败毒散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证。

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重按无力君:羌活6g2.参苏饮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苔白,脉弱3.再造散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舌淡苔白,脉沉无力4.麻黄细辛附子汤功用:助阳解表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5.加减葳蕤汤功用:滋阴解表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

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6.葱白七味饮功用:养血解表主治:血虚外感风寒证。

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中医方剂学笔记分享收藏第一章解表剂概说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二、立法依据:解表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属八法中的“汗法”。

三、功用:解表剂总的功效是:发汗、解肌透疹、消痈。

四、适应范围:主要用治表证,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期,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1、小儿麻疹:麻疹以透为顺,本法具有辛散发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

2、痈疮肿毒: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使用本法可促进痈肿消散。

3、水肿:初起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束于肌表,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

本法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

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别,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异,故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六、注意事项: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解表作用减弱。

2、解表剂宜温服,服后可饮适量热水,并宜加衣盖被以助取汗,但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可耗伤津液,甚至造成亡阳危候。

3、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南方地带或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易出汗,故使用解表剂,用量不宜过重,亦不宜用较峻烈的发汗剂;北方或冬季较寒冷,使用本类方剂,用量宜重,并选用发汗力较强的方剂,以免汗出不彻。

4、若表邪未解,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应表里双解。

若外邪已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5、本类方剂,一般宜饭后服用,服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中医方剂学

中医方剂学

5、清虚热—透热养阴—虚热证 代表方:一级方:青蒿鳖甲汤
三级方:清骨散、当归六黄汤
讨论:1清法是治疗热证的唯一方法吗?
2治疗肾胆膀胱热为什么不列入呢?
六、使用注意
1、辨清热证部位,准确选方 2、注意热证的性质,纯属阴虚生热者, 当滋阴补益。 3、分别热证真假,不可误投于真寒假热。
第一节 清气分热
C、本方既是风寒表实的要方,又是治喘的基础方。
2、使用注意:
A、 脉证合参,尺脉微、迟禁用。 B 、注意病史:“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 禁用 C、体质:表虚自汗者禁用。
加减: 风寒表实的要方—邪实体壮。 治咳平喘的基础方(肺、实) ①风寒表实之喘—原方。
②风寒闭肺之喘—去桂,如三拗汤。 ③风寒痰气咳喘—去桂加苏子、陈皮, 如华盖散。 ④风热犯肺咳喘—去桂加石膏,如麻杏石甘汤。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治痢 白头翁、黄连 黄连 清热解毒,燥湿热 又长于凉血, 黄柏 故全方功专凉 秦皮:清热解毒治痢 血清解
2、主治
芍药汤—湿热痢—湿热蕴积大肠,气血 失调,下痢赤白相兼,苔黄腻,脉滑数
白头翁汤—热毒痢—热毒熏灼大肠,损 伤血络,下痢赤多白少,纯下血水,舌 红脉弦数。
芍药汤—菌痢—抗菌、消炎、镇痛
六、方解:
①卫强营
②二药配
桂枝:解肌发表,治卫强。 弱
芍药:益阴敛营,治营弱。 寓意 伍
③相制相 补脾和胃 生姜:助桂枝以解表,和胃止呕。 成 大枣:助白芍以和营,补脾生津。 调和营卫
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益阴助阳)
配伍特点:散中有收,邪正兼顾,汗和共施,阴阳并调。 配伍药对:桂枝配白芍:
1、作用:功专大肠,清热解毒燥湿 2、主治:阳证痢疾—便下脓血,里急后 重,肛门灼热,腹痛,苔黄脉数。 3、组方 —均用黄连—治痢要药。

药大 方剂学 复习资料

药大 方剂学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

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在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淤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驱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补法: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侯的一类治法。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有两种意义,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以防止药物格拒。

使药:有两种意义,1,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解表剂: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泻下剂: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和解剂:凡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清热剂: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祛暑剂:凡以祛暑药为主组成,具有驱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方剂温里剂:凡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的作用,治疗里寒的方剂补益剂: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固涩剂: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既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治疗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安神剂: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的方剂开窍剂:凡以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窍闭神昏证的方剂理气剂: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的方剂理血剂: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淤或止血的作用,治疗血瘀或出血的病证的方剂治风剂:凡以辛散祛风或息风止痉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治燥剂: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驱湿剂:凡以驱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泻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

方剂的功效

方剂的功效

绪论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后,遵循组方原则,选择适宜的药物,明确用量,并酌定剂型、用法而成的药物配伍组合。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特点)及其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方剂与治法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作用:发汗、祛邪于外,透邪于表,使气血通畅,营卫调和。

汗法有辛温、辛凉之别。

2、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有毒物质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方法。

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3、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的方法,使停留于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中排出的一种治法。

下法分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等法。

4、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凡邪在少阳、邪在募原、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失和、营卫失和、表里同病等均可使用和法治疗。

5、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方法,以解除在里之热邪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热证、火证、热毒证及虚热证等。

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火热耗伤津气——配伍生津;热甚成毒→解毒热;热在某一脏腑→清脏腑热;温病后期:①热灼阴伤②久病阴虚而热伏于里→清法与滋阴并用6、温法:是通过温散里寒的方法,使在里的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寒邪在里之里寒证,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

由于寒邪在里往往损伤阳气,使里寒与阳虚并存,所以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

7、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下法与消法的区别:下法主治起病急,病势重,邪在肠胃,可以从下窍排出体外者;消法主治起病缓,病程长,病势缓,邪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必须渐消缓散者)8、补法:是通过滋养补益的方法,以恢复人体正气,治疗各种虚证的一种治法。

方剂学简答题重点

方剂学简答题重点

1、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在组成、成效、主治证方面有何异同?两方均治少阳病,皆有和解少阳之功,都用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

但小柴胡汤功专和解少阳,治少阳病,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扶正,健脾和中。

而大柴胡汤那么治少阳阳明合病,功用不仅和解少阳,且能内泻阳明热结,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大黄、枳实泻阳明热结,且行气消痞;芍药缓急止痛;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因有阳明热结解,故不用人参、甘草之甘壅留邪,而用大枣调和诸药。

2、简述白虎汤组成、功用、主治证、方义。

白虎汤用生石膏、知母、炙甘草和粳米,有清热生津之功,主治气分热盛证。

方中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臣药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

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热清津复,诸症自解。

3、简述清营汤中配伍黄连、银花、连翘、竹叶心的意义。

清营汤中用银花、连翘、竹叶心因温邪初入营分,故用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运用;而黄连苦寒,有清心解毒之功。

4、清胃散和玉女煎在组成、成效、主治证方面有何异同?两方同治胃热牙痛。

但清胃散重在清胃火,以黄连为君,属苦寒之剂,配伍升麻,意在升散解毒,兼用生地、丹皮等凉血散瘀之品,功能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炽盛的牙痛、牙宣等症;玉女煎以清胃热为主,而兼滋肾阴,故用石膏为君,配伍熟地、知母、麦冬等滋阴之品,属清润之剂,功能清胃火、滋肾阴,主治胃火旺而肾水缺乏的牙痛及牙宣诸症。

5、理中丸与四君子汤在组成上只一味药之差,其功用、主治有何不同?为什么?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益气补中。

但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散寒为主,主治中焦虚寒证;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

七版教材常用方剂歌诀(附主治与功效)

七版教材常用方剂歌诀(附主治与功效)

解表剂辛温解表1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注】麻桂比3:2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2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内有蕴热。

特点:①升散药和清热药结合运用②分经论治的思想【注】羌—太阳经;芷—阳明经芩—少阳经:术—太阴经细辛—少阴:芎—厥阴经4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注】风寒表实,里有气郁6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7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附方8华盖散华盖麻黄杏橘红,白皮苓草苏子供,三抝只用麻甘杏,表散风寒力量雄。

【注】①素体痰多,又兼外感风寒②华盖散: 麻甘杏加紫苏、桑白皮、陈皮、茯苓9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

【注】①外感风寒,里有郁热②组成: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姜枣10射干麻黄汤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细辛髋菀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

【注】疗风寒表邪较轻、痰郁甚而肺气上逆之咳嗽辛凉解表1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辛凉平剂”2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3麻杏石甘汤仲景麻杏石甘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雍肺。

4越婢汤金匮要略越婢汤,麻黄石膏于枣姜,发汗解表于利水,善治身肿风水伤。

方剂学一贯煎、四君子、四物汤表解

方剂学一贯煎、四君子、四物汤表解
【中文】 【漢語】 【英文】 【分類】 【出處】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病機】
【運用】
一貫煎 Yi Guan Jian Effective Integration Decoction 補益劑 《續名醫類案》 北沙參 麥冬 當歸身 (各 9g) 生地黃 (18~30g) 枸杞子 (9~18g) 川楝子一錢半 (4.5g) (原書未著用量) 水煎服。 滋陰疏肝。 肝腎陰虛,肝氣鬱滯證。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乾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 亦治疝氣瘕聚。 肝藏血,主疏泄,體陰而用陽,喜條達而惡抑鬱。肝腎陰血虧虛,肝體失養,則疏泄 失常,肝氣鬱滯,進而橫逆犯胃,故胸脘脅痛,吞酸吐苦;肝氣久鬱,經氣不利則生 疝氣、瘕聚等症;陰虛津液不能上承,故咽乾口燥,舌紅少津;陰血虧虛,血脈不充, 故脈細弱或虛弦。肝腎陰血虧虛而肝氣不舒,治宜滋陰養血,柔肝舒鬱。 1. 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陰虛氣滯而致脘脅疼痛的常用方。以脘脅疼痛、吞酸吐苦、 舌紅少津、脈虛弦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治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肋間神經痛、 神經官能症等屬陰虛氣滯者。
【方歌】
3. 注意事項:因本方重在滋補,雖可行無形之氣,但不能祛有形之邪,且藥多甘膩, 故有停痰積飲而舌苔白膩,脈沉弦者,不宜使用。
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歸杞麥冬藏, 少佐川楝瀉肝氣,陰虛脅痛此方良。
【中文】 【漢語】 【英文】 【分類】 【出處】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病機】
四君子湯 Si Jun Zi Tang Four Gentlemen Decoction 補益劑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人參去蘆 (9g) 白朮 (9g) 茯苓去皮 (9g) 炙甘草 (6g) 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入鹽少許,白湯 點亦得 (現代用法:水煎服)。 益氣健脾。 脾胃氣虛證。面色萎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本方主治之虛乃脾胃氣虛,運化乏力。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受 納與健運乏力,則飲食減少;濕濁內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氣虛,四肢肌肉 無所稟受,故四肢乏力;氣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榮於面,而見面色萎白;脾為肺之母,

考研方剂学总结

考研方剂学总结

方剂学总结1、七方:“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

”始于《内经》,至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明确提出。

2、十剂:○1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宣可去瘀,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

”○2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

”3、八阵:张景岳:“类为八陈,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制,攻其实也”“用散者,散其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

凡病有相同者,皆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

”一、解表剂:1.麻黄汤【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除营分之涩,合而为发汗峻剂。

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

2.桂枝汤【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本方桂枝和芍药药量相等。

3.九味羌活汤【方歌】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防、芷、芩、芎、苍、草、地、细、羌9味药)【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川芎善治少阳厥阴头痛;细辛善于治疗少阴头痛;白芷善于治疗阳明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证”的基本结构。

4.小青龙汤【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本方遣药配伍“散中寓收”。

5.银翘散【方歌】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竹、豉、荆、牛、荷、金、草、芦根、梗、翘10味药)【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本方为“辛凉平剂”。

6.桑菊饮【方歌】桑菊荷杏,草根更俏。

(桑、菊、荷、杏、草、芦根、梗、翘8味药)【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表剂一.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2.大青龙汤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主治:(1)外感风寒,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无汗,烦躁,脉浮紧(2)溢饮。

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3.桂枝汤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4.九味羌活汤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5.小青龙汤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

6.止嗽散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

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二.辛凉解表剂1.银翘散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2.桑菊饮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发热,喘咳,苔黄,脉数4.柴解肌汤功用:解肌清热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5.升麻根汤功用:解肌透疹主治:麻疹初起。

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三.扶正解表剂1.人参败毒散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证。

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重按无力君:羌活6g2.参饮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苔白,脉弱3.再造散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舌淡苔白,脉沉无力4.麻黄细辛附子汤功用:助阳解表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5.加减葳蕤汤功用:滋阴解表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

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6.葱白七味饮功用:养血解表主治:血虚外感风寒证。

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兼见血虚或有失血病史泻下剂一.寒下剂1.大承气汤功用:峻下热结主治:(1)阳明腑实证。

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疼痛,苔黄厚而干,脉沉数有力(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脉滑实里实热证而见热厥、痉病、发狂者2.大陷胸汤功用:泻热逐水主治:大结胸证。

心下硬满而痛不可近,苔黄舌燥,脉沉3.大黄牡丹汤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右下腹疼痛拒按,右足屈伸痛甚,时时发热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二.温下剂1.大黄附子汤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主治:寒积里实证。

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2.温脾汤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主治:阳虚冷积证。

便秘腹痛,得温则缓,倦怠少气,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3.三物备急丸功用:攻下寒积主治:寒实腹痛。

卒然心腹胀痛,大便不通,苔白,脉沉实三.润下剂1.麻子仁丸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主治:脾约证。

大便秘结,小便频数,或脘腹胀满,舌质红,苔薄黄,脉数2.五仁丸功用:润肠通便主治:津枯便秘。

大便秘结,口干渴饮,舌燥少津,脉细涩3.济川煎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主治:肾虚便秘。

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虚弱四.逐水剂1.十枣汤功用:攻逐水饮主治:悬饮,水肿。

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2.禹功散功用:逐水通便,行气消肿主治:阳气。

遍身浮肿,二便不利,脉沉有力五.攻补兼施剂1.黄龙汤功用:泻下热结,益气养血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脘腹胀痛,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2.增液承气汤功用: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主治:阳明热结阴亏证。

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口干唇燥,苔黄,脉细数和解剂一.和解少阳剂1.小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妇人中风,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2.蒿芩清胆汤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痛,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3.截疟七宝饮功用:燥湿祛痰,理气截疟主治:痰湿疟疾。

寒热往来,舌苔白腻,脉弦滑浮大二.调和肝脾剂1.四逆散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1)阳郁厥逆证。

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2)肝脾不和证(肝脾气郁)。

胁肋胀痛,脘腹疼痛,脉弦2.逍遥散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3.痛泻要方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主治:脾虚肝郁之痛泻。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左关脉弦而右关脉缓三.调和寒热剂1.半夏泻心汤功用:寒热平调,散结除痞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

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清热剂一.清气分热剂1.白虎汤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2.竹叶石膏汤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二.清营凉血剂1.清营汤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2.犀角地黄汤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热入血分证。

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三.气血两清剂清瘟败毒饮四.清热解毒剂1.黄连解毒汤功用:泻火解毒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2.凉膈散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

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3.普济消毒饮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主治:大头瘟。

头面红肿焮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4.仙方活命饮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主治:痈疡肿毒初起。

局部红肿焮痛,甚则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5.五味消毒饮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火毒结聚之疔疮。

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6.四妙勇安汤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

患肢暗红微肿灼热,疼痛剧烈,烦热口渴,舌红,脉数五.清脏腑热剂1.导赤散功用:清心利水养阴主治:心经火热证。

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2.龙胆泻肝汤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

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2)肝经湿热下注证。

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3.左金丸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主治:肝火犯胃证。

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4.泻白散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喘咳证。

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5.苇茎汤功用: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主治: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

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6.清胃散功用: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牙痛。

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7.玉女煎功用:清胃热,滋肾阴主治:胃热阴虚证。

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8.芍药汤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主治:湿热痢疾。

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

9.白头翁汤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痢疾。

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六.清虚热剂1.青蒿鳖甲汤功用:养阴透热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2.清骨散功用:清虚热,退骨蒸主治:肝肾阴虚,虚火扰证。

骨蒸潮热,行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3.当归六黄汤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主治:阴虚火旺盗汗。

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数祛暑剂一.祛暑解表剂香薷散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阴暑。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二.祛暑利湿剂1.六一散功用:清暑利湿主治:暑湿证。

身热烦渴,小便不利2.桂苓甘露散功用:清暑解热,化气利湿主治:暑湿证。

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三.祛暑益气剂清暑益气汤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

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脉虚数温里剂一.温中祛寒剂1.理中丸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1)脾胃虚寒证。

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2)阳虚失血证。

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面色晄白,气短神疲,脉沉细或虚大无力(3)中阳不足,阴寒上乘之胸痹;脾气虚寒,不能摄津之病后多涎唾;中阳虚损,土不荣木之小儿慢惊。

2.小建中汤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脉弦细3.吴茱萸汤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主治:(1)胃寒呕吐证。

食后欲呕,或兼胃脘疼痛,吞酸嘈杂,舌淡,脉沉弦而迟(2)肝寒上逆证。

干呕吐涎沫,头痛,巅顶痛甚,舌淡,脉沉弦(3)肾寒上逆证。

呕吐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舌淡脉沉细4.大建中汤功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中阳虚衰,阴寒盛之脘腹疼痛。

腹痛连及胸脘,痛势剧烈,呕吐剧烈,手足厥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紧二.回阳救逆剂1.四逆汤功用:回阳救逆主治: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

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2.回阳救急汤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

四肢厥冷,神衰欲寐,下利腹痛,脉沉微或无脉三.温经散寒剂1.当归四逆汤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寒厥证。

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2.黄芪桂枝五物汤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主治:(1)血痹。

肌肤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微涩而紧(2)亦治气虚血滞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

3.暖肝煎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

睾丸、疝气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沉迟。

4.阳和汤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主治:阴疽。

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表里双解剂一.解表清里剂1.根黄芩黄连汤功用:解表清里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

身热下利,苔黄,脉数二.解表温里剂1.五积散功用: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主治:外感风寒,伤生冷证。

身热无汗,胸腹胀满或疼痛,苔白腻,脉沉迟三.解表攻里剂1.大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2.防风通圣散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憎寒壮热,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苔黄,脉数3.疏凿饮子功用:泻下逐水,疏风消肿主治:阳水。

遍身水肿,气喘口渴,二便不利,脉沉实补益剂一.补气剂1.四君子汤功用:补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